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的扩张第23课日本明治维新基础练习
【配套K12】[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的扩张 第23课《日本明治维新》培优练习 中
![【配套K12】[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的扩张 第23课《日本明治维新》培优练习 中](https://img.taocdn.com/s3/m/c02528eb58f5f61fb73666f9.png)
《日本明治维新》培优练习一、选择题1. 在明治维新实施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和买卖C.实行征兵制D.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2.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的是()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B.走上了资本之义发展的道路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3. 19世纪中期,政府提倡: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发型的是下列哪国政府?()A.沙皇俄国 B.日本明治政府C.大清政府 D.中华民国政府4. 构建知识结构示意图,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
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下面知识提纲,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他正在学习()A.日本大化改新 B.俄国1861年改革C.美国南北战争 D.日本明治维新二、材料题《大国崛起》讲述了1500年以来世界上九个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的反抗情绪日益激烈,仅1860年一年农奴起义就达108次之多。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清醒地意识到“与其让农奴起义推翻我们,还不如自上而下解放他们。
”俄国被迫改革,但在审查改革方案时他说:“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1)依据材料一,分析俄国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材料二“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
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依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比较材料一、二分析俄国和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和日本的改革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的积极影响?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
【配套K12】[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22课《日本明
![【配套K12】[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22课《日本明](https://img.taocdn.com/s3/m/494d1d7df01dc281e53af0c4.png)
《日本明治维新》提高练习1.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
”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2.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
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A.重视军事训练 B.注重国民教育 C.积极学习西方 D.提倡“文明开化”3.19世纪70年代,日本通过“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实现了国家富强。
据此推知明治政府()A.重视教育 B.废藩置县 C.实行征兵制 D.允许土地买卖4.以下选项对明治维新描述正确的有()①实现富国强兵②废除黑奴制度③走上资本主义道路④保留了天皇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某校学生在进行中考历史复习时,记录下的关键词有“1868年”“文明开化”、“重大转折点”等。
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内容是()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C.美国南北战争 D.法国大革命6.1890年。
以天皇名义发布《教育敕语》,强调“采西邦科学之知识,以尊于封建武士之精神。
”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南北战争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7.19世纪中期,日本还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国家,掌握国家实权的是()A.天皇 B.将军 C.武士 D.资产阶级8.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日本保守民间团体“明治日推进协会”在东京举行集会,要求在2018年明治维新150周年将节日“文化日”改为“明治日”。
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重大影响是()A.使日本进入到了封建社会 B.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C.使日本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D.使日本进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9.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中华书局版】2019秋九年级历史上册习题:第23课_日本明治维新培优练习

《日本明治维新》培优练习一、选择题1. 在明治维新实施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和买卖C.实行征兵制D.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2.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的是()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B.走上了资本之义发展的道路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3. 19世纪中期,政府提倡: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发型的是下列哪国政府?()A.沙皇俄国 B.日本明治政府C.大清政府 D.中华民国政府4. 构建知识结构示意图,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
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下面知识提纲,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他正在学习()A.日本大化改新 B.俄国1861年改革C.美国南北战争 D.日本明治维新二、材料题《大国崛起》讲述了1500年以来世界上九个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的反抗情绪日益激烈,仅1860年一年农奴起义就达108次之多。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清醒地意识到“与其让农奴起义推翻我们,还不如自上而下解放他们。
”俄国被迫改革,但在审查改革方案时他说:“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1)依据材料一,分析俄国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材料二“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
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依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比较材料一、二分析俄国和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和日本的改革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的积极影响?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
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3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训练(含答案)

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3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训练(含答案)一、选择题1.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山口先生特别喜欢穿西装、吃中餐,并且改动了自己的传统日本发型,这是由于明治政府实行了( )A.废藩置县 B.废弃身份制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2.由于缺少阅历,最后日本政府不顾本国经济开展水平和条件,不加选择地移植本国机器设备,致使少量引进的设备报废了。
片面强调引进西方技术设备,而疏忽学习西方的先进消费管理制度。
结果,不少官营企业因管理不善而严重盈余。
上述资料反映的是( )A.明治维新推行文明开化 B.明治维新鼓舞开展近代工业C.明治维新增强了中央集权D.明治维新的自觉性和局限性3.〝明治政府仿照欧美,设立新式学校,倡议学习欧美文明,盖洋楼,吃中餐,穿西服,改动传统的日本发型。
〞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 )A.增强中央集权 B.实行土地私有C.开展近代工业 D.倡议〝文明开化〞4.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拍改动了自身。
以前它是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
日本之所以发作了这样的转变是由于( ) A.废弃了君主制 B.废弃了农奴制C.停止了资产阶级性质的革新 D.停止了资产阶级革命5.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宣布«五条誓文»。
其中〝废弃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允;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表达的革新措施是〔〕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6.以下哪一个国度与其它三国相比,走上资本主义路途的方式清楚不同(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7.到1899年时,日本已取得对其疆土上一切本国人的法定裁判权,在这种状况下,它成为亚洲第一个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的国度。
这得益于〔〕A.日本大化改新的成效B.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C.西方国度的培植和支持 D.民族束缚运动的兴起8.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革新都保管了少量的封建剩余,其相反的缘由是( ) A.封建权利弱小而且顽固B.自上而下的革新,得不到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C.用赎买的方式处置土地效果D.资产阶级尚未构成独立的政治力气9.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革新措施是( )A.废弃农奴制B.废藩置县C.引进西方技术,开展近代工业D.〝文明开化〞,努力开展教育10.日本历史上〝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相反点是( )A.发作在民族危亡之际B.旨在增强中央集权C.努力于学习西方文明D.促进了对外扩张11.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 )A天皇B将军C台甫D武士12.日本社会中,〝士〞的构成包括( )①将军②台甫③商人④武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革新方法是( )A、革新落后制度,竖立新的体系体例B、鼎力革新,开展资本主义经济C、实行征兵制,竖立新式军队D、鼎力开展教育,培育培植人才14.木户孝允明白指出:〝立国之本,惟在用人,而希冀人才千载相继而无量者,惟在于教育而已。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的扩张第23课日本明治维新培优练习90

《日本明治维新》培优练习一、选择题1. 在明治维新实施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A.废藩置县B.允许土地和买卖C.实行征兵制 D.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2.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的是()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B.走上了资本之义发展的道路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3. 19世纪中期,政府提倡: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发型的是下列哪国政府?()A.沙皇俄国B.日本明治政府C.大清政府D.中华民国政府4. 构建知识结构示意图,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
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下面知识提纲,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他正在学习()A.日本大化改新B.俄国1861年改革C.美国南北战争D.日本明治维新二、材料题《大国崛起》讲述了1500年以来世界上九个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的反抗情绪日益激烈,仅1860年一年农奴起义就达108次之多。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清醒地意识到“与其让农奴起义推翻我们,还不如自上而下解放他们。
”俄国被迫改革,但在审查改革方案时他说:“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1)依据材料一,分析俄国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材料二“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
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依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比较材料一、二分析俄国和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和日本的改革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的积极影响?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2课日本明治维新培优练习岳麓版

《日本明治维新》培优练习1.“打下按西方模式建立一个近代国家的基础”,逐步形成既有近代资本主义的共同特征,又有本国特色的社会经济结构,为起飞奠定了基础的是()A.美国内战 B.明治维新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2.某历史教师引用下图用以说明“明治维新”某一项措施,他要说明的这项措施是()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3.明治维新时的政治家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A.鼓励人民富裕起来 B.工业兴国 C.学习西方 D.对外掠夺4.明治维新中的“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A.消除封建制度 B.确定土地私有C.发展经济 D.调整国家行政制度5.探究问题: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学者们就其影响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它(明治维新)的确是时于旧的封建生产关系,转向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主的划时代的社会变革。
——野吕荣太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历史条件》明治维新所倡导和推行的西方政治道路的确给中国树立了榜样,从思想意义上,中国也确实提取了明治维新中的思想元素,在百日维新前,特别是甲午战争前后,这些思想在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发生作用,从思想精英到普通民众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日本选择的近代化范式,从而为中国近代化的推进奠定基础。
——《明治堆新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第二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以发动战争开始,而以彻底失败为止。
它想以争夺世界与万国对峙,结果却被万国所不齿。
明治维新作为日本现代化的早期努力,其一切失误均在战争中暴露无遗。
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可以知道那是一次不彻底的现代化努力。
——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新政府中主要是武士和贵族,没有直接来自资产阶级的代表。
1868年的政体书中提到的三权分立,其实是徒托空言,未付实施。
——周一良《关于明治维新的几个问题》(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统治集团)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在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倡“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第七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单元复习课后练习

单元复习(第六、七单元)1.(2017泰安)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
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 B )A.资金缺乏B.封建农奴制C.土地自由买卖D.劳动力不足2.(2017随州)从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A )①自由劳动力②市场③资金④技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3.(2017昆明)1862年9月,美国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70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第十五条宪法修正案,黑人奴隶制在美国法律上被彻底废除。
美国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在( B )A.独立战争时期B.南北战争时期C.罗斯福新政时期D.尼克松执政时期4.(2016南安)右图是一位历史老师的导学案中出现的关键词。
根据其内容判断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C )A.中国的洋务运动B.法国的巴黎公社运动C.美国的南北战争D.日本的明治维新5.(2017绥化)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成为日本历史重大转折点的事件是( D )A.1861年农奴制改革B.查理·马特改革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6.(2017盐城)明治维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工作,二郎上了免费的学校。
柳生家族生活变化反映出的改革措施有( C )①废藩置县②允许土地买卖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④提倡文明开化A.①②④B.②④C.②③④D.③④7.(2017牡丹江)爱迪生说:“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实验的结果。
”下列属于他的发明的是( C )A.珍妮机B.火车机车C.耐用碳丝灯泡D.汽车8.(2017宜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关于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搭配正确的是( D )A.蒸汽机——火车B.发电机——轮船C.蒸汽机——飞机D.内燃机——汽车9.(2017成都)牛顿去世后,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牛顿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第七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单元复习课后练习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第七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单元复习课后练习中华书局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第七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单元复习课后练习中华书局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第七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单元复习课后练习中华书局版的全部内容。
单元复习(第六、七单元)1.(2017泰安)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
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 B )A。
资金缺乏 B。
封建农奴制C.土地自由买卖D.劳动力不足2。
(2017随州)从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A )①自由劳动力②市场③资金④技术A。
①③ B.②③C.①④D。
③④3。
(2017昆明)1862年9月,美国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70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第十五条宪法修正案,黑人奴隶制在美国法律上被彻底废除.美国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在( B )A.独立战争时期B.南北战争时期C。
罗斯福新政时期 D.尼克松执政时期4。
(2016南安)右图是一位历史老师的导学案中出现的关键词。
根据其内容判断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C )A。
中国的洋务运动B。
法国的巴黎公社运动C.美国的南北战争 D。
日本的明治维新5.(2017绥化)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成为日本历史重大转折点的事件是( D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明治维新》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山口先生特别喜欢穿西装、吃西餐,并且改变了自己的传统日本发型,这是由于明治政府实行了( )
A.废藩置县 B.废除身份制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2. 由于缺少经验,最初日本政府不顾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不加选择地移植外国机器设备,以致大量引进的设备报废了。
片面强调引进西方技术设备,而忽略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管理制度。
结果,不少官营企业因管理不善而严重亏损。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明治维新推行文明开化 B.明治维新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明治维新加强了中央集权D.明治维新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3. “明治政府仿照欧美,设立新式学校,提倡学习欧美文明,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的日本发型。
”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 )
A.加强中央集权 B.实行土地私有
C.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4.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
以前它是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
日本之所以发生了这样的转变是因为( )
A.废除了君主制 B.废除了农奴制
C.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5.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发表《五条誓文》。
其中“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体现的改革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6. 下列哪一个国家与其它三国相比,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7. 到1899年时,日本已获得对其国土上所有外国人的法定裁判权,在这种情况下,它成为亚洲第一个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的国家。
这得益于()
A.日本大化改新的成效B.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C.西方国家的扶植和支持 D.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8. 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相同的原因是( ) A.封建势力强大而且顽固
B.自上而下的改革,得不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用赎买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
D.资产阶级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9. 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是 ( ) A.废除农奴制B.废藩置县
C.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D.“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10. 日本历史上“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相同点是( )
A.发生在民族危亡之际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C.致力于学习西方文化D.促进了对外扩张
11. 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 )
A天皇 B将军 C台甫 D武士
12. 日本社会中,“士”的构成包括 ( )
①将军②台甫③商人④武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 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办法是 ( )
A、改革落后制度,竖立新的体系体例
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征兵制,竖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扶植人才
14. 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
”材料反映明治政府“文明开化”的重点是( )
A、教育改革
B、军事改革
C、培养出国人才
D、社会生活习俗改革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那一次资产阶级改革中的内容?其中最具资产阶级性质的内容是什么?(2)、借鉴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实现我国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A
二、材料题
【答案】
(1)日本明治维新经济方面,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改革必须立足国情,制定适合国家发展的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重视科技教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