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思考

合集下载

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权威资料]

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权威资料]

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摘要:近几年,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研究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本文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建设途径等多方面对此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是稳定辅导员队伍、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

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必须以一定的制度建设作为保障。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深入贯彻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统筹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锻炼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辅导员最根本的出路是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根据新时期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进行专业化的建设,催生职业化的队伍。

只有通过辅导员专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辅导员的职业形象。

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使辅导员工作成为令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辅导员职业化意识淡薄首先,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始终还未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学校没有意识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是一个全局性、根本性、终身性的概念。

其次,辅导员缺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辅导员工作繁杂,强度大,待遇偏低,工作缺乏成就感,对自身身份缺乏认同感,导致辅导员对自身职业化、专业化的意识淡薄。

(二)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低从一些统计结果和现实情况来看,这方面有两个问题:一是辅导员普遍年轻化,缺乏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辅导员的比例不高,总体职业素养不高;二是学科结构不合理,辅导员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偏少,非“科班”出身者仍占主体,这与辅导员应具备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几点思考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几点思考
存 在着 人员 比较 年轻 , 职 少 、 职 多 , 动 性 过 大 的 问题 。 专 兼 流 从 延 边 大学 来 看 , 校 2 0 全 0 7年 兼 职 辅 导 员 4 1名 , 职 辅 导 专
丰富 , “ 业化 ” 度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 但 专 程
3 专 家 型 的辅 导 员匮 乏 。 .

些 高 校 学 生辅 导 员 的 现 状 却 令 人 担 忧 , 面 我 们 先 来 分 下
析一 下 。


高 校 辅 导 员 队伍 现 状
1 .高 校 辅 导 员 队 伍 职 业 化 程 度 不 高 , 职 多 , 动 性 较 兼 流
大 。
所 谓 职 业 化 , 是 要 把 高 校 辅 导 员 工 作 当 成 …・ 长 期 就 种 的 、 门 从 事 的 职 业 , 以 此 项 工 作 的 薪 金 作 为 主 要 的 生 活 专 并 来 源 , 导 员 不 再 是 l 时 的 、 渡 性 质 的 工 作 , 汪 这 支 队 辅 临 过 保 伍 的起 始 水 准 和 发 展 潜 力 。 期 以来 , 国 高 校辅 导 员 队 伍 长 我
升 到 理 论 研 究 水 平 , 着 工 作 年 限 的 增 长 , 们 的 经 验 变 得 随 他
素质教育 、 业 指导等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 的工作 , 就 是 学 生 在 高 校 成 长 最 直 接 的 引 导 者 , 高 校 正 常 教 学 秩 序 的 是 直 接 维 护 者 , 高 校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的 直 接 组 织 者 , 高 校 校 是 是 风 学 风 建 设 的 直 接 实 施 者 , 大 学 精 神 的 直 接 营 造 者 和 传 是 播 者 。 校 学 生 辅 导 员 的 l 作 性 质 和 任 务 , 定 了 这 应 是 一 高 T 决 支 政 治 素 质 高 、 论 功 底 强 、 务 能 力精 、 业 化 程 度 高 , 理 业 专 能 保 证 高 校 的 社 会 主 义 办 学 方 向 的 职 业 化 队 伍 。 但 目 前 我 国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_专业化_专家化建设思考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_专业化_专家化建设思考

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文情感是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础, 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标志之一。大学生理性认知的发展在大学 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两者相 辅相成 , 共同承托起大学生人格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责任, 为实现 其理想目标、成就其人生价值和服务社会与人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一 、大 学 生 人 文 情 感 的 发 展 是 其 人 格 发 展 的 基 础 马克思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 人的本质并不是 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从这种意义上说, 人格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人格不仅仅 具有社会性, 人格还是动态的不断变化发展的, 具有很强的可塑 性。由于人格是相对每个个体而言的, 不同的个体都具有与其个
[ 参考文献]
[ 1] 张臣.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浅析[ J] .山 西 高 等 学 校 社 会 科 学 学 报 , 2006( 2) .
一 、目 前 我 国 高 校 辅 导 员 队 伍 的 现 状 1. 高校 辅 导 员 队 伍 职 业 化 程 度 不 高 , 流 动 性 较 大 。 长 期 以 来,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着人员比较年轻, 流动性过大的问 题。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辅导员目前仍是高校学生管理 中的一个阶段性岗位, 而不是一种可以让人终其一生的职业, 缺 乏社会身份认同感。因此, 大多数人认为辅导员工作没有前途, 加之很多学校对辅导员工作有年龄限制, 岗位上的辅导员成熟 一批走掉一批, 新老更替特别快, 辅导员岗位只是匆匆而过的客 栈和跳板, 因此导致所有的辅导员都在为换岗做准备, 这就使得 整个教育管理系统缺乏一种清晰的思路、长远的规划和明确的 目标, 辅导员工作不连续、断层, 职业化根本谈不上。 2.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 知识结构单一。专业化 是指某项工作应由专门的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 进而专门从事 某项工作并不断提高的过程, 这是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 产生分工与协作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是专门培养 高校学生辅导员的专业。具备专业基础的辅导员拥有较厚实的 政治理论和文化素养, 能够将理论融入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中, 为 学生解疑释惑。但现在高校辅导员大多是高校各专业毕业后直 接留校的学生或者从外校引进的应届毕业生, 学历层次较低, 知 识结构单一, 多数来自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缺乏科学管理知 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方面的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 分 析和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比较弱, 对学生中的一 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存在困惑和不理解。参加工作后, 大多数辅导 员疲于应付学生工作的日常事务, 积累的是实际操作性的学生事 务处理经验, 而不能上升到理论研究水平,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 长, 他们的经验变得丰富, 但“ 专业化”程度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匮乏。现行体制下, 辅导员 队伍来源有三种: 一种是留校的优秀本科生, 二是保送研究生, 三是部分长线专业毕业的研究生。由于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较 大, 研究生不愿放弃自己的专业, 一心想转到本专业上去, 保送 研究生当辅导员只是跳板, 本科生在高校环境中生存空间日趋 狭小。因此, 他们往往身在曹营心在汉, 没有人静下心来搞辅导 员工作的研究, 加之高校现在没有辅导员专业, 没有辅导员职称 评审系列, 导致高校辅导员队伍普遍存在政治理论素质不高、学 术水平较低, 流动性大、队伍不稳, 专职化、专业化水平较低等弊 端, 极为缺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 二 、实 现 辅 导 员 队 伍 职 业 化 、专 业 化 、专 家 化 建 设 的 途 径 1. 与时俱进 、更 新 观 念 是 实 现 职 业 化 、专 业 化 、专 家 化 的 前

关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反思

关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反思

满 足 某 一 专 业 性 职 业 标 准 的 过 程 。 涉 及 两 个 一 般 是 同 它
时 进 行 并 可 独 立 变 化 的 过 程 , 是 作 为 地 位 改 善 的 专 业 就 化 和 作 为 职 业 发 展 、 业 知 识 提 高 以 及 专 业 实 践 中 技 术 专
改 进 的专 业化 ” 。…专 业 化 的 标 准 包 括 六 个 方 面 : 门 知 专
和管理 辅 导员 。 方 面 . 导 员在 学校 学生 工作 部 的管理 一 辅
之 下 , 学 生进 行 思想政 治 教育 , 行 学 生管 理 和服 务职 对 履
责 , 及做好 班 级 的党 团建设 。另 一方 面 , 导 员又 直接 以 辅
接 受 院 系 的 领 导 , 好 形 势 与 政 策 教 育 课 , 协 助 院 系 相 上 并

辅 导 员 专 业 化 的 内 涵 探 索
所 谓 专 业 是 指 具 备 高 度 的 专 门 知 识 、 殊 技 能 和 责 特
任 感 而 异 于 其 它 职 业 而 言 的 , 承 担 着 关 键 性 社 会 职 能 是
的 行 业 。 专 业 化 是 指 “ 种 职 业 经 过 一 段 时 间 之 后 成 功 一
三 、 导 员 队伍 专 业 化 建 设 中 的 困 境 辅
是辅 导 员职 业化 的前提 和 基础 。 然 而 . 专 业化 进 程 中 , 在 却 出现 了 学 科 缺 失 、 训 功 利 , 培 以及 辅 导 员 职 能 冲 突 、 流 动 频 繁 等 矛 盾 。 了加 强 岗位 制 度 、 员 选 拔 和 培 训 等 常 除 人
规 层 面 的 建 设 ,我 们 更 应 从 辅 导 员 的 专 业 化 内 涵 角 度 予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需要辅导员自身的努力和发展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需要辅导员自身的努力和发展

事件 , 这些都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 良好的心理素质 , 面对
、职 业认 同ຫໍສະໝຸດ 与归 属 感 《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 : “ 辅导员 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 是高校学生 日常 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 、 实施者和指导者。辅 导员应 当努力成为学生 的人生导师和健康 成长的知心朋 友。 ” 由此可见 , 辅导员肩负着国家 、 党和社会赋予 的重任 : 塑造人的灵魂 , 锻造人 的品质 , 致力于人 的成长成才 。 做好 “ 人” 的工作 , 是光辉而神圣 的, 是功在当代 、 利在千秋的伟 业。 只有热爱这项工作 , 才能全身心地投入 , 才会不去计较 付 出与回报 , 即使是辛酸也会觉得甘甜。要做好辅导员工 作, 就必须有高度 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 在这个 岗位上 体现 自我价值 , 实现人生理想 。 无论是人生中的大事 , 还是 生活中的细节, 平凡但不普通 , 看到学生们成长成才 , 工作 的意义也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了, 我们也会收获着无限的满 足与 自豪 , 这就是辅导员工作带给我们 的踏实与归属 。 二、 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 、 专业化建设离不开辅导员 自身职

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提升。首先 , 辅导员应具有较高的政 治素养和过硬 的心理素质。 政治性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属 性, 辅导员工作的首要 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阶段是 学生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走 向成熟和完善的重 要阶段 , 辅导员对于学生思想的引导格外重要。要给学生 碗水 , 自己要有一桶水 。 辅导员工作具有繁琐性、 复杂性 和多变性 , 而且工作 中还会时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和危机
献 自己的 力 量 。
关键 词 : 辅导 员 ; 职业化 ; 专 业 化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思考分析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思考分析
Ji U Li u aoY LunYanJi
☆ 教 育 理 论 研 究 ☆
高辅员 伍业 和业 建 的干考析 校 导 队专化 职化 设若 思分
李 滨 妇p
( 哈尔滨师范大学 西语学院 , 哈尔滨 1 0 2 ) 0 5 5
摘 要 : 随着高等教育 的普及和大学生思想的 日 益活跃, 对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 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高校辅
导员队伍 的专业化、 职业化建设成为高等学校教 育的重要内容 , 成为大学生完善 自我、 提升素质 的必然选择。面对新的形 势、 的变化, 新 必须重视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 的专业化、 职业化建设 , 进一步改进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 高校辅导员队伍 ; 专业化职 业化建设; 问题及对策
中 图分 类号 : 章编号 :02 2 8 (0 1 2 0 2 — 4 1 0- 59 2 1 )1 - 2 1 0
20 0 6年 , 教育部出台了《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 队伍建 设规定 》进一步规范 了高校辅导员队伍 的建设 。 , 在新 的形 势下 ,需要认真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 队伍建设的现状 , 积 极探索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的不断深入 , 高校辅导员 队伍建设

和职责进行了界定 , 明确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 干部 的 双重身份 。但在实际工作中 , 导员 的身份和职责无法得 辅 到真正 的明确 , 辅导员整 天忙于 日常事务 , 自觉或不 自觉 地成 为学校领 导和有关 部门的办事员 , 成为学校 的“ 万金 油” 干部 , 产生不稳定情绪。同时 , 以有更 多的精力和充 难 分 的时 间深入 到学 生当中 , 了解学 生的思想 、 习和生活 学 情 况 , 展 思 想教 育 工作 缺 乏 针对 性 。 开 4辅导员配备不足。 . 关于高校辅导员的配备 , 国家教育 部有相关 的规定。但随着学生规模的急剧增长 , 受学校领 导 对 大 学 生 思 想政 治工 作 重 视 程 度 的 影 响 , 校在 辅 导 员 学 的配备上没有按国家的标准和要求执行 , 辅导员与学生 的 比例严重失调 , 无法保证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的时间和精 力, 就无 法 保 证思 想 政 治 教育 工 作 的 效 果 。

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思考
根源, 则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程度不 高。文章对辅导 员队伍的现 状进行 了简单分析 , 并提 出了辅导员职业化过程 中
存在 的问题 以及对策 , 以期对辅导 员职业化问题有 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 : 高校辅 导员; 职业化 ; 发展 ; 机制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9 7 4 9 ( 2 0 1 3 ) 0 4 一 O 1 1 9 — 0 3
2 0 1 3年 8 月
关于高校辅导 员职业化发展 的思考
王 超
( 哈 尔滨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 江 哈尔滨 1 5 0 0 8 0 )

要: 高校辅导 员工作是 高校学 生管理和 学生思想政 治教 育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 , 目前 高校 的辅 导员队伍总体
来看 , 存在着队伍不稳 定、 工作职 责不明确 、 专业性 不强等 问题 , 成 为了制约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 因素。究其
提高德育工作 的效果 , 为提 高辅导员的职业美誉度而
基金项 目: 黑龙 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项 目“ 大学生思想认同与马克思 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 ” ( 1 2 5 1 2 0 3 5 )
作者简介 : 王 超( 1 9 8 2 -) , 男, 黑龙江哈 尔滨人 , 哈 尔滨理 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辅 导员。
大学生形成起 正确的价值观 。 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 业化 建设是要建设一支专业化水平 高 、业务精通 、 思 想过硬 、 纪律严 格 、 作风正派的辅导员 队伍 , 是大学 生 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水平能否提高和加强的关键。 大力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 展 , 是指辅导员作 为一 种稳 定 可长期从事 的职业 , 并 且可在本 岗位 中不 断提高个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浅析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浅析

明显的工作成果 , 因此容易造成 辅导员的成就感 缺失 , 降低
他 们 对此 项 工 作 的认 同感 , 响其 职 责 的履 行 。 影 3 发 展 空 间 不足 , . 收入 相 对 较 低 。高 校 辅 导员 大 多 比较 年轻 , 职称 较 低 , 资 相 对 于一 线 教 师 来 说也 少 很 多 , 由于 工 但
化 建设 工 作 的顺 利 进 行 。
[ 键 词 ]高 校 ; 导 员 ; 业化 ; 关 辅 职 队伍 建 设 [ 图分 类号 ]G4 1 2 [ 献标 识 码 ]B 中 5. 文 [ 文章 编 号 ]1 0 0 8—6 8 2 1 ) 2—0 9 2 5( 0 0 1 0 8—0 2
我 国 高等 教 育 的教 学 理 念 、 学 方 式 、 养 目标 和 管 理 教 培
学生进行指导, 促使他们在德 、 、 、 、 智 体 美 老等方面获得更加 全 面的发展 , 真正实现“ 德才兼备 ” 的教学 目标 … 。
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 而高校 的连年扩招 和经济文化 的 多元化发展更使得在校大学 生的 自身素质 、 思想观念 、 生活 方式等逐渐 向多层 次和个性化方 向发展 , 给思想道德教育和 E常管理工作 的正常进行增加了不小 的难度… 。然而 , t 长期 存在的非职业化和兼 职现象却使得辅导员 队伍的职业化建 设困难重重 J 。因此 , 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职业化管理机制
职业 形象 , 而提升其学术地位 和社 会地位 , 之真正成 为 进 使
受 人 尊敬 、 羡 慕 的 职 业 , 样 不 仅 可 以激 发 在 职 人 员 的 受人 这 工作 积 极 性 , 可 以 吸 引 更 多 人 才 加 入 到 这 一 行 业 中 来 , 还 最 终形 成 良性 循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人员专业构成不合理。目前,我国高
校辅导员普遍存在着“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在《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2004]16号)颁布以后,各级教育部门、各高校纷纷根据自身实 际情况在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中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不少高校
已将本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大致定为l:200。随着高校的
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管理;鲍昭(1982一),男,安徽六安人,广≯l{大学松田学院学生处处长,讲师、经济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
理学、应用心理学。(广东广州
511 370)
[课题项目3*-文系2011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广东省民办院校师德建设现状调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课题批准号:2011ZY050)
②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43.
囤竺竺!里
万方数据
关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兰芳 乐山师范学院政治学院 四川 乐山614000 教育与职业 Education and Vocation 2013(32)
设的进程。二是高校普遍缺乏科学的辅导员考核制度,对辅导 员的工作职责和范围也没有明确的界定,不利于辅导员的专业 化、职业化发展。三是高校缺乏辅导员队伍长期发展的有吸引
的重要引路人,其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的效率和水平。近年来,各高校也在不断推进辅导员队伍的改
革,促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已成为不少高校的共识。因 此,探析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基础现状
的服务对象和管理单位共同考核的制度,确定好各项指标权重,
既要有硬性的考核内容,又要有动态的考核内容。具体来说,就 是要建立辅导员自评、教学院系评价、学生评价、学生工作主管 部门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制度。通过考评,一方面可以评选出优 秀的辅导员,另一方面容易找到后进辅导员的具体差距,为改进 工作提供明确的参考依据。第三,建立辅导员激励机制。首先, 应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基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在津贴发1332032.aspx
放上给予适当倾斜,如各类值班津贴、加班津贴等。同时,还应
在辅导员科研论文发表、学历进修等方面考虑和专任教师的同 等待遇,减轻辅导员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其次,物质和精神相结 合,加强对业绩优异的辅导员的奖励和事迹宣传,打造辅导员榜 样,激发辅导员工作热情和潜能,促进他们保持长久的工作激 情,愉快工作,乐于奉献。再次,搭建辅导员个人长远发展平台, 实现不仅感情留人还要事业留人的目标。目前,辅导员队伍在 高校内部往往都是学历、职称都较低的一支工作队伍,只有通过 改革辅导员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制度等,尽可能地向学工队伍 倾斜,才能提升辅导员的发展空间,使其看到自己在这一岗位上 的发展前景,使其切身感受到辅导员这一岗位的优越性和吸引
门负责考核和颁发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证书,多
2.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现状不容乐观。高校育人工作千头 万绪,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日常生活管理者、各类
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校内和学生直接打交道最多的 角色。很多关于学生的实际工作就“自然而然”地在落在了辅 导员身上,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工作局面。长期 的“打杂”生涯使得辅导员陷入事务性的工作之中,容易产生强 烈的职业倦怠感,缺少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也造成了辅导员岗 位“留不住人”的现象。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辅导员要么将大
展;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对民办高校教 师的帮扶。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广东省民办高校愈加受到政府 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 办学质量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之根本,而师资力量是其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深入了解广东省民办高校教师的
上也能干出特色和成绩,也能成为专家、教授级的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人才,也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二是开展专门的职业技能 培训。选派辅导员参加各类资格认定培训,如心理咨询师培训、 职业指导师培训,要求辅导员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提高其在某一 方面或某几方面的职业技能素质。三是认真组织新辅导员参加 岗前培训和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交流考察活动,如各 省教育厅举办的辅导员岗前培训、高校辅导员轮训、高校女干部 培训等,组织辅导员实地参观考察兄弟院校,更新辅导员工作理 念,扩大辅导员工作视野,提高辅导员理论水平。四是加强校内 培训。促进新老辅导员的传、帮、带工作的开展,定期开展辅导 员论坛或学工论坛,开展校本研究和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加强 校内工作经验的交流,促进辅导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使其在交流 中不断碰撞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五是鼓励辅导员进一步提升学 历水平。如鼓励辅导员在职或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 生,甚至出国深造,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为实现辅导员队伍的 专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六是加强辅导员实践操作能力的培 训。组织辅导员开展外出社会实践、历奇训练、拓展训练、现场 观摩、案例分析、挂职锻炼等活动,有效提高辅导员实际工作经 验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快速成长。
有的特性,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呈现出参差不
齐的现实情况,只有通过持续、系统、分层次和有针对性的业务 知识和能力培训,才能使辅导员适应时代要求。 一是加强辅导员的职业化意识教育。加强高校辅导员的自
我职业认同感,强化辅导员专业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在这个岗位
万方数据
梨墼黑 第32期(总第780期)\——————————————————』!!竺!竺=
达上千种,但还没有“辅导员资格证”。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
情况,制定本校辅导员准入制度,在选拔辅导员时除注重考察应
聘者的政治面貌、思想道德水平、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外,还应
关注其专业教育背景,有意识地在辅导员队伍中引进具有思想 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专业素养的人,从而有效地缩 短辅导员的职业适应期,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2.构建系统的辅导员培训机制,强化辅导员专业化水平、职
业化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要求,不是一个抽象的、一成 不变的东西,它总是具体的,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与社会要求的 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内容与形式。社会的发展变化越迅速、越 深刻,及时提高、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必要性也就越明 显。”罾当代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表现出新的、独
力的平台,没有辅导员职业能力素质提升的系统培训方案和计
划,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使辅导员在工作中往往“凭经验办 事”,没有工作上的成就感。四是在职称评定、个人待遇等方面, 并没有向辅导员序列的职工适当地倾斜,这也为辅导员专业化、 职业化制造了较大的障碍。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途径 1.完善辅导员准入机制,缩短辅导员职业适应期。高校辅
专业化职业化
乐山
[作者简介]兰芳(1977一),女,四川眉山人,乐山师范学院政治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 3)32—0077—01
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责任人,是
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的执行者,是大学生成人成才
力,才能稳得住“军心”,留得住人。圈
[注释]
①秦培涛,赵闪.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机制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
(2):95
3.建立规范的辅导员工作、考评、激励制度,为辅导员专业
化、职业化提供有力保障措施。第一,高校要认真制定辅导员工 作职责,确定辅导员工作范围。处理好辅导员工作和教务教学 管理、后勤管理的关系,促进辅导员工作回归到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和常规管理的主线上来,摘掉“保姆”和“消防员”的帽子,充分 发挥其育人功能。第二,建立合理的考评细则。建立由辅导员
避墼名熊黑
关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思考
兰芳
[摘要】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文章深入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现 状,提出完善辅导员准入机制、构建系统的辅导员培训机制、建立规范的辅导员工作、考评、激励制度等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614000)
导员是教师的一员,这项职业的特殊性不仅要求其有“传道、授 业、解惑”的能力,还要是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者、道德行为的示
范者;既要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又要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要胜任
扩招,所需的辅导员人数激增,高校在配备辅导员时往往重视政
治面貌、道德品质、成绩状况,却忽视应聘者的专业背景。高校 辅导员专业背景五花AI'-J,政治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
辅导员工作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如思想政治、教育学、
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目前,我国开始实行各种职业的准 入机制,开展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制度,需要从业人员“持证上
专业知识反而相对欠缺,难以胜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
求,增加了学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难度。
岗”。据相关资料统计,由教育部、劳动部、建设部、人事部等部
[中图分类号-1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4—3985(201 3)32—0078—03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逐渐 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办学力量,广东省民办高 等教育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其地位和作用日趋明显,已成为广东 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3月1日《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 进法)办法》出台,从法律上保障和促进了广东省民办教育的发
部分精力放在相关专业的研究上,为转到专任教师岗位打基
础,要么为转到校内其他管理岗位投入大量的心思。总而言之, 有相当比例的辅导员不全情投入本职工作,工作现状堪忧。 3.现行的高校辅导员管理机制亟待完善。在现行的高校管 理体制下,辅导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其日常管理由所在院 系负责,工作由所在院系、学生处、校团委、教务处、宣传部、组织 部、校医院等多个部门安排,人事聘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 位流转又是由所在院系党政领导、组织部和人事处负责①。一是 高校不合理的管理机制严重影响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