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地构造学试题

合集下载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与答案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与答案

1、看图题 (共40道)序号内 容 图 形001Quest: 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Ans: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002Quest: 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 -K 、O -P 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J-K :水平产状 O-P :SW003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Ans:倒转层序004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Ans:005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Ans:006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007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育在哪一侧?Ans:(1)1-大,2-小(2)东侧008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Ans:A——皱纹B——拉伸009Quest:下图AB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Ans:010Quest: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Ans:1)转折端2)翼3)核4)轴面5)枢纽6)背斜最高点7)脊8)拐点011Quest: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012Quest:下图为S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Ans:013Quest: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Ans:014Quest: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学类型。

(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Ans:015Quest:根据下列图中的伴生构造,判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用箭头标出运动方向),并指出断层运动学类型。

中国大地构造学试题

中国大地构造学试题

中国大地构造学试题中国大地构造学试题中国大地构造学试题大地构造学试题1. 华北,华南变形主要表现为?伸展变形。

2. 青藏高原的地表厚度高于普通的 2 倍。

3. 火山活动出现在优地槽。

4. 太平洋板块,洋壳年龄新,很少超过侏罗纪,不能发现中生代。

5. 什么是岩石圈?包括哪些层位?(1)岩石圈: 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上部坚硬部分,厚约 60-120km,在力学上可看作一个统一的构造单元。

软流圈:把岩石圈下面的低速层叫软流圈,厚约 100km,岩石圈在软流圈上能较为自由地活动。

(2)岩石圈包括的层位就是整个地壳和上地幔的的一部分6.沟湖盆地发生在汇聚板块边缘。

7.秦岭造山带,主要是中生代的碰撞运动形成。

(扬子板块)8.复理石建造:多次重复的韵律性层理(复理石韵律),每一韵律包括砂岩到泥质岩或灰质岩的韵律层序(鲍马序列)总厚,达数千米至万米。

主要为砂岩和泥岩,海相浊流沉积。

9.造山作用,成山作用。

(1)造山作用:在挤压性构造体制之下,板块边缘或板块内部发生的所有地质过程的总和,包括断裂、褶皱、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总的效果是形成线形的加厚的地壳(岩石圈)。

(2)成山作用:造成明显正地形的地质过程,可以是造山带的作用也可以是断裂作用造成的基本未变形的地质体的过程。

10.太行山的隆升由于造山运动其他?正断层控制,伸展下生成,不是造山。

11.为什么叫做热年代学? a.不是高温形成,因为测量方法涉及封闭温度,(高温,低温)测年是因为每种矿物都有一种封闭温度。

热年代学:应用热扩散理论,将年龄结果解释与地质体的热演化历史联系起来 b.热年代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称为热年代学。

地质热年代学利用矿物封闭温度来解释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定量地给出地质作用过程温度一时间轨迹。

可采用多种同位素测年方法,常用的有 U-Pb 法、40Ar-39Ar 法、(U-Th)/He 法、裂变径迹法等。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构造地质学中,地壳运动的直接证据是:A. 岩石的变质作用B. 地震的发生C. 地壳的厚度变化D. 地壳的化学成分2. 以下哪项不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内容?A. 板块边界的类型B. 板块的移动方向C. 板块的厚度D. 板块的相互作用3. 地壳运动中,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通常会导致:A. 地震B. 火山活动C. 地壳的抬升D. 所有以上4. 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是:A. 玄武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D. 砂岩5.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形成山脉B. 形成平原C. 形成河流D. 形成湖泊二、填空题1. 地壳运动的直接结果之一是______,它可以改变地表的形态。

2.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被分为数个______,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

3. 地壳运动中,板块的边界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地壳运动可以导致地壳的抬升或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1. 描述地壳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2. 解释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A5. A二、填空题1. 地震2. 板块3. 俯冲带、发散带、转换带4. 地壳运动三、简答题1.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它通过板块的移动、碰撞和分离,影响着地球的表面。

地壳运动可以导致地壳的抬升或下降,形成山脉、高原、海沟和裂谷。

同时,地壳运动也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它通过板块的相互作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引发这些自然灾害。

2.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被分割成数个大小不一的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半固态的地幔上层上。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碰撞、分离和滑移,这些作用力是地壳运动的主要驱动力。

板块的移动导致地壳的抬升、下降,以及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发生。

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地球表面许多地质现象,如山脉的形成、海沟的发育和地震带的分布。

《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学》练习题

《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学》练习题

《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根据火山岩、蛇绿岩发育程度及构造活动性的大小,地槽的类型可分为冒地槽和优地槽两类。

2.大洋活动带包括大洋裂谷活动带和大洋边缘活动带,大陆活动带包括大陆裂谷活动带和大陆边缘活动带3.中国的现代岩石圈厚度变化总趋势:东部岩石圈薄50-100km ,西部岩石圈厚130-200km ,中部岩石圈厚度处于过渡。

4.在时间上,地槽一般是指古生代以来地壳上曾有过强烈活动的狭窄长条形地带。

5. 地台内部的二级构造单元主要包括地轴、台隆、台拗和台褶带四种类型。

6、地槽内部二级构造单元主要包括优质向斜、冒地向斜、地背斜-褶皱带和边缘拗陷四种类型。

7. 按动力学条件不同,板块边界类型可分为离散型边界、聚敛型边界和剪切型边界三类。

8.完整的大陆裂谷的演化过程一般可分为穹窿型起、断裂下陷和陆间裂谷三个阶段。

9. 地槽的发展过程程一般可分为下降阶段、上升阶段和褶皱系发展期三个阶段。

10. 地台沉积盖层发育时期的大地构造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地台内部、地台和活化阶段三个阶段。

11.华北地台的基底是吕梁运动后最终固结的,中晚元古代为沉积盖层发育时期。

12.按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中国的地台有华北、扬子、塔里木、南海和喜马拉雅辗掩构造13.按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中国的地槽褶皱区包括北部地槽褶皱、西南地槽褶皱和环太平洋地槽褶皱。

14. 中国东部最重要的三条NNE向深断裂带是剡庐断裂、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断裂和台湾纵谷。

15.典型的地槽型沉积建造有硬矽岩建造、复理石、磨拉石、硅质火山岩;典型的地台型沉积建造有石英砂岩、碳酸盐岩、含煤-铝土-铁质岩、红色碎屑岩。

16.随地壳演化,地台的范围因褶皱带的形成而下降,地台的数量则上升。

17.大陆裂谷常见的火山岩组合有超基性岩和碳酸盐岩。

18.据大陆壳速度结构,正常情况下上地壳Vp为 5.7-6.3km/SVp为 6.4-6.7KM/S19.中国的三大深断裂体系分别是古亚洲断裂体系、特提斯-喜马拉雅和环太平洋。

大地构造与中国区域地质练习题

大地构造与中国区域地质练习题

大地构造与中国区域地质期末测试题3一、填空题。

(5题,每题2分,共10分)1、热点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3、板块边界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岭造山带,主要是中生代的______________运动形成。

4、威尔逊旋回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六个阶段组成。

二、判断题。

(5题,每题2分,共10分)1、磨拉石建造(磨砾层):出现于褶皱回返期后阶段。

()2、地槽有丰富的矿产,以外生矿床为主。

()3、磨拉石沉积限于褶皱山边和山间的狭窄地带,其后断陷盆地扩大,出现泻湖沉积、含煤沉积和含油岩系,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都比较微弱。

()4、汇聚型边界的地表特征为海沟及年轻造山带。

()5、扬子陆块位于华北板块。

()三、选择题。

(5题,每题2分,共10分)1、我国采用的地槽发展模式基本上可分为几个阶段()。

A、1B、2C、3D、42、可以反映大洋盆地幼年期的是( )。

A、东非裂谷B、红海C、太平洋D、大西洋3、威尔逊旋回将大洋开闭的整个过程分为()个阶段。

A 3B 4C 5D 64、下列不属于蛇绿岩套成分的是()。

A.拉斑玄武岩B.橄榄岩C.辉长岩D.基性熔岩5、下列哪项不是聚敛环境下的盆地()A.海沟盆地B.残留洋盆地C.拗拉古盆地D.周缘前陆盆地四、名词解释。

(10题,每题2分,共20分)1、构造楔:2、岩石圈:3、磨拉石建造:4、地台活化:5、中央造山带:6、三联接合点:7、构造体系:8、克拉通:9、地盾:10、大洋中脊:五、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1、大陆克拉通(地台)基本地质特征有哪些?2、什么是复理石沉积?3、简述全球现代洋中脊系统的分布特征六、论述题。

大地构造考试题

大地构造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1.大地构造学:是岩石圈组成、结构、运动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2.莫霍面或M界面:在地下几十km深处P波速度从地壳特有的6.2—7.2km/s的范围突然增大到上地幔所特有的8.0—8.2km/s。

这一间断面被称为莫霍面或M界面。

3.古登堡面或G面:P波在大约2900 km深度处从11km/s突然降低到8km/s、S波在这一界面之下消失。

人们把这个间断面称为古登堡面或G面。

4.低速高导层:是指地壳中地震波速低、电导率高的部分,其深度与过去的所谓康氏面相当。

5.异常上地幔:在一些构造活动区之下,存在介于下地壳(Vp=6.5—7.2km/s)和上地幔(Vp=7.9—8.5km/s)正常值之间的低纵波速度层(Vp=7.2—7.7km/s),使M-面不再是一个清晰的界面。

这种具有低纵波速度的区域称为异常上地幔。

6.复理石建造:是地槽沉积建造中的重要类型。

复理石是一种有规律的复杂互层的巨厚沉积建造,通常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石在剖面上有韵律地交互出现。

7.磨拉石建造:出现于褶皱回返期后阶段。

磨拉石建造通常分布在地槽褶皱带外侧的边缘坳陷中,这个坳陷是由于地槽褶皱隆起而形成的补偿性坳陷。

8.优地槽:位于靠近大洋的一侧,称内带,包括一个强烈坳陷的优地槽沟和一个以大洋为界的相对隆起的优地背斜脊,基底属于洋壳,构造活动较强,有蛇绿岩套,沉积物以浊流和火山碎屑岩为主,夹火山熔岩。

9.冒地槽:靠近大陆克拉通(或前陆)的一侧,称外带,由一个强烈坳陷的冒地槽沟和一个相对隆起的冒地背斜脊组成,基底属于陆壳,构造活动较弱,没有或很少火山物质,沉积物以陆源碎屑岩和碳酸岩为主。

10.地盾:地台相对最稳定的部分,长期处于相对上隆,没有或很少有沉积盖层,褶皱期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广泛出露地表。

11.地轴:地台相对活动性较大的部分,长期处于相对上隆,没有或很少有沉积盖层,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广泛出露地表,呈长条形轮廓,区内断裂、岩浆活动较强烈。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答案)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答案)

. 畸变
2. 应变的度量可以用
来表示
. 线应变和剪应变
. 体积变化程度和旋转角度
. 均匀应变和非均匀应变
3. 应变椭球体的主轴表示为
. λ,λ,λ
常表示为面,面和面,其中
面为压缩面(最大扁平面)构
造中代表褶皱面或劈理面的方位。
.
. .
5. 应变椭球体中,
面为压缩面(最大拉伸面) ,代表张破裂的方
B. 由粗变细
C. 没有明显变化
10. 滑塌构造是 ( )
A. 次生变形
B. 成岩后变形 C. 软沉积物变形 二、简答题
11. 用侧伏向和侧伏角能否独立表示线状构造产状? 12. 在“字”型法则中,假设岩层以位于层面上的水平轴旋转,那么,当岩层
由水平旋转至倾斜,再旋转至直立,岩层的出露界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 化? 13. 能否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 “字”形法则的数字模拟?如果可以,实现 的途径是什么? 14. 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如何识别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15. 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16. 确定二套岩层是否为不整合关系,研究区是否需要一定的面积?为什么? 不整合类型的变化反映下伏岩层可能经历了怎样的地质过程? *
A. 视倾角
B. 斜倾角
C. 真倾角
4. 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是 ( )
A. 倾伏角
B. 倾伏向
C. 和
5. 地层的面向()向下表明地层 ( )
A. 正常
B. 倒转
C. 直立
6. 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
A. 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大
B. 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小
以也称作材料的线。

大地构造学复习题1

大地构造学复习题1

大地构造名词解释:1、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

2、活动大陆边缘:指洋陆汇聚、大洋板块向毗邻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消减形成的强烈活动的大陆边缘。

3、被动大陆边缘:是伸展作用体制下大陆岩石圈减薄和大幅度沉陷形成的活动微弱,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大陆边缘。

4、中央造山带:指横亘中国中部的东西向巨型造山带,将中国地质、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分成南北两大不同区域,构成南方和北方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线。

5、地台:是指北美平原那样的稳定区,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以来不再遭受褶皱变形的稳定地区。

6、克拉通:大陆地壳中长期不受造山运动影响,只受造陆运动发生过变形的相对稳定部分。

7、大陆增生:板块构造说认为在主动大陆边缘,由岩浆活动引起酸性物质的不断增加,以及地体或岛弧与大陆、大陆与大陆的碰撞拼合作用等导致的陆壳不断增长扩大的现象。

8、洋壳:由基性、超基性岩构成,位于大洋盆地下的地壳。

9、大陆壳:是地壳的一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及浅海大陆架区。

多为双层结构,即在玄武质层之上有很厚的沉积岩层和花岗质岩层,相当于硅镁层及其上的硅铝层两层。

10、角度不整合:由于地壳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的接触关系。

11、大洋中的12、岛弧:大洋板块从海沟下潜到一定深度后因温度升高而局部熔融,熔融体上升到地表的产物。

13、陆缘弧:直接建造在大陆型地壳的火山弧。

14、中盆地:15、俯冲带: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的地带。

16、加里东运动:是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的总称。

17、稳定大陆边缘:长期处于稳定的大陆边缘;缺失海沟俯冲带;位于板块内部,被动地随板块运动;现代地震、火山和造山运动微弱;18、造山带:是地球上部由岩石圈剧烈构造变动和其物质与结构的重新组建使地壳挤压收缩所造成的狭长强烈构造变形带,往往在地表形成线状相对隆起的山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地构造学试题大地构造学试题华北,华南变形主要表现为? 1. 华北,华南变形主要表现为?伸展变形。

2.青藏高原的地表厚度高于普通的 2 倍。

2. 3.火山活动出现在优地槽。

优地槽。

3. 优地槽4.太平洋板块,洋壳年龄新,很少超过侏罗纪,不能发现中生代。

中生代。

4. 中生代5.什么是岩石圈包括哪些层位?什么是岩石圈? 5.什么是岩石圈?包括哪些层位?(1)岩石圈: 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岩石圈: 岩石圈层,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上部坚硬部分,厚约60-120km,在力学上可看作一个统一的构造单元。

软流圈: 软流圈:把岩石圈下面的低速层叫软流圈,厚约 100km,岩石圈在软流圈上能较为自由地活动。

(2)岩石圈包括的层位就是整个地壳和上地幔的的一部分 6.沟湖盆地发生在汇聚板块边缘。

汇聚板块边缘。

6. 汇聚板块边缘 7.秦岭造山带,主要是中生代的碰撞运动形成。

7. 中生代的碰撞运动形成。

中生代的碰撞运动形成(扬子板块)8.复理石建造复理石建造? 8.复理石建造?复理石建造:多次重复的韵律性层理(复理石韵律),每一韵律包括砂岩到泥质岩或灰质岩的韵律层序(鲍马序列)总厚,达数千米至万米。

主要为砂岩和泥岩,海相浊流沉积。

9.造山作用成山作用。

造山作用, 9.造山作用,成山作用。

(1)造山作用:在挤压性构造体制之下,板块边缘或板块内部发生造山作用: 造山作用的所有地质过程的总和,包括断裂、褶皱、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总的效果是形成线形的加厚的地壳(岩石圈)。

(2)成山作用:造成明显正地形的地质过程,可以是造山带的成山,成山作用也可以是断裂作用造成的基本未变形的地质体的过程。

10.太行山的隆升由于造山运动其他太行山的隆升由于造山运动其他?10.太行山的隆升由于造山运动其他?正断层控制,伸展下生成,不是造山。

11.为什么叫做热年代为什么叫做热年代学 11.为什么叫做热年代学? a.不是高温形成,因为测量方法涉及封闭温度,(高温,低温)测年是因为每种矿物都有一种封闭温度。

热年代学:应用热扩散理论,将年龄结果解释与地质体的热演化历史联系起来 b.热年代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称为热年代学。

地质热年代学利用矿物封闭温度来解释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定量地给出地质作用过程温度一时间轨迹。

可采用多种同位素测年方法,常用的有 U-Pb 法、40Ar-39Ar 法、(U-Th)/He 法、裂变径迹法等。

[ c.低温热年代学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应用范围; 低温热年代学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应用范围; 低温热年代学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应用范围 (1)地表的侵蚀历史;(2)造山带的隆升历史; (3)盆地的热演化历史;(4)活动断层的测年; (5)年轻沉积地层的年龄。

12.我国的地质理论及地质学家我国的地质理论及地质学家。

12.我国的地质理论及地质学家。

槽台学说(奥格)、多旋回学说(黄汲清)、地洼学说(陈国达) (1)地质力学(李四光) (2)板块构造(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魏格纳) (赫斯)(勒皮雄、摩根、麦肯齐)(4)其他:深大断裂、地球膨胀说、收缩说、波浪镶嵌学说 13.燕山运动发生在?中生代。

14.魏格纳的海陆的起源》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 14.魏格纳的《海陆的起源》大陆漂移学说,英文名《The Origin ofContinents and Oceans 》 15.什么是磨拉石建造什么是磨拉石建造? 15.什么是磨拉石建造? 磨拉石建造:以砾岩为主要成分的陆相粗碎屑岩,反映近源、快速堆积,一般位于造山带前缘。

16.基性岩浆岩出现意味着区域伸展作用。

区域伸展作用。

16. 区域伸展作用 17.威尔逊旋回几个阶段并举例。

威尔逊旋回几个阶段, 17.威尔逊旋回几个阶段,并举例。

阶段实例运动山脉沉积火成岩变质 1 胚胎期东非裂谷上升断块隆起很少拉斑玄武岩溢流,碱性玄武岩中心轻 2 幼年期红海、亚丁湾上升-扩张断块隆起狭窄陆棚、蒸发岩拉斑玄武岩海底,玄武岩岛屿轻 2 成年期大西洋扩张洋中脊广阔陆棚,冒地槽型沉积拉斑玄武岩洋底,碱性玄武岩岛屿轻 4 衰退期太平洋挤压岛弧岛弧,优地槽型沉积安山质火山岩、花岗闪长岩-片麻岩中等 5 终了期地中海挤压-上升年轻山脉蒸发岩、红层、碎屑岩岩楔安山质火山岩、花岗闪长岩-片麻岩较强 6 遗痕期喜马拉雅挤压-上升年轻山脉红层、很少强烈18.热点分布在哪些地方热点分布在哪些地方? 18.热点分布在哪些地方?大陆内部大洋板块大洋中脊 19.在海沟中可以见到哪些岩石类型在海沟中可以见到哪些岩石类型? 19.在海沟中可以见到哪些岩石类型? a.海沟两侧普遍具阶梯状的地貌,地质结构复杂,发育蓝闪石片岩相高压低温变质带。

海沟中的沉积物一般较少,主要包括深海、半深海相浊积岩。

b.古海沟的鉴定有 3 个主要标志:蛇绿岩套;高压低温变质带,以蓝闪石片岩为特征,发育挤压和剪切构造;混杂岩青海玉树是哪些断层活动带引起的?玉树是哪些断层活动带引起的 20. 2010 青海玉树是哪些断层活动带引起的?鲜水河-小江断裂 21.槽台学说是什么?地槽分为几个阶段?用威尔逊旋回解析板块构造在不同阶段给出解释。

(1)槽台学说:地槽-地台说是最早的有关地史的传统学说,它曾为大地构造学说奠定过基础。

它主要从地壳运动的历史观点出发,按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建造及其表现形式划分大地构造单元(主要是大陆部分),故又称为地史学派。

它的基本的论点是: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所控制,地壳此升彼降造成所谓振荡运动,而水平运动则是派生的或次要的、槽台说认为,驱动力主要是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

物质上升造成隆起,而下降则造成凹陷。

主要的构造单元有地槽和地台两类,并认为地台是由地槽演化而来的(2)地槽:地壳上具有强烈活动(包括显著的差异升降强烈构造地槽:地槽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多次内生成矿作用等)的狭长条带状地带,早期强烈差异下降接受巨厚沉积,后期强烈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

(3)地槽发展的基本模式: (3)地槽发展的基本模式: 地槽发展的基本模式第一阶段(下降),第二阶段(上升),第三阶段,地槽发展结束。

第一阶段:下降阶段,地槽总体差异性下降。

下降的初期:地向斜被淹没,接受地背斜的陆源碎屑物的沉积。

地向斜中堆积了厚度较大的下部陆屑建造(包括硬砂岩和板岩等),局部有少量火山喷发。

下降中期:地向斜中出现基性为主的火山喷发(枕状玄武岩)和基性-超基性岩(席状辉绿岩)的侵入。

下降晚期:岩浆作用;海水淹没全区,形成以碳酸盐建造为主的沉积建造。

第二阶段:上升阶段,构造作用,地槽总体呈差异性上升。

局部发生褶皱,部分地区露出海面,拗陷中出现上部陆屑建造或明显的复理石建造。

有少量中酸性的火山喷发和小型侵入活动。

随着地槽全面上升,伴有区域变质作用,伴有大量花岗岩岩基和稍晚的小型侵入体。

第三阶段:地槽发展结束,边缘拗陷,形成磨拉石建造。

(3)构造旋回及其划分:构造旋回及其划分:构造旋回及其划分开始泛大陆解体,即以拉张为主,形成洋盆(陆间地槽)或西太平洋型活动边缘(陆缘地槽),出现越来越多的岛弧,他们彼此合并,即转为挤压为主,同时扩张轴消亡,新生陆壳合残余洋壳合并增生,最后形成陆间或陆缘褶皱系,形成碰撞火山-深成带或陆缘火山-深成带。

最后陆间洋盆封闭,形成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太平洋环)。

a.地槽从开始下陷接受沉积到最后褶皱上升成为褶皱山系的整个构造发展过程,称为地槽构造旋回或地槽旋回。

地槽构造旋回或地槽旋回。

地槽构造旋回或地槽旋回 b.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地壳构造运动明显地呈现出周期性重复发展的特征,称为构造旋回或大地构造旋回。

其(一个周期)延构造旋回或大地构造旋回。

构造旋回或大地构造旋回续时间约 150 百万年左右。

c.划分出休仑、加里东、海西和阿尔卑斯休仑、休仑加里东、海西和阿尔卑斯等四个构造旋回。

22.东昆仑断层构造是左行还是右行?构造转换是什么东昆仑断层构造是左行还是右行转换是什么? 22.东昆仑断层构造是左行还是右行?构造转换是什么?方法测定用哪些?(1)左行(具体看图)(2)构造转换:不同性质的构造相互转换或者说从一种构造变形到另一种构造变形的转换成为构造转换 23.怎样用磷灰石的裂变径迹测年方法测定东昆仑走滑断层断裂开始活动时间?(1)1 走滑运动转换为伸展运动;2 走滑运动转换为挤压运动(2)测定走滑断层时间:锆石(高温热力学)断层面上新生矿物(擦抹晶体),同构造岩浆岩。

代表断层发生活动,但不一定代表断层开始活动年龄。

24,地台,地槽的区别有哪些? 地台:地壳上存在一些稳定地区,其上的沉积层平缓,地貌平坦。

地台:他把这种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后不发生褶皱变形的地区。

他把这种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后不发生褶皱变形的地区。

1.形态特征 1.形态特征呈椭圆形或等轴形, km。

呈椭圆形或等轴形,可达数百至数千 km。

2.地貌特征 2.地貌特征地势平坦,起伏不大,以平原、盆地、高原为主,地势平坦,起伏不大,以平原、盆地、高原为主,仅边缘和局部有较高的山脉。

有较高的山脉。

3.盖层地质特征 3.盖层地质特征沉积简单; (1)沉积简单; 构造简单; (2)构造简单; 岩浆活动微弱; (3)岩浆活动微弱; 岩层一般无区域变质现象; (4)岩层一般无区域变质现象; 石油、膏盐等外生矿产。

(5)铁、磷、铝、煤、石油、膏盐等外生矿产。

4.地球物理特征 4.地球物理特征地壳厚度平均,无异常上地慢,(1)地壳厚度平均,无异常上地慢,低速带埋藏深度较大。

度较大。

重力布格异常为低负值,变化较平缓。

(。

(如扬(2)重力布格异常为低负值,变化较平缓。

(如扬华北地台)子、华北地台)磁异常呈宽缓的不规则形,变化较小。

(3)磁异常呈宽缓的不规则形,变化较小。

热流值低,微卡/平方厘米。

(4)热流值低,一般 1.3 微卡/平方厘米。

一般认为中国的地台活动性较大,一般认为中国的地台活动性较大,为了与国外典型地台相区别,黄汲清称其为“准地台” 地台相区别,黄汲清称其为“准地台”。

地槽:地槽:地壳上具有强烈活动(包括显著的差异升降强烈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多次内生成矿作用等)的狭长条带状地带,早期强烈差异下降接受巨厚沉积,后期强烈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

1.形态特征 1.形态特征一般呈狭长带状,具方向性,长达数百至数千公里,一般呈狭长带状,具方向性,长达数百至数千公里,宽仅数十至数百公里。

如祁连山、秦岭、喜马拉雅地槽等。

数百公里。

如祁连山、秦岭、喜马拉雅地槽等。

地台却不具此特征。

2.地貌特征2.地貌特征常为宏伟的长条山脉,地形切割较强。

如祁连山、秦岭、常为宏伟的长条山脉,地形切割较强。

如祁连山、秦岭、喜马拉雅地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