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简单机械复习
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复习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1.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杠杆是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杠杆,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硬物体(不一定是棒)、受力(动力和阻力)和转动(绕固定点)。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甚至是任意形状的,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且是硬物体,都可称为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是什么?(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 表示。
L1OL2(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1表示。
F1F2(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2表示。
(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所画的直线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 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 或写作: F1L1=F2L2或写成F 2L1。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F1 L2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5.三种杠杆:名称结构特征特点应用举例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锤、( L1> L2, F1< F 2)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 L1< L2, F1> F 2)理发剪刀、钓鱼杆、镊子、船桨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1212( L=L, F= F )第2节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②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③对理想的定滑轮 ( 不计轮轴间摩擦) :( 1): F=G( 2): S=h2、动滑轮:①定义:轴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12章简单机械 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知识点第一节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l一个物体可以成为杠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 受到力的作用;② 能绕固定点转动。
杠杆的形状是任意的。
2.杠杆的五要素:l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一般用O表示。
l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一般用F1表示。
l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一般用F2表示。
l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一般用l1表示。
l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一般用l2表示。
3.杠杆示意图的画法:① 确定支点;② 确定动力和阻力,画力的作用线;③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即为力臂;④ 标各个垂直符号和大括号及物理量。
4.画图技巧l画力臂时,如果力的作用线太短,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l线段长度必须体现力的大小。
l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l杠杆是受力物体,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必须画在杠杆上。
l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力臂为0,不会影响杠杆转动。
l阻力方向:与阻力作用点将要运动的方向相反l当动力、阻力在支点两侧时,它们的方向大致相同;当动力、阻力在支点同侧时,它们的方向大致相反。
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实验设计】如图,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和天平的调节方法相同),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保持水平并静止。
记下动力、阻力,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
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实验。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注意事项】①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的目的便于在杠杆上测量力臂的大小。
② 多次实验的原因:寻求普遍规律③ 不同物理量之间不能进行加、减运算。
④平衡螺母只能在实验前调整,那边高向那边调⑤随意加砝码时,那边乘积大哪边低。
八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机械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机械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的一些简单机械知识点:
1. 机械的定义:机械是利用物理原理和物体的运动变化来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
点的装置。
2. 简单机械的种类:包括杠杆、轮轴、滑轮、斜面、螺旋线等。
3. 杠杆的原理:杠杆是一种呈杆状的物体,可以围绕一个支点进行旋转。
杠杆的力矩
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
4. 杠杆的分类:根据支点的位置和力的作用点的位置,杠杆可以分为一级杠杆、二级
杠杆和三级杠杆。
5. 轮轴的原理:轮轴由一个固定在轴上的轮和轴组成,通过旋转轮的方式使力传递到
轴上。
轮轴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6. 滑轮的原理:滑轮是一种带有凹槽的圆盘,可以将一个力改变为与原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另一力。
7. 斜面的原理:斜面是一种倾斜的平面,可以减小物体受重力的影响。
斜面可以减小
物体所需的力量,但增加了力所需的距离。
8. 螺旋线的原理:螺旋线是通过围绕轴旋转的带有斜线的曲线。
螺旋线可以将沿轴方
向的力转化为与轴垂直方向的力。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下册中的一些简单机械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机械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机械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简单机械知识点包括:
1. 机械的概念:机械是利用物体的力与运动来完成一定目的的装置。
2.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能够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3. 弹力:当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称为弹力,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伸缩量成正比。
4. 浮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支持力,称为浮力。
5.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规律求得合力。
6.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分解后的力合成后等于原始力。
7.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指的是杠杆平衡条件,即杠杆两端力的乘积相等。
8. 机械工作原理:包括杠杆、轮轴、滑轮等机械的工作原理。
9. 机械优势:机械优势是指机械在输入功和输出功方面的比值,比值大于1时,输入功小于输出功,称为机械有利。
10. 移动的机械:包括轮轴、斜轮轴、螺杆、轮轴等。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下册中的一些简单机械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应用机械原理有很大帮助。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在设计这次幼儿园教学活动时,我以《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教案》为主题,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复习简单机械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能够掌握简单机械的基本知识,如杠杆、滑轮等,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孩子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简单机械的原理和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模型。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套简单机械模型,以便操作和实践。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简单机械的概念,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 观察与思考:让孩子们观察教具,引导他们发现简单机械的特点和原理。
3. 动手实践:孩子们分组进行操作,亲身体验简单机械的作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4. 讨论与交流: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操作体会,引导他们深入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简单机械的原理和特点。
2. 活动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要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了解孩子们的掌握情况,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探索简单机械的知识,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并巩固简单机械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八年级下册物理简单机械复习

八年级下册物理简单机械复习一、知识回顾:3.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公式:总有W W =η 理解: 1.W 有:与工作目的相关的功2.W 总:动力所做的功3.机械效率总小于1,且无单位,结果使用百分数表示三类常考机械效率问题: 1.斜面:FsGh W W ==总有η 2.滑轮组竖直起吊物体:nF G W W ==总有η 3.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nFf W W ==总有η 注意:1、 做功:W=Fs 正确理解物理学中“功”的意义(做功的必要条件,三种不做功的情况)2、知道功的原理是一切机械都遵守的普遍规律。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功的原理是对所有机械都普遍适用的原理。
(理想情况:所有方式做功均相等,实际用机械做功都比直接做功多)3、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1)机械效率是反映机械性能优劣的主要标志之一,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就越高,机械的性能就越好。
(2)在计算机械效率时,要注意各物理量名称所表示的意义。
(3)因为有用功只占总功的一部分,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4. 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P=W/t=Fv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跟功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并由它们的比值决定。
5. 注意机械效率跟功率的区别机械效率和功率是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机械性能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功率大的机器不一定效率高。
二、巩固提高:1、如下左图所示,物体A 重20N ,滑轮重1N ,绳重不计,弹簧秤示数为25N ,则物体B 的重为_________N 。
地面对物体A 的支持力______N.2、如下右图所示,已知物重为G ,则各图中的拉力F 各为多少?(滑轮组及摩擦不计)3、如右图所示,若拉力F =900牛顿,物体A 重1500牛顿,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
当绳子自由端移动3米,则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 前进时,物体A 与地面间摩擦力是______牛顿,物体A 移动______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期末复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期末复习基础知识总结一、杠杆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者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 1L 1=F 2L 23、杠杆的应用省力杠杆:L 1>L 2 F 1<F 2 省力费距离;费力杠杆:L 1<L 2 F 1>F 2 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L 1= L 2 F 1= F 2 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
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二、滑轮1、滑轮分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定滑轮在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故定滑轮不省力,但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的几分之一。
且物体升高“h ”,则拉力作用点移动“nh ”,其中“n ”为绳子的段数。
绳子段数的判断: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划一横线,只数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3、使用轮轴时,如果动力作用在轮上则能省力,如果动力作用在轴上,则能省距离。
使用斜面时,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就会越省力。
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有用功是必须要做的功。
例:提升重物W 有用=Gh =mgh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例:用滑轮组提升重物W 额=G 动h (G 动:表示动滑轮重)。
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的和叫做总功。
即动力总共所做的功。
W 总=W 有用+W 额,W 总=Fs2、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简单机械复习 物理八年级下册

分2 :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杠杆、刻__度__尺____和_钩__码____。
实验步骤:
①调节杠杆两端的_平__衡__螺__母__,使杠杆在水__平__方向保持平 ②衡给杠杆两端挂上钩码,若杠杆右边下倾,则应该向_左__调节钩码位置,
使杠杆在_水__平__位置平衡。把支点两边钩码重力当做动力F1和阻力F2; 量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把F2、F2、 l1、l2的数值填入
1.如图所示,小雨在轻质杠杆的B端施加竖直向下的 拉力,使其水平平衡。已知小雨的拉力为90N, OA∶OB=1∶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M的重力为300N、 体积为0.01m3,则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成立?
不计动滑轮和绳子重力,不计绳与动滑轮间及动滑轮轴的 实验
摩擦,弹簧测力计竖直匀速拉动。
次数
1
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时
2
3
图2
物重 G/N 1.0 1.5 2.0
弹簧测力计 示数F/N
0.7 1.0 1.3
分6 :滑轮组
定滑轮可 以改变力
的方向
优点
滑 轮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复习课
滑轮
整体把握
简单机械
常见
机械效率
杠杆
滑轮 斜面 ……
简单机械
杠杆
滑轮
斜面
杠杆 滑轮
整体把握——杠杆
五要素
力臂
平衡条件
分类及应用
实验探究、分析与计算
分1:杠杆五要素
杠杆
在力的作 用下能绕 固定点转 动的硬棒
五要素
动力 F1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支点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八年级下册物理简单机械复习一、知识回顾:3.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公式:总有W W =η 理解: 1.W 有:与工作目的相关的功2.W 总:动力所做的功3.机械效率总小于1,且无单位,结果使用百分数表示三类常考机械效率问题: 1.斜面:FsGh W W ==总有η 2.滑轮组竖直起吊物体:nF G W W ==总有η 3.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nFf W W ==总有η 注意:1、 做功:W=Fs 正确理解物理学中“功”的意义(做功的必要条件,三种不做功的情况)2、知道功的原理是一切机械都遵守的普遍规律。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功的原理是对所有机械都普遍适用的原理。
(理想情况:所有方式做功均相等,实际用机械做功都比直接做功多)3、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1)机械效率是反映机械性能优劣的主要标志之一,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就越高,机械的性能就越好。
(2)在计算机械效率时,要注意各物理量名称所表示的意义。
(3)因为有用功只占总功的一部分,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4. 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P=W/t=Fv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跟功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并由它们的比值决定。
5. 注意机械效率跟功率的区别机械效率和功率是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机械性能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功率大的机器不一定效率高。
二、巩固提高:1、如下左图所示,物体A 重20N ,滑轮重1N ,绳重不计,弹簧秤示数为25N ,则物体B 的重为_________N 。
地面对物体A 的支持力______N.2、如下右图所示,已知物重为G ,则各图中的拉力F 各为多少?(滑轮组及摩擦不计)3、如右图所示,若拉力F =900牛顿,物体A 重1500牛顿,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
当绳子自由端移动3米,则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 前进时,物体A 与地面间摩擦力是______牛顿,物体A 移动______米。
4、如右图所示,水平面桌面上放一个200N 重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40N,匀速拉动物体时,水平拉力F 应为 。
5、如上中图所示的装置中,已知重物G1=500N ,重物G2=1200N ,在不考虑摩擦和其他阻力情况下,使重物G1保持平衡的拉力F 应等于 。
6、用螺丝刀拧螺丝,手要紧紧地握住螺丝刀柄,这是靠增大 来增大摩擦的;同时,螺丝刀柄上刻有一些花纹,这是利用增加接触面的 程度来增大摩擦的.螺丝刀在拧动螺丝的时候,就是简单机械中的 ,其是 (填省力或费力)的。
7.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5m ,高2m ,拉力为50N 。
利用这个装置将重为100N 的物体在5s 内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
则拉力做功为 J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 W ,此装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一位体重为500牛的同学在做俯卧撑,如上中图所示,A 点为重心,则地面对他双手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9、一人挑担子,扁担长1.2米,若在A 端挂上400牛的重物,B 端挂上200牛的重物,则人肩应距B 端_______m ,担子才能平衡;若使两端重物各减少100牛,则人肩应向_______(“A ”或“B ”端)移动?移动_______cm 扁担才能继续保持平衡.10、如图,杠杆处于平衡,现在将力F 的方向改为沿图中虚线的方向,要使杠杆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必须使( )A 、F 增大B 、 F 减小C 、 F 大小不变D 、 F 小于A 的重力11、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硬棒AB 被悬挂起来,已知AB=8AO ,当在A 处悬挂120牛的物体G 时,杠杆恰好平衡,则杠杆自身的重力为________牛。
12、一个已经平衡的杠杆,两端挂有40N 和50N 的重物,当将两边同时都增挂5N重物时,杠杆应( )A 仍平衡B 挂40N 的一端下沉C 挂50N 的一端下沉D 无法判断13、如下左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左边A 处的砝码移至C 处,要使杠杆重新恢复平衡,必须( )A 将B 处的砝码移至D 处 B 将B 处增加一个同样的砝码C 将B 处的砝码移至D 处后去掉一个砝码 D 将B 处的砝码去掉一个14、如右图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把A 端所挂重物浸没在水中时,杠杆将失去平衡,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 )A 将支点O 向A 移动B 将支点O 向B 移动C 将支点O 不动,在B 端加挂砝码D 支点O 不动,将B 端重物向支点O 移动15、有下列工具:(1)钢丝钳、(2)瓶盖起子、(3)理发剪子、(4)镊子。
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 .(1)(3)B .(3)(4)C (2)(3)D .(1)(2)16、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 .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C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D .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F F=50N图3 17、如图2所示,拉力F 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F 做的功是有用功B .提升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C .拉力F 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D .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18、在地面上以一定速度v 斜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当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空气阻力不计),则小球的( )A. 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不为零B. 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C. 机械能达最大值D. 机械能达最小值19、关于做功和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一定对物体做功B .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没有力做功C .物体受到的作用力越大,力对物体做功就越多D .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20、某建筑工地要将同一个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如果分别采用如图3所示的两种方式搬运,F 1和F 2做功的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两种方式机械效率一定相等B .两种方式功率一定相等C .两种方式所做的总功一定相等D .两种方式所做的有用功一定相等21、用同一水平力F 拉一个物体先后沿光滑水平面和粗糙水平面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距离都为s ,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 1和t 2(t 1<t 2).若物体沿光滑水平面运动时,拉力做的功为W 1,功率为P 1;物体沿粗糙水平面运动时,拉力做的功为W 2,功率为P 2,那么( )A .W 1=W 2,P 1>P 2B .W 1>W 2,P 1=P 2C .W 1<W 2,P 1>P 2D .W 1=W 2,P 1<P 222、如图4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 是125 N ,在10 s 内将重物匀速提升2 m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滑轮重50 NB .物体重375 NC .拉力F 的功率是25 WD .拉力F 做的功是750 J23、将一根水平放置的长木头的一端抬起,另一端搁在地面上,在抬起过程中,力F 始终与木头垂直,则力的大小 ( )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 先小后大24、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支点为O ,在杠杆的A 点始终作用竖直向上的力F ,将重为G 的物体匀速提升,则力F 的大小( )A 逐步变大巧玲珑B 逐步变小C 始终不变D 先变小,后变大,杠杆在水平位置上下最小25、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木杆,A 端细线下所挂50N 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点加竖直向下的力F =30N 作用时,木杆恰能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线竖直,已知OA =15cm ,OB =5cm,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A .80NB .60NC .40ND .20N26、要把木箱拉到斜面顶端,小明想办法把木箱放在小车上,用沿斜面方向的轻质细绳把车和木箱匀速拉上斜面顶端,如图4所示,整个过程历时10 s .已知木箱重G =400 N ,车重80 N ,拉力F =125 N ,斜面长L =4 m ,斜面高h =1 m ,则对木箱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总功是__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利用斜面能______(填“省力”或“费力”).27、如图5所示健身运动中,物体A 的质量为4 kg ,不计滑轮的摩擦.当向下摆 动脚腕使细绳拉着物体A 缓慢提升时,脚腕对细绳的拉力方向在改变、大小______(填“也改变”或“不变”).若2.4 s 内脚腕将A 物体匀速提起0.3 m则对物体A 所做的功为________J ,功率为________W. (取g =10 N/kg)28、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 拉动小车,使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斜面顶端,如图9-1-17所示.多次改变斜面倾斜程度,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斜面 倾斜度 小车重 量G /N 斜面高 度h /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 s/m 有用功 W 有/J 总功 W 总/J 斜面的机械效率较缓10 0.1 3 1 1 3 33.3% 较陡10 0.2 4 1 2 4 50% 最陡10 0.4 1 6 (1)当斜面“最陡”时,沿斜面的拉力为____N ;做的有用功为____J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2)通过分析,你认为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需要的拉力越____.(3)根据上面的实验数据,你可以获得该实验探究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 图529、在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9-1-18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序号 钩码重/N 动滑轮重/N 拉力/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有用功/J 总功/J 机械效率/% ①4 0.5 2.3 0.2 0.4 0.8 0.92 87.0 ②4 0.9 2.5 0.2 0.4 0.8 1.0 80.0 ③6 0.5 3.3 0.2 0.4 (a) (b) (c) (1)完成表格中第3次数据(a)、(b)、(c)处的计算:(a)_______;(b)________;(c)_____.(2)通过比较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________(填“有关” 或“无关”).(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知他的观点是________(填“正确” 或“错误”)的.30、图是用汽车打捞水下物体的示意图.汽车在通过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的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v=0.4m/s 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图是此过程中汽车移动重物时的功率P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设t=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g 取10N/kg)求:(1)圆柱形重物的质量.(2)圆柱形重物的密度.(3)打捞前圆柱形重物上表面所受的水的压力?31、、如图所示,重500N 的人站在重 100N 的吊篮内使吊篮和他一起匀速上升.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求:( 1 )人拉绳子的力是多大?( 2 )人对吊篮的压力是多大?32、挖掘机在道路、房屋修建等工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