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库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三个崛起2、先锋精神3、市井小说二、写出下列作品的故事梗概(任选其一,共16分)1、《陈奂生上城》2、《受戒》3、《哦,香雪》4、《北方的河》三、赏析题(共20分)请赏析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四、论述题(每小题17分,共34分)1、试分析残雪的小说《山上的小屋》的精神心理内涵。
2、谈谈韩少功的小说《爸爸爸》中的主人公形象的文化批判意义。
试卷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被称为新时期文学“三只报春的燕子”的是的《曙光》、的《班主任》、的《哥德巴赫猜想》。
2、“乡土小说”代表作家是,其代表作有等。
3、“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等。
4、马原在他创作的顶峰时期先后创作了、、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小说。
5、王蒙的小说创作运用了的写作技巧。
6、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有、、、、。
7、探索戏剧的代表作家是。
二、写出对应的作家:(每题1分,共10分)1、《一地鸡毛》 6、《我是少年酒坛子》、《山上的小屋》 7、《受戒》 23、《哦,香雪》 8、《白鹿原》4、《内陆高迥》 9、《爸爸爸》5、《你别无选择》 10、《北方的河》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三个崛起2、女性写作3、文化寻根小说四、写出下列作品的故事梗概:(10分,任选其一)1、《妻妾成群》2、《邢老汉和狗的故事》2、《海的梦》 4、《风景》五、赏析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8分,共15分)1( 《远和近》 2。
《弧线》顾城鸟儿在疾风中你迅速转向一会看我一会看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葡萄藤因幻想你看云时很近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先锋小说家余华声称在创作观念中追求的是“真实”,但这并不是“被日常生活围困的经验”,而是“作家眼中的真实'.试分析其内涵,并谈谈你的个人理解。
2、试分析阿城的小说《棋王》的艺术魅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朝花夕拾》答案:A解析: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呐喊》。
2.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被称为“山药蛋派”?A.赵树理B.茅盾C.巴金D.老舍答案:A解析:赵树理的作品被称为“山药蛋派”。
3.以下哪部作品是张爱玲的代表作?A.《金锁记》B.《倾城之恋》C.《封锁》D.《色,戒》答案:B解析:张爱玲的代表作是《倾城之恋》。
4.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被称为“新感觉派”?A.施蛰存B.丁玲C.萧红D.张爱玲答案:A解析:施蛰存的作品被称为“新感觉派”。
5.以下哪部作品是钱钟书的代表作?A.《围城》B.《平凡的世界》C.《穆斯林的葬礼》D.《白鹿原》答案:A解析:钱钟书的代表作是《围城》。
二、简答题1.请简述鲁迅的《呐喊》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呐喊》是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经典作品。
这些作品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愤怒批判了旧社会的种种弊端,展现了作者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在中国文学史上,《呐喊》开创了现代文学的先河,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请简述老舍的《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
作品通过祥子的遭遇,反映了旧社会的残酷和对底层人民的压迫,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
在中国文学史上,《骆驼祥子》被誉为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3.请简述张爱玲的《金锁记》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和女主角曹七巧的悲剧命运。
作品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
在中国文学史上,《金锁记》被认为是张爱玲的代表作,展现了她独特的文学才华。
《中国当代文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50年代中期,大规模表现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话剧作品主要有( )等。
A.《李双双》 B.《布谷鸟又叫了》C.《三里湾》 D.《山那边人家》2.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主要有知侠的( )等。
A.《铁道游击队》 B.《战斗在滹沱河上》C.《烈火金刚》 D.《敌后武工队》3. 50年代中期表现“人情美”和“人性美”的小说中,发表得最晚的是( )。
A.《爱情》 B.《达吉和她的父亲》C.《美丽》 D.《西苑草》4.在《关汉卿》一剧中描写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 )。
A.谢小山 B.叶和甫C.杨显之 D.王和卿5.艾青“文革”后抒情长诗的代表作是( )。
A.《光的赞歌》 B.《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C.《在智利海岬上》 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6.方之的《内奸》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它( )。
A.以老革命的人生遭际和革命历程作为叙事主体B.以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历史C以一个富有民间色彩的普通商人作为叙述人D.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政治风云7.“改革文学”中著名的戏剧作品是( )。
A.《乔厂长上任记》 B.《三千万》C.《血,总是热的》 D.《改革者》8.在中国的“西部文学”中,其代表诗人是( )。
A.舒婷 B.顾城C.江河 D.昌耀9. 80年代以后,当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 )。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卷含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4份2010—2011学年度第( 1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科 目:《中国当代文学史》 (A )卷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系别、班级: : 学号:一、填空题:15分(10×1)1、1954年( )的《龙虎斗京华》开启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
2、“以考证入小说,以小说成考证”的( )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小说作家。
3、白先勇的( )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
4、林道静是长篇小说( )中的主人公,小说的作者是( )。
5、徐迟的( )是当代报告文学中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作品,作者热情讴歌了数学家( )的感人事迹。
6、心武的( )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伤痕文学” 和“伤痕小说”的得名源于卢 新华的短篇小说( )。
7、十七年文学史 中的“三红一创”是指长篇小说:( )( ) ( )和《创业史》。
8、“黑暗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是朦胧诗人 ( )的诗作( )。
9、沙叶新的话剧《毅市长》大胆创新,采用了所谓( )结构。
二、名词解释:20分(5×4)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2、新写实小说3、双百方针4、丙崽三、简析题:20分(10×2)1、以《百合花》等小说为例,简析茹志娟小说的风格。
2、结合《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简述汪曾祺小说创作的特色。
四、论述题:30分(15×2)1、老舍的话剧《茶馆》为什么能够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2、金庸的新武侠小说“新”在哪里?五、作品赏析题:15分仔细阅读舒婷的诗作《神女峰》,然后写一篇文学赏析和评论文章。
神女峰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了眺望天上来鸿而错过无数人间月明沿着江峰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着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1981年6月于长江附参考答案或评分标准:一、填空题:15分(15×1)1、梁羽生2、高阳3、《孽子》4、《青春之歌》、沫5、《歌德巴赫猜想》、景润6、《班主任》、《伤痕》7、《红日》、《红岩》、《红旗谱》8、顾城、《一代人》 9、“冰糖葫芦式子”二、名词解释:20分(5×4)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题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一、填空题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 》、柳青的《》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北岛的诗歌 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 ”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 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 ,而后有田汉的话剧 、姚雪垠的长篇小说 (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 》、曲波的《 》、吴强的《》、冯德英的《 》、梁斌的《 》、欧阳山的《 》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 》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 、 、闻捷和李瑛等。
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 、 、 、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 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1、自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 ”。
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 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 文学”。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 》、卢新华的《 、周克芹的《 》等为代表。
14、残雪的小说 写出了生存中的噩梦般的恶与丑陋的景象。
15、新时期,巴金的《 》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了文坛。
16、新时期的朦胧诗人以 、 、 为代表。
17、新时期,高晓声的以《 》、《 》为代表的 “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18、田汉的历史剧 是他创作的顶峰。
13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1234

D. 胡风
正确答案:A
3. _______不啻对于“文革”的控诉状。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喊出人民心声”。
A. 《将军吟》
B. 《伤痕》
C. 《我应该怎么办》
D. 《神圣的使命》
正确答案:B
4. ________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揭露了“文化大革命”中的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对于民族灵魂的戕害,对于祖国未来的戕害。
A. 《登记》
B. 《三里湾》
C. 《小二黑结婚》
D. 《李有才板话》
正确答案:A
17. 范登高是_____中的人物。
A. 《登记》
B. 《三里湾》
C. 《小二黑结婚》
D. 《李有才板话》
正确答案:B
18. 王利发是________中的人物。
A. 《春华秋实》
B. 《正红旗下》
A. 方之
B. 高晓声
C. 李准
D. 王蒙
8. ____A____的《李顺大造屋》以短篇篇幅,通过一个普通农民辛酸的造屋史,浓缩了近三十年中国农村的历史,展现了中国农民可怜的生存状态史。
A. 高晓声
B. 古华
C. 王蒙
D. 鲁彦周
B. 《纪念碑》
C. 《一代人》
D. 《致橡树》
17. 在当代文学中,___B_____最早地展现了少年布尔什维克出身的主人公在自1949年到1979年间所有重要的内心活动,构成了一个历史运行轨迹中的心灵的历程。
A. 《春之声》
B. 《布礼》
C. 《青春万岁》
13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1
一、单选题
1. _____________是“大墙文学”的代表作。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1 、《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青春之歌》的作者是(杨沫)。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 、谢惠敏是小说《班主任》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爸爸爸》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烦恼人生》中的人物。
5 、《山上的小屋》作者是(残雪);《一地鸡毛》的作者是(刘震云);《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王安忆)。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C)。
A 、自信B 、能力强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B )。
A 、杨朔B 、秦牧C 、刘白羽D 、周涛3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A )。
A 、《“锻炼锻炼”》B 、《小二黑结婚》C 、《三里湾》D 、《套不住的手》4、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B)。
A 、鲁迅B 、沈从文C 、巴金D 、老舍5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D )。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小题 5 分)1 、“三突出”创作原则:1 、“三突出”是“文革”中被推崇为“无产阶级创作必须遵行”的创作原则。
(1 分)这一原则的规范性说法经姚文元修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1 分)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1 分);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1 分)。
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最大的是:a)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发展b) 引入了大量西方文学思想和艺术形式c) 促成了现代诗歌的兴起d) 倡导了新文学运动答案:d) 倡导了新文学运动2. 以下哪个作家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a) 鲁迅b) 茅盾c) 老舍d) 巴金答案:a) 鲁迅3. 以下哪位作家主要创作了以城市生活为背景的现代小说?a) 高行健b) 沈从文c) 老舍d) 张承志答案:c) 老舍4. 以下关于余华和莫言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余华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b) 莫言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c) 余华和莫言都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d) 余华和莫言都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答案:d) 余华和莫言都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5. 以下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的里程碑?a) 《秋水》b) 《野草》c) 《红岩》d) 《呐喊》答案:d) 《呐喊》二、简答题1. 请简述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强烈的批判精神揭示了社会阴暗面,拒绝传统文人的陈腐观念,主张文学要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人民的疾苦和呼声。
他的代表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刻画了中国社会底层人物的形象,质问了封建文化和社会道德的虚伪,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时代。
2. 请简述新文学运动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
新文学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里程碑。
它在五四运动期间迅速兴起,推动了文学形式和思想的革新。
新文学运动倡导用白话文写作,弃用文言文,使文学更贴近人民大众。
这一运动引入了大量西方文学思潮和艺术形式,充实和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
新文学运动同时也开辟了现代诗歌的道路,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三、论述题请论述中国现代文学在批判现实和关注人民生活方面的特点,并以鲁迅和余华为例加以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一直以来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识和关注人民生活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文学部分(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1.第一次文代会确定以《》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
2.第二次文代会把( )确定为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文艺批评的准则。
3.1951年开展的对电影《》的讨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反对所谓“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4.对《》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5.胡风文艺思想的主体是强调作家的“( )”和表现描写对象的“精神奴役的创伤”。
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简称为“( )”方针。
7.1957年下半年,文艺界以批判丁玲、陈企霞等,揭开了文艺界( )的序幕。
8.1962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社论,指出文艺的服务对象,应由为工农兵服务,扩展到“( )”。
9.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在《文汇报》发表《》,点燃了“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10.林彪委托江青于1966年2月2日至20日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形成了《》。
11.《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通常被简称为“( )”。
12.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被称做蛤蟆滩的“( )”。
13.“为朋友两肋插刀”和“出水才看两腿泥”是( )的口头禅。
14.《青春之歌》是一部( )小说。
15.1958年3月22日,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指出要注意搜集民歌,并说:“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 ),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的,内容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
太现实了就不能写诗了”。
16.五、六十年代,诗歌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流派,一种是属于人民大众的进步的诗风,是主流;一种是属于( )的反动的诗风,是逆流。
17.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你是否还记得六十年代一首著名的诗歌《雷锋之歌》,它的作者是( )。
18.第一次戏曲变革发生在1949年至( )年间。
19.被称为“远东戏剧的奇迹”的剧本是《》。
20.1959年,杨朔明确地提出了( )的艺术主张。
21.“文革”期间,江青等把《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8个剧目,封为革命“( )”。
22.《第二次握手》属于“文革”期间的( )。
23.《山乡巨变》的作者是( )。
24.《我的第一个上级》的作者是( )。
25.《林海雪原》的作者是( )。
26.诗歌《时间开始了》的作者是( )。
27.()这是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支点。
28.王蒙的处女作是《》,成名作是《》。
29.贯穿王蒙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的创作主线是()。
30.倪吾诚是王蒙的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
31.王蒙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由《》、《》、《》、《》所组成。
32.()的短篇小说《》被誉为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
33.刘心武塑造的被称之为时代畸形儿的形象是()、()。
34.刘心武的长篇小说《》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35.被称之为擅长写“小巷文学”的作家是(),《美食家》中塑造了一位吃客()的形象。
36.在80年代文学中,蒋子龙的名字与()密不可分,擅长塑造()的形象。
37.开改革文学先河的作品是()的《》。
38.张洁进入文坛的开篇之作是《》。
39.新时期文坛上第一部反映工业体制改革的长篇小说是()的《》。
40.“马列主义老太太”()是《》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41.冯骥才从()开始进行“文化小说”的创作。
42.馒头上的箩纹这一细节出自()的小说《》。
43.贾平凹的中篇小说《》塑造了一个与时代思想相悖逆的人物()。
44.高晓声在新时期创作的第一篇引人注目的小说是《》,此后,他又发表了(“系列小说”),并以编年的形式将作品陆续出版。
45.阿城的小说“三王”除《棋王》外,还有《》和《》。
46.王安忆的《》是寻根文学中的力作,剖析了我们民族世代相袭的以()为核心的文化心理结构。
47.王安忆展示一位女子与一座城市关系的长篇小说是《》,荣获()茅盾文学奖。
48.丙崽这一人物形象出自于()的小说《》。
49.擅长设置叙事圈套的作家是()。
50.余华小说最为明显的先锋性在于其(),如《》。
51.“矮凳桥”系列小说的作者是()。
52.陆文夫的小说显示出浓郁的幽默感,作者戏称为()。
53.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根据()的小说《》改编的。
54.汪曾祺具有散文化和诗化特征的小说是《》和《》。
55.描绘清代落魄贵族弟子生活遭际的小说是()的《》,其风俗画小说的上乘之作是《》。
56.标志着新时期军事文学第一次突破的小说是()的《》。
57.擅长写大墙文学的作家是(),坚持写乡土文学的作家是()。
58.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以()的方式,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矛盾和历史进程。
59.(“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这是古华《》的创作构思。
60.“新写实主义”是开端于()后期的一种小说思潮。
61.池莉的“人生三部曲”是指《》、《》、《》。
62.以“亡婴”的视角展示普通人生存状态的小说是()的《》。
63.《一地鸡毛》的作者是(),主人公是()。
64.电影《菊豆》是根据()的小说《》改编的。
65.“三驾马车”所指的作家是()、()、()。
66.以自传体的方式书写女性个人成长历程的长篇小说是林白的《》。
67.《厨房》的作者是()。
68.《白鹿原》扉页上的题记是()。
69.以“小草”这一形象贯穿全诗的是()的《》。
70.“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这句诗出自于()的《》。
71.“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这句诗出自()的《》。
72.擅长抒写“美丽的忧伤”的诗人是(),被称为“童话诗人”的是()。
73.“卑鄙有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有高尚者的墓志铭”,这句话出自于()的《》。
74.在朦胧诗的争议中,被称为“三个崛起”的文章是谢冕的《》.孙绍振的《》徐敬亚的《》。
75.崛起于上海舞台,勇闯禁区,为“四五”英雄平反发出第一声呐喊的话剧是()的《》。
76.新时期最早引起社会关注的探索戏剧是哲理剧《》。
77.()的话剧《陈毅市长》采取了()的结构。
78.高行健的无场次话剧是《》,被称为“多声部现代史话剧”的是《》,受荒诞剧《等待戈多》影响的是《》。
79.以散文形式在自己的文学道路上竖起又一座丰碑的是()的《》。
80.以“文化散文”引起广泛影响的是《》。
81.体现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风格的散文是()的《》。
82.寻根文学的首倡者是(),其代表作是《》。
83.新时期的小说创作经历了现实主义的()与现代主义的引进.融合.创新等演变过程。
84.()年召开的第()次全国文代会,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
85.第四次文代会后,明确提出了把()作为我国文艺发展的总方向。
86.表现“人还要有点东西,才叫活着”的人生思想的小说是()的《》。
87.黑孩是()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88.第一部反映工业体制改革的长篇小说是()的《》。
89.孙少平是()的长篇小说《》中的人物。
90.《北方的河》的作者是()。
91.对新时期作家影响较大的是哥伦比亚作家()的长篇小说《》。
92.1985年刘索拉的《》徐星的《》的发表,标志着“现代派”小说的出现。
93.谌容以荒诞手法结构全篇的小说是《》,《人到中年》提出的社会问题是()。
94.张贤亮的“唯物论者的启示录”系列小说有《》、《》、《》、《》。
95.王安忆的“三恋”是指《》、《》、《》。
96.铁凝的“三垛”是指《》、《》、《》。
97.电影《活着》的根据()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98.田小娥这一人物形象出自于()的小说《》。
99.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是意象化、()和()。
100.舒婷的《致橡树》以()和()作为象征,表达了对人格独立与尊严的肯定。
二、选择题(每空1分)1.《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官僚主义者形象是()A.刘世吾B.林震C.赵慧文D.韩常新2.“漏斗户主”是()A.吴楚B.陈奂生C.鲁鲁D.王一生3.裁缝老婆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鲁鲁》B.《丁香结》C.《班主任》D.《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4.《拣麦穗》的作者是()A.张洁B.舒婷C.徐琨D.刘心武5.《双桅船》的作者是()A.曾卓B.流沙河C.舒婷D.艾青6.《茶馆》是()A.三幕戏B.四幕戏C.五幕戏D.独幕剧7.《关汉卿》围绕什么为中心()A.《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B.关汉卿C.窦娥D.朱廉秀8.建国后第一部以知识分子的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A.《受戒》B.《锻炼锻炼》C.《春天》D.《青春之歌》9.“吃不饱”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李有才板话》B.《锻炼锻炼》C.《三里湾》D.《赖大嫂》10.《灵与肉》的作者是()A.汪曾祺B.陈翔鹤C.张贤亮D.陈映真11.《黑骏马》的作者是()A.汪曾祺B.陈翔鹤C.张承志D.莫言12.下列作家的散文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是()A.巴金B.秦牧C.杨朔D.孙犁13.《怀念萧珊》的作者是()A.老舍B.巴金C.余秋雨D.余光中14.卖灶糖老汉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沉重的翅膀》B.《爱,是不能忘记的》C.《拣麦穗》D.《小鲍庄》15.《草木篇》创作于20世纪()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50年代中期16.《茶馆》中的掌柜形象是()A.刘麻子B.王利发C.秦仲义D.常四爷17.《关汉卿》的结构方式是()A.冰糖葫芦式B.人像展览式C.戏中戏D.闭锁式18.下列哪位作者是七月诗派的成员之一()A.牛汉B.海子C.雷抒雁D.余光中19.被称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诗”的是()A.《红日》B.《红旗谱》C.《百合花》D.《林海雪原》20.《百合花》最后部分集中刻画的人物是()A.小通讯员B.新媳妇C.“我”D.卫生员21.表现“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方叫活着”的人生思想的小说是()A《树王》B.《棋王》C.《孩子王》D.《春天》22.《“锻炼锻炼”》是赵树理反映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A.纪实小说B.问题小说C.伤痕小说D.改革小说23.《大淖记事》.《受戒》的作者是()A.汪曾祺B.张贤亮C.张承志D.莫言24.文中描写到一位普之仁即“普通之人”的劳动者的散文是A.《拣麦穗》B.《童年二题》C.《茶花赋》D.《社稷坛抒情》25.“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这一句诗出自()A.《中国,我的钥匙丢了》B.《麦地》C.《双桅船》D.《山民》26.《哦,香雪》中的“香雪”指的是()A.一处自然景观B.一个打工妹C.一种名茶D.一位乡村少女27.《茶馆》众多人物中,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是()A.王利发B.秦仲义C.常四爷D.松二爷28.《关汉卿》的作者是( )A.老舍B.田汉C.沙叶新D.高行健29 .下列哪一首诗是对美好爱情的讴歌()A.《哎,大森林》B.《大雁塔》C.《苹果树下》D.《小草在歌唱》30.下列哪一作品是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散文名篇()A.《我与地坛》B.《拣麦穗》C.《秦腔》D.《社稷坛抒情》31.“糊涂涂”和“常有理”的形象出自小说()A.《“锻炼锻炼”》B.《小二黑结婚》C.《三里湾》D.《登记》32.长篇小说《浮躁》的作者是()A.史铁生B.贾平凹C.张贤亮D.王蒙33.红旗谱中的反面人物是()A.朱老忠B.朱老巩C.冯老兰D.严志和34.从不与人说话,对疼痛似乎没有感觉,却有另一种超乎常人的视、听能力的人物是()A.《绝对信号》中的黑子B.《棋王》中的王一生C.《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C.《爸爸爸》中的丙崽35.《百合花》中的新媳妇和小通信员之间的关系是()A.同乡关系B.姐弟关系C.夫妻关系D.军民关系36.《下放记别》中的“默存”指的是()A.巴金B.钱钟书C.沈从文D.茅盾37.下列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历史的沉思与赞叹的是()A.《秦腔》B.《雪浪花》C.《茶花赋》D.《社稷坛抒情》38.巴金著名的散文集是()A.《家》B.《寒夜》C.《春》D.《随想录》39.《花城》的作者是()A.孙犁B.秦牧C.杨朔D.刘白羽40.《我与地坛》的作者是()A.余秋雨B.巴金C.张洁D.史铁生41.《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年轻人指的是()A.刘世吾B.林震C.赵慧文D.韩常新42.《百合花》的背景是()A.第一次国内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对越自卫反击战43.马烽是()A.荷花淀派作家B.山药蛋派作家C.伤痕文学作家D.寻根文学作家44.《绿化树》是()A.长篇小说B.中篇小说C.短篇小说D.散文45.林道静这一人物出自于()A.《青春万岁》B.《青春之歌》C.《春天》D.《女房东》46.《平凡的世界》荣获()A.第一届茅盾文学奖B.第二届茅盾文学奖C.第三届茅盾文学奖D.第四届茅盾文学奖47.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是()A.《将军吟》B.《钟鼓楼》C.《白鹿原》D.《长恨歌》48.《陈毅市长》的结构形式是()A.开放式B.锁闭式C.人像展览式D.冰糖葫芦式49.岳之峰这一人物出自于()A.《春之声》B.《海的梦》C.《深的湖》D.《夜的眼》50.《小鲍庄》属于()A.伤痕文学B.反思文学C.改革文学D.寻根文学三、解释题(每题5分)1.革命样板戏2.第四次文代会3.天安门诗歌4.伤痕文学5.反思文学6.改革文学7.寻根文学8.新写实小说9.现实主义冲击波10.朦胧诗11.后新诗潮12.开拓者家族13.先锋小说14.新生代小说15.探索戏剧16.随想录17.新历史小说18.“归来”诗人群19.《重放的鲜花》20.“三突出”创作原则21.政治抒情诗22.教育剧四、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班主任》在新时期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