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日本明治维新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优秀课件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优秀课件
(朝2鲜)。局限性: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 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三、维新之果
国家 日 英 美 德
时间 1868-1873 1851-1873 1861-1873 1861-1873
年平均增长速度 32.2% 3.3% 5% 3.8%
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国家 像那个时期的日本发展的那么迅速。
创境明美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
19世纪中期的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9世纪中期的日本: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实行锁国政策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地图
明治天皇
目标导美
1.结合材料和所学,了解明治维新前的幕府统治和面临的民族危机, 分析日本进行明治维新的背景原因。
2.利用表格梳理明治维新的措施,根据内容分析明治维新的影响,认 识明治维新在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2%支持这次出访。他们了欧美12个国家,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记录。
二、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措施
政治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影响:把全国划分为三府七十二 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和县令,
军事 实行征征兵兵制制,建立新式军队 “富国强兵”
推出地税改革,以““殖殖产产兴兴业业”” 经济 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统农
治 阶

级商
武士 将军、大名的家臣,构成统治阶级的基础。 中下级武士经济陷入困境,不满幕府统治。
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商人都属 于封建等级的下层,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和压迫。
一、维新之因 自主寻美
德川幕府的统治
经济:
锁国政策
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 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只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初中历史 日本明治维新

初中历史 日本明治维新
1.它们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3.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4.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5.强大后,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6.改革都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7.改革前都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威胁。
拓展深化
二、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对中国的影响及给我们提供的历史 借鉴
重点解析
一、俄国农奴制改革
㈡主要内容 1861年2月19日,俄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即“二一 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 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 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重点解析
一、俄国农奴制改革
㈢历史作用 1.进步性: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近代历史上 的重大转折点。 2.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故选:B。
随堂测
4.(北京)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政权, 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 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 “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
随堂测
【解答】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政权, 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 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 “改造国家”的事件是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 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 努力发展教育。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 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 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 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统编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明治维新课件(34张PPT)

统编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明治维新课件(34张PPT)





1907年日本小学的入 学率达到98%,创造 了当时世界纪录。 1910年,日本 95%以 上的男子,90% 以上 的女子都接受过教育。
在日俄战争后,日本天皇很得 意的说过这样一句话:“打败 俄国的不是日本军队,而是日 本的小学教师”。
23
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成立
吃牛肉火锅
2020/3/9
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 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 中日战争……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对外侵略扩张
经济: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 口号下 ,发展近代经济
1872年,解除买卖禁令,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 由,颁发土地执照。1873年,实施新的地税政策, 在土地自由拍卖的过程中征收税款,征收的地税 成为了政府的主要财源,有利地支持了国家的工 业化。
社会危机加剧: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 处境不断恶化。
开 年代 一年农民暴动平均
港 和当时许多亚洲国家一样, 1801-
次数 9.8
后 开港之后的日本迅速成为 1810
1811-
16.6
的 西方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廉 1820
日 价原料的供应地,开港仅
18211830
13.3
本 仅半年,日本黄金就外流 1831-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 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 造日本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影响
①积极:
明治维新成为日 本历史的重大转 折点。日本迅速 走上了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实 现了“富国强 兵”,开始跻身 于资本主义强国 之列。
国第家4课 日本时明间治维新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发展和结果,使学生认识到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的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日本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日本的大化改新等。

但学生对明治维新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了解明治维新的各个方面。

此外,学生可能对明治维新中的某些具体事件和人物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材的学习和教师的讲解,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如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的意义,理解改革是强国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明治维新中的具体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如倒幕运动、明治政府的政治改革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理解明治维新的重要意义。

2.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明治维新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课件:制作与明治维新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视频等。

3.资料:收集与明治维新相关的资料,如文章、图片等,以备学生课堂探究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日本会发生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有何重要意义?2.呈现(10分钟)讲解明治维新的背景,如黑船压力、国内矛盾等。

引导学生了解明治维新的原因。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共29张PPT)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共29张PPT)

夯实基础
2.“1868年,在欧洲的造船厂,活跃着日本人的身影,他们对西 方文明‘始惊’‘次醉’‘终狂’。1871年,岩崎弥太郎创办三菱 公司,公司依靠雄厚的资本和政府的扶持,开办银行、造船厂、炼 铁厂等,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跨国财团。”与这一现象的出现直接 有关的是( )
(3)改革内容:④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 (教育、文化、生活方式)
3、影响: (1)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积极: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
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3)消极: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上
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4课 日本民治维新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日本古代史链接
早期文明
弥生时代 古坟时代 (250年—593年)
倭奴、大和出现 改称天皇
飞鸟、奈良、平安时代
(593年—1185年)
大化改新、天皇掌握实权
镰仓时代
(1185年—1333年)
幕府执政时代
室町时代
(1336年—1573年)
江户时代(德川幕府)
(1603年—1867年)
岩仓使团历时l年零10个 月访问了欧美12个国家
教学视频:岩仓使节团出访
(3)改革内容: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三府七十二县 ②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必须服兵役及预备役 ——1873年明治政府《征兵令》
1883年建立的日本陆军大学
1888年建立的日本海军大学
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日本江户时代幕府执行的锁国政策所建造的人工岛:德川
幕府于17世纪30年代多次颁布锁国令,不准已出国之日本人回国, 禁止与葡萄牙、西班牙等贸易,今后只容许荷兰人及中国人在长 崎出岛进行贸易。

初中历史日本的明治维新教案

初中历史日本的明治维新教案

初中历史日本的明治维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2. 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过程;3. 理解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原因;2.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1. 探讨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推动作用;2. 思考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教学环节: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二、讲授(15分钟)1.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原因:介绍日本幕府时代的衰落和对外侵略,以及明治维新的意义和目的。

2. 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过程:讲解明治维新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措施,以及其对日本国家建设的影响。

三、讨论(1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和影响;2. 班级讨论:每组代表进行汇报,整合各组讨论结果,分享不同看法和观点。

四、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撰写小结性文章,总结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展示对日本现代化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反馈:1. 教师定期进行课堂互动,检查学生对明治维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思考,促进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加深对明治维新的认识。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2. 探讨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洋务运动等现代化改革的异同点及其影响。

教学评价:采用问答、讨论、小结等形式,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部编版初中历史课件-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部编版初中历史课件-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要求取消锁国令。次年,幕府被迫 与美国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向 美国开放港口。外国势力侵入,使 日本国家主权逐步丧失,经济遭到 破坏,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和当时许多亚洲国家一样, 开港之后的日本迅速成为西方 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的 供应地,开港仅仅半年,日本 黄金就外流了100万,国内经 济萧条,民怨四起。
D 新( )①以中国文化为学习对象
②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 ③保留了封建制度的残 余
④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A.①② ④
B.③
C.②③
D.③④
(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 社会转型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模式全方位、革命性的
C 质变,也就是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下列选项属于“社会转型”的是( )A.彼得一世改 革 B.美国南北战争
1 查病因——明治维新的背景
1.德川幕府的统治
德川家康
大化改新后,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 12世纪后半期关东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 取得对中央的控制。从此日本进入幕府时 代。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 将军手中。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 幕府的统治之下。
日本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对内统治:社会等级森严
2 配药方——明治维新的措施
人物介绍
明治天皇 名睦仁
1852—1912
唉,幕府虽然推翻了,但它原来 统治之下的藩国势力强大,经常 不执行中央的政策,我该如何是 好啊?
唉,西方国家日渐强大,我国与他们的差 距日渐拉大,恐怕迟早会成为殖民地啊! 我可不想成为国家的罪人,我该怎么办呀?
知识卡片:明治维新概况
14
12
10
8
日本
6

英国 美国
4

2024年初中历史《明治维新》教案

2024年初中历史《明治维新》教案

2024年初中历史《明治维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迈向近代化的历程》,详细内容为第一子目“明治维新”,重点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及其对日本近代化的推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 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 通过对明治维新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

难点:明治维新对日本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一幅图片,引发学生对日本近代化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新课:(1)明治维新的背景:介绍日本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分析日本封建制度的腐朽,引出明治维新的必要性。

(2)明治维新的内容:讲解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3)明治维新的影响:分析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人,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明治维新的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关于明治维新的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明治维新的背景2. 明治维新的内容政治经济文化3. 明治维新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明治维新的认识。

2. 答案示例: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日本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部分学生对明治维新的具体措施理解不够到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对外扩张,进一步认识明治维新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京
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 是什么人?
中下级武士
倒幕派取得的决定性胜利 的战役是什么战役?倒幕 运动的结果如何?
伏见、鸟羽战役。
推翻了幕府统治,成立了 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 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 新政府,迁都东京。
第三板块:明治维新
1、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于何时?领导人是谁?代表人物 有哪些?
1868年;明治天皇;
什么是明治维新?
明治 维新
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日 本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 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 新政府)
改革
明治维新: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 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 阶级性质的改革
第一板块:幕府统治危机
(明治维新的原因)
幕府统治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封建制度的代表
德川幕府
德川将军
幕府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根据材料,请回答:
①日本对外来的文化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态度? 吸收。
②文中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主要指哪些方面?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转变,包括政治、经济、文 化教育和军事等方面。
谢谢指导!
1853年,黑船事件
美国海军在日本登陆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贸 易的唯一地点:长崎出岛
闭关锁国
丧权辱国
明治维新的原因
内忧 外患
幕府的封建统治 激化 严重阻碍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导致
西方列强入侵
导致
Hale Waihona Puke 社会矛盾幕府



加剧 机
民族矛盾
第二板块:武装倒幕
(明治维新的前提)
武装倒幕 说一说
2.1853年,率先打开日本关闭国门的是( A )。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法国
3.组成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 A )。
①中下级武士 ②商人和资本家 ③新兴地主 ④高级武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是( B )。
①法国
②俄国
③日本
④美国
A.①②
指武士首脑将军 的府邸,后来又 称将幕军府为的封首建的统中治阻碍日本 央政资 维权本 新为主 的义 根幕的 本府发 原。展 因。——明治 从12世纪——19 世纪明治维新前, 日本处在军事封 建统治的“幕府 政治”时期,它
先后经历了镰仓 幕府、室町幕府 和德川幕府统治 时期。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美国用大炮打开日本国门,导致 了民族矛盾,加剧了幕府统治危 机。
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军事
废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皇 军”。
主要措施起到什么作用?
项目 政治
明治维新主要措施及作用
内容
作用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供了统一、稳定的政治环境。
经济
引进西方技术 ,兴办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商业,允许土地自 维护了新兴地主的利益。 由买卖。
文化教育 设新式学校,实行小
2、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哪些积极成果? 又有什么消极影响?
(1)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 积极: 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 危险,成为民族独立国家。
(1)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消极:(2)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
日本明 治维新
列强对日 本的侵略 尚不深入
幕府统治 在改革前 已被推翻
重视、利用 人民力量, 社会基础坚 实
倒幕派掌 握实权
中国戊 戌变法
帝国主义 掀起瓜分 中国的狂 潮
顽固派掌 握国家实 权,力量 强大
脱离群众, 社会基础薄 弱
维新派依 靠没有实 权的皇帝
1、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什么?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新课小结
幕府统治危机
内忧
原因
外患
前提
武装倒幕
时间:
代表:
口号:
明 治 维
文献:
政治: 经济:

措施: 文化教育:
生活:
军事:
性质:
进步性:
评价:
局限性:
试一试
1.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日本( B )。
A.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摆脱美、英、法等国殖民统治 D.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D )。
A.推翻了旧政权
B.由资产阶级领导
C.废除了农奴制
D.改变了社会性质
6.阅读下面的材料: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
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 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 虑也不以为耻。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 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学义务教育,发展中、 培养建设资本主义国家所需的人才。 高等教育。
社会生活 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形成学习西方的社会风气。
军事
废武士制度,实行征 建立资产阶级的常备军,但其也成 兵制,建立”皇军“。 为了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
感悟历史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为何一成一败?
国家 国际环境 改革阻力 群众基础 领导力量
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 通
2、明治维新的口号是什么?
木户孝允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3、明治维新时期颁布的重要文献有哪些?
“五条誓文”
维新政体书
4、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
项目


政治
废藩置县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
引进西方技术,兴办工商业;允 许土地自由买卖。
设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发展中、高等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