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苏州中考语文强化训练七文言文阅读(
苏州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题及答案

苏州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题及答案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右骁卫晟之女也。
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
性素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
太宗甚礼遇之。
常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牝鸡①司晨,惟家之索。
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
时后兄无忌,夙与太宗为布衣之交,又以佐命元勋,委以腹心,出入卧内,将任之朝政。
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曰:“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
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诫。
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
”太宗不听,竟用无忌为左武侯大、吏部尚书、右仆射。
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改授开府仪同三司,后意乃怿。
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阙少,欲有奏请。
”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②。
魏徵谏曰:“昔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
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
”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
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
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
”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
八年,从幸九成宫,染疾危惙。
将大渐③,与太宗辞诀,曰:“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
”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有删改〔注〕①牝鸡:母鸡。
②长公主:古代皇帝册封自己的姐妹为长公主。
资送:嫁妆。
③大渐:病危,处于弥留之际。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苏州市近七年来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题汇编

苏州市近七年来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题汇编一、阅读《五柳先生传》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10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燕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4分)A.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B.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洋洋科与造.物者游(《始得西山宴游记》)C.曾不吝情去.留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翁亭记》)D.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楼记》)E.忘怀得.失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6.C、D(A.亲戚亲近B.往、到创造C.离开D.冷清的样子E.得到、获得,与“失”相对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8.住宅边有五棵柳树,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号。
9.作者以颜回自况,表现他安贫乐道的道德情操。
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鼓励考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下边的答案供参考:这两句分别说出了五柳先生读书所采用的两种态度、两种方法。
一是他的嗜好是读书,其方法便是只求懂得大概,不强求有深刻理解;二是说明他读书的最高境界,往往因能“会意”而如痴如迷,其方法当是熟读深思。
-也就是“观其大略”在先,重在博览;“务于精熟”在后,期在“会意”。
二、阔读《与朱元思书》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10题。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挣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江苏省苏州市2014中考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6-9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
臣之妻私臣,臣之委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于是入朝见威土 B.皆以美于徐公才美不外见(《马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C.受上赏 D.闻寡人之耳者乡为身死而小受(《鱼我所欲也》)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7.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2分)A.能谤讥于市朝 B.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C.相与步于中庭(《记承灭寺夜游》) D.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8.选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要写“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2分)答:9.《邹忌讽齐土纳谏》一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它是由多个“三”组合而成的。
请举一例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2分)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
少颖敏绝伦。
十五为诸生。
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
”未几,居正举于乡。
璘解犀带以赠,且曰:“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涸①子。
”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
日讨求国家典故。
徐阶②辈皆器重之。
【注释】①溷(hùn):猪圈,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②徐阶:人名,时任宰相。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少颖敏绝伦。
译文:(2)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
”译文:6.C7.D8.写燕、赵、韩、魏四国前来朝拜,从侧面衬托出齐王纳谏成果之大,引出“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结论经。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文字版)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5.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4年初中毕业暨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迷wang(▲) ②xian(▲)熟③抑扬顿cuo(▲) ④大ting(▲)广众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春日的秧苗孕育着农人的希望。
收获的季节,丰收的人家踏实地享受着秋日的溃赠,闲聊着春夏那些辛勤的细支末节,唇齿开合间透着一种惬意。
而倦懒耕耘的人们则暗然神伤地敲打着生绣的犁耙,面对可怜的收成,懊悔那些荒废的岁月。
看来,在拥有希望的同时,还要努力的付出汗水。
错别字▲▲▲▲正确字▲▲▲▲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4.名著阅读。
(5分)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3分)那毛女即便回身,转于洞内,对罗刹跪下道:“奶奶,洞门外有个东土来的孙悟空和尚,要见奶奶,拜求芭蕉扇,过火焰山一用。
”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
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叫:“丫鬟,取披挂,拿兵器来!”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整束出来。
①细读划线句思考罗刹女为什么对孙悟空如此恨之入骨?(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罗刹女不愿借扇给孙悟空,于是引发了一场恶斗,她是怎样打退孙悟空的?孙悟空又是用什么办法来应对罗刹女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朝花夕拾》中《五猖会》选段,回答问题。
(2分)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③我非常想去看五猖会,可真到开船出发了,显得非常不高兴一点兴趣都没有了,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彻底败坏了我得兴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用简洁的语言给下面一段文字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字数不超过15个。
江苏苏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6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

江苏苏州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藻[晋]祖台之汉武帝与近臣宴会于未央殿,忽闻人语云:“老臣冒死自陈。
”乃见屋梁上有一老翁,长八九寸,拄杖偻步,笃老之极。
缘柱而下,放杖稽首,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忽然不见。
东方朔曰:“其名为‘藻’,春巢幽林,冬潜深河。
今造宫殿,斩伐其居,故来诉于帝。
仰视宫殿,殿名‘未央’,诉陛下方侵其居宅未央也。
俯指陛下脚者,足也。
愿陛下宫殿足于此,不愿更造也。
”上为之息宫寝之役。
居少时,帝亲幸河都,闻水底有弦歌之声,又有善芥①。
须臾,前梁上老翁及年少数人,绛衣素带,缨佩乘藻,凌波而出。
帝问曰:“闻水底奏乐声,为君耶?”老翁曰:“老臣前昧死归诉,幸蒙陛下天地之施,即止息斧斤,得全其居宅,不胜嘉欢,故私相庆乐耳。
”献帝一紫螺壳,状如牛脂。
帝曰:“朕暗②,无以识君。
”“东方生知之耳。
”“君可思以吴___贻之。
”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
一人即受命下没泉底,倏忽还到,奉大珠径寸,明耀绝世。
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
(选自《祖氏志怪》,有删改) 【注】①善芥:美丽的水草。
②暗:愚昧,不聪明。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拄杖偻步偻:弯腰B.斩伐其居伐:攻打C.绛衣素带素:白色D.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顾:回头9.因年代久远,文中“君可思以吴____贻之”的“____”处脱漏一字,根据上下文补出这个字。
(1分)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5分)(1)春巢幽林,冬潜深河。
(2)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
11.老翁“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的用意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含标点不超过20字。
(2分)12.分别概括文中汉武帝、藻、东方朔的形象特点。
(3分)【参考答案】8.B(2分)9.宝(珍)(1分)10.(1)(藻)春天居住在幽深的树林里,冬天潜入河水深处。
(2分)(2)汉武帝很欣赏这颗宝珠,用五十万钱赐给东方朔,拿走了那宝珠。
[vip专享]2014年苏州中考语文强化训练七 文言文阅读(1)
![[vip专享]2014年苏州中考语文强化训练七 文言文阅读(1)](https://img.taocdn.com/s3/m/e8dc718abb4cf7ec4bfed03b.png)
21
3 2 1 “” 23WOR1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320082 1 3
3 2 “”1 …… ………………17
B A 3 2“” 1 “”
C
BP17-23 1 A 3 D C“” B A2P16“8”---“-” 2 1 10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
A.①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B.①遂与外人间隔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
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一 ( )
A.①于是入朝见威王
②皆朝于齐
B.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①吾与徐公孰美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D.①闻寡人之耳者
②燕、赵、韩、魏闻之
2.下面哪一句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 ( )
A.今齐地方千里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014年全国部分地区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真题汇编

又问祁黄羊曰: “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 “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
④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⑤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⑥思亲遂行,流涕惜别。
⑦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A .①②③⑥ 六、江苏扬州
B .②④⑤⑦
C .②⑤⑥⑦
D .③④⑤⑥
阅读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15 分)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请借救于齐。至齐,谓齐王曰:
“夫秦之为无道也,
托自己与倩公交游的非同寻常。②起: (谢安)应(桓公)征召出山。③忝:辱没。④痗:
忧伤。⑤紫阳先生:云游随州的道教大师紫阳道人。⑥隐化:委婉语,指死。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 . 仆与倩公一面
愚以为宫中之事( 《出师表》)
B.季梁为大贤
贤能为之用( 《隆中对》)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
李白
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征,为苍生而一起。常与支公游赏,贵而不移。大人君
子,神冥契合,正可乃尔。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言归汉东,使我心痗。夫汉东之国,
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尔来寂寂,无一物可纪。有唐中兴,始生紫阳先生。先
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
下联:
▲
( 3 分)
9.( 4 分)( 1)这 ( 2)听说 ( 3)方才 (4)离开(每空 1 分)
10.( 4 分)现在塔上损坏了一块砖,把砖的字号报给工部,工部下发一块砖来替补它,像 当初就砌在那里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苏州中考语文强化训练七文言文阅读(2)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赵裹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3)。
裹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①赵襄主:赵襄子。
御:驾车。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易:更换。
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
④调:谐调。
⑤诱:引导。
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有诈伪者事泄,戴胄据法断流①,以奏之。
帝曰:“朕下敕不首者②死,今断从流,是示天下以不信。
卿欲卖狱③乎?”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
既付有司,臣不敢亏④法。
”帝曰:“卿自守法,而令我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
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若顺忿违信,臣窃为陛下惜之。
”帝曰:“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注】①流:流放。
②不首者:不自首的人。
③卖狱:用断案做交易。
④亏:损害。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诈伪者事泄,戴胄据法断流,以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客见赵王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
”“何故至今不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
”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①乎?”王曰:“建信君有国事,又不知相马。
”曰:“王何不遣纪姬乎?”王曰:“纪姬,妇人也,不知相马。
”对曰:“买马而善,何补于国?”王曰:“无补于国。
”“买马而恶,何危于国?”王曰:“无危于国。
”对曰:“然则买马善而若恶,皆无危补于国。
然而王之买马也,必将待工。
今治天下,举错②非也,国家为虚戾③,而社稷④不血食⑤,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何也?”赵王未之应也。
(选自《战国策》)【注】①建信君:战国末期赵国重要的政治人物。
②错:同“措”,措施。
③虚戾:“虚”同“墟”,废墟;“戾”同“砾”,瓦砾。
④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也作国家的代称。
⑤血食:受享祭品。
古代杀牲取血以祭,故称。
古代常以“血食”“不血食”借以指代国家的延续和破灭。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买马而善,何补于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①消息,潸然流涕②。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③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④。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
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⑤?”答曰:“举⑥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①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
②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
潸,流泪的样子。
③意谓:心里认为。
④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
⑤邪(yē):同“耶”。
⑥举:抬起。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具以东渡意告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建中靖国元年,坡自儋北①归,居阳羡。
阳羡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
坡亦喜其人。
邵为坡买一宅,坡倾囊仅能偿之,后择吉日入新第。
夜与邵步月,偶至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
坡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
”遂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
坡问其故,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
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
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所以泣也。
”坡亦为之怆然。
问其故居所在,则坡倾囊所得者也。
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
”即命取屋券②,对妪焚之。
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竞不索其直。
坡自是遂回毗陵③,不复买宅,而借塘桥孙氏居暂憩焉。
(选自《梁溪漫志》④)【注】①儋北:地名,在海南省。
②屋券:房契。
③毗陵:地名,现常州一带。
④《梁溪漫志》:宋代学者费衮所著。
全书共有一百六十余篇,内容记述了宋代政事典章,考证史传,评论诗文,间及名人传闻轶事。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肉可以吃。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曰:“食菱须去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以天下为己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
父成,江夏太守。
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
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
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
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凝之①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②之女也。
聪识有才辩。
叔父安◎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大悦。
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
”乃施青绫步鄣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
及遭孙恩之难⑤,举厝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⑥所害,方命婢肩舆⑦抽刃出门。
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
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
”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选自《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注】①凝之:指王凝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②奕:指谢奕,谢道韫的父亲。
③安:指谢安。
④步鄣: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
⑤孙恩之难:孙恩,为东晋五斗米道道士,后聚众作乱,四处攻州破府。
⑥贼:对国家、人民、社会道德风尚造成严重危害的人,此指孙恩。
⑦肩舆:乘坐轿子。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曹公①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
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
过裹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
先主曰:“吾不忍也。
”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④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