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物理必修1课件:第6章第1节
合集下载
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

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滑
块A和B相碰的端面上装上弹性碰撞架,它们的上端
装有等宽的挡光片。
两光电门间的某一适当位置。给A一个向右的初速度,
通过光电门Ⅰ的时间为∆t1,A与B碰撞后A再次通过
光电门Ⅰ的时间为∆t2 ,滑块B通过光电门Ⅱ的时间
为Δt3。为完成该实验,还必需测量的物理量
实验器材
斜槽轨道、半径相等的钢球和玻璃球、白纸、复写纸、小铅锤、
天平(附硅码)、毫米刻度尺、圆规。
第1章 动量及其守恒定律 第3节 科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与设计
质量分别为 m1 和m2的两小球 A 、B 发生正碰,若碰撞前
球 A 的速度为v1,球 B 静止,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1′和
2′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应有1 1 = 1 1′ + 2 2′ 。
靠近槽口处,使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由静
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②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并固定,再使小球a
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
下痕迹P;
③把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轨道的水平段的最右端,
让小球a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和小球b相碰后,
两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M和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a
yP
ma
yN
mb
yM
(3)只要由静止从同一位置释放小球a,
小球到达轨道底端时速度相等,摩擦力
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第1章 动量及其守恒定律 第3节 科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谢 谢!
3. 能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对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过程进行交流和反思。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章 绪论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物理学与自然规律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44页 0232页 0349页 0374页 0468页 0509页 0571页 0609页 0637页 0675页 0677页 0701页 0747页 0763页 0845页
第1章 绪论 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高中物理教材特点 导入 认识运动 第2节 质点和位移 第3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 第4章 相互作用 第1节 重力与重心 第3节 摩擦力 导入 感悟平衡之美 第2节 力的分解 第4节 平衡条件的应用 导入 跨越时空的对话 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 第4节 超重与失重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怎样学习物理学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高中物理教材特点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1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2章 运动的描述
鲁科版高一物理
鲁科物理必修1课件:第6章第3节

【精讲精析】
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
人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而作用
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即拉手比力 时,无论是在相持阶段还是小孩被大人拉过
来的过程中,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
的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所以②③正确,所 以B项正确. 【答案】 B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借题发挥】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一对力
例1 比( ) B.变小 由家用吊扇对悬挂点的拉力作用
知转动时吊扇对悬挂点的拉力与它不转动相
A.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精讲精析】
吊扇不转动时,吊扇受重力
与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力的平衡 条件可知,吊扇对悬挂点的拉力在数值上等 于吊扇的重力.当吊扇转动时,推动空气向 下流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空气对吊扇有
B.物体的重力在垂直斜面方向上的分量与斜
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 力是一对平衡力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审题指导】
【精讲精析】 分析如图所示.
区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关
对物体受力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对匀速转动的电风扇受力分析 如图所示,电风扇受到三个力 的作用:重力G、悬绳的拉力 F1 和空气向上的作用力F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可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那么重力G的 反作用力是电风扇对地球的吸引力;悬绳拉 力F1 的反作用力是风扇对悬绳的拉力;空气 向上的作用力F2 的施力物体是空气,所以F2 的反作用力是电风扇对空气向下的作用力.
【课件】动量和动量定理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表达式:
p mv
3.量性:矢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4.单位:
kg m / s
例1.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B.质量和速率都相同的物体的动量一定相同
C.一个物体的速率改变,它的动量不一定改变
D.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它的动量一定改变
5.动量的变化p
D错: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而物体的动量p=mv取决于质量与速度大小的乘积,因此动
量大的物体惯性不一定大。
2.关于力的冲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力越大,力的冲量就越大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大,力的冲量不一定大
C.静置于地面的物体受水平推力F的作用,经时间t物体仍静止,则此推力的冲量为零
D.F1与作用时间t1的乘积F1t1在数值上等于F2与作用时间t2的乘积F2t2,则这两个冲量相同
解析:A错,B对:由冲量定义式 可知,力越大,力的冲量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
C错:静置于地面的物体受水平推力F的作用,经时间t物体仍静止,则此推力的冲量为Ft。
D错:冲量是矢量,大小相等,若方向不同,则这两个冲量不相同。
4. 一个质量为 0.1 kg 的钢球,以 6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坚硬的墙壁后弹回,沿
着同一直线以 6 m/s 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变化了多少?
解:以向右为正方向。
初态动量 p=mv=0.6 kg·m/s
末态动量 p'=mv'=-0.6 kg·m/s
动量的变化量△p=p'-p= -1.2 kg·m/s
的作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初始时刻,物体的
速度为 ,经过一段时间∆,它的速度为′
p mv
3.量性:矢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4.单位:
kg m / s
例1.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B.质量和速率都相同的物体的动量一定相同
C.一个物体的速率改变,它的动量不一定改变
D.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它的动量一定改变
5.动量的变化p
D错: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而物体的动量p=mv取决于质量与速度大小的乘积,因此动
量大的物体惯性不一定大。
2.关于力的冲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力越大,力的冲量就越大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大,力的冲量不一定大
C.静置于地面的物体受水平推力F的作用,经时间t物体仍静止,则此推力的冲量为零
D.F1与作用时间t1的乘积F1t1在数值上等于F2与作用时间t2的乘积F2t2,则这两个冲量相同
解析:A错,B对:由冲量定义式 可知,力越大,力的冲量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
C错:静置于地面的物体受水平推力F的作用,经时间t物体仍静止,则此推力的冲量为Ft。
D错:冲量是矢量,大小相等,若方向不同,则这两个冲量不相同。
4. 一个质量为 0.1 kg 的钢球,以 6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坚硬的墙壁后弹回,沿
着同一直线以 6 m/s 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变化了多少?
解:以向右为正方向。
初态动量 p=mv=0.6 kg·m/s
末态动量 p'=mv'=-0.6 kg·m/s
动量的变化量△p=p'-p= -1.2 kg·m/s
的作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初始时刻,物体的
速度为 ,经过一段时间∆,它的速度为′
鲁科物理必修1课件:第6章第4节

重.C项
物体加速度向下,故处于失重状态,且a=g, 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项中加速度向下,处
于失重状态.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答案】
C 判断物体是否超重、失重、
【规律总结】
完全失重的关键,在于看物体有没有竖直方
向上的加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方向没有直 接关系.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变式训练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特别提醒:(1)当物体的加速度具有竖直向
上的分量时,出现超重现象,与运动方向无
关. (2)出现超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变
化.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例1
(2012· 广州高一检测)如图
所示,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 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 个小铁球,在电梯运行时,乘客 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静止时的伸长量大,
【答案】 C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例2
如图所示,在台秤
的托盘上放一个支架,支架
上固定一电磁铁A,电磁铁A 的正下方有一铁块B,电磁铁
A不通电时,台秤的示数为G.当接通电源且在铁
块B被吸引起来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将( A.不变 C.变小 B.变大 D.忽大忽小 )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思路分析】
力是不发生变化的,然后对物体在竖直方向 上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精讲精析】 不论升降机加速上升还是减速 上升,该年轻人的最大举力 F 是不变的. 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重物处于超重状态,得 F=m(g+a) 当升降机减速上升时,重物处于失重状态,得 F=m′(g-a) mg+a 联立以上两式得 m′= ,其中 a=2 g-a m/s2 代入数据,解得 m′=75 kg.
2020最新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章 绪论
2020最新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鲁科版Hale Waihona Puke 一物理必修1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2页 0084页 0086页 0088页 0190页 0192页 0294页 0346页 0348页 0386页 0460页 0490页 0520页 0578页 0674页
第1章 绪论 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高中物理教材特点 导入 认识运动 第2节 质点和位移 第3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 导入 奇特的力现象 第2节 形变与弹力 第5章 力与平衡 第1节 力的合成 第3节 力的平衡 第6章 力与运动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
2020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章 绪论
2020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物理学与自然规律
2020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2020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31页 0161页 0213页 0293页 0384页 0424页 0504页 0525页 0563页 0591页 0593页 0651页 0703页 0705页 0766页
第1章 绪论 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高中物理教材特点 第1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第3节 速度和加速度 导入 速度的变化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 第4章 相互作用 第1节 重力与重心 第3节 摩擦力 导入 感悟平衡之美 第2节 力的分解 第4节 平衡条件的应用 导入 跨越时空的对话 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 第4节 超重与失重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全套)精品课件

第Hale Waihona Puke 章 绪论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全套)精品课 件
物理学与自然规律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全套)精品课 件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全套)精品 课件目录
0002页 0022页 0108页 0167页 0219页 0283页 0298页 0360页 0434页 0462页 0500页 0555页 0605页 0666页 0668页 0749页
第1章 绪论 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高中物理教材特点 导入 认识运动 第3节 速度和加速度 导入 速度的变化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 第4章 相互作用 第1节 重力与重心 第3节 摩擦力 导入 感悟平衡之美 第2节 力的分解 第4节 平衡条件的应用 导入 跨越时空的对话 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 第4节 超重与失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想一想 2.你是否体验或注意过,当你以相同的速度 骑车时,停止用力蹬车后,在下列三种不同的 路面上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①平整的柏油路面.②粗糙不平的路面.③
沙滩上.
提示:因为三种路面对车的摩擦力不同,即 使以相同速度骑车,停止用力蹬车后,在三
种路面上滑行的距离也不同,这说明:力是
方向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思路点拨】
解此题要注意的是:力是改
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要合外力不为零 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精讲精析】
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
物体可以是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也可以是受
合外力为零的物体,故选项A错误;物体的瞬
时速度为零,不能说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也不能 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因为速度为零而加速度
继续运动,后面留出了气泡的空间,故气泡 向后运动.当小车由静止突然运动时,气泡
前面的水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故瓶子前面留出了气泡的空间,气泡向前运 动. 答案:向后运动 向前运动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热点示例•创新拓展
惯性与运动公式的综合应用
以抽象为指导,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
素,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2)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3)初步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维 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恰恰是改变物体运动 状态即改变速度的原因.
特别提醒: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
运动状态变化的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不为零时,物体受到了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
并没有处于平衡状态,选项B错误;当物体的运 动状态变化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但合外
力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故选项C正确,D
错误. 【答案】 C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变式训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没有实验依据 B.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因此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凭空想象出来的,
与弹簧相连接.将仪器固
定在一辆汽车上,当汽车起动时,哪只灯亮? 当汽车急刹车时,哪只灯亮?为什么?
【思维流程】
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流程:
汽车起动 判断M相对车 哪个触 灯亮 或急刹车 → 的运动方向 → 点连接 → 情况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精讲精析】
当汽车起动时,汽车的速度
变大了,而金属块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
第6章 力与运动
第6章
力与运动
第6章 力与运动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目标导航
1.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
的不同认识.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重点).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现象(
难点).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新知初探•自学导引
一、力与运动状态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解析:选A.物体的速度大小、方向在任一方面
变化,即指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物体必受
外力的作用,故B、C、D错.A正确.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学案导引 1.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吗?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什么规律? 3.什么是运动状态的变化?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想一想
1.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与空中沿直线匀速 飞行的飞机,它们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吗?
提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下落时加速度
不变,但其速度越来越大,运动状态发生了 改变;而匀速运动的飞机,其速度的大小和 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则运动状态没改变.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状态或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外力 ________________状态,直到有______迫使它
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意义 (1)物体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物体将保持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 原来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状态. 外力 (2)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它所受______必然 为零;运动状态改变,必受到不为零的______. 外力
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科学抽象的思维方法,
故C正确;物体静止时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 为零,故D错误.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惯性的规律及应用
学案导引
1.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惯性是力吗?它与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3.惯性与速度之间有联系吗?
4.惯性就是惯性定律吗?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也就是运动必定 受力,不运动则不受力.另外,受力大,运
动快也是其观点的内涵.本题中A、B、C说
法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维持匀速直 线运动,不需要外力,D符合伽利略的观点, 正好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反,所以本题选D. 【答案】 D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名师点评】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表面看来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例1
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
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
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 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 相反的是( )
A.4匹马拉的车比2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 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
静止状态,从而使绿灯所在的电路被接通, 所以起动时绿灯亮;急刹车时,汽车的速度
变小了,而金属块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
速度运动,从而使红灯所在的电路被接通, 所以急刹车时红灯亮.当汽车匀速行驶时,
弹簧将使金属块复位,两灯均不亮.
【答案】 当汽车起动时,绿灯亮 当汽车 急刹车时,红灯亮原因见精讲精析
栏目 导引
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在理想 的情况下对实验进行合理外推而得出结论的实
验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2.对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说明
(1)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 有条件的,那就是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或所 受合力为零. (2)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 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 将保持静止状态. (3)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必须受到力
是不成立的
C.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与质点概念的建立一 样,都是一种科学抽象的思维方法
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静止的物体一定不
受外力作用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解析:选,但无法用
实验来验证,故A、B错误;理想实验的思维 方法与质点概念的建立相同,都是突出主要
第6章 力与运动
【借题发挥】
分析由于惯性出现的现象时,
有时会忽略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即把物体看 成质点,如起重机吊起货物过程中突然绳索
断裂,货物由于惯性会上升一段距离后才落
下;有时需将物体分成不同部分,突然受力 的部分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不受力的部分由 于惯性要保持原有的状态,如客车起动时人 后仰,急刹车时前倾现象等,依据情况,灵 活掌握.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三、物体的惯性
静止 1.惯性: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______或 匀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______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
又被称为_________. 惯性定律 质量 2.惯性大小的量度: ______是惯性大小的唯 质量 一量度.物体的______大,惯性大; ______ 质量 小,惯性小. 注意:惯性的大小,体现在运动状态改变的
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 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 下落较快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外力 【思路点拨】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其实质是 物体运动必受力,物体不受力时一定静止.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精讲精析】
亚里士多德所持观点是“力
1.惯性的定义 物体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叫做惯性. 2.惯性的大小
(1)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②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及所处地
理位置无关.
③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2)惯性与力的关系
难易程度上,和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无
关.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想一想
3.为什么机器采用大质量的底座,而歼击机
作战时要减小质量? 提示: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柴油机、电
动机等机器在使用时往往要避免它们发生移
动,所以要增加质量,以增大惯性,而歼击 机在执行战斗任务时,为了使自己便于调节, 灵活机动,就要抛掉副油箱以减小惯性.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要点探究•讲练互动
力与运动状态
学案导引 1.力与运动状态的两种观点是什么? 2.伽利略观点的方法与意义?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原因. 也就是说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会
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
2.伽利略的观点: 维持物体的运动可以不需要外力.
物体的质量决定.
②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是否具有速度 及速度的大小均无关. 特别提醒:(1)在不受力(或合外力为零)的条 件下,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在受力条件下,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 的难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