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导学案
《凡卡》第二课时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凡卡》导学案课题凡卡教学目标1、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当凡卡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2、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内容和插叙部分的内容。
重点难点1、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当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2、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学习过程学习步骤学习内容学法指导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初步自学了这篇课文,按写信前、写信、写信后的顺序理清了文章的层次,并从凡卡写信前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出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害怕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学习写信、写信后这两部分内容。
自主学习读课文完成练习,相信你是最棒的!1.回忆:《凡卡》一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围绕这件事,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①凡卡写信的内容是什么?②凡卡怎么给爷爷写信的?③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希望爷爷带他回村子)④凡卡写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得到吗?为什么?3.默读课文,找找哪儿是作者的叙述?哪儿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儿是写凡卡在写信中所想到的?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合作交流读课文互相合作,相信你是最棒的!一、学习第二部分课文中写信部分的内容。
1.想一想,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是什么?2.找出第二部分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画在书上。
3、信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词组成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
(1)(2)(3)(4)(5)(6)4.请同学朗读“信的内容”,并思考: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都写了哪些事?其中哪一件事写得最具体?从哪些方面写了凡卡的悲惨生活?二、学习课文中插叙部分。
凡卡在写信时有许多内心活动,作者是用插叙的手法来表现的。
品读课文、合作探究与交流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叙部分。
2.导读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2)想一想,当凡卡写到“只有一个亲人了”时,想到些什么?(2)爷爷在凡卡心中是怎样一个人?(4)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4、5自然段。
【安阳外国语小学】《凡卡》精品导学案

学习第四站→我的思维最开阔
我静心思考——
(1)“凡卡把自己写的信塞进了邮筒,回来后,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对甜蜜”的希望你是怎样理解的?
(2)你同情凡卡吗?相比之下,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怎样?请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第五站→我的知识我整理
2、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3、我的发现:凡卡的命运非常悲惨,主要体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能有感情的读一读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学习第三站→我的表现最精彩
小组内深刻探讨:
A:凡卡为什么希望爷爷带他回到村子里去?
(1)过了一个钟头,凡卡怀着甜蜜的( )睡熟了。
(2)凡卡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 )了,连狗都不如。
(3)古时候,有个人,他( )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4)叙利奥疲惫极了,多么( )能好好的睡一觉。
导学:
(我的思考有根据)
(小组讨论人人参与)
(结合自己谈感受)
(展示声音要宏亮,注意认真倾听、及时补充)
一、小小书法家
chúguìmāpíng píǎo yóu tǒng
( )( ) ( )( )
jiūzhùxīzhōu jíxiáng dǎo gào
( )( ) ( ) ( )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拒( )钓( )摩( )揍( )
柜( )钩( )磨( )凑( )
三、词语填空我最棒
希望 期望 指望 巴望 盼望 渴望
吉()爹()炕()立柜()祷告()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
15《凡卡》导学案

---------------------------------------------------------------最新资料推荐------------------------------------------------------15《凡卡》导学案主备人:审核:()班小组名称小主人姓名:编号:使用时间:我要学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2、.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饭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难点: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以及,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
我的课堂我做主学习过程学学习内容温温馨提示复习迁移交流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积极发言,语言精炼自主学习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十分哪几部分来写的? 2、把凡卡信中的内容找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再说一说凡卡的学徒生活是怎1 / 4样的?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3、本课在表达上有那些特点? 4、文中哪一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同桌对学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或者对人物命运的感受。
小组合作探究 1、提炼信的内容 2、苦阅读凡卡的信,围绕信,体会凡卡的痛苦生活和急切的心情。
例:我的发现:凡卡的命运非常悲惨,主要体现在:3、乐认识插叙,了解插叙内容对表达凡卡生活的作用。
例:他想起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
多么快乐的日子呀!我的体会是:4、痛细节描写的运用,使甜蜜的梦回到了永远的痛。
5、写作方法小组交流展示对比、反衬的运用。
学生举例。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我的体会是:展示交流 1、展示一 2. 展示二 1. 声音响亮,面向大家,落---------------------------------------------------------------最新资料推荐------------------------------------------------------ 落大方。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凡卡》导学案

15 《凡卡》导学案
一、目标导引
1.会写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毒打、撇嘴、欺负、打搅、甜蜜、黑糊糊、笑眯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
二、初读感知
本文是著名作家写的。
本文的主人公9岁的小男孩,因为实在忍受不了的学徒生活,所以写信给爷爷,乞求爷爷。
文章按的过程来记叙,写了→→三部分的内容。
三、精读感悟
1.默读课文,想想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2.再读课文,想一想信中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把凡卡信中的内容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思考: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写了哪些内容?凡卡受了哪些苦?品读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透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其所处的环境,深入体会凡卡的内心情感。
四、实践运用
请联系上下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选择下面的一个片断,细致描写凡卡的内心活动,把凡卡的内心世界用语言文字外化于纸上,再次深入体会凡卡痛苦、孤独之情。
①写信时哭泣的片断;②寄信的片断;
③寄信后满怀希望的片断;④梦醒时苦苦盼望的片断。
27凡卡(导学案)

27.凡卡课题凡卡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设计重点是引导学生快速阅读“信的内容”,紧扣“凡卡的悲惨命运”质疑提问,披情入文,在学生对凡卡学徒生活这件事印象最深刻时,抓住主要矛盾引导学生进入学徒生活的悲惨情境。
学前准备1.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学习重点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学前准备1.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师生)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用时:5分钟)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翻译小说——《凡卡》。
小说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
契诃夫从小就熟悉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写得真实感人。
板书课题。
2.引导交流作者的资料。
1.齐读课题。
2.自由交流作者的资料。
1.契诃夫,国著名作家,与法国的、美国的并称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主要作品有、、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15分钟)1.引导自由读课文,疏通字词。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去理解它们。
2.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组织全班交流。
1.自由读课文,疏通字词。
(1)要注意“袄、揍、撇”的读音;注意“袄、撇”的字形。
(2)新词理解。
抽噎:低声哭泣的样子。
醉醺醺:形容喝醉了酒的样子。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3.全班汇报。
课文主要写的是凡卡给爷爷写信,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要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去。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保佑.(yòu yōu)跺.脚(duǒ duò)祷.告(shòu dǎo)毡靴.(xiē xuē)3.辨字组词。
炕()揍()坑()奏()撇()锈()瞥()绣()三、再读课文。
凡卡导学案

《凡卡》第二课时导学案主备人:孟利革审核:六年级语文组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感受文中表达的情感。
3.体会作者的叙述与信的内容、回忆穿插来写的表达效果。
学习过程:一温故而知新1.我会读并会默写本课生字词:2.我很喜欢这个词语并会用它写个句子:3.我来介绍一下作者及写作背景契诃( )夫,()著名作家。
他和法国莫泊桑美国欧亨利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生活在十九世纪末期,那正是沙皇俄国最黑暗的时代。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统治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
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边读边悟说凡卡默读全文思考:凡卡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阅读要求:边默读边批注。
一个词语,一个感叹号,一个问号都是批注的方式。
发言要求:根据课文内容来说话,力求发言的角度与别人不同。
生:从第-- 段-------------------------------------------------话我知道了凡卡是一个------------------ -----------------------------的孩子。
三边读边想扮凡卡跳读课文思考:假如你是凡卡,你将如何通过自己的声音向爷爷诉说呢?首先找出触动你最深的句子,试着有感情的朗读并说说自己的朗读体会。
然后小组内交流评选出本组最精彩最能打动人的朗读小能手代表本组在班内展示。
四边读边思忧凡卡1.统览全文思考:凡卡的信爷爷会收到么?为什么?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用梦做结尾。
五拓展延伸写凡卡如果给你一台时光机让你给凡卡安排一个命运,你会怎样安排?请你给他写封信告诉他你的想法。
凡卡导学案

《凡卡》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准确读写本课生字词语,找准多音字,重点词语能理解运用。
2、敢大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信中的内容,感受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
4、学习“对比、反衬”的写作方法,并能从文中找到例子,5、感恩社会,珍惜今天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1、理解“信”的内容,感受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
2、认识“插叙”,学习“对比、反衬”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对凡卡甜蜜的梦境的深刻理解。
学习过程:课前自学预习方案一、阅读以下相关知识链接:1.《凡卡》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
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最残暴的时代。
小说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那段最黑暗的时代。
当时,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诃夫通过凡卡给爷爷的信,写出了学徒工的悲惨遭遇,对沙俄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控诉,从一个侧面揭露了沙皇制度的黑暗和当时社会的罪恶。
“凡卡”正是千千万万俄国儿童的缩影。
2、契诃夫,俄国著名作家,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他出生于小商人之家,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
他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俄国统治下最黑暗的年代。
社会动荡不安。
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俄罗斯帝国(俄文:Российскаяимперия),通常简称为俄国或沙俄。
14世纪中期,从蒙古帝国之金帐汗国独立出来的诸罗斯公国之一的莫斯科公国日渐强大,兼并周围小国。
1546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俄罗斯帝国诞生。
1721年彼得大帝与瑞典进行的北方战争胜利后,使俄罗斯元老院授予他“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俄国成为正式意义上的帝国。
1917年二月革命后,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
4、形声字:属于“合体造字法”。
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六下15《凡卡》导学案

15《凡卡》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学习作者将信的内容和回忆穿插描写,虚实结合,形成对比,以乡下生活的“乐”反衬学徒生活的“苦”,凸显人物悲惨命运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抓住虚实结合对比方法,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懂得作者是怎样把回忆的内容恰当地插入写信过程中的。
课前准备1.制课件。
2.学生预习:(1)收集课文的写作背景和契诃夫的相关资料以及有关俄罗斯人名资料,再读课文(2)自学生字词,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它是俄罗斯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
(板书课题)(出示PPT:课文插图),通过预习,大家都知道了,这(手指插图)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生答:凡卡),他此时正在——(写信)。
二、学习探究(一):文章以信的内容为主线,写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苦,为什么还要穿插写凡卡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回忆呢?1、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信的内容。
2、学生汇报。
(3.8.10.11.12.15自然段相关内容)3、师:那其余的段落又是在写什么?4、学生:主要是凡卡的回忆或者作者的叙述语言。
5、师:其实,从写作方法的角度来看,信的内容是实写,回忆的内容是虚写,它们穿插在一起就是虚实结合。
6、文章以信的内容为主线,写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苦,为什么还要穿插写凡卡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回忆呢?(同时出示PPT)7.出示(PPT)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梳理出信的内容中凡卡的悲惨遭遇和他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完成表格:(2)读读信的内容,说说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读读回忆的部分,说说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呢?再对比读读信的内容和回忆,更能让你感受到什么?(现实中凡卡的学徒生活十分悲惨,而回忆中的乡村生活却是那样美好,现实与回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样在诉“苦”的过程中以“乐”相衬,就更加凸显出凡卡的悲惨命运。
)(完成板书)8.学生回答,交流,反馈,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尚市二中阳光课堂导学案
课题:凡卡
课型:新授 执笔:李云文 审核:梁小芬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做到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内容和插叙部分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走进凡卡的内心愿望──读凡卡的信,了解一个九岁孤儿那
小小的,并不过分的愿望是什么?
2、走进凡卡的现实生活──以朗读指导为主,从中体会凡卡为
什么反复请求爷爷带他回乡村里去。
3、走进凡卡的情感世界──向往乡村快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
凡卡更加强烈的同情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
激发学生珍惜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将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通过阅读,,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的思想
感情,体会结尾句子的含义。
导学难点:体会文中回忆的内容和写信的内容对比、衬托的写法。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积累搜集
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我会读:
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毒打、撇嘴、欺
负、抽噎、匣子、冻僵、窜过、孤儿、打搅、甜蜜、黑糊糊、笑
眯眯
3、我知道。
我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国作家( )
二、师生互动,内容探究
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把凡卡信中的内容找出来,做上记号,有感情的读一读,思
考;:凡卡的学徒生活是怎样的?
3、课文写了凡卡的回忆,这并不快乐的生活在凡卡的眼里是那
样的快乐和幸福,这说明了什么?
4、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课文以梦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个人自读感悟。
三、当堂训练,拓展延伸
1、凡卡给爷爷寄出信后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着了,他还做了一个
甜蜜的梦。但梦总是要醒的,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
展开想象写一写。
2、读读契诃夫的其他作品。
四、课后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带有“望”的词语。
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尽了折磨,十分痛苦,他感到生活没有
( )了,他想过上快乐的日子,迫切( )能回到乡下爷
爷那儿去,这是他的美好( ),所以他给爷爷写信,让爷爷带他
回家,他把信寄出去后,怀着甜蜜的( )睡着了。
2.凡卡从_____ 、_______ 、______三个方面向爷爷诉说了自
己在鞋匠家里受到的种种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