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同步练测(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因为它()①热稳定性差②增加甜味③产生二氧化④提供钠离子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2.下列物质必须隔绝空气或水蒸气保存的是()①Na ②Na2O ③Na2O2④NaOH ⑤Na2CO3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D.①③④3.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A.Na与O2B.Na2O2与CO2C.NaOH与CO2D.碳与O24.把3.6 g的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为()A.2.1 g B.3.6 gC.7.2 g D.无法确定5.下列对于Na2O、Na2O2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A.Na2O2、Na2O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O、Na2O2都是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C.Na2O2在和CO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2O2与水反应时,1 mol Na2O2转移2 mol 电子6.如下图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颗粒。
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
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
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A.U形管内红水褪色B.试管内溶液变红C.气球a被吹大D.U形管水位d>c7.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正确的是()A.赤铁矿:Fe2O3B.铜绿:CuOC.磁铁矿:Fe3O4D.铝土矿:Al2O38.由FeO、Fe2O3和Fe3O4组成的混合物,测得混合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此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1 B.2∶1∶1C.1∶1∶1 D.1∶1∶39.某物质灼烧,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C.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D.不能确定该物质是否含钾元素10.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上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则下列有关该无色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含有Na+B.一定含Na+,也可能含K+C.既含Na+又含K+D.一定含有钠盐11.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正确的是()A.Al2O3也可以通过分解反应制得B.Al2O3是两性氧化物C.Al2O3非常致密,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HCl和NaOH等D.擦去表面氧化铝的铝条,在酒精灯上灼烧时,熔化的铝纷纷滴落下来12.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①Al ②NaHCO3③Al2O3④Mg(OH)2⑤Al(OH)3A.①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13.有一镁、铝合金,遇适量稀硫酸恰好完全溶解,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析出沉淀的物质的量随氢氧化钠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原合金中镁、铝物质的量比为()A.2∶1 B.4∶1C.1∶1 D.1∶214.用含少量镁的铝片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①加盐酸溶解;②加烧碱溶液溶解;③过滤;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生成Al(OH)3沉淀。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_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_

(3)完善学习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1)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期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对世界制碱工业、中国化学 工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过氧化钠
(一) Na2O 与 Na2O2物理性质和构成上的比较
得2e-,发生还原反应
2Na2O2 + 2CCOO22—==—2NNaa22CCOO33 ++ OO22
失2e-,发生氧化反应
Na2O2的用途
放热
强氧化剂 漂白剂 供氧剂
呼吸面具 潜水艇
提问:从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 思考:若在含少量酚酞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 a2O2粉末振荡,会有什么现象?
溶液中会有气泡生成,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Na2CO3+ CO2 + H2O=2 NaHCO3
思考:向饱和Na2CO3溶液中不断通入 CO2,会有何现象呢?(设温度不变)
质的变化 分析:
Na2CO3+ CO2 + H2O=2 NaHCO3
106g
18g
168g
①水量减少 ②溶质质量增加 ③溶解性: NaHCO3<Na2CO3
如何鉴别Na2CO3、NaHCO3、NaCl 三种固体?
2. 2Na2O2+2CO2===2Na2CO3+O2 固体增加的质量相当于参加反应的CO(6)分别可以改写为以下形式 (4) HCHO——CO H2 (5)CH3COOH——(CO)2 (H2)2 (6) CH3OH——CO (H2)2
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
紫 红 色
黄紫砖 色色红
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的性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Al的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 Al的化合物★学习目标1。
掌握Al2O3、Al(OH)3的两性及其相关化学反应.★课前预备金属Al的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与HCl:Al与NaOH:★知识体系阅读教材58—59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Al2O3(氧化铝)(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Al2O3和HCl ,Al2O3和NaOH ,结论: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且都生成盐和水,因此Al2O3是氧化物.思考:为了除去MgO中的少量杂质Al2O3,可以选用什么试剂?(3)用途:。
2。
Al(OH)3(氢氧化铝)(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P58实验3-8)A l(O H)3和HCl ,A l(O H)3和NaOH ,结论:Al(OH)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且都生成盐和水。
因此Al(OH)3是氢氧化物。
A l(O H)3受热分解(3)制备实验室常用稀氨水和Al2(SO4)3溶液制备Al(OH)3,(P58实验3—7)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思考:为什么不用Al2(SO4)3溶液和NaOH制备Al(OH)3(4)用途3、KAl(SO4)2(硫酸铝钾)(1)硫酸铝钾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2)明矾的化学式:(3)明矾的用途:【小结】 AlAl2O3Al3+ Al(OH)3 AlO2—★课后作业1.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制耐火材料 B。
铝制品耐用的原因是表面被氧化为Al2O3C.Al2O3易溶于氨水中 D。
Al2O3易溶于KOH溶液中2.在实验室里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 D.氨水3.下列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①Al2O3②MgO ③NaHCO3 ④Al(OH)3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有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铝和盐酸:Al(OH)3+3H+=Al3++3H2OB.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Al2O3+2 OH—=2+H2OC.铁溶于稀硫酸:2Fe+6H+=2Fe3++3H2↑D.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OH)3+3OH—==-+3H2O5.(1)在MgCl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现象为,继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设计

铁的重要化合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⑵掌握二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实验相互转化,巩固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实验,探究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探究方法。
使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在创设的真实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课堂以外的现实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欲。
⑵提高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真正感悟到生命健康与化学的紧密联系树立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的性质、Fe2+和Fe3+的检验及相互转化重点:Fe(OH)2难点:Fe2+和Fe3+的相互转化三、教学与学习方法生活联系化学导入法、启发式教学、教师演示实验、讨论对比法、实验探究法四、学情分析在知识上,学生已经有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相关知识,并对铁盐和亚铁盐、氧化铁等铁的化合物有一定的认识,这是对于掌握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支持;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情感上,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妙。
学生可以从化合价角度预测并通过实验探究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的途径。
但由于刚刚开始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对氧化还原知识尚不能熟练运用,对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不熟悉,加上实验能力有限,导致他们在实验探究Fe3+、Fe2+的相互转化时会遇到困难,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实验探究] [提问] [演示] [小结] 如:Fe、Zn、Cu、I—、H2S、S2—等Fe2++2e—→Fe :强还原剂,如:Zn等Fe3++3e—→Fe :强还原剂,如:Zn等最后总结得出“铁三角”:设计实验检验补铁试剂中铁元素的价态。
1、为什么与维C同服有利于吸收?2、维C有何性质?起何作用?在血红色试管中加入一片维C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铁的三种价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了很多实验。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

化学·必修1(人教版)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1.下列物质热稳定性最强的是()A.石灰石B.纯碱C.小苏打D.碳酸2.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3.下列各组物质互相作用时,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量变化而变化的是()A.NaHCO3和NaOH B.NaOH和CO2C.Na和O2D.Na2CO3和HCl4.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
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2是一种白色固体B.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的水和CO2的质量相等C.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Na2O2的漂白原理与木炭的漂白原理相同5.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A.NaOH B.Na 2O2C.Na2O D.Na2CO3·10H2O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7.把标准状况下4.48 L的CO2通过一定量的固体Na2O2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3.36 L气体,则这3.36 L气体的成分是()A.O2B.CO2C.CO2和O2D.无法确定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可用水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B.可用CO2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C.可利用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中的Na2O2D.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到酚酞溶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9.A、B、C、D、E五种物质的焰色反应都显黄色,A、B与水反应都有气体放出,A与水的反应放出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同时都生成溶液C,C与适量的CO2反应生成D,D溶液与过量的CO2反应生成E,E加热能变成D。
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钠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过氧化钠的用途播放PPT中的图片归纳过氧化钠的
用途
培养学生总结能
力
学以致用—“滴水点灯”小魔术播放学生自已设计的小
魔术,引导学生用今天所
学的知识也来设计一个
“滴水点灯”小魔术。
学生观看视频,动
手设计小魔术
锻炼学生获取新
知识的能力,并灵
活运用新知识的
能力。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
内容学生进行总结培养学生总结归
纳的能力
【板书设计】
钠的氧化物
一、过氧化钠
1、与H2O反应2Na2O2+2H2O ═ 4NaOH+O2↑
实质:① Na2O2+2H2O=2NaOH+ H2O2(快)② 2H2O2 =2H2O+O2↑(慢)
2、与CO2反应2Na2O2+2CO2═ 2Na2CO3+O2
二、氧化钠
1、与H2O反应Na2O+H2O ═ 2NaOH
2、与CO2反应Na2O+CO2═ Na2CO3
三、用途
【教学反思】
课堂中清晰的教学思路,设计中的有效提问,在教学设计中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来设计、组织教学,依据:魔术导入——实验探究——拓展延伸等环节层层深入地组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也比较多元化,课堂上充满生机。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处理,如有不妥之处,恳请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二节 金属材料一)20202021学年新)解析版)

第三单元金属材料第2课金属材料(一)一、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能用铝制容器腌咸菜,因为铝单质会和较浓的Cl﹣发生络合反应B.铝热反应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这说明构成氧化铝的微粒间存在着强烈的作用力C.氢氧化铝不溶于过量氨水,但氢氧化铜、氢氧化银沉淀都溶于过量氨水D.刚玉是一种高硬度、高熔点的化合物,刚玉坩埚不能用来熔融纯碱【答案】B。
【解析】A.铝单质会和较浓的Cl﹣发生络合反应,所以不能用铝制容器腌咸菜,故A正确;B.铝热反应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是铝和金属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与生成的氧化铝的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无关,故B错误;C.氨水与氢氧化铜、氢氧化银能够形成配合物,与氢氧化铝不能形成配合物,所以氢氧化铝不溶于过量氨水,但氢氧化铜、氢氧化银沉淀都溶于过量氨水,故C正确;D.刚玉成分为氧化铝,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和纯碱能发生反应,故D正确;故选:B。
2.既能与酸(H+)反应,又能与碱(OH﹣)反应的化合物是()①MgO②Al(OH)3③NaHSO4④NaHCO3⑤CH3COONH4⑥AlA.②④B.②③④C.②④⑤D.②④⑤⑥【答案】C。
【解析】①MgO是碱性氧化物只与酸反应,故错误;②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与酸反应也与碱反应,故正确;③NaHSO4只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故错误;④NaHCO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既与酸反应也与碱反应,故正确;⑤CH3COONH4弱酸的铵盐,既与酸反应也与碱反应,故正确;⑥Al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和氢气,但铝是单质,故错误;故选:C。
3.用高铁酸钠(Na2FeO4)处理河流湖泊的水用于饮用,是一项较新的技术,与此有关的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高铁酸钠溶液有强酸性②高铁酸钠有强氧化性③高铁酸钠可使水软化④该过程中水被消毒和净化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B。
【解析】①根据以上分析,水解后溶液显碱性,故①错误;②+6价的铁元素,易得电子具有氧化性,利用其氧化性杀菌消毒;故②正确;③高铁酸钠不可以沉淀水中的Ca2+、Mg2+,不可以软化水;故③错误;④②+6价的铁元素,易得电子具有氧化性,利用其氧化性杀菌消毒;水解产生的(FeOH)3胶体可以沉淀水中的悬浮物而净水;故D正确;故选:B。
高一化学必修1 第三章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铁 4.75%
含量:O>Si >Al >Fe
二、铝的化合物
1、氧 化 铝
物理性质: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熔
点很高。( 红宝石、蓝宝石 的主要成分)
探究氧化铝的两性
方案:取氧化铝粉末,分别滴加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试管、滴管 药品:氧化铝粉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氧化铝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都溶解 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用硫酸铝和氢氧化钠制备氢氧化铝
Al2(SO4)3 + 6NaOH == 2Al(OH)3↓+3Na2SO4
Al3+ + 3 OH- == Al(OH)3↓ (1)物理性质: 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几乎不溶于水,有强 的吸附性,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
(2)化学性质:
探究氢氧化铝是否具有两性 实验3—8
②与碱反应: Al(OH)3+NaOH=NaAlO2+2H2O
偏铝酸钠 Al(OH)3 + OH = = AlO2 + 2H2O 偏铝酸根
氢氧化铝既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跟碱反应生 ③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成盐和水,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2Al(OH)3 = Al2O3+3H2O 氢氧化铝不溶于弱酸、弱碱,而溶解在强酸、强碱中
探 究 与 思 考
在两根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稀盐酸,将两个 装有等量(1/3药匙) 的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粉 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根试管口。将气球内的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反应 现象。
注意:反应剧烈程度与气球的体积。
焰色反应: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 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实验3-6】P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一)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对氧化铝的分类中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
C.两性氧化物D.不成盐氧化物(像CO一样)
2.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某种胃病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哪个性质()A.酸性B.碱性C.两性D.氧化性
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A.NaOH B.Na 2O2C.无水CaCl2D.Na2CO3·10H2O 4.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
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A.无水硫酸铜 B.硫酸亚铁C.食盐D.生石灰
5.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C.碘水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
6.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只有金属单质才有焰色反应
B.只有金属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C.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D.只有金属离子才有焰色反应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
7.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B .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但产气量和反应快慢不同
D .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8.近期《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470℃、80Mpa下合成出了金刚石,具有深远的意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中二氧化碳完全被还原为金刚石
C.钠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钠
D.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9.下列化合物与小苏打溶液反应,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是()A.烧碱B.硫酸氢钠C.氢氧化钡D.过氧化钠
10.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应该加入下列哪种物质()A.锌粉B.镁粉C.铁粉D.铝粉
11.在某溶液中酚酞呈红色。
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是()A.Fe3+ B.Na+ C.Ba2+D.Al3+
12.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2
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
4
主要存在形式是()
D.Al3+和Al(OH)3 A.Al3+ B.Al(OH)3 C.AlO-
2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B.Ba(OH) 2溶液与盐酸的反应OH-+H+=H2O
C.Al(OH) 3沉淀中滴加盐酸Al(OH) 3+3H+=Al3++3H2O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
AlO+2H2O
2
14.过量的NaHCO3和Na2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混合加热后,最后排出气体,残留的固体是()A.Na2O B.Na2CO3 C.Na2O2和Na2CO3 D.Na2O2和Na2O 15.将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A.KSCN B.BaCl2C.NaOH D.HCl
16.wg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和过量的NaOH反应,然后过滤,将沉淀完全收集后,放蒸发皿中加热,直至被加热的物质质量不再变化,取出蒸发皿中的物质称量仍为wg。
求原混合物中铝粉的质量分数是()A.30%B.50%C.70%D.90%
三、填空题(42分)
17.(8分)有两包白色粉末,只知分别是K2CO3和NaHCO3,请你写出鉴别方法(可以
少于2种,也可以多于2种,写出2种方法可得6分,3种以上方法得8分)?
(1)。
(2)。
(3)。
18.(13分)2004年2月3日,美国“机遇”号火星车向地球传回了火星土壤的显微照片,显示的是“机遇”号火星车的着陆区域——“梅里迪亚尼平面”,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该地为红色和桔色(两种颜色近乎红棕色),所以可能存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从“机遇”号火星车所发回的实物照片的红色和桔色,来推断火星上可能存在着赤铁矿,这是利用了物质的颜色这一_________性质对物质的存在进行推测的。
如果要进一步确定这种推测是否正确,必须通过实验验证。
(2)假设有一块火星矿物样品,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化学实验来证明该火星矿物中是否有三价铁元素。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锤头、研钵(研杵)、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滤纸、试管、
滴管、稀盐酸、KCNS溶液
实验步骤及方法:
①。
②。
③。
④。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19.(8分)A、B、C、D四种化合物,其中A、C、D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而B的焰色反应为紫色,A、C和盐酸反应均得到D,将固体C加热可得到A,若在A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又可制得C,若B的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会先后出现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E。
试推断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20.(13分)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I、II、III、IV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
(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B、C、D、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
沉淀固体B ;C ;沉淀D ;溶液E 。
(3)写出①、②、③、④四个反应方程式
①;②;
③;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C 2. B 3.D 4.B 5.A 6.C
二、选择题7.BD 8.B 9.A 10.C 11.AD 12.C 13.BC 14.B 15.C 16.A(提示:该题计算可用Fe2O3中的氧元素等效代换Fe、Al混合物中的Al)
三、填空题
17.(1) 加热分解法:取两种少许待检粉末于试管中,分别加热,有CO2气体产生的是NaHCO3。
(2)盐酸产气法:取两种少许待检粉末于试管中,同时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1mL 稀盐酸,产气速度快的是NaHCO3。
(3)焰色反应法:取两种粉末进行焰色反应实验,透过钴玻璃能够观察到紫色火焰的是K2CO3。
18.(1)物理
(2)实验原理:Fe2O3+6H+=2Fe3++3H2O ,Fe3+遇到KCNS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步骤及方法:
①样品处理:将样品用锤头敲碎,放置在研钵中研细备用。
②溶解:将研磨好的样品
粉末倒入烧杯,加10mL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片刻。
③过滤:取②中混合物液体过滤。
④检验:取2mL滤液加入到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2滴KCNS溶液。
观察溶液
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若溶液变为红色,则原火星矿物样品中含有三价铁元素;
如果溶液不变色,则原火星矿物样品中不含三价铁元素。
19.A:Na2CO3、B:KOH、C:NaHCO3D:NaCl、E:Fe(OH)3
20.(1)过滤
(2)Al2O3;Al2O3和Fe2O3;Fe2O3;K2SO4和(NH4)2SO4
(3)①Al2O3+2NaOH=2NaAlO2+H2O
②Al3++3NH3·H2O=Al(OH) 3↓+3NH4+
③NaAlO2+HCl+H2O=Al(OH) 3↓+NaCl
④2Al(OH) 3Al2O3+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