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温度和温标 同步练习人教版选修3-3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3温度和温标练习题测试题复习题

高中物理选修3-3温度和温标练习题测试题复习题

高中物理第7章第4节温度和温标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3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6题为多选题)1.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达到热平衡后,它们具有相同的物理量是( ) A.质量B.密度C.温度D.重力答案:C解析:由热平衡的定义可知,C选项正确。

2.下图是四种测液体温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D解析: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必须置于液体中,而且不能与器壁接触,只有D正确。

3.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一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里,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的温度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提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的示数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答案:C解析:要测量冰下水的温度,必须使温度计与冰下的水达到热平衡时,再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可隔着冰又没法直接读数,把温度计取出来,显示的又不是原热平衡下的温度,所以A的做法不正确,C的做法正确,D的做法不正确,B的做法也失去了原来的热平衡,水瓶提出后,再用温度计测,这时,周围空气也参与了热交换,测出的温度不再是冰下水的温度了。

4.(南通市2014~2015学年高二检测)下列状态处于热平衡态的是( )A.将一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B.冰水混合物处在0℃环境中C.一个装有气体的密闭绝热容器匀速运动,容器突然停止运动,容器内的气体D.开空调2分钟内教室内的气体答案:AB解析:系统处于热平衡态时,其状态参量稳定不变,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冰水混合物在0℃环境中,其温度、压强、体积都不再变化,是平衡态,故A、B对;一个装有气体的密闭绝热容器匀速运动突然停止时,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故其不是平衡态,C错;开空调2分钟内教室内的气体,温度、体积均要变化,故其不是平衡态,D错。

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4节温度和温标达标练含解析人教版选修3_3.doc

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4节温度和温标达标练含解析人教版选修3_3.doc

第4节温度和温标1.(2020·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 A ) A.热力学温标中的每1 K与摄氏温标中每1 ℃大小相等B.热力学温度升高1 K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 ℃C.热力学温度升高1 K小于摄氏温度升高1 ℃D.某物体摄氏温度10 ℃,即热力学温度10 K解析: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的起点是不同的,但是热力学温标中的每 1 K与摄氏温标中每1 ℃大小相等,故热力学温度升高1 K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 ℃,故A正确,B、C错误;某物体摄氏温度10 ℃,即热力学温度(273+10)K=283 K,故D错误。

2.(多选)(2020·广东省梅县区校级月考)关于热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 ) A.热平衡就是平衡态B.标准状态下冰水混合物与0 ℃的水未达到热平衡C.系统甲与系统乙达到热平衡就是它们的温度达到相同的数值D.量体温时温度计需和身体接触十分钟左右是为了让温度计跟身体达到热平衡解析:一般来说,平衡态是针对某一系统而言的,描述系统状态的参量不只温度一个,还与体积压强有关;而根据热平衡的定义:如果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温度相同),则它们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平衡,因此热平衡是两个系统相互影响的最终结果,故A错误;标准状况下,冰水混合物与0 ℃的水的温度相同,则已达到热平衡,故B错误;根据热平衡的定义:如果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温度相同),则它们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平衡,故系统甲与系统乙达到热平衡,就是它们的温度达到相同的数值,故C正确;根据热平衡的定义,量体温时温度计需和身体接触十分钟左右是为了让温度计跟身体达到温度相同,即热平衡状态,故D正确。

3.(2020·山东省临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小明同学在室外拿铁棒和木头时,感觉到铁棒明显比木头凉,由于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是温度,于是小明得出当时“铁棒比木头温度低”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对吗?答案:不对。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课时作业:4温度和温标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课时作业:4温度和温标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4 温度和温标
基础巩固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不断冷冻,物体的温度就不断地下降,没有止境
B.目前尚不知最低温是多少,最高温是多少
C.摄氏零下的273度是可测量低温的下限
D.任何物体,温度下降到某一点就不能再降
解析: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最低温度可使铜原子核降至10-6K,但是极不稳定,无法持久,故A、B错误;摄氏零下273.15度是低温的下限,现有可测量的低温下限还远不能达到,故C错;运用热平衡原理可知D是正确的.
答案:D
2.试问,零下60 ℃适用何种温度计来测量( )
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D.体温计
解析:水温度计,测量范围4 ℃~100 ℃;水银温度计,测量范围-38.8 ℃~375 ℃;酒精温度计,测量范围-115 ℃~78 ℃;体温计,测量范围35 ℃~42 ℃,所以零下60 ℃,适用酒精温度计测量.
答案:C
3.当甲、乙两物体相互接触后,热量从甲物体流向乙物体,这样的情况表示甲物体具有( )
A.较高的热量B.较大的比热容
C.较大的密度D.较高的温度
解析: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因此决定热量传播的决定因素是温度,A、B、C各选项所提到的条件均与此无关,故D项正确.答案:D
4.(多选)下列与温度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1。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温度和温标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温度和温标同步练习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温度和温标同步练习
1.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彼此接触,它们若不发生热传递,其原因是( )
A.它们的内能相同 B.它们的比热相同
C.它们的分子总动能相同 D.它们的温度相同
2.下列关于热力学温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热力学温度的零度是-273。

15 ℃
B.热力学温度的每一度的大小和摄氏温度是相同的
C.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永远达不到
D.1℃就是1 K
3.冬天,北方的气温最低可达-40℃,为了测量那里的气温应选用()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B.C.以上两种温度计都可以 D.以上两种温度计都不行
4.在25℃左右的室内,将一只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观察它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温度计示数上升B.温度计示数下降
C.温度计示数不变D.示数先下降后上升
5.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来测量温度的。

摄氏温度把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

6.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

7.一支读数为37。

8℃的体温计,不经甩过,先后依次测量两个人的体温,若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6。

5℃和38℃,那么这支体温计的读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8.液体温度计越精确,则其玻璃泡的容积与细管的容积相差必定越(填“大”或“小”)_______________,此时玻璃泡里的液体有微小的膨胀,细管里的液柱。

9.能不能用体温计作为寒暑表使用?试说明理由。

马鸣风萧萧。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温度和温标》达标训练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温度和温标》达标训练

更上一层楼基础·巩固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不断冷冻,物体的温度就不断地下降,没有止境B.目前尚不知最低温度是多少,最高温度是多少C.摄氏零下的273度是低温的下限D.任何物体,温度下降到某一点就不能再降解析: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最低温可使铜原子核降至10-6 K ,但是极不稳定,无法持久,故A 、B 错误.摄氏零下273度远不能达到现有可测量的低温下限,故C 错.运用热平衡原理可知D 是正确的.答案:D2.试问,零下60 ℃适用何种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体温计解析:水银温度计,测量范围-38.8 ℃—357 ℃;酒精温度计,测量范围-115 ℃—78 ℃;水温度计,测量范围4 ℃—100 ℃;体温计,测量范围35 ℃—42 ℃,所以零下60 ℃适用酒精温度计测量.答案:C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所含能量愈多,其温度愈高B.温度升高时,单摆的摆长增长,周期反而减小(单摆的周期公式为T=2πgl ,l 为摆长) C.就同一物质而言,其质量愈大,热容量愈大D.就同一物质而言,其质量愈大,比热容愈大解析:在某些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能量增加,但温度却不上升,如相变过程,故A 不一定正确.由于单摆的周期公式为T=2πgl ,正比于l ,由于温度升高时,摆长l 增加,故周期也增加,所以B 错误.对同一物质而言,单位质量内的热容量为常值,故同一物质的热容量与质量成正比,故C 正确.由于比热容不随质量变化而变化,故D 错误.答案:C4.下列有关“热膨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膨胀系数值无单位B.所见杯中液体的膨胀量不是液体的真膨胀量C.温度上升时,无论实心或空心的同材料球体均以相同的膨胀系数向外膨胀D.液体温度计内液体与所用玻璃管的体膨胀系数相同,则无论温度上升或下降,所测量的温度相同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膨胀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概念,综合分析只有A 错误,其余的都正确.答案:A5.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 )A.热力学温标中的每1 K 与摄氏温标中每1 ℃大小相等B.热力学温度升高1 K 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 ℃C.热力学温度升高1 K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 ℃D.某物体摄氏温度10 ℃,即热力学温度10 K解析: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度尽管是不同标准的计数方式,但仅是起点不同,热力学温标中变化1 K与摄氏温标中变化1 ℃是相同的,故A、C对,B错.摄氏温度为10 ℃的物体,热力学温度为283 K.D错.答案:A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热量B.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也必定处于热平衡C.温度是决定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唯一物理量D.热平衡定律是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解析: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状态参量——温度,故A项错误,C项正确.由热平衡定律,若物体与A处于热平衡,它同时也与B达到热平衡,则A的温度便等于B的温度,这也是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故B、D项也正确.答案:BCD7.天气预报说某地某日的最高气温是27 ℃,它是______________开尔文.进行低温研究时,热力学温度是2.5 K,它是______________摄氏度.解析:利用公式T=t+273.15 K进行计算.答案:300 -270.58.1 kg 100 ℃的沸水和10 kg 100 ℃的水蒸气温度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两者接触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热交换.解析:有无热交换看两者的温度.100 ℃的沸水和10 kg100 ℃的水蒸气温度相同,故无热交换. 答案:相同无9.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物体,其“共同性质”是______________.解析:热平衡的标志是温度相同.答案:温度10.表示物体存在状态的各参量中温度不断发生变化,就说物体处于非平衡态,对吗?答案:正确.描述物体存在的任一状态参量发生变化,物体都处于非平衡态.综合·应用11.甲、乙两物体接触时,甲向乙传递热量的原因是()A.甲的质量比乙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大C.甲的热量比乙大D.甲的温度比乙高解析:热传递发生的本质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产生原因是两物体温度不同.一瓶热水比一盆冷水内能(热量)小,两者接触时,热水向冷水传递热量,可见决定热量传递方向的也不是比热容和热量的大小.答案:D12.(2006山东烟台高考模拟)关于平衡态和热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温度不变且处处相等,系统就一定处于平衡态B.两处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这两个系统的温度是相等的C.热平衡就是平衡态D.处于热平衡的几个系统的温度一定相等解析:一般来说,描述系统状态的参量不只温度一个,根据平衡态的定义可以确定A错.根据热平衡的定义可知B和D正确.平衡态是针对某一系统而言的,热平衡是两个系统相互影响的最终结果,可见C错,故应选B、D.答案:BD13.把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作成函数关系图(如图7-4-3),正确的是( )图7-4-3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为摄氏和热力学温标间的关系,要解本题还要正确理解温标之间的转化关系,综合分析得C 正确.答案:C14.某同学找到一根玻璃毛细管,其中空部分的断面积为0.1 cm 2,长为120 cm.若要做成可测得0 ℃至100 ℃间温度之气体温度计,选择下面哪一种容器最为适当( )A.250 cc 平底烧瓶B.200 cc 味全乳瓶子C.100 cc 养乐多胶瓶子D.25 cc 试管解析:V 100-V 0=273100V 0须小于玻璃毛细管之容积0.1×120 cm 3=12 cm 3,管中液体才不会喷出,所以273100V 0≤12,V 0≤32.74 cm 3,D 正确. 答案:D15.某同学为测定湖里厚厚的冰层下的水的温度,在冰上打了一个洞,取来一支实验温度计,用以下四种方法测量,其中正确的(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里,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取出,读出示数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的温度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的读数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解析:要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必须使温度计与水达到热平衡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由于隔着冰,无法直接读数,所以将温度计从水中取出的读数不是水的温度,故A 、D 说法不正确,C 正确.B 项中饮水瓶中的水,在用温度计测量时,与周围空气发生热交换,与冰下的水也不再是处于热平衡了,故做法也是错误的,应选C.答案:C16.摄氏温标:在1954年以前,标准温度的间隔是用两个定点确定的.它们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汽化点)和冰在标准大气压下与空气饱和的水相平衡时的熔点(冰点).摄氏温标(以前称为百分温标)是由瑞典天文学家A.摄尔修斯设计的.如图7-4-4所示,以冰点定作0 ℃,汽化点定作100 ℃,因此在这两个固定点之间共为100 ℃,即一百等份,每等份代表1度,用1 ℃表示.用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叫做摄氏温度.摄氏温标用度作单位,常用t 表示.热力学温标由英国科学家威廉·汤姆逊(开尔文)创立,把-273 ℃作为零度的温标,叫做热力学温标(或绝对温标).热力学温标用K 表示单位,常用T 表示.试回答:图7-4-4一般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摄氏温度计(1)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可以粗略地取-273 ℃为绝对零度,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____________℃,即为_______________K,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K.(3)如果物体的温度升高1℃,那么,物体的温度将升高______________K.解析:(1)摄氏温标冰点温度为0 ℃,汽化点温度作为100 ℃,且用t表示;而热力学温标是把-273.15 ℃作为零开尔文的,用T表示,所以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之间的关系为T=t+273.15 K.(2)如果取-273 ℃为绝对零度,则T与t关系为T=t+273 K,显然,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 ℃,即为273 K;水的沸点是100 ℃,即为373 K.(3)因T=t+273.15 K,所以当t由1 ℃增加到2 ℃时,T就由1+273.15 K=274.15 K增加到2+273.15 K=275.15 K,显然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 ℃,温度升高了1 K.答案:(1)T=t+273.15 K (2)0 273 100 373 (3)1。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课堂同步精选练习:7.4温度和温标(解析版)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课堂同步精选练习:7.4温度和温标(解析版)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课堂同步精选练习7.4温度和温标(解析版)1、(多选)一个系统的温度由200 K升高到300 K,另一个系统的温度由200 ℃升高到300 ℃,则有关这两个温度及其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升高了相同的温度B.它们升高的温度不同C.它们后来的温度相同D.它们后来的温度不同【答案】AD解析:由T=t+273.15 K和两种温标下温度的变化特点Δt=ΔT判断,可知A、D正确。

2、关于温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物体的温度为0 ℃,则其中每个分子的温度都是0 ℃B.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速率的标志C.温度的高低反映了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D.温度可以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达到热平衡时两物体温度相同【答案】C解析:温度是物体的宏观特征,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宏观体现,对一个分子谈温度没有意义,A错误。

温度的微观含义是:反映了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故B错误、C正确。

根据传热特点可知,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故D错误。

3、(多选)关于热力学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T=273 K+t)()A.-33 ℃=240 KB.温度变化1 ℃,也就是温度变化1 KC.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能取负值D.温度由t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了273 K+t【答案】A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T=273 K+t。

由此关系可知:-33 ℃=240 K,A正确,同理B 正确;D中初态热力学温度为273 K+t,末态热力学温度为273 K+2t,温度变化t,故D错;对于摄氏温度,可取负值的范围为-273 ℃~0 ℃,因绝对零度达不到,故热力学温度不可能取负值,故C错。

4、(多选)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的特点是()A.定态平衡B.动态平衡C.分子已经不动D.分子仍做无规则运动【答案】BD解析:热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是大量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

5、(多选)两个原来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分开后,由于受到外界的影响,其中一个系统的温度升高了5 K,另一个系统的温度升高了5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系统不再是热平衡系统了B.两个系统此时仍是热平衡状态C.两个系统的状态都发生了变化D.两个系统的状态都没有发生变化【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热平衡和温度,由于两个系统原来处于热平衡状态,故温度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后,温度仍相同,故A错,B正确;由于温度发生了变化,系统的状态也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D错。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同步练习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物理同步练习课题:§7.4 温度和温标学习目标:1、知道是状态参量,什么是平衡态2、理解热平衡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体会生活中的热平衡现象。

了解热力学温度的应用3、理解温度的意义4、知道常见温度计的构造,会使用常见的温度计5、掌握温度的定义,知道什么是温标、热力学温标,以及热力学温度的表示。

理解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转换关系。

重点难点: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本节的重点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完成、教师点拨学习过程:【导读与导思】仔细反复研读教材初步掌握本节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状态参量:在研究系统的各种性质(包括几何性质、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电磁性质等等)时需要用到一些物理量,例如,用体积描述它的几何性质,用压强描述力学性质,用温度描述热学性质,等等。

这些,叫做系统的状态参量。

2、平衡态与非平衡态(可以举例说明什么是平衡态与非平衡态)【补充说明】①在外界影响下,系统也可以处于一种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但这不是平衡态。

比如:一根长铁丝,一端插入1000C的沸水中,另一端放在00C恒温源中,经过足够长时间,温度随铁丝有一定的分布,而且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不是平衡态,只是一种稳定状态,因为存在外界的影响,当撤去外界影响,系统各部分的状态参量就会变化。

②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而力学中的平衡是指物体的运动状态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③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任何系统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是不可能的。

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由于涨落,仍可能发生偏离平衡状态的微小变化。

3、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是指【说明】热平衡概念不仅适用于相互作用的系统,也适用于两个原来没有发生过作用的系统。

因此可以说,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他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原来是4、热平衡定律又叫,其内容表述为:5、温度的概念:6、决定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是;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的。

人教版物理选修3-3练习7.4温度和温标

人教版物理选修3-3练习7.4温度和温标

4温度和温标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下列状态中处于平衡态的是()A.将一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B.冰水混合物处在0 ℃环境中C.突然被压缩的气体D.开空调2分钟内教室内的气体解析:系统处于平衡态时,其状态参量稳定不变。

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冰水混合物在0 ℃环境中,其温度、压强、体积都不再变化,是平衡状态,故选项A、B正确;突然被压缩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故其不是平衡状态,选项C错误;开空调2分钟内教室内的气体温度、体积均要变化,故其不是平衡状态,选项D错误。

答案:AB2.关于热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甲与系统乙达到热平衡就是它们的温度达到相同的数值B.标准状况下冰水混合物与0 ℃的水未达到热平衡C.量体温时温度计需和身体接触5分钟是为了让温度计跟身体达到热平衡D.冷热程度相同的两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解析:两系统达到热平衡的标志是它们的温度相同,或者说它们的冷热程度相同,所以选项A、C、D 正确,B错误。

答案:ACD3.伽利略在1593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

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槽中,细管中的液面清晰可见,如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就能根据液面的变化测出温度的变化,则()A.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槽中的液体B.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细管中的红色液体C.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球形瓶中的空气D.该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解析:细管中的红色液体是用来显示球形瓶中空气的体积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测温物体是球形瓶中封闭的空气,该温度计是利用它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造的,故选项A、B错误,选项C、D正确。

答案:CD4.下列关于热力学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136 ℃比136 K温度高B.0 ℃等于273.15 KC.1 ℃就是1 KD.升高1 ℃就是升高274.15 K解析:根据T=t+273.15 K可知-136 ℃等于137.15 K,0 ℃等于273.15 K,选项A、B正确;由ΔT=Δt判断选项C、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温度和温标
一.选择题
1.关于热力学温标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力学温度的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的相同的
B. 热力学温度的零度记为0 K,它等于––273.15℃
C. 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温度降低至绝对零度时,气体的压强
也应为零
D. C叙述的内容是理论上的推导,实际是达不到的
2.在摄氏温度与热与学温度的换算中,下列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 5℃等于278K
B. 升高5℃就是升高278K
C. 降低到5℃就是降低到278℃
D. 降低了5℃就是降低了278K
3.关于温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B.温度是物体内大量分子平均速率的标志
C.温度是物体内大量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D.温度在两个物体之间会传递
4、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表示温度是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B、用两种温标表示温度的变化时,两者的数值
C、1k就是10C
D、当温度变化10C时,也可说成温度变化274.15K
5、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水银的热膨胀与温度的线性关系制造的
B、水的沸点为1000C,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即为373.15k.
C、水从00C升高到1000C,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即为从273.15k升
高到373.15k
D、水从00C升高到1000C,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就是升高了100k.
6、关于系统的状态参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描述运动物体的状态可以用速度等参量
B、描述系统的力学性质可以用压强来描述
C、描述气体的性质可用温度、体积等参量
D、温度能描述系统的热学性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是根据热平衡的原理
B、温度相同的棉花和石头相接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热
平衡
C、若a与b、c分别达到热平衡,则b、c 之间也达到了热平衡
D、两物体温度相同,可以说两物体达到热平衡
8、在一个完全真空的绝热容器中放入两个物体,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
递,这是因为
A、两物体没有接触
B、两物体的温度相同
C、真空窗口不能发生对流
D、两物体具有相同的热量
答案:
1、A B D
2、A C
3、A C
4、A B
5、A B C D
6、AA B C D
7、A C
D 8、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