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泼尼龙在颅内转移瘤周围水肿中的使用观察 许鹂权

合集下载

一例右肺腺癌脑转移伴头痛、恶心、呕吐的病例分析

一例右肺腺癌脑转移伴头痛、恶心、呕吐的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一例右肺腺癌伴头痛、恶心、呕吐的病例分析河南圣德医院药学部刘胜肿瘤患者中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但是其诱因很多,包括肿瘤脑转移引起的颅内压升高,化疗药物副作用,心理作用,失眠等等都能引起。

其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不能很好的通过饮食摄取营养,保证良好的休息,严重者甚至影响患者化疗周期,缩短患者生存时间。

临床上出现这一系列症状,应及时发现对症治疗。

一、病史摘要患者,女,47岁,确诊“原发性右肺腺癌锁骨上、双肺、胸膜转移T1cN3M1 Ⅳ期,EGFR基因21外显子突变,ALK融合蛋白(-),ROS-1(-)”。

2018年6月,因劳累后气喘至北京市肿瘤医院,诊断为右肺腺癌,基因检测:EGFR基因21外显子突变,ALK融合蛋白(-),ROS-1(-),于2018.7.5开始口服埃克替尼治疗。

2018.10.30,复查CT示:右肺近肺门处肿块、双肺多发小结节及索条影、纵膈多发淋巴结、双侧胸膜增厚,疗效评估为PD。

2018.10.31至我院,完善相关检查,病理检查所见:(肺门)癌,待分类,基因检测:EGFR基因21外显子突变,ALK融合蛋白(-),ROS-1(-)。

排除相关禁忌,于2018.11.18,2018.12.11,2019.1.5,2019.1.25给予“培美曲塞+卡铂+贝伐珠单抗”治疗4周期,第3周期疗效评估为胸部部分缩小。

2019.2.13,因“头痛伴头懵、眼睛酸胀半月”入院复查,CT示胸部病情稳定,头部MRI提示脑部转移,于2019.2.19、2019.3.12给予“培美曲塞+卡铂+贝伐珠单抗”治疗2周期,并于2019.2.23行全脑放疗DT30Gy/10f,同步放化疗。

2019.4.8入院复查,疗效评估为胸部进展,脑部稳定,于2019.4.11给予“多西他赛+贝伐珠单抗”治疗1周期。

2019.5.7入院复查,疗效评估为胸部进展,于2019.5.9开始给予“安罗替尼”口服治疗。

甲强龙治疗瘤周水肿的地位-张佳栋

甲强龙治疗瘤周水肿的地位-张佳栋
• 与地塞米松比较,甲泼尼龙更快脂质屏障(血脑屏障),起效更快 • 甲泼尼龙对HPA轴抑制作用弱,使用更安全 • 甲泼尼龙具有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减量过程更平稳,不易发生反跳
更快,更强,更安全
病例一
某患者,男性,左侧侧脑室巨大脑膜瘤。用药方案:
病人术前两天使用甲基强的松龙 80mg qd • 病人术后第一天用甲基强的松龙80mg qd; • 第二天病人意识加深,减压窗压力高,调整为 80mg bid 持续八天;
• 建议即使瘤周水肿患者出现颅内高压应慎重选择甘露醇治疗
• 甘露醇治疗瘤周水肿时发生“反跳现象”
*
此研究是第一次体内研究结果
更快,更强,更安全
目 录
• 瘤周水肿的定义及危害 • 治疗瘤周水肿的临床意义
• 瘤周水肿的药物治疗
• 合理选择糖皮质激素
更快,更强,更安全
药物治疗的地位
• 肿瘤是导致瘤周水肿的根本原因,因此切除肿瘤是 瘤周水肿治疗的根本方法 • 药物治疗是根治肿瘤或控制肿瘤生长的辅助手段
1190 710
5 100
30分钟-6小时 24小时-72小时 -
更快,更强,更安全
与地亲脂性强弱
21
CH2OOP(ONa)2 C=O OH
17
20
CH3 HO
11 16
CH3
19
9
F
3
O
6
氟基降低 亲脂性
甲泼尼龙
地塞米松
甲基增加 亲脂性
有研究显示:在静脉注射后1-10分钟后,甲 泼尼龙即可穿透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
• 瘤周水肿的定义及危害 • 治疗瘤周水肿的临床意义
• 瘤周水肿的药物治疗
• 合理选择糖皮质激素
更快,更强,更安全

甲泼尼龙对放射性脑水肿大鼠脑组织AQP4 mRNA水平的影响

甲泼尼龙对放射性脑水肿大鼠脑组织AQP4 mRNA水平的影响

将 cDNA 进行 PCR 扩增,取扩增产物进行电泳,用凝胶图像分 析仪分析电泳条带光密度,计算 AQP4 mRNA 与 β-actin 光密度 积分的比值作为 AQP4 mRNA 的表达量。 1.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3. 0 统计分析学软件包处理数 据。计量资料以 x ± s 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 析 q 检验。
·212·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年 3 月第 32 卷
于大鼠大脑半球左侧旁 2 mm,中心点在双耳外耳道连线上,深 度为整个脑区,照射范围直径约 0. 5 cm,照射剂量为 50 Gy,照 射时间 14 min。 1. 2. 2 实验动物分组 将 50 只经 γ 射线照射后的 Wistar 大 鼠按完全随机法分为甲泼尼龙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 25 只。 甲 泼 尼 龙 治 疗 组 在 照 射 后 当 天 即 给 予 甲 泼 尼 龙 30 mg / kg,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 水尾静脉注射。按给药后 12 h、1 d、2 d、3 d、5 d 分为 5 个亚组, 分别按时间点断头取脑。 1. 2. 3 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干湿重法) 在大鼠脑组织靶区 取 100 mg 左右的脑组织,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以电子天平称 湿重。随后将脑组织放入 105℃ 电子恒温干燥箱中烘干24 h,称 取干重。脑组织含水率 = ( 湿重 - 干重) / 湿重 × 100% 。 1. 2. 4 AQP4 mRNA 的测定 分别取两组大鼠脑组织制备匀 浆,采 用 Trizol 法 提 取 脑 组 织 总 RNA,紫 外 分 光 光 度 仪 测 定 RNA 含量,按照 MMLV 试剂盒说明将 RNA 逆转录成 cDNA,再
甲泼尼龙对放射性脑水肿大鼠脑组织 AQP4 mRNA 水平的影响

1例甲泼尼龙严重过敏反应引发的输液思考

1例甲泼尼龙严重过敏反应引发的输液思考

2020年3月病例报道DOI :10.19347/ki.2096-1413.202008003作者简介:许丽红(1982-),女,汉族,陕西富平人,主管护师,硕士。

研究方向: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李亚萍,E -mail:********************.甲泼尼龙,又名甲强龙,临床使用注射剂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双室瓶包装,40mg (以甲泼尼龙计)/瓶,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强的抗炎、抗过敏及免疫抑制作用。

临床上甲泼尼龙发生相关药物过敏反应极属少见。

本文报道了1例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稀释液中含苯甲醇导致的与头孢类抗生素溶液直接转接输液过程中发生严重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经过积极抢救,患者转危为安。

本研究记录了该变化过程,并从本案例中引起对临床静脉输液的思考。

1临床资料1.1病例介绍①患者女性,年龄为65岁,诊断为木村病。

主因“咽痛4个月,间断发热3个月”于2018年3月13日下午6点02分步入病房,入院查体:体温36.0℃,脉搏86次/min ,呼吸19次/min ,血压140/68mmHg 。

贫血貌,慢性病容,精神、食纳差,夜休尚可,既往无药物或食物过敏史。

②入院38h 后,体温37.8℃,查体:口腔上颚及咽部可见大量白苔附着,考虑咽部肿物伴口腔真菌感染,给予碳酸氢钠漱口;尿常规亚硝酸盐阳性,给予完善尿培养,血常规提示中性细胞百分比87.74%,考虑存在感染可能,给予头孢他啶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生理盐水100mL+头孢他啶2.0g (8h/次,3月15日至3月22日连续使用)。

③入院第4天,诊断木村病明确,遵医嘱第一次使用甲强龙。

生理盐水100mL+头孢他啶2.0g 静脉输液完毕,患者无不适表现;接用5%葡萄糖100mL+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 的液体,输注甲强龙液体约30min 后患者出现舌体肥大,颈部肿胀,不能言语,呼吸困难,考虑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1.2处理措施①给予侧卧位,立即停止输注甲强龙,更换输液管,换输5%葡萄糖注射液。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说明书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说明书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药理作用】本品为可供静脉及肌肉注射用的甲泼尼龙,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

这种高浓度的水溶液特别适用于需用作用强、起效快的激素治疗的疾病状态。

甲泼尼龙具有很强的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过敏活性。

糖皮质激素扩散透过细胞膜,并与胞浆内特异的受体相结合。

此结合物随后进入细胞核内与DNA(染色体)结合,启动mRNA的转录,继而合成各种酶蛋白,据认为,糖皮质激素最终即靠这些酶得以发挥其多种全身作用。

糖皮质激素不仅对炎症和免疫过程有重要作用,而且影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并且对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作用。

-- 作用于炎症和免疫过程:糖皮质激素的大部分治疗作用都与它的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过敏特性有关,这些特性会导致下列结果:- 减少炎症病灶周围的免疫活性细胞- 减少血管扩张- 稳定溶酶体膜- 抑制吞噬作用- 减少前列腺素和相关物质的产生4mg甲泼尼龙的糖皮质激素作用(抗炎作用)与20mg氢化可的松相同。

甲泼尼龙仅有很低的盐皮质激素作用(200mg甲泼尼龙等价于1mg脱氧皮质酮)。

-- 对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代谢的作用:糖皮质激素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释出的氨基酸经糖异生过程在肝脏内转化为葡萄糖和糖原;同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从而导致血糖增高和葡萄糖尿。

有糖尿病倾向的患者尤其明显。

-- 对脂肪代谢的作用:糖皮质激素具有分解脂肪的作用,该作用主要影响四肢;另外,糖皮质激素又具有脂肪合成作用,该作用在胸部、颈部和头部尤为明显。

所有这些导致了脂肪的重新分布。

糖皮质激素的最大药理作用出现在血药峰浓度之后,表明其大部分作用是通过改变酶活性引的,而不是药物的直接作用。

[u]临床前安全性数据[/u]根据安全药理学的常规研究,对小鼠、大鼠、兔子和犬经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和口服途径给药,进行重复剂量毒性研究,未发现非预期的危害。

甲泼尼龙是一种强效类固醇,其药理活性与糖皮质激素的药理活性一致,包括对碳水化合物代谢、电解质与水平衡、血液有形成分、淋巴组织、蛋白质代谢导致体重增加下降或缺乏、淋巴细胞减少、脾脏萎缩、胸腺、淋巴结、肾上腺皮质和睾丸以及肝脏脂肪变性和胰岛细胞增殖的作用。

小剂量甲泼尼龙对颅脑损伤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及其意义

小剂量甲泼尼龙对颅脑损伤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及其意义

小剂量甲泼尼龙对颅脑损伤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及其意义张斌;韩振营;张建宁【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36)5【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ow-dose methylprednisolone (MP) treatment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in rats on the number of peripheral bloo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and injury area of the brain.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iftyfour adult male Wistar rats were involved in the present study,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n=18), TBI control group (n=38), MP control group (n=30), MP+TBI group (n=30) and TBI+MP group (n=38). The TBI model was reproduced by fluid percussion injury (FPI). MP (5mg/kg) was imraperitoneally administered once a day for 4 days.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on day 1, 3, 7 and 14, and the counts of EPCs were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on day 1 and 3, brain edema was estimated by dry-wet weight method, and the blood-brain barrier (BBB) permeability was determined by Evans-blue extravasation. Results The counts of peripheral blood EPCs were significandy higher in MP control group, MP+TBI group and TBI+MP group on day 1, 3 and 7 than that in normal control and TBI control group, and it returned to the level of normal control group on day 14. The BBBperrreability was improved and brain edema alleviated in MP + TBI and TBI + MP group on day 3. Conclusi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low-dose MP may increase the count of peripheral blood EPCs in rats, decrease BBB damage, and alleviate brain edema.%目的探讨小剂量甲泼尼龙(MP)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创伤区脑组织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8只)、TBI对照组(38只)、非创伤给药组(30只)、给药后TBI组(30只)和TBI后给药组(38只).采用液压打击法(打击压力2.14kPa)制作TBI模型.MP采用腹腔注射(5mg/kg),1次/d,连续4d(TBI后给药组打击后即刻开始给药,给药后TBI组于打击前7d开始给药).分别于1、3、7、14d 时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EPCs数量的变化,并于1、3d时断头处死大鼠,采用干湿重法及伊文思蓝(EB)渗透法检测脑水肿及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情况.结果非创伤给药组、给药后TBI组及TBI后给药组大鼠1、3、7d时的外周血EPCs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TBI对照组,14d时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给药后TBI组及TBI后给药组大鼠伤后3d血脑屏障的稳定性得到改善,脑水肿明显减轻.结论小剂量MP可提高TBI大鼠外周血EPCs数量,减轻血脑屏障损害,改善脑水肿.【总页数】4页(P486-489)【作者】张斌;韩振营;张建宁【作者单位】300000,天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300000,天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300000,天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5【相关文献】1.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及其调控因子的研究 [J], 梁冲;赵瑞;李子付;朱晓斐;杨鹏飞;李强;黄清海;洪波;刘建民2.原发性高血压病儿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与内皮祖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J], 石琳;张圆圆;林瑶;刘杨;张明明;米杰;崔小岱;李镓3.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移植对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影响 [J], 苑国富;于兵;李顺宝4.原发性高血压病儿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与内皮祖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J], 石琳;张圆圆;林瑶;刘杨;张明明;米杰;崔小岱;李镓;;;;;;;;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镁离子、铬离子、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张艳赏;李丽;刘素新;刘晓丹;王润芳;刘玉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8-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颅内肿瘤瘤周水肿的临床对照研究

8-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颅内肿瘤瘤周水肿的临床对照研究

两 组 间 的 临 床 疗 效~ CD4+ ~ CD8+ 细 胞 百 分 率 及 CD4+ / CD8+ 比较采用 X2 检验G 对两组间的血糖及血 钠比较采用 t 检验G
2 结果
kg 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3 d 然后按 0. 25 mg/kg 滴注 2. 1 疗效比较
附表 甲泼尼龙和地塞米松对不同程度颅内肿瘤瘤周水肿的疗效比较
查证实为脑膜瘤~ 胶质瘤或转移瘤G 其排除标准是: 疗常规我们仍给予了同等剂量和时间的地塞米松G
D 曾有或现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及癫痫G 患有活动 1. 3 观察指标
性消化道溃疡或新近做过胃肠吻合术G 患有严重 1. 3. 1 瘤周水肿的程度 对瘤周水肿程度的判定
高血压~ 糖尿病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G G脑干及幕 目前尚无统一方法 我们采用国内常用的放射学方
1. 3. 3 副作用的观察及评价 消化道出血 肺~ 颅
平均 40. 5 15. 4 岁 其中多型胶质母细胞瘤 9 例
内~ 泌尿系统感染等 血糖~ 电解质变化 伤口愈合延
转移瘤 7 例 胶质瘤 7 例 脑膜瘤 5 例G 试验组瘤周 迟及对细胞免疫的影响等G
水肿在 0~ 20 mm 范围内 10 例 在 21~ 40 mm 范 1. 4 疗效判定标准
下 肿 瘤G 入 院 后 行 神 经 系 统 检 查 并 做 KPS 法即以患者术前增强 CT 或增强 MRI 为依据 将瘤
( Karnofsky) 评分 2 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分为试验组 周低密度区在 0~ 20 mm~ 21~ 40 mm 和>40 mm
和对照组G 试验组: 共 30 例 男 18 例 女 12 例 年龄 分别定为轻~ 中~ 重三组G
四川 大 学 学 报 ( 医 学 版 D J Sichuan UniV ( Med Sci EdiD

我院2017年出院患者甲泼尼龙使用情况分析

我院2017年出院患者甲泼尼龙使用情况分析

24 甲泼尼龙不合理使用情况 抽取的 360份病例中有 13 份中甲泼尼龙使用不合理,占比 361%,不合理用药情况如 表 4所列 主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为: 241 无 适 应 症 用 药:包 括:① 诊 断 高 血 压、骨 质 疏 松 (1 例),本品不良反 应 包 括 升 高 血 压,导 致 骨 质 疏 松,诊 断 这 两 种疾病无用药指征。②诊断上呼吸道感染(1例),上呼吸道 感染主要病原体为病毒,而本品可降低机体的免疫机能,不利 于病情恢复。③诊断糖尿病(2例),本品的不良反应包括使 血糖升高,④诊断头部外伤(1例),本品虽能减少渗出,消肿, 但是单纯诊断头部外伤不是本品的适应症。⑤诊断颅内出血 (创伤性)硬膜外血肿,应用 40mg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根据 《指导原则》〔2〕,甲 泼 尼 龙 可 用 于 血 管 源 性 脑 水 肿,但 脑 缺 血 和创伤性脑水肿不建议使用。甲泼尼龙虽可暂时缓解脑水 肿,但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切勿耽误术后出血与颅内血肿 的诊治。 242 给药途径不适宜:诊断慢性鼻鼻窦炎(6例),该病推 荐治疗方案包括①鼻内局部糖皮质激素:利用其抗炎、抗水肿 作用,疗程不应少于 12周;②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针对严 重,复发性鼻息肉,可以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推荐的剂 量为 05mg/(kg·d),清晨空腹顿服,1日 1次,疗程 5~10 天,最长 14天,同时应当注意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禁忌证, 密切关注用药过程 中 可 出 现 的 不 良 反 应 〔3〕。 不 推 荐 鼻 内 或 全身注射糖皮质激素。6例患者均使用 40mg甲泼尼龙琥珀 酸钠滴注,且病程中均未注明患者鼻息肉的具体情况,严重程 度。 243 其他不适宜情况包括:①给药时机不适宜,一骨科病 人诊断过伸型颈脊髓损伤伴四肢不全瘫,使用甲泼尼龙冲击 治疗时已经距离受伤 23h。根据《新鲜下颈段脊柱脊髓损伤 评估与治疗》的 专 家 共 识〔4〕,脊 髓 损 伤 后 8h内 应 用 大 剂 量 MP能改善患者病情,该治疗方案不作为常规的诊治方案,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25%及50%。头颅CT最早用于诊断胛BE的方法,目
前仍然为诊断PTBE的主要方法,磁共振检查是评估PTBE 的最可靠的方法。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孤立的(较少)脑转移 灶。颅内转移瘤预后一般不佳,多数患者于l一2年内死亡。无 论手术与否。对于颅内转移瘤患者,均需改善其全身情况,防 止各种并发症.积极对症处理。颅内转移瘤大部分伴有 PTBE。早在1960年糖皮质激素就被用于治疗PTBE。因为糖 皮质激素对血脑屏障破坏区域的水肿治疗效果较好,2003
对癫痫患者并发的抑郁症有一定的加重作用M,这与本文的
结论也是一致的。 本文通过对比观察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合并抑郁症。总有 ∞中国当代医药CHINA
万方数据
MODI=RN MEDICINE
2011年1月第18卷第1期
药物与临床
年《欧洲神经肿瘤学会(EANO)PTBE治疗指南》将糖皮质激 素推荐为惟一的一线治疗PTBE的药物。小剂量时,糖皮质 激素主要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调节相关基因的转录和蛋白 表达,起效较慢。大剂量使用时。则可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 结合后的非基因效应、与膜受体结合后的生化效应和与低亲 和力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起效快。糖皮质激素分子结构的 微小改变会对其作用产生很大影响。 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是由21个碳原子组成的同醇结 构,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的C。=C:为双键 结构,使糖皮质激素作用增强而盐皮质激素作用下降,抗感 染作用增加。氢化可的松则无C,=C:结构。C。位甲基化(如甲 泼尼龙),可使亲脂性增加,组织渗透性提高,从而使药物能 够快速到达作用靶位,起效迅速、抗感染活性增加。另外,C¨ 位羟基化(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和氢化可的松等)则为活性形 式,无需肝脏转化,肝脏疾病时使用。一方面不会增加肝脏负 担,另一方面也不会闲肝脏转化减少而影响药物的作用;地 塞米松C。位氟化,虽然抗感染活性增强,但对HPA轴抑制
表1 组别 治疗组
两组肢体运动和(或)感觉障碍、头痛的疗效比较h(%)】 症状 鼹效 自效 无效 肢体运动和(或)感觉障碍 头痛
12(37.5) 2(25.O) 14(43.7) 6(18.8)
增加,肌肉毒性增加,而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则无氟 化。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甲泼尼龙、地塞米松、泼尼松、氢化 可的松.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相对于其他糖皮质激素具有较 小的钠潴留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因此更适合作为PTBE的
CHINA MODERN
MEDICINE中国当代医药61
万方数据
1058.
【3】赵靖平.精神药物治疗学fMl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99—340. 【4J郑乃智,张慧娟.托莫i嗪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观察叨.临床神 经电生理学杂志,2006,15(4):222. 【5】王建忠,J.淑芬.合理应用抗癫痫药fJl.中国医刊,2007,42(5):384. 【6】刘姜冰,石静萍,赵薛旭.托毗酯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fJJ.临床神经 病学杂志.2005,18(4):317—318. 问彭小样,林力,胡小红.托吡酯治疗5l例癫痫患者的不良反应监测【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8(2):l 4ID_141. (收稿日期:2010--09—19)
(上接第58页) 【参考文献】
【l】张庆梅.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观察阴.中 国医药导报,2008,5(23):60. 【2】张惠林,陈亚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术93例 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6):i11. f31秦晓燕.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未产妇12一18周妊娠的临床观 察IJ】.中国医药导报,2008,5(4):52-53.
f4】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fMl.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4. 【51李皖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观察叨.中 华妇产科杂志,1996,31(1 1):684. 【6】翁梨驹.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察终止早孕的子宫颈组织学变化叨.中 华妇科杂志.1995.30(9):524. f71王玉环,林莲莲,方晓红.El服米索前列醇防止产后出血的研究m.中国 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3):177. (收稿日期:2010-09—07)
2.2副作用的比较
出现失眠治疗组4例,对照组3例。出现大便潜血阳性 治疗组l例,对照组2例。出现发热等继发感染治疗组2例, 对照组2例。两组副作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全身癌症患者在各种器官的转移中。除肝脏、肺脏外,脑 转移居第三位。脑内转移则多位于大脑的皮质及皮质下,额、 顶叶为转移最好发的部位。颅内转移瘤结节以多发性为多, 约占2/3.而单发性者为1/31习。转移性脑瘤常由于原发性肺 癌、乳癌及黑色素瘤播散所致,尸检报告颅内转移率分别为
3(37.5)
3(37.5) 14(48.3)
3(30.0)
对照组
肢体运动和(或)感觉障碍
5(17.2)10(34.5)
3(30.0)4(,10.O)
头痛 与对照组比较。’.p℃O.05
治疗药物。甲泼尼龙半衰期短暂、起效迅速,其不良反应在停
药后短期内消失。甲泼尼龙C。位的甲基团显著增加了它的 亲脂性,而地塞米松C。位上的氟原子的存在则降低了其脂 溶性。与地塞米松相比,甲泼尼龙有明显的优越性,对于需要 长时间用药的患者尤其重要。因此。许多学者推荐使用甲泼 尼龙代替地塞米松四。对于严重的PTBE患者,需要快速减轻 水肿时.建议使用甲泼尼龙问。这与本文的观察结果相同。同 时在PTBE没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的患者没有使用甘露醇单 用糖皮质激素,起到了临床的治疗效果。到目前为止,对于 PTBE本身。甘露醇等渗透性脱水药物的疗效尚无可靠的循 征医学依据。因此在对脑肿瘤伴PI'BE的患者中建议使用甲 泼尼龙替代地塞米松。
占位效应和PTBE的占位效应引起,无特异性,主要包括,①
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眼底视乳头水肿、意识障发脑疝形成。②局灶性神
经缺失:肢体运动和(或)感觉障碍,语言困难.颅神经受损 等,也可出现癫痫、精神状态改变等.对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
有很大的危害。对脑肿瘤伴町BE的患者糖皮质激素应作为
一线初始治疗方法被推荐。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甲泼尼龙 和地塞米松。本科2006年4月一2010年3月对颅内转移瘤 分别用甲泼尼龙和地塞米松治疗,以比较两药的临床疗效和 副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9例患者,男41例,女28例,年龄42—72岁,中位年龄 56岁。肺癌颅内转移瘤3l例,乳腺癌颅内转移瘤18例.胃 癌颅内转移瘤7例.肝癌颅内转移瘤5例。卵巢癌颅内转移 瘤3例,前列腺癌颅内转移瘤2例,黑色素瘤颅内转移瘤2
药物与临床
2011年1月第18卷第l期
甲泼尼龙在颅内转移瘤周围水肿巾的使用观察
许鹂权,周正高,黄超,刘国华,杜小菁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肿瘤科,江两抚州 344000)
【摘要】目的:探论甲泼尼龙在颅内转移瘤周围水肿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颅内转移瘤患者69例,将其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甲泼尼龙,对照组用地塞米松.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甲泼尼龙和地塞米松治疗局 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与颅内压增高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并观察其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使用甲泼尼龙治疗肢体运 动和(或)感觉障碍患者32例,显效12例,显效率为37.5%。对照组29例。显效5例,显效率为17.2%。治疗组显效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肿瘤伴周围水肿的患者.甲泼尼龙替代地塞米松.疗效更 显著。 【关键词】甲泼尼龙;颅内转移瘤;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1(a)一060—02
颅内转移瘤是指人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 者。肿瘤周围有明显水肿带即肿瘤周围水肿(peritumoral
brain edema,PTBE)。颅内转移瘤的临床表现为肿瘤本身的
例,子宫内膜癌颅内转移瘤1例。以上69例原发肿瘤均有病 理证实。颅内转移瘤诊断均以头颅MRI为依据。全部患者均 有颅内转移瘤的临床表现。颅内转移瘤结节以多发性者40 例,单发性者29例。肢体运动和(或)感觉障碍61例,语言困 难39例,头痛18例,呕吐9例,血压升高5例。凡是过去或 现在有严重的精神病,既往有癫痫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 新近胃肠吻合术、骨折,创伤修复期,角膜溃疡,肾上腺皮质 功能亢进症,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感染等患者不作为入选对 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甲泼尼龙)和对照组 34例(地塞米松)。治疗1个月后进行评价。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甲泼尼龙从40 mg/d治疗1 d。如症状体征不缓 解,每天增加40 mg,逐渐增加到200 mg/d静脉点滴。地塞 米松从等效剂量7.5 mg,d开始治疗1 d,如症状体征不缓 解,每天增加7.5 mg,逐渐增加到37.5 mg/d静脉点滴。有效 后7 d逐渐减少激素用量。使用7 d无效者逐渐减少激素 用量直到停用。69例中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等颅内压增 高者加用甘露醇。加用甘露醇者其中治疗组有8例.对照组 有lO例。所有患者均服用维生素D,静脉补充萄葡糖酸钙。
效率为91.67%,有较低的复发率,对抑郁症的改善有较好的 疗效。因此认为,应用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合并抑郁是一个安 全有效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沈渔村.精神病学fMl.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l:267—269. 【2】玉璞,王维治.神经病学f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47一
259-260.
【参考文献】
f1】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f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1.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442.
【3】赵继宗.脑缺血和脑瘤诱发脑水肿的形成机制及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 用【J1.医学研究杂志,2006,35(2):5. 【4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瘤周围水肿药物治疗专家共识(第1舨) 们.中华医学杂志2010,90(1):7. (收稿日期:2010-1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