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工艺的总结

合集下载

关于SBR工艺的详解

关于SBR工艺的详解

关于SBR工艺的详解!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早在1914年就由英国学者Ardern和Locket发明了的水处理工艺。

70年代初,美国Natre Dame 大学的R.Irvine 教授采用实验室规模对SBR工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于1980年在美国环保局(EPA)的资助下,在印第安那州的Culwer城改建并投产了世界上第一个SBR法污水处理厂。

1、SBR法的发展最早的SBR法产生于1914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如图所示。

1) SBR法的产生期活性污泥法诞生于美国和英格兰,并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里一直作为污水处理的主流技术。

最初对于活性污泥法的研究采用的就是序批式序批运行反应器。

1912年前后,在英格兰的曼彻斯特,Fowler采用曝气的方法利用池塘内的“烂泥”处理反应池内的污水,曝气后的污水进行沉淀,沉淀池内的生物体回流至曝气池,获得了非常清澈的出水。

1914年,Fowler的两个学生Ardern和Lockett,在一个序批式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为了获得较高的污泥浓度,对在曝气阶段积累的腐殖质或沉淀物,不进行排放。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获得了现在被人们称之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絮体。

他们的试验过程描述如下:首先采用曼彻斯特城市的生活污水,在约2.4L的容器内进行曝气试验,每个运行周期直至硝化完成后才停止曝气。

第一次试验大约进行了5周左右的连续曝气,硝化反应才完成,然后沉淀,排掉清澈的上清液,沉淀物完全保留在容器内。

重新加人原污水,并与容器内上一周期留下来的沉淀物充分接触,随后进行曝气直至硝化反应充分完成。

此后,他们多次重复这种运行方式。

试验结果清楚表明:随着容器内沉淀物的增加,有机物完全氧化的时间逐渐减少。

最后,24h内便可完全氧化序批注人的原污水。

Ardern 和Lockett将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沉淀物命名为“活性污泥”。

SBR工艺

SBR工艺

SBR工艺SBR工艺一、概述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的缩写,最早由南美科学家们于1970年用于脱氮处理而引起环境学家们注意,近年来在国内外被引起广泛重视和研究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

作为一种间歇运行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结构形式简单,运行方式灵活多变,空间上完全混合,时间上理想推流,兼均化、初沉、生物降解、终沉等功能于一池,无须设污泥回流系统。

1.主要性能特点优点:①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②污泥活性强,污泥的质量浓度高;③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有机物去除率高;④静止沉淀效果好;⑤不易出现污泥膨胀;⑥脱氮除磷效果好。

缺点:①连续进水时,对于单一SBR 反应器需要较大的调节池;②对于多个SBR 反应器,其进水和排水的阀门自动切换频繁;③无法达到大型污水处理项目之连续进水、出水的要求。

④设备的闲置率较高;⑤污水提升水头损失较大;⑥如果需要后处理,则需要较大容积的调节池。

2.适用范围SBR 运行灵活,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因此特别适用于排放量小,有机物浓度高且不易降解,废液排放间歇的中小型企业.。

该技术适用于处理市政生活污水和中低浓度有机工业废水,不适应于大中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其它多种复杂环境中各种废水处理的需要。

该工艺已成功地应用于农产品加工废水、屠宰废水、啤酒废水、制药废水、化工废水、印染废水等的处理。

.(1) 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和厂矿企业工业废水,尤其是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地方,适合应用SBR法。

(2) 需要较高出水水质的地方。

如风景游览区、湖泊和港湾等。

使用SBR 法,不但可以去除有机物,还使出水脱氮除磷,防止河湖富营养化。

(3) 水资源紧缺的地方。

此系统可在生物处理后进行物化处理,不需要增加设施,便于水的回收利用。

(4) 用地紧张的地方,宜使用此法。

(5) 已建连续流污水处理厂的改造,适合应用此法。

(6) 非常适合处理小水量,间歇排放的工业废水与分散点源污染废水的治理。

SBR 污水处理工艺

SBR 污水处理工艺

SBR 污水处理工艺一、简介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具有循环激活污泥系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SBR工艺以其操作灵活、处理效果稳定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污水处理工艺。

二、工艺原理SBR工艺采用了批式处理的方式,即将处理周期划分为若干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内分别进行给水、好氧处理、沉淀、排放等操作。

通过合理控制每个时间段内的配氧、混合、沉淀等参数,实现了对污水的有效处理。

SBR工艺的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好氧降解:在SBR反应器中,通过搅拌和通气等操作,使污水中的有机物经过好氧降解,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2. 污泥沉淀:在沉淀阶段,停止通气和搅拌,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

3. 污泥处理:污泥作为反应器中的活性生物体,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如浓缩、脱水、厌氧消化等,以提高其处理效果。

三、优点和应用SBR污水处理工艺相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等工艺,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1. 操作灵活:SBR工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处理周期,适应不同负荷和水质变化。

2. 处理效果稳定:SBR工艺对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稳定。

3. 占地面积小:SBR工艺采用批式处理,不需要传统活性污泥曝气池等设备,占地面积小。

4. 运行成本低:SBR工艺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对设备维护和后续处理要求不高。

SBR污水处理工艺在各类污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以下情况:1. 小型污水处理厂:由于SBR工艺占地面积小,操作灵活,适合处理小规模的污水。

2. 变负荷处理:SBR工艺可以根据水质变化和负荷变化灵活调整处理周期,适合处理负荷变化较大的污水。

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SBR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处理效果好,适合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

四、工艺改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SBR污水处理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

SBR工艺特点及其应用发展

SBR工艺特点及其应用发展

SBR工艺特点及其应用发展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工艺是一种连续循环的活性污泥法,其特点是将整个处理过程划分为若干个步骤,通过调整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操作条件,实现废水的生物降解和去除污染物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SBR工艺的特点及其应用发展。

1.SBR工艺的特点:(1)反应器多功能性:SBR反应器一般由进水、好氧、静置、沉降等4个步骤组成,通过不同步骤的操作及控制,能够适应各种水质和处理要求。

(2)周期性操作:SBR反应器通过周期性的运行方式,即周期的将进、排水过程连续地进行,保证了废水处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空间利用率高:由于SBR反应器可以采用单体或多体反应器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反应器数量,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处理场地面积。

(4)操作简单灵活:SBR工艺不需要混合反应器和沉淀池,操作相对简单,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步骤的时间和参数,适应不同水质的处理。

(5)处理效果好:SBR工艺在去除COD、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方面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出水指标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2.SBR工艺的应用发展:(1)农村和小型城市污水处理:由于SBR工艺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且操作灵活简单,因此在农村和小型城市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2)工业废水处理:SBR工艺在处理工业废水中,尤其是有机废水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通过控制好氧环境和添加适宜的菌群,可以实现高效降解和去除有机污染物。

(3)蓄能池和回用系统:SBR工艺可以通过适当改变操作方式,使反应器具有蓄能的功能,形成SBR蓄能池,并用于需求相对平稳的场所,如虚拟电厂等。

同时,SBR工艺还可以与膜技术相结合,实现废水的高效再利用。

(4)微污染物处理: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不断加深,SBR工艺在处理微污染物方面的应用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通过调整反应器的运行条件和添加特定的微生物,可以实现对药物残留、重金属、农药等微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sbr的合成工艺

sbr的合成工艺

sbr的合成工艺
SBR的合成工艺
SBR是一种合成橡胶,其全称为丁苯橡胶。

它是由丁二烯和苯乙烯两种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合成而成的。

SBR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轮胎、橡胶管、橡胶板等领域。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SBR的合成工艺。

SBR的合成工艺主要分为乳液聚合法和溶液聚合法两种。

其中,乳液聚合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乳液聚合法的工艺流程如下:
1. 原料准备:将丁二烯、苯乙烯、乳化剂、稳定剂、水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

2. 聚合反应:将混合好的原料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加入引发剂,开始聚合反应。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参数,以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

3. 中和和洗涤:反应结束后,加入中和剂中和反应液中的残余酸性物质,然后进行洗涤,将乳液中的杂质和未反应的单体去除。

4. 脱水和干燥:将洗涤后的乳液进行脱水处理,然后进行干燥,得到SBR橡胶。

溶液聚合法的工艺流程与乳液聚合法类似,只是在反应过程中使用的是溶液而不是乳液。

溶液聚合法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但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较大。

总的来说,SBR的合成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控制多个参数,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SBR的合成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环保的要求。

SBR污水处理工艺总结

SBR污水处理工艺总结

SBR污水处理工艺总结一、SBR污水处理工艺概述SBR(Squence Batch Reactor)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灵活性较高的生物技术,通常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或特殊环境下的废水处理。

其处理流程分为四个阶段:注水、搅拌、静置、放水。

通过这一连续的处理流程,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二、SBR污水处理工艺的优点1.灵活性高,适应能力强。

SBR工艺能够根据废水水质和流量的变化进行调整,适用于不同场合的污水处理。

2.操作简便,维护方便。

相比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SBR工艺不需要独立的二沉池和滤池,减少了设备维护成本。

3.处理效果稳定。

由于SBR工艺将处理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有利于稳定废水的去除效果。

三、SBR污水处理工艺的工作原理SBR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注水(水进):将废水通过进水管道输入反应器中。

2.搅拌(前清水):启动搅拌器,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均匀分布。

3.静置(反应):关闭搅拌器,让废水在静置条件下被微生物降解。

4.放水(出水):通过出水管道将处理后的水体排出系统。

四、SBR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范围SBR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城市污水处理厂:SBR工艺适用于城市小型污水处理厂,能够有效地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2.工业废水处理:对于某些特殊的工业废水,SBR工艺也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

3.特殊场合:在一些环境要求较高或者场地有限的情况下,SBR工艺也可以发挥其优势。

五、SBR污水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SBR污水处理工艺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会有以下趋势:1.智能化控制: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提高SBR工艺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2.资源化利用:将SBR处理后的水体进一步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如用于灌溉或工业循环水。

3.节能减排:通过优化设备结构和工艺流程,降低能耗,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结语总的来说,SBR污水处理工艺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废水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SBR大全

SBR大全

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1 SBR处理工艺基本流程SBR艺由按一定时间顺序间歇操作运行的反应器组成。

SBR艺的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亦即每个间歇反应器在处理废水时的操作过程包括如下5个阶段:①进水期;②反应期;③沉淀期;④排水排泥期;⑤闲置期。

SBR的运行工况以间歇操作为特征。

其中自进水、反应、沉淀、排水排泥至闲置期结束为一个运行周期。

在一个运行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体积的变化及运行状态等都可以根据具体污水的性质、出水水质及运行功能要求等灵活掌握。

2 SBR 工艺的主要性能特点SBR作为废水处理方法具有下述主要特点:在空间上完全混合,时间上完全推流式,反应速度高,为获得同样的处理效率SBR法的反应池理论明显小于连续式的体积,且池越多,SBR的总体积越小。

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占地省,造价低,设备费。

运行管理费用低。

静止沉淀,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高。

运行方式灵活,可生成多种工艺路线。

同一反应器仅通过改变运行工艺参数就可以处理不同性质的废水。

由于进水结束后,原水与反应器隔离,进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对反应器不再有任何影响,因此工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高。

间歇进水、排放以及每次进水只占反应器的2/3右,其稀释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工艺对进水冲击负荷的耐受能力。

另一方面,SBR法能够有效地控制丝状菌的过量繁殖,这一特性是由缺氧好氧并存、反应中底物浓度较大、泥龄短、比增长速率大决定的。

SBR污水处理工艺总结

SBR污水处理工艺总结

SBR污水处理工艺总结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

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具有操作灵活、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

本文旨在对SBR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原理和应用。

二、SBR污水处理工艺概述SBR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适用于小规模和中等规模污水处理厂的工艺。

其基本原理是将污水在一个反应器中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包括进水、搅拌、曝气、沉淀、排水等。

这些步骤通过不同的操作模式和时间控制来完成。

三、SBR污水处理工艺的操作步骤1. 进水:污水通过进水管道进入SBR反应器中,进水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2. 搅拌:进水后,启动搅拌设备进行混合,以保证污水中的悬浮物均匀分布。

3. 曝气:搅拌结束后,启动曝气系统,向反应器中通入气体,提供氧气供微生物进行降解有机物的过程。

4. 沉淀:曝气结束后,关闭曝气系统,停止气体通入。

此时,污水中的悬浮物会逐渐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

5. 排水:经过沉淀后,清水位上方的清水通过排水管道排出,底部的污泥则保留在反应器内。

6. 残留污泥处理:定期对反应器内的污泥进行处理,包括污泥浓缩、脱水等操作。

四、SBR污水处理工艺的优点1. 灵活性:SBR工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处理步骤和时间进行调整,适应不同的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

2. 处理效果稳定:SBR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氮和磷等污染物,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3. 占地面积小:相比其他传统工艺,SBR工艺需要的占地面积较小,适合用于空间有限的场所。

4. 运行维护简单:SBR工艺的设备和操作相对简单,运行维护成本较低。

五、SBR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案例1.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采用SBR工艺进行处理,日处理能力为5000吨。

通过SBR工艺,该厂成功去除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等污染物,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某工业园区建设了一座SBR污水处理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BR工艺的总结摘要: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早在1914年就由英国学者Ardern和Locket 发明了的水处理工艺。

70年代初,美国Natre Dame 大学的R.Irvine 教授采用实验室规模对SBR工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于1980年在美国环保局(EPA)的资助下,在印第安那州的Culwer城改建并投产了世界上第一个SBR法污水处理厂。

SBR工艺的过程是按时序来运行的,一个操作过程分五个阶段:进水、反应、沉淀、滗水、闲置。

关键词:SBR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早在1914年就由英国学者Ardern 和Locket发明了的水处理工艺。

70年代初,美国Natre Dame 大学的R.Irvine 教授采用实验室规模对SBR工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于1980年在美国环保局(EPA)的资助下,在印第安那州的Culwer城改建并投产了世界上第一个SBR法污水处理厂。

SBR工艺的过程是按时序来运行的,一个操作过程分五个阶段:进水、反应、沉淀、滗水、闲置。

由于SBR在运行过程中,各阶段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体积的变化以及运行状态等都可以根据具体污水的性质、出水水质、出水质量与运行功能要求等灵活变化。

对于SBR 反应器来说,只是时序控制,无空间控制障碍,所以可以灵活控制。

因此,SBR工艺发展速度极快,并衍生出许多种新型SBR处理工艺。

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Intermittent Cyclic Extended System)是在1968年由澳大利亚新威尔士大学与美国ABJ公司合作开发的。

1976年世界上第一座ICEAS工艺污水厂投产运行。

ICEAS与传统SBR相比,最大特点是:在反应器进水端设一个预反应区,整个处理过程连续进水,间歇排水,无明显的反应阶段和闲置阶段,因此处理费用比传统SBR 低。

由于全过程连续进水,沉淀阶段泥水分离差,限制了进水量。

好氧间歇曝气系统(DAT-IAT—Demand Aeration Tank-Intermittent Tank)是由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提出的一种SBR新工艺。

主体构筑物是由需氧池DA T池和间歇曝气池IAT池组成,DA T池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其出水从中间墙进入IAT池,IAT池连续进水间歇排水。

同时,IA T池污泥回流DAT池。

它具有抗冲击能力强的特点,并有除磷脱氮功能。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是Gotonszy教授在ICEAS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是SBR工艺的一种新形式。

将ICEAS的预反应区用容积更小,设计更加合理优化的生物选择器代替。

通常CASS池分三个反应区:生物选择器、缺氧区和好氧区,容积比一般为1:5:30。

整个过程间歇运行,进水同时曝气并污泥回流。

该处理系统具有除氮脱磷功能。

UNITANK单元水池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是比利时SEGHERS公司提出的,它是SBR工艺的又一种变形。

它集合了SBR工艺和氧化沟工艺的特点,一体化设计使整个系统连续进水连续出水,而单个池子相对为间歇进水间歇排水。

此系统可以灵活的进行时间和空间控制,适当的增大水力停留时间,可以实现污水的脱氮除磷。

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MSBR—Modifi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C,Y.Yang等人根据SBR技术特点结合A2-O工艺,研究开发的一种更为理想的污水处理系统。

采用单池多方格方式,在恒定水位下连续运行。

通常MSBR池分为主曝气池、序批池1、序批池2、厌氧池A、厌氧池B、缺氧池、泥水分离池。

每个周期分为6个时段,每3个时段为一个半周期。

一个半周期的运行状况: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A脱氮,再进入厌氧池B除磷,进入主曝气池好氧处理,然后进入序批池,两个序批池交替运行(缺氧—好氧/沉淀—出水)。

脱氮除磷能力更强。

SBR工艺优点1、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2、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3、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4、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

5、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6、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7、SBR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

8、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9、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

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

SBR系统的适用范围由于上述技术特点,SBR系统进一步拓宽了活性污泥法的使用范围。

就近期的技术条件,SBR系统更适合以下情况:1) 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和厂矿企业的工业废水,尤其是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地方。

2) 需要较高出水水质的地方,如风景游览区、湖泊和港湾等,不但要去除有机物,还要求出水中除磷脱氮,防止河湖富营养化。

3) 水资源紧缺的地方。

SBR系统可在生物处理后进行物化处理,不需要增加设施,便于水的回收利用。

4) 用地紧张的地方。

5) 对已建连续流污水处理厂的改造等。

6) 非常适合处理小水量,间歇排放的工业废水与分散点源污染的治理。

SBR设计要点、主要参数SBR设计要点1、运行周期(T)的确定SBR的运行周期由充水时间、反应时间、沉淀时间、排水排泥时间和闲置时间来确定。

充水时间(tv)应有一个最优值。

如上所述,充水时间应根据具体的水质及运行过程中所采用的曝气方式来确定。

当采用限量曝气方式及进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较高时,充水时间应适当取长一些;当采用非限量曝气方式及进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较低时,充水时间可适当取短一些。

充水时间一般取1~4h。

反应时间(tR)是确定SBR 反应器容积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工艺设计参数,其数值的确定同样取决于运行过程中污水的性质、反应器中污泥的浓度及曝气方式等因素。

对于生活污水类易处理废水,反应时间可以取短一些,反之对含有难降解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废水,反应时间可适当取长一些。

一般在2~8h。

沉淀排水时间(tS+D)一般按2~4h设计。

闲置时间(tE)一般按2h设计。

一个周期所需时间tC≥tR﹢tS﹢tD ,周期数n﹦24/tC2、反应池容积的计算假设每个系列的污水量为q,则在每个周期进入各反应池的污水量为q/n·N。

各反应池的容积为:V:各反应池的容量1/m:排出比n:周期数(周期/d)N:每一系列的反应池数量q:每一系列的污水进水量(设计最大日污水量)(m3/d)3、曝气系统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中,曝气装置的能力应是在规定的曝气时间内能供给的需氧量,在设计中,高负荷运行时每单位进水BOD为0.5~1.5kgO2/kgBOD,低负荷运行时为 1.5~2.5kgO2/kgBOD。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中,由于在同一反应池内进行活性污泥的曝气和沉淀,曝气装置必须是不易堵塞的,同时考虑反应池的搅拌性能。

常用的曝气系统有气液混合喷射式、机械搅拌式、穿孔曝气管、微孔曝气器,一般选射流曝气,因其在不曝气时尚有混合作用,同时避免堵塞。

4、排水系统⑴上清液排除出装置应能在设定的排水时间内,活性污泥不发生上浮的情况下排出上清液,排出方式有重力排出和水泵排出。

⑵为预防上清液排出装置的故障,应设置事故用排水装置。

⑶在上清液排出装置中,应设有防浮渣流出的机构。

序批式活性污泥的排出装置在沉淀排水期,应排出与活性污泥分离的上清液,并且具备以下的特征:1) 应能既不扰动沉淀的污泥,又不会使污泥上浮,按规定的流量排出上清液。

(定量排水)2) 为获得分离后清澄的处理水,集水机构应尽量靠近水面,并可随上清液排出后的水位变化而进行排水。

(追随水位的性能)3) 排水及停止排水的动作应平稳进行,动作准确,持久可靠。

(可靠性)排水装置的结构形式,根据升降的方式的不同,有浮子式、机械式和不作升降的固定式。

5、排泥设备设计污泥干固体量=设计污水量×设计进水SS浓度×污泥产率/1000 ,在高负荷运行(0.1~0.4 kg-BOD/kg-ss·d)时污泥产量以每流入1 kgSS产生1 kg计算,在低负荷运行(0.03~0.1 kg-BOD/kg-ss·d)时以每流入1 kgSS产生0.75 kg计算。

在反应池中设置简易的污泥浓缩槽,能够获得2~3%的浓缩污泥。

由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不设初沉池,易流入较多的杂物,污泥泵应采用不易堵塞的泵型。

SBR设计主要参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设计参数,必须考虑处理厂的地域特性和设计条件(用地面积、维护管理、处理水质指标等)适当的确定。

用于设施设计的设计参数应以下值为准:项目参数BOD-SS负荷(kg-BOD/kg-ss·d) 0.03~0.4MLSS(mg/l) 1500~5000排出比(1/m) 1/2~1/6安全高度ε(cm)(活性污泥界面以上的最小水深) 50以上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根据有机负荷的不同而从低负荷(相当于氧化沟法)到高负荷(相当于标准活性污泥法)的范围内都可以运行的方法。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BOD-SS负荷,由于将曝气时间作为反应时间来考虑,定义公式如下:QS:污水进水量(m3/d)CS:进水的平均BOD5(mg/l)CA:曝气池内混合液平均MLSS浓度(mg/l)V:曝气池容积e:曝气时间比e=n·TA/24n:周期数TA:一个周期的曝气时间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负荷条件是根据每个周期内,反应池容积对污水进水量之比和每日的周期数来决定,此外,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中,因池内容易保持较好的MLSS浓度,所以通过MLSS浓度的变化,也可调节有机物负荷。

进一步说,由于曝气时间容易调节,故通过改变曝气时间,也可调节有机物负荷。

在脱氮和脱硫为对象时,除了有机物负荷之外,还必须对排出比、周期数、每日曝气时间等进行研究。

在用地面积受限制的设施中,适宜于高负荷运行,进水流量小负荷变化大的小规模设施中,最好是低负荷运行。

因此,有效的方式是在投产初期按低负荷运行,而随着水量的增加,也可按高负荷运行。

不同负荷条件下的特征有机物负荷条件(进水条件)高负荷运行低负荷运行间歇进水间歇进水、连续运行条件BOD-SS负荷(kg-BOD/kg-ss·d)0.1~0.4 0.03~0.1周期数大(3~4)小(2~3)排出比大小处理特性有机物去除处理水BOD<20mg/l 去除率比较高脱氮较低高脱磷高较低污泥产量多少维护管理抗负荷变化性能比低负荷差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强,运行的灵活性强用地面积反应池容积小,省地反应池容积较大适用范围能有效地处理中等规模以上的污水,适用于处理规模约为2000m3/d以上的设施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约为2000m3/d以下,适用于不需要脱氮的设施SBR设计需特别注意的问题(一)主要设施与设备1、设施的组成本法原则上不设初次沉淀池,本法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原因是设施较简单和维护管理较为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