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一班四单元拔高训练题
六年级拔高题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拔高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 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D.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答案:D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光年是时间单位B. 光年是长度单位C. 光年是速度单位D. 光年是质量单位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所有的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 只有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C. 所有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只有动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5℃B.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C.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9℃D.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40℃答案:B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氧气是可燃的气体B. 氧气是助燃的气体C. 氧气是不可燃的气体D. 氧气是有毒的气体答案:B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C.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D.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答案:B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B.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受力时的运动状态C.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受力和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D.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静止时的运动状态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0万公里C.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00万公里D.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亿公里答案:B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电流的方向是电子运动的方向B. 电流的方向是电子运动的反方向C.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无关D. 电流的方向是电子运动的正方向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外层。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4单元提升精练测试A卷四套(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4单元提升精练测试A卷四套(含答案)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提升精练测试A卷(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 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认真填一填。
(每空1分计26分)1.( )=( )2.一桶油重10千克,4桶油重( )千克,算式是( );桶油重( )千克,算式是( )。
3. 60的是( );的是( )。
4.填上合适的数。
时=( )分吨=( )千克时=( )分千克=( )克5. (1)1千克茶叶40元,买千克,要付( )元。
(2)有30千克汽油,用去,用去( )千克,剩下( )千克。
6.“柳树棵数的相当于柏树的棵数”中是把( )的棵数看作单位“1”,对应的是()的棵数占单位“1”的分数比。
7.一根绳子长米,截去,还剩( )米;如果截去米,还剩( )米。
8.在○里填上“>”“<”或“=”。
○○○5米的○1米的9.4÷5=(填小数)二、仔细判一判。
(每题1分计5分)1. 10吨的是吨。
()2. 3米的和1米的,同样长。
()3. 一个数乘分数,积一定比原来的数小。
()4.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5. 甲的等于乙,把乙看作单位“1”。
()三、慎重选一选。
(每题1分计5分)1.3吨的和5吨的相比,( )。
A.3吨的重B.5吨的重C.一样重D.不确定2.下面( )的积在和之间。
A. B. C. D.3.有两根2米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第二根剪去米,剩下的部分相比,( )。
A.第一根剩下的长一些B.第二根剩下的长一些C.两根剩下的一样长D. 不确定哪根剩下的长4.(这是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 加法结合律5.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中间的一个数是这三个数的和的( )。
A. B. C.四、细心算一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拔高卷(有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 拔高卷一、填空题。
(20分,每空1分) 1.乒乓球每个2.5元,羽毛球每个3.5元,乒乓球和羽毛球单价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2. 320=6∶( )=( )60=12÷( )=( )(填小数) 3.把8∶9的前项加上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
4.甲数比乙数多18,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5.已知甲∶乙=3∶4,乙∶丙=3∶2,那么甲、乙、丙三个数由大到小排是( )。
6.从甲袋中取出15的奶糖放入乙袋,这时两袋奶糖的质量相等,原来甲、乙两袋奶糖质量的比是()∶( )。
7.把25克糖溶解到10千克水中,糖与水的质量比是( ),水与糖水的质量比是( )。
8.用45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腰和底的比是4∶1,这个三角形的腰长( )厘米,底长( )厘米。
9.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5,乙数和丙数的比是4∶3,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 )。
10.一根钢管截去49米,截去部分与全长的比是4∶15,这根钢管全长( )米11.有2吨货物,甲车每次运货物的21,乙车每次运21吨,单独运这些货物,甲车需要运( )次,乙车需要运( )次。
12.一根钢管截去49 m ,截去部分与全长的比是4∶15,这根钢管全长( )m 。
二、选择题。
(10分,每小题2分)1.一个比的比值是6,如果比的前项扩大为原来的2倍,后项缩小为原来的13,比值是( )。
A.3 B .12 C .6 D .12.一批货物,已运的和剩下的比是3∶7,已经运了这批货物的( )。
A.37B.310C.710 D.473.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24,甲乙两个数的比是3∶5,求乙数正确的列式是( )。
A.24×55+3 B .24×35+3 C .24×2×55+3 D .24×2×35+34.学校买来80本图书,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三个班,正好分完,三个班分到的图书本数的比可能是( )A.2∶3∶5 B .2∶3∶4 C .1∶2∶3 D .3∶4∶5 5.六(4)班共有70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3,女生有多少人?列式正确的是( )。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提升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单元提升测试卷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2分)A.折.腾百折.不挠B.强.大强.词夺理C.哄.抢哄.堂大笑D.淹没.没.完没了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沉思报怨倾听探望B.照顾猛然困难阴冷C.渔网糟糕忧虑湿淋淋D.屹立肃静橡皮后脑勺3.下列对“顾”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1)渔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
(2)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到了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3)他环顾.四周,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A.(1)珍惜(2)拜访(3)看B.(1)顾念(2)看望(3)望C.(1)爱惜(2)照顾(3)看D.(1)珍惜(2)看望(3)看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小老鼠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摸进谷仓。
B.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C.他一直热心公益,如今有这样的福报完全是自作自受....。
D.这个人经历了巨大的打击后变得有点神志不清....。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文学是艺术,它必须要有精神含量,要能净化心灵;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能让人欣赏优美的文字、从故事中找到快乐之外,还能启迪、教育、引导人。
B.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记录了探索救国真理和强国之路,展示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与美好前景。
C.本来是想帮你一把的,可是没想到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真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
D.巴基斯坦政府自从对塔利班采取强硬措施以来,包括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在内的许多城市已遭受了数十起爆炸袭击,造成逾百人死亡。
6.下列句子中,标点无误的一项是()(2分)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六年级拔高题目汇编

1、一架飞机以每小时25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飞往乙地后,立即在空中掉头,以每小时200千米的速度按原路返回甲地,一共用了6.75小时。
求甲乙两地的空中距离。
2、甲乙两地相距3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到乙地后又返回甲地,去时每小时行4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50千米。
求这辆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3、甲仓库原有粮食76吨,乙仓库原有粮食50吨,应从乙仓库调多少吨到甲仓库,才能使甲库是乙库的2倍?4、两袋球,如果从第一袋取15个放入第二袋,这时第二袋里的球正好是第一代的5/7,第二袋原有25个球。
第一袋原有多少个球。
5、一项工程原计划20天完成,实际工作效率提高25%,这样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6、甲乙两车速度比是6:5,两车同时从A地到B地,甲比乙少用2小时。
乙从A地到B地要用几小时?7、加工一批零件,计划30天完成,由于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效率比计划提高20%。
可提前几天完成任务?8、加工一批零件,如每小时加工28个,可比原计划提前10小时完成,如每小时加工20个,可比原计划提前6小时完成。
这批零件共多少个?9、现有盐水1010克,其中盐与水的比是1:100.要使盐与水的比是1:79,需要蒸去多少克水?10、一架飞机所带燃料最多可用6小时,飞机去时顺风,每小时可飞1500千米,返回时逆风,每小时可飞1200千米。
这架飞机最多飞多少千米就要返回?11、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5名,如果将甲班学生的1/5调给乙班后,甲乙两班人数的比是8:11.甲乙两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名?12、某车间把加工零件的任务按4:3分给甲乙两人,完成任务时甲实际加工4800个,超过原分配任务的20%。
这批零件共几个?13、计划生产一批零件,甲单独做8小时,乙单独做10小时,甲乙合作6小时,结果比计划多生产490个零件。
计划生产?个零件。
14、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速度是甲车的7/8,经过3小时两车还相距全程的10%。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培优拔高测评卷(解析版)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培优拔高测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9小题)1.(2019•怀化模拟)两种 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 ,如果这两种量中 的两个数的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 ,关系式是 . 【分析】根据课本上给出的正比例的意义直接填出即可.【解答】解:正比例的意义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关系式是yk x=(一定). 故答案为:相关联,也随着变化,相对应,比值,正比例关系,yk x=(一定). 【点评】此题考查正比例的意义.2.(2019春•零陵区校级期中)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眼睛一张嘴;两只青蛙八条腿,四只眼睛两张嘴;三只青蛙⋯”,儿歌中青蛙的只数与对应的腿数成 正 比例关系. 【分析】解答此题应根据青蛙的只数与对应的腿数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对应的腿数青蛙的只数每只青蛙的腿数即4只(一定); 所以青蛙的只数与对应的腿数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正.【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这两个量是积一定还是比值一定,进行判断.3.(2019春•禹城市期中)长度一定的铁丝,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的长度和截的段数成 反 比例. 【分析】判断每段的长度和截的段数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是其它的量一定或乘积、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比例.【解答】解:因为每段的长度⨯截的段数=铁丝的长度(一定),是乘积一定, 所以每段的长度和截的段数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反.【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还是对应的其它量一定,再做出判断.4.(2019•衡水模拟)如果ab c =,(a 、b 、c 均不为0)那么当a 一定时,b 和c 成 ,当b 一定时,a 和c 成 ,当c 一定时,a 和b 成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据此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c b a÷=(一定),是比值一定,b和c就成正比例;(2)c a b÷=(一定),是比值一定,a和c就成正比例;(3)ab c=(一定),是乘积一定,a和b就成反比例.故答案为: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5.(2019春•滨湖区期末)因为单价⨯数量=总价.如果单价一定,那么数量和总价成比例关系;如果总价一定,那么数量和成比例关系;如果数量一定,那么和成比例关系.【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答】解:因为单价⨯数量=总价.如果单价一定,即总价÷数量=单价(一定),是比值一定,那么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关系;如果总价一定,即单价⨯数量=总价,是乘积一定,那么数量和单价成反比例关系;如果数量一定,即总价÷单价=数量,是比值一定,那么总价和单价成正比例关系.故答案为:总价,正,单价,反,总价,单价,正.【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6.(2019•南京)在表中,如果x和y成正比例,那么“?”处填4,如果x和y成反比例,那么“?”处填.【分析】(1)如果x和y成正比例,那么x和y对应的比值相等,根据比值相等列比例,并解比例即可解决;(2)如果x和y成反比例,则x和y的乘积一定,由此列出比例解答即可.【解答】解:(1)6:36:24=xx=⨯36624x=36144x=4(2)24636x=⨯x=24216x=9答:在表中,如果x和y成正比例,那么“?”处填4,如果x和y成反比例,那么“?”处填9.故答案为:4、9.【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题,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则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则对应的乘积一定;再根据比值或乘积一定列出比例,求得未知数的数值即可.7.(2019春•泗洪县期中)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比例.每箱苹果的重量一定,箱数和总质量成比例.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成比例.【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是其它的量一定或乘积、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比例.【解答】解:(1)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一定),即比值一定,所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一定)即比值一定,所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成正比例;(2)三角形的底⨯高=面积2⨯(一定),是对应的乘积一定,所以底和高成反比例;(3)因为苹果的总重量÷箱数=每箱苹果重量(一定),即对应两个量的比值一定,所以每箱苹果重量一定,箱数和苹果总重量成正比例;(4)因为前项:后项=比值,所以比值⨯后项=前项(一定),可以看出,比值与后项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比的后项随比值的变化而变化,前项是一定的,也就是比的后项和比值相对应数的乘积一定,所以比的后项和比值成反比例关系.故答案为:正,反,正,反.【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还是对应的其它量一定,再做出判断.8.(2019•锡山区)如图描述一个游泳池进水管打开后的进水情况.(1)这个进水管每分钟进水量是10立方米.(2)这个进水管的进水量与时间成比例关系.(3)照这样的速度,要给这个游泳池注水750立方米,需要小时.【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分钟进水量为10立方米;(2)由图示可知,每分钟进水量一定,进水总量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3)根据每分钟注水量和注水总量的正比例关系,求解即可.【解答】解:(1)这个进水管每分钟进水量是10立方米.(2)这个进水管的进水量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3)7501075÷=(分钟)答:注水750立方米,需要75分钟.故答案为:10;正;75.【点评】此题属于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9.(2019•市南区)如图,一长方形被一条直线分成两个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的宽的比为1:3,若阴影三角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则原长方形面积为83平方厘米.【分析】根据“阴影三角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知道长方形的长与三角形的高的关系,再根据“两个长方形的宽的比为1:3,”可以知道大长方形的宽,而此时原长方形的长和宽也可以表示出来,由此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设一长方形被一条直线分成两个长方形的宽分别是a和b,则:1:3a b=,3b a=,大长方形的宽是1433a b b b b +=+=,设长方形的长是c,则112cb⨯=,所以2cb=(平方厘米),原长方形的面积是:4448()23333c a b c b bc⨯+=⨯==⨯=(平方厘米);故答案为:83.【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弄清题意,根据各个图形之间的联系,确定计算方法,列式解答即可.二.判断题(共5小题)10.(2019•株洲模拟)已知3(x y x=、y均不为0),则x与y成正比例.√( )【分析】判断x和y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答】解:因为3(x y x=,y均不为0),所以:3y x=(一定),是比值一定,故x和y成正比例.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选择.11.(2019•防城港模拟)如果512ab+=,则a与b成反比例.√.(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答】解:如果512ab+=,1257ab=-=(一定),是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则a与b成反比例;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2.(2019•蓬溪县校级模拟)反比例关系的图象是光滑的曲线.√(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关系,它的图象是一条曲线.据此判断.【解答】解:由分析得: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反比例的图象是一条曲线.因此,反比例关系的图象是光滑的曲线.这种说法是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正、反比例的图象的特点.13.(2019春•田家庵区期中)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树高和影长成正比例.√.(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答】解:因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树高和影长的比值是一定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树高和影长成正比例;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4.(2019春•营山县期末)一种量随着另一种的变化而变化,这两种量不是成正比例就是成反比例.⨯( )【分析】根据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是成反比例的量.在加法算式中,和与加数、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与差、圆半径与圆面积等,也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变化,但它们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解答】解:两个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的积或商(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即成反比例或正比例.如在减数一定时,差会随着被减数的变化而变化,但被减数与差不成比例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辨析两种量成正、反比例.关键是看这两种相关联量中所对应的数的比值(商)一定还是积一定.三.选择题(共6小题)15.(2019•广州)5kyx+=,且x和y都不为0,当k一定时,x和(y)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分析】要想判定x和y成什么比例关系,必须根据式子,进行推导,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一定的量,然后看那两个变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从而判定成什么比例关系.【解答】解:因为5ky x+=所以5xy k=+(一定)(k一定,所以5k+也是一定的)从上面的式子可以看出,x和y是两个相关联量,一个变化,另一个也随着变化,它们相对应的乘积5k+是一定的,所以x和y成反比例关系.故选:B.【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先推导式子然后判定.16.(2019春•抚宁区期中)下面各组量中,成正比例的是() A.滚动圆柱的周数和前进的距离B.X、Y是相关联的量,若1Yx=,则X和YC.每天加工零件8小时,加工每个零件用的时间和加工总量D.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周长和宽【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由此对给出的选项逐一分析做出判断.【解答】解:A、因为前进的距离=滚动圆柱的周数⨯圆柱圆底面的周长,所以前进的距离÷滚动圆柱的周数=圆柱圆底面的周长(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滚动圆柱的周数和前进的距离成正比例;B、因为1XY=(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X和Y成反比例,不成正比例;C、因为加工每个零件的时间⨯加工总量8=小时(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加工每个零件的时间和加工总量成反比例,不成正比例;D、因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所以长方形的周长2⨯-宽=长(一定),既不符合正比例的意义也不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长方形的长一定,周长和宽不成比例,故选:A.【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再做出判断.17.(2019•郑州模拟)下列关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三角形的高不变,它的底和面积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C.圆的面积一定,它的半径和圆周率D.同学的年龄一定,他们的身高和体重【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答】解:A 、三角形高一定,它的面积与底成正比例;B 、因为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是对应的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C 、因为圆的面积2r π=,当圆的面积一定时,圆周率也是一个定值,所以圆的面积一定,圆周率和圆的半径不成比例;D 、同学的年龄一定,他们的身高和体重不成比例;故选:B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8.(2019春•隆林县月考)下面各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比例关系的是( ) A .每分钟写字速度一定,写字总数和写字时间B .圆的面积和半径C .一段路,每天修的米数和所用的天数D .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分析】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逐项分析题干中的数量关系,找出一定的量,然后看那两个变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从而判定成什么比例关系或者是否成比例关系.【解答】解:A 、根据:写字总数÷写字时间=每分钟写字速度(一定),写字总数和写字时间成正比例; B 、圆的面积公式2s r π=,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2:s r π=(一定),也就是圆的面积只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和半径不成比例关系.C 、这段路的长度一定,也就是每天修的米数和所用的天数的乘积一定,所以每天修的米数和所用的天数成反比例;D 、因为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一定), 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的比值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成正比例; 故选:B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来辨识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19.(2005•阆中市)同学们做广播体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列成比例式( ) A .202418=XB .201824⨯=XC .18:20:24=X【分析】由题意可知:学生的总数是一定的,则每行的人数与站的行数成反比例,据此即可列比例求解.【解答】解:设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x行,则有242018x=⨯,x=,2436015x=;答: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15行.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若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则这两个量成反比例,从而可以列比例求解.20.(2019•长沙模拟)下面图()表示的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图象.A.B.C.D.【分析】首先要知道成正比例关系的一次函数的图象特点是一条递增的直线,再者相关联的两个量应是比值或商一定,而不是和或差一定.【解答】解:根据成正比例关系的一次函数的图象特点是一条递增的直线,故可排除A、D两个答案,而B虽然是直线,但是它是两个量的和一定,即:售出+剩下=总个数(一定),不是比值或商一定,所以也不正确;而C ,=工作总量工作人数每人的工作量(一定), 故选:C .【点评】本题是成正比例关系知识的拓展,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研究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共2小题)21.判读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甲、乙两地的路程一定,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和速度. (2)圆柱的底面积一定,这个圆柱的高和体积. (3)圆的半径和它的周长. (4)订阅新少年的份数和钱数. (5)87a b =.【分析】判断两个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答】解:(1)因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时间=甲、乙两地的路程(一定), 是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甲、乙两地的路程一定,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2)圆柱的高和体积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与底面积有下面的关系: 圆柱的体积:高=底面积(一定);已知圆柱的底面积一定,也就是体积与高的比值一定,所以圆柱的高和体积成正比例.(3)因为圆的周长÷它的半径2π=(一定),是比值一定, 所以圆的半径和它的周长成正比例.(4)因为钱数÷份数=单价(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订阅新少年的份数与钱数成正比例.(5)如果87a b =,那7:8a b =(一定) a 和b 的比值一定,所以a 和b 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2.表一:购买同一种笔记本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表二:用同样的钱购买不同笔记本的单价和数量如下表:(1)每个表中的两种量的变化各有什么规律.(2)如果买笔记本的数量一定,笔记本的单价和总量成什么比例.【分析】(1)根据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是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关系;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关系;进行解答即可;(2)因为数量一定,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商一定,成正比例;进行解答.【解答】解:(1)表一:总价:数量4:112:324:632:84=====,商一定,所以笔记本的总价和数量是成正比例;表二:数量⨯单价23032041551260=⨯=⨯=⨯=⨯=,积一定,所以笔记本的数量和单价成反比例;(2)因为数量一定,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商一定,所以笔记本的单价和总量成正比例.【点评】此题考查了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五.解决问题(共5小题)23.(2019•无锡)星期天,小英从家里出发去少年宫学画画.她刚走不久,妈妈发现小英忘了带画笔,于是就去追小英.如图象表示两人行走的时间和路程.(1)小英每分钟走50米,妈妈每分钟走米.(2)小英出发分钟后,妈妈才出发,这时小英已经走了米.(3)照这样的速度,妈妈出发后分钟可以追上小英.【分析】(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据此列式解答即可.(2)妈妈从家出发时,小英已经走了6分钟,用速度⨯时间=路程即可求出小英已经走了多少米.(3)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据此列式解答【解答】解:(1)300650÷=(米/分钟)÷=(米/分钟)450675答:小英每分钟走50米,妈妈每分钟走75米.(2)妈妈从家出发时,小英已经走了6分钟,这时小英走了300米.答:小英出发6分钟后,妈妈才出发,这时小英已经走了300米.(3)300(7550)12÷-=(分钟)答:照这样的速度,妈妈会在出发后12分钟追上小英.故答案为:50;75;6;300;12.【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4.(2019•保定模拟)李叔叔买了一辆汽车,下表是在试车过程中记录下的数据.将如图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1)有哪两种变化的量?哪种量没有变?(2)汽车所行路程和耗油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图中点的连线有什么特点?(4)汽车行40千米,要耗油多少升?(5)油箱内还剩3升油时,汽车大约还能行驶多少千米?【分析】(1)上表中,表格中路程和耗油量是两种变化的量,每升油所行路程没变;(2)观察表格中:耗油量随着路程的变化而变化,因为路程÷耗油量=每升油所行路程(一定),所以二者成正比例关系;(3)因为路程和耗油量乘正比例关系,所以图中点的连线是一条直线;(4)根据耗油量=路程÷每升油所行路程,即可解答.(5)根据路程=每升油所行路程⨯耗油量,可解此题.【解答】解:(1)根据题干分析可得,上表两种变化的量是路程与耗油量;每升油所行路程没变,据此即可解答;(2)表格中:耗油量随着路程的变化而变化,因为1527.5÷=、3047.5÷=⋯即每升油所行路程不变,所以汽车所行路程和耗油量成正比例关系;(3)图中点的连线是一条直线;如图:(4)因为耗油量=路程÷每升油所行路程,407.5 5.3(÷≈升)答:要耗油5.3升.(5)因为路程=每升油所行路程⨯耗油量,7.5322.5⨯=(千米)答:汽车大约还能行驶22.5千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比例的意义以及路程、耗油量和每升油所行路程之间的关系,正比例的意义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统计表表达的意义,再根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代入数据即可解答.25.(2019春•郴州期中)某运输队在为灾区抢运120吨救灾物资.如果要一次把所有救灾物资全部运出,车辆的载重量与所需车辆的数量如下表,请把表格填写完整.(1)车辆的载重量和所需车辆的数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2)如果用载重量6吨的卡车来运,一共需要多少辆?【分析】2.548430120⨯=⨯=,得出:运用车辆的载重量⨯所需车辆的数量=总重量,则用总重量分别除以5,10求出各用的辆数.填写统计表.(1)由统计表中的数量可以看出,车辆的载重量与所需车辆的数量的乘积一定,所以车辆的载重量与所需车辆的数量成反比例.(2)运用总重量除以6就是运用卡车的量数.【解答】解:4305⨯÷=÷1205=(辆)24⨯÷43010=÷12010=(辆)12(1)因为2.548120⨯=(吨)⨯=(吨)430120因为车辆的载重量与所需车辆的数量的乘积一定,所以车辆的载重量与所需车辆的数量成反比例.(2)4306⨯÷1206=÷ 20=(辆)答:用载重量6吨的卡车来运,一共需要20辆.【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正反比例的判断情况,能运用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同时考查了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26.(2019•安溪县校级模拟)一辆货车从甲地去相距315km 的乙地送货.已知前3小时行了135km ,如果用同样的速度行完剩下的路程,还要行几小时?(用比例解) 【分析】根据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由此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解答】解:还要行x 小时, 135:3(315135):x =-, 135:3180:x =,1351803x =⨯, 1803135x ⨯=, 4x =; 答:还要行4小时.【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哪两个量成比例,注意问题求的是还要行的时间,列比例时一定要找准对应量.27.(2019•庄浪县校级模拟)一个筑路队铺一段铁路,原计划每天铺3.2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5%,实际铺完这段铁路用了12天,原计划用多少天铺完?(用比例解)【分析】把原计划每天铺的长度看作单位“1”,则实际每天铺[3.2(125%)]⨯+千米;这段铁路的长度一定,则每天铺的长度与铺的天数成反比,据此可列比例解答. 【解答】解:设原计划铺x 天, 3.2 3.2(125%)12x =⨯+⨯, 3.2412x =⨯, 3.248x =,15x =;答:原计划用15天铺完.【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实际每天铺的长度,再据这段铁路的长度一定,则每天铺的长度与铺的天数成反比,即可列比例求解.。
六年级拔高题数学正方形里还有个正方形

六年级拔高题数学正方形里还有个正方形摘要:一、问题概述二、解题思路1.分析大正方形内的正方形特点2.运用数学知识求解三、具体解题过程四、结论与拓展正文:六年级拔高题数学正方形里还有个正方形,这是一道极具挑战性的数学题目,需要我们运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数学知识来解决。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问题。
题目描述了一个大正方形内部有一个小正方形,我们需要求解这两个正方形的相关参数,如面积、边长等。
接下来,我们要分析大正方形内的正方形特点。
由于两个正方形相互嵌套,我们可以观察到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大正方形边长的平方根。
也就是说,小正方形的边长与大正方形的边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
有了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开始运用数学知识求解。
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小正方形的边长为b,那么根据题目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a = √b接下来,我们需要求解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
大正方形的面积为a,小正方形的面积为b。
根据题目要求,大正方形内部还有一个小正方形,所以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小正方形的面积加上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即:a =b + 4b将第一个等式代入第二个等式,我们可以得到:(√b) = b + 4b将方程整理后,我们得到:b - b = 0将方程因式分解,得到:b(b - 1) = 0这时,我们可以得到两组解:1.b = 0,此时b = 0,但边长不能为0,所以这组解不符合题意,舍去。
2.b - 1 = 0,此时b = 1,a = √b = 1。
所以,我们得到了大正方形的边长a=1,小正方形的边长b=1。
这时,我们可以计算出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1,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1。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解题过程。
通过观察题目中的正方形特点,我们发现了两个正方形边长之间的倍数关系,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求解得到了正方形的边长。
在此基础上,我们求解了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并得到了最终答案。
此外,我们还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拓展。
例如,如果正方形内部的正方形边长与大正方形边长的倍数关系不是1:1,而是其他比例,我们应该如何求解?又或者,如果正方形内部的正方形形状发生了变化,如圆形、三角形等,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单元拔高】第四单元常考重难易错名校押题卷(含答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高效培优测试

【单元拔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高效培优分层提升卷第四单元常考重难易错名校押题卷(考试时间 90分钟全卷满分 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温馨提示: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拼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终生!一、基础知识积累(40分)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勉强.(qiáng qiǎng)柏.林(bó bǎi)折.腾(zhē zhé)投奔.(bēn bèn)势不可当.(dāng dàng)自作.自受(zuò zuō)不假.思索(jiǎ jià)2.看拼音,写词语。
泛滥的河水,像páo xiào(________)的猛兽,波涛xiōng yǒng(________),péng pài(_______)的浪花飞溅。
zāo gāo(_______),河中央有一条小船在大浪中颠簸,船上的人用shā yǎ(_______)的声音发出呼救声,这时没有fèi(_____)话,抗洪战士驾驶冲锋舟就向河心驶去。
3.查字典填空。
“穷”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再查____画,音节是____。
在字典里“穷”的解释有以下四项:①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②穷尽;③极为;④彻底(追究)。
请给下面词语中的“穷”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理屈词穷(____)穷人(____)穷凶极恶(____)穷追猛打(____)4.写同音字组词。
jiū(_____)心(_____)正研(_____)(______)辫子dǎnɡ(_____)员阻(_____)(______)派(______)住fèi (_____)用(______)话(_____)腾残(_____)5.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一班四单元拔高训练题
11月14日周五
班级:姓名:
1.张先生以原标价的95%买下一套房子,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以超出原标价的30%的价格卖出房子。
这样他一共获利10.5万元。
这套房子原价多少元?(画图并写出详细过程及解题计划)讲题人:苏鑫延
2一项工程,甲单独要做十天,乙单独要做十五天。
两人合作时,甲的效率会降低20%,乙的效率会降低10%。
那么两人合作要多少天完成?(写出详细过程及解题计划)讲题人:周子恒
3.某服装店的老板将两件不同的衣服均以每件240元的价格出售,结果一件赚了20%,另一件赔了20%,小明说老板正好不赔也不赚。
你同意小明的说法吗?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写出详细过程及解题计划)讲题人:郭佳微
4.王师傅生产的一批零件中,不合格产品是合格产品的,后来从合格产品中又发现19个不合格产品,这时产品合格率为76%。
合格产品共有多少个?(写出详细过程及解题计划)讲题人:赵静文
(5道题经同学详细讲解过)
家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