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课件
新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1.1走近运动(共20张PPT)

1.描述质点位置移动或机械运动的 物理量。 2.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3.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 4.有向线段的指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5.单位:“米/m”
概念说明
位移的特征: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 离决定, 而与运动的实际轨迹长度或路程无关。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改变的物理量,所以位移不仅有大小 还有方向。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1年11月2021/11/32021/11/32021/11/311/3/2021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1/11/32021/11/3November 3, 2021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1/11/32021/11/32021/11/32021/11/3
车中的孩子是静止的? 还是在运动? 你怎么看?
二、参考系: 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特点: 1、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
2、同一物体选பைடு நூலகம்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 可能不同
3、通常选大地为参考系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D)
A、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B、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才是最理想的参考系 C、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个物体是怎么运动的 D、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不同参考系可能有不同观察结果
人教版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节课件

物体沿直线运 动时
物体在某平面 内做曲线运动 时
物体在空间内 做曲线运动时
分类 项目
直线坐标系
平面坐标系
空间坐标系
应用 实例
M 点位置坐标:
x=2m
N 点位置坐标: P 点位置坐标:
x=3m,y=4m x=3m,y=4m,
z=2m
物体在坐标系中的坐标值是正值还是负值,与正方向的规定和原点的位 置有关。正负不表示大小,只表示在原点哪一侧。
1、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的另外某个物体。
满眼风波多闪灼,
古诗词里的物理 看山恰似走来迎,
船
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
山
2、四个性质 相对性:运动状态相对于参考系而言。 任意性:参考系可任意选择,多选方便研究的,如:地面。 差异性: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不同。 同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应选同一参考系。
科学家呢?
运动的描述
难道我们真的无法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吗?
例:飞机以某速度从南京飞向北京, 火车在南京与上海之间的运行时间
飞机的颤动 我们考虑吗?
我们是否要 考虑火车本 身大小形状?
我们已经很自然的忽略某些次要因素(如形状、 大小),只关心主要的方面。
研究飞机在空中的位置、离开地面的高度、飞行的速 度、运动轨迹等问题时,需要考虑它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吗?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高考结束后,小明乘坐动车由重庆到北京旅行,途径宜昌、汉口、郑 州、石家庄等地,全程约1760千米,历时12小时。他所乘坐的和谐号动 车组全长约300米,车厢稳定性很好,可在车厢内平稳的看书或上网,窗 外的风景疾驰而过,偶尔还会遇到桥梁或隧道。
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1节绪论高中第一节物理课(16张ppt)

高中第一节物理课(绪论)
一、认识物理老师
1、基本资料 姓 名: 毕业院校:XX师范大学
2、联系方式 电话: QQ: E-mail: 办公室:X楼X室
时期 地域 代表 人物
主要 成就
主要 特点
古
代
经
典
现
代
从远古到16世纪中叶
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 19世纪末到现在
中国,古希腊,阿拉伯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1:55:47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82021/3/182021/3/18Mar-2118-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8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ppt课件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0 1 2 3 4 5 t/s 前三秒 前二秒 前一秒
3.时间的测量:在实验室中常用秒表和打点计 时器.
课堂练习:
1.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 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 ) A. 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 时刻 B.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 时间 C.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 课的时刻是45分钟 D.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 课的时间
提问
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注: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③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要有个参照标准; ④位置的变化: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 物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
二、物体和质点
1、质点的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
课课 课
8 45min 945min 10
上午前两
节课开始与 结束的时刻 及两节课与 t/h 课间休息的 时间间隔
10min
2.时间间隔:是指两时刻的间隔,在表示时间
的数轴上用线段来表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第二秒末 第一秒末 第三秒末
0 1 2 3 4 5 t/s
第一秒
第三秒
第二秒
比较,消去大部分误差,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位置。实验表明,利用差分 GPS,定位精度可提高到5米。
全球定位系统属于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在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纳了子午仪系统的成功经验。和子午仪系统一样,
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该 系统的空间部分使用 24 颗高度约 2.02 万千米的卫星组成卫星星座。 21+3 颗卫星均为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约为 11 小时 58 分,分布在六个轨道面 上(每轨道面四颗),轨道倾角为 55 度。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的任何地 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四颗以上的卫星,并能保持良好定位解算精度的 几何图形( DOP )。这就提供了在时间上连续的全球导航能力。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课件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物理学导论》的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物理学的定义、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物理学的分支。
具体涉及教材1.1节“什么是物理学”和1.2节“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定义,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范畴。
2.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以及物理学的基本分支。
难点:理解并运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苹果落地、水流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从而引出物理学的定义。
2. 讲解:详细讲解物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发展历程和分支,配合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3. 例题讲解: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物理学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个物理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物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发展历程和分支。
2. 板书右侧:牛顿第一定律的例题解析。
七、作业设计2. 答案:地球对人类具有引力,这个引力使我们能够牢固地站在地面上,而不会被甩到太空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有关物理学家的传记,了解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讲解方式;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置;6. 板书设计的信息结构;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解析;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新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优质课件

小结
(2)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选地面或相对静止
的物体。
3、坐标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 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1)建立恰当坐标系包含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2)质点做直线运动时,一般选指点的运动轨迹为坐
标轴。
3 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
a) 坐标系建立的作用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
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b) 坐标系的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 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
求位置坐标XA、XB、XAB、XBA
注意 ➢位置的变化与原点无关 ➢正方向的选择与位置变化的方向有关,
生活中的物理
科学漫步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手持式GPS定位器
生活中的物理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小结
的有质量的点。 (2)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
以忽略不计。 (3)物理模型: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和理想化的模
型。
2、参考系
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作参考的(假定为静止) 另外 的物体系统。 (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研究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的时间,能否把火车看作点?
1 质点(mass point)
归纳: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为了 研究问题的方便,可以忽略某些物体 的大小和形状,而把它们看成只有质 量而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1 质点(mass point)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 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1.1《质点,参考系,路程与位移》课件(共49张PPT)

5 1
t=1s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X/m
例二.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参考系,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
A.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选取的参考系必须是一样的 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择任意物体做参考系,其运动的描述都是 一样的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定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D.选择地面或者选择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研究运动状态,科学家们引入了“质点”的概念
1.质点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2.质点的特点:其特点是无大小、无形状、无体积、有质量。
特别注意: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不是真实存在 的,理想化模型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而忽略了次要因素。
什么时候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呢?
时间与时刻
小蜜蜂教育资源
同学们几点起床呢?
这两个关于时间的
描述物理意义是一 样的吗?
同学们从家里过来需要多久呢?
1. 时刻:一个时间点。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点来表示.
2.时间间隔:一个时间段。是指两时刻的间隔。在表示
时间的数轴上用线段来表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
出
到
上
发
校
课
7:40 7:50 8:00 t/h
小蜜蜂教育资源
例二.(多选)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B.只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C.任何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看成质点 D.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对所研究 的问题 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参考系与坐标系
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 但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与诗句里的描述是否矛盾?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第一课PPT课件

3、物理学推动了社会进步。
1.蒸汽机的改进的广 泛应用得益于热学的 研究。
2.电气时代源于电磁学的 发展。
3.信息时代是微观物理方面的重大突破。
4.物理学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
物理学的发展使人类对大地乃至 宇宙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牛顿力学 建立后,人们 能精确的预言 哈雷彗星每76 年回归一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第一 课PPT课 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第一 课PPT课 件
四、我的物理课堂
1.课堂气氛要活而不乱,听课 要注意力集中, 打造高效课堂.
2.每人一本错题本,整理重点题型和错题.
3.作业:布置的作业必须独立完成.不会的在题 头上标注后可参考其他同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第一 课PPT课 件
⑵要用多大速度把一个物体抛出地球去,能成为一颗人造 卫星?
⑶………这些都是力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热学 :主要研究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的热学性质。⑴密封的注射 器中,为什么快速推活塞能使泡了乙醚的棉花着火? ⑵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强、温度、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何? ⑶……… 这些都是热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第一 课PPT课 件
人教版高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必修一高中物理第一 课PPT课 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第一 课PPT课 件
高中课程教材特点
必修 物理1 物理2
选修 三个系列 选修1-1 选修1-2 选修2-1 选修2-2
人文与社会发展 物理学的实践与实用性
选修3-1 选修3-2 选修3-3 选修3-4 选修3-5
全面展示物理学的基本内容,以及技术应用, 对经济社会影响。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第一 课PPT课 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课时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情景导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诗人为什么会有“山迎”“船行”这两种不同的感觉呢?为了生活和梦想,我们的祖先从远古就开始探索自然运动的奥秘.经过长期的探索,人们逐渐建立了描述运动的概念,并不断寻求探索运动问题的方法,揭开了一个又一个与运动有关的奥秘.二课标点击1.知道质点的概念及条件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其作用,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3.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三课前导读要点1 质点1.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质具有质量”这个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称为质点.2.一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3.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度,对实际物体简化,是一个理想化模型.我们总这样描述物体的运动,例如“他向我们走来”“车急驰而去”“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在这些描述中,我们并没有考虑“他”的高矮胖瘦、“车”的型号款式,我们也没有特意去想“月亮”或“地球”是个庞然大物,这样合理吗?1.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1)当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物体上任何一点的运动情况都能反映物体的运动,物体可看成质点.(2)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物体可看成质点,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大小相对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可忽略不计,故可视为质点.(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时,或物体虽转动但不研究转动及转动的各个部分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2.质点与物体的异同.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没有体积,没有大小,也不是几何上的“点”,是一个与物体质量相等的,不占空间的抽象模型.特别提示: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而不是由物体的大小决定的.同一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时可看作质点,有时则不能.1.下列关于质点的概念正确的是()A.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就一定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C.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D.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成质点解析:物体的质量、大小、运动状态都不是判断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的依据,物体的形状、大小是否对所研究的问题起主要作用,是判断能否把物体看成质点的唯一依据,选项A、B、D三项错,质点是抽象的理想化模型,有质量,没有大小,不占据空间,C对.答案:C2.(双选)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是不存在的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C.凡是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凡是大的物体都不能看成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看成质点解析: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尽管不是实际的物体,但它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反映,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它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征,抓住了主要因素,使所研究的复杂问题得到了简化.答案:AD要点2 参考系1.参考系: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作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2.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时,通常选择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比较方便.你坐在火车上想着心事,“纹丝不动”,车上其他旅客会如何描述你的运动情况呢?车外的行人又会如何描述你的运动情况呢?车上的旅客会认为:你静止不动.车外的行人会认为:你急速向前运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是不是有谁的感觉错了?参考系的选择和运动的相对性.1.参考系的选择.(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根据研究问题的方便来选取.(2)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把地面或者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其他物体做参考系.2.运动的相对性.(1)对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取决于所选的参考系,参考系选取不同,对同一个物体运动的描述也不同.(2)相对静止:如果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我们就说这两个物体是相对静止的.例如,肩并肩一起走的两个人之间就是相对静止的.(3)平时人们所说的静止的物体,就是指相对静止,绝对静止是没有的.特别提示:凡是提到运动,都应搞清楚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虽然生活中我们描述某物体的运动时,很少点明参考系,但是实际上我们已经自觉地选取了参考系.1.(双选)汉语成语中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成语,意思是人的身体和影子分不开,形容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在晴天的早上,某同学在操场上跑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C.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D.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答案:BC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词中隐含的参考系分别是()A.河岸、竹排B.竹排、江水C.江水、青山D.河岸、青山答案:A要点3 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对于在一维空间运动,即研究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时,要沿着运动直线建立直线坐标系,即以物体运动所沿的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一辆汽车在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行驶,要研究汽车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置变化,应该怎么办?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即一维运动时,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当物体在平面上运动,即二维运动时,需采用两个坐标确定它的位置;当物体做空间运动,即三维运动时,需要三个坐标确定它的位置.特别提示:只有定量研究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时,才应用坐标系.1.如图所示,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是0.8 m,坐标系原点定在桌面上,设竖直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A、B离地面的高度分别是1.3 m、0.4 m,则A、B的坐标应该是多少?解析:根据所建直线坐标轴可知,A点的坐标应为x A=-(1.3 m-0.8 m)=-0.5 m;B点的坐标应为x B=0.8 m-0.4 m=0.4 m.答案:x A=-0.5 m,x B=0.4 mt/s 0 1 2 3 4 5x/m 0 5 -4 -1 -7 1(1)请在下面的x轴上标出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置.(2)哪个时刻离开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答案:(1)(2)第4 s末质点离开坐标原点最远,有7 m.四知识解惑题型1 质点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中的地球不能看成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成质点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成质点C.研究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张怡宁打出的乒乓球时,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D.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解析:当研究地球的公转时,由于地球直径(约 1.3×107 m)比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1.5×1011 m)要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忽略地球的自转);当研究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等现象时,就不能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当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了.当研究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情况时,因为原子核的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所以可以把原子核看成质点;但若研究有关原子核结构的问题时,就不能把原子核看成质点,选项A错;研究火车通过路旁的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因电线杆的粗细比火车的长度小得多,故电线杆可以看成质点,而火车不能看成质点,选项B错;奥运冠军张怡宁打出的乒乓球虽小,但飞旋多变,不能看成质点,选项C正确;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尽管车轮在转动,但我们研究的是汽车的速度,对整个车的运动来讲,车轮的转动不是研究的主要问题,可将车看成质点,选项D正确.答案:CD名师点睛:若被研究物体的大小、形状以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不大,便可以将物体看作质点.其中的关键是:“物体自身的因素”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程度.1.下列哪些现象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A.研究“神九”飞船绕地球飞行的高度B.地面上放置一个木箱,在上面的棱角处用水平力推,研究它是滑动还是翻转的问题C.研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车中齿轮的转动问题D.研究刘翔跨栏动作是否科学合理解析:在研究“神九”飞船绕地球飞行的高度的问题中,飞船的大小和形状属于次要因素,飞船可视为质点;研究木箱是否翻转的问题中,其大小和形状属于主要因素,不能将木箱视为质点;研究汽车部件的运动情况,不能将汽车的大小忽略,所以汽车不能被视为质点;研究动作问题中,身体的大小和形状属于主要因素,不能将刘翔视为质点.选项A正确.答案:A题型2 参考系例2 热气球运动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随着球皮材料和致热燃料的普及,热气球已成为公众休闲观光和体育旅游项目.在一次观光游览中,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D.以上说法均不对解析:楼房和地面相当于同一参考系,所以,甲是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也是匀速下降,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有3种可能:丙静止;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也有3种可能:丙静止;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且v丙<v乙.综上所述,A、C正确.答案:AC名师点睛:选取参考系后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选定参考系后,想象自己置身其中,充当一个静止的观察者,然后观察物体与自己在该空间的位置变化,从而确立物体的运动情况.2.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并排行驶,甲车内的旅客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旅客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表明()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 甲、乙两车以相等的速度都向西运动解析:旅客观察物体的运动,实际上是以自身(或与自身保持相对静止的车厢)为参考系的.从“乙车内的旅客发现甲车没有运动”这一条件容易判断,甲、乙两车的运动快慢是相等的,方向也是相同的;又从“甲车内的旅客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这一条件可以判断,甲车向西运动.故甲、乙两车以相等的速度都向西运动,选项D正确.答案:D例3 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A.2 m,-2 m,-1 mB.-2 m,2 m,1 mC.4 m,0,1 mD.-4 m,0,-1 m解析:根据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A点为抛出点,坐标为-2 m,B点为坐标原点,D点为地面,坐标为2 m,C点为接住点,坐标为1 m,所以选项B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