2014年九年级一模质量分析报告
中考一模成绩分析报告

中考一模成绩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对某市某中学举行的中考一模成绩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成绩数据的统计和比较,我们旨在揭示学生在不同科目上的表现,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2. 数据收集与整理我们收集了某市某中学所有学生在举行的中考一模考试中的成绩数据。
数据包括每个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科目中的成绩。
我们将这些数据整理成表格,并计算了每个科目的平均分和标准差。
3. 成绩统计与分析3.1 各科目平均分对比根据我们的数据,我们对每个科目的平均分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较高,而数学和综合科目的平均分较低。
这可能意味着学生在数学和综合科目上需要加强学习和理解。
3.2 各科目的成绩分布我们还绘制了各科目的成绩分布图。
通过观察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语文和英语科目上的成绩相对集中,而在数学和综合科目上的成绩则较为分散。
这提示我们,某些学生在数学和综合科目上可能存在较大的学习差距,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
3.3 不同性别的成绩对比我们还将学生的成绩按性别进行了对比。
结果显示,在语文和英语科目上,男生的平均分高于女生;而在数学和综合科目上,女生的平均分高于男生。
这可能反映了男生和女生在不同科目上的学习倾向和优势。
3.4 成绩与学习时间的关系我们对学生的成绩和他们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学习时间与语文、数学和英语科目的成绩呈正相关关系,意味着投入更多时间学习的学生在这些科目上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然而,综合科目的成绩与学习时间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可能说明综合科目需要更多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4. 建议与反思4.1 针对数学和综合科目的学习建议考虑到数学和综合科目的平均分较低以及成绩分布的分散性,我们建议学生在这些科目上加强学习和理解。
可以通过参加数学辅导班和请教老师来强化数学知识,并通过阅读综合科目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来提高综合素养。
4.2 关注学习差距的个性化辅导由于学生在数学和综合科目上的成绩差异较大,我们建议学校和家长对学习差距较大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中考一模成绩分析报告怎么写

中考一模成绩分析报告怎么写中考一模考试作为中考前的重要阶段性检测,对于学生、教师和家长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而一份全面、准确、有深度的成绩分析报告能够帮助各方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制定后续的学习策略。
那么,中考一模成绩分析报告应该怎么写呢?一、明确报告目的和受众在撰写成绩分析报告之前,首先要明确报告的目的。
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后续的复习提供方向?还是为了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亦或是为家长提供孩子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同时,要确定报告的受众。
不同的受众对报告的内容和重点关注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学生可能更关注自己各学科的具体得分和错题情况;教师更注重班级整体的成绩分布、学科薄弱点;家长则可能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进步趋势。
二、收集和整理数据1、学生成绩数据收集学生的总分、各科成绩、班级排名、年级排名等基本数据。
2、试题数据获取试题的难度系数、区分度、知识点覆盖情况等信息。
3、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包括答题的正确率、错误类型、得分分布等。
4、学生学习背景数据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等。
三、成绩总体概述1、平均分和总分计算班级、年级的平均分和总分,与以往考试进行对比,观察成绩的整体波动情况。
2、分数段分布绘制分数段分布图表,清晰展示不同分数段的学生人数比例,了解成绩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3、排名情况公布班级和年级的前几名学生名单,以及进步较大和退步较大的学生名单。
四、学科成绩分析1、各学科平均分比较各学科的平均分,判断学科之间的平衡情况。
2、学科知识点得分率针对每个学科的各个知识点,计算学生的得分率,找出学生掌握较好和较差的知识点。
3、典型错题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错题,分析错误原因,是知识点理解不到位、解题方法错误还是粗心大意等。
4、与以往成绩对比将本次一模各学科成绩与之前的考试成绩进行对比,观察学科成绩的发展趋势。
九年级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报告1. 背景介绍本文档旨在对九年级模拟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有关学生研究情况的重要参考。
2. 考试内容和安排九年级模拟考试覆盖了学年内研究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考试包括语言文学、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总共设置了八个科目。
该考试安排在X月X日进行,考试时间为X小时。
学生们在考试中采用笔试的形式回答选择题和解答题。
3. 考试结果总览以下是九年级模拟考试的总体结果概况:- 参加考试的学生总数:X人- 平均分:XX分- 及格率:X%- 高分率(分数超过X分):X%4. 学科细节分析4.1 语言文学- 平均分:XX分- 及格率:X%- 考试表现最好的题型:XXX - 考试表现最差的题型:XXX4.2 数学- 平均分:XX分- 及格率:X%- 考试表现最好的题型:XXX - 考试表现最差的题型:XXX4.3 科学- 平均分:XX分- 及格率:X%- 考试表现最好的题型:XXX - 考试表现最差的题型:XXX4.4 社会科学- 平均分:XX分- 及格率:X%- 考试表现最好的题型:XXX- 考试表现最差的题型:XXX5. 学生表现分析从学生的整体表现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学生在语言文学科目上表现较好,但仍需加强对某些具体知识点的掌握。
- 数学成绩相对较低,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于基础概念和解题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 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成绩表现良好,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6. 建议和改进措施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我们建议:- 针对语言文学科目,教师应重点讲解和强化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并提供更多的练机会。
- 数学教学可以采用实际应用的方式,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 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更多的实例和案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实施方案需要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2014届九年级英语科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14届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分析报告郁南县东坝镇龙塘初级中学一、班科基本情况本次英语科考试全年级有4个班,共为参考学生人数为137人,缺考人数 1 人。
有两个学生是由广州回来参加考试的,另有一个学生是去读职校回来参加考试的。
九1班51人,九2班33人,这两个班的英语课由黄启群老师担任。
九3班31人,九4班19人,这两个班的英语课由黄淼老师担任。
二、中考成绩在我校领导的领导下以及九年级英语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我校14届的英语成绩与往年相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前些年我校的英语平均分每年都是倒数第一,但是今年我们突破了这个倒数,排到17名。
全年级段学生总分5357分,平均分为39.78 分;及格人数9 人,及格率为7 %;优秀人数1 人,优秀率为1%。
其中最高分吴丽萍同学112分,在全县各校英语最高分中并列第五。
84-95有3人,72-83分有5人,60至71分9人,48至59分15人,36至47分40人,24至35分42 人,12至23分21 人,0至11分1 人。
三、数据分析九年级一分两率及在我县排名如下表所示:项目2013届2014届对比平均分29.5 39.78 +10.28与县平均分对比-22.7 -17 +5.7平均分县内排名18 17 +3合格率(%)0.7 7 +6.3与县合格率对比-24.5 -22 +2.5合格率县内排名19 13 +6优秀率(%)0 1 +1与县优秀率对比-10.1 -10 +0.1优秀率县内排名19 7 +12 九年级各分数段统计如下表:(单位:人)总人数96-120 72-95 60-71 40-59 40以下2013届153 0 1 3 30 1192014届137 1 8 9 44 75 总结:通过上述两表可以看出,2013届全年段参考人数为153人,其中96分以上为0人(优分率0%);及格人数为1人(及格率0.7%)。
2014届全年段参考人数为137人,其中96分以上为1人(优分率1%);及格人数为9人(及格率7%)。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九年级数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总结报告一、各学科成绩统计(一)数学1.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通过分析具体数据说明:(1)学生整体素质还可以。
(2)优秀生不太多, 后进生面广, 任务艰巨。
(3)有厌学情绪的人较多。
从成绩可以看出, 选择题、填空题中基础题得分率较高, 得分率在80%以上共有15道题。
得分率85%的有六道题, 得分率较少的是第19、20、21题。
解答题得分率相对较低, 得分率在60%以上共有3道题, 是22.24.25。
得分率70%以下的有2道题, 是第23.26题。
从答卷情况来看, 少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
阅卷过程发现学生答题中不泛简捷、精彩的解法, 富有个性, 显示了思维的广阔性。
但同时也发现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例如: 第一大题选择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于各章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测试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第3.7、8题学生做题准确率低, 说明学生没有看清题目, 不善于审题;第24题, 学生画树状图不能按规范去做。
第26题得分率低, 说明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也说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差, 但这题出的不切实际, 大概是出题的人单位弄错了。
第25题得分率低, 说明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的问题还是弄不明白, 不能提取题目中的主要信息, 审题能力差,不会建立数模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对函数的图象的取值范围没弄明白, 所以以后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还必须加强。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通过检测的阅卷分析和表现出来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 需要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教育。
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稳定学生情绪。
2.以后教学中要进一步把握好具体目标要求, 深入分析教材, 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落实, 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通过多种方法, 突出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操作探究、表述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九年级社思一模质量分析报告【共6页】

九年级社思一模质量分析报告九年级社思一模质量分析报告【内容摘要】一、试卷的特点等方面,1、突出学科本位,既有基本史实知识,又有人文知识的初步概念,2、立足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1、成绩分析,a率,前10%,b率,前20%,c率,前40%,d 率,前60%,e率,前80%,f率,后20%,平均分排名,2、客观题总分40分答题情况,班级平均分,年级平均分,从表中可见,三个班5班成绩均匀些,6班差些,高分少,不及格多,3、主观题总分值60分,得分情况,班级平均分,年级平均分,班级得分率,年级得分率,从表中可见,三个班主观题得分略高于年级平均分,其中5班优势大些,三、典型错题分析,(一)客观题部分,1、审题不仔细,理解不到位。
一、试卷的特点等方面1、突出学科本位,既有基本史实知识,又有人文知识的初步概念。
因此,本次试卷在立意、选材、设问上都是加强对学生分析材料能力培养。
2、立足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度解读教材,从教材出发,适当拓展,有效回归,注重三维目标。
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1、成绩分析:总分折算为50分班级最高分最低分A率,前10%B率,前20%C率,前40%D率,前60%E率,前80%F率,后20%平均分平均分排名444、51211、4314、2934、2951、4382、8617、1432、635545、513、58、8220、5938、2455、8885、2914、7133、722643182、8611、4328、5757、1474、2925、7132、546年级4655、3415、7332、0253、3776、423、632、462、客观题总分40分答题情况客观题班级平均分年级平均分4班30、3430、775班30、8830、776班30、4630、77从表中可见,三个班5班成绩均匀些,6班差些,高分少,不及格多。
总体3个班差异较小,比较均衡。
九年级模拟考试质量分析定稿【三篇】

九年级模拟考试质量分析定稿【三篇】分析(英语:Analysis)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由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属性。
尽管“分析”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在近年来才逐步建立起来,这一技巧自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至322年)就已经应用在了数学、规律学等多个领域。
分析可以指:金融分析;。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九班级模拟考试质量分析定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班级模拟考试质量分析定稿篇1一、考试的基本状况我校对这次九班级中考数学考试高度重视,严格根据中考程序要求和操作。
一是在考场布置上,布置单人单坐,每考室在20人左右。
二是监考老师支配坚持回避制度,即监考老师回避自己所带的学科的班级。
三是由主抓教学的校长在考试期间进行巡查,严厉考试纪律。
总之,这次期末考试在组织上力求公正、公正的评价同学的成果和老师的教学效果。
二、考试成果统计表考试基本状况班级人数总分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低分人数低分率93班43139532.437%1432.6%94班39179446923%717.9%三、试题评价:1、中考模拟试卷总体评价试卷注意针对同学"双基',即基本学问把握和基本学问应用等数学核心学问的考察。
涉及的学问面广,坡度层次合理,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最终两道题的综合性难度稍大一些,有利于拔尖,是一份非常好的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2、数学试题的几个亮点1)在那个动点几何证明题中,我们在教学中一般训练的题是从条件动身进行分析,因此这道题是最能考察同学变式思维力量的。
2)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是为生活服务。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同学感受到学有所用,从而有效增加同学学习的爱好。
试题第20题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实例。
3)代数,几何的综合应用,在第22题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道题既考察了平移、中心对称等数学原理,又考察了在坐标系中作图、读出点的坐标等学问。
这样的题目,只有相关学问把握和应用较好的同学才能完整地做好。
3、同学失分题及分析同学失分较严峻的题主要是:第22题,正确率34%;第23题,正确率5%;第24题,正确率0%。
初三一模质量分析

一模质量分析报告(数学)一、试卷分析: 此次一模试卷的知识点中,诸如解方程,函数解析式及图像规律、四边形的相关证明、统计,概率、圆的切线等必考点都有覆盖,同时加入了尺规作图。
没有涉及到科学计数法、旋转平移作图、应用题、投影视图、解直角三角形。
整体中高难度题目比例下降,所以难易程度较去年相比简单一些。
特点为:选择题10题的难度小,同时综合题目的难度也不是集中在24、25。
使得难度得以分散,从而显得相对容易一些,所以有利于尖子生突破130分。
但由于第22、23题的难度有所提升,所以加大了中高水平的学生突围120分的阻力。
的阻力。
二、得分情况:(一)(一) 全年级:全年级:平均分平均分最高分最高分 最低分最低分 优秀人数优秀人数 及格人数及格人数 低分人数低分人数 120以上以上 3月月考月月考 88.95 125 34分 1人 76人 16人 5人 一模一模 90.91 133 12分 7人 69人 12人 8人 14届 95.92 128 24分 2人 59人 8人 10人 (二)各班:(二)各班:平均分平均分最高分最高分 最低分最低分 优秀人数优秀人数 及格人数及格人数 低分人数低分人数 120以上以上 班级班级 月考 一模 月考 一模月考 一模月考 一模 月考 一模 月考 一模 月考 一模 901 78 89 124 115 47 62 0 0 6 7 3 0 1 0 902 102 113 118 131 69 78 0 1 3 3 0 0 0 2 903 86 91 118 119 48 59 0 0 7 8 2 1 0 0 904 80 79 106 116 46 12 0 0 4 4 2 2 0 0 906 88 91 108 118 50 34 0 0 10 11 1 2 0 0 907 86 83 118 112 42 31 0 0 6 5 1 1 0 0 908 80 81 107 126 48 48 0 1 7 6 3 4 0 1 910 98 99 125 133 34 24 1 5 28 25 2 2 4 5 (三)各小题得分率:(三)各小题得分率:班级班级 选择选择 填空填空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901 0.80 0.61 0.95 0.71 0.70 0.85 0.74 0.55 0.13 0.29 0.06 902 0.85 0.71 1.0 0.98 1.0 0.95 0.88 0.81 0.63 0.39 0.25 903 0.84 0.49 0.96 0.79 0.71 0.83 0.88 0.67 0.12 0.26 0.10 904 0.74 0.60 0.77 0.70 0.84 0.76 0.49 0.35 0.1 0.16 0.17 906 0.85 0.55 0.86 0.83 0.71 0.89 0.77 0.51 0.22 0.28 0.13 907 0.84 0.56 0.96 0.69 0.58 0.81 0.68 0.42 0.1 0.21 0.05 910 0.87 0.66 0.96 0.89 0.84 0.84 0.86 0.35 0.28 0.29 0.21 三、存在问题:1、审请不仔细,关键词把握不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2014年九年级一模质量分析报告 新野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二0一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一、全县一模成绩分析 今年九年级一模考试采取县教研室命题、全县统一考试、考后网上阅卷的形式组织考试,全县各初中能够按照考试方案要求严密组织,考试成绩真实、准确,为二模复习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从全县总分角度分析:前1200名学生分数线420.5分,各科有效分分别是语文91、数学90、英语82、物理43、化学37、政治50、历史38,第2000名学生分数线378分,各科有效分分别是语文87分、数学81分、英语70分、物理35、化学30、政治47、历史35。 2、从全县进线率角度分析:前1200名学生全县进线率23.3%,超过全县平均进线率的学校分别是:文府书院51.3%、新甸一中32.4%、新航中学32.4%、实验中学25.4%、溧河镇中24.5%。1201—2000学生全县平均进线率15.4%,超过全县平均进线率的学校有:新甸二中24.2%、五星镇中19.3%、文府书院19.0%、新甸一中18.4%、施庵一中17.7%、溧河 — 2 —
镇中17.5%、樊集乡中16.9%,以上学校培优工作做得好,走在全县前列。 3、从全县过差率角度分析:排在全县前三分之一的学校分别是:文府书院0.7%、上庄乡中1.5%、王庄镇中1.7%、新甸二中2.7%、新航中学4.0%、新甸一中4.5%、沙堰镇中4.9%,学校差生转化工作做得好。 4、从巩固率看:排在全县前三分之一的学校分别是:文府书院、新甸二中、溧河镇中、新甸一中、新航中学、团结中学,以上学校学额巩固工作做得好。 5、从各科三率角度分析:全县各科三率总积分236.9、排在前三分之一的学校分别是:文府书院375.5、新航中学302.9、新甸二中300.7、新甸一中299.3、溧河镇中271.1、实验中学269.8、五星镇中267.4。以上学校教学质量高,学生成绩优秀。全县学科三率总积分前三分之一的学校分别是:语文:文府书院70.0、新甸二中65.2、王庄镇中63.1、新航中学62.9、新甸一中62.6、五星镇中62.1、实验中学59.8。数学:文府书院70.9、新航中学57.6、溧河镇中51.5、五星镇中49.5、实验中学49.1、新甸二中48.8、新甸一中48.6。英语:文府书院58.7、新甸一中50.0、新甸二中41.8、新航 — 3 —
中学40.7、王庄镇中40.5、实验中学36.3、溧河镇中36.3。物理:文府书院43.3、新甸一中34.6、新航中学25.2、新甸二中24.4、实验中学23.1、溧河镇中22.3、王庄镇中19.7。化学:文府书院43.4、新甸一中36.8、新甸二中33.2、新航中学32.2、溧河镇中27.7、实验中学27.1、五星镇中25.2.政治:文府书院49.3、新甸二中48.9、上庄乡中、新航中学42.6、王庄镇中42.1、沙堰镇中42.1、实验中学41.5。历史:文府书院49.0、新航中学41.6、五星镇中38.4、溧河镇中38.0、新甸二中36.4、沙堰镇中35.6、高庙乡中35.2。综合看7个学科优秀的是文府书院、新航中学,6个学科优秀的是新甸二中、实验中学,5个学科优秀的是新甸一中,4个学科优秀的是王庄镇中。 6、从优势学科角度分析:单科进线率高于全校平均进线率的即为优势学科,反之则为薄弱学科,表五、表六统计了前1200名学生和1201—2000名学生各初中各学科进线率情况,通过比较,各初中分析本校优势学科和薄弱学科。 二、反映的问题 1.全县成绩不够理想,前1200名学生分数线420.5分,第2000名学生分数线378分,和2013年中招成绩相比差距 — 4 —
过大,说明今年九年级教学的质量提高任务很大。 2.校际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愈加严重。从各科三率总积分来看,最高的学校375.5分,最低的学校113.6,相差261.9分。相同规模的学校,高低悬殊也在百分左右。 3.部分学校学科之间的不平衡扩大。新甸一中三个学科全县第一,政治学科全县第15名,溧河镇中7个学科中5个学科在全县前三分之一,但政治排名第10,语文排名第8。 4.个别学校质量过差。歪子二中、上港乡中、沙堰镇中各数学科排名靠后,教学质量有亟提高。 5.个别学校两极分化严重。溧河镇中、五星镇中、实验中学的各批次进线率在全县排名靠前,但过差率较高,说明两极分化严重。 6.全县学科之间不均衡。从全县平均分看,得分率低的学科是物理、化学、英语。可能与试题难得,但也需到起这些学科教师重视。 三、对下一阶段复习备考的建议 目前已进入九年级二轮复习阶段,二轮复习要达到三个目标: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专题复习,对各个专题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巩固和提高;二是将一轮复习过的基础 — 5 —
知识运用到实战训练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二是要把握中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各初中要认真研究,科学计划,加强措施,做好下阶段九年级复习备考工作。 (一)做好一模分析工作,总结一轮复习得失 九年级一模考试是一次重要的诊断性的摸底考试,目的是为了解学生目前所具有的实际水平,考试成绩极具重要的参考价值。县基础教研室已经把一模的数据统计完备并下发,各乡镇中心校、各初中学校要认真研究分析:一要找准自己在全县的位次;二要找准自己学校的薄弱学科找准短板;三是要求每位学生从以下三方面分析总结[1、本次考试的收获有哪些?(1)、(2)、(3)……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充实和提高、完善与发扬。2、本次考试暴露出的知识、能力、答题策略和技巧等方面的问题有哪些?(1)、(2)、(3)……下一步制订哪些措施和方法来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出现。3、本次考试的策略和心态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与改进,应如何改进?遇到突发性难题又如何对待?]。通过分析,总结一轮复习得失,结合校情、学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二轮复习备考方案,争取在后一 — 6 —
阶段复习中,使优势学和更优,弱势学科补强,提高二轮复习备考质量,提升上线率。 (二)采取得力措施,提高二轮复习备考效益 1、围绕一个中心,明确工作重点。 提高教育质量根本在教师,关键在领导。各乡镇中心校、各初中一定要明确工作重点,把思想统一到抓中考备考这一中心工作上来,学校领导要蹲点包班,要定目标、定人员、定方案、定措施,把中考质量与领导班子的绩效考核相挂钩,形成学校班子与教师同奖同惩、共荣辱、齐奋进的良好局面。在中考前这60天左右时间里,各乡镇中心校、各初中学校都要把九年级复习备考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为九年级复习备考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优质的环境。 2、落实两个目标,力争稳中有升。 两个目标是指“一高上线人数和三高上线人数”。各乡镇、各初中要提高认识,采取措施,自我加压,确保“一高上线人数和三高上线人数”这两个目标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能够稳中有升,争取上线人数有大幅度提高。一高、三高分数线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关系到我县和学校的声誉,各乡镇、各初中,要在大面积提高中考成绩的同时,加大培养尖子生的力度,真 — 7 —
正落实各项培优措施,想方设法在一高学生的培养方面作出成绩,争取我县2014年中考中一、三高分数线有较大突破。 3、加强三项研究,明确复习方向。 一是要研究各科《课程标准》和2014年《说明与检测》,核准复习内容,明确指导思想和考试方向。《课程标准》和《说明与检测》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是复习备考的纲领性文件。教师要核准复习内容,要做好两个比较:第一是传统内容与变化内容的比较;第二是新增内容与新中考样题的比较。特别关注新增内容的教学要求,包括内在与外在联系,适当加强对新增内容的复习。还要注意对2014年个别学科《说明与检测》的变化部分加强研究。 二是在研究中考试题,把握命题趋势。稳中求改、稳中求变、稳中求新是历年中考试题的显著特征,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把握命题趋势,理清教学思路,增强备考的针对性。 三是要研究薄弱环节,突破发展“瓶颈”。目前,学生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数学计算能力、理化生实验能力的薄弱,以及学校备考模式、复习进度的不合理,教师业务素质不能适应九年级备考的需要等,成为制约我县中考成绩提升的“瓶颈”。 — 8 —
各学校、各备课组要以《课程标准》和《说明与检测》为指导,针对这些问题,认真加以重点研究,在实践中加以改变。 4、坚持四项原则,实现高效备考。 (1)知识重组原则。知识重组既是第二轮复习的内在要求,又是提高复习备考效益的必要条件。教师在复习策略上,切忌简单的机械重复和平面化的“专题复习”,要精心设计,不断变化问题的角度和设问的方式,让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状态。 (2)能力整合原则。学科能力结构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识记能力是基础。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教师在复习中要挖掘、总结,并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表达能力是通过试卷外显出来的能力,长期以来考生存在的“答不到点上”、“逻辑性差”等问题都是这一能力欠缺的表现,本轮复习要切实加以解决。 (3)“三讲三不讲”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就是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知识的迁移、思路的点拨)。“三不讲”就是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讲;过偏的问题不讲;过难的问题(超越中考题难度的问题,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