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转移瘤
脑转移瘤病例

NCCN 2015
▪ NCCN建议全脑放疗标准剂量分割为 30Gy/10f 或 37.5Gy/15f;对于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
亦可考虑20Gy/5f。 *
▪ 国内亦采常用30Gy/10f 或 40Gy/20f作为全脑放疗方案* * 。 ▪ SRS靶区边缘最大剂量为24Gy,18Gy及15Gy,对应肿瘤最大径 ≤20mm,21-30mm及
31-40mm。 * * *
* NCCN, 2014 * * 2010年AANS CNS《脑转移瘤的循证医学与治疗指南》 * * *RTOG90-05, 2000
1-3个病灶
>3 个病灶
NCCN建议>3个病灶行WBRT,对于瘤荷较小的患者也可考虑SRS。
Summary 1
• NCCN推荐WBRT标准剂量分割为 30Gy/10f, 此外对一般 情况稍差的患者也可考虑 20Gy/5f。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40例NSCLC erlotinib +WBRT
Erlotinib 150 mg /d+ WBRT 35Gy /14F Erlotinib 维持
主要研究终点: ORR,OS
J Clin Oncol 31:895-902.
中位随访28.5个月,总有效率为86%。中位生存期11.8个月, EGFR野生型和突变型中位 生存时间分别为9.3个月与19.1个月。
肺癌脑转移瘤病例分享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 李东明
提纲
背景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疗结合靶向治疗病例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化疗复发结合替莫唑胺治疗病例
背景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比原发肿瘤的发 病率高10倍。成人癌症患者中20%-40%发生脑转移。
脑转移瘤的伽玛刀治疗

脑转移瘤的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在癌症病人中发病率在15~30%,占颅内肿瘤的16%左右,我中心在应用伽玛刀治疗的各种颅内肿瘤中占23%,所以脑转移瘤在当今人类社会中,不但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已成为对生命构成严重危险的主要病种。
脑转移瘤好发于40~60岁,脑转移瘤以幕上额、颞、顶、枕叶居多,次为幕下小脑半球。
转移瘤分为单发、多发和弥漫性三种,以多发常见。
脑转移瘤生长快,组织反应出现早且重,病程短,临床表现呈急性进展,未经治疗的病人自然平均生存期为1~3个月。
脑转移瘤的原发癌灶,以肺癌最为常见,次为乳腺癌、胃肠道癌、泌尿系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
一、治疗效果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一般治疗2周~4周症状缓解,3月后肿瘤减小或消失,对肿瘤的控制率在90%以上,平均生存期为10~14月。
二、治疗方法治疗目的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目前放射外科(伽玛刀)对脑转移瘤治疗适应证的把握为:1.转移瘤的直径≤30mm,多发性转移灶,可首选伽玛刀治疗;2.转移瘤直径≥30mm的单发灶/或多发灶,可先行外科手术解除占位效应后,再行伽玛刀治疗;3.弥漫性转移瘤,首先行伽玛刀治疗,之后辅以全脑放疗;4.手术、放疗后复发的病例,一般选择伽玛刀治疗;三、治疗的相关问题及对策脑转移瘤在伽玛刀治疗的(颅内)恶性肿瘤中占最大的百分比,我中心约为66%左右。
由于脑转移瘤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具良好的靶向肿瘤治疗要求。
同时,脑转移瘤对射线剂量的要求不高,治疗后产生的放射反应/或损伤小。
弥漫性瘤灶,尤其是转移瘤呈现大小不一者,适宜于伽玛刀肿瘤后加用全脑放疗,以解决伽玛刀治疗的局限性。
伽玛刀非常适宜于治疗直径在30mm,肿瘤位于组织结构敏感区(功能区)者。
伽玛刀受每次照射总剂量的限制,否则组织反应严重,不利提高生存质量,在这种情况下须加用全脑放疗。
脑转移瘤并非都须行全脑放疗,全脑照射应尽量避免,保护大脑,尤其是敏感组织,是提高生存质量的基础。
脑转移瘤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的介绍

脑转移瘤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的介绍脑转移瘤是颅内肿瘤的一种,所以为了区别它与其他肿瘤,我们应该了解它的特点,这样才能加以区分,在诊断的过程中也才能更加准确。
脑转移瘤特点一、虽然脑转移瘤的发生率很高,但是发生机理还不清楚。
2/3的颅内转移瘤病人在其生存时间内有症状出现。
16-25%的乳腺癌病人,20-30%肺癌病人,40-60%的黑色素瘤的病人会发生脑转移瘤。
发生脑转移癌患者平均存活期为4-6个月。
脑转移瘤特点二、脑转移瘤(癌)是肿瘤病人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尸检表明:大约25%死于肿瘤的病人有颅内转移瘤发生。
脑转移瘤特点三、临床上,认为手术、放疗和化疗的联合应用,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原发肿瘤可以根除,及无其它部位转移的单发脑转移瘤病人手术后再进行放疗,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局部复发率减低,说明这种联合方法是有效的。
脑转移瘤特点四、随着人口年龄的增加,肺癌发病率的稳步增加,肿瘤治愈率的极少变化,与颅内转移瘤相关的问题将会更多。
另外,一些临床医生采用更为积极的治疗方法治疗肿瘤,延长了肿瘤病人生存期,同时也导致了肿瘤颅内转移的更高发病率。
脑转移瘤的治疗可以化疗吗?脑转移瘤大多数肿瘤是可以化疗的,而除了化疗外,还可以用手术治疗这种常见的方法治疗。
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了解脑转移瘤的治疗,下面就看一下脑转移瘤的治疗相关信息。
对颅内转移瘤的治疗要考虑到:肿瘤的大小、位置、组织学性质,病人的年龄、神经功能状态、全身状况,还要考虑到:颅内转移瘤潜在向周边扩散的可能性、肿瘤的范围、肿瘤对治疗的潜在反应性、初始治疗对其它全身器官的可能损害等等。
对脑转移瘤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对原发性脑肿瘤的治疗方法相同,有皮质激素、放疗、手术、化疗。
与原发性脑肿瘤相比,挑选脑转移瘤的最合适治疗方法更费时,因为需要对病人的全身状况进行完全评估,而不仅仅是局部病灶。
术前评估应该包括:胸部放射学检查、骨和肝脾的放射性核素扫描。
还需要CT及MRI对可疑转移瘤或残留原发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脑转移瘤的综合治疗PPT课件

基因治疗在脑转移瘤治疗中仍处于研究阶段,其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此外,基因治疗技术难度较高, 成本也相对较高。
细胞治疗
细胞治疗策略
细胞治疗策略包括CAR-T细胞疗法、TILs细胞疗法等。这些策略可以通过培养具有抗肿 瘤作用的T细胞、改造肿瘤细胞等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
细胞治疗的挑战
02
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
对于单发或数量较少的脑转移瘤,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迅速减轻 肿瘤压迫,缓解症状。
手术联合其他治疗
对于多发脑转移瘤,手术切除可联合放疗或药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放射治疗
全脑放疗
通过高能射线对全脑进行照射,杀死肿瘤细胞,缓解症状。
立体定向放疗
通过精确的定位和剂量控制,对肿瘤进行高剂量照射,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 伤。
细胞治疗在脑转移瘤治疗中仍处于研究阶段,其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此外, 细胞治疗技术难度较高,成本也相对较高。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病史等。
症状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肢体乏力等。
诊断过程
影像学检查(CT、MRI)及病理学诊断。
治疗过程解析
手术切除
手术适应症、手术过程及并发症处理。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治疗
通过口服或注射化疗药物,杀死肿瘤 细胞,控制肿瘤生长。
靶向药物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可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03
脑转移瘤的综合治疗策略
个体化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肿 瘤类型和位置等因素,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
脑转移瘤吃什么可以控制

颅内转移瘤为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
老年人脑转移瘤较其他年龄组多见,在老年脑肿瘤中发生率居第二位。
男性较女性多见。
起病较急,病程一般很短。
因此一旦发现应该及时治疗,脑转移瘤吃什么可以控制呢?大多数病人先出现转移瘤的脑部疗状,如头痛,视力障碍,呕吐,癫痫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脑转移瘤饮食也是治疗的一部分,那么脑转移瘤吃什么可以控制呢?1、脑转移瘤癌细胞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宜多吃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豆制品、鱼类等,及时补充机体所需营养,易多吃具有抗癌功效的食物,如香菇、黑木耳、甘蓝、番茄等;易多吃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食物,如木瓜汁、胡萝卜、动物肝脏、菠菜、蜂胶等。
2、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研究发现,维生素A和C有阻止细胞恶变和扩散、增加上皮细胞稳定性的作用,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而且维生素C还可以防止放射损伤,提高白细胞水平;此外,维生素B1还可以改善患者的食欲,同时降低放射损伤。
因此,患者宜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白菜、动物肝脏、奶类、苹果、瘦肉等。
3、此外,脑转移瘤患者的饮食一定要多样化,注意色、香、味、形,提高患者的食欲,增加进食量,而且还要避免患者食用高脂肪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致癌食物等,以免影响患者的病情。
4、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肿瘤无手术事故及麻醉意外之风险,无手术并发症、手术后遗症之痛苦,无放化疗之毒副反应,全天然中草药,能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中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比较小,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渐渐得到恢复,逐步增强免疫力。
丁果(化名),8岁,山东省淄博市人,脑瘤2013年,小丁果在一次舞蹈学习中腿部拉伤,治疗后走路一直不稳,又无故出现呕吐现象,到医院检查发现脑占位,在齐鲁医院进行了脑部手术,术后小丁果几乎失明,而医生说随时可能复发。
脑转移瘤32例诊治论文

脑转移瘤32例诊治体会脑转移瘤是指颅外其他组织、器官的原发性癌肿转移至颅内者,其中最常见者为肺癌脑转移。
脑转移瘤已成为肿瘤病人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尸检表明:大约25%死于肿瘤的病人有颅内转移瘤发生。
临床研究表明:2/3的颅内转移瘤病人在其生存时间内有症状出现。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人类寿命延长和先进的诊断设备以及治疗方法的改进,颅内转移瘤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1]。
2005年5月~2010年6月收治脑转移瘤病人32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36~73岁,平均56.9岁,50岁以上20例。
32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肺癌脑转移28例,甲状腺癌脑转移2例,直肠癌脑转移1例,未发现原发病灶1例。
临床表现:本组20例首发症状为头痛、呕吐等颅高压表现,查头颅ct发现颅内占位,进一步检查发现为转移瘤;7例表现癫痫发作,查头颅ct发现颅内占位;3例表现肢体偏瘫;2例肺癌术后体检发现,无明显症状。
诊疗情况:29例先发现颅内病灶,逆行追查病因证实为转移瘤,2例原发病治疗后发现颅内转移病灶,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转移瘤,但未发现原发病灶。
19例颅内单发病灶,其中13例病人一般情况良好,能耐受手术,肿瘤位置手术能及者行手术切除颅内病灶,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其中6例全身情况较差者直接行放射治疗,并行降颅压对症治疗及全身支持治疗;13例颅内多发病灶,其中3例能手术切除者行手术治疗,术后行放射治疗,9例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全部采取全脑照射加x刀治疗。
结果本组32例病人均顺利出院,28例随诊生存期5~60个月,平均13.2个月;7例生存期超过2年,13例1年内死于原发病,8例1年后颅内病灶复发,4例半年内随访无结果。
讨论脑转移瘤系指身体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至颅内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3.5%~10%[2]。
脑转移瘤中常见原发灶为肺,通过肺动脉经体循环转移至脑部,而脑部常见部位为血供丰富的脑皮质,本组病例肺癌脑转移87.5%,与大宗临床统计数字相符。
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

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
脑转移瘤是原发癌症向脑部转移的一种常见并且危险的疾病。
治疗方法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原发癌症的类型、转移瘤的数量和位置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手术切除:对于一些单发且较小的脑转移瘤,手术切除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手术可以将转移瘤完全切除或者减小其体积。
2.放射治疗:对于那些无法手术切除的转移瘤或转移瘤较多的患者,放射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高能X射线或其他射线照射脑部,以杀死或控制转移瘤的生长。
3.化疗:化疗是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或控制脑转移瘤的生长。
化疗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或静脉注射给药。
4.靶向治疗: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脑转移瘤,靶向治疗可能会比传统化疗更有效。
靶向药物可以以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癌细胞,阻断其生长和扩散。
5.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杀死癌细胞。
免疫疗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
有时,可能需要多种治疗方法的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疗效。
对于某些无法手术切除的瘤体,治疗的重点通常是延长生存期、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直肠癌脑转移瘤怎么办,治疗方法

直肠癌脑转移瘤怎么办,治疗方法直肠癌脑转移瘤是指原发癌肿位于直肠,但是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脑部形成的转移瘤。
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通过综合治疗来控制。
治疗方法:1.手术切除手术可以移除脑部的转移瘤,但是手术并不能治愈直肠癌。
手术后,可能需要接受放疗或者化疗来预防复发。
2.放疗放疗可以通过辐射来杀死癌细胞,但是放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导致头痛、恶心、呕吐等。
3.化疗化疗可以通过药物来杀死癌细胞,但是化疗也可能导致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等。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分子进行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最小化对正常细胞的影响,但是它只适用于一部分患者。
注意事项:1.积极治疗发现直肠癌脑转移瘤后,应该积极治疗。
及时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操作,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并延长患者的寿命。
2.合理营养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可以帮助患者增强体力和免疫力,减少治疗期间的不适症状。
3.注意休息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以减轻身体的压力和疲劳。
4.协助心理治疗直肠癌脑转移瘤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患者不仅需要物理上的治疗,还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帮助他们面对病情和治疗过程。
总之,治疗直肠癌脑转移瘤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全面综合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患者和家属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和生活状态,在治疗过程中合理营养和休息,积极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胰腺癌有没有药物如何治疗,治疗方法胰腺癌是一种发病率不高但危害巨大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腹痛、黄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目前,对于胰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
其中,药物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可对未能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的胰腺癌病人提供重要的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胰腺癌的药物分类目前,药物治疗胰腺癌主要包括化疗和靶向治疗两种方法。
具体来说,常用的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碱化剂类药物:如氟脲嘧啶(5-FU)和吉西他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移途径
经血流 供应 A 椎V丛(Batson’s plexus) 经淋巴 直接侵入
• Lorem i
神经系统转 移瘤 常见部位
临床症状
脑转移的临床表现常常在几星期之内是隐袭 发展,约1/4的患者的临床表现是突然出现的 • 常见症状:头痛(最常见)、无力(局部 或半身)、神志改变、 癫痫发作、共济失 调、感觉异常、言语障碍 • 可无症状(约1/3) • 常见体征:认知受损、偏瘫、感觉丧失、 视乳头水肿、共济失调、行为人格改变、 失语症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指用立体定向的方法 准确地确定靶点空间位置,然后将高能放 射线会聚并精确地覆盖靶点组织,从而达 到类似外科手术切除或摧毁病灶的效果, 而周围组织受到影响很小。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 :γ-刀,X-刀, 质子刀 适于:小病灶(<3 cm);不能手术的肿瘤 或全身疾病晚期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脑转移瘤
——2011.10.13 ——2011.10.13
概况
• 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tic tumors)是指源 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肿瘤细胞转移到脑组织的 颅内常见恶性肿瘤。 • 恶性肿瘤病人中约20%-40%将发生脑转移,大 部分患者的发病年龄在50-70岁。 • 较易发生脑转移的肿瘤包括:肺癌、乳癌 、胃 肠道肿瘤和黑色素瘤 • 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发生率可高达65%,小细胞 肺癌可达60%
对症治疗
• 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 保持抬头>20度,使颅内静脉易于回流 • 癫痫发作者可用抗痉挛药(不做预防应用)
预后
• 脑转移瘤预后差 • 不做任何治疗平均自然生存时间:4 周 不做任何治疗平均自然生存时间: • 治疗后平均生存时间 < 1 年
• 治疗情况 • • • • 未治疗 类固醇激素 放疗 外科/激素/放疗 平均生存时间
诊断
• CT或MRI,MRI较CT更敏感一些。位于皮层下 ,尤其是半卵圆中心的转移瘤水肿显著,临床 上有“小肿瘤,大水肿”之说,是转移瘤的 重要特征;而位于皮层、脑干、胼胝体等部 位的转移瘤水肿不明显 • 腰穿和脑脊液检查对脑转移的评价意义不大 ,只有少数伴有脑膜浸润的,脑脊液细胞学 检查为阳性。 • 在没有完全除外颅内压升高的情况下一般不 பைடு நூலகம்腰穿,以免发生脑疝
治疗
激素治疗 全脑放射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化疗
激素治疗
一旦诊断脑转移瘤,就应开始激素治疗 60-80%患者症状将有暂时的缓解 首次用药 6-24 h 起效,3-7天到最佳效果 常用 地塞米松
放疗 对所有患者是最基本的治疗
全脑放疗:适用于多发脑转移瘤患者 80%的患者最初效果较好 孤立性转移灶手术后不再常规给予全 脑放疗 多发性脑转移瘤手术后即使影像学没 有发现病灶,也常规辅以全脑放疗
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主要适用于单发脑转移,并且全 身无其它转移的病人,且能耐受手术者。 近年逐渐被立体定向的放射外科所替代 某些肿瘤对放、化疗特别敏感,可优先考 虑放、化疗而后考虑手术治疗。如小细胞 肺癌、精原细胞癌脑转移。 肾细胞癌、大多数肉瘤、黑色素瘤对放疗 极不敏感,最好外科治疗。 而乳腺癌、非小细胞性肺癌表现为中度敏 感,需要手术+其它治疗方案
化疗
• 化疗是手术、放疗和SRS治疗后的重要辅助治疗手 段。有助消灭残余肿瘤或亚临床转移病灶 • 对原发病灶或身体其他部位转移灶也具有治疗作用 • 对一些化疗敏感肿瘤(乳癌、小细胞肺癌、生殖细 胞肿瘤)的脑转移也可应用,但非首选,配合放疗 ,可提高疗效 • 在进行全脑放疗时同期服用替莫唑胺,脑转移瘤( 主要为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对治疗的反应率高达96 %,明显高于单纯全脑放疗的反应率(66%)
1-2个月 2-5个月 3-6个月 >6个月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