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衍生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24年IP衍生品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一、市场概述IP(知识产权)衍生品是指以影视作品、动漫形象、文学作品等知识产权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的相关产品。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IP衍生品行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2024年,IP衍生品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二、市场规模根据行业数据统计,2024年IP衍生品市场规模达到了2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0%,增速较上年有所放缓。
其中,以动漫、影视、文学等为主要IP衍生品类别,占据了市场的70%以上。
三、市场主要品类1.动漫衍生品随着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024年,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达到了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
动漫衍生品主要包括周边商品、服装、玩具等,其中以周边商品销售最为火爆。
2.影视衍生品中国影视行业在2024年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大量受欢迎的影视作品成为了IP衍生品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据统计,2024年中国影视衍生品市场规模达到了4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
影视衍生品主要包括电影周边商品、剧集衍生品等,其中以电影周边商品的销售额最高。
3.文学衍生品近年来,中国文学作品开始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力,许多文学IP也成为了衍生品市场的热门产品。
2024年,中国文学衍生品市场规模达到了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
文学衍生品主要包括图书、文具、音像制品等,其中以图书的销售额最高。
四、市场发展趋势1.多元化产品推出随着消费者对IP衍生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新颖有趣的产品。
未来,IP衍生品市场将迎来更多新颖多元的产品推出,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2.跨界合作增加为了更好地利用IP资源,衍生品企业与其他行业进行跨界合作的趋势也在逐渐增加。
例如,影视衍生品与餐饮业、旅游业的合作等,将进一步推动IP衍生品行业的发展。
3.电商渠道的崛起随着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IP衍生品在电商平台上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未来,电商渠道将成为IP衍生品市场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提供更便捷的购买体验。
2021年IP衍生品运营行业分析

2021年IP衍生品运营行业分析2021年IP衍生品运营行业分析一、行业发展概况 (3)1、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3)2、文化消费时代来临,内容消费将成主流 (3)3、粉丝经济驱动下,消费者付费意愿提升 (3)二、行业主要特点 (4)1、行业技术水平 (4)2、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4)(1)周期性 (4)(2)区域性 (4)(3)季节性 (5)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5)1、有利因素 (5)(1)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及消费力日益增长 (5)(2)IP衍生品逐渐迈入主流市场 (5)2、不利因素 (6)(1)IP盈利能力不确定性大 (6)(2)品牌维系成本高 (6)(3)企业集中度低 (6)四、行业主要壁垒 (7)1、优质IP发掘壁垒 (7)2、全渠道网络运营壁垒 (7)3、品牌建设壁垒 (7)五、行业竞争格局 (7)一、行业发展概况1、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在国家政策扶持、市场需求旺盛、内容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整合等综合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8,737亿元,比2004年增长10.3倍,2005-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9%,高于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6.9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提高。
未来,我国文化产业仍将面临快速发展机遇,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2、文化消费时代来临,内容消费将成主流“十三五”以来,国家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到2020年要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中国迈入第三次消费升级,国民对精神领域的需求大幅提升,特别是在大IP时代的推动下,消费内容不断升级,兴趣化与泛娱乐化的产品已然成为内生需求。
3、粉丝经济驱动下,消费者付费意愿提升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于品牌消费以及优质IP的认知度也在不断提升,未来优质IP授权商品将成为有效提升消费者意愿的关键,刺激受众付费的意愿进一步增长,市场需求有望。
ip衍生品可行性研究报告

ip衍生品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知识产权(IP)是当今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IP衍生品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IP衍生品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IP衍生品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IP衍生品;可行性研究一、引言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简称IP)是指人们在生产和创造中的智力劳动所得到的成果及其权利。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多种形式,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演变,IP衍生品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IP衍生品是基于知识产权原始作品开发的新产品或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玩具、服装、文具、图书、影视等。
通过将知识产权作品与市场需求结合,可以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商业价值的IP衍生品,从而实现增值和盈利。
在全球范围内,IP衍生品市场规模巨大,涵盖了各个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围绕IP衍生品的可行性展开研究,通过对IP衍生品的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IP衍生品的发展前景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IP衍生品的健康发展。
二、IP衍生品的市场需求分析1.市场概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IP衍生品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品质化的需求不断增加,IP衍生品作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设计风格的产品,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目前,全球IP衍生品市场规模已超过千亿美元,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2.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IP衍生品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感共鸣。
IP作品常常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消费者购买IP衍生品往往是为了表达对作品的喜爱和支持;二是个性展示。
消费者希望通过IP衍生品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品味,提升自身形象和社交价值;三是收藏投资。
2023年动漫衍生品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动漫衍生品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情况动漫,是现代社会公认的代表日本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因其艺术、文化等众多因素的融合,使得动漫行业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热爱和关注。
从最早期的漫画、动画到现在的游戏、小说、配音等,动漫文化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动漫衍生品业更是因其超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力,成为了近年来极具发展前景的一个细分市场。
据统计,中国动漫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1500亿元左右,是一个具有相当巨大的市场空间的行业。
其中,游戏衍生品、玩具模型、漫画图书、音像制品等行业的市场规模都占据了动漫衍生品市场的主要份额。
受众年龄层次也比较广泛,从小学生到中老年人皆可享受动漫带来的乐趣,这也是动漫衍生品市场能够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市场现状1. 衍生品品质不断提升随着消费者对于动漫衍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动漫衍生品以及其所对应的品质也不断得到了提升。
从之前黑色产业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到如今不少动漫衍生品企业在强化原创、提高品质上下足了功夫,动漫衍生品的设计、生产、加工等环节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一大批高质量的动漫衍生品涌现出来,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2. 衍生品多种多样动漫衍生品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传统的漫画、动画、周边商品,到现在的游戏、音乐、文学等,动漫产业的种类越来越多,市场也随之变得更加广阔。
例如,漫画和动画的改编成为了游戏的基础,这种互联互通的衍生品形式增加了用户的选择余地;而在音乐和文学方面,很多动漫粉丝都会购买与其喜欢的作品相关的原声带、同人小说等产品。
3. 新兴市场日趋开放随着消费者对于动漫产业的兴趣日益增长,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往不为人知的市场也渐渐开始开放。
例如,小动漫、独立动漫、国漫等非传统动漫被加强开发,也吸引了更多的用户。
正因为如此,动漫衍生品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不同类型的产品、不同市场的推广和营销都将成为很重要的发展策略。
三、市场前景1. 消费升级加速动漫衍生品市场发展近年来,消费者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也加速了动漫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2024年IP授权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IP授权市场规模分析引言IP授权市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了电影、电视剧、音乐、游戏、动漫、图书等各种文化创意产品。
本文将对IP授权市场的规模进行深入分析。
1. IP授权市场的定义及概况IP授权市场是指持有知识产权的原创内容创作者,通过为第三方授权使用其知识产权,从中获取收益的市场。
由于互联网的崛起,IP授权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2. IP授权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授权市场逐渐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跨界合作:不同领域的知名品牌或内容创作者之间进行跨界合作,扩大IP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 直播带货:通过直播平台与IP进行联动,实现产品销售。
直播带货的观众数量和销售额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 跨媒体拓展:将IP内容在多个媒体平台上呈现,例如将电影IP衍生为游戏、动漫等形式。
- 地域拓展:IP授权市场不仅局限于国内,越来越多的主流内容创作者开始扩大海外市场。
3. IP授权市场的规模分析3.1 IP授权市场的总体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IP授权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较上一年增长XX%。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 3.2 IP授权市场的细分领域规模 - 电影IP授权市场:由于电影的票房收入和版权收入,电影IP授权市场占据IP授权市场的重要位置。
预计未来几年,电影IP授权市场规模将稳步增长。
- 游戏IP授权市场:随着游戏行业的蓬勃发展,游戏IP授权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预计未来几年,游戏IP授权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 图书IP授权市场: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图书IP授权市场成为目前较热门的领域之一。
预计未来几年,图书IP授权市场将逐渐扩大。
### 3.3 IP授权市场的地区分布目前,中国的IP授权市场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随着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IP授权市场也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
IP衍生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IP衍生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IP衍生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 IP变现两个维度:版权分销和衍生品的物权分销 (4)第二节全球衍生品市场稳步发展,经典IP功不可没 (8)一、美国加拿大为主要市场,娱乐/角色形象类衍生品占比大 (8)二、《星球大战》、《小黄人》等经典IP对全球衍生品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 (11)第三节 IP全产业链价值整合加速 (14)第四节上市公司多维度切入IP产业链 (17)一、IP类公司在丰富内容领域的同时,逐步布局下游渠道端、平台端 (19)二、传统营销企业布局“IP”,进入内容为王的营销时代 (25)三、奥飞娱乐、美盛文化等以衍生品起家的公司,逐步向上游延伸 (25)四、消费品品牌商“加持”IP,向IP产业链上游整合 (28)1、南极电商:综合服务电商,卡位网红经济,享IP品牌运营红利 (29)2、多喜爱:凭借HBDIY定制平台为明星IP提供整体解决方案(31)3、星期六:有望成为国内女性时尚产业领军企业,打造时尚IP生态圈.. 314、华斯股份、搜于特、美邦服饰等迈入电商3.0阶段 (34)5、皇氏集团并购IP上游公司,原乳产品主业有望成为IP衍生品重要载体35 第五节腾讯、阿里等巨头通过资本方式切入IP全产业链,布局泛娱乐 (36)一、腾讯以IP为核心布局泛娱乐 (36)1、腾讯持续完善泛娱乐业务矩阵 (37)2、腾讯互娱四大实体业务平台在“泛娱乐”概念上共生融合 (38)二、阿里依托原生互联网电商基因打造泛娱乐帝国 (38)1、影视与网络视频 (38)2、音乐 (39)3、数字娱乐 (40)4、文学与游戏 (40)5、体育板块 (40)6、社交网络与媒体 (41)图表目录图表1:熊本熊表情包受到用户追捧 (5)图表2:东京熊本熊专卖店 (5)图表3:2015年全球各地区衍生品市场收入情况 (8)图表4:2015年全球衍生品市场各地区占比 (8)图表5:2015年全球各类型衍生品市场收入情况 (9)图表6:2015年全球衍生品市场各类型占比 (9)图表7:娱乐/角色形象类衍生品分类型收入情况 (10)图表8:娱乐/角色形象类衍生品分类型占比 (10)图表9:《星球大战》系列玩具衍生品在天猫保持较高销量 (11) 图表10:《小黄人》系列衍生品保持畅销 (12)图表11:光线投资的猫眼APP具有线上购票、电影社区及衍生品商城等功能 (20)图表12:小红唇是美妆达人社区 (23)图表13:小红唇是中国第一达人视频电商平台 (24)图表14:思美传媒未来发展路径 (25)图表15:奥飞娱乐IP全产业链布局进程 (26)图表16:美盛文化以自有IP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 (28)图表17:南极电商是一家综合服务电商 (29)图表18:CCPL旗下卡帝乐鳄鱼品牌Logo (29)图表19:PONY与美妆相机跨界合作 (30)图表20:美妆女王PONY拥有近200万微博粉丝 (31)图表21:女性时尚线上媒体OnlyLady (32)图表22:女性时尚线上媒体闺蜜网 (32)图表23:星期六打造时尚IP买手集合店SaturdayMode (33)图表24:腾讯泛娱乐布局 (36)图表25:阿里巴巴大文娱板块格局 (42)图表26:阿里影业旗舰店入驻天猫,主要销售娱乐衍生品 (43) 表格目录表格1:《芈月传》投资效益分析 (6)表格2:2015年IP相关并购案例汇总 (14)表格3:各大公司/平台对衍生品行业布局情况 (17)表格4:光线传媒“内容+渠道”布局进程 (21)表格5:华策影视在院线、卫视、新媒体及终端布局情况 (22)表格6:奥飞娱乐泛娱乐布局进程 (26)第一节IP变现两个维度:版权分销和衍生品的物权分销IP泛指可以多维度、跨媒介开发的文化产品,包括动漫作品、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游戏等。
IP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IP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环状产业链释放IP价值,国内IP业初显规模1.1、IP形态丰富,逐渐成为泛娱乐生态系统的核心IP定义:IP(IntellectualProperty)即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版权)和工业产权,原指权利人对其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
文娱产业中,IP是可深挖价值、跨媒介产生规模效应并变现的版权内容,为所有成名作品的统称,其形式多样,包括文学、动漫、影视、游戏、实体产品等。
目前大热的IP化运营概念强调对IP价值的挖掘、孵化、持续性创造。
IP已逐渐成为泛娱乐生态系统的核心。
IP通过优质原创内容吸引第一批粉丝,并通过再创作延伸至其他领域,实现粉丝数量的指数型增长和粉丝群体的横向拓展。
在这个过程中,原始IP影响力发散,推动不同产业之间互动融合,构成良好的产业生态,IP价值得以释放和变现。
按照吸引粉丝的模式,IP可分为内容型IP和形象型IP。
1)内容型IP: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或独出心裁的世界观设定来吸引粉丝,典型例子有盗墓笔记、斗罗大陆、哈利波特等。
2)形象型IP:以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形象吸引粉丝,典型例子有HelloKitty、芭比、泡泡玛特IP等。
两种类型相互融会贯通,内容型IP可以孵化出形象型IP,如斗罗大陆由网络小说改编为动漫,进而衍生出手办和盲盒;形象型IP在成功的运营下也可以通过世界观的扩展、融合而形成内容型IP,如芭比由玩具形象变成童话故事中的角色。
中国IP产业整体发展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目前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
萌芽期(2015年以前):此阶段中国泛娱乐界IP意识不强,运营经验不足。
首播于1999年的科普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广受欢迎,鼎盛时期,除了央视,全国有1040家电视台在播出蓝猫,全国共有2300多家蓝猫专卖店。
然而由于缺乏规划、大肆授权开店扩张以及动画内容质量问题逐渐突出、盗版猖獗等原因,仅短短几年便由盛转衰,2012年其公司三辰卡通甚至爆出拖欠工资的丑闻。
IP衍生品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分析.doc

2018 年 IP 衍生品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分析2018 年 IP 衍生品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大数据分析IP 衍生品是根据 IP 里的角色人物、场景、道具等开发的产品,包括电影音像制品、游戏、图书、形象授权、服装、视频、日用品以及主题公园等。
狭义的衍生品通常指特许授权商品,即基于 IP 版权进行的联合其他商业机构共同开发的商品;广义的衍生品,则指基于 IP 版权衍生的所有非原始途径产生的 IP 相关产品,例如由电影衍生出的游戏、影视剧、文学作品等。
从周边衍生品方面来看,目前国内衍生品市场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发展不成熟,所开发出的品种较少;在价格方面来说,价格主要集中在 100 元左右的衍生品,可接受度高,销售情况较好。
如何开发出多样化的 IP 衍生产品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从电影方面来看, 2017 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报收总票房 559.11 亿元,同比增加 13.45%,跻身跃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但电影收入的90%-95%都来自票房和植入式广告,衍生品市场规模约为 20 亿左右。
由此来看,衍生品市场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2018 年一季度,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收入达到202 亿元,超过北美同期的 28.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82 亿元),首次成为世界第一。
2017 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达 79 亿美元(全球占比 19.5%),北美电影总票房 111 亿美元(全球占比 27.3%)。
然而衍生品市场方面, 2017 年,中国内地衍生品市场规模仅 89 亿美元(全球占比 3.28%);最成熟的的北美衍生品市场达 1577 亿美元(全球占比达 58.05%)。
中国衍生品市场规模尚不及英国、日本和德国,市场发育程度相对较低。
相对成熟的电影衍生品 IP 需要高国民收入支撑,我国 2020 年开始衍生品 IP 影视化进程有望加速。
头部衍生品 IP 的产生规律性不强,从小说 / 漫画改变为电影作品需要一定周期,但完成影视化后,其衍生品价值会迅速释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衍生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 IP变现两个维度:版权分销和衍生品的物权分销 (4)
第二节全球衍生品市场稳步发展,经典IP功不可没 (8)
一、美国加拿大为主要市场,娱乐/角色形象类衍生品占比大 (8)
二、《星球大战》、《小黄人》等经典IP对全球衍生品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 (11)
第三节 IP全产业链价值整合加速 (14)
第四节上市公司多维度切入IP产业链 (17)
一、IP类公司在丰富内容领域的同时,逐步布局下游渠道端、平台端 (19)
二、传统营销企业布局“IP”,进入内容为王的营销时代 (25)
三、奥飞娱乐、美盛文化等以衍生品起家的公司,逐步向上游延伸 (25)
四、消费品品牌商“加持”IP,向IP产业链上游整合 (28)
1、南极电商:综合服务电商,卡位网红经济,享IP品牌运营红利 (29)
2、多喜爱:凭借HBDIY定制平台为明星IP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31)
3、星期六:有望成为国内女性时尚产业领军企业,打造时尚IP生态圈.. 31
4、华斯股份、搜于特、美邦服饰等迈入电商3.0阶段 (34)
5、皇氏集团并购IP上游公司,原乳产品主业有望成为IP衍生品重要载体35 第五节腾讯、阿里等巨头通过资本方式切入IP全产业链,布局泛娱乐 (36)
一、腾讯以IP为核心布局泛娱乐 (36)
1、腾讯持续完善泛娱乐业务矩阵 (37)
2、腾讯互娱四大实体业务平台在“泛娱乐”概念上共生融合 (38)
二、阿里依托原生互联网电商基因打造泛娱乐帝国 (38)
1、影视与网络视频 (38)
2、音乐 (39)
3、数字娱乐 (40)
4、文学与游戏 (40)
5、体育板块 (40)
6、社交网络与媒体 (41)
图表目录
图表1:熊本熊表情包受到用户追捧 (5)
图表2:东京熊本熊专卖店 (5)
图表3:2015年全球各地区衍生品市场收入情况 (8)
图表4:2015年全球衍生品市场各地区占比 (8)
图表5:2015年全球各类型衍生品市场收入情况 (9)
图表6:2015年全球衍生品市场各类型占比 (9)
图表7:娱乐/角色形象类衍生品分类型收入情况 (10)
图表8:娱乐/角色形象类衍生品分类型占比 (10)
图表9:《星球大战》系列玩具衍生品在天猫保持较高销量 (11)
图表10:《小黄人》系列衍生品保持畅销 (12)
图表11:光线投资的猫眼APP具有线上购票、电影社区及衍生品商城等功能 (20)
图表12:小红唇是美妆达人社区 (23)
图表13:小红唇是中国第一达人视频电商平台 (24)
图表14:思美传媒未来发展路径 (25)
图表15:奥飞娱乐IP全产业链布局进程 (26)
图表16:美盛文化以自有IP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 (28)
图表17:南极电商是一家综合服务电商 (29)
图表18:CCPL旗下卡帝乐鳄鱼品牌Logo (29)
图表19:PONY与美妆相机跨界合作 (30)
图表20:美妆女王PONY拥有近200万微博粉丝 (31)
图表21:女性时尚线上媒体OnlyLady (32)
图表22:女性时尚线上媒体闺蜜网 (32)
图表23:星期六打造时尚IP买手集合店SaturdayMode (33)
图表24:腾讯泛娱乐布局 (36)
图表25:阿里巴巴大文娱板块格局 (42)
图表26:阿里影业旗舰店入驻天猫,主要销售娱乐衍生品 (43)
表格目录
表格1:《芈月传》投资效益分析 (6)
表格2:2015年IP相关并购案例汇总 (14)
表格3:各大公司/平台对衍生品行业布局情况 (17)
表格4:光线传媒“内容+渠道”布局进程 (21)
表格5:华策影视在院线、卫视、新媒体及终端布局情况 (22)
表格6:奥飞娱乐泛娱乐布局进程 (26)
第一节IP变现两个维度:版权分销和衍生品的物权分销IP泛指可以多维度、跨媒介开发的文化产品,包括动漫作品、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游戏等。
只要具备开发空间和商业价值即可培育为IP。
在以IP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链中,文化内容通过出版等渠道进行孵化,后经由游戏、影视、动漫等方式提升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并延伸至物化衍生品领域。
IP变现的两个维度是:1)版权在影视、游戏等不同形式的转换,带来版权分销的收入;2)IP版权物化成衍生品的物权分销。
中国IP资产价格持续推高,IP版权费已由几十万元增长到百万元甚至千万元级别,且竞争的强化也使得IP研发运营成本显著提高,挤压了IP产业链的盈利空间;同时国内优质IP存量不断减少。
IP产业若想获得长期良性发展,需要对IP进行充分价值挖掘。
除了对IP进行版权转换如影游联动外,也需要深度开发衍生品市场,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延长IP的生命周期,并增强消费者与IP之间的粘性。
目前主流IP价值挖掘主要模式为小说/漫画+影视+X,IP最大的价值在于原著粉丝的二次开发,这将极大降低产品初期在市场的推广难度,迅速吸引流量。
底层的IP根植于庞大的原创市场,数量决定了IP在早期大多无法直接以影视剧、动画等形式存在,世纪之初网络文学的兴起培育了IP生长的土壤,在日本和美国也同样如此,顶级IP 如《海贼王》、《超人》、《蝙蝠侠》均来自于庞大的漫画市场。
优质IP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是获得价值增值的第二步,电影或电视剧带来广告和流量使得IP获得第一次溢价,更深入的IP第三次开发大致可分为三大模式:
小说/漫画+影视+游戏
2014年是中国游戏手机IP元年,由于渠道分发平台对游戏版权审核收紧,以往的盗版游戏面临较大的发行压力,同时市场竞争加剧使得游戏开发成本越来越高,以往粗制滥造,仅靠宣发推广吸引用户的游戏难以为继。
同时,手机游戏的超强变现能力和显著导流效应拉动了更多IP持有商试图通过衍生游戏来实现快速盈利。
超级IP
本身能获取丰富流量,从而降低游戏推广成本,带来大量的种子用户。
以IP为纽带,建立影游联动的运营模式,是现阶段市场上主流的IP价值挖掘模式,影视+游戏的运营模式有利于增强用户的参与度和粘性,强化IP认同度。
小说/漫画+影视+玩具、服装等周边产品
除传统影视企业外,纺织服装行业是2015年进行IP并购最活跃的行业,美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