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模式效用研究——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
我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

作者: 丁方 翟晓祯 何林峰 史煜坤 田猛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出版物刊名: 中国市场
页码: 101-10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51期
主题词: 养老模式 分类及问题 发展方向 研究综述
摘要:2011年以后,中国老龄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社科院有关研究指出,到2050年,中国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主要对以前各位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进而从我国养老模式的发展历程、内涵、分类、现存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几个方面对我国养老模式研究进行综述,以便为我国今后养老模式的研究提供方向和帮助。
适应居家养老模式的老年居住区规划

助 、 受 天伦之 乐 ) 这是 设施 养老所 无法提 供 的 , 享 , 另外 , 家 养老 也是 一 种低 代 价 的生 活 方式 . 居 因而 , 未 来 在
一
段 时 间内 , 家 养老在 我 国仍 将是 一种 主要 的养老模 式 . 居 如何 让老 人老 有所 居 、 有所 养 , 老 发扬 中华 民族尊 老 、 重视 家庭 的传 统 , 已成 为 一个 重 要 的 社 会 问题 . 研
第2 期
房 晗 : 应 居 家养 老 模 式 的老 年 居 住 区规 妇 适
6 9
2 2 居 住 区 中 居 家 式 老 年 住 宅 的 位 置 .
在小 区规划 中 , 应在 小 区中心 布置 老年 住宅 , 普通 住宅 布 置在 周 边 , 时 , 年 住 宅 的布 局要 有 均 好性 . 同 老 老年住 宅 最好靠 近小 区公 园 , 先 照顾 老人 使用 中心 绿地 和公 共 配套 服务 设 施 , 现 老人 优 先 的设 计 原 则 . 优 体 同时 , 老年 住宅 不仅 要交 通方便 , 要远 离 尘 嚣 , 置 尽 可 能距 离 主要 交 通 干线 不 太 远 , 能 方便 地 到 达 商 还 位 又 店、 医院 和公 园等 场所 .
2 居 住 区 中居 家 式老 年 住 宅 的 布 局
2 1 居 住 区 外 环 境 .
老 人行 动不便 , 又希 望参与 社会 活动 , 但 因此 , 居住 区 位置 应交 通便 利 , 围有 成 熟 的 社 区环 境 , 周 以方便
老 人购 物 、 医 、 友 , 就 访 并便 于亲人 探访 . 在步行 4 0m 以 内能到达 社 区或城 市 医院 、 务 中心 、 市 、 行 、 0 服 超 银 邮
浅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行为生命周期模型

养 老金的增加会使储 蓄增加 、 消费减少 。那么 . 究竟哪种
一
意志力努力变量 为 O 表示 t 期运用的意志力数 量。并假
模 型 的 预测 结 果 会 符 合 我 国实 际 ?根 据 我 国政 府 近 年 来 设 消 费减 少 导致 的边 际效 用 递 减 比运 用 意 志 力 时相 应 的
消 费率 。 关键 词 : 老 保 险制 度 ; 民 消 费 ; 为 生 命 周 期 模 型 养 居 行
中 图分 类 号 :2 0 F 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0 3 9 3 (0 21 - 0 3 0 I1 . 6/i n1 0 — 0 1 0 21 . 10 — 0 12 1 )0 0 4 — 4 DO :03 9 .s . 3 93 . 1.01 9 js 0 2 2
一
、
引 言
二 、 为 生 命 周 期 模 型 行
行 为 生 命 周 期 模 型 是 结 合 行 为 经 济 学 理 论 与 生 命 周 期 模 型 而 形 成 的 。 由于 行 为经 济学 理 论 的 引入 ,使 得 行 为 生命 周 期 模 型 的行 为 人 有 很 多 非 理性 限 制 。 而 该 进
( 1 )
收 稿 日期 :01 — 8 2 2 20—9
作 者 简 介 : 亚 欧( 9 9 ) 男 , 江温 州人 , 央财 经 大学 保 险 学 院硕 士研 究 生 ; 陈 18 一 , 浙 中
万 山 (9 9 ) 男 , 北 随 州人 , 18 一 , 湖 中央 财 经 大 学保 险 学 院硕 士 研 究 生 。
言会 出现 不 同的预测 结果 。 中, 其 养老保 险制度对居 民消费的影 响恰 为其一 。因此 , 本文基 于上述理论对我 国实 际经 济情 况进行探讨分析 , 以验证行 为生命周期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 明 , 养老保险制度会抑 制居 民消费, 生命 周期模 与 型预 测结果相反 。最后 , 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给 包括改 变养老保险金筹资模式和 改变现行 工资制度 , 以提 高我国居 民
国内养老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内养老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难题。
在国内,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养老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对策,以期为养老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
一、国内养老模式的现状1.家庭养老模式在我国,家庭养老模式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养老方式。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更为温馨舒适的养老环境,同时也可以减轻养老负担。
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压力的增加,这种模式的可行性正在逐渐减弱。
2.社区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是指在社区内建立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更为专业的养老服务,同时也可以减轻家庭的养老负担。
但是,由于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的限制,这种模式的普及度还比较低。
3.养老院养老模式养老院养老模式是指建立专门的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养老服务,同时也可以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和安全问题。
但是,由于养老院的数量和质量存在差异,这种模式的普及度也比较有限。
二、国内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1.养老服务质量不高在我国,由于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存在差异,一些机构的养老服务质量不高,老年人的生活和安全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2.养老服务范围有限在我国,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还比较有限,一些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3.养老服务机构缺乏专业人才在我国,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人才匮乏,一些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4.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程度不高在我国,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程度还比较低,一些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标准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三、国内养老模式的对策1.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为了提高养老服务质量,需要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提高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
2.扩大养老服务范围为了扩大养老服务范围,需要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长春市养老现状分析

( 一 )资金保 障和政策保 障 公共财政支撑对 于养老服务社会化体 系的建设与发展十 分 重 要 。 长 春 市 各 级 政 府 应 将 资 金 保 障 纳 入 财 政 预 算 , 以确 保资金及 时到位 ,同时建立 与财政增长相统一 的 自然增长机 制 ,逐年加 大投入 。同时,要研 究制订养老服 务工作整体发 展规划 、分步推进计划和相 关政策的具体 实施 细则,形成完 善 的政 策 配 套 体 系 。 ( - )舆论 引导 通过 宣传促进社会各 界对养老服务社会化 发展 的认识 , 不仅有利 于吸引社会力量 的投 入 ,还能倾听 到对养 老服务体 系 的建 设与发展 的意见和建 议 。政府在舆 论引导上,要特别 加强对 民办养老机构 的宣传 ,逐步改变人们对 民办养老机构 的传统看法 ,为其发展营造 良好 的舆论氛 围。 ( 三 )以居 家养老 为主体 家庭养老是我 国传 统且法律 明文规定 的照顾 方式,是非 正 式 养 老 模 式 。有 关 调 查 显 示 ,有 7 1 . 9 % 的老 年 人 选 择 此 种 照顾方式 ,这说 明以传统居 家养老为核心 的养老保 障格局并 没 有 发 生 根 本 性 的改 变 。 ( 四 )以机构 养老 为重要补 充 机 构养老在服务设 施方面,按照老年人 的需求 实行家庭 化 的布局 。在服务 内容方面 ,根据每个老年人 的具 体情 况和 个人意愿量 身设计 。在服 务人员方面 ,实行一对一 的服 务。 在机构 主体方面 ,鼓励 以政 府为主导 ,非政府 组织 和私人机 构为补充 。始终坚持 “ 以人 为本、服务至上 ”的服 务理念, 充分满足 老年人的需求和方 便,给服务对象 以充分 的尊重, 实现服务多样化 、个性化 。 综 上 所 述 ,通 过 强 化 政 府 责 任 、加 大 投 入 力度 , 整 合 各 种服 务资源,形成 以居 家养 老为主体 、机构养老 为补充、社 区养老 为未来发展主力 的多元化养老模式 ,切 实解 决人 口老 龄 化 给 我 市 养 老 问题 带 来 的挑 战 。
社会工作实践中产生的价值观伦理困境分析——以长春市新城社区为例

320时代论坛率为17.8%,锦州府人丁的平均增长率与奉天府相比较低,但也达到了14.9%。
奉天、锦州两府人丁的平均增长率约在16%到17%之间。
乾隆六年奉天府的人丁增长率达到最高,高达25.4%,最低也达16.7%。
但其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锦州府人丁的平均增长率最高为15.3%,最低为8.7%,但人丁的平均增长率总体保持在14.9%。
关中移民人口几乎占了奉天、锦州两府人口的总数,这些数据证明,即便是政府实行封禁政策,但仍未能阻挡关中人口向东北地区的涌入。
关中移民占据着东北地区至少是在辽东地区人口的绝大多数,成为东北地区人口的主体。
乾隆四十一年中国各地的移民迁入数量则更直观的反映出了东北地区移民的高速增长。
在乾隆四十一年的移民人口统计中,全国移民人口及其后裔与全国人口总数的平均比率为18.4%,然而北方边地移民人口及其后裔与其人口总数之比竟高达93.7%,而东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分别为4.7%和9.7%,西南地区与东南地区和华南地区相比相对较高,但也仅有39.2%。
显然北方边地移民人口及其后裔与人口总数之比和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华南地区相较高居榜首。
在北方边地,东北地区的移民人口数量又占首位。
在辽东地区其移民人口及其后裔占当地人口总数的93%以上,在吉林、黑龙江地区移民人口及其后裔与该地区人口总数的比率甚至高达100%,与全国移民人口及其后裔与人口总数的平均比率相较高出80%左右。
吉林、黑龙江地区的土著人口已经为零。
虽然新疆等少数边疆地区移民人口及其后裔与其人口总数的比率也高达100%,但其移民人口数量远远低于东北地区。
由此可以窥见东北地区的总人口必然大部分由移民所构成,而这些移民绝大多数来源于关中地区。
关中移民人口数量在东北地区总人口数量中占绝对优势,使东北地区的土著人口不可避免的与关中移民通婚、交往,这显然对东北地区的土著人口和土著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参考文献[1]葛剑雄,曹树基等.中国移民史(第六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473.[2]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M]北京:中华书局,198:64—65.[3][清]乾隆官修.清朝通志(卷81)·食货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233.[4][清]吕耀曾等修,魏枢等纂.乾隆盛京通志(卷23)·户口志[o]长春:吉林大学图书馆藏,乾隆元年刊本:23.[5]石方.清代黑龙江移民探讨[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03):64.[6][清]杨宾.柳边纪略(卷1)[M]沈阳:辽沈书社,1985:238.[7]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454.[8][清]徐宗亮.龙江述略(卷4)·贡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56.[9]范立君.近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8.[10] [11]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6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480.[12]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6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619.社会工作实践中产生的价值观伦理困境分析崔 嘉(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长春 130012)摘 要: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有自身的价值伦理,实际应用中我们依据自身的价值伦理进行实践研究。
吉林省老龄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吉林省老龄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吉林省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省份,老龄产业是指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以提供老年人所需的产品、服务和管理为目标的产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龄产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将对吉林省老龄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
1.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吉林省老年人口逐年增加,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大。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吉林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20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20%以上。
2.老龄产业规模较小:与老年人口增长相比,吉林省的老龄产业规模较小。
老龄产业的各个子行业发展不平衡,服务领域有限。
养老机构数量有限,床位短缺,对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服务的需求无法满足。
3.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吉林省的老龄产业服务质量较低,服务水平不高。
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和服务人员素质存在不足,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老年人在养老护理、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也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1.加强政策支持:吉林省应加强对老龄产业的政策支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和机构投身到老龄产业中。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老龄产业的发展资金支持力度。
2.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增加床位供应,提高服务质量。
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推动老龄产业向多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培养专业人才:提高老龄产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鼓励高校加大老龄产业相关专业的培养力度,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支持。
4.创新服务模式:引入先进的科技和信息化手段,推动老龄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智慧养老、远程医疗、虚拟社交等创新服务模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5.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加大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投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
建立健全老年人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模式研究一、概述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服务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
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逐渐失效,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急剧上升,同时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亟待改进。
因此,在背景下,学术界、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探索新的养老服务模式,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二、养老服务现状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仍然以家庭为主,其中,70%以上的老年人依赖于家庭养老,仅有不到10%的老年人住院治疗或居住在养老院。
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愈演愈烈,家庭养老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
由于长期照顾年幼和年老的成员,会影响其家庭角色、职业发展和健康状况。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子女离家务工,小家庭化程度增加,家庭养老模式出现了瓶颈。
三、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为了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社会养老服务必不可少。
具体来看,老年人需要的养老服务包括医疗、助残、心理和社交方面等,而社会养老服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社区养老服务:通过社区康复中心、长者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居家护理服务、志愿服务等,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方便、高效的养老服务。
2.医疗服务:在医院或诊所为老年人提供疾病监测、预防保健、康复治疗、终末病护理等方面的服务。
3.养老院服务:利用专业机构提供护理服务、安全保障、社交活动等,解决老年人住房、饮食、保健、护理、心理和社交方面的需求。
四、养老服务模式研究随着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增加,学术界、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探索新的养老服务模式。
这些模式分为多个方面,包括:新型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护理型养老院、社交型养老院等。
1. 新型养老社区新型养老社区主要解决老年人住宅、助残、医疗、康复等方面的需求。
它将住宅、医疗、护理、休闲、文化、教育等全面集中,构建便利的生活方式。
2. 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核心是社区化服务,旨在让老年人在家中享受医疗、社交和心理服务。
对于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老年人来说,养老机构服务和专业的护理服务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