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 复习要点
基础会计学原理重点整理

基础会计学原理重点整理1.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货币主义假设、会计实体假设、会计周期假设和持续假设。
货币主义假设认为会计记录的是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在会计过程中忽略非货币性的交易。
会计实体假设认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会计实体,与业主和其他企业区分开来。
会计周期假设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划分成若干个连续的会计期间。
持续假设认为企业将会持续运营下去。
2.会计的计量原则:会计的计量原则包括历史成本原则、公允价值原则和实际价值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指的是使用购买资产时的实际成本作为核算的依据,不考虑资产的当前市场价值。
公允价值原则认为资产和负债应以其在市场上的当前价值进行计量。
实际价值原则强调企业应根据未来的经济利益来确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
3.会计的基本要素:会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负债是企业对外部单位的经济利益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剩余的资产减去负债后归属于企业所有者的部分。
收入是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实现的经济利益的增加,费用是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发生的与收入发生关系的经济利益的减少。
4.会计的会计等式与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等式是根据会计实体假设总结出来的,它指出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表达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核算方法包括日记账法、分类账法和试算平衡法。
日记账法是将每一个经济交易按时间顺序记录在日记账中。
分类账法是将相同性质的经济交易按科目分类记录在不同的分类账中。
试算平衡法是通过将分类账中的借方和贷方金额进行相加比较,确保应有的借贷平衡。
5.会计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会计规范的法律、法规和准则,它包括会计处理原则和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处理原则包括实体计量原则、收入计量原则、费用计量原则和期间计量原则。
实体计量原则要求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记录其权益,收入计量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期间内确认收入,费用计量原则要求企业将与收入有关的费用相匹配,期间计量原则要求企业将经济活动划分成若干个连续的会计期间。
会计学基础复习要点.doc

第二章1)2)3)4)5)6)7)8)9)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九种类型经济业务: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会计学基础复习要点第一章总论1.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又称会计假设或会计假定,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3.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谨慎性又称稳健性,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为避免市场经济固有的不确定性因素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所采取的谨慎态度。
第三章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记录即会计核算,会计记录运用的7种方法【简答】1)设置会计科目会账户,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方法。
2)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
3)填制与审核制计凭证,是为会计记录提供完整、真实的原始资料,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完整的方法。
4)登记账簿,是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在账簿上进行全面、连续、系统记录的方法。
5)成木计算,是对应计入一定对象上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并确定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会计方法。
6)财产清杳,是通过实物盘点、往来款项的核对来检杏财产和资金实有数额的方法。
7)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是根据账簿记录的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定期、综含地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
【联系】会计核算方法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
在单位或组织的经济业务发生时,①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内容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加以审核;② 同时,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账户,并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运用复式记账法登记账簿。
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各种需要确定成本构成的业务,要进行成本计算,对死证账簿记录要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
基础会计的知识点

基础会计的知识点基础会计知识点一、会计概述1. 会计定义会计是一种系统性的记录、分类、汇总和解释财务交易的活动,旨在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靠信息。
2. 会计目标会计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管理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准确和全面的财务信息。
3. 会计基本假设- 经济实体假设: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应独立于所有者或其他企业。
- 持续经营假设:企业将持续运营,不会在可预见的未来停业或解散。
- 货币计量假设:货币是衡量和报告经济活动的主要工具。
二、会计要素1. 资产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预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
2. 负债负债是企业对外部债权人的债务,需要在未来偿还。
3.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代表所有者在企业中的权益,包括投入的资本和留存收益。
4. 收入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 费用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三、会计原则1. 历史成本原则资产和负债应按照交易发生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记录。
2. 收入确认原则收入应在经济利益实际或可实现时确认。
3. 匹配原则费用应与相关收入在同一期间确认,以反映真实的经营成果。
4. 持续经营原则会计假设企业将持续运营,资产和负债的评估应基于这一假设。
5. 货币计量原则会计信息应以货币形式表达,以便于比较和汇总。
四、会计流程1. 交易记录所有财务交易都应详细记录,包括交易的金额、日期和相关方。
2. 分类交易记录应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如资产、负债、收入或费用。
3. 汇总分类后的数据应汇总,以便编制财务报表。
4. 报表编制根据汇总的数据编制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五、财务报表1. 资产负债表显示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 利润表显示企业在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最终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基础会计学复习重点.docx

一、单选20*I,二、多选5*2’三、名词解释3*3’1.会计要素(P25)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经济特征所做的基木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也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2.会计核算职能(P9)会计的反映职能也称为会计核算,主要指会计从价值上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为信息使用者捉供所需会计信息的功能。
3.账户(P50)账户是指具有一定格式,用來分类、连续的记录交易或事项,反映会计要索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
4.会计科目(P41)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彖的具体内容在按照会计要素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5.货币计量(P14)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吋应当以货币计量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6.权责发生制(P14)权责发生制是指以款项的应收应付为标准确定木期收入和费用的方法。
(PPT)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指将交易或事项在其发生期间所产生的现金后果,按照其影响某一个体财务上的结果加以记录,而不把财务结果仅限于特定会计主休收入或付岀现金的那一报告期。
(书)7.会计分录(P60)会计分录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式标明某项交易或者事项涉及的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记录。
8.会计方法(P18)会计方法是指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
9.复式记账(P54)复式记账法是单式记账法的对称方法,它是指每项交易、事项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10.原始凭证(P109)原始凭证也称原始单据,是在交易、事项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证明交易、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据以记账的单据。
11・复式记账凭证(P117)复式记账凭证又称多科口记账凭证,是指在每张记账凭证上填列一笔交易或事项所涉及的全部科目的记账凭证。
12.流动资产(P26)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最全面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最全面会计是一门基础的经济管理学科,是记录、分类、总结和分析经济业务的过程。
下面是一份基础会计知识点的汇总,其中包括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重要知识点。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企业独立核算原则:企业应该在独立的会计核算单位下进行核算,不混淆经济事项。
2.会计货币计量原则: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应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方便对经济事项进行比较和分析。
3.会计期间一致性原则:企业应当确保会计期间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便于会计信息的比较和分析。
4.成本原则: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应按照实际购买和生产成本进行核算。
5.记账业务实务性原则:企业应根据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进行会计核算,遵循实务性原则。
二、财务报表1.资产负债表:也称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用于反映一个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负债、资产和所有者权益。
2.损益表:也称为利润表或收益表,用于反映一个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营业收入、费用和盈亏情况。
3.现金流量表:用于反映一个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三、会计科目1.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2.负债:企业应付的债务或义务,包括应付账款、应付工资、长期负债等。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对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权益,包括股本、盈余公积等。
4.收入: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资源或权益的净增加,包括销售收入、提供服务的收入等。
5.费用: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为获取收入而发生的资源或权益的净减少,包括员工工资、租金、采购成本等。
四、会计记账1.借贷记账法:按照借方贷方的原则进行记账,资产、费用、损失等科目在增加时记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等科目在增加时记贷方。
2.会计凭证: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证明文件,包括原始凭证和复制凭证。
3.会计账簿:用于将会计凭证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汇总,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基础会计知识点总结大纲

基础会计知识点总结大纲一、会计的基本概念1. 会计的定义2. 会计的作用及意义3. 会计的基本任务4. 会计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二、会计的基本假设1. 金钱计量假设2. 实体假设3. 持续经营假设4. 会计期间假设三、会计的基本原理1. 实体性原则2. 会计平等性原则3. 会计成本原则4. 会计货币计量原则5. 会计持续经营原则6. 会计独立性原则四、会计的基本信息1. 会计要素2. 会计要素的基本关系3. 会计等式的基本结构五、会计的基本记账方法1. 会计分录2. 借贷记账法3. 复式记账法六、会计账簿和凭证1. 会计账簿的种类和作用2. 会计凭证的种类和作用3. 会计凭证的基本要素七、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基本结构2.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及应用3. 利润表的编制和基本结构4. 利润表的分析及应用八、会计核算方法1. 会计核算的流程2. 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3.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4. 会计核算的应用九、会计监督和审计1. 会计监督的基本制度2. 会计审计的基本程序3. 会计监督和审计的重要性十、会计准则1. 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2. 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3. 会计准则的分类和应用十一、会计监管1. 会计监管的基本任务2. 会计监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监管的实施和效果以上是基础会计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学习以上知识点,了解了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假设、基本原理、基本信息、基本记账方法、会计账簿和凭证、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监督和审计、会计准则以及会计监管等基本知识,对于会计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这些知识点的掌握也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高级会计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会计基础基础必学知识点

会计基础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会计基础的必学知识点:
1. 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一种记录、分类、分析和报告财务信息的方法。
2. 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3.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的平衡。
4. 会计周期:企业财务报表通常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通常为一年)
编制。
5. 资产:公司拥有的经济资源,可以用于产生经济利益。
6. 负债:公司所欠他人的债务或经济义务。
7. 所有者权益: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和积累的权益。
8. 收入: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利益。
9. 成本:企业为获得收入而发生的支出。
10. 利润:企业在特定时间范围内收入减去成本的差额。
11. 流动性:企业资产的可快速转换为现金的程度。
12. 货币计量:所有会计事项必须以货币表示。
13. 会计准则:一套规定会计实践和原则的准则,例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
14. 会计期间概念:会计报告是在特定时间周期内编制的。
15. 会计政策: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计量、确认和报告方法的规则。
以上是会计基础的必学知识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能够帮助理解和应用会计原则和方法。
期末《基础会计学》复习重点

期末《基础会计学》复习重点第一章总论1.会计的定义和特点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旨在向企业内、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相关信息的活动。
会计的特点可以从会计的核算方法中得以体现,具体表现为:第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第二,采用一系列会计专门方法。
第三,会计管理活动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2.会计的基本职能和最基本职能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最基本职能:核算3.会计四大假设及其含义(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并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会计主体的作用在于界定不同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范围,它主要规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是假设企业等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因停业、破产而进行清算。
按规定,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编制应当以企业持续经营未前提。
持续经营为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规定了时间范围,旨在解决资产估价、费用分配等重要会计问题。
会计分期是将企业在时间上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们地划分为若干个均等的会计期间。
企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年度是基本的会计期间。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计量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假设货币本身的价值是稳定不变的。
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编制应当以货币计量为基础,以综合反映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者事项的财务结果与影响。
以上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假设分别从空间、时间、计量手段和方法上规定了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基本前提条件,是企业设计和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
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会计对象的概念会计的对象可以高度概括为特定对象的资金运动。
2.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会计六要素各自的定义和分类会计要素是对经济事项引起变化的项目所作的归类。
按照会计要素所处的变动状态,可以分为静态会计要素和动态会计要素两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会计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总论
名称解释——会计会计对象反映职能监督职能
掌握知识点: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2)会计核算的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名称解释——会计要素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掌握知识点:
(1)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会计等式——资产= 权益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 利润(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
(3)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要素增减变化)
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
名称解释——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账户的对应关系
掌握知识点:
(1)账户的结构(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等)
(2)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
(3)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第四章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掌握知识点:
(一)资金筹资业务的核算
1.收到投资者投入货币资金80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800 000
贷:实收资本800 000
2.从银行取得期限为半年的借款600 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600 000
贷:短期借款600 000
3.归还短期借款300 000万元。
借:短期借款300 000
贷:银行存款300 000
(二)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1.购入A材料3000千克,单价1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51 000元;运杂费2 000,但款项尚未支付。
借:材料采购302 000
应交税费51 000
贷:应付账款353 000
2.A材料已验收入库,结转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借:原材料302 000
贷:材料采购302 000
(三)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1.本月耗用材料情况如下:生产产品领用85 000元,车间一般领用7 500,行政管理部门领用11 500元。
借:生产成本85 000
制造费用7 500
管理费用11 500
贷:原材料104 000
2.计提本月职工工资400 000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300 000,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4 0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76 000元。
借:生产成本300 000
制造费用24 000
管理费用76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400 000
3.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42 000
制造费用 3 360
管理费用10 640
贷:应付职工薪酬56 000
4.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7 000元,其中生产车间折旧费4 000元,行政管理部门折旧费3 000元。
借:制造费用 4 000
管理费用 3 000
贷:累计折旧7 000
5.以银行存款6 000元预付房屋租金。
借:待摊费用 6 000
贷:银行存款 6 000
6.本月生产车间应摊销房屋租金2 000元。
借:制造费用 2 000
贷:待摊费用 2 000
7.结转本月制造费用36 700元。
借:生产成本36 700
贷:制造费用36 700
8.本月生产产品已完工入库,结转其成本675 000元。
借:库存商品675 000
贷:生产成本675 000
(四)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1.销售甲产品价款200 000元,增值税34 000元,价税合计234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
行。
借:银行存款234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 000
应交税金34 000
2.结转已销产品应缴纳的销售税金8 000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8 000
贷:应交税费8 000
3.以存款40 000元支付产品广告费。
借:销售费用40 000
贷:银行存款40 000
4.结转已销产品的生产成本130 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130 000
贷:库存商品130 000
(五)经营成果的核算
1.企业对外公益性捐赠70 000元,已通过银行付讫。
借:营业外支出70 000
贷:银行存款70 000
2.收到职工李某交来的罚款100元。
借:库存现金100
贷:营业外收入100
3.结转本月实现的收入:主营业务收入677 000元,营业外收入3 000元。
借:营业外收入 3 000
主营业务收入677 000
贷:本年利润680 000
4.结转本月发生的费用:主营业务成本400 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5 000元,管理费
用12 000元,销售费用10 000元,营业外支出70 000元。
借:本年利润497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400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5 000
管理费用12 000
销售费用10 000
营业外支出70 000
5.结转本月应交所得税110 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110 000
贷:应交税费 110 000
6.按税后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100 000元。
借:利润分配100 000
贷:盈余公积100 000
7.分配给投资者利润260 000元。
借:利润分配260 000
贷:应付利润260 000
8.将本年未分配利润440 000元,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440 000
贷:利润分配440 000
第五章会计凭证
名称解释——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掌握知识点:
(1)专用记账凭证的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
(2)记账凭证的审核(一般了解)
第六章会计账簿
名称解释——会计账簿日记账分类账对账结账
掌握知识点:
(1)日记账的登记(一般了解)
(2)分类账的格式(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多栏式等)(一般了解)
(3)错账的更正方法(适应范围)
(4)对账(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
第七章财产清查
名称解释——财产清查未达账项
掌握知识点:
(1)全面清查局部清查定期清查不定期清查(一般了解)
(2)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看教科书P148例1)
第八章财务报表
名称解释——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掌握知识点:
(1)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一般了解)
(2)利润表的结构(一般了解)
第九章会计处理组织程序
名称解释——会计处理组织程序
掌握知识点:
(1)记账凭证会计处理组织程序(看教科书P199图9-1)(一般了解)
(2)科目汇总表会计处理组织程序(看教科书P208图9-3)(一般了解)
二、考试题型
1.本课程采用的题型有:名称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业务分析题等。
2.本课程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学生平时成绩占20%,卷面成绩占80%。
三、温馨提示
1.复习要全面但一定注意重点章节的阅读。
2.会计分录题一定要注意书写格式,不符合要求要酌情扣分的。
预祝大家考试顺利!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