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硕培养方案

建筑学院铁道建筑系和桥梁与隧道工程系,历经长沙铁道学院等变迁,现为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1976年在原长沙铁道学院土木工程系内兴办“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94年该专业从分出建筑工程系(含“建筑工程”与“建筑学”两个专业), 1997年土木工程系与建筑工程系合并,成立土木建筑学院;2001年中南大学成立,“建筑学”专业与原中南工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1993年创办的城市规划专业合并,更名为建筑与城市规划系;2011年建筑与城市规划系与学校原艺术学院合并组建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系调整为城乡规划系与建筑系,现城乡规划学和建筑学均获校级重点学科。
2003年,我校获“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建筑技术科学”三个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南省较早具有城市规划、建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之一;2006年,获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增设“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2008年,城市规划、建筑学在土木工程规划与管理博士点开始招收博士生;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调整新的学科目录,我校原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调整为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我校获土木建筑与规划二级学科博士点。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分别在2012年、2013年通过国家建设部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
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2名。
拥有总建筑面积达12000㎡、包括模型制作室、CAD室、摄影室等学科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和材料与构造展示室、、物理环境与绿色城市建筑实验室、城市新技术与应用室等专业实验教学平台,以及快速成型室、计算机房、人机工程实验室等,配有较为完备、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全面服务.中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综合实力居全国一流,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由教授、副教授等较强的学术队伍组成,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具有多年丰富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经验,为企业和单位培养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中南大学应用统计培养方案

应用统计学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工商企业、信息咨询业、金融
投资业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统计学素养、能够
熟练地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分析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
型、复合型统计学专门人才。学员毕业后,可在相关部门从事商务调
查、客户信息管理、市场预测与市场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统计
48 3 秋季
40 选修课 020211409 金融工程
32 2 春季
课程说明
六、临床能力训练、社会实践、实践教学
(一)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 习实行学分制,进行多学科、宽口径培养。招生院校应建立适合不同培 养方向的校外实践基地,鼓励采用顶岗实习形式开展实践教学。 (二)成立由校内导师和校外专家共同组成的导师组,或实行校内外 双导师制,发挥集体培养作用,吸收企业与行业组织或监管部门中具有
必修五组
总学分 36
学分说明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号与名称
学 学分开课学 说
时
期明
01 公共学 位课
0论30与21实11践01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32
2
秋季
01 公共学030511101
位课
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32
2
秋季
01 公共学 位课
050211101
硕士生综合英语
128 3
秋季春 季
01 公共学 位课
符合监管部门规定的任职要求。
4、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外文专业资料,使用外语开展保险
相关工作。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学分要 求
专业学位课 分组
学分要 求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授予学位类别:管理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专业学位)代码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制订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培养方案版本号:版一、学科简况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是面向经济与商业社会中更加复杂的系统科学与管理决策问题,研究其基本理论和规律、求解方法以及管理技术。
理论方面主要从哲学与数学的再认知角度,研究管理科学的普适性、内在关联性和演化动力性等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方面主要综合信息技术与优化方法,研究组织运作与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和效益的评价与决策、适应内外环境的体制与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途径方面主要运用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和实验环境,针对更加错综复杂和快速发展的决策行为和管理世界问题,解释和发现社会与经济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了实现管理目标,应用工程技术学科、数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对各种管理问题进行设计、评价、决策、改进、实施和控制。
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站在学科前沿,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已形成了信息管理与大数据分析、商务智能与电子商务、管理心理与行为科学、决策理论与技术、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运筹与管理、服务科学与工程等有特色和稳定的研究方向。
在这些研究方向上,本专业承担了一系列重大的国家、省部级和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
本专业以院士和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主,总体研究水平高,处于全国前列。
科研项目多,经费充足,管理科学理论研究有一定深度,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注重实践应用,与行业结合紧密,特别是在有色工业的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方面,在国内具有独特的领先优势。
本专业在多年的教案和科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硕士生培养质量高。
中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中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建筑与艺术学院.05一、学科专业(领域)概况、优势与特色建筑与土木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统称。
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或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维修等技术活动。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城市与区域及房地产开发、道路交通建设、旧城改造、风景园林工程修筑和智能化建筑的投资建设;电子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和新型建筑材料科学的应用,充实和丰富了本事域的基础,拓宽和发展了本事域的研究范畴。
本事域范围涉及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和土木工程多个一级学科,其根本任务是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服务,以人为本,为人们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环保、节能、经济、美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主要领域范围:城市与区域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住房与社区建设、城市经济与管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及风景园林、道路、市政、防灾减灾与防护、建筑材料、建筑经济、生态等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
相关领域:装饰工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与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水利工程。
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源于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立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铁道建筑系和桥梁与隧道工程系,历经长沙铁道学院等变迁,现为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1976年在原长沙铁道学院土木工程系内兴办“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94年该专业从分出建筑工程系(含“建筑工程”与“建筑学”两个专业), 1997年土木工程系与建筑工程系合并,成立土木建筑学院;中南大学成立,“建筑学”专业与原中南工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1993年创办的城市规划专业合并,更名为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建筑与城市规划系与学校原艺术学院合并组建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系调整为城乡规划系与建筑系,现城乡规划学和建筑学均获校级重点学科。
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授予学位类别:理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10 生物学二级学科代码名称:071001 植物学071002 动物学071003 生理学071005 微生物学071006 神经生物学071007 遗传学071008 发育生物学071009 细胞生物学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21生物信息学0710Z2 生物工程0710Z1 生物统计制订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牵头)基础医学院、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参与)培养方案版本号:2016版一、学科概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等的科学。
中南大学生物学学科伴随着“百年湘雅”医学教育的发展而成长,湘雅医学院的生物学教学始于1914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建校之初的医学预科,1946 年湘雅医学院即建立了生物化学科。
在10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本学科在我国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了卢惠霖、夏家辉、任邦哲等蜚声中外的科学家,培养了以张友尚、刘德培、刘斯奇、黄承汉为代表的一大批遍布海内外的优秀人才。
本学科点分别于1977 和1981 年获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获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本学科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遗传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为湖南省重点学科,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3个ESI 学科已经进入世界排名前1%。
学科拥有“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外专局创新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平台,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万人计划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重大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
本学科在国内最早开展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保藏和利用,致病基因克隆、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在临床医学中开创了“医学遗传科”,引领了我国医学遗传学的发展。
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概况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在总结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经过科学研究的长期积累而发展起来的体系。
教育学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主要研究教育本质、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教育学在中国已经形成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等十个二级学科。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学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南省首批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
已形成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思想)史、比较高等教育学和学科文化与研究生教育等多个稳定而又富有特色、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的研究方向。
主要培养基础理论厚实、专门知识系统、研究能力强的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学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中南大学教育学原理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已形成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教育思想史、教师教育理论、德育原理和比较教育学等多个稳定而又富有特色、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的研究方向。
主要培养基础理论厚实、专门知识系统、研究能力强的从事教育研究、教育管理和教育学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中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已经形成课程与教学论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史、各级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各类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专门学科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稳定而又富有特色、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的研究方向。
主要培养基础理论厚实、专门知识系统、研究能力强的从事教育研究、教育管理和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学位授权点自创建伊始,即注重学术队伍建设,已经基本建成一支与学科建设方向相适应、以博士为主体、结构合理、实力雄厚、专职兼职相结合的中青年学科队伍。
在学术研究、研究生培养、队伍建设和条件建设等多方面,本学位授权点已经形成“七并重” 特色:修业与进德并重,人文与科学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基础与前沿并重、传统与现代并重,中学与西学并重,区域与国际并重。
中南大学研究生手册

第六十六条 对高等教育活动中违反教育法规定的,依照 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六十七条 中国境外个人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并办理有 关手续后,可以进入中国境内高等学校学习、研究、进行学术 交流或者任教,其合法权益受国家保护。 第六十八条 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 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本法所称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是指除高等学校和经批准承担 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以外的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 组织。 第六十九条 本法有关高等学校的规定适用于其他高等教 育机构和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但是对 高等学校专门适用的规定除外。 第七十条 本法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6
第六章 高等学校的学生
第五十三条 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遵守法律,遵守学生行 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尊敬师长,刻苦学习,增强体 质,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学习马克 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 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五十四条 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 第五十五条 国家设立奖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
据实际需要,报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对本学校的修 业年限作出调整。 第十八条 高等教育由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 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主要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高 等专科学校实施专科教育。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科学 研究机构可以承担研究教育的任务。 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非学历高等教育。 第十九条 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历的,经考 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录取,取得专科生或 者本科生入学资格。 本科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 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 究机构录取,取得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硕士研究生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 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 科学研究机构录取,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允许特定学科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 学资格,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第二十条 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由所在高等学校或 者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根据其修业年 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 者其他学业证书。 接受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由所在高等学校或者其他高 等教育机构发给相应的结业证书。结业证书应当载明修业年限 和学业内容。 4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 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第二十二条 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 博士。 公民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或者自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 定的学位标准,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 第二十三条 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根据社会 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承担实施继续教育的工作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第一章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级科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研究生教育在我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级科学人才,中南大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得以制定和完善。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第二章培养目标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的科学研究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学术素养;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3.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学科交叉研究能力,能够解决复杂科学问题。
第三章课程设置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研究生必修课三个方面。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 学科基础课:通过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为深入研究和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2. 专业核心课:通过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加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3. 研究生必修课:研究生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学术道德与科研方法、科技前沿讲座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学研究方法。
第四章科研训练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科研训练,其中包括:1. 科研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科学研究项目,亲身体验科研工作流程,提升科研能力;2. 科研训练:学生在培养期间,参与科研训练活动,包括学术交流会议、科研方法培训等,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和科研方法技能。
第五章学位申请和答辩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了学位申请和答辩的具体流程和要求,包括:1. 学位申请: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要求后,可以向学校提交学位申请材料,经学校审核合格后,可以参加学位答辩;2. 学位答辩:学生完成学位申请后,需参加学位答辩,学位答辩由专家组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授予学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一、学科概况
中南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创建于1955年,1960年招收研究生,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设立“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覆盖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和数字装备与计算制造、信息器件制造技术与装备等2个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与“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于2007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设有“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复杂装备设计与极端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岩土设备设计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金属塑性加工摩擦与润滑”、“设备测试与故障诊断中心”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与国外ASM公司共建的“微电子封装技术实验室”等。
本学科致力于机械基础理论与技术集成、先进制造理论与技术等的研究,并围绕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以及国防和空天运载等关键技术与装备进行研究和
设计开发,在高性能材料制备与装备、信息器件制造、齿轮数字化制造、深海资源开发、车辆与工程装备、特种机器人等研究方向具有特色和优势。
二、培养目标
学位获得者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科研作风、科学道德和合作精神,品行优秀,身心健康;掌握机械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实践及试验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和方向,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独力工作能力。
成为既能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设计工作,又可承担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四、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1. 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
硕士生学制为3-5年。
综合素质优秀者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2. 培养方式
(1)实行指导教师负责的指导小组培养工作制,导师个别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小组成员应协助导师把好各个培养环节的质量关。
(2)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
(3)导师对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五、学分与课程
1.学分
(1)实行学分制。
研究生课程教学16学时计1学分,实验教学32学时计1学分。
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和补修课学分。
研究生的学分要求如表1。
研究生培养的环节和学分如表2。
表1 基本学分要求
表2 研究生的培养环节学分要求
(2)研究生根据个人培养计划按学期选修课程,每学期选修的总学分全脱产研究生不超过17学分(不包括培养环节的学分)。
全日制硕士生课程学习一般为2个学期。
全日制硕士生公共英语课一学期修完。
校本部和铁道校区文科类学院、三所临床医院、校外基地的全日制硕士生秋季上课,其他学院全日制硕士生春季上课。
2. 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任选课和加修课等。
课程设置如表3。
表3 课程设置
课程与培养环节说明:
(1)加修课是指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加修的课程。
硕士生分别必须加修所考取学科本科生阶段的专业基础课2门以上。
加修课计算学分,但不在硕士生应修满的规定学分之内。
(2)课程免修免试
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达到《中南大学关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免修免试的规定》要求者,凭考试成绩单原件申请免修免试。
研究生在学期间连续在国外学习或工作一年以上的,由本人申请,经导师和学院主管院长审核,凭护照签证原件和复印件到研究生院培养与管理办办理免修免试留学国外语。
对于研究生在国外留学期间所修的专业课程,由本人提供学习成绩证明原件和课程考试有关资料,由学院主管院长审核并认定为对应培养方案内的相应课程,到研究生院培养与管理办登记成绩。
(3)全日制硕士生参加《形势与政策》课为2学年,考核合格计2学分,才准予答辩。
(4)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听取10次以上学术报告或专题介绍(组织单位是学校有关部门、二级单位或学科,或外单位),积极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在申请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之前,硕士生应与所在单位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一次学术交流活动。
硕士生参加学术报告,每次应有不少于500字的总结,并经导师签字后留存,达到要求后,按规定时间交本单位研究生管理办审核,并记载成绩。
六、社会实践
本学科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可选择完成学校安排的研究生社会实践任务(30学时,视情况还可以酌情增加),或完成30学时的实践教学工作。
社会实践的时间安排根据具体情况,可集中也可分散,但必须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
实践教学工作可以是助教、助研、助管和参加“三下乡”活动(0.5个月以上)等,并按照要求进行考核。
七、学年考核与筛选
在每学年放假前,学校组织研究生对一学年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成绩、科研业绩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评定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
每学期对研究生进行筛选,达到退学规定的研究生要根据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学籍处理。
研究生中期筛选是对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研究生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进入学位论文之初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与评定。
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成绩、科研综合能力、身心状况四部分。
考核结果设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考核结果为优秀、合格的的研究生,可按培养计划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继续攻读学位。
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研究生,三个月内进行一次补考核。
补考核通过者,继续攻读相应学位;补考核仍不合格者,按中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给予退学处理。
考核结果将作为研究生评优、评奖(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重要依据。
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应在第一学期内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
硕士生查阅的文献资料应在6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资料一般应在三分之一以上。
科学学位硕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或对国家经济、教育、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硕士生不得晚于第三学期作公开的选题报告。
首次选题未获通过者,应在6个月内补作一次。
研究生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上填写网络版《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选题报告评审通过后,交所在单位研究生管理办存档,由研究生助理记载成绩。
九、学位论文进展与考核
在每年的10月中旬,对所有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由二级单位布置,分科研所(系、教研室、科室)组成检查小组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进行检查考核,切实解决研究生论文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对综合能力较差、论文工作进展缓慢、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研究生提出警告,或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十、发表学术论文
本学科要求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应至少在被CSCD、ISTP、EI或SCI检索的刊物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1篇(会议论文必须发表并被检索),方可申请授予学位。
以上发表的论文必须以中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其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各检索源期刊以研究生入学(或注册)当年公布的收录期刊目录为准,学习期间如遇期刊调整,被调入和调出的期刊均为有效。
十一、学位论文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研究生从事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
学位论文必须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论据可靠,论证充分,推理严谨,逻辑性强,文字通顺。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术成果或应用成果,应能反映出硕士生已经掌握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或专门工作的能力。
十二、主要参加专家
钟掘院士刘少军教授刘义伦教授黄明辉教授李晓谦教授谭建平教授吴运新教授邓华教授段吉安教授王艾伦教授张怀亮教授蒋炳炎教授
唐进元教授朱建新教授杨忠炯教授李力教授夏建芳教授易幼平教授傅志红教授贺继林副教授柳波副教授王刚副教授何玉辉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