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牵引图片

合集下载

下肢骨折牵引图片2材料79页PPT

下肢骨折牵引图片2材料79页PPT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Hale Waihona Puke 下肢骨折牵引图片2材料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骨科牵引技术

骨科牵引技术

骨科牵引技术牵引的种类●皮牵引●骨牵引●皮牵引+骨牵引骨牵引的作用恢复肢体的长度利于移位骨折的复位维持骨折端稳定明显减轻疼痛利于肿胀缓解根据骨牵引部位分类上肢骨牵引下肢骨牵引常用上肢骨牵引指端牵引尺桡骨远端骨牵引尺骨鹰嘴牵引下肢常用骨牵引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指端骨牵引适应症指骨骨折(脱位)掌骨骨折(脱位)腕骨骨折伴或不伴掌腕关节脱位指延长术尺桡骨远端骨牵引适应症♣尺桡骨不稳定骨折♣稳定骨折,但前臂肿胀严重尺骨鹰嘴牵引适应症:肱骨干骨折 / 肱骨髁上骨折进针部位:尺骨鹰嘴顶点向远侧2cm,距尺骨皮下缘1―1.5cm交点,从内向外进针 牵引重量:开始4―5kg,骨折复位后2kg维持易损伤结构:尺神经股骨髁上牵引适应症:股骨干骨折粗隆下骨折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髋关节脱位髋臼骨折进针部位:内侧通过股骨内侧髁顶点的纵线外侧通过腓骨小头的纵线横线髌骨上极以上1-2cm☻注意:老年患者宁上勿下牵引重量:体重1/10―1/7。

胫骨结节骨牵引适应症:* 股骨干骨折* 粗隆下骨折* 粗隆间骨折* 股骨颈骨折牵引重量:体重1/10―1/7。

易产生的并发症:* 胫骨结节劈裂* 腓总神经损伤跟骨牵引适应症:1、胫骨平台骨折2、胫腓骨骨干骨折3、骨折后局部肿胀暂时无法手术4、踝部骨折进针点:内踝尖与跟骨结节内后侧连线中点牵引重量:复位重量4―6 kg,骨折复位后3―3kg维持 注意事项:勿损伤踝管内重要神经、血管骨牵引操作步骤消毒(包括出针侧)铺巾麻醉(0.2%利多卡因)入针穿针再次消毒针眼牵引骨牵引操作注意要点进针方向牵引力线重量适当摄片复查及时调整。

骨科牵引术PPT课件

骨科牵引术PPT课件
牵引重量一般是第1、2颈椎用4kg,以后每下一椎体 增加1kg。复位后维持牵引重量为3-4kg。
为了防止弓滑脱,于牵引后第1、2天内,每天将牵引 弓的螺丝加紧一扣。
36
1、工具
37
2、划线
38
3、消毒铺巾
39
4、定位
40
5.局部麻醉
41
6.切开
42
7.另外一侧定位
43
8.另一侧局麻
骨科牵引术
XXX
1
概述
牵引疗法是通过牵引装置,利用悬 垂重量为牵引力,身体重量为反牵 引力,以克服肌肉的收缩力,整复 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 缩,以及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或 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2
牵引的目的
患肢制动,减少局部刺激减轻局部炎症扩散 保持肢体功能位 稳定骨折断端,镇痛,便于骨折愈合 矫正和预防因肌肉挛缩所致的关节畸形 使骨折、关节脱位复位。 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回流,消除肢体肿胀
牵引重量 :体重的1/6-1/8 ,老年人1/9, 维持量为3-5kg。
52
股骨髁上牵引
53
胫骨结节牵引
适应证:适用于股骨干骨折、伸直型股 骨髁上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 骨折等。
操作方法:穿针部位在胫骨结节向后 1.25cm,在此平面稍向远侧部位即进针 点。从外侧向内侧穿针,以免伤及腓总 神经。
44
9、钻孔
45
10、置入颅骨牵引器
46
11、包扎
47
尺骨鹰嘴牵引
适应证:适用于难以整复或肿胀严重 的肱骨髁上或髁间骨折、粉碎性肱骨 下端骨折、移位严重的肱骨干大斜形 骨折或开放性骨折。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屈肘90°,前臂 中立位,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在尺 骨鹰嘴下2cm,尺骨嵴旁开一横指处 进针。局麻后,将克氏针从内向外刺 入直达骨骼,注意避开尺神经,然后 转动手摇钻,将克氏针垂直钻入并穿 出对侧皮肤,使外露克氏针两侧相等, 以酒精纱布覆盖针眼处,安装牵引弓 进行牵引。

骨科牵引PPT课件

骨科牵引PPT课件

• a)皮牵引患者应随时注意皮牵引套松紧度, 及时调整
• b)骨牵引患者注意针眼处有无渗液、红肿

颅骨牵引患者
呼吸
20/07/2020
.
10
• V 健康指导
• a)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咳痰训练,帮 助患者翻身拍背
• b)主动活动牵引远端关节,进行肌肉缩活 动
• c)指导患者利用健肢力量做臀部抬高运动, 预防压疮
20/07/2020
.
8
III. 保持牵引针及针孔的清洁
a) 进出针孔无菌纱布盖好,有血液浸湿, 立即更换
b) 钢针两端插入带盖无菌小瓶
c) 针孔保持清洁干燥,75%酒精滴针孔处2 -3滴,bid
d) 针孔痂皮不能随便揭掉
20/07/2020
.
9
• IV 观察指端血运循环、感觉运动及神经受 损情况
位不适有关
2. 自理能力下降:与骨折及牵引限制活动
有关
3. 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4. 知识缺乏:与缺乏牵引相关知识有关 5. 潜在并发症:压疮、足下垂、坠积性肺
炎、关节僵硬、便秘、骨牵引处感染
20/07/2020
.
7
护理措施
I. 情绪护理 II. 注意牵引装置是否有效
a) 保持牵引绳悬空,绳上不可放置衣物 b) 不可随便增减牵引重量 c) 牵引绳及滑轮应与肢体成一直线 d) 注意保持反牵引力(抬高肢体) e) 定期测量两侧肢体长度 f) 保持患肢功能位,足底不可触及床尾 g) 保持牵引架固定,防止移位
骨科常见牵引技术及护理
20/07/2020
.
1
概念
目的
分类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骨牵引PPT课件

骨牵引PPT课件
(2)牵引重量 :股骨髁部骨折向后移位、骨盆骨折 移位及股骨骨折开始牵引重量为10-15kg,维持重 量为5kg。
骨牵引
14
骨牵引
15
胫骨结节牵引
(1)适应症:适用有移位股骨及骨盆骨折、髋关节 中心脱位及陈旧性髋关节脱位等。
(2)牵引方法:以腓骨头与胫骨结节间中点,即胫 骨嵴后2cm处作为进针点,由外向内进针,避免损 伤腓总神经。
(2)牵引方法:屈肘90度,以尺骨鹰嘴突向远端一 横指、距皮肤1.5cm交点处为进针点,由内向外进 针,以免损伤尺神经。前臂开放性粉碎骨折时可 与尺桡骨远端同时牵引。
(3)牵引重量 :肱骨骨折或肱骨髁上骨折开始牵引 重量为2-5kg,维持重量为2-2.5kg。
骨牵引
11
骨牵引
12
骨牵引
13
股骨下端牵引
(3)颅骨牵引钳:用于颅骨牵引。
(4)马蹄形牵引弓:多用于长形骨牵引。
(5)穿针用具:手摇钻、锤、套针把手、穿针 方向控制器等,均应严格消毒后使用。
骨牵引
8
颅骨牵引
(1)适应症:颈椎骨折和脱位,特别是伴有脊髓损 伤者。
(2)牵引方法:患者仰卧,剃光头发,以颅骨正中 线 与两侧乳突或两耳尖在头顶部的交点为中心点, 其两侧3.5cm处作为钻孔点,可用尖刀切一约1cm 切口,切透帽状腱膜,直达颅骨外板,或用粗克 氏针扎透软组织至颅骨外板,然后用特制颅骨钻 打透颅骨外板(成人约4mm、儿童2-3mm),千 万不能穿透骨板,以免损伤脑组织。将牵引弓钳 尖插入骨孔内,把固定螺丝拧紧即可牵引。
骨牵引
骨牵引
1
牵引技术是骨科治疗中应用较广的
治疗方法,它是利用持续的适当牵引力 和对抗牵引力的作用,使骨折、脱位整 复和维持复位;炎症肢体的制动和抬高; 挛缩畸形肢体的矫正治疗等。临床常用 的牵引技术有手法牵引、皮肤牵引、骨 骼牵引和特殊牵引等。

骨科常见牵引方法及护理ppt课件

骨科常见牵引方法及护理ppt课件
(2)检查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的方法:用力按压指(趾)甲, 甲床出现苍白区,松开后又很快转红润为血液循环正 常。
PPT学习交流
21
牵引护理常规
保证牵引力的作用及牵引重量
(1)患者取外展中立位,每日检查皮肤牵引绷带或胶布 是否有松动、滑脱,保持重锤悬空,不能将牵引重锤 着地或靠于床架上,不能将牵引肢体或头部抵于床尾 或床头经常巡视患者,检查皮牵引套、牵引用胶布的 松紧度及牵引重量是否合适,牵引螺丝有无松动,发 现异常随时调整。
滑轮
布朗氏架
PPT学习交流
13
颅骨牵引
适应症: 颈椎骨折脱位等外伤患者。
穿刺部位 :连接两耳外耳道,
做头部冠状线,再做头顶正中矢状线相交一点,以
此为中点,在冠状线线上放颅骨牵引钳,两钉齿的
位置即为颅骨钻孔部位。
牵引重量 :体重的1/12 ,第1、2颈椎用4㎏,以后
每下降一椎体增加1㎏。复位后其维持量为3-4㎏。
(2)牵引前应检查患者有无其他并发症或损伤,如心脑血 管疾病、休克、血管或神经损伤等。
(3)做好相应部位的清洁准备工作,颅骨牵引应剔除。
(4)备好操作用物、牵引器材、牵引床等。
(5)注意保护被服,避免被血液污染;适当遮挡患者及患
者视线,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注意保护患者
隐私。
PPT学习交流
20
牵引护理常规
末梢血运知觉运动
(1)随时观察肢端血液循环:经常观察伤肢末端的皮肤 色泽和温度、有无肿胀、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知 觉、运动有无障碍、指(趾)活动情况以及患者的主诉。 如发现末梢循环障碍,需及时告知医师。有时只需松 开绷带,减压后再重新缠绕,便可解除压迫。应警惕 由于血循环障碍而发生缺血性挛缩,或发生骨筋膜室 综合征。

骨科常见牵引的种类及方法PPT幻灯片

骨科常见牵引的种类及方法PPT幻灯片

特点
多与牵引架合用(一般都是用托马斯架)。 在搬移患者时,可以一方面固定肢体,同时保 持牵引力。上、下肢骨折牵引的患者转移时, 使用这种方法最合适。 此法是在一个闭合的牵引系统内对某一局部进 行牵引的,其牵引力及反牵引力都随着肌肉收 缩力强弱而相应改变,没有过度牵引的危险。 住院患者使用固定牵引法时,必须用绳子和滑 车把架悬吊起来,这样在患者抬动身体时,才 可不影响局部的固定,否则患者要抬起身体时 (例如,抬起臀部坐便盆),而架子不能动,则 势必使患肢受到牵扯,影响局部固定。
滑动牵引
牵引的一端连着一个 重量,通过滑车,进 行牵引。 反牵引力是通过抬高 床位的方法,使患者 身体向着与牵引力相 反的方向滑动而产生 的。 此法是用患者的体重 来平衡牵引的重量, 故又称为平衡牵引
滑动牵引的特点
牵引的重量不能随着肌力的强弱改变而 自动调节牵引力的大小。 无论是受伤早期肌肉收缩力量很强时, 或是经过卧床治疗肌肉收缩力已减弱时, 都持续用一个不变的力量牵引,故有过 度牵引的危险。 临床施行滑动牵引时,必须密切观察, 经常测量患肢长短,及时减轻重量。
骨科常见牵引的种类及 方法
赵祥丽
牵引是骨科的常用技术
目的和作用
1、骨折、脱位的复位和维持脱位后稳 定
2、挛缩畸形肢体的矫正
3、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回流、消 除肢体肿胀,为手法或手术治疗创 造条件
4、炎症肢体制动和抬高
牵引种类
1、皮肤牵引 (1)胶布牵引(2)海绵带牵引
2、兜带牵引 (1)枕颌带牵引(2)骨盆带牵引 (3)骨盆
护理措施
不随意放松
(一)心理护理
护理
(四)并发症预防和护理 1、皮肤水疱、溃疡、压疮 2、血管和神经损伤 3、牵引针、弓滑落 4、针眼感染 5、关节僵硬 6、足下垂

下肢骨折分型

下肢骨折分型

下肢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的分型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按骨折部位分为:头下型、经颈型和基底型2.按骨折线的方向分型外展型:Pauwels角<30度,股骨头向外翻,外侧鼓皮质有嵌插,为稳定型中间型:30度<Pauwels角<50度,为不稳定型内收型:Pauwels角>50度,为极不稳定型3.按骨折移位程度的分型(Garden分型)GardenI型:不完全性骨折GardenII型:完全骨折,无移位GardenIII型:有部分移位GardenIV型:完全移位关于GardenIII型和GardenIV型,其主要区别是看髋臼骨小梁与股骨头骨小梁有无移位。

临床上还有一个鉴别方法:GardenIII型股骨头往往低头,即内翻畸形;GardenIV型股骨头完全移位,骨小梁力线与髋臼骨小梁重排,侧位x片上可见IV型往往伴有较明显的前后移位。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1.AO/OTA分型A1 转子间简单骨折A1.1沿转子间线A1.2经大转子部A1.3经小转子下方A2 经转子部多块骨折A2.1有一内侧骨折块A2.2有数块内侧骨折块A2.3延伸至小转子下超过1cmA3转子间骨折A3.1反向简单骨折A3.2横行简单骨折A3.3粉碎骨折2.Jensen-Evans分型(由Jensen 于1975年通过改良Evans分型而来)基于大、小粗隆是否受累及骨折是否稳定首先分为顺粗隆间骨折和逆粗隆间骨折两类,前者分为五型I型:两骨折块,骨折无移位II型:两骨折块,骨折有移位,大小粗隆完整III型:三骨折块,有大粗隆骨折Iv型:三骨折块,有小粗隆骨折V型:大、小粗隆同时骨折,为III型和Iv型的合并R型:逆转子间骨折,骨折线自大转子下外方斜向小转子内上方股骨粗隆下骨折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分型以Seinsheimer分类较为常用,它按骨折块数目、骨折线部位和形状,将其分为五型:I型:骨折无移位,或移位<2mmII型:骨折移位为两个骨折块IIA:横行两骨折块IIB:螺旋形两骨折块,小转子与近骨折端相连IIc:螺旋形两骨折块,小转子与远骨折端相连III型:三骨折块IIIA:螺旋形骨折,小粗隆为第三块骨折块IIIB:螺旋形骨折,外侧蝶行骨片为第三块骨折块IV型:粉碎性骨折,骨折块4块或以上V型:粗隆下骨折伴有粗隆间骨折I、II型及IIIB型属于稳定性骨折,复位后内侧及后侧骨皮质相接触,固定后相对牢固IIIA、IV、及V型属于不稳定骨折,即使复位后也无法使骨折块达到稳定的接触,抗压应力落到内固定器上,容易造成骨折处畸形或内固定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旋转性暴力所引起的骨折多见于儿童,可 发生斜形、螺旋形或青枝骨折。
二、病因、类型及骨折移位机理
骨折发生的部位以股骨干中下1/ 3交界处为最多,上1/3或下1/3 次之。
②三不:不侧卧,不盘腿,不内收 ③8W后床上坐起,3月后扶双拐不负重行走,
6月后弃拐行走 优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低 缺点:长期卧床→肺部、泌尿、褥疮及
静脉血栓,故对全身状态差的高龄病人,以治 疗并发症为主。
2.手术治疗
⑴适应症: ①内收型骨折,有移位的骨折 ②65岁以下的股骨头头下型骨折 ③青少年的股骨颈骨折 ④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一、解剖概要
股骨干使人体最粗、最长、承受应力最 大的管状骨。骨干的密植骨较厚,股干 中部松质骨较少。股骨干有轻度向前外 的弧度。股骨干后面有股骨嵴,为股后 部肌附着处。股骨干中份后外方,有四 条有股深动脉发出的分支进入股骨嵴, 是股骨干的营养血管,同时也有分之进 入外侧肌群。
一、解剖概要
一、解剖概要
前缘与股骨上端前内侧骨皮质的相连 后缘与股骨上端外后侧相连 上极与股骨颈后侧骨皮质融合 下极与股骨干后内侧骨皮质融合股骨矩:
决定了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
病因与分类
1.病因: ①间接暴力:跌倒时,身体发生旋转,过
度外展或内收位着地 ②直接暴力:侧方着地,大转子直接撞击 ③病理性骨折:骨的囊性病变 2.分类①据股骨矩是否完整分为: 稳定性骨折:股骨矩完整 不稳定性骨折:股骨矩不完整
完全骨折分为: 无移位的完全骨折
部分移位的完全骨折
完全移位的完全骨折
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中老年病人,跌倒受伤史 2.髋部疼痛,下肢不能站立和行走,部分 病
人仍可行走 3.下肢外旋畸形:45~60° <①远折端失去了关节囊及髂股韧带的稳定作
用> <臀大、中、小肌及髂腰M、内收M的牵拉>
若外旋≥90°——怀疑转子间骨折
骨折对股骨头血供的影响最小
2.按X线表现分类
Pauwells角: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线形 成的角
⑴内收骨折:Pauwells角>50°,不稳定 ⑵外展骨折:Pauwells角<30°,稳定
3.按稳定程度分类
⑴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仅有部 分中断,股骨颈的 一部分出现裂纹。
⑵完全骨折:骨折线贯穿股骨颈
一、解剖概要
一、解剖概要
一、解剖概要
一、解剖概要
一、解剖概要
一 、 解 剖 概 要
二、病因、类型及骨折移位机理
❖ 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
➢ 主要是直接外力,如汽车撞击、重物砸压、 辗压或火器伤等,骨折多为粉碎、碟形或 近似横行,故骨折断端移位明显,软组织 损伤也较严重。
➢ 因间接外力致伤者如高处坠落,机器绞伤 所发生的骨折多为斜形或螺旋形。
股骨头缺血坏死,合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⑵手术方法:
①闭合复位内固定 ②切开重复位内固定 ③人工关节置换术 ⑶术后处理 卧床休息2-3W,6W后扶双拐负重不行走。
第二节 股骨转子间骨折
解剖: 1.部位:大、小转子之间,其内为松质
骨是股骨干与股骨颈的交界处,承受的 剪式应力最大。 2.股骨矩:决定了转子间骨折的稳定 性 , 位于股骨颈、干连接处内后方的 致密纵形骨板
4.局部压痛及轴向叩击痛(+),少有 髋部肿胀及瘀斑
5. Bryant三角及Nelaton线异常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⑴适应症: ①稳定型骨折(无明显移位,外展型,
及嵌入型) ②年龄大,全身情况差 ③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
⑵治疗方法:
①穿防旋鞋或下肢皮肤牵引,卧床6~ 8W,锻炼股四头肌,踝足趾的屈伸活动
● 牵引重量:体重的1/7-1/8 ● 牵引时间:8-10周
手术疗法
●指征: ▲ 非手术疗法失败 ▲ 同一肢体有多处骨折 ▲ 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 老年骨折不能长期卧床 ▲ 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 ▲ 无污染或污染轻的开放性骨折
方法:
▲ 切开复位内固定 内固定选择: 上段骨折—髓内钉 中段骨折—髓内钉或钢板螺丝钉 下段—钢板琴螺丝钉
病因与分类
一、病因: 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 轻微扭转暴力 青少年则需较大暴力
二、分类
:1.按骨折线分类 ⑴股骨头下型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下。 ⑵ 经股骨颈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中部 ⑶股骨颈基底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 与大小转子间连线 处 头下型骨折对股骨头血供的影响最大,基底型
临床表现与诊断
● 局部疼痛、 ● 压痛、 ● 肿胀、 ● 畸形、 ● 活动受限。
治疗
非手术疗法(牵引复位) ●牵引部位: 胫骨结节牵引 股骨髁上牵引
牵引方法:
▲ 垂直悬吊皮牵引:适用于1-3岁儿童
▲ 平衡牵引:用于3-15岁或成年人。 有 Braun架骨牵引 Thomas架骨牵
▲ 90°—90°—90°牵引,用于已感染, 开放性骨折便于换药 (髋、膝、踝关节各90°)
下肢骨折
Fracture of Low Limb
第一节 股骨颈骨折
解剖 1 颈干角: 110°~140°,平均127° 2 前倾角: 12~15° 3 髋外翻 4 髋内翻 5 髋关节前方有髂股韧带及关节囊包绕,
后方、内方、上方有坐股韧带及关节囊包绕 而骨头的血供:
① 股骨头圆韧带内的--股骨头小凹A
股骨头 凹部。
② 股骨干滋养A升支,沿股骨颈进入

骨头。
③ 旋股内、外侧A
的分支:
1. 骺外侧A→供应 股骨头
4/5~2/3
股深A→旋股内侧A 2.干骺端上侧A
3. 干骺端下侧A
股深A→旋股外侧A→供应股骨头小部分
旋股内、外侧A的分支相互吻合,在 股骨颈基底部形成A环。
▲ 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第三节 股 骨 干 骨 折
fracture of the shaf of the femur
股骨干骨折是指粗隆下、股骨 髁上这一段骨干的骨折,占全身 骨折的4~6%,男性多于女性, 约2.8∶1。10岁以下儿童占多数, 约为总数的1/2。
第三节 股骨干骨折
一、解剖概要 二、病因、类型及骨折移位机理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四、治疗 五、护理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