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安徽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谈吟诵陈向春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吟”的么?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么?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括出自那些已经八九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
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
其次,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
古调绝响,无从谈起。
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因素。
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八九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
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
吟诵合称,表明至少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
从有利于传承的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
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
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
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不受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
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吟、唱。
这当中,“诵”为基础,“吟”是结果,“唱”是升华。
一个现代人,要想得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调”随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
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①经典。
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用“经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
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
多且文字繁难的经典,须经过“中介”的智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安徽省师大附中 -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第一学期期中考查高一语文试卷一、(2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创.伤(chuàng)攒.射(cuán)屠戮.(lù)长歌当.哭(dàng)B.尸骸.(hái)租赁.(lìng)黯.然(àn)殒身不恤.(xù)C.寥廓.(kuî)百舸.(gě)凌侮.(rǔ)挥斥方遒.(qiú)D.青荇.(xìng)颓圮.(pǐ)彳亍.(chù)忸怩.不安(ní)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B.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竞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C.然而既然有了血痕,当然不觉要扩大。
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
D.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炼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低碳、环保、节能,这些词语如今在汽车业风行,中国汽车企业也纷纷推出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宜瞻前顾后....,不可盲目发展。
B.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一些单位或个人在食品安全方面,屡屡将社会大众的生命置之度外....,唯利是图。
C.中国京沪高速铁路6月30日正式通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海外许多媒体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日本《产经新闻》却不赞一词....,反而说是“盗版新干线”,真是大言不惭。
D.参加了2011年高考作文阅卷的王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
[名校试题]精品解析: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名校试题]精品解析: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9a9867482fb4daa48d4b01.png)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查高一语文试题一、基础选择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遒.劲(qiú)遏.止(è)凌侮.(wǔ)情不自禁.(jìn)B. 冰屑.(xuè)颓圮.(pǐ)斑斓.(lán)沁.人心脾(qìn)C. 青荇.(xìng)沉淀.(diàn)忸.怩(niǔ)长歌当.哭(dàng)D. 火钵.(bō)瞋.目(chēng)攒.射(cuán)屏.息以待(bǐng)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 笙箫篱墙橘子州凄惋迷茫B. 寂廖愁怅竞自由天伦叙乐C. 机率麦糟茅津渡陨身不恤D. 瓦菲光茫暴发力启承转合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_______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狂妄自大,这遮挡了他们的视线;_______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吹嘘,他们坐井观天,这妨碍了他们的拓展;_______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盲动,他们浅尝辄止,这影响了他们的深度。
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
这将使我们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这将使我们胸怀远大,视野宽广,开拓创新;这将使我们高瞻远瞩,潜心探索,内涵深厚。
A. 急功近利不可一世闭关自守B. 不可一世急功近利闭关自守C. 闭关自守不可一世急功近利D. 不可一世闭关自守急功近利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恶化趋势得到一定治理,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初见成效。
B. 考古工作者在发掘的大汶口文化遗物中,一幅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画格外引人注目,据说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的写法。
C. 近年来,虽然政府已经加大了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但对于刚刚起步的毕业生来讲,减少税收额度和提供少量的借贷资金,并不能起到实质上的帮扶作用。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 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查高一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一、基础积累(37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
共21分)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乐府歌行和绝句中,发挥得_____________。
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气势浩瀚、_____________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_____________。
李白的歌行,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而且还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其回旋震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
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便形成了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淋漓尽致变化莫测无与伦比行云流水B.酣畅淋漓波诡云谲无与伦比跌宕起伏C.淋漓尽致变化莫测美不胜收行云流水D.酣畅淋漓波诡云谲美不胜收跌宕起伏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微博本质上是一个“个人媒体”,它极大提升了整个社会的信息透明度和意见表达的均衡性与多元化。
B.中国队年轻运动员敢打敢拼、不怯场的精神弥足珍贵,这让主教练对新奥运周期的备战充满信心和期待。
C.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D.不吃或少吃早餐,会使血糖不断下降,造成思维减慢、反应迟钝、出现低血糖休克,甚至精神不振。
3.对下列语句中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检验忽魂悸.以魄动:悸:猛然惊醒的样子B.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暂时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性C.圣益圣,愚益愚.愚:愚昧官盛则近谀.谀:谄媚奉承D却坐促弦弦转.急. 转:回转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或师.焉②则耻.师焉③圣.益圣④吾从而师.之⑤非能水.也⑥小.学而大遗A.①②/③⑥/④⑤B.①/②⑤/④/③⑥C.①⑥/③④/②/⑤D.①⑤/②④/③⑥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读之不知A.不拘于时,学于余B.师不必贤于弟子 C.何陋之有 D. 蚓无爪牙之利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见赵王,赵王郊迎。
2013-2021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最新】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gě)漫溯.(shuò)寂寥.(liáo)喋.血(dié)B.河畔.(pàn)冰屑.(xiè)沉淀.(diàn)粗糙.(cào)C.满载.(zài)作揖.(yī)浸渍.(zì)青荇.(xìng)D.莅校(lì)屏息(bǐng)青苔.(tái)麦糟.(cá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苍茫尸骸泪沾襟桀骜不驯B.榆阴荡漾万户侯绿草如荫C.惩创惆怅竞自由陨身不恤D.飘泊笙萧背包袱博闻强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世博会安徽展馆热烈欢迎同学们结伴前往参观,在那里尽享天伦之乐....,感受盛世徽韵。
B.北京八达岭长城历经千年风雨,依旧盘踞于群山之巅,叱咤风云....,雄伟壮观,观者钦服。
C.小狗包弟悲惨地死在解剖台上,巴金先生长歌当哭....,撰写了《小狗包弟》一文表达自己的悲愤与歉意。
D.印度、蒙古国、俄罗斯三国总理同日访华,这令同样作为中国近邻的日本忸怩不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朴素、简单,却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原因就在于这样一档节目唤醒了键盘时代深藏在国人心中的汉字情结是分不开的。
B.高二年级组织的“中国汉字听写”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几个人都全程参与了。
C.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性精神的张扬。
D.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是每位附中学子的梦想,但能否圆梦,与你高中三年在附中的努力程度有关。
安徽省安师大附中最新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安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查高一语文试卷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bǐng)载.歌载.舞(zài) A.冰屑.(xiè)暂.时(zhàn)屏息..B.莅.临(lì)参乘.(shèng) 横亘.(gèng)长歌当.哭(dàng)C.巷.道(hàng)河畔.(pàn)纤.细(xiān) 叱咤.风云(zhà)D。
租赁.(lìn)慰藉.(jí)忸怩.(ní) 博闻强识.(zhì)2.下列诗文中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3分)A。
怅寥阔,问沧茫大地,谁主沉浮?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B.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愁怅 / 像梦中飘过一支丁香的C.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萧.D。
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复为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应聘时总处于下风,章勇就心烦意乱;思来想去,他决定参加特长培训班, C.一想到自己别无长物....以增加应聘的筹码。
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D. 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在此次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不止是比赛的胜负。
B.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遒劲•(qiu)舟舸(淇)•颓圮(pl)•青存(xlng)•B.浮藻■(zao)追溯(shud)•记载(zdi)■戮力(Ki)•C.玉玦■(juO)桀聲(jie ao)• •殒身(yun)■巷道(hang)■D.峥蝶■(zheng)忤视(wu)■刀俎(zu)■喋血(die)■【答案】B【试题分析】:E项,追溯(su)记载(筋)([诙]1 •年;岁:千〜难逢。
三年两〜。
2.记录;刊登; 描绘:记〜。
连〜。
转〜。
[z»i] 1.装,用交通工具装:〜客。
〜货。
〜重。
〜体。
装~。
满〜而归。
2・充满:怨声〜道。
3•乃,于杲(古文里常用来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歌〜舞。
4・姓。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字咅题是个难点,最关键的还是如何在短吋间内记忆相当数量的字咅。
下血这些方法也许会对考生有些帮助。
(1)根据词义不同辨别读音。
如“间”字,当“时间、中间”的意思讲读“jidn”,其余读“jidn" o(2)根据词性辨别读音。
如“创”字,名词读"chuang",动词读“chudng”。
(3)根据口语、书面语的区别辨别读音。
如“给”字,口语读“g0i”,书面语读“jl ”,“壳”字,口语读“kQ ” ,书面语读"qiao ”。
(4)用简便记忆法辨音。
如“遂”字,除“半身不遂”读“sid”夕卜,其余都读“sui” o(5)根据《审音表》上规定的读音辨音。
如“氛”读"fen", “倾”读“qlng ” ,“戚”读“ql” o(6)根据古今读音习惯辨析读音。
如“说”,古汉语中一般读“shui”,现代汉语中一般读“shuO”,(现代汉语的“游说、说客”等仍保留了古代的读咅),还要注意成语当中保留了大量的古咅,如“绿(1U)林好汉”、“商贾(g U)云集”、“否(pl)极泰来”等。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基础知识(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漫溯.(shuò)寥.落(liáo)赁.屋(lìn) 迥.乎不同(jǐong)B. 莅.临(lì)踌躇.(chú) 攒.射(cuán) 博闻强识.(zhì)C. 作揖.(yī)桀骜.(ào) 团箕.(qí) 绿草如茵.(yīng)D. 气馁.(něi) 火钵(bū) 蹂.躏(róu)衣衫褴褛.(lǚ)2.下列词语中,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3分)A.惆怅杀戳怅廖廓暗然神伤B.云霄竹蒿孺子牛陨身不恤C.和蔼搅绊挖墙脚漫江碧透D.凋谢佳肴捉谜藏嘻笑怒骂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楚国大夫屈原回望郢都,壮志难酬,只能长歌当哭....,悲慨问天。
B.这位短小精悍....的微软前工程师虽然脾气暴躁,但设计做得很漂亮。
C.登上泰山,大家俯瞰云雾松柏,仰望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尽情欣赏。
D.那翎毛凋落的丑老鸦,在枝头左顾右盼....,要偷吃树上的红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B.大堰河被贫苦的生活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但却剥夺不了她内心世界的美丽丰富。
虽然她与乳儿之间存在一种金钱关系,但这丝毫没影响她对乳儿的深切关爱。
C.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作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5.结合所学的汉字构成知识,选出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人、目、采、衣”是独体字 B.“休、晶、江、火”是合体字C.“材、攻、芳、旗”是形声字 D.“炙、射、步、月”是会意字6.下列四个诗句可以组成两幅对联,配对组合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淡性泊是我师 b.四面荷花三面柳 c.竹直心虚乃吾友 d.一城山色半城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颓圮.(pǐ)叱.骂(chì)攒.射(cuán)百舸.争流(kě)B. 慢溯.(sù)沉淀.(diàn)莅.临(wèi)涕.泗交流(tì)C. 火钵.(bō)浸渍.(zì)转辗.(zhǎn)叱咤.风云(chà)D. 团箕.(jī)洗涤.(dí)喋.血(dié)长歌当.哭(d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A. 启迪惆怅编缉橘子州凄惋迷茫B. 机缘辽廓噩耗专政队忸怩不安C. 长蒿屠戳菲薄租赁权短小精悍D. 斑澜诧异桀骜茅津度光茫四射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
②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③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 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义不容辞B. 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当仁不让C. 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D. 义不容辞当仁不让责无旁贷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学科的草创时期,史料的整理和搜集显得尤为重要,也格外困难,这就要求研究者长期坚持,并且能去粗取精B. 在具体的材料辨析过程中,他总是本着由考订而史述、由史述而论断为原则仔细研究,以小见大,从现象看本质,写了饮誉世界的论著C. 在实际的办报经验的基础上,梁启超提出衡量报纸优劣的标准:一曰宗旨定而高,二曰思想新而正,三曰材料富而当,四曰报事确而速D. 桐城派的义法是应封建社会的政治需要而产生的,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步解体,打破桐城派义法的枷锁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5.下列各组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拦鹿芳根歪斧B. 贡牧氛骑休雌C. 枝洞末警步呜D. 衷硝扉故爸闻6.依次为下面的上联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组是()上联:孙行者月送花香浮小院。
A. 唐三藏绿叶红花映山前B. 胡适之风摇竹影到幽宅C. 沙和尚梦随春风到天亮D. 祖冲之风吹萤火飘荒野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相传是左丘明依据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而写作的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它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B. 西汉的司马迁写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与《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合称“前四史”C.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春秋末期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言行的书.自诞生起,儒学一直处于一尊的地位D.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写作的“自传体”小说,它以大卫,即作者自己的成长史为主线,塑造了佩葛蒂这样一个正面形象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持千金之资币.物.(币:货币)B.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对等)C. 常以身翼蔽.沛公.(蔽:掩护)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深知)D. 乃欲以生劫.之.(劫:抢夺)杀人如不能举..(举:尽)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B. 奉守先王之宗庙..(宗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指国家、国土.)C.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山东:指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地区.)D. 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第二次跪拜,是古代的礼节,用于下级对上级.)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晋军.函陵,秦君氾南B.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C. 乃朝服..,设九宾 D. 沛公欲王.关中11.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燕王拜送于.庭因击沛公于.坐B. 今太子迟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 吾其.还也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D. 丹不忍以.己之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12.对下列各句的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夫晋,何厌之有?③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②大王来何操?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但我不能放歌,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3)复为慷慨羽声,______,发尽上指冠。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4)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
”(《论语•里仁》)(5)曾子曰:“______,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各题。
金黄的稻束郑敏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译文:______(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译文:______(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译文: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16.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
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1)“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这一句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
其中“大量的木材”与“一小块”分别比喻什么?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请说出你对这句话含义的理解?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对手是什么?有人说,对手是要战胜的对象,要想尽办法击垮它;有人说,对手是竞争的伙伴,要在竞争中共同发展;有人说,对手是要攀登的高山,山越高,征服它就越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有人说,对手是论坛上的辩友,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会失去意义……你是怎么看待“对手”的?请以“对手”为标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A项,“百舸争流”中的“舸”应读作“gě”;B项,“莅临”中的“莅”应读作“lì”;C项,“叱咤风云”中的“咤”应读作“zhà”;D项,正确.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字音积累法:①以点连线法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②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如以“千”(qiān)为声旁的形声字大致有“歼”jiān、“纤”qiàn或xiān、“跹”xiān、“钎”qiān、“迁”qiān等,“歼”“纤”“跹”等字都不发声旁的音,这几个字就是考查记忆的重点.2.【答案】B【解析】A.“编缉”的“缉”应为“辑”.“橘子州”的“州”应为“洲”.“凄惋迷茫”的“惋”应为“婉”;B.“辽廓”的“辽”应为“寥”;C.“长蒿”的“蒿”应为“篙”.“屠戳”的“戳”应为“戮”;D.“斑澜”的“澜”应为“斓”.“茅津度”的“度”应为“渡”.“光茫四射”的“茫”应为“芒”.故选B考查正确识记汉字字形的能力,学会识别形似字、音近字,根据字形、意义来准确记忆和辨析,坚持向字典学习汉字,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据“义”记“形”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在一定的语境或词语中往往形成特定的语境氛围,需要意义响应的字“对号入座”.因此,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如“脉搏”的“搏”字,常与“膊”字混淆.如果明确了“脉搏”是指血脉跳动,是动作场景,而“搏”具“搏动、跳动”的意思,正好可以和“脉搏”的词境相吻合,就会很轻松地记住“脉搏”的“搏”应是动作’“搏”,而不是“胳膊”义的名词“膊”.3.【答案】C【解析】“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理应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