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梯技术条件-PPT课件
电梯精品PPT课件

曳引机工作情况
强制驱动
强制驱动式电梯
液压梯
的轿厢运 行靠液压 油缸顶升 ,不需要 上置式机 房。主要 应用在低 层站或大 吨位场所 。
液压电 梯
5、五项工作条件:
• 1.机房温度5℃~40℃; • 2.相对湿度不大于90%; • 3.供电电压波动±7%; • 4.环境介质不含腐蚀性、 • 5.易燃易爆及导电尘埃
3、三种驱动方式 :
①曳引驱动电梯——提升绳靠主机的
驱动轮绳槽的摩擦驱动的电梯。
②强驱动电梯——用链或钢丝绳悬
吊的非摩擦方式驱动的电梯 。
③液压 电梯—— 通过液压驱动的
电梯。
曳引驱动
现代电梯广泛采用曳引驱 动方式。曳引机作为驱动机构 ,钢丝绳挂在曳引机的绳轮上 ,一端悬吊轿厢,另一端悬吊 对重装置。曳引机转动时,由 钢丝绳与绳轮之间的摩擦力产 生曳引力来驱使轿厢上下运动 。
轿 厢
安全保护装置
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 ;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 装置;超越上、下极限工 作位置的保护装置 ;门电 气联锁;紧急操作装置; 检修运行。
限速器和安全钳
限速器和安全钳是电梯最重要 的安全保护装置,也称之为断绳 保护和超速保护。
限速器的钢丝绳围绕着绳轮和 底坑中的胀绳轮形成一个闭环, 其绳头部与轿厢紧固在一起,并 通过机械连杆与安全钳连起来。 如果轿厢超速,限速器立即动作 ,触发夹绳装置夹紧钢丝绳。当 轿厢下降时,钢丝绳拉动安全钳 运作使安全钳对导轨产生摩擦力 ,把轿厢迅速制动在导轨上,停 止运动。
电梯安全知识讲座
电梯与自动扶梯是高层建筑不可
缺少的交通运输设备,已经成为城 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电梯的两大类型 :
(1)垂直或倾斜角≤15度 升降的载 人 载货固定电力驱动设备 ——电梯
电梯新技术讲座ppt课件

27
3 称重式平衡系数无载测试技术
由于传统的“电流-负荷曲线图测 量方法需要逐级加载,装运试重砝码的 工作量很大,比较费时费力。因此,近 年来无载平衡系数测试技术应允而生, 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2021/8/1
编辑版pppt
28
3 称重式平衡系数无载测试技术
由于传统的“电流-负荷曲线图”测量方法需要逐级加载,装运试 重砝码的工作量很大,比较费时费力。因此,近年来无载平衡系数测试 技术应允而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2021/8/1
编辑版pppt
23
2 平衡系数的定义及其检测
2.4“电流-负荷曲线图”检验方法的测试原理
这种检测方案的测试原理是,电机 的电流值可表征电梯负载大小,当装载 为平衡系数×额定载重量时,曳引轮两 侧的荷重相等,即轿厢系统与对重系统 处于平衡状态,电梯向上或向下运行阻 力相等,电机运行电流相同。绘制电流负荷曲线图就是要找出电梯向上与向下 运行电流相同的载荷值。
此检测方案的优点是技术成熟,不 需要专用测量仪器;缺点是需要逐级加 载测试,反复装卸试重砝码比较费时费 力,现场作业时间通常超过1小时。
2021/8/1
编辑版pppt
24
2 平衡系数的定义及其检测
2.5“电流-负荷曲线图”检验方法的测量精度
GB/T10059提出的上述平衡系数检测方法,很难说清楚它的 测量精度是多少。以下因素都可能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
经技术勘察,认为事故主要原因是电梯超载与电梯平衡系数 过小。据相关资料介绍,该电梯在验收检验时,实测的平衡系数 为0.41,之后在轿厢地面增加180kg的大理石地板、在三个轿壁 分别安装了单个重量为25kg的玻璃镜,又在轿顶安装了重量为 75kg的空调,电梯现时的平衡系数为0.08(0.41-0.18-0.750.75=0.08)。
ppt课件电梯

字体、颜色与背景的搭配
字体选择
根据PPT风格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字体,确 保文字清晰易读。
背景设置
选择合适的背景,避免干扰文字和图片的展 示。
颜色搭配
选择与主题相符的颜色,保持色彩协调、美 观。
排版美观
注意文字、图片、背景等元素的排版,使 PPT整体美观大方。
03
PPT课件电梯的使用技巧
导入素材与组织内容
05
PPT课件电梯的案例分享
优秀PPT课件电梯展示
案例一
环保主题PPT
案例三
企业文化展示PPT
案例二
旅游景点介绍PPT
案例四
产品推广PPT
个人作品分享与交流
分享自己的PPT课件作品,与 他人交流制作心得和技巧,共 同提高制作水平。
分享PPT课件制作过程中的经 验教训,避免他人走弯路。
分享PPT课件制作资源,如模 板、素材、插件等,降低制作 成本。
PPT课件电梯的特点
总结词
PPT课件电梯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播效果好等优点 。
详细描述
PPT课件电梯通过PPT课件的形式展示信息,可以包含文字、 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内容丰富多样。同时,由于电 梯内空间相对封闭,受众注意力集中,因此传播效果较好。
PPT课件电梯的应用场景
总结词
PPT课件电梯适用于商业楼宇、住宅小区、医院等场景。
插入音乐与视频
背景音乐
在课件中插入适当的背景音乐,营造 学习氛围,但需注意控制音量。
视频嵌入
将相关的视频嵌入到PPT中,丰富课 件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自定义放映方式与控制选项
自定义放映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自定义放映方式,如连续播放、自动播放等。
《电梯新技术》课件

3 提升舒适性
4 节能环保
现代化设计和智能化系统提供更舒适的乘坐体的应用使电梯更加节能环保,降低了能源 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结论和总结
电梯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垂直交 通体验,推动城市发展和提升生活质量。
电梯未来的应用场景
电梯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改变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领域,例如高层建筑、地下 城市、智能车库和公共交通枢纽等。
电梯新技术的优点
1 提升效率
2 提供安全
电梯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梯运行的效率和速度, 减少了人们的等候时间。
智能化和先进的安全系统使电梯乘坐更加安全可 靠,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电梯新技术》PPT课件
电梯新技术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本课件将讨论电梯新技术的 意义、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应用场景和优点。
电梯新技术的意义
电梯新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垂直交通方式的革新,为人们提 供更高效、便捷和安全的出行体验。
电梯的历史
1
起源
早期的电梯是由人力操作,用于运输物品。约瑟夫·格兰特于1853年发明了第一 台现代化的蒸汽驱动电梯。
2
技术发展
随着电力和自动化技术的进步,电梯逐渐由人力驱动转变为电力驱动,并引入按 键控制系统。
3
大规模应用
20世纪中叶,电梯成为高层建筑必备的垂直交通工具,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居民的 生活质量。
电梯现状
设计与舒适性
现代电梯设计更注重用户体验,提 供更舒适、安全的乘坐环境。
智能化
智能电梯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人工 智能技术,能够自动化控制、优化 调度和提供智能化服务。
节能环保
节能电梯采用高效驱动系统和回收 利用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 染。
电梯的使用技术要求

FPA- 电梯控制
进出轿顶通 路和汽车顶 部的出口
必须使用安全 的程序以安全 进出轿顶
验证回路检验电路
每次只验证一 个回路
验证层门回路、急停回 路和检修回路时应正确 操作,并必须符合下面 的标准
在验证过程中,总是确保你 设立一个命令让电梯移动也 就是如果回路接通的话,电 梯将响应命令并运动
进入、退出轿顶程序(典型) 准备工作
设备必须经过认证, 保持良好的状况和正 确的使用
生命线和短索应 防范快口
生命线悬挂点和/或缓冲 短索的承载能力必须是已 知的(至少 2100 公斤)
缓冲短索不能超过 1.8 米长,并且不能被调节 超出这个长度
合格证 标牌
合格的坠落保护装备 和正确穿戴
自锁装置 - A7
9- 两名员工使用同一条生命线
打轿呼 测试厅门安全回路
测试底坑上急停有效 测试底坑下急停有效
测试厅门回路
恢复急停开关 关闭照明开关 恢复检修开层门限位器开始底坑工作
底坑进出程序(不需移动轿厢) 准备工作 打轿呼
测试厅门安全回路 测试底坑上急停有效 测试底坑下急停有效
按下急停开关,按上急停开关, 放层门限位器开始底坑工作
短索长度可调( 防止员工到达坠
落危险区)
安全带挂钩(额定承载 200 公斤/无快口)
坠落限制系统的正确使用 超过 300 毫米的间隙且没有护栏
1
2 3
短索可灵活调节(防止员工到 达坠落危险区) - A6
坠落保护设备已经过认证 - A8
短索挂钩点的承载已知 - A1
坠落阻止系统(全身式安全带,缓冲短索和自锁器)用来阻止员工 发生坠落,它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机电设备概论
电梯 使用技术要求
新电梯技术条件

d.照明与插座的要求。
e.故障分析和电气安全装置。 f.控制方面的要求(包括正常运行时的控制、门开着情况下的控制、
检修及紧急电动运行时的控制、载重量控制)。
2016/3/25 19
3.5 能耗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第八条指出:国家鼓励特种设备节能技术 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特种设备节能技术创新和应用。特种 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保证必要的安全和 节能投入。 第十条指出:不得生产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 不得生产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 第二十条指出:高耗能特种设备还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提交 能效测试报告。
第二十六条指出:安全技术档案还应包含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 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 故新电梯技术条件提出:电梯的设计应考虑能耗,并提出了能耗的计 算和测量方法 。
2016/3/25 20
3.6 无障碍设计的附加要求
对于适用于残障人员使用的电梯,还应符合GB/T 24477-2009的要求。
2016/3/25 5
3、技术要求
3.1 基本要求 3.1.1 电梯及其所有零部件应设计正确、结构合理,并应遵守机 械、电气及建筑结构的通用技术要求。
3.1.2 制造电梯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质量,不应使用 有害材料。
3.1.3 电梯整机和零部件应有良好的维护,使其保持正常的工作状 态。
3.1.4 需要润滑的零部件应有良好的润滑。
(97版电梯技术条件规定:乘客电梯额定速度为1.0m/s<V≤2.0m/s时, 其平均加减速度不应小于0.48m/s2;当电梯速度为2.0m/s<V≤2.5m/s时, 其平均加减速度不应小于0.65 m/s2。)
2024版电梯技术培训课件pptx[1]
![2024版电梯技术培训课件pptx[1]](https://img.taocdn.com/s3/m/ff154a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8.png)
•电梯基础知识•电梯安装与调试技术•电梯维护与保养技术目•电梯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电梯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录01电梯基础知识电梯的定义与分类定义分类根据用途可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医用电梯、杂物电梯等;根据驱动方式可分为曳引驱动电梯、液压驱动电梯、强制驱动电梯等。
电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结构工作原理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紧急制动装置层门与轿厢门的电气联锁电梯才能运行;若任一门未关闭,防超越行程保护超速保护装置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并制停轿厢。
其他安全装置02电梯安装与调试技术010204电梯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了解电梯井道、机房等土建情况,确保符合电梯安装要求熟悉电梯安装图纸和技术文件,明确安装流程和要求准备电梯安装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材料,确保质量和数量满足要求对安装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确保熟悉安装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03电梯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01020304电梯调试与验收流程邀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电梯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完成整改后,再次进行调试和验收,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完成电梯安装后,进行初步的调试和自检,确保各项功能正常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整改和完善,确保电梯安全可靠最终交付使用前,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确保运行平稳、安全可靠03电梯维护与保养技术清洁电梯内外部检查电梯运行状况润滑电梯部件030201制定定期维护计划执行定期维护记录维护情况电梯故障排查与处理方法01020304了解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排查故障测试与确认04电梯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电梯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电梯操作规程,包括电梯启动、运行、停止、开关门等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人员正确、规范地操作电梯。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电梯维护与保养建立电梯维护与保养制度,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电梯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电梯事故的预防与应对措施预防措施电梯事故原因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电梯和不同的使用场合,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设备维护、提高操作人员素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等。
新电梯技术条件

216024/3/11
3.4 控制柜及其他电气设备 控制柜及电梯的其他电气设备应符合GB 7588-2003中第13章(电气安装与电气
设备)及第14章(电气故障的防护、控制、优先权)有关规定。 具体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a.接触器、继电器、安全电路元件的要求。 b.主电源开关的要求。 c.电气配线的要求。 d.照明与插座的要求。 e.故障分析和电气安全装置。 f.控制方面的要求(包括正常运行时的控制、门开着情况下的控制、检修及紧急
行程中段(除去加速和减速段)时的速度,不应大于额定速度的105%,宜不小于额定 速度的92%。
3.3.2乘客电梯启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最大值不应大于1.5m/s2。 3.3.3当乘客电梯额定速度为1.0m/s<V≤2.0m/s时,按GB/T 24474-2009测 量,A95加减速度不应小于0.50 m/s2;当乘客电梯额定速度为2.0m/s<V≤6.0m/s 时,其A95加减速度不应小于0.70 m/s2。 (97版电梯技术条件规定:乘客电梯额定速度为1.0m/s<V≤2.0m/s时,其平均加 减速度不应小于0.48m/s2;当电梯速度为2.0m/s<V≤2.5m/s时,其平均加减速度 不应小于0.65 m/s2。)
第3页/共33页
23024/3/11
3、技术要求
3.1 基本要求 3.1.1 电梯及其所有零部件应设计正确、结构合理,并应遵守机械、电气及
建筑结构的通用技术要求。 3.1.2 制造电梯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质量,不应使用有害材料。 3.1.3 电梯整机和零部件应有良好的维护,使其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3.1.4 需要润滑的零部件应有良好的润滑。
第12页/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