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编辑视角下的张恨水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传媒视域下的张恨水创作

传媒视域下的张恨水创作

传媒视域下的张恨水创作作者:陈路来源:《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24期张恨水是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同时又是享誉中外的作家。

作为一名报人作家,他绝大部分创作“往往是先给报纸发表,所以敦促自己非每日写六七百字或上千字不可,因而养成了按时动笔的习惯”。

新闻实践给张恨水的创作烙下了深刻的职业痕迹,他笔下的许多人物、事件信手拈来,给读者似曾相识的感觉,甚至引发读者的考证与索引。

张恨水小说的叙事场景遍布社会各个角落,如剧场、妓院、公寓、会馆等;涉及人物上自总统、下至沿街乞讨者,涉猎范围之广、涉及人数之多令人惊叹,这一切都得益于新闻职业的广阔见闻。

张恨水先后在北京、南京、上海、重庆等许多城市从事过新闻工作,新闻记者的批判意识使其作品充满了讽刺、揭露的手法。

张恨水小说具有“新闻化”的特点,作者以报人的眼光展开广阔的叙述视野,对社会各界进行了自然主义的描述,勾画了社会芸芸众生相。

“他把写小说当成自己新闻工作的一部分。

有时小说中的故事,和当时发生的新闻紧密配合,遥相呼应,读者常把它当作不是新闻的新闻看。

”早在读书期间,张恨水就曾投稿于《小说月报》,主编恽铁樵的赞许激发了作者的创作欲望。

1918年,张恨水任《芜湖日报》总编辑.为充实副刊,他将此前写成的《紫玉成烟》发表。

之后又创作了《南国相思谱》等言情小说。

1919年起,张恨水先后在北京多家通讯社、编辑部任职,《世界日报》、《世界晚报>创刊后,张恨水兼任两报副刊主编,《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分别在两报副刊连载。

这奠定了张恨水在当时通俗文坛的霸主地位。

从此以后他无论在哪家报纸、担任何种职务,总要编写一版副刊、自撰一篇或两篇小说逐日连载,这成为一种惯例。

《啼笑因缘》在上海《新闻报》连载后,他开始闻名于南方文坛,并不断为其他报纸副刊撰写连载小说,发表大量杂文、短评,既论时政又谈风月,将文学与新闻、兴趣与职业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张恨水的文学创作给报纸带来声誉,吸引了大量读者,增加了报纸的发行量。

文学创作中报人角色的凸显——张恨水以新闻思想编副刊

文学创作中报人角色的凸显——张恨水以新闻思想编副刊

1 战故 事 ( 括 短 篇 小说 ) 2 击 区 情 况 . 抗 包 ;. 游

斑 ; . 苦 民众 的 生 活 素 描 ;. 肯 空 谈 3劳 4不
报 》 总 编 辑 正 式 开 始 记 者 生 涯 , 14 当 到 98
人情冷 暖。
的 人事 批评 ; . 战韵 文 。 以 “ 5抗 他 关卒 ” 的笔
年辞去《 民报》 所有职务 , 新 的 张恨 水 从 事
新 闻工 作 长 达 3 0年 。曾 任 上 海 《 申报 》 驻
当 时 中 国 的 社 会 现 实 , 定 了 中 国 新 决
闻 的非 开 放 性 . 决 定 了其 不 可 能 成 为 一 也 个 独 立 的 “ 众 势 力 ” 来 自 由表 达 各 种 新 公 , 闻与 意 念 。 此 , 国作 家 , 其 是 近 代 以 因 中 尤 来 的 记 者 作 家 更 愿 意 以 小 说 这 种 虚 拟 的 方 式 吸 纳 、 合 各 种 有 趣 的 新 闻 , 图 借 集 试 此 表 达 自 己对 人 生 与 社 会 的认 识 。 恨 水 张
己也 说过 : 我 的 主 要 职 业 是 做 新 闻 记 者 . “ 写小 说 不 过是 性 之 所 好 。 ” 事 实 上 , 作 ④ 写
载小 说 : 2 在 0世 纪 2 0年 代 , 几 乎 囊 括 他 了北 平 各 大 报 的 连 载 小 说 : 0年 代 。 又 3 他 包 揽 了 中 国南 北 报 业 中发 行 量 最 大 的 《 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 E^ AI- O 7 厂 JI ZH E A

现代报刊影响下的张恨水小说创作

现代报刊影响下的张恨水小说创作
创 作 的叙 事 方 式 、 述 内容 以及 语 言 风 格 等 方 面 对 作 家 产 叙
行本 。 在上 个 世 纪二 三 十 年 代 , 曾包 揽 了 当时 中 国南 北 报 他 业 中发 行 量 最 大的 报 纸 《 界 日报 》北 京 )《 世 ( 、申报 》 上 海 ) ( 、 《 闻 报》 上 海 ) 连载 小 说 ; 2 世 纪4 年 代 , 在 全 国 近 新 ( 的 到 0 0 他 4 家 报 纸 上 连 载小 说 , 受 读者 的欢 迎 程 度 可 想而 知 。 0 其
水 在 小 说 创 作 的叙 事 方 式 、 事 内容 以 及 语 言风 格 等 方 面 产 生 深 刻 影 响 , 时 , 为 报 人 身份 的 张 恨 水 赢 得 了一 个 表 达 叙 同 也
自己思 想 文 化 观 念 、 发 艺 术 才 情 的 话 语 空 间 。 抒
[ 键 词 ]张 恨 水 ; 人 ; 代 报 刊 关 报 现 [ 图分 类 号 ]I0, 中 2 74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10 - 6 9 (o 6 0 — 0 4 0 0 2 9 12 0 )4 0 4 — 2
维普资讯
19 O 族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u a fS uh at i o t n l e c e ' C lee o r l o tes z uNai a a h rs ol g n o Gu h o T
Ab t a t h n e — h i d r a u c s n t e h so y o o u a o e , h c id i e ma e u e o s r c :Z a g h n s u ma e g e ts c e s i h it r fp p l r n v l ih l n h d s f w e h i r tr a f mo e n me s g u c sf l t e l e au e w y o d r s a e s c e s l ;Mo e s a e ma e g e t i f e c n h s n v l t u y d m me s g d a n u n e o i o e ' r l s n rai e me h d l n u g , o t n n O o , a wh l , r v d d a — a k s a e f rz a g h n s u h t a r t t o , a g a e c n e ta d S n me n i p o i e t l — p c o h v e n e — h it a c u d e p e sh s t o g t a d h s a t l e l g . o l x r s i u h s n i ri e f e i s h c n Ke r s Z a gh n s u ; r p r r mo e a s g y wo d : h n e - h i e o t ; e d m me s a e

百年小说大师张恨水的“编辑”情结

百年小说大师张恨水的“编辑”情结
辑 思想 内涵颇 丰 ,的 的确确是 中国报 沉》 秦 淮世 家》 水 浒新传 》 《 《 等长篇小 刊史 上少 有的撰 、 、 、 写 编 管都 很在 行 说 陆续 刊载 。
的 “ 能报人 ” 全 。… 13 9 5年 ,成 舍我 又在 上海 办 《 立 三 挥洒 自如 的“ 多产作 家”
张友 鸾 : 我 们 同时代 的一 位章 回 恨 水 就是 这样 一 个 “ ”人 , “ 奇 一个 “ 全
孔 庆东 : 对 于 中国现 代 的通俗 小 “
生 于 19 8 5年 的张 恨 水 , 自小 在 到 南 昌一 所新 式学 堂 插班 ,接受 过新
说, 张恨 水是 天字 第一 号人物 ” 他 “ ; 为 江 西一 家 私塾 读 书 ,10 9 9年 ( 4岁 ) 1
从协 助他人 办报 , 到亲 不 怪 ,而一 个人 一 生经 营并 从 事 多家 到报 社总 经理 ;
史 料
自担任 社长 创办 自己的报 刊 《 京人 揽 了副刊 《 活林》的小说 刊载席 位 : 了_ 大批 作 家为 报 纸撰 稿 , 借 以成 南 快 并 报 》 张恨 水的 编辑才华 光芒 四溢 , , 编 《 太平社 》 现代 青年 》 燕归来 》 夜 深 名 或扩 大 影 响 。 《 《 《
恨 水 ” 。
经理 。直到 14 9 8年辞 去 《 民报 》 新 职 务 , 束 了新 闻生 涯 。 结

身经 百炼 的“ 能报人 ” 全
从 补 白 、 对 、助理 编辑 到编辑 、 校 主编 、 总编 辑 ; 从驻 京通 讯员 、 驻京 记

到专 门新 闻撰 稿人 , 闻编 审 , 新 再 个人终生从事 “ 报人职业”并 者 ,
师” 【 。

论“报人作家”张恨水的读者意识

论“报人作家”张恨水的读者意识

文 章编 号 :6 2 7 9 ( 0 3 — 0 4 0 1 7— 8 42 1 10 7 — 3 1)
摘 要 非 专 业 出身 的“ 人 作 家 ” 恨 水 有 着 强 烈 的读 者 报 张 意 识 . 不 仅 能够 准 确 地 把 握 读 者 的 阅读 期待 。 秉 着 爱 护 他 并
Abta tN n poes nl” unlt re”Z agH nh i s c o — rfsi a j ra s w i r h n e su r o o i t
h s a srn e s f e d r , e n to l a c u ae y g a p a to g s n e o a e s h o n y c n a c r tl r s r t e e p ca in o r a e s a d r a e s g a p n l v , h x e tt s f e d r , n e d r r s i g o e o
Ch n ia
的写法时 , 总是第 一个 想到读者是不 是更容易 、 他 更喜欢 接 受 。《 明外史》 张恨水 的力作之一 , 春 是 也是他所著 长篇 小说 第一 次在社会上 引起 巨大轰动 。在构思这部小说 的时候 , 他
要走 的本是 《 儒林 外史 》 《 场现形 记》 、官 的路子 , 但他 又觉 得 , 些小说都 有缺乏 骨干 的毛病 。所 以 , 这 他在 写《 明外 春 史》 , 时 先安排下 一个 主角 以及几个 陪客 , 这样 , “ 说些社会 现象 , 又归 到主角 的故 事 , 同时 , 也把 主角 的故事发 展到社 会 的 现象 上 去 。这 样 的写 法 , 自然 是 比较 吃 力 , 过 这 对 读 不 者, 还有一个主角去摸索 , 趣味是浓厚些的” 。 13 年 2 , 恨水辞掉 了《 界晚报》 《 90 月 张 世 、世界 日报》 副 刊 主 编 职 务 ,有 了 比较 充 裕 的 时 间 从 事 小 说 写 作 。 同年 3

张恨水的记者生涯对其创作的影响

张恨水的记者生涯对其创作的影响

张恨水的记者生涯对其创作的影响作者:王勤硕来源:《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03期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有影响力的作家,在5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他一共创作了130多部中长篇小说,其中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和《八十一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知名,张恨水的作品以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著称,他本人也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知道张恨水的本职工作是记者,而小说创作仅仅是他的副业,在张恨水30多年的记者生涯里,他兢兢业业工作,报道客观的新闻,批判社会黑暗现象,是一个正义、有责任感的好记者,而他的记者生涯也为他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张恨水的记者生涯1918年,张恨水经好友郝耕仁介绍来到芜湖《皖江日报》担任总编辑兼编文艺副刊,当年就在副刊上发表了长篇小说《真假宝玉》和中篇小说《迷魂游地府记》,引起了上海文坛的注意,不久这两篇小说就被收入小说集《小说之霸王》中。

1919年秋天,张恨水辞去了《皖江日报》的职务,只身一人来到北平的《时事新报》帮助整理新闻材料,后又在《益世报》兼职当编辑助理,一年后调任《益世报》天津办通讯员。

由于父亲早丧,身为长子的张恨水需要承担赡养家庭、资助弟妹读书的重任,这段时间他几乎成了“文字机器”,不仅兼任北京《世界通讯报》总编辑、芜湖《工商日报》驻京记者、北京《联合通讯社》编辑,还同时为上海《民国日报》《申报》《新闻报》写诗文和通讯稿。

1924年著名报人成舍我创办《世界晚报》,张恨水应邀担任副刊《夜光》主编,这个时候他已29岁,在新闻界里工作了几年,看到了也听到了不少社会情况,“新闻的幕后还有新闻,达官贵人的政治赌博、经济掠夺、腐朽糜烂的生活及其他逸闻趣事,他了解到很多,引起他写《春明外史》,登载在《夜光》上。

”[1]41925年《世界日报》问世,张恨水又兼任副刊《明珠》编辑,这一年他还完成并发表了长篇小说《新斩鬼传》和《金粉世家》,作品《啼笑因缘》也于1929年开始在《新闻报》上连载,这一系列作品的问世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

报刊编辑视角下的张恨水研究述评

报刊编辑视角下的张恨水研究述评
况 如何 呢 ? 阅有 关 文献后 , 方 面的 究奠 定 了基 础 。 查 这
研究 大 约 可作 以下 描述 。 回忆 性 、 绍性 的 资料 介
继《 张恨水 研究 资料 》之后 , 又有 不少 这 方 面 的专著 相继 问世 ,如 张恨 水 之 女 张 明明 的 《 回忆 我 的父 亲 张恨
0 Ⅱ旺 菇
我 ( 间 , 阅近百 种 报刊 资料 , 查 走访 几 十位 的 《 所 知道 的张 恨水 》 金 城 出版社 ) 有 关 人 士编撰 的大 型 张恨 水研 究 资料 问 世 。 这 些 由 张 恨 水 后 人 写 的 回 忆 性 报人 张恨 水 ” 编 汇 编 而成 的 。 可 以说 , 是 2 它 O世纪 专 著无 疑也 都 记载 了“ 8 0年 代 作 家 张 恨 水 研 究 的最 重 要 的 辑 工作 和 生 活的 点点 滴滴 ,均 为研 究
报 纸—— 《 南京 人 报》 。在所 有 的报 刊
— —
张友 鸾 、 张友 鸿 、 左笑 鸿 等写 的 回
编 辑工 作 中 ,他 干 的最 长久 的是 主 编 忆文 章 , 张友 鸾 的 《 大哥张 恨水 》 如 老 《 丛 91 副 刊 。他 是 2 0世 纪 二三 十年 代 , 中国 ( 新 闻研 究 资料》( 刊 )18 年 第 1 现代 报 刊史 上的 “ 刊圣手 … ‘ 能报 辑) 副 全 、张友鸿的 《 忆恨水先生两三事》
位采、 、 、 、 写 编 校 管理 、 发行 样 样在 生 活 的 同时 也记 录 了报 人 张恨 位 终身 从 事新 辑 工作 和 记者 生 活 的点点 滴 滴 。收集 全 , 闻工 作 的优 秀报 刊 编辑 工作 者 。在数 的 内容 有 张 恨 水 本 人 写 于 1 4 9 8年 的

“张恨水现象”浅析

“张恨水现象”浅析

“张恨水现象”浅析周杰张恨水,原名心远,笔名“恨水”取南唐李煜词《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通俗文学作家,与鲁迅并称为“代表着中国二十世纪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两个尖峰”。

张恨水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证明了新旧文化融合改造的可能性,对当今文学的现代性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出身于新闻工作者的张恨水,以极其惊人的速度一部接一部地创作出《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欢喜冤家》等名篇佳作,引起了当时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

张恨水的小说描述了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后这段风云变幻的社会历史风貌,刻画的人物举凡官僚政客、军阀流氓、豪绅富商、优伶侠客、少男淑女、将士兵勇,构成了中国现代社会一组极具个性的形象画廊。

他的作品深受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市民读者的喜爱,达到了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因张恨水的闪亮登场引起一时轰动,便由此产生了一道非同寻常的文学景观“张恨水现象”。

“张恨水现象”的具体特征表现为:首先是他作品的数量之多,创作的速度之快堪称海内第一。

张恨水无疑是中国最多产的现代作家之一,在他50余年的写作生涯中,他持久地保持着高昂的创作激情和快速的写作节奏,他的神来之笔有时让他自己也感到吃惊。

在他写作最忙的时期,甚至有过同时创作《春明外史》、《春明新史》、《金粉世家》、《青春之花》、《天上人间》、《剑胆琴心》6部长篇小说并在不同的报刊上连载的文坛佳话。

6部小说的人物、情节、进程各不相同,如此超群出众的写作才能,确非常人所能想象,令人叹为观止。

据传,每天晚上九点,报馆来索稿的编辑便排队等在张家门口,张恨水低头在稿纸上奋笔疾书,数千字一气呵成,各交来人。

有一日,他坐在麻将桌前玩上了瘾,报馆来人催稿子,他左手打麻将,右手写文稿,照样按时提交。

纵其一生,留下了数百卷近四千万字鸿篇巨制,他作品的数量之多及创作的速度之快,试问现代文坛谁能与之比肩?其次,他作品的读者之众和影响之大,几乎达到了那个时代的巅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刊编辑视角下的张恨水研究述评
作者:王满新
来源:《编辑之友》2011年第05期
提起张恨水,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通俗文学大师,一位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小说大家。

其实,他还是一位采、写、编、校、管理、发行样样在行的“全能报人”,是一位终身从事新闻工作的优秀报刊编辑工作者。

在数十年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先后在许多家报社供过职,担任过校对、新闻编辑、副刊编辑、通讯员、记者、特约撰稿人、总编辑等职务,还亲自出资创办过报纸——《南京人报》。

在所有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干的最长久的是主编副刊。

他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报刊史上的“副刊圣手”“全能报人”,他在中国现代报刊史尤其是副刊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纵观张恨水先生的一生,他首先是“报人”,其次才是作家,他的报刊编辑工作对他的小说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既然如此,研究张恨水就不能只着眼于他的作家角色和身份,也应该着眼于他的报人角色和身份。

那么,目前有关张恨水报人角色和其副刊编辑工作方面的研究状况如何呢?查阅有关文献后,这方面的研究大约可作以下描述。

一回忆性、介绍性的资料
回忆性和介绍性资料首先应当提到的是《张恨水研究资料》。

这是由张占国、魏守忠两位先生花费三四年时间,查阅近百种报刊资料,走访几十位有关人士编撰的大型张恨水研究资料汇编而成的。

可以说,它是20世纪80年代作家张恨水研究的最重要的收获,为张恨水研究提供了一部较为翔实的资料,也为新时期张恨水研究的深入开展构筑了相应的学术平台。

此前,还未出现过如此规模巨大的张恨水研究资料。

这部资料汇编是一部站在文学研究角度即“作家张恨水”研究的角度编撰的大型文学研究资料。

但由于张恨水作家和报人的双重身份,其中的某些章节,如“生平与文学道路”一节,在记录作家张恨水写作生活的同时也记录了报人张恨水的编辑工作和记者生活的点点滴滴。

收集的内容有张恨水本人写于1948年的《写作生涯回忆》和其子张晓水、张二水、张伍的《回忆父亲张恨水先生》(《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1期),还有与他有过密切交往的同时期的报人——张友鸾、张友鸿、左笑鸿等写的回忆文章,如张友鸾的《老大哥张恨水》(《新闻研究资料》(丛刊)1981年第1辑)、张友鸿的《忆恨水先生两三事》(《新闻研究资料(丛刊)1981年第1辑》)等,这些由张恨水自己及其亲人、友人写的回忆性文字无疑均是记载张恨水报刊编辑实践的珍贵史料,为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其中的“张恨水小传”和“张恨水年谱”更为研究者提供了“报人张恨水”几十年从事报刊编辑工作的重要线索,为张恨水编辑实践活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继《张恨水研究资料》之后,又有不少这方面的专著相继问世,如张恨水之女张明明的《回忆我的父亲张恨水》1984年11月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张恨水之子张伍的《我的父亲张恨水》2006年9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2007年1月又有张恨水之孙张纪的《我所知道的张恨水》(金城出版社)问世。

这些由张恨水后人写的回忆性专著无疑也都记载了“报人张恨水”编辑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均为研究者提供了一定的线索和参考,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二传记性、评述性的论著
1987年12月由黄山书社出版的著名的张恨水研究专家董康成、徐传礼的《闲话张恨水》,是第一部重要的张恨水传记性作品。

之后,1988年7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恨水研究专家袁进的《张恨水评传》,是这一时期出现的学术性较强的全面研究张恨水的著作。

这两部较早的传记性作品是对作家张恨水进行全面研究的学术性论著,为新时期张恨水文学研究构筑了相应的“平台”,奠定了相应的基础,同时,由于这两部传记性作品中的某些章节也对张恨水报刊编辑工作和新闻工作进行了描述,因此也为新时期的“报人张恨水”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线索和参考。

后来又有传记文学作家石楠的《张恨水传》(2000年1月,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问世,这部传记的某些章节也对张恨水编辑工作和记者生涯有所描述。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张恨水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报人角色和编辑工作对张恨水小说创作的影响,并试图通过这一视角对其小说文本进行研究,这方面的论文,如“现代报刊影响下的张恨水小说创作”“传媒视域下的张恨水创作”等等。

而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专著是刘少文博士的《大众媒体打造的神话——论张恨水的报人生活与报纸化文本》(2006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这部专著力避以往只从文学角度研究张恨水的做法而从一个新的视角即“报人”及其“报人”生活对小说创作的影响的角度来研究张恨水的小说文本,书中“现代报人的角色意识”一节对其报人身份给予了充分关注,并进行了专门论述。

可以说,刘少文博士对张恨水30年报人生活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和概括,但是,就其全书来讲,如果从“报人张恨水”研究的角度去看,我们会发现其落脚点最终也还是对“作家张恨水”及其小说文本的研究。

继刘少文博士的专著之后,又有宋东海的《张恨水情归何处》(2008年12月新华出版社出版)和徐迅的《张恨水家事》(2009年1月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相继问世。

宋东海的《张恨水情归何处》以情为线索,勾勒出了张恨水的非凡人生,徐迅的《张恨水家事》则以张恨水的家事为线索和重心描述了其传奇一生。

相对于刘少文博士的专著,这两部专著更侧重于对“作家张恨水”的生平研究,其中的个别章节对张恨水的报刊编辑工作有所提及和涉猎,但对张恨水报人角色研究只能是起到提供线索的作用。

三专业性的研究论文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民文化的重新崛起及消费型文学的空前繁荣,张恨水研究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时代氛围和文化语境,在这种氛围和语境下,一些研究者开始真正地从报刊编辑角度对张恨水进行研究。

这方面的论文有发表于《新闻研究资料》(1993年第1期)上的汪青松、汪植培两位的《读者至上意识与爱国民主精神——论张恨水新闻实践之内涵》一文,它对张恨水30年办报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读者至上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进行了论述,是迄今为止比较早的从报刊编辑视角研究张恨水的文章。

之后,又有张涛甫先生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4期)上的《张恨水的报人角色》,它从市民型报人、副刊报人、自由报人三个角度对张恨水的报人角色进行了论述。

至1999年,胡正强等撰文《张恨水的编辑素质观》(1999年第3期《编辑之友》)、《张恨水报刊编辑实践及其思想述
论》(1999年第6期《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从报刊编辑视角对张恨水的编辑活动及其思想给予了充分关注。

在《张恨水的编辑素质观》中,胡正强说,“他…以一个纯粹外行的资格‟步入报刊编辑这一行业,在…碰了无数次的壁,闹了无数次笑话‟后,终于成为一名出色当行的报刊编辑工作者,积几十年报刊编辑实践,他对如何…作一个迎合时代‟的报刊编辑工作者,即一个与时俱进的报刊编辑应该具有哪些方面的素质,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接着,他结合张恨水就“文字意识”“身心上的修养”“从多方面学习技艺”三方面的言论,对其编辑素质观进行了具体阐释和总结。

在《张恨水报刊编辑实践及其思想述论》中,胡正强则对张恨水几十年的报刊编辑活动进行了描述,并对其报刊编辑思想进行了论析。

至2006年,余望、袁丰雪在《编辑之友》第3期发表《张恨水的副刊编辑艺术》对张恨水报纸副刊编辑方面的艺术和特色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他们认为:“张恨水的副刊往往…教育寓于趣味之内‟轻松生动”,“张恨水善于在副刊的谈天说地中抨击现实”,“张恨水主编的副刊…与发生的新闻事件紧密配合,遥相呼应”‟,“张恨水…发掘有限的资源,将副刊营构成知识分子的公共话语空间”‟,“张恨水副刊…针对读者的阅读期待,采用通俗形式创作连载小说来吸引读者”‟。

可以说,胡正强等先生的两篇论文和余望、袁丰雪的《张恨水的副刊编辑艺术》分别就张恨水的报刊编辑活动、思想、艺术特色等进行了较充分的分析和论述,是对张恨水报刊编辑方面专业性研究较强的学术论文,为以后这方面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近年又有一些年轻研究者如刘琼、宋玮等,也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并没有突破和超越胡正强、余望等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