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美云运动员强力营养的补充对策61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当前运动生化与营养的几个问题 PPT资料共22页

2019/9/22
总结
运动生化和运动营养关系密切, 平衡膳食和运动营养补充品的使用,都 要从代谢水平上研究其效果,才能达到 运动实际的要求。运动营养补充品要 在细胞内水平上调节(第二和第三信 使), 加速开发研究。
2019/9/22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2019/9/22
(接下表)
(承前)
Saris等
316g淀粉溶于2100ml水
Wagenmakers 270g溶于1800ml水 等(1993) 1440g溶于1800ml水 216g溶于1800ml水 288g溶于1800ml水
可溶性淀粉
60/150 0.84 1.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然13C标记) 不溶性淀粉 (自然13C标记) 不溶性淀粉
1981—1990年: 约400篇 1990—2019年: 4750篇
他认为这是“ 运动营养学兴 起 ”的标志。
2019/9/22
1. 运动员平衡膳食的生化问题
平衡膳食是指保证人体膳食的能量和各 种营养素全面达到生理需要量,又在各营养 素之间建立代谢的协调平衡。因此,平衡膳 食的基本作用是各营养素在消化、吸收、运 输和利用的动态过程中使身体各组织都能正 常作用,或使各营养素达到所需的合理浓度, 任何一种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代谢平衡。
当前运动生化与运动营养 的几个问题
冯炜权1 冯美云1 谢敏豪2 冯连世3
1. 北京体育大学 2.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3.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019/9/22
运动生化与运动营养学关系十分密切。营养 学是以代谢为基础的。 Maclarem(2019)统计 了1981—2019年的体育刊物,其中关于糖、脂肪 和蛋白质代谢的运动营养论文为:
总结
运动生化和运动营养关系密切, 平衡膳食和运动营养补充品的使用,都 要从代谢水平上研究其效果,才能达到 运动实际的要求。运动营养补充品要 在细胞内水平上调节(第二和第三信 使), 加速开发研究。
2019/9/22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2019/9/22
(接下表)
(承前)
Saris等
316g淀粉溶于2100ml水
Wagenmakers 270g溶于1800ml水 等(1993) 1440g溶于1800ml水 216g溶于1800ml水 288g溶于1800ml水
可溶性淀粉
60/150 0.84 1.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然13C标记) 不溶性淀粉 (自然13C标记) 不溶性淀粉
1981—1990年: 约400篇 1990—2019年: 4750篇
他认为这是“ 运动营养学兴 起 ”的标志。
2019/9/22
1. 运动员平衡膳食的生化问题
平衡膳食是指保证人体膳食的能量和各 种营养素全面达到生理需要量,又在各营养 素之间建立代谢的协调平衡。因此,平衡膳 食的基本作用是各营养素在消化、吸收、运 输和利用的动态过程中使身体各组织都能正 常作用,或使各营养素达到所需的合理浓度, 任何一种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代谢平衡。
当前运动生化与运动营养 的几个问题
冯炜权1 冯美云1 谢敏豪2 冯连世3
1. 北京体育大学 2.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3.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019/9/22
运动生化与运动营养学关系十分密切。营养 学是以代谢为基础的。 Maclarem(2019)统计 了1981—2019年的体育刊物,其中关于糖、脂肪 和蛋白质代谢的运动营养论文为:
竞技运动员膳食营养与补剂PPT课件

《竞技运动员膳食营养与补剂》
二、我国运动员不同项目训练期能 量和营养素摄入量推荐建议
(一)我国运动员不同运动项目训练期 一日平均能量需求 (二)运动员营养素摄入量推荐建议 (三)运动员膳食营养组分
(一)不同运动项目训练期每日人均能量需求
1.棋牌类:2000~2800千卡(2400千卡) 2.跳水、射击类: 2200~3200千卡(2700千卡) 3.体操、武术类: 2700~4200千卡(3500千卡) 4.短跑、足球类: 3700~4700千卡(4200千卡) 5.摔跤、举重类: 4700千卡以上 (4700千卡)
人体的抗氧化物的来源
人体的抗氧化物质来源三: (1)酶:人体自身合成的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等。SOD能抑制活性氧中的超氧化物。 超氧化物是在体内产生能量的同时产生的一种活性氧, 数量较多,毒性很强。 (2) 维生素类:维生素C、E和B族、β-胡萝卜素 。 (3)多酚类、硒等微量元素。酶和非酶抗氧化物质在保 护由于运动引起的过氧化损伤中起重要的作用。补充抗 氧化物质有利于运动机体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或加速其清 除,以对抗自由基的副作用,因而可能延缓运动性疲劳 发生和加快体能恢复。
(二)运动员营养素摄入量推荐建议
5.每日维生素摄入量: 维生素A 1500μg(RE) 叶酸 400μg 维 生素B 1 3~5 mg 烟酸 20~30μg 维生素B 2 2~2.5 mg 维生素B 6 2.5~3.0 mg 维生素B 12 2μg 维 生素C 140mg (比赛期增加为200mg) 维生素E 30mg (高原训练增加为20~50mg) 维生素D 10~12.5μg *神经系统紧张项目增加维生素B 1 ;视力活动紧张项目增加维生素A ;控
抗氧化物质补充方法
二、我国运动员不同项目训练期能 量和营养素摄入量推荐建议
(一)我国运动员不同运动项目训练期 一日平均能量需求 (二)运动员营养素摄入量推荐建议 (三)运动员膳食营养组分
(一)不同运动项目训练期每日人均能量需求
1.棋牌类:2000~2800千卡(2400千卡) 2.跳水、射击类: 2200~3200千卡(2700千卡) 3.体操、武术类: 2700~4200千卡(3500千卡) 4.短跑、足球类: 3700~4700千卡(4200千卡) 5.摔跤、举重类: 4700千卡以上 (4700千卡)
人体的抗氧化物的来源
人体的抗氧化物质来源三: (1)酶:人体自身合成的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等。SOD能抑制活性氧中的超氧化物。 超氧化物是在体内产生能量的同时产生的一种活性氧, 数量较多,毒性很强。 (2) 维生素类:维生素C、E和B族、β-胡萝卜素 。 (3)多酚类、硒等微量元素。酶和非酶抗氧化物质在保 护由于运动引起的过氧化损伤中起重要的作用。补充抗 氧化物质有利于运动机体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或加速其清 除,以对抗自由基的副作用,因而可能延缓运动性疲劳 发生和加快体能恢复。
(二)运动员营养素摄入量推荐建议
5.每日维生素摄入量: 维生素A 1500μg(RE) 叶酸 400μg 维 生素B 1 3~5 mg 烟酸 20~30μg 维生素B 2 2~2.5 mg 维生素B 6 2.5~3.0 mg 维生素B 12 2μg 维 生素C 140mg (比赛期增加为200mg) 维生素E 30mg (高原训练增加为20~50mg) 维生素D 10~12.5μg *神经系统紧张项目增加维生素B 1 ;视力活动紧张项目增加维生素A ;控
抗氧化物质补充方法
运动员的合理营养ppt

运动员的合理营养
一、合理营养的作用和意义
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不仅取决于科学的训练、优秀 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取决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和合理的营养。合理营养是科学训练的物质基础,有 利于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器官功能的调节,对运动 员机能状态、体力适应、运动后的恢复和伤病防治都 具有良好作用。而且,合理营养有助于运动员充分发 挥训练效果和竞技能力。
(3700-4700) (4200)
251±21(60±5)
体操(男)、武术、乒乓 球(男、女)、短跑(女)、 羽毛球(男、女)、网球、 11.34-17.64 部分举重(体重<75Kg)、 14.70 花样游泳、击剑、垒球 游泳(长距离,男、女)、 举重(体重>75Kg)、投 掷(男)、马拉松、摔跤、 公路自行车、橄榄球、 越野滑雪、沙滩、排球 ≥17.64 (男)、铁人三项
2.3补液的原则
运动员补液应根据运动员的个人体质、运动训练 或比赛的情况和环境因素,以及以往的经验,及时补 液。 补液原则应遵循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补液 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造成的负担加重。补液的总量 一定要大于失水的总量。适当正确选择运动饮料。
2.4补液的方法和措施
运动前补液:补充的液体中可含有一定量的电解质 和糖。补充的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运动中补液:补液的量根据出汗量而定。补液量的 简单估算方法是通过称体重了解失水量。口渴不能用 为补液的指征。运动中有大量出汗情况下,宜选用低 渗透压或等渗透压的饮料。
运动后,开始补糖的时间越早越好。理想的是在 运动后即刻、头2小时以及每隔1—2小时连续补糖,运 动后盼6小时以内,肌肉中糖原合成酶含量高,补糖效 果佳。运动后补糖量为0·75-1·Og/Kg,24小时内补糖 量可达到9—16 g/Kg。然而,运动前后补充糖究竟是 一次大量供给还是少量多次供给,哪种方法最好,仍 然没有明确答案。
一、合理营养的作用和意义
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不仅取决于科学的训练、优秀 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取决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和合理的营养。合理营养是科学训练的物质基础,有 利于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器官功能的调节,对运动 员机能状态、体力适应、运动后的恢复和伤病防治都 具有良好作用。而且,合理营养有助于运动员充分发 挥训练效果和竞技能力。
(3700-4700) (4200)
251±21(60±5)
体操(男)、武术、乒乓 球(男、女)、短跑(女)、 羽毛球(男、女)、网球、 11.34-17.64 部分举重(体重<75Kg)、 14.70 花样游泳、击剑、垒球 游泳(长距离,男、女)、 举重(体重>75Kg)、投 掷(男)、马拉松、摔跤、 公路自行车、橄榄球、 越野滑雪、沙滩、排球 ≥17.64 (男)、铁人三项
2.3补液的原则
运动员补液应根据运动员的个人体质、运动训练 或比赛的情况和环境因素,以及以往的经验,及时补 液。 补液原则应遵循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补液 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造成的负担加重。补液的总量 一定要大于失水的总量。适当正确选择运动饮料。
2.4补液的方法和措施
运动前补液:补充的液体中可含有一定量的电解质 和糖。补充的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运动中补液:补液的量根据出汗量而定。补液量的 简单估算方法是通过称体重了解失水量。口渴不能用 为补液的指征。运动中有大量出汗情况下,宜选用低 渗透压或等渗透压的饮料。
运动后,开始补糖的时间越早越好。理想的是在 运动后即刻、头2小时以及每隔1—2小时连续补糖,运 动后盼6小时以内,肌肉中糖原合成酶含量高,补糖效 果佳。运动后补糖量为0·75-1·Og/Kg,24小时内补糖 量可达到9—16 g/Kg。然而,运动前后补充糖究竟是 一次大量供给还是少量多次供给,哪种方法最好,仍 然没有明确答案。
营养补充和强力物质应用 运动比赛期的营养 营养恢复措健

运动员营养
• 运动比赛期的营养 • 营养恢复措施 • 运动营养补充品
目前我国运动员营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国内对国家和省市集训队优秀 运动员的营养调查和监控数据表明,运动员中 已无严重营养不良情况,运动员贫血的检出率 显著降低,但膳食能量的分布仍存在脂肪占总 能量的百分比过高(多数在>40%总热量), 尤其是动物性食物过多使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加, 而碳水化合物(糖)的比例过低(多数﹤50% 总热量),还有部分运动员同时存在蛋白质营 养过度,高胆固醇,高钠盐以及维生素B1、B2、 A和微量元素锌、铁、钙不足等营养问题。
使用量:训练期:每天运动后服用 1份(约40克)。比赛期:每天运动 后服用2-3份(约80-120克)。
极品肌酸
谷氨酰胺
为机体提供必需的氮源,促进肌细胞内蛋白 质合成,同时刺激机体自身生长激素、胰岛 素和睾酮的分泌,进一步增强肌肉的合成作 用。
2.具有产生碱基的潜力,可减少机体运动 期间由于酸性代谢物堆积而造成的运动能力 降低和疲劳。 3.提高运动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大强度运 动后一种良好的恢复剂。
生化测试
血色素(Hb)
血尿素(BUN) 血清肌酸激酶( CK )
合理营养是疲劳恢复的保障
平衡的膳食营养
合理膳食营养
膳食营养是满足运动员营养需求的重要基础
按照膳食营养规律搭配食物
让孩子按膳食的规律与要求去饮食, 尽最大可能保证他们的膳食摄入
运动营养补充品
• • • • • • • • • • 补充能量类 提高血色素类 提高睾酮水平类 促合成,抗分解,促恢复类 细胞保护剂类 蛋白补充及增肌类 电解质及维生素类 减控体重类 提高免疫功能类 软组织损伤类
使用方法:每日2次,早晚各服一次, 每次2支。
• 运动比赛期的营养 • 营养恢复措施 • 运动营养补充品
目前我国运动员营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国内对国家和省市集训队优秀 运动员的营养调查和监控数据表明,运动员中 已无严重营养不良情况,运动员贫血的检出率 显著降低,但膳食能量的分布仍存在脂肪占总 能量的百分比过高(多数在>40%总热量), 尤其是动物性食物过多使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加, 而碳水化合物(糖)的比例过低(多数﹤50% 总热量),还有部分运动员同时存在蛋白质营 养过度,高胆固醇,高钠盐以及维生素B1、B2、 A和微量元素锌、铁、钙不足等营养问题。
使用量:训练期:每天运动后服用 1份(约40克)。比赛期:每天运动 后服用2-3份(约80-120克)。
极品肌酸
谷氨酰胺
为机体提供必需的氮源,促进肌细胞内蛋白 质合成,同时刺激机体自身生长激素、胰岛 素和睾酮的分泌,进一步增强肌肉的合成作 用。
2.具有产生碱基的潜力,可减少机体运动 期间由于酸性代谢物堆积而造成的运动能力 降低和疲劳。 3.提高运动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大强度运 动后一种良好的恢复剂。
生化测试
血色素(Hb)
血尿素(BUN) 血清肌酸激酶( CK )
合理营养是疲劳恢复的保障
平衡的膳食营养
合理膳食营养
膳食营养是满足运动员营养需求的重要基础
按照膳食营养规律搭配食物
让孩子按膳食的规律与要求去饮食, 尽最大可能保证他们的膳食摄入
运动营养补充品
• • • • • • • • • • 补充能量类 提高血色素类 提高睾酮水平类 促合成,抗分解,促恢复类 细胞保护剂类 蛋白补充及增肌类 电解质及维生素类 减控体重类 提高免疫功能类 软组织损伤类
使用方法:每日2次,早晚各服一次, 每次2支。
运动员的合理营养1PPT幻灯片

5011/1o2 糖
4655/1o2
脂
• ③ 糖容易获得,价廉,并易于消化
3、糖与运动的关系
• (2)糖供能应注意的问题
• 1克糖供能4千卡 1克脂肪供能9千卡 (糖产热量不到脂肪的一半。)
耗能多时
增加胃肠负担
转变为脂肪
• 每燃烧1000千卡要摄取1毫克B1。
4、糖的供给方式
• (1)吃糖的种类 淀粉类(主要能源)
运动员的热能代谢 :
• 基础代谢: 大致可按每分钟消耗1Kcal (男)及0.9Kcal(女) 计算
• 运动训练代谢 • 训练以外活动的代谢
训练时间内的热能消耗量:
因运动项目和运动量的不同差异较大,可400至2600 Kcal。 • 耐力型项目: • 一小时跑步的能量消耗可高达500至1000 Kcal,一小时 游泳的消耗因速度不同,能量消耗可由200 Kcal至1500 Kcal。 • 速度型项目: • 一次100米、200米及400米短跑的能量消耗分别为35、 70及100 Kcal,而100、200、及400米游泳的能量消耗 略高于跑步,分别为100、140及200 Kcal。 • 灵敏和技巧性项目:跳跃等消耗量不高,为150至300 Kcal.hr-1左右。
是运动员健康和运动能力的保证。 • 剧烈运动所引起疲劳在合理营养的调节
下都可获得明显的改善。
2、合理营养的含义:
• 合理的饮食并不表示伙食标准越高越好, 伙食标准越高,有时营养价值越低。
• 合理饮食应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 • 运动员的合理营养应根据生理特点和训
练需要安排。食物的数量应满足消耗的 需要,保证适宜的体重;在质量上应保 证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并具备适宜的 配比。
运动员三大营养素的热能比
冯美云教授讲座课件02

5
实例1 Hb下降/红细胞分布宽度预测缺铁性贫血
❖指标特点: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大于14.5%时, 预报潜在缺铁性贫血。
❖相应措施:补充铁、VC、生血措施入手。
实例2 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如巨幼细胞贫血
❖ 指标特点:MCV大于98fl ❖ 发生原因: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导致DNA合成障碍 ❖ 相应措施: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B5不缺)
软骨活力素(维C氨糖营养片)、关节强、 关节营养原、康比特软组织保护伞胶囊 对老运动员,特别是有伤病的运动员――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强 化软组织保护伞、结缔组织营养素、软骨营养素、钙片等补充。
9
七、合理减控重的营养品补充
❖加强有氧训练量、适度力量训练和膳食能量限制,
实现负能量平衡,饮水不限制
❖补足因限制进食量引起亏空的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
4
促红细胞合成的膳食营养补充 (促进合成)
补充铁:运动员推荐的每日铁供给量为20-25 mg/日。 有研究报道,要保证血清铁蛋白在40ug/dl以上,每周吃 4次瘦牛肉,每次80克就可以得到足够的铁;也可补充相 关营养品。提倡男运动员以食补为主。
补充铁吸收的增效剂VC、蛋白质。
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运动员应当多吃含铁丰富的食品, 如牛羊肉、肾、肝、牡蛎、蛋黄、豆类、芝麻、黑木耳、 猪血、绿叶蔬菜、水果、坚果,特别是杏仁等,用以适 应铁代谢的需要。
的损伤
卵磷脂 、VA
补充优质蛋白粉,间接促进免疫力 乳清蛋白 提高
调节胃肠道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 双歧杆菌、福尔康 吸收
其他
破壁灵芝孢子粉、虫草
8
六、 保护肌腱、韧带、关节的营养补充
➢ 重视吃含胶原蛋白多的食物 ➢ 口服葡萄糖胺:帮助重建软骨,减轻关节疼痛,保护关节及软骨。 研究表明能够使蛋白聚糖(肌纤维的骨架)的合成提高170% ➢ 商品名称
实例1 Hb下降/红细胞分布宽度预测缺铁性贫血
❖指标特点: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大于14.5%时, 预报潜在缺铁性贫血。
❖相应措施:补充铁、VC、生血措施入手。
实例2 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如巨幼细胞贫血
❖ 指标特点:MCV大于98fl ❖ 发生原因: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导致DNA合成障碍 ❖ 相应措施: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B5不缺)
软骨活力素(维C氨糖营养片)、关节强、 关节营养原、康比特软组织保护伞胶囊 对老运动员,特别是有伤病的运动员――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强 化软组织保护伞、结缔组织营养素、软骨营养素、钙片等补充。
9
七、合理减控重的营养品补充
❖加强有氧训练量、适度力量训练和膳食能量限制,
实现负能量平衡,饮水不限制
❖补足因限制进食量引起亏空的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
4
促红细胞合成的膳食营养补充 (促进合成)
补充铁:运动员推荐的每日铁供给量为20-25 mg/日。 有研究报道,要保证血清铁蛋白在40ug/dl以上,每周吃 4次瘦牛肉,每次80克就可以得到足够的铁;也可补充相 关营养品。提倡男运动员以食补为主。
补充铁吸收的增效剂VC、蛋白质。
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运动员应当多吃含铁丰富的食品, 如牛羊肉、肾、肝、牡蛎、蛋黄、豆类、芝麻、黑木耳、 猪血、绿叶蔬菜、水果、坚果,特别是杏仁等,用以适 应铁代谢的需要。
的损伤
卵磷脂 、VA
补充优质蛋白粉,间接促进免疫力 乳清蛋白 提高
调节胃肠道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 双歧杆菌、福尔康 吸收
其他
破壁灵芝孢子粉、虫草
8
六、 保护肌腱、韧带、关节的营养补充
➢ 重视吃含胶原蛋白多的食物 ➢ 口服葡萄糖胺:帮助重建软骨,减轻关节疼痛,保护关节及软骨。 研究表明能够使蛋白聚糖(肌纤维的骨架)的合成提高170% ➢ 商品名称
冯美云运动员强力营养的补充对策课件

冯美云运动员强力营养的补充对策
2024/4/5
课件
20
补充抗氧化剂、促进恢复
运动时产生的自由基是在电视机前静坐产生量的12- 20倍 自由基的形成可以导致力竭运动后溶血作用增强;大 量肌肉损伤表现为血清酶和肌红蛋白升高,肌肉疲劳形 成,延迟性肌肉酸痛等 抗氧化剂能够显著减少自由基的形成,消除自由基对 肌肉组织的损伤,促进健康、提高运动能力
冯美云运动员强力营养的补充对策
2024/4/5
课件
25
抗氧化剂-抗过氧化物的营养品
VC
VE
β-胡萝卜素
辅酶Q10
谷胱甘肽
牛磺酸
硒
锌
葡萄籽提取物(葡络胺)
卵磷脂
番红素
多糖类、黄酮类、皂甙类、多酚类物质
抗氧化食品
冯美云运动员强力营养的补充对策
2024/4/5
课件
26
实例2 补足损耗的营养物质,促恢复
(每100公克食物中所含维他命E的毫克数)
E
麦片--------------2.10 橘子-------------0.24
洋葱--------------0.26 青豆-------------2.10
花生油------------22.0 牛肝--- ---------1.40
奶油--------------2.40 香蕉-------------0.40
(提供Vitamin A的前体胡萝卜素) ➢ 胡萝卜素的良好来源: 绿叶蔬菜--菠菜、甜菜、萝
卜叶,绿茎蔬菜--芦笋、花椰菜(绿) ➢ 黄色蔬菜--胡萝卜、甘薯、冬瓜、南瓜 ➢ 黄色水果—芒果、杏、桃、甜瓜
冯美云运动员强力营养的补充对策
2024/4/5
冯美云2005

线粒体之间的能量转移起着重要作用。 ③缺氧时线粒体内产生ATP的来源,尤其对缺血心脏具有 保护作用。 ④口服苹果酸钾、苹果酸镁可以提高运动耐力,减轻肌
肉疼痛和降低血尿素水平。其中苹果酸加强三羧酸循
环,产生更多的 ATP ,以缓解肌肉酸痛无力;而 K + 、 Mg2+提高代谢酶的活性。
37
苹果酸、苹果酸盐的生理活性作用
础营养品的合理使用。
20
8. 对出现肌肉痉挛者――补充电解质、钙、 镁,尤其要增加钾和镁的补充量。
9. 对血红蛋白整体水平已提升,同时血球
压积也偏高者――立即作出相应的营养调整,
特别是停止服铁剂。
21
10. 对白细胞数或IgG偏低者――免疫能力低 下,需要补充谷氨酰胺或长白景仙灵,并在以 后的训练阶段落实预防性补充计划。
③门冬氨酸-苹果酸
运动员巨幼红细胞多,而巨幼红细胞不具备携 氧的功能,这样会制约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为 纠正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偏大的倾向,补 充叶酸或/和维生素B12。
15
• 根据MCV、RDW两项指标的变化,对运动 性低血红蛋白(或贫血)进行形态学分
类,准确判断低血红蛋白的类型,以制
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6
MCV/RDW分类法( BASSMEN
19
6. 对血清CK值过高者――1,6-二磷酸果糖具有保护缺 血、缺氧组织、抗氧化等功能,人体实验证明对降低运 动后血清CK升高的情况有效果。 7. 对血睾酮低下者――反映神经内分泌功能降低, 有可能引起体力下降,竞争意识减退,兴奋性减弱。 根据个人使用效果,从补充促合成代谢素、长白景仙
灵、激力皂甙、VC等多渠道营养品入手,同时强调基
--提高骨骼肌力量训练效果的
营养补充对策
肉疼痛和降低血尿素水平。其中苹果酸加强三羧酸循
环,产生更多的 ATP ,以缓解肌肉酸痛无力;而 K + 、 Mg2+提高代谢酶的活性。
37
苹果酸、苹果酸盐的生理活性作用
础营养品的合理使用。
20
8. 对出现肌肉痉挛者――补充电解质、钙、 镁,尤其要增加钾和镁的补充量。
9. 对血红蛋白整体水平已提升,同时血球
压积也偏高者――立即作出相应的营养调整,
特别是停止服铁剂。
21
10. 对白细胞数或IgG偏低者――免疫能力低 下,需要补充谷氨酰胺或长白景仙灵,并在以 后的训练阶段落实预防性补充计划。
③门冬氨酸-苹果酸
运动员巨幼红细胞多,而巨幼红细胞不具备携 氧的功能,这样会制约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为 纠正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偏大的倾向,补 充叶酸或/和维生素B12。
15
• 根据MCV、RDW两项指标的变化,对运动 性低血红蛋白(或贫血)进行形态学分
类,准确判断低血红蛋白的类型,以制
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6
MCV/RDW分类法( BASSMEN
19
6. 对血清CK值过高者――1,6-二磷酸果糖具有保护缺 血、缺氧组织、抗氧化等功能,人体实验证明对降低运 动后血清CK升高的情况有效果。 7. 对血睾酮低下者――反映神经内分泌功能降低, 有可能引起体力下降,竞争意识减退,兴奋性减弱。 根据个人使用效果,从补充促合成代谢素、长白景仙
灵、激力皂甙、VC等多渠道营养品入手,同时强调基
--提高骨骼肌力量训练效果的
营养补充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加速运动后机能恢复 ➢ 提高指定目标的训练效果 ➢ 改善体成份及减控重过程的机能水平 ➢ 特殊机能需求的营养防治 ➢ 提高伤病防御能力、协助伤病治疗
25.03.2020
3
运 恢动 复员 应实 掌施 握营 的养 原 则
25.03.2020
以训练背景、指标测试结果为依据,针 对地给予营养补充。
三餐饮食是机体摄取营养的最重要环节, 在具备优越的营养品补充条件下,尤其
25.03.2020
8
健康膳食金字塔
最下层的食物就意味着你应该多吃,而越排在上面的食物,应该越少吃 。
25.03.2020
9
问题1:怎样维持运动过程能量供应? --合理补糖提高抗疲劳能力
实例1 训练课怎样补糖?
1. 小、中负荷量训练时不强主食为主,但总量减少, 各营养素相应减少,
不能偏废膳食营养的基础地位。
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化的营
养恢复强化计划,借助强力营养品 补充促进恢复,实现营养恢复的目标。
4
高水平运动员的营养恢复单一依靠三餐 膳食是不够的。合理组成是:
1.多餐,或 2.三餐+额外补充运动营养品 3.多餐+额外补充运动营养品
对运动员控重时适用吗 ???
25.03.2020
和油脂的摄入。改善体成分,提高肌肉质量
主动喝水补液,稳定体温、水盐平衡。维持体能的温床
25.03.2020
7
多种食物应包括以下五大类
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 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 B族维 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 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 B族维生素。
❖ 准备活动饮用适量糖有益而无害 ❖ 运动中补充糖 ❖ 运动后及时、足量补充糖,主餐中保证主食比例高
25.03.2020
10
实例2:训练课上体力不支或体能消耗过大
主要营养问题:运动前正餐不合理,运动中补糖不到位 营养恢复的措施:①增加大课前正餐的主食比例,
②训练间隙补充运动饮料、点心, ③补充优质蛋白质作为正餐替补品。
❖ 纯乳清蛋白,加8-10克本品(约1满勺)于200毫升
左右的温水或牛奶或运动饮料中,于运动前/餐后服用即 可。
❖螺旋藻,主要供减、控体重的运动员食用
25.03.2020
11
实例3 空腹出早操有问题吗?
持续跑20公里? 空腹运动--血糖水平低下,糖原供能、脂肪氧
化为主要能量来源--尿酮体阳性--肌糖原储 量下降
25.03.2020
13
问题2:如何抵抗运动中体液酸化?
--从抗酸途径提高抗疲劳能力
解决问题的重点:除强化速度耐力训练、加强整 理活动、采取按摩放松外,补充具有抵抗酸化、 激活无氧供能、抗氧化功能的食物和营养品。
25.03.2020
14
运动前:
➢应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造成体液碱化 和提高碱储备;
6
运动员营养恢复的膳食要求
食物品种多样(见下页):配比适宜,营养平衡 食量与运动量平衡:谷类为主以保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
物;一日三餐食物能量的分配应根据训练或比赛任务安排。 解决能量来源,同时保持适宜体重和体脂
多吃蔬菜、水果、薯类,每天喝牛奶或酸奶。提供能量释
放的助推剂
肉类食物要适量,多吃水产品、豆类及其制品,减少脂肪
25.03.2020
17
营养恢复的措施
① 消除造成疲劳的不良因素、平衡内环境-除酸、消除极 具破坏力的自由基。
② 补足损耗的营养素-体液、能量储备、活性蛋白、微量 元素
③ 补充能够营造促合成激素的内环境,借助合成代谢的动 力推动修复、更新组织,提升机能能力。
第三类为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 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 B族维生紊。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 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第五类为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 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5
实施强化补充营养品的前提
① 分析运动项目的特点,了解训练计划和训练课内容, 在分析训练背景的基础上,结合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 果和环境因素,查清运动引起机体营养改变的可能情 况。
② 分析运动员的个体特点(个体机能监测指标纵向分 析和心理特征等),以便准确把脉、给予强化营养补充。
25.03.2020
25.03.2020
16
问题3:加速运动后恢复的膳食和营养措施?
解决问题的关键:将恢复措施贯穿于运动前、中、
后,运动后补充越早越好
运动后不同时间肌糖元的合成率
运动后时间
肌糖元合成率
(mmol/Kgh)
2小时
7-8
6小时
5-6
>6小时
减慢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1991
运动员身体机能恢复的基本途进
✓ 身体活动性恢复 ✓ 营养恢复 ✓ 睡眠 ✓ 有个好心情
25.03.2020
1
运动员营养恢复的目的
➢提高适应和保持健康的能力、降低发病率 ➢维持最佳的运动训练的体力状况 ➢保障睡眠和情绪稳定 ➢发挥最佳竞技水平
25.03.2020
2
营养促恢复要达到的目标
➢ 加大训练课负荷强度、负荷量的承受能力 --加强运动中机体抵抗疲劳的能力
有效措施:补糖(面包点心)、 运动饮料
25.03.2020
12
实例4 赛前怎样补糖以提高体能储备?
▪ 赛前一天高糖膳食晚餐:提高肌糖原合成,增加体能
储备
▪ 赛前2-4小时高糖膳食:可显著地增加肌糖原、肝糖
原的含量。对前一次运动未恢复者或前一次进餐与运 动之间的间隔太长者,这一餐高糖膳食尤其重要。
上午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早晨:适量高糖快餐或饮料,可 以在30-90分种内消化和吸收,最大程度提升肝糖储量, 有助于赛中抗疲劳和血糖稳定。
➢补充FDP、钾、镁等,以激活代谢酶活性,提高抗 缺氧的能力。
训练后: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运动饮料、成碱性食物等, 促进酸碱平衡。
充分利用有助于加速乳酸经有氧代谢消除的各种练 习手段和训练方法。
25.03.2020
15
可供选择的碱性食物
鱼、牛羊奶、豆类及其制品、燕麦、糙米、 全麦面食、麦片、根类蔬菜和叶类蔬菜、水 果、茶叶、菌类、坚果(特别是杏仁、腰果、 栗子、榛子和核桃)、番茄酱等。
25.03.2020
3
运 恢动 复员 应实 掌施 握营 的养 原 则
25.03.2020
以训练背景、指标测试结果为依据,针 对地给予营养补充。
三餐饮食是机体摄取营养的最重要环节, 在具备优越的营养品补充条件下,尤其
25.03.2020
8
健康膳食金字塔
最下层的食物就意味着你应该多吃,而越排在上面的食物,应该越少吃 。
25.03.2020
9
问题1:怎样维持运动过程能量供应? --合理补糖提高抗疲劳能力
实例1 训练课怎样补糖?
1. 小、中负荷量训练时不强主食为主,但总量减少, 各营养素相应减少,
不能偏废膳食营养的基础地位。
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化的营
养恢复强化计划,借助强力营养品 补充促进恢复,实现营养恢复的目标。
4
高水平运动员的营养恢复单一依靠三餐 膳食是不够的。合理组成是:
1.多餐,或 2.三餐+额外补充运动营养品 3.多餐+额外补充运动营养品
对运动员控重时适用吗 ???
25.03.2020
和油脂的摄入。改善体成分,提高肌肉质量
主动喝水补液,稳定体温、水盐平衡。维持体能的温床
25.03.2020
7
多种食物应包括以下五大类
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 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 B族维 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 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 B族维生素。
❖ 准备活动饮用适量糖有益而无害 ❖ 运动中补充糖 ❖ 运动后及时、足量补充糖,主餐中保证主食比例高
25.03.2020
10
实例2:训练课上体力不支或体能消耗过大
主要营养问题:运动前正餐不合理,运动中补糖不到位 营养恢复的措施:①增加大课前正餐的主食比例,
②训练间隙补充运动饮料、点心, ③补充优质蛋白质作为正餐替补品。
❖ 纯乳清蛋白,加8-10克本品(约1满勺)于200毫升
左右的温水或牛奶或运动饮料中,于运动前/餐后服用即 可。
❖螺旋藻,主要供减、控体重的运动员食用
25.03.2020
11
实例3 空腹出早操有问题吗?
持续跑20公里? 空腹运动--血糖水平低下,糖原供能、脂肪氧
化为主要能量来源--尿酮体阳性--肌糖原储 量下降
25.03.2020
13
问题2:如何抵抗运动中体液酸化?
--从抗酸途径提高抗疲劳能力
解决问题的重点:除强化速度耐力训练、加强整 理活动、采取按摩放松外,补充具有抵抗酸化、 激活无氧供能、抗氧化功能的食物和营养品。
25.03.2020
14
运动前:
➢应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造成体液碱化 和提高碱储备;
6
运动员营养恢复的膳食要求
食物品种多样(见下页):配比适宜,营养平衡 食量与运动量平衡:谷类为主以保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
物;一日三餐食物能量的分配应根据训练或比赛任务安排。 解决能量来源,同时保持适宜体重和体脂
多吃蔬菜、水果、薯类,每天喝牛奶或酸奶。提供能量释
放的助推剂
肉类食物要适量,多吃水产品、豆类及其制品,减少脂肪
25.03.2020
17
营养恢复的措施
① 消除造成疲劳的不良因素、平衡内环境-除酸、消除极 具破坏力的自由基。
② 补足损耗的营养素-体液、能量储备、活性蛋白、微量 元素
③ 补充能够营造促合成激素的内环境,借助合成代谢的动 力推动修复、更新组织,提升机能能力。
第三类为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 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 B族维生紊。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 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第五类为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 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5
实施强化补充营养品的前提
① 分析运动项目的特点,了解训练计划和训练课内容, 在分析训练背景的基础上,结合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 果和环境因素,查清运动引起机体营养改变的可能情 况。
② 分析运动员的个体特点(个体机能监测指标纵向分 析和心理特征等),以便准确把脉、给予强化营养补充。
25.03.2020
25.03.2020
16
问题3:加速运动后恢复的膳食和营养措施?
解决问题的关键:将恢复措施贯穿于运动前、中、
后,运动后补充越早越好
运动后不同时间肌糖元的合成率
运动后时间
肌糖元合成率
(mmol/Kgh)
2小时
7-8
6小时
5-6
>6小时
减慢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1991
运动员身体机能恢复的基本途进
✓ 身体活动性恢复 ✓ 营养恢复 ✓ 睡眠 ✓ 有个好心情
25.03.2020
1
运动员营养恢复的目的
➢提高适应和保持健康的能力、降低发病率 ➢维持最佳的运动训练的体力状况 ➢保障睡眠和情绪稳定 ➢发挥最佳竞技水平
25.03.2020
2
营养促恢复要达到的目标
➢ 加大训练课负荷强度、负荷量的承受能力 --加强运动中机体抵抗疲劳的能力
有效措施:补糖(面包点心)、 运动饮料
25.03.2020
12
实例4 赛前怎样补糖以提高体能储备?
▪ 赛前一天高糖膳食晚餐:提高肌糖原合成,增加体能
储备
▪ 赛前2-4小时高糖膳食:可显著地增加肌糖原、肝糖
原的含量。对前一次运动未恢复者或前一次进餐与运 动之间的间隔太长者,这一餐高糖膳食尤其重要。
上午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早晨:适量高糖快餐或饮料,可 以在30-90分种内消化和吸收,最大程度提升肝糖储量, 有助于赛中抗疲劳和血糖稳定。
➢补充FDP、钾、镁等,以激活代谢酶活性,提高抗 缺氧的能力。
训练后: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运动饮料、成碱性食物等, 促进酸碱平衡。
充分利用有助于加速乳酸经有氧代谢消除的各种练 习手段和训练方法。
25.03.2020
15
可供选择的碱性食物
鱼、牛羊奶、豆类及其制品、燕麦、糙米、 全麦面食、麦片、根类蔬菜和叶类蔬菜、水 果、茶叶、菌类、坚果(特别是杏仁、腰果、 栗子、榛子和核桃)、番茄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