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话剧是曹禺的《雷雨》。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2. “左联”是“五四”以来第一个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是第一个左翼文艺运动的领导核心。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3. 郁达夫的《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4. 鲁迅唯一一部描写爱情题材的小说是《伤逝》。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5. 陈二妹是郁达夫的小说《薄奠》中的主要人物。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6. 《血字》是最能代表殷夫诗风的一首红色鼓动诗。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7. 被称为“归来诗人”的是艾青,他创作了《小草在歌唱》一诗。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8. 被称为“战士诗人”的是贺敬之,他创作了诗歌《将军三部曲》。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9. 刘世吾这一形象出自王蒙的小说《青春万岁》。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10. 《雷锋之歌》的作者是郭小川。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11. 《五奎桥》、《青龙潭》、《咖啡店之一夜》的作者都是洪深。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12. 1917年胡适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13. 现代诗坛上最早出现的新诗个人专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14.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召开。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15.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成功刻画彭德怀形象的长篇小说。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16. 《黑骏马》的作者是张承志。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17. 闻一多关于诗歌“三美”的主张包括:“建筑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二、填空题1. 陈白尘把他的讽刺喜剧()称为“怒书”。
13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1234

D. 胡风
正确答案:A
3. _______不啻对于“文革”的控诉状。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喊出人民心声”。
A. 《将军吟》
B. 《伤痕》
C. 《我应该怎么办》
D. 《神圣的使命》
正确答案:B
4. ________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揭露了“文化大革命”中的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对于民族灵魂的戕害,对于祖国未来的戕害。
A. 《登记》
B. 《三里湾》
C. 《小二黑结婚》
D. 《李有才板话》
正确答案:A
17. 范登高是_____中的人物。
A. 《登记》
B. 《三里湾》
C. 《小二黑结婚》
D. 《李有才板话》
正确答案:B
18. 王利发是________中的人物。
A. 《春华秋实》
B. 《正红旗下》
A. 方之
B. 高晓声
C. 李准
D. 王蒙
8. ____A____的《李顺大造屋》以短篇篇幅,通过一个普通农民辛酸的造屋史,浓缩了近三十年中国农村的历史,展现了中国农民可怜的生存状态史。
A. 高晓声
B. 古华
C. 王蒙
D. 鲁彦周
B. 《纪念碑》
C. 《一代人》
D. 《致橡树》
17. 在当代文学中,___B_____最早地展现了少年布尔什维克出身的主人公在自1949年到1979年间所有重要的内心活动,构成了一个历史运行轨迹中的心灵的历程。
A. 《春之声》
B. 《布礼》
C. 《青春万岁》
13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1
一、单选题
1. _____________是“大墙文学”的代表作。
16春《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1答案

16春《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1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1. 梁漱溟于1950年10月至1951年5月撰写论著_____________,首肯建国初年的显著政绩。
A. 《乡村建设理论》B. 《敬告中国共产党》C. 《中国建国之路》D. 《人心与人生》正确答案:C2. ____在1949年10月《人民文学》创刊号上的发表抒情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A. 何其芳B. 赵树理C. 老舍D. 胡风正确答案:A3. 《创业史》是_____的作品。
A. 周立波B. 柳青C. 浩然D. 赵树理正确答案:B4. 林震是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
A. 《三里湾》B. 《登记》C.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D. 《并不愉快的故事》正确答案:C5. “中间人物”是“两结合”框架中的现实主义内核。
前承老通宝(茅盾《春蚕》),后启______,使中国文学终究没在这里彻底断裂。
. “糊涂涂”. “吃不饱”. “小腿疼”. 许茂正确答案:D6. _______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 《伤痕》. 《班主任》. 《蹉跎岁月》. 《生活的路》正确答案:B7. 张爱玲的小说______描写大陆农民分得了土地之后,在丰年里仍然吃不饱肚子,反而不如从前的灾年。
. 《秧歌》. 《金锁记》. 《小团圆》. 《倾城之恋》正确答案:A8. 赵树理建国后创作的总主题是_______。
. “批判”. “建设”. “继承”. “歌颂”正确答案:B9. 竹林的__________,是较早地反映“文革”时期农村的衰败景象和下乡知识青年悲剧的作品。
. 《生活的路》. 《挚爱在人间》. 《女巫》. 《呜咽的澜沧江》正确答案:A10. ____________是老舍解放后剧作艺术发挥得最为充分,又是他解放后对于自己解放前创作道路逆转得最为充分的作品。
. 《春华秋实》. 《正红旗下》. 《茶馆》. 《龙须沟》正确答案:C11. ________的主题就是关于流氓无产者混进新政权问题,关于斗争扩大化问题。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一)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昆剧《李慧娘》的作者是()。
A、吴晗B、孟超C、曹禺2、《贫贱夫妻》的女主人公是()。
A、钟台妹B、钟平妹C、刘淑华3、《于无声处》的作者是()。
A、柯岩B、刘心武C、宗福先4、宋宝琦是刘心武小说()中的人物。
A、《我爱每一片绿叶》B、《班主任》C、《立体交叉桥》5、《白鹿原》的作者是()。
A、陈忠实B、张炜C、张承志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下列作品张炜创作的有()。
A、《九月寓言》B、《心灵史》C、《家族》D、《古船》2、沙叶新的剧作有()。
A、《马克思秘史》B、《报春花》C、《陈毅市长》3、陈奂生系列包括()。
A、《李顺大选屋》B、《陈奂生上城》C、《陈奂生转业》D、《陈奂生包产》4、台湾的现代派诗歌团体有()。
A、现代诗社B、蓝星诗社C、草根诗社D、龙族诗社5、下列人物中属于《创业史》的有()。
A、梁生宝B、姚世杰C、郭振山D、郭世富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三突出”2、新体验小说3、《白玉苦瓜》4、《随想录》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20分。
1、“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特色是什么?2、新时期启蒙文学主潮的标志是什么?3、新时期军事文学有何突破?4、举出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者及代表作。
五、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新写实小说的特征。
2、朦胧诗的思想特征。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一)一、1、B 2、B 3、C 4、B 5、A二、1、ACD 2、AC 3、BCD 4、AB 5、ABCD三、1、正面人物、英雄人物、主要英雄人物。
2、亲历性、体验性、纪实性、叙事性。
3、余光中的抒情诗。
以《白玉苦瓜》象征意象,表现对祖国文化的赞美。
4、巴金的散文集,说真话的大书。
四、1、宏伟的建构和史诗的追求,纪实性品格,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教化作用。
2、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一切以人为中心的艺术表现。
2019-2020年电大考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精选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一一、填空题1.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占主潮地位。
2.封建复古派甲寅派的代表人物是(章士钊 )。
3.(《抗战文艺》 )是抗战时期历史最久的刊物。
4.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5.(进化论 )是鲁迅早期观察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思想武器。
6.郭沫若的小说创作始于1919年,最早发表的小说是(《牧羊哀话》)。
7.茅盾创作于四十年代的小说(《腐蚀》 )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形成了有别于茅盾其他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
8.在《激流三部曲》中,( 觉新)是巴金塑造的第一个含有复杂感情的、现实生活中活生生存在着的小人物。
9.194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标志着沙汀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
10.徐讦的长篇小说(《风萧萧》)以浪漫主义的激情编织了一个富有传奇性的生动故事,以想象化的方式营构了中、美、日三国间谍之间的明争暗斗。
11.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是徐枕亚的(《玉梨魂》 )。
12.文学革命中,(钱玄同)曾斥桐城派、文选派为"桐城谬种"、"选学妖孽"。
13.曹禺的(《原野》)是30年代具有浓重现代主义色彩的剧作。
14.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提出了"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思想和"尊个性而张精神"的主张。
15.20年代,周作人的散文风格分为"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二体。
16.叶绍钧的(《倪焕之》)被茅盾誉为"扛鼎之作"。
17.以1942年发表的小说(《还魂草》)为标志,巴金的创作风格分为前后两期。
18.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描写了华北地区开展土地革命后,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发生的变化。
19.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叙述了一个以(樊家树 )为中心的多角恋爱故事。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章节题库( 农村题材小说)【圣才出品】

第7章农村题材小说一、选择题1.下列人物形象属于“中间人物”的是()。
(北京大学2010年研)A.梁生宝B.萧长春C.王金生D.梁三老汉【答案】D【解析】中间人物论认为,先进的、落后的群众数量始终是少数,中间群众占大多数。
创作文艺作品时要更多地反映大多数中间人物。
60年代文坛在对于柳青《创业史》中“中间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讨论中,邵荃麟提出“写中间人物”的见解。
他强调描写英雄人物是应该的,但两头小,中间大;中间人物是大多数,而反映中间状态人物的作品比较少。
2.下列不是“山药蛋派”代表作家的是()。
A.马烽B.西戎C.柳青D.孙谦【答案】C【解析】“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以赵树理为代表,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
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并且有意识地以赵树理为中心,培养、形成风格相近的流派。
二、简答题1.“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研)答:“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以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为代表。
赵树理小说在艺术的民族化、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人物描写、结构安排、语言运用等方面。
(1)在斗争的发展中来展现人物形象在人物描写上,赵树理不是在静止的状态上消极地描写人物,而是在斗争的发展中来展现人物的性格。
比如《李有才板话》中的老杨的性格,就是在阎家山两个阶级激烈搏战的斗争环境中得到充分表现的。
(2)善于通过人物言行显示人物的性格赵树理总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显示他们的性格,表现他们的思想情绪。
对二诸葛、三仙姑这两位“神仙”性格的刻画,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最成功的例证。
(3)结构上继承与创新并举在结构上,赵树理小说继承古典小说、评话说书的结构方法,大多采用单线发展的写法,但又适应时代要求,摈弃了传统的章回体形式,接受了五四以来新小说的形式,并且融汇贯通,进行艺术冶炼,使小说的结构形成了鲜明而新颖的民族特色即故事完整,有头有尾;情节连贯,曲折多变;疏密相间,脉络清晰。
东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答案1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3秋在线作业2-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3 道试题,共 26 分)
第一题,《桃花灿烂》的作者是
【A.项】池莉
【B.项】刘震云
【C.项】王安忆
【D.项】张洁
【正确-答案】:B
第二题,“生命是一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是哪位作家的设譬【A.项】张爱玲
【B.项】苏青
【C.项】丁玲
【D.项】卢隐
【正确-答案】:A
第三题,下列作品,那一组属于先锋小说创作
【A.项】《风景》、《一地鸡毛》、《烦恼人生》
【B.项】《如意》、《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人啊,人》【C.项】《一九三四年的逃亡》、《河边的错误》、《褐色鸟群》【D.项】《伏羲伏羲》、《人啊,人》、《长恨歌》
【正确-答案】:C
第四题,现代评论派的散文以陈西滢影响最大,代表作是
【A.项】《缘缘堂随笔》
【B.项】《西滢闲话》
【C.项】《绿天》
【D.项】《流言》
【正确-答案】:B
第五题,“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前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出自【A.项】《致大海》
【B.项】《四月的黄昏》
【C.项】《神女峰》
【D.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正确-答案】:C。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1、自1976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反思文学”。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
14、新时期,“反思文学”以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蝴蝶》、方之的《内奸》、古华的《芙蓉镇》以及张贤亮的《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系列小说等为代表。
15、新时期,巴金的《随想录》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了文坛。
16、新时期的朦胧诗人以舒婷、顾城、北岛为代表。
17、新时期,高晓声的以《陈奂生出国》、《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18、新时期,徐迟的《哥德巳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等报告文学和谌容的《人到中年》等小说对于知识分子的讴歌和关注,使知识分子题材成为这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
19、80年代初,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蝴蝶》等作品以意识流手法为特征,突出表现人的意识活动,发展了中国小说的创作,形成了一种文学时尚。
20、21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韩冬为代表的新生代诗歌的出现,宣告了“朦胧诗”不再先锋。
21、80年代中期以后,以马原、洪峰、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叙述革命。
22、80年代中期以后,以方方、刘震天等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摒弃了传统的功利性和典型化、英雄化,专注于普通人生和现实生活的原生状态。
23、80年代中期以后,以苏红、莫言、叶兆言为代表的新历史小说将眼光从现实转向历史,摆脱了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方法,致力于民间社会原始形态的还原和历史文化的雕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一、填空题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干预生活”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红日》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梁斌、郭小川、闻捷和李瑛等。
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刘白羽、杨郑、秦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1、自1976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反思文学”。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
14、新时期,“反思文学”以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蝴蝶》、方之的《内奸》、古华的《芙蓉镇》以及张贤亮的《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系列小说等为代表。
15、新时期,巴金的《随想录》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了文坛。
16、新时期的朦胧诗人以舒婷、顾城、北岛为代表。
17、新时期,高晓声的以《陈奂生出国》、《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18、新时期,徐迟的《哥德巳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等报告文学和谌容的《人到中年》等小说对于知识分子的讴歌和关注,使知识分子题材成为这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
19、80年代初,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蝴蝶》等作品以意识流手法为特征,突出表现人的意识活动,发展了中国小说的创作,形成了一种文学时尚。
20、21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韩冬为代表的新生代诗歌的出现,宣告了“朦胧诗”不再先锋。
21、80年代中期以后,以马原、洪峰、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叙述革命。
22、80年代中期以后,以方方、刘震天等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摒弃了传统的功利性和典型化、英雄化,专注于普通人生和现实生活的原生状态。
23、80年代中期以后,以苏红、莫言、叶兆言为代表的新历史小说将眼光从现实转向历史,摆脱了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方法,致力于民间社会原始形态的还原和历史文化的雕刻。
24、80年代以后,散文创作借助于现代传媒的发达和活跃,制造出了“文化散文、生活散文、智者散文热”、“报人散文、女性散文热”、“学者散文热”等一个个热点,率先进入了市场。
25、双百方针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蒙在百花文学时期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也因此被划为“右派”。
26、郭小川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战士诗人”,他在“文革”期间的绝唱是《祝酒歌》。
27、《百合花》描述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故事。
28、《青春之歌》是建国后第一部以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29、50年代前期,文艺界发生了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斗争,主要有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30、1956年5月2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31、朱老忠是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中的主要人物。
32、《回延安》、《桂林山水歌》是用信天游写成的一首抒情诗。
33、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被称为一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说真话。
34、韩少功的文化寻根小说《爸爸爸》具有整体的象征意味,主要是他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35、艾青重返诗坛的第一部诗集是《归来的歌》。
36、《创业史》中刻划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梁山老汉。
号称蛤蟆滩的“三大能人”是郭振山、郭世富和姚士杰。
37、最早的“反思小说”是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改革小说的开山之作是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他塑造的一批改革者形成了“开拓者家族”。
先锋小说中叙事革命的代表作家是马原。
38、“伤痕小说”因卢新华的《伤痕》而得名,而最早的“伤痕小说”是刘心武的《班主任》,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宋宝琦和谢惠敏。
39、在“文革”的地下文学中,影响最大的知青诗人是食指,在他的影响下形成的诗歌组织是白洋淀诗群,而传抄最为广泛的小说则是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40、《天山牧歌》是闻捷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抒情诗总辑。
41、自“文革”开始到70年代初,“革命样板戏”是官方提倡最力、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
42、《茶馆》写了一个正派、淳朴、刚直、勤恳、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的满族人是常四爷。
43、被冯雪峰誉为“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作品是保卫延安。
44、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尖锐深刻地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境遇问题的小说是《人到中年》45、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当代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力作,在社会中引起轰动,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46、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被评论界称为城市的“女高尔基”。
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了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47、王安忆发表于1986年的被合称为“三恋”的小说是《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48、张炜的小说《古船》中描写最充分最细腻的一个人物是隋抱朴。
49、《白鹿原》中的人物形象白嘉轩是陈忠实贡献于中国和世界的中国家族文化的最后一位族长。
50、池莉的中篇小说《烦恼人生》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51、第一次文代会是中国新文学进入当代文学的标志。
52、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是《保卫延安》53、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是建国后文艺界第一次重大的文艺论争。
54、1953年,青年作家李准发表的《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
55、女作家茹志娟的作品善于以小寓大,从细节上深入开掘,《百合花》正是突现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56、赵树理的《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选的长篇小说。
57、十七年期间曾产生了许多文学经典,如著名的“三红一创”,它们分别指《红日》、《红旗谱》、《红岩》、《创业史》。
58、最早提出散文“诗化”主张的是_杨朔________。
毛泽东于1956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方针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59、刘雨生、李月辉等都是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中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
60、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一《红旗谱》、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等等。
61、《雪浪花》是杨朔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62、“文革”的导火索是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63、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来了一个年轻人》是“干预生活”类小说中的代表作。
女作家茹志娟擅长以细节、侧面描绘反映生活风貌,代表作《百合花》便是围绕借被子表现军民之情。
64、杨沫的《青春之歌》是十七年中一部描写知识分子在动荡的社会生活中成长的优秀长篇小说。
69、在60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被称为“散文三大家”的分别是杨朔、刘白羽和秦牧。
70、田汉的历史剧《关汉卿》是他创作的顶峰。
71、地主冯兰池与冯贵堂两父子都是梁斌的小说《红旗谱》中的人物。
72、残雪的小说《山上的小屋》写出了生存中的噩梦般的恶与丑陋的景象。
73、北岛的诗歌《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
二、选择题(单选及多选题)1、50年代前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农村题材作品是(C)。
A.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和《三里湾》B.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和周立波《山乡巨变》C.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D.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和《暴风骤雨》2、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B)。
A.田汉的《关汉卿》B.老舍的《茶馆》C.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D.曹禺的《胆剑篇》3、所谓"新时期文学"一般是指(D)。
A.1949年建国后的文学B.抗日战争后的文学C.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D.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文学4、新时期,首先出现的创作潮流是(C)。
A"改革文学" B."反思文学" C."伤痕文学" D."知青文学"5、新时期所谓"复出的诗人"的代表人物是(B)。
A.孙犁和闻捷B.艾青和公刘C.郭小川和北岛D.舒婷和顾城6、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是(A)。
A.舒婷和顾城B.北岛和海子C.马原和格非D.池莉和方方7、新时期,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文坛的巴金的随笔集是(A)。
A.《随想录》B.《新声集》C.《巴金近作》D.《创作回忆录》8、新时期作家中,在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继承鲁迅遗风的是(B)。
A.方之B.高晓声C.梁晓声D.贾平凹9、以下革命军事题材小说中,富于浪漫主义传奇色彩的是( B )。
A、《红日》B、《林海雪原》C、《保卫延安》D、《百合花》10、王蒙1956年震动了当时文坛的一篇短篇小说是(D)。
A.《青春万岁》B.《春之声》c.《坚硬的稀粥》D.《组织新来的青年人》11、被评论家冯雪峰誉为“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这还是第一部”的作品是(B)A、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B、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C、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12、《保卫延安》和《红日》的相同的地方有(AB)A、都是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
B、都选取了解放战争中的一些著名战役,都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