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两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多因素对比分析
非体外循环不停跳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非体外循环不停跳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比较王新宽;尤涛;阎慧婷;丁凡【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5(0)10【摘要】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该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 CHD)患者9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
将接受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非体外循环组,接受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体外循环组。
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方面的差异性。
结果与非体外循环组对比,体外循环组患者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
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 CHD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康复时间短、并发症风险小,今后可将其作为老年CHD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2704-2705)【作者】王新宽;尤涛;阎慧婷;丁凡【作者单位】甘肃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甘肃兰州 730000;甘肃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甘肃兰州 730000;甘肃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甘肃兰州 730000;甘肃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相关文献】1.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ICU护理 [J], 莫红平;汤惠琼;王颖敏;张丽随;林海容2.不停跳体外循环和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使用库血比较及意义 [J],刘梅;肖颖彬;廖晓娅;彭莉;王慧春;胡卫;陈林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冠心病高危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的应用 [J], 王辉;卢家凯;吕誉芳4.比较不停跳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与传统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对S100β、MMSE的影响 [J], 李春晖5.左心功能低下患者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的对比研究 [J],陈德峰;张健;叶海峰;张爱民;苗毅;赵竞余;李素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效果对比分析

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效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54例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47例进行对比分析。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引流液量、拔除心包、纵膈引流管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
结果: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相比,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缩短、术后引流液量显著减少、拔除心包、纵膈引流管时间显著缩短,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显著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是值得临床应用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2-0047-02Comparative study on off-pump versus 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Yang Haibo, Chen Yongxiang, Ma Shengmao,Zhang Yazheng, Chen XiaochangCardiothoracic Surgery, Ningxia People's Hospital, Yinchuan, Ningxia 750011, China【Abstract】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outcomes of off-pump versus 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ethods From 2016 to 2018, CABG was performed in 101 patients , including 54 without CPB ( OPCAB)and 47 with CPB( on-pump CABG). The outcom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Compared with CPB, the operative time, blood loss, length of postoperative extub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in the OPCAB ,and the postoperative drainage volume,vasoactive drug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OPCAB is a safe and recommendable method of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Key words】On-pump;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已成为健康的严重威胁[1]。
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
方法:采用2019年12月-2022年9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80例,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均为40例的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两方面。
结果:研究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治疗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均少于常规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为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老年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心脑血管类疾病,目前治疗该疾病比较成熟的方式为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但该术式会对患者心脏功能和身体机能形成损伤,具有治疗弊端。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指的是心脏未停跳时进行冠脉搭桥术,其具有用时短、恢复快的特征,是该疾病治疗的新的发展趋势[1]。
基于此,本文对2019年12月-2022年9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探讨非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治疗效果,详细步骤和疗效见以下内容。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采用2019年12月-2022年9月这一时间段中,在我院诊治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为80例,经随机抽样法分组后,常规组40例,研究组40例。
在常规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从62岁至80岁,平均年龄(68.79±2.34)岁;术前心功能分级:1级、2级、3级、4级,例数分别为5例、12例、13例、9例。
研究组内,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从63岁至79岁,平均年龄(68.86±2.53)岁;术前心功能分级:1级、2级、3级、4级,例数分别为6例、13例、11例、10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5例临床分析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5例临床分析作者:邹刚强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并比较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10年间我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其中体外循环组29例,非体外循环组26例,对于术后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生化指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全组患者共死亡4例,其中体外循环组2例,非体外循环组2例,其中心力衰竭2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
而非体外循环组临床效果优于体外循环组,非体外循环组的术后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血清肌钙蛋白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体外循环组。
结论: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于冠心病治疗效果好,比较而言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治疗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少,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冠心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已经成为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虽然手术技术发展越来越完善,但是体外循环带来的并发症和副作用仍然无法克服。
为了避免体外循环带来的损害,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逐渐开始发展并为人们所接受。
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临床治疗上究竟如何选择,依然存在争议【1】。
我们自2000年~2010年间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55例,其中体外循环29例,非体外循环26例,并对其手术技巧、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5例患者,男35例,女20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1.1岁。
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比较

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比较王宏涛;宋先忠;郑诒璋【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between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 and conventional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 CCABG) in treatment of thos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 CHD) . Methods A total of 152 elderly patients ( no less than 60 years old) with CHD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 2015 and Jun 2017 were collected, and then divided into the CCABG group of 83 cases and the OPCABG group of 69 cases according to their operation plans. The perioperative relevant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short-form 36-item (SF-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 (Chinese edition) was used to assess their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number of distal anastomotic vessels of vein grafts, operation duration, rate of twice thoracotomy and deaths in perioperative duration (all P>0. 05). But the blood transfusion volume, ventilator supporting time, ICU stays, hospital stays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PCAB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or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CABG group (all P<0.05). The scores of social function, mental function, general vi-tality, role emotional and general health of SF-36 questionnaire in the OPCAB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CABG group (all P<0. 05), wherea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bodily pain,physical function and role physical of SF-36 questionnaire between them (all P>0. 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OPCABG in treatment of thos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D may have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 including such advantages as less surgical trauma, fewe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faster recovery, which would be helpful to improve their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15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CCABG组83例和OPCABG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应用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两组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手术时间、二次开胸率及围手术期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CABG组输血量、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天数、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CABG组SF-36的社会功能、精神功能、总体活力、情感职能及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C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SF-36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及生理职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少,术后并发症少,康复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8(039)005【总页数】4页(P576-579)【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作者】王宏涛;宋先忠;郑诒璋【作者单位】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术方法,对改善冠状动脉狭窄状态,缓解粥样硬化症状,提高血液灌注以及调解机体血氧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2]。
非体外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效果的对比观察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外科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 。0 2 世纪9 年代以 O 来,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由于可以避免传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 术的损伤, 有利于保护 肺功能, t l , 减少心律失常 , 手术输血 , 低心排综合征, 减少肺、 、 脑 肾等并发症, 已成为一种较安全、 有效 、 合理的心脏微创性治疗 术式。 国内外普遍认为O A PC B比C AB 更具有减少手术创伤, C G 缩短术后
t t lh s i a o t .1n t f p s o e a ie e t b t o i e e sg i ia t y 1w r i h P A r u h nt e C A G g o p (< .5. o a o p t lc s s e g h o o t p rt v x u a i n t mew r i n fc n l o e nt e O C B g o p t a h C B r u P O0 )
行冠脉搭桥手术。 两组手术采用 同样搭桥方法。 1 统计 学处理 采用S S 1 .版 本统计 软件对 数 据进 行处 理 , . 3 P S 10 测得数 据I 士s 表示, 均数之间的比较用t 检验 , 率的比较用x 检验。 < .5 2 P 00 为差
异 有显 著性 。
2 结 果
1 临床 资料 与方法
部心肌固定器, 在心脏跳动下暴露并固定好需要搭桥的血管, 切开冠状动 脉 , 中空 的冠状 动 脉塞子 置 入 冠脉 内 , 到无血 的 手术 野 。 用大 隐 静 将 得 采
非体外循环动脉化与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比分析

非体外循环动脉化与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比分析秦良光;陈洪晔;洪珊;张剑钟;于波;刘锦屏【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04(033)010【摘要】目的评估非体外循环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AOPCAB)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相比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将60例2支以上血管病变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不包括瓣膜手术或室壁瘤切除等合并手术的病例)患者分为AOPCAB组和CCABG组,40例AOPCAB组通过胸骨正中切口,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例CCABG组建立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两组病例的术前和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无差异,AOPCAB组与CCABG组移植旁路血管分别为2.9±0.8支比3.9±1.1支(P<0.01),但所用的血管材料两组间无差异.AOPCAB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外科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低(P<0.05).AOPCAB组无手术死亡,CCABG组死亡1例(P>0.05).结论AOPCAB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初期结果显示可以减少患者术后辅助呼吸时间和外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少,但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验证.【总页数】3页(P11-13)【作者】秦良光;陈洪晔;洪珊;张剑钟;于波;刘锦屏【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22002;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22002;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22002;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22002;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22002;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22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非体外循环与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对比分析 [J], 庾华东;陶凉;陈绪发2.非体外循环与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J], 李斌;赵文增;王亚宏;李宏伟3.非体外循环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 [J], 任崇雷;高长青;肖苍松;吴扬;邓学峰4.非体外循环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 [J], 任崇雷;高长青;肖苍松;吴扬;邓学峰5.非体外循环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英文) [J], 任崇雷;高长青;肖苍松;吴扬;邓学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风险冠心病患者接受体外或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 关键 词 】 高风 险 ; 冠 状 动 脉 旁 路 移 植 术 ; 冠 状 动 脉 硬 化 性 心 脏病
中 图分 类 号 : 6 4 2 R 5 . 文 献 标 识 : A 文 章 编 号 :0 9— 6 4 2 0 ) 7— 5 7 0 10 6 0 ( 0 8 0 07 — 3
( 00 ) P> . 5 。与 o —u p C B np m A G组 相 比 ,f p m A G组 呼吸 机 支 持 时 间 短 [ 4 841 9 h v 8 94 . ) , =1 . 5 , o -u pC B ( . . ) s( . 2 1 h t 7 4 3 P= - -
王 睿 陈 鑫 石 开 虎 徐 明 蒋英 硕 刘 培 生 肖立 琼
南 京 市心 血 管 病 医 院 心胸 外科 , 京 南 2 00 ) 106
( 南京 医科 大 学 附 属 南 京第 一 医院
【 要 】 目 的 比较 体 外 循环 冠状 动 脉 旁 路 移 植 术 ( np m ooaya e yasg fn ,np m A G) 非 体 外 循 摘 o—u pcrnr r r bp s r t g o —u pC B 和 ty a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体外 循环 和体 外 循 环 的 冠状 动 脉 旁 路 移 植 术术 后 早 期 各
项指 标 进 行对 比 , 以发 现 O C I 是 否 能 减 少 心 律 失 常 和 P A ̄;
其他 并 发症 的发 生 , 缩短 恢 复时 间 。 并 临床 资料 回顾 分 析 2 0 0 0年 9月 至 2 0 0 1年 1月 完 成 的冠状 动 脉旁 路 移植 术 共 10例 ( 3 不包 括 同 时 行 室 壁 瘤 切 除或瓣 膜 置换 者 ) ,分 为 两 组 ,非 体 外 循 环组 3 6例 ,体 外 循 环组 9 4例 。患者 术 前均 进 行病 史 采集 、心 电 图 、超声 心 动图 、冠 状动 脉 造影 、肺 功 能 等 检 查 ,服 用 硝 酸 酯 类 、钙 拮抗 剂 、B受 体 阻 滞 剂 至 术 前 一 天 ,手 术 方 法 见 文 献 _J 1, 术 后进 入 外科 I U,按 常 规 予 呼 吸 机 辅 助 通 气 ,心 电 、血 C
维普资讯
! 堡 堂堂盘查
生 旦箜 6卷第 4期 C i J ada A h t.0 2 v 1 o4 h C ri H yh20 , o. N . n c 6
经 体 外 循 环 和 非 体 外 循 环 两 组 冠 状 动 脉 旁 路 移 植 术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及 多 因 素 对 比分 析
Com pa ng t e oc u r nc s o r tv om plc i s a ri h c r e e ofpo t pe a i e c iaton nd h m uli e rs f c or t e fpum p t e tpl ik a t s be we n of-
久 起 搏 器 、 手 术 止 血 、 伤 口感 染 等 。 2次 和
性介 质激 活 等 。可 能 对 高 龄 、 功 能 差 、 并 脏 器 功 能 不 全 心 合 的患 者有 益 。其 适应 证 已从 单 支 、 支 病 变 , 展 到 多支 及 双 扩
左 主 干 病 变 。 现 在 一 般 认 为 , 】 G 的 远 期 通 畅 率 和 围 术 0I C
赵 康 丽 虞敏
高 洪峰
李 钟 茹 张 文
刘 迎 龙
表 1 两组 冠状 动脉 旁路 移 植术 患 者术前 临 床 资料 比较
非体 外 循 环 下 冠 状 动 脉 旁 路 移 植 术 ()cA G) (P B 因其 创 伤 小 、 用少 而 应用 日益广 泛 。我 院 自 1 9 费 9 6年 完 成第 1例 , 至今 技 术 已渐 成熟 。OP At 术 后 效 果 是 国 际 上 有 争 议 的 C  ̄
0.5 表 2 。 0, )
方 法 比较 两组 患 者 的术 前 临 床 资料 , 如年 龄 、 状 动 冠 脉 病 变程 度 、 肺 功 能 、 并症 、 心 合 和心 律 失常 史 。术 后 指 标 比
其他 指 标 中 , 非体 外 循 环 组 搭 桥 数 较 少 , 管插 管 时 间 气 较短( P<0 0 ) 而正 性变 力 性药 物使 用 率 、C 停 留天 数 、 .5 , IU
注  ̄ C  ̄ =非 体 外 循 环 下 冠 状 动 脉 旁 路 移 植 术 ; AB : 冠 OP At C G 状 动脉 旁路 移植 术 ; EF=射 血分 数 ; 两组 比较 . P<0.5; =无 0 一
两组 心 律失 常 发生 率 类似 。心 房颤 动 ( 颤 ) 室 性 早 搏 房 、 ( 早 ) 发 生 率 、 房 颤 持 续 时 间 差 异 均 无 显 著性 ( 室 等 和 P>
和并 发症 发 生 率差 异无 显 著性 ( P>0.5 表 3 。 0, )
较有 以下几 项 : 各类 型心 律失 常 发生 率 、 续 时 间 ; 患 者 ① 持 ②
冠状 动脉 旁 路 的移 植 数 目 ; 气 管插 管 时 间 ; I U 内 多 巴 ③ ④ c 胺 、 上腺 素 等 正 性 变 力 性 药 物 使 用 史 ; I U 观 察 天 数 ; 肾 ⑤ C
统 计学 方 法
采用 S S P S统 计 学 软 件 比较 两 组 资 料 , 计
量资 料 以平 均值 ±标 准 差 表 示 , 两组 t 验 ; 数 资 料 以 例 检 计 数( 占总体 百 分数 ) 表示 , 组 卡 方 检 验 , 两 P<0.5为 差 异 有 0
⑥住 院期 间 主 要并发 症 : 肌 梗 死 、 心 神经 系 统 并 发 症 、 心 排 低
讨论
OP At 可避 免体 外循 环 造成 的风险 , C  ̄ 如血 液制
品 的 输 入 、 跳 时 各 脏 器 缺 血 、 道 对 血 液 成 分 的 破 坏 、 炎 停 管 和
出量 使用 主 动 脉 内 球 囊 反 搏 (A P) 三 度 房 室 阻 滞 植 入永 IB 、
c r n r r e y b p s r f i g a d t a to a o o a y a t r y a s g a tn o o a y a t r y a s g a tn n r di n l c r n r r e y b p s r f i g i
压 、血 流 动 力 学 、和 血 液 生 化 监 测 , 根 据 病 情 变 化 给 予 相
应 治疗 ,呼 吸循 环 稳 定 符 合 拔 管 指 征 后 予 拔 除 气 管 插 管 ,
病 情 稳 定 后 转 出 I U。 在 I 内 由 2 C CU 4 h心 电 监 护 记 录 发 现 心 律 失 常 , 并 做 心 电 图 记 录 ,在 普 通 病 房 由 定 期 随 访 心 电 图发现 心 律 失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