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干预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干预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人际关系困扰,这些挑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原因以及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干预措施以改善这一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原因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和竞争压力的增加,他们往往忽视了与他人建立健康关系的重要性。
此外,大学生普遍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
此外,新的社交环境和人际群体也增加了适应的难度,使大学生们感到不自在和焦虑。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对心理健康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首先,持续的人际关系困扰会导致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加。
他们可能感到被孤立、排斥和不被理解。
此外,人际关系困扰还可能引发社交恐惧症和自尊心下降等问题,进一步损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干预措施为了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有几个干预措施是可行有效的。
1.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应对人际关系困扰。
心理咨询师可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帮助他们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支持小组,让学生有机会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减轻压力和孤独感。
2. 提供人际交往培训课程大学可以开设人际交往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这些课程可以教授学生如何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沟通技巧以及解决冲突的方法。
通过这些培训,学生可以增加自信,从而更好地应对人际关系困扰。
3. 鼓励社交参与和建立社交支持网络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如校园组织和社团。
这些活动提供了与同龄人建立联系的平台,帮助学生扩展人际关系的范围。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聚会和社交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帮助他们建立更多的社交支持网络。
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
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据调查,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程度上相比较普通学生要弱。
虽然经济状况与心理压力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但是当它不能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时,就会变成一种心理压力源。
贫困大学生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
近几年,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凸显,这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注。
文章分析了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成因,探讨疏导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对策,希望能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对策【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12-02贫困大学生主要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一般将月生活费低于800元的大学生确定为“困难”,低于600元的则为“特别困难”。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特别是在分数低、收费高的独立院校,贫困生的比例不断增大。
据调查,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程度上相比较普通学生要弱。
虽然经济状况与心理压力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但是当它不能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时,就会变成一种心理压力源。
贫困大学生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
一、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在一些贫困地区还留有“高中生拖累全家,大学生拖垮全家”的说法,这对于尚未自食其力的贫困大学生造成心理压力,特别是看到别人有自己没有,或者过于敏感等,很容易引发挫折感,出现人际交往问题。
研究认为,贫困大学生不良的人际关系中主要出现的心理障碍有:1.自卑心理自卑是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由于认知歪曲所形成的对自我价值的消极评价,并由此产生自我否定的态度及与之相应的鄙视自己的情感体验。
有的贫困生家庭困难、成绩平平、毫无特长,对自己超级没有自信。
自卑者感觉自己总低别人一等,做事畏首畏尾,不爱主动与人交往。
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自身价值,觉得自己能力差、交往能力不行,会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
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研究

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陈智旭来源:《高教探索》2011年第04期摘要:目前,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些的问题,缺乏与异性交往的自信,与人沟通相处的能力较差,因被歧视而感到苦恼,不能专注地倾听,由自卑心理造成不适应,经济贫困导致较大的压力,等等。
这主要由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所引起。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提供异性交往平台、强化沟通相处能力训练、健全和完善咨询和倾诉机制、开展心理健康进社团活动、实施经济援助时注意隐私保护、扶贫扶志相结合、开展感恩教育等,使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自卑心理;全面发展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通俗地说,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的交流和往来。
人一出生,就落入了人际交往之中。
最初是依赖父母的照顾,接着是需要和同伴一起玩耍,之后从家庭到学校,再从学校走向社会,完成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际交往的轨迹也就是人生的轨迹。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正确认识社会,使人逐渐实现社会化,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人生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必须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素质,尽快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约占大学生总数的20%多。
所谓贫困大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
[2]由于种种原因,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些问题。
对本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利于高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问卷调查及分析(一)调查方法和对象为了更好地对贫困生人际交往问题进行研究,笔者以河南科技大学、湖南吉首大学、安徽马鞍山师专、暨南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湛江师范学院等6所高校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于2010年7月份以随机的方式对以上6所高校7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个高校发放问卷12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692份,其中贫困生168人,非贫困生524人,贫困生比例占24.3%,以SPSS软件进行统计。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浅析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上接第191页)出大业绩;创新技术必须与提高技术的质量、实力相结合,否则新技术的效果最多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只有技术全面而且能够有机组合,合理运用,才能体现出打法的先进性。
推挡技术的防守和调动落点的能力比反面强些,包括它的节奏变化,这些都是横打不能替代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反手完全用横打,变化正手可能差一点,横打只作为辅助性进攻,相持肯定弱一点,但变化肯定多一点。
运动员的目的就是胜球,任何直拍横打选手都要在对手适应自己的打法之前有所改革创新,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1]滕守刚.乒乓球高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2]王新胜,顾玉飞.竞技心理训练与调控[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3]岳海鹏.乒乓球打法与战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俞继英.奥林匹克乒乓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责任编辑:陈双芹] 0引言宿舍是大学生常居住的地方,是大学生们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场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场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样也是最容易发生冲突、口角的地方,宿舍冲突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学生生活,学习和活动的一大问题。
笔者在担任心理咨询师及辅导员工作中,深感大学生宿舍冲突是十分突出的,同样也是最难处理好的工作其中之一。
1独立院校大学生宿舍冲突的成因独立院校宿舍人际冲突主要与家庭背景、文化差异、沟通方式、适应能力、内心成熟度有关。
[1]学者张研清认为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与生源地差别、家庭环境、基础教育缺失、大学生价值观不同、人际交往技巧的缺失、感情障碍已经人格缺陷有关。
[2]学者吕映福认为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与大学生贫富差距、自我认同感缺失、消费观念差异性、宿舍公共利益参与性、人际沟通方式运用不当造成。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分析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分析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分析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分析的调查报告摘要: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
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一、选题背景在当今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的能力则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我们知道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2.23 凶杀案,主犯马加爵,由于与同学产生了一些小矛盾,而走上杀人的道路。
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希望通过对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交往的原则的认识与理解,结合这些特点与原则,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我们自身的人际关系。
二、调查方式我调查的是大学生群体,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
本次调查是自填问卷的形式,通过自行设计一份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分析的调查问卷,然后给自己所认识的每位在校大学生发一份该问卷的邮件,和请他们帮忙多帮忙散发,再趁还有学校未放假,在某些学校当场发当场收,确保问卷的回收率与质量。
三、资料收集方法与过程1、研究的主要变量本文考虑的是各种因素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因变量)的影响。
所考察的自变量主要有:性别:分为男、女;年级: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独生子女:分为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城乡差别:分为城镇、农村;主要性格:分为外向、内向。
2、资料收集过程我给自己所认识的每位在校大学生发一份该问卷的邮件,和请他们帮忙多帮忙散发,再趁还有学校未放假,在某些学校当场发当场收。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大学生宿舍是一个与家庭分离的新环境,在这个新环境中,大学生需要与陌生人相互了解、相互适应,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宿舍人际关系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探讨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解决宿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性格、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
性格差异可能导致个体之间产生冲突和摩擦,比如有些人偏好安静,而另一些人喜欢热闹;有些人喜欢整洁,而另一些人更加随意。
家庭背景的差异也会产生影响,比如有些人可能因为家庭教育的不同导致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冲突。
生活习惯的不同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比如作息时间的差异、个人卫生习惯的差异等。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宿舍布局、共同生活空间以及宿舍规章制度等。
宿舍布局的合理性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布局合理的宿舍,可以提供个人私密空间,并且有共享的公共空间,方便大家进行交流和活动。
相反,布局不合理的宿舍,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不适应。
共同生活空间的环境卫生状况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之一。
如果宿舍的卫生条件较差,可能会引发不和谐和冲突。
宿舍规章制度的制定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合理的规定和管理可以维护大家的权益,减少摩擦和冲突。
针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影响因素,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要加强沟通交流。
大家可以通过积极地与室友交流,理解对方的需求和喜好,避免产生冲突。
在沟通过程中,要注重倾听,尊重和理解对方的观点,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要加强合作与共享。
在共享生活空间时,大家要互相照顾和帮助,如共同清理卫生、分担家务等。
通过合作和共享,可以增进互相的了解和感情。
要尊重个体差异。
大家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生活习惯,充分体谅和包容他人的不同,避免因为个体差异而产生冲突。
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宿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应该注重协商和公平,确保大家权益得到保护,减少摩擦和冲突。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困扰类型有哪些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困扰类型有哪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困扰类型(一)家庭经济贫困影响到人际交往。
有的同学家境贫寒,甚至学费都是贷款或者缓交的。
而现在的大学生讲究物质消费,同学朋友之间经常一起出去吃饭唱歌等,维持人际交往状况需要一定的费用。
特别是如果有在谈恋爱,要给对方送礼物等等,这笔费用会更大,这就造成了矛盾。
一方面,大学生的经济不独立,另一方面,人际交往又需要一定的费用。
许多同学为了防止出现这一矛盾,干脆自我封闭,不去和人交往,以免让别人知道自己囊中羞涩,影响到自己的自尊心。
而这种情况又导致别人不愿和他交往,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一个重要问题。
(二)对人对己要求较高,追求人际关系的完美。
没有人是完美的,这是许多人都懂得的道理。
然而,现实中却有不少大学生以完美的标准去衡量他人与自己,这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即不能接纳自己,也不能接纳别人,在与人交往时显得比拟苛刻,自己友善的行为没有得到别人的回报就对人际关系产生失望心理,对别人的期望值较高。
还有的同学拿高中同学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同学,总是认为现在的同学没有高中的同学好,经常和高中的同学联系,而忽略了身边的同学,这又加重孤独心理。
(三)不懂得如何和异性相处。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和异性相处的渴望逐渐增加,有的同学和同性相处得比拟融洽,但是由于害羞、自卑等心理,导致在和异性相处时出现一定的困难,比方不敢主动和异性交往,和异性讲话会紧张,有了喜欢的异性不知道如何处理等等。
有的同学不懂得如何表达爱,有的同学不懂得如何拒绝爱,这些都会造成许多的困扰,严重影响自己的心情甚至同学的心情。
还有的同学在谈恋爱的过程中不懂得把握异性的心理,总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误解对方的行为,造成许多的误会,继而出现争吵,甚至分手,导致心情低落。
(四)内心想与人交往却不懂如何交往。
此类学生不同程度上都有人际交往中的自卑、不善言谈、交往不主动等障碍。
这类学生内心非常渴望与同学交往,但又缺乏人际交往的根本技巧,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甚至说话和行为方式让人产生反感,比方总是讲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打探别人隐私,不注意说话方式等,这些都会造成周围的同学不愿意和他交往,因而缺乏朋友,感到特别孤独。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在大学,寝室里的人际关系的确很微妙,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却频频出现人际关系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问题及其原因吧!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文章内容。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问题一:焦点人物“爱情宠儿”“老师宠儿”“学习宠儿”常常是学生中的焦点人物,但也常是同学妒忌的对象,如果这类同学在言行上表现不当,常常会引发同学矛盾甚至导致悲剧发生。
问题二:贫富差异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地域的差异可能带来贫富差距,这种“经济的不平等”导致的矛盾在大学生中也很普遍。
由于贫富差距引起的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在大学校园里也是一种高发心理问题。
如果这些关系处理不好,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常常会影响他们的发展。
问题三:不讲卫生经常有人在寝室里乱扔东西从来不叠被子,床上又脏又乱,袜子穿完也不洗,踢了球一身臭汗也不洗,上厕所甚至常常忘记冲,从不打扫寝室卫生,反而是垃圾制造者……这些恶习常让室友受不了,尤其是一些爱干净的同学,一旦意识到自己成为寝室的“清洁工”的时候,心头必然不快。
长此以往矛盾冲突就会发生。
问题四:过分亲密无论室友当时是否愿意,都要拉着室友一起锻炼、上学、吃饭、看电影等,过于亲密的交往使得室友失去了和别人交流的时间与空间,狭隘的人际交往让室友觉得空虚而对此人的“友好”烦恼不堪。
“依赖型”朋友在大学女生群体中并不少见,过多地占用别人的时间的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成人依恋”。
过分亲密的另一种形式就是不分彼此用别人的东西,然而凡事有“度”,亲密得太“不拘小节”了,好事也会转化。
比如反正是好兄弟的东西,一包饼干算什么,先吃了再说;下雨天不想买饭打水了,就请同寝室的姐妹代劳一次吧……一两次可以,长此以往,如果帮忙的机制得不到轮换,再铁的兄弟、再亲的姐妹,也会生出反感。
尤其是因为事情发生在朋友之间,同学大多会选择低调处理,但如果心头的阴翳长久得不到消除,沉默也总有爆发的一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统计,我国目前在校贫困大学生约300万左右。在这个庞大的贫困生群体中,有的学生能勇敢面对家庭的经济困难,自立自强,保持着一种积极上进的健康心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表现为自卑、自闭、逃避、怨恨、依赖、自暴自弃、人际障碍等消极心态和心理障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独立学院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教育部统计,截止到2012年9月,全国除转设为民办院校外还有独立学院303所,在校学生近200万。通常人们会认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一般比较富裕,不存在贫困生现象,其实不然。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来自相对富裕的家庭,但由于独立学院招生分数线低于同类公办院校,同时当前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就业等方面对学历的严格要求,都迫使一些家庭经济不太好的学生不得不选择到独立学院就读本科。因此,随着独立学院发展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贫困生的比例也相应增大。也正是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性质,这些贫困生周围的非贫困生往往都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无形中给他们增加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独立学院贫困生问题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西方国家的大学也存在着贫困生,但把贫困生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却是我国独有的。近年来随着独立学院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独立学院贫困生进行研究。目前,关于独立学院贫困生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1-2]、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及教
育对策研究[3-4]、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5]、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指导研究[6]等,这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也有其不足和局限。主要表现在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深度;从外部视角切入研究的多,而从独立学院贫困生自身的角度切入研究的少;描述性研究多,实证分析的少。笔者认为,对于贫困生教育问题的研究应以内部视角为主,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结合的研
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邓军周孝佳周玥**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系,四川成都611731)
摘要: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量表对340名独立学院贫困生进行调查,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人际关系困扰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状况堪忧;(2)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总分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各因子均呈显著相关;(3)自责、求助、合理化、客观支持及支持总分对独立学院贫困生的人际关系总分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关键词: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中图分类号:Q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6923(2013)03-0012-06
*收稿日期:2013-06-07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西南交通大学)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13JDZD06。
**作者简介:邓军(1982-),男,四川资中县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讲师。
周孝佳(1992-),女,四川富顺县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本科生。
周玥(1992-),女,四川金堂县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本科生。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BEIJINGINSTITUTEOFEDUCATION(NATURALSCIENCEEDITION)
第8卷第3期2013年9月Vol.8No.3Sep.2013
12究。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对独立学院贫困生群体人际关系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通过对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培养健康的人格和品格,对于解决贫困生问题、大学生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其高校学生工作都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本研究分别从一所沿海地区独立学院和两所内地独立学院一至四年级贫困大学生中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贫困大学生共360人,剔除废卷得到有效被试340名,有效问卷回收率94.4%,其中男生168人,女生172人;文科生155人,理工科185人;有学生干部经历的153人,无学生干部经历的187人。所抽取的贫困生是根据全国学生资助中心界定的有国家助学金获得资格的贫困生。
1.2研究工具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为:(1)郑日昌教授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7]该量表包含28个项目,每项答案只有“是”与“否”两个选项,选“是”计1分,选“否”为0分,总得分在0-8分的为无人际关系困扰、9-14分的为轻度困扰、15-28分的为严重困扰,该量表包含交谈、交际交友、待人接物及异性交往四个维度。(2)肖计划教授修订的应付方式量表,[8]包含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
合理化6个因子。(3)肖水源教授修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8]包含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计总分即为社会支持总分。以上工具均为国内修订或编制的、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量表。
1.3施测程序将问卷装订成套,以班为单位或者以召集方式,采用统一的指导语集体施测。收回问卷中若有一种量表作废,其余两种亦为废卷。对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完成。
2结果2.1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困扰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对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状况从整体上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检出统计,结果见表1
。
从表1可知,50.58%的贫困生不存在人际关系困扰,30.00%的贫困生有轻度的人际关系困扰,
19.41%学生有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
2.2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将人际关系总问卷和各维度得分作为因变量(5个因变量),性别、科系和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作为自变量,进行2×2×2的多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
从表2可以看出,人际关系总分在年级、科系和学生干部经历变量主效应上均达到显著或十分显著水平,人际关系总分除在性别和科系之间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变量交互作用均不显著。从各维度因变量来看,交谈维度在各自变量主效应上均不显著;交际交友维度在科系、学生干部变量及性别和科系交互变量主效应上显著或十分显著;待人接物维度在性别、科系变量及性别和
表1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状况统计结果(N=340)困扰程度N平均分(M)标准差(SD)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无或很少1724.212.5950.58
轻度10211.451.7930.00
严重6617.152.7219.41
邓军周孝佳周玥: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3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科系、性别和学生干部、性别与科系学生干部交互变量主效应上均达到显著或十分显著水平;异性交往维度在性别变量和科系变量主效应上达到显著或十分显著水平。
2.3独立学院贫困生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相关分析结果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困扰和应对方式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应对方式各因子和人际关系各因子均显著相关,其中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结果见表3
。
2.4独立学院贫困生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相关分析结果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困扰和社会支持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社会支持各因子及支持总分和人际关系各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结果见表4
。
2.5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为了探讨应对方式各因子及社会支持各因子对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困扰的预测力,以人际关系总分为因变量,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自责、求助、
表3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系数(r值)
交谈交际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人际总分解决问题-0.244**-0.200**-0.264**-0.210**-0.285**
自责0.453**0.498**0.474**0.351**0.552**
求助-0.276**-0.297**-0.236**-0.145*-0.297**
幻想0.288**0.339**0.286**0.249**0.362**
退避0.259**0.327**0.209**0.251**0.328**
合理化0.294**0.229**0.332**0.312**0.362**
表2不同性别、专业、是否学生干部的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方差分析结果交谈交际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人际总分性别0.6812.6805.881*16.252**7.791**
科系0.1847.944**11.764**2.7336.513*
学生干部2.2586.090*0.3065.803*4.993*
性别×科系1.0947.340**5.233*0.9664.755*
性别×学生干部2.9780.1074.396*0.1961.932
科系×学生干部0.0030.0151.1133.0900.050
性别×科系×学生干部3.1430.0934.103*0.0190.979
注:“×”表示交互作用,*p<0.05,**p<0.01,下同。
表4独立学院贫困生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系数(r值)
交谈交际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人际总分客观支持-0.165**-0.144**-0.050-0.200**-0.178**
主观支持-0.337**-0.297**-0.294**-0.299**-0.383**
对支持的利用度-0.249**-0.237**-0.204**-0.205**-0.280**
支持总分-0.369**-0.331**-0.280**-0.344**-0.41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