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老师》读书推介

合集下载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以做最好的老师为目标。

在读完《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后,我深深被书中的故事所感动,也对自己的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反思。

书中讲述了一位叫做杰米的老师,他用自己的爱和耐心,改变了一群学生的命运。

杰米在教育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方法,他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教育学生如何成为更好的人。

他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他不计较学生的成绩,而是注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他的努力,学生们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做最好的老师并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关心学生,理解他们,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的潜能。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最好的老师。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曾经犯过不少错误,比如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他们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或者是对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缺乏理解和尊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调整。

我决心要更加关心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除了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我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素养。

作为老师,我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要教育他们要有爱心、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做最好的老师。

我将以杰米老师为榜样,用自己的爱和耐心,去关心学生,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的潜能。

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也会在我的关爱和引导下茁壮成长,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就是做最好的老师的意义所在。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分享名著导读PPT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分享名著导读PPT
请输入标题内容
Efficiently pontificate B2B imperatives …
请您内在此处 输入需要的标题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您的文字内容或复制粘贴具体文本、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此项内容。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三、“最好的教师”应有怎样的情怀 李镇西老师说最好的教师需要有 “三心”:“童心、爱心和责任心”。
1、“三心” (1)童心 童心就是要和学生保持共同爱好,用四句话来概括做有童心的教育者就是: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三心”之中李老师把童心放在了首位。因为教育,仅有爱心是不够的,爱学生就要首先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一句话也就是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所以需要有一颗童心,在教育中体会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引导他们认知的兴趣、求知的欲望。
请在此输入您需要的文字内容感谢您使用我们的PPT模板
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需要的文字内容感谢您使用我们的PPT模板
输入标题
BUSINESS TEMPLATE
请输入标题内容
Efficiently pontificate B2B imperatives …
PART.2
请输入您的标题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他是那么富有童心和爱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他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 我想我如果早几年就看了这本《做最好的老师》,可能未必有像现在这样深切的感动,让我们用“心”爱孩子吧,让爱一路伴随他们成长。从而实现爱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我也希望自己在以后漫长的工作生涯都能多一些爱心教育,也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感动。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精选5篇)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精选5篇)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精选5篇)《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1当我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时,心有戚戚,欣欣然向往。

李老师的讲述不是刻板的学说,而以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为例,让我感受到一位教育家的睿智与虔诚,博爱与伟大;也让我的心一次次地感动着。

人说书如其人,《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正是对李镇西老师教育人生的最好的诠释。

它展示了李老师教育的思想、艺术和具体的案例,是李镇西老师25年来教育智慧的精华。

一句句朴实中浸着诗意的句子,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李老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以及对教育事业炽热的忠诚。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便是许多从教多年的的老师们大概也有着同样的疑问,毕竟谁也不敢肯定地说自己就是学生们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思考这个问题。

李老师说:“每一个人都是一棵树。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相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相比,不但地超越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其实教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因为“最好”都是相对的,它只是每个老师心中的一个理想。

然而每个人心中对理想的追求又都是无止境的,虽说我们无法做到“最好”,可我们却可以做到更好。

我们经常会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去战胜自己,不断地去争取每一个“更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每一个“更好”融会在一起时,我们就已经做到了“最好”。

在现实的工作当中,我们需要怎样地去做到自己的最好呢?一、爱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去的人都能幸福一生。

”这句话也是李老师的最好印证。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是教育的灵魂。

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是充满人情味……”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习李老师那种关爱,让学生在关爱中学习、成长,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分享(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分享(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ENTS
作者介绍 内容介绍
主题思想 心得体会
PART ONE
作者介绍
ONE 作者介绍
李镇西,1982年2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 6月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毕业。
先后任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班 主任、语文教师,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 现任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语文教师、班主任。
ONE 作者介绍
他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作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 上语文教学示范公开课200多堂,出版了19部著作。他的 书成为近十年来中国教育教学类畅销书。很多学校、教 育局把他的著作作为培训教材,教师人手一册。
他赛课、论文、著作曾获各种大奖,本人获"四川省中学 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 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 津贴待遇。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
感谢聆听!
PART FOUR
心得体会
FOUE 心得体会
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 评、善于积累、善与 反思、有爱心、勇于 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FOUE 心得体会
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 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 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 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 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PART TWO
内容介绍
TWO 内容介绍
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25年教育教学思想 和智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教育 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 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
PART THREE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分享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分享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分享这些年教育界流行这么一个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

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

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以及心理教育。

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

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做最好的老师》那一句句耐人寻味的话语正是李镇西老师几十年教书育人的切身体会。

在书中尽情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融入了李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

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反思着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我的心灵又一次得到洗涤。

其中他的班级工作、育人之道,更是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启发着我……我常常在思考一个这样的问题“当一个好老师起码得具备怎样的条件?”拜读了李镇西的书之后,我知道了“做一个可爱的老师是成为一个好老师的起码条件J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

只有童心能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唤醒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爱自己的学生,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这绝不是纸上谈兵。

而是需要我们在实实在在的每一天的平平常常的教学中付诸实施,需要我们有追求“真”的勇气与恒心。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们的教鞭下有瓦特,你们的冷眼里有牛顿,你们的讥笑中有爱迪生J可见,我们的教师应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当他们与我们不合拍时,你更需要冷静地观察、倾听、思考……鼓励他们展示自我,勇于质疑,勇于创新。

这样,我们的教学生活才是鲜活的,才是丰富的O也许我们不会成为“大教师“善于思考的专家”,但我们可以努力成为一名好教师,一个有思想的优秀教师。

要成为一名好教师,首先得是一名爱读书的老师。

爱读书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这份职业对我们的要求。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汇报交流ppt课件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汇报交流ppt课件
3
“做最好的自 己’,便意味 着要尽可能在 自己的职业中 达到自己力所 能及的最好程 度。”
4
“‘最好’就是 ‘更好’,虽然 这个‘最好’永 远达不到,但一 个一个的‘更 好’,便汇成了 一个人一生的 ‘最好’”
5
李镇西老师说: “每天都不是最好, 甚至每天都有遗憾, 但每天都这样自己 和自己比,坚持不 懈,我便不断地向 ‘最好的教师’的 境界靠拢。”
6
“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 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 择后者!”
7
正像李老师在书中所讲:“教师真 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 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 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 情依恋。”
8
9
因为在一年前,我曾无意间在手机 上发现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 这本书,细细品读李镇西老师的 《爱心与教育》,书中所描述的师 生真实情感深深地感动了我,更为 李镇西老师那充满爱心、民主、真 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读完李镇 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才真 正意识到:实际上所谓的单纯是苍 白,是肤浅;所谓的平淡是平庸, 是无为。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 育》这本书在三大方面给我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一是他的爱心,二是 他的做有思想的教师,三是他的对 教育的反思。
10因为在一年前我曾无意间在手机上发现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不教育这本书细细品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不教育书中所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深深地感动了我更为李镇西老师那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
关家小学 李金英
1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镇西 老师。李镇西,男,四 川乐山人,1958年8月 生,苏州大学教育哲学 博士,语文特级教师, 曾荣获四川省成都市优 秀专家、2000年"全国 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 提名奖。现任成都市武 侯实验中学校长。

读《做最好的老师》感悟

读《做最好的老师》感悟

读《做最好的老师》感悟
《做最好的老师》本书主要展示了作者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及具体实践方法。

李镇老师说“做最好的教师”,“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

在书中,最让人感动和敬佩的是李老师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对我们青年教师来说,谁都不敢保证自己在管理班级时一直保持完美,我们要敢于正视自己、勇敢面对自己的短处,并从中寻找对学生成长更恰当、更有益的教育方法,从而促进自我更新与成长。

厚厚的一本书,承载着李老师三十年教学生涯的思考与智慧。

阅读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位立身教育、辛勤耕耘、勇于探索、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学生的优秀教师形象!
从李镇西老师身上,我学到很多为师的品德,汲取了自我成长的力量。

撑一支船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更要努力而上,向着心中的目标前进——争做学生喜爱、家长放心、自我成就的最好的教师!。

读书PPT《做最好的老师》

读书PPT《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
分享人:**
一、李镇西简介
二、什么是“最好的教师”
三、“最好的教师”应有怎样的情怀
“童心、爱心和责任心”
1、“三心”
(1)童心
用儿童的眼 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三心”之中李老师把童心放在了首位。
1、“三心”
(2)爱心
爱心就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依恋。
“爱心与童心”,是李老师的事业真谛,是李老师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1、“三心”
(3)责任心
三、“最好的教师”应有的情怀
“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
2、“三家”
(1)专家:课堂教学很棒,并有专业造诣 (2)思想家: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3)心理学家:用心灵赢得心灵
四、李老师的“五个一工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上好一堂课
2、 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
四、李老师的“五个一工程”
3、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
4、 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 5、 写一篇教育日记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
最后摘录几句镇西小语,和大家一起共勉!
谢谢大家
分享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老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如果老师控制不好,会 在学生面前把自己的尊严 丧失掉 。
做“最好”的老师
“最好”就是“更好”, 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 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 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 生的“最好”。 我相信没有最好,但 是我相信可以越来越好 , 越来越好 。
谢 谢!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推介
一、李镇西简介 李镇西,男,1958年生。1982年2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 2003年6月在苏州大学完成教育哲学博士学业。先后在四川乐山 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 曾短暂供职于成都市教科所。现在执教于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 系成都市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结合中学教育实践, 长期致力于民主教育和语文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已在《中国教 育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人民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等数十家报刊发表教育文章500余篇。 李镇西老师著有教育教学专著21本,是中宣部“五个一”工程 奖获得者。为实现自己的平民教育理想,2006年8月放弃到条件 优越的苏州工作,选择了地处城郊的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任校 长。2007年7月,伴随着夏天的阵阵热浪,李镇西和武侯区的平 民教育迎来了发展中的又一个起点。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 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的来信作 出重要批示。并在全川掀起了学习李镇西老师平民教育思想的 高潮。
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 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 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 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居高临下 的‘平易近人’,而是发 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 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 的胸襟”“对学生的宽 容”。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 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 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 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李镇西“做最好的教师”的教育理念 (一)什么是“最好的教师” 对此李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序言中写道: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曾经风光一时的澳柯玛空调在做广告宣 传时这样说。 “做最好的自己!”我多次对学生这样说。 “做最好的教师!”现在,我这样对自己说。 几个说法矛盾吗?我认为不矛盾。 “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 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 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 “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 生的“最好”! 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 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这里的“自己”不是抽象的 人,而是具体的张三李四;而具体的张三李四都是有具体职业的, 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 己能力所能达到的最好程度。
四、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 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 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 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 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 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 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 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 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 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 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 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一、 教育者要拥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颗童心
“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 “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 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 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 朋友。有些在成人看来是 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儿童 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而 变‘不可理解’为‘非常 自然’,正是不少优秀教 师赢得学生心灵的可贵之 处。”
二、 教育者要拥有一颗童心 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 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 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 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 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五、对后进生的教育
• 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理解之 心和宽容之心,需要有足够的 智慧,而爱和尊重则是成功地 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前提。 •“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 认错……”这是“后进学生” 普遍存在的循环。 •教育者应该容忍“后进学生” 的一次次“旧病复发”,与此 同时,又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 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 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 的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的逐 渐减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 点滴滴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