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

合集下载

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权威资料]

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权威资料]

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摘要:近几年,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研究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本文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建设途径等多方面对此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是稳定辅导员队伍、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

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必须以一定的制度建设作为保障。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深入贯彻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统筹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锻炼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辅导员最根本的出路是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根据新时期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进行专业化的建设,催生职业化的队伍。

只有通过辅导员专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辅导员的职业形象。

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使辅导员工作成为令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辅导员职业化意识淡薄首先,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始终还未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学校没有意识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是一个全局性、根本性、终身性的概念。

其次,辅导员缺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辅导员工作繁杂,强度大,待遇偏低,工作缺乏成就感,对自身身份缺乏认同感,导致辅导员对自身职业化、专业化的意识淡薄。

(二)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低从一些统计结果和现实情况来看,这方面有两个问题:一是辅导员普遍年轻化,缺乏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辅导员的比例不高,总体职业素养不高;二是学科结构不合理,辅导员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偏少,非“科班”出身者仍占主体,这与辅导员应具备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

引言
“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 的骨干力量 , 是 高校学 生 日常思
质、 技能、 心理等层面的基本特征 , 是一种在职业过程 中表现出来 的综 合品 体现 了对高校辅导 员职业 内在 的规范 和要求。辅导员 , 作 为辅 导老 师, 今年来高校辅导 员 队伍建 设取得 了可 喜成 绩, 辅导 员 的素质 逐步 提 质 , 高, 爱岗敬业精神渐渐加强 , 而且不 断地增 添新生 力量。但高 校辅导 员队 首先必须具备普通教师所 应具备 的素质 , 如敬 业 、 热 爱学生 掌握 多种 教育 与其他同事合作等。同事 由于思想政 治教 育 自身特殊的社会 功能和 伍 建设在新 的形 式下面 临着 诸 多新情况 和 新问题 , 主要 表现在 以下 几方 方法 、
二、 高 校 辅 导 员 队 伍 建 设 面 临 的 问题
面: 一是高校辅导员大部分 为兼职的 . 他 们还要 负责教 学任务 或兼任 其他 认知功能 , 思想政治教 育在很 大程度 上不 同于 其他学 科 , 这使 得高校 辅导 工作 , 繁 重 的工 作 任 务 在 客 观 上 消 弱 了 他 们 对 大 学 生 进 行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员的职业素质体 现出更为特殊 的标准于要求。 力度 , 繁忙之 中无暇顾及学生 的日常管理工作 , 有的是不愿意 兼职 辅导员 , 1 . 职业道德展示社会 奉献 性。职业人应 该遵 循的职 业道德 为: 诚实 、 只有有的高校 明文规定 , 担任辅导员与职称 的评 定挂钩 , 于是 为了职称 , 他 正直 、 守信 、 忠诚、 公平、 关心他人 、 尊重他人 、 追 求卓越 、 承担责 任。道德素 们不得 已而 为之 吗, 可想而 知 , 其能 当好辅导 员吗? 二是专职 辅导 员人数 质 是 辅 导 员 思 想 政 治 素 质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高 校 辅 导 员 是 开 展 大 学 生 思 较少, 而分管 的学生太 多 , 难 以在大 学生 的思想 政 治教育 中做 到“因材施 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 是 大学生德 育和 日常管理一 线组织 者 , 是 大学生 教” 而取得实效 ; 有 的辅导员对其工作缺乏高 度的认 同感 , 仅仅 把辅导员作 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 员在开展 对大学 生的思 想政治教 育过 为暂时 的、 过渡 性职 业, 不把 其作 为自己的终 生事 业去做 ; 有 的专 业不对 程 中必须注重改变人的内心世界 。思想政治教 育既是教育 人、 引导人 的教 又是关心人、 帮助人的奉献行 为。所 以 , 高校辅导 员要有 较高 的道 口, 辅导 员的 专业知识 缺乏和 业务素 质不高 , 难 以胜 任专职 辅导 员工作 。 育活动 , 高校辅导员工作 在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第 一线 , 而新情 况新 问题制约 了 德水准 , 要爱学校 、 爱学生 、 爱本职 工作 。 具有诚 实守 信 、 实 事 求是 的道德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作 的实 效 性 , 出现 了 “ 说起来 重要、 做起来 次要 ” 的 品质 。 怪现象 , 形成了“ 都 管都不管 ” 的尴 尬局面 , 造成思想政 治工作在 相当一部 2 . 职业意识突 出政治导向性。职业意识 蕴含着思想素质 和政治素 质。 分 人心 中是“ 学校空喊 、 辅导员蛮干、 学生心 烦” 的不 良后果。 对高校辅导员来 说 , 职业 意识 的形 成必 须 与认 识、 理 解 其承 担 的主 要任

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极 不适 应 。 解 决 这些 问题 的 有效 途径 是 辅导 员 队伍 的 职业 化 、 专
业化 建设 。2 0 , 育部 在全 国 高校辅 导 员 队伍建 设 工 0 6年 教 作 会议 上 首 次提 出 , “ 步 构建 一 支 长 期从 事 辅 导 员 工 要 逐
治 教 育理 论 和 管理 的专 家 占辅导 员 队伍 的 比例 偏 低 。三 是 辅 导员 队伍 流 动性 过 大 。 现行 制 度 设计 的辅 导 员 职 业 发展 取 向 , 是走 管 理 岗位 。 由于存 在上 述 “ 大 五低 ” 现 一 的
象 , 极 少 数 优 秀 辅 导 员 走 上 管 理 岗 位 , 余 大 多 数 辅 导 除 其 员对 其职 业 的认 同度 不 高 , 队伍 的 素 质 达 不 到 双 重 身 份 的
地 。辅 导员 担 任思 想政 治 理论 课 教 师 的优 势在 于 , 是 直 一
接 进 入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主 渠 道 , 政 治 理 论 教 育 与 日常 思 把 想 政 治 教 育 相 结 合 , 成 主 渠 道 与 主 阵 地 的 统 一 。 在 课 堂 形 上 直 接 了解 学 生 的 学 业 需 求 , 握 学 生 的 思 想 理 论 学 习 状 掌 况 或 专 业 状 况 , 过 所 授 班 的 学 习 情 况 , 终 保 持 与 学 生 通 始
感 , 么 就可 以建 立 终 身从 事辅 导 员 职业 的保 障 机制 。大 那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主 要 包 括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教 育 和 日 常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两 个 重 要 方 面 , 个 是 主 渠 道 , 个 是 主 阵 一 一
新 经 验 。但 在辅 导员 队伍 的建设 过程 中 , 还存 在着 一 些 亟 待解 决 的 问题 。例如 , 在一 些 高校 , 导员 队伍 数量 不 足 、 辅

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

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o . 1 O

0c t o b e r
T I ME E D U C A T I O N
论 高校辅导 员 队伍 专业化 与职 业化建设
王牧之 鲁佳铭 李锦红
摘要: 高校辅 导员是 高校教 师 队伍 和管理 干部队伍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是 开展 大学生思 想政 治教 育 、 促 进校 园和谐稳 定的骨 干力
师, 但工作 职能仍缺 乏系统性 的育人功能设计 , 在工 作内容上 , 突 发性 、 应急性 与事务性工作 占据 了辅导 员工作 的大部分 , 而另一 方面 , 由于辅导员 岗位历 练所 带来 的成长较其他一般行政 岗位更 大, 因此辅导 员 队伍 正越来 越成 为各地 各校 管理 干部 的重要来 源, 这种正 面的发展却也使辅导员二 r 作在逐渐成为一个过 渡性 职
员 队伍 在 后 续 发 展 耐 力 上 遇 到 瓶 颈 。 以上种 种 问题 , 究其根 源主要有 一个 , 就是辅导 员在现 阶段
《 国家 中长 期教 育改革 和发 展规划 纲要 ( 2 0 1 0~2 0 2 0年) 》 提 出了要 “ 提 高学 生综合素质 , 使学 生成为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 的社 会主 义建 设者和接 班人” , 党 的十八 大更是首 次把“ 立德树人 ” 确 立 为教育 的根本 任务 , 进 一步深 化 了十七大 “ 育 人为本 、 德 育 为 先” 的指 导方针 , 从而更进一 步明确 了以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
1 当前高校辅导员 队伍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 育进 入提升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阶段 , 辅 导员 队伍 在高校育人 环节 中的重要作 用也 日益 凸显 , 从历史成 绩 、 当
乏, 甚至很多学校专业教师与行政工作人员 并没有真正把辅导员 队伍视 为教 师队伍 的一部分 , 仍将辅导员视 为普 通的行政人员或 管理 人员 , 这种观点 和认识影 响了辅导员对 自身 的定位 , 甚 至不 少辅 导员对当下社会对辅导员 的错误定位也持认可 态度 。 2 _ 2 工作 职能缺乏系统性设计 从 工作职能角度看 , 辅导 员的工作 虽然 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起到 了举足轻 重 的作 用 , 有 些情况 下其作 用甚 至不 亚于专 业教

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队伍走 专业 化 和职业 化道 路 , 以有助 于进 一步 加强 高校 学生 的思 想政治 工作 。


确 立 辅 导 员 队伍 专 业 化 、 业 化 的观念 职
当前 高校辅 导员 的整 体素质 比较 高 , 各种不 利 于思 想政 治 教育 工作 的环境 中 , 部 分辅 导员 能 在 大 吃苦 耐劳 、 兢业 业 , 真做好 学 生 的教 育 与管理 工作 ,为高 校 的稳 定 和发展 做 出了贡 献 。然而 , 兢 认 当前 辅 导员 队伍 建设 中仍 然存 在不 少 问题 : 一 , 其 职责不 明 , 日常事 务繁 杂 。辅导员 的工 作本应 是“ 党 委的 按 部署有 针对 性地 开展 思想 政治 教育 活动 ”但 高校有 的部 门却 对辅 导 员 的工 作性 质 和 职责 定 位不 明 确 , , 在认识 上将 辅导 员 与行 政 工作人 员相 混淆 , 多非 学生 工作部 门也 向辅 导员 布置任 务 , 使得辅 导员 在 许 这 工作 中面 临着被 多重 管理 的 困境 。辅导员 长期 陷 于具 体事 务 之 中 , 杂 的事 务性 工 作 模糊 了辅导 员 的 繁 职业定 位 , 导致辅 导 员对这 一 职业 重 要性 的漠 视 , 职业 发展 前景 也颇为 悲观 。其 二 , 对 待遇 不 高 , 人员 流
步做好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3 3 (0 00 0 1 1 0 —6 4 2 1 ) 30 5 —4
化发展的工作平 台建设等方面 , 论述 了加 强高校辅 导员 队伍 建设 的重要性 , 以期促进高校辅导员 队伍建设 , 进

关 键 词 : 导 员 ; 业 化 ; 业 化 ; 设 辅 专 职 建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需要辅导员自身的努力和发展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需要辅导员自身的努力和发展

事件 , 这些都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 良好的心理素质 , 面对
、职 业认 同ຫໍສະໝຸດ 与归 属 感 《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 : “ 辅导员 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 是高校学生 日常 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 、 实施者和指导者。辅 导员应 当努力成为学生 的人生导师和健康 成长的知心朋 友。 ” 由此可见 , 辅导员肩负着国家 、 党和社会赋予 的重任 : 塑造人的灵魂 , 锻造人 的品质 , 致力于人 的成长成才 。 做好 “ 人” 的工作 , 是光辉而神圣 的, 是功在当代 、 利在千秋的伟 业。 只有热爱这项工作 , 才能全身心地投入 , 才会不去计较 付 出与回报 , 即使是辛酸也会觉得甘甜。要做好辅导员工 作, 就必须有高度 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 在这个 岗位上 体现 自我价值 , 实现人生理想 。 无论是人生中的大事 , 还是 生活中的细节, 平凡但不普通 , 看到学生们成长成才 , 工作 的意义也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了, 我们也会收获着无限的满 足与 自豪 , 这就是辅导员工作带给我们 的踏实与归属 。 二、 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 、 专业化建设离不开辅导员 自身职

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提升。首先 , 辅导员应具有较高的政 治素养和过硬 的心理素质。 政治性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属 性, 辅导员工作的首要 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阶段是 学生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走 向成熟和完善的重 要阶段 , 辅导员对于学生思想的引导格外重要。要给学生 碗水 , 自己要有一桶水 。 辅导员工作具有繁琐性、 复杂性 和多变性 , 而且工作 中还会时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和危机
献 自己的 力 量 。
关键 词 : 辅导 员 ; 职业化 ; 专 业 化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国内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典型案例分析
北京大学
设立辅导员学院,完善辅导员 选聘、培养、考核、发展等环 节,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
设。
上海交通大学
实施辅导员“职业锚”培养计划, 通过分类培养、职业化培训和专业 化发展,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 综合能力。
浙江大学
建立辅导员工作室,注重辅导员的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推动辅 导员队伍的多元化发展。
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存在人才流 失和人才断层现象。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不健全,缺乏政策和制度支持。
辅导员职业认同度不高,社会地位和待遇相对较低。
辅导员选拔和培养机制不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和 激励机制。
03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 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管理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建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管理机制,明确选拔、培训、考核和晋升等方面的 具体措施,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加强管理机制的执行和监督
加强对管理机制的执行和监督,确保各项管理规定得到有效执行,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 管理效果。
国际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
实行辅导员协会认证制度,建立 完善的辅导员职业标准和认证体 系,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职
业地位。
英国
设立专门的学生事务管理专业, 培养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强调 学生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日本
实行辅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建立完善的选聘、培养、考核和 晋升机制,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素
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思考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内涵和标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是指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并经过系统的、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作实践中熟练运用和积累提升。

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是指高校辅导员从业者必须具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有明确的职业标准和从业规范来系统评价辅导员工作成效,有为辅导员提供良好系统内职业发展通道的政策保证,进而促使高校辅导员拥有良好的职业环境和社会地位,让辅导员工作可以作为终生职业去发展。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是高校辅导员队伍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是辅导员队伍稳定发展的保障。

在2005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中明确地提出了要“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理念。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对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出了基本准则,为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导向。

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现状近十年来,虽然辅导员队伍建设一直在向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迈进,而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来讲,在基层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辅导员业务繁冗,缺少开展专业化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中明确提出,辅导员要“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关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思考◎兰兰〔内容提要〕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对于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不断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保证高校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一、引言“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

”胡锦涛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即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今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辅导员的素质逐步提高,爱岗敬业精神渐渐加强,而且不断地增添新生力量。

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新的形式下面临着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高校辅导员大部分为兼职的,他们还要负责教学任务或兼任其他工作,繁重的工作任务在客观上消弱了他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繁忙之中无暇顾及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有的是不愿意兼职辅导员,只有有的高校明文规定,担任辅导员与职称的评定挂钩,于是为了职称,他们不得已而为之吗,可想而知,其能当好辅导员吗?二是专职辅导员人数较少,而分管的学生太多,难以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因材施教”而取得实效;有的辅导员对其工作缺乏高度的认同感,仅仅把辅导员作为暂时的、过渡性职业,不把其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去做;有的专业不对口,辅导员的专业知识缺乏和业务素质不高,难以胜任专职辅导员工作。

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而新情况新问题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出现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怪现象,形成了“都管都不管”的尴尬局面,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在相当一部分人心中是“学校空喊、辅导员蛮干、学生心烦”的不良后果。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原因,其一,很大程度上是由政策原因造成的,如职业发展不明、待遇偏低、职责不明、激励机制不合理等;其二。

具体措施不配套,辅导员的编制、资格制度、职别、待遇和教育培训等问题得不到落实;其三,领导认识不到位,如有的高校领导认为辅导员是“可有可无”的“勤杂工”“无专业”可言等;其四,辅导员自身的原因,有的辅导员认为自己的地位低、待遇低、没有发展前途,因而不爱岗敬业,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应付了事。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严重影响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因此,一定要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创造有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氛围,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配套的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把素质高、品质好、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育人、热爱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善于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并加以培养,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质量。

三、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由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要求决定的。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加强辅导员队伍的选拔、使用、管理、考评工作,尤其要坚持标准、严格选聘,把好入口关,因为认真做好选聘工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各高等院校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实际工作需求,合理配备辅导员,在确保一定数量的基础之上,优化结构,并在选聘的过程中考查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加强辅导员的指导、培养和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要创造条件,制定完善的规划和激励机制,使辅导员把提高素质作为自觉行动。

只有坚持标准、严格选聘、加强培养、提高素质,才能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向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可持续发展。

(一)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根据辅导员非职业化的现状,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辅导员并非“可有可无”的“勤杂工”,而是“辅导老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主要力量。

(教育部《74号令》)可见,辅导员是一种职业。

既然教育部称其为老师,那么,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乃是灵魂工程师,是一种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是指在其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质、技能、心理等层面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体现了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辅导员,作为辅导老师,首先必须具备普通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如敬业、热爱学生掌握多种教育方法、与其他同事合作等。

同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特殊的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其他学科,这使得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体现出更为特殊的标准于要求。

1.职业道德展示社会奉献性。

职业人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为: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

道德素质是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德育和日常管理一线组织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辅导员在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改变人的内心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教育人、引导人的教育活动,又是关心人、帮助人的奉献行为。

所以,高校辅导员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准,要爱学校、爱学生、爱本职工作,具有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道德品质。

2.职业意识突出政治导向性。

职业意识蕴含着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

对高校辅导员来说,职业意识的形成必须与认识、理解其承担的主要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崇高价值联系在一起,而辅导员自身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所持的坚定态度,则是获得这一认识以及培养职业意识必不可少的依托。

对工作的热爱,对党的路线方针的真心拥护,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追求,对真理的无限探索是高校辅导员职业意识的根本体现。

3.职业行为体现实践应用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指导和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改变人的内心世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性,是从人的发展需求出发,又落实于人的发展需求的满足和现实,是一种真正的以人为起点和终点的,“为人”的应用性。

这就需要辅导员具有实践性的教育意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解决其实际问题,稳定学生思想,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念。

4.职业技能强调科学创新性。

对高校辅导员来说,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在实际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律己做人,身教重于言教,让学生从辅导员的一言一行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信服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接班人,这就要求辅导员懂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讲大道理的层面上,辅导员在教育中必须从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论出发,使学生崇尚真理,并自愿为真理献身。

当前,在全球化浪潮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下,一些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偏离了其职业素质的要求,对自己的职业要求不清楚,部分辅导员职业倦怠感严重,职业观念的创新意识不够强和知识更新速度慢,职业技能即教育方式、方法上得改革自主性不强。

所以,必须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地位,提高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去强化辅导员的职业意识,(如敬业意识、忠诚意识、创新意识),规范辅导员的职业行为,提升辅导员的职业技能。

(二)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要求决定的。

辅导员的工作不是“无专业”的,而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按专业化的要求来展开工作,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理论性和艺术性,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所谓“专业化”,就是要有科学性,要有学术理论的支撑,要有资格准入的条件和限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来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科学化程度。

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按照专业化的要求,科学和艺术地开展工作,高校辅导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1.综合素质(1)思想政治素质①思想素质。

辅导员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用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②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核心,辅导员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素质的好坏。

辅导员必须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对共产主义事业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坚持思想基本原则,积极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

(2)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人们在人文知识、精神等方面的综合品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辅导员只有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创造性德开展学生工作。

①人文知识。

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

多元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是辅导员提高创新意识的基石,也是素质教育对其人文知识的要求。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所要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历史、文学、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道德、语言知识。

②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育人是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随着学生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强,辅导员在工作中应注重“以学生为本”理念,以“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宗旨,尊重和关爱学生。

③人文思想。

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

在工作中,辅导员要不断更新观念,在继承优良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摆脱旧观念的束缚,树立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增强奉献社会、服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④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工作中,辅导员应遵循“实践—认识—在实践—在认识”的知识规律,探求学生工作的新思路。

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理论素质①专业素质。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五条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作了明确要求,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帮困助学、就业指导与服务、指导班级工作、指导党团建设等,这也是辅导员的主要日常工作。

因此,辅导员必须具备与之相匹配的素质能力,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规律,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这有利于增强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

②技能素质。

为了高效地完成工作,辅导员应掌握一定的技能,如英语技能、计算机技能和网络技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