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的种类、功能以及使用方法全面讲解
市场上的各种口罩执行标准以及防护作用

由于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各地口罩销量大增,但是在口罩的选择方面往往好多人都不明白各种口罩的执行标准以及其防护作用。
本文就市场上常见的几种口罩执行标准以作说明,以供大家参考。
针对不同作用合理选择不同型号口罩。
1. 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是一种密合性自吸过滤式医疗防护用品,防护等级高,尤其适用于诊疗活动中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时佩戴。
可滤过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微滴等,属于一次性使用产品。
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大部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WHO推荐医务人员采用防颗粒物的防护口罩,以防止医院空气中的病毒感染。
[2]医用防护口罩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标准,重要技术指标包括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和气流阻力。
具体指标如下: [3]1) 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85±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0.24±0.06)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即符合N95(或FFP2)及以上等级。
能阻挡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的感染因子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感染因子。
2) 吸气阻力:在上述流量条件下,吸气阻力不超过343.2Pa(35mmH2O)。
3) 在10.9Kpa(80mmHg)压力下喷向口罩的样品,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等技术指标。
4) 口罩上必须配有鼻夹,鼻夹由可弯折的可塑性材料制成,长度>8.5cm。
5) 合成血以10.7kPa(80mmHg)压力喷向口罩样品,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
2. 医用外科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以及在有创操作过程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防护,防护等级中等,具有一定的呼吸防护性能。
主要在洁净度十万级以内的洁净环境内,手术室工作,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及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佩戴。
关于口罩的科普:分类、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关于口罩的科普:分类、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口罩成了当前最紧俏的商品之一,口罩该如何选择和使用成了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口罩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
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防护作用。
01、口罩如何分类?01、医用口罩目前我国医用口罩主要分为3种:防护级别最高的“医用防护口罩”,手术室等有创操作环境常用的“医用外科口罩”,和普通级别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1)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等级高,执行标准GB19083-2010,即我们常说的N95口罩。
有良好的贴合性,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污染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可达到95%以上。
(2)医用外科口罩防护等级中等,执行标准YY0469-2011,是手术室等有体液、血液飞溅风险环境常用的医用口罩,可阻隔血液、体液穿过口罩污染佩戴者,同时对细菌的过滤效率有95%以上,但对颗粒的过滤效率有限,且多为长方形设计,与面部的密合度不如医用防护口罩那么严密。
常见的医用外科口罩有绑带式、耳挂式等。
(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防护等级最低,执行标准YY/T0969-2013,名称比较多,名称上没有“防护”、“外科”字样,该级别口罩不要求对血液具有阻隔作用,也没有密合性要求,仅用于普通医疗环境。
常见的普通医用口罩多为耳挂式,外观与耳挂式外科口罩比较相似。
02、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如KN口罩、KP口罩。
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相关要求,适用于防护各类颗粒物的自吸过滤式防护用品,不适用于防护有害气体和蒸汽,不适用于缺氧环境、水下作业、逃生和消防用呼吸防护用品。
03、普通口罩普通口罩包括棉布口罩、合成纤维口罩等,这类口罩没有强制性标准要求,主要在于防寒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但几乎没有任何防尘防菌效果,在流行病高发期和雾霾天气,这类口罩几乎没有作用。
口罩使用的管理规定

口罩使用的管理规定(一)常用的口罩品种。
1.纱布口罩:保护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及灰尘伤害的防护用品。
2.医用外科口罩: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戴的口罩。
应符合YY 0469-2011标准。
3.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感染因子或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包括密合性测试、培训、型号的选择、医学处理和维护。
应符合GB 19083-2010标准。
(二)口罩的使用。
1.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2.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3.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莓,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三)口罩的佩戴方法1.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1)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如图A . l。
(2)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宣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3)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2.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1)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
(2)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3)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
(4)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5)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3.注意事项(1)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2)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3)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4)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
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口罩的安全标准类别

口罩的安全标准类别:
口罩的安全标准类别如下:
1.医用防护口罩:执行标准为GB19083-2010,按照过滤等级又分为1级(95%以上)、
2级(99%以上)、3级(99.97%以上),适用于高风险区,如直接接触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
2.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为YY0469-2011,对细菌过滤可达95%以上,对非油性颗粒
过滤达30%以上,适用于中风险区,如医护人员或密集区工作人员。
3.普通医用口罩:也叫一次性医用口罩,执行标准为YY/T 0969-2013,对细菌过滤可
达95%以上,对0.3um气溶胶过滤仅达到20%~25%,适用于中低风险区,如普通门诊医护人员或密集区公众人员。
4.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防尘):执行标准为GB2626,分为2种,有呼气阀和
无呼气阀(常建议使用无呼气阀,但不宜久戴)。
5.普通民用口罩:执行标准为GBT 32610,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适用于PM2.5
浓度500以上。
6.KN95口罩:执行标准为GB2626-2019。
7.儿童口罩:执行标准为GB/T38880-2020。
中老年人如何正确使用口罩预防呼吸道疾病

中老年人如何正确使用口罩预防呼吸道疾病随着全球范围内新冠病毒的肆虐,预防呼吸道疾病变得尤为重要。
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通常免疫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感染。
正确佩戴口罩是中老年人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然而,口罩的使用方法却常常存在误区。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老年人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口罩来预防呼吸道疾病。
1. 选择适合的口罩中老年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口罩。
一次性医用口罩、N95口罩和布口罩是常见的口罩类型。
- 一次性医用口罩: 这种口罩适用于普通日常使用,比如购物、坐公交等。
它的过滤效果较弱,但轻薄舒适,透气性较好。
- N95口罩: 这种口罩的主要作用是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对细菌和病毒有较高的过滤效果。
它适用于疫情较为严重的区域,如医院、高风险场所。
- 布口罩: 这种口罩由布料制成,可反复清洗和重复使用。
它适用于日常使用,但其过滤效果较差,建议多准备几个备用。
2. 在正确时间和场合使用口罩中老年人应该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使用口罩。
以下是几个必须佩戴口罩的场合:- 人群密集区域: 如商场、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场所,中老年人应该始终戴口罩,以防止病毒通过空气传播。
- 前往医院或诊所: 在接触疾病患者较多的医疗机构时,中老年人应该佩戴口罩。
- 外出活动: 在参加聚会、旅行等活动时,中老年人也应该佩戴口罩,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3. 正确佩戴口罩正确佩戴口罩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防护作用。
中老年人应该按照以下步骤正确佩戴口罩:- 洗手: 洗手是佩戴口罩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手,或使用免洗洗手液,确保双手干净。
- 确定正反面: 一些口罩有正反面之分,中老年人应该确认口罩的正面,并避免触摸内部或正面。
- 佩戴口罩: 将口罩的鼻夹部位放到鼻梁上,捏紧鼻夹以确保口罩与面部贴合。
然后将耳带套在耳朵上,或将松紧带绕过头部固定。
- 调整口罩: 在佩戴口罩后,中老年人应该用双手沿着口罩的边缘轻轻按压,使其与面部完全贴合,尽量避免漏气。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你需要了解的口罩知识!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你需要了解的口罩知识!新型冠状病毒除近距离密切接触传播外,还可通过短距离飞沫传播。
正确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挡飞沫,防止无意中吸入或接触他人的飞沫,有效降低传播风险、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国家发布的疫情防控指引中建议使用防护口罩、外科口罩等医用防护品,用于减少疫情传播途径。
为增强群众合理使用口罩的意识,本文就口罩相关知识进行介绍,为大众合理购置与正确使用口罩提供参考。
口罩的分类口罩根据不同标准有多种分类。
根据外观结构,可将口罩分为折叠立体、杯状、平面、棉布插片式、鸭嘴式、带呼气阀式等;根据佩戴方法,可将口罩分为头戴式、耳戴式、颈戴式;根据口罩材料,可将口罩分为纱布、棉布加滤片、无纺布、添加活性炭等;根据使用场景,口罩在我国分为日常防护、医用防护、劳动防护三种类型,医用防护又具体分为医用普通、医用防护、医用外科三种类型口罩。
口罩质量与性能相关指标①过滤效率:过滤效率是指口罩在规定条件下对空气中颗粒物进行滤除的能力,通常过滤效率受到口罩对非油性颗粒防护效果的影响,相比一次性医用口罩和活性炭口罩,N95口罩因为滤芯纤维纤细、排列紧密、层数多等优点,过滤效果更为优秀。
②气流阻力:口罩的气流阻力是指规范佩戴后,口罩对呼吸的阻力,测量吸气阻力是从外侧向内侧通气,反之则是测量呼气阻力。
测量气流阻力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较高工作强度下不缺氧,一般过滤效率越高的口罩气流阻力更高,其会加重呼吸负荷,影响佩戴舒适感。
③口罩密合度:口罩密合度是指与人脸的贴合度,这取决于口罩尺寸、性状、材料、柔软度、系带紧度。
若口罩密合度低,则与人脸不够贴合,存在缝隙,呼吸时气流会先行通过缝隙,降低口罩滤过作用。
研究发现,我国人群使用杯状口罩密合度高,可能是因为杯状口罩多为硬质,不易变形。
④口罩舒适性:口罩舒适性是指口罩佩戴时面部皮肤与呼吸的舒适感。
口罩长期佩戴的湿热感受到面料透湿、散湿性能影响;气闷感则受到面料热阻、呼吸阻力影响;面部冷感受到面料回潮率影响,目前普遍认为面纱类口罩透气性和透湿性最好,而医用外科口罩透气性较好,功能性口罩最差。
口罩分类及常用标准

一、口罩种类●按形状分类口罩根据外形,分为平板式、折叠式和杯状三种。
平板式口罩便于携带,但密合性差;折叠口罩方便携带;杯状呼吸空间大,但不方便携带。
●按佩戴方式分类头戴式:适合佩戴时间长的车间工人使用,佩戴麻烦。
耳戴式:佩戴方便,适合经常戴脱。
颈戴式:用S钩、一些软质材料连接件,连接耳带转换成颈带式适合长时间佩戴,更便于戴安全帽或穿防护服等车间工人使用。
●按使用材料分类纱布口罩:现在仍然有部分车间使用纱布类口罩,但其遵循的GB19084-2003标准要求较低,不符合GB2626-2019的标准,只能防护大颗粒粉尘。
无纺布口罩:随弃式防护口罩大部分为无纺布口罩,主要是以物理过滤辅以静电吸附的过滤方式为主。
布料口罩:布料口罩只有保暖效果无过滤PM等极小颗粒的效果。
纸口罩:适用于食品、美容等行业,具有透气度好、使用方便舒适等特点,所用纸遵循GB/T22927-2008标准。
其他材料的口罩,如生物防护过滤新材料等。
●按适用范围分类医用口罩:国内分为三类,医用普通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颗粒物防护口罩:工业用符合GB2626-2019标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认证(LA认证) ,2015年由强制认证改为自愿认证。
如果用于防雾霾需要使用插片式,需符合GB/T32610-2016标准。
民用符合G B/T32610-2016标准。
保暖布口罩:保暖用口罩,适合冬天佩戴,只需要符合织物类的相关标准即可。
其他特殊行业:如化工等。
●按防护等级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标准,按不同的颗粒过滤效率分为不同的防护等级。
●其他呼吸防护口罩可以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过滤式又可分为送风过滤式和自吸过滤式,后者可以分为半口罩和全口罩;隔绝式可分为供气式和携气式,两者又分别包括正压式和负压式。
二、口罩标准与认证1、中国口罩主要标准●GB2626-2019标准该标准过滤元件按过滤性能分为两类(KN和KP)。
KN类只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KP 类适用于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元件●GB/T32610-2016标准此标准为民用口罩标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标准适用于在日常生活中空气污染环境下滤除颗粒物所佩戴的防护型口罩。
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及选用

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及选用呼吸防护用品是保护呼吸系统免受有害气体、灰尘、颗粒物等物质侵害的装备。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要,呼吸防护用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口罩、面具、呼吸阀等。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这些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及选用。
一、口罩1. 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通常由无纺布等材料制成,一次使用后即可丢弃,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防护。
根据其防护等级的不同,一次性口罩分为医用口罩和防护口罩两种。
医用口罩适用于医护人员和病患,能够阻挡飞沫、微尘等;防护口罩则适用于一般人员的防护,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
2. 防护口罩:防护口罩主要分为N95口罩和KN95口罩。
N95口罩是指符合美国标准的口罩,能够过滤空气中至少95%的颗粒物;而KN95口罩是指符合中国标准的口罩,具有类似的过滤效果。
这两种口罩适用于工业环境中对颗粒物防护的场合,如建筑工地、工厂等。
选用口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口罩应选用正规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注意查看产品的合格证书和生产日期。
- 对于一次性口罩,要选择有防护效果的产品,并确保正常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
- 防护口罩需要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和需要选择N95口罩或KN95口罩,确保过滤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二、面具面具通常由带有面罩和滤芯的装置组成,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暴露在有害气体或化学物质环境中的工作场合。
面具的选用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气体种类:不同的面具适用于不同的气体类型。
例如,选择防毒面具时需确定需要过滤的气体种类,如酸性气体、碱性气体还是有机气体等。
2. 滤芯类型:不同的滤芯可以过滤不同类型的气体或颗粒物。
常见的滤芯类型包括颗粒物滤芯(过滤固体颗粒物)、气体滤芯(过滤气体)、多功能滤芯(过滤气体和颗粒物)等。
3. 适用场景:不同工作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种类和浓度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面具。
4. 适合度:面具应选用合适的尺寸和配戴方法,确保面具的密封性,以免有害气体进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罩的种类、功能以及使用方法详细讲解
冬季由于天气寒冷、空气污染严重、预防传染病等原因,很多人会佩戴口罩,但是市面上售卖的口罩类型有很多种,佩戴哪种口罩能预防病毒传染?不同的口罩有哪些用途?特殊人群应该如何佩戴口罩?在这个特殊时期,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佩戴口罩预防口罩的种类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戴口罩能预防病毒感染吗?
常见的口罩有以下几种:普通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
1、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
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呼吸道感染,无法防霾。
医用外科口罩有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
舒适层是一层无纺布,佩戴时白色的无纺布朝内,蓝色的防水层朝外,有金属片的一边朝上,不要戴反,橡皮筋挂上双耳后捏紧金属片和鼻子贴合,抚平两颊,使口罩和面部之间尽量不留缝隙。
购买时要注意,应当选择外包装上明确注明“医用外科口罩”字样的口罩。
2、N95型口罩
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可以防霾。
N95型口罩是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
“N”的意思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炒菜产生的油烟就是油性颗粒物,而人说话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不是油性的);“95”是指,在NIOSH 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
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
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
N95型口罩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预防由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
飞沫的大小为直径1至5微米。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针对医疗机构规定,暴露在结核病菌下的医务人员必须佩戴N95标准以上的口罩。
相比较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密闭更好。
在选用N95型口罩时,尽量选择不带呼吸阀的N95型口罩。
3、普通棉布口罩
它的材质可能为棉布、纱布、毛线、帆布及绒等,由于材质本身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
二、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N95型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
以自我防护、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为目的,佩戴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都可以。
如果是去一般露天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可以选择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不必过度防护,但如果会接触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则要佩戴N95型口罩。
去医院看病、探望病人时,尤其是去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呼吸科就诊时应该戴上口罩;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去超市、商场、影院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建议戴口罩;
为防止将疾病传染给他人,有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疾病症状时应及时戴口罩;
此外,雾霾天气在室外活动时,建议戴口罩。
三、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
佩戴前应向专业医师咨询,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
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身体状况各异,如心肺疾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这些人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儿童防护口罩。
四、口罩多久需要更换一次?
为了防止感染,有些人可能一天到晚都戴着医用口罩,但这样会使鼻粘膜变的脆弱,失去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因此,在人口密度不高较通风的场所,可以不用佩戴口罩。
需要提醒的是,任何类型的口罩,防护的效果都是有时效的,必须定期更换,建议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
若口罩被污染,应第一时间更换。
对于一次性口罩,建议再污染区进出一次更换一会。
医用口罩不用时折好放在自封袋保存。
不建议口罩摘下来直接塞口袋里或包里,这样容易造成医用口罩二次污染,一定要叠好放入清洁的自封袋中,并且将接触口鼻的一面朝里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