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丰登好收成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评析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2018年全国卷Ⅰ语文试题解析

高中学习交流群:9854211/9850646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答案】1.D 2.A 3.B【解析】这篇文章属于文化类论述文,考点包括理解(B)和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考查考生的理解词句、筛选整合、理解运用论证方法的能力。
要提高这类题目的正答率,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还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然后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或者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的信息是否一致,或者由文中的信息能否得出选项中的结论。
1.此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D项混淆是非。
“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误,原文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而且结合“照着讲的意义,在于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可知,“新子学”是通过“照着讲”得到“理论之源”的。
2.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
根据原文信息“‘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文章并不是要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没有涉及正反对比论述。
3.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
A项“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可知二者并不是互相隔膜的。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Ⅰ) 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语文试题(内含详细解析答案)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语文试题(内含详细解析答案)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语文试题(内含详细解析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精品解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Ⅰ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精品】2018年高考全国乙卷【i卷】语文试题解析与反思(可编辑

语用题
❖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 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经历……航次搭配 不当】
❖ B.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 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 C.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 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架勘查任务。【经历了……航 次搭配不当】
❖ D.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 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执行……航 次搭配不当】
语用题
❖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 是(3分)
❖ A.“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 ❖ B.“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
❖C.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 宫【承接情面的主语人,因该是动词“走进” 或者“进入”,然后根据后文各种实验室分 布,可知这里强调突出的应该是实验室很多, 所以答案选C。】
文学类文本阅读
❖ 6.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 答案:
❖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 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 蕴更深刻;
❖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 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 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⑥<副>平素;一向。《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诗歌鉴赏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Ⅰ)试题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7考在线五谷丰登好收成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评析◎安徽/唐金龙摘要:作为新高考的探路考试,怎样显现风向标的作用,是需要教师特别关注的。
在立德树人、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表达诸多维度上通过考题的形式加以呈现是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具体考题在形式上以及内容上加以剖析,可以让学生有方向感,有归属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而为其将来赢得人生精彩奠基。
关键词:全国高考;语文Ⅰ卷;评析一年的收成好,有标准吗?有,五谷丰登。
稻、黍、稷、麦、豆都丰收了,那收成自然就好。
五谷丰登本是农业语境下的词语,但却关联着世俗真实的现实生活。
以此为切入点来关照全国语文高考,并不是生拉硬拽。
语文的外延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
语文教学与考查有些类似于农业的节奏,是要有渐进生长的过程,需要适当的等待,要顺其自然,要因时因地制宜,要呵护调理,特别是明显区别于工业化流水线下的整齐划一,甚至是拒绝快节奏的模式因子。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为对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检验,作为大学选拔人才的平台,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标杆意义,同时全面考查了考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等方面。
特别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全要素框架下,针对性的考查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的积累与构建,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素养。
2018年的全国高考语文Ⅰ卷可亮点多多,可以说是五谷丰登。
一、占领道德高地刘勰说过这样的话:“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语言材料里所蕴含的情感都是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来内化的。
在当下,“立德树人”正面临着被机器异化。
现代工业过分强调经济效益,采用的是整齐划一的流水线生产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使人成为所谓单面人。
技术主义思潮也渗透到语文教育领域,尤其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种新要素突起,各种新手段层出,而语文教育绝对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还必须要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强调应以人为本,一切都要着眼于人的发展。
语文的功能就在于能够把人文精神定位在人的精神家园的营造上面。
语文教育追求的效果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的小说阅读,赵一曼是主角,学生需结合作品分析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直接明了,是有正能量的指向意义的。
文中写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和飞鸟走兽。
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
通过阅读文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女性、一个革命战士的人格魅力与生活情趣,鲜活而生动。
这既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的能2018/7力,也是树立道德标杆,使学生思维得到训练的同时,灵魂也得到升华。
文言文阅读中,传主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崇,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让于鲁芝。
这些文本都让考生有所感悟。
二、知识要化为能力杭州的外卖哥雷海为一下成了网红,因为他是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
在雷海为读小学一年级时,他的父亲就把手抄的诗词贴在厨房的墙壁上让他背诵。
2004年,一本偶然翻阅到的《诗词写作必读》令他真正对诗词产生认识与热爱,他就此开始大规模背诵古诗词,“那一年就背了800多首。
”这样的背诵显然还只是知识层面的积累。
雷海为说,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尽了人在困境中的积极心态,自己也不断从古诗词中寻找支撑精神的力量。
他在深圳当过电工,在上海做过礼品销售,最困难时身上只有几十元钱。
回首过往,雷海为说,“没考上大学是心中的遗憾,但也得益于踏入社会后的经历,才养成了自己淡定平和的心态。
”有了这样的感悟就是一种能力了,自我调整社会角色,自我调整心态,正是一个成熟健全的人的必备能力。
说这些就是想表达,语文应试正确的路径应是尽量少考死的知识,而将对能力的考查放在突出位置。
正如论述类阅读材料上所说的那样,“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这样才能形成个性化的能力。
将语文能力量化到提取信息的能力、判断表达正误的能力、整合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原因的能力、理清思路的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等等,都不能是孤立的,而应该通盘加以考虑,进行有效考查。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中21小题的图文转换是个好题目。
在读图时代来临的当下,通过一张图看清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显得特别重要。
能够将图中涉及的信息用语言准确的概括出来,就是语言表达的能力。
文言文翻译考查的也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国白话文历史较短,大量经典存在于文言之中。
作为中国人,如果不能读懂浅显的文言文,那是不可想象的。
坚持对文言进行考查,是正本清源。
三、固守文化家园《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的又一创新之作。
节目全面挖掘诗词背后的深厚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彰显艺术魅力,并邀请音乐人用“和诗以歌”的方式演绎经典诗词。
“诗言志、歌永言”,通过咏唱经典诗词带领亿万中国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经典诗词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本是一首普通的小诗,而在2018年正月初一,沉寂了200多年后,清代诗人袁枚的《苔》被乡村支教老师梁俊和贵州山里孩子们的演唱唤醒,感动了亿万中国人。
“歌以咏志”再一次引发我们强烈的内心共鸣,乡村、孩子、未来等等的思考都融化在一片童声之中。
名句名篇默写部分在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增加了1分,这是新高考的探路之举。
新高考的背诵篇目大幅度增加,其引领作用就在于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固守我们的文化家园。
三句话的提示性语言准确到位,不为难考生。
每年例行的古诗词鉴赏是必要内容。
中国文学的源头便是诗歌,诗在漫长的年月里都是我们最重要的表达方式,而在当下却不可逆的式微了。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中关于李贺的《野歌》的考查还是有点瑕疵的。
看开头几句写作者拉开山桑木制成的弓,仰天射出用乌鸦羽毛作箭羽的箭,弦响箭飞之时,天空中口衔芦苇疾飞而过的大雁应声中箭,跌落下来。
再看穿2018/7考在线着肥硕宽大的黑色粗麻布衣服的作者,迎着呼啸的北风,在田野里烧烤着猎物,饮酒高歌,一直到黄昏来临。
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其实是诗化语言,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诗人要仰望的天街是京都,诗人要射落的那个“鸿”也并是真正自然界的大雁,而是要折桂中举,诗人是以形象化的比喻描绘出自己的理想宏愿。
虽然说是喻指,虽然是写李贺所处的中唐,但毕竟“仰天射落衔芦鸿”对当今中学生还会多多少少有心理暗示的。
保护生态环境,爱护野生动物是最起码的人文关怀。
在高考这个神圣的平台上,运用这样的语言材料还是不太妥当的。
四、脑洞还可以大开继去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准星AI-MATHS”首次公开挑战高考数学之后,人工智能机器人再次与众多高考生一起走进考场,这次挑战的是高考作文。
有专家认为,计算机程序的设计者完全可以通过对历年高分作文数据的分析,指挥机器人写出最符合阅卷者心意的文章。
虽然机器人还不能表达人类的复杂情感,但高考作文的阅卷时间很短,四平八稳的作文就算不得高分,也可以获得不错的分数。
但人工智能机器人写出的高考作文毕竟只是简单层面的模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
机器写稿的核心是利用大数据对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套用固定算法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再用特定格式呈现,这一过程势必会造成写作模式的固定,适用面较窄。
写稿机器人虽然在数量和效率上胜过人类,但其缺乏灵活性和创造力。
机器始终是机器,它目前并不具备和人一样的思考能力。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的作文还是高水平的。
这样的作文题可以说基本达到了新高考对学生作文素养的考查要求。
让考生能够关注时代发展,关注现实生活,让年轻人知晓自己在时代进程中所处的位置,明确其应该发挥的作用。
作文题材料的提示,让考生联想和思考,考生是有话可说的。
审题不设过高的障碍应该是应试作文的一个起码要求,否则考生想了半天,还不知应从何下手。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题的设置其实就要求考生回答一个问题:怎样继往开来,在时代的大潮中当勇敢的弄潮儿,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如果考生直接就以写信的形式向2035的学生喊话,则会略显偏题。
这个作文要求考生写当下的话题,要有时代的前瞻性,所说话题与展开内容应既是当下现实,又对未来有启发意义与关照意义。
写作文还关系到一个说话的方式方法问题。
作文就是要让学生会说话,想象这篇文章会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这是最大的创新之处。
以前都说应试作文题限制了考生的发挥,固化了学生的思维。
而这样的要求则完全让学生放得开,想得开。
2035年的中学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现实生活,怎样让彼时的他们能看懂,是考生必须要考虑的。
2017年的作文题目是与外国年轻人“对话”,而2018年则要求与未来的年轻人“对话”,继承中的创新一目了然。
作为选拔性考试,应试作文要求考生能够关注社会热点本没有错。
除了材料中以年表形式列出的一些众大事件外,“一带一路”是怎么一回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该怎样化解,明星高片酬究竟该不该,人工智能会不会最终毁灭人类等等。
高考考查这些不是要让学生有专门的研究,而是要引导学生对当下的热门话题有所了解,毕竟死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
文能载道,应试作文要考查学生思考社会热点的能力已经有所共识,这个引领性还将继续发挥。
2018年的高考作文题,学生的想像力、思辨力、概括力都得到了全方位的考察。
既了解过去,又关注当下,更思考未来。
这个作文,学生讲故事也行,讲道理也行,其最大的挑战在于要让2035年的学生能读懂,要让他们有所借鉴,2018/7这就要求考生语言表达本身要具有新颖之处、独到之处。
这正是写作的魅力所在。
五、期待独树一帜语文考试免不了会有基础知识的考查,2018年的语用题有所创新,将原来的病句辨析、填空、成语三个小题合并在一个整体语段中。
这在运用层面上比原先的分题考查更能考查学生的判断、理解、整合素养。
受全国大范围考试的客观制约,语文考试不能考查学生的听说能力是明显的缺陷。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语文试卷中有了将口语改为书面语的题目(第20小题),难度不算大,但是个方向,要求考生重视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
互联网时代、自媒体时代,各种个性化表达层出不穷,丰富多彩不见得就符合规范,语言表达需要正本清源。
关于实用类阅读的考查与2017年相比没有变化,依然是非连续性文本。
这与时代性密切相关,碎片化阅读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阅读方式,也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