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 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的基本方法
固定资产统计方法

固定资产统计方法一、引言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拥有并为其经营活动所需的具有形态的有价值的资产。
对于企业而言,固定资产的统计和管理十分重要,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和风险控制。
本文将介绍固定资产的统计方法,包括固定资产的分类、计量和折旧等方面内容。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固定资产根据其性质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房屋建筑:包括厂房、办公楼、仓库等。
2.机器设备: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运输设备等。
3.交通工具:包括汽车、船舶、飞机等。
4.电子设备:包括电脑、服务器、通信设备等。
5.土地使用权:企业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
6.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等。
三、固定资产的计量固定资产的计量主要是确定其初始成本,以便后续进行折旧计提。
计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购置成本法:按照购置资产时支付的现金或以支付的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自建成本法:按照自行建造或者改造资产时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计量。
3.捐赠成本法:按照取得捐赠资产时的估计可实现金额计量。
四、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年限的限制和技术进步等原因,其价值逐年减少的过程。
常见的折旧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线法:按照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分摊其成本。
2.工作量法:按照资产的使用量来计算其折旧金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按照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折旧率计算其折旧金额,前几年折旧较多,后几年逐渐减少。
五、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的处置是指将已经报废或不再使用的资产进行处理,常见的处置方式有以下几种:1.报废处置:将已经不能使用的资产进行报废处理,一般不再具有经济价值。
2.出售处置:将不再使用的资产以出售的方式转让给其他企业或个人。
3.赠与处置:将不再使用的资产以无偿赠与的方式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六、固定资产统计的重要性固定资产统计对于企业的决策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统计固定资产,可以帮助企业评估资产的价值和使用状况,合理规划资产的配置和更新,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

1
2 3
(1) 计划年度生产A产品为48000件,台 产量为4800件台, 需要1_0___台车床。时
每台车床的年 工作
1 预测生产时任务:产量(台时)
2 单台设备生产能力:单台设备年产量(台时)
3 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 1 ÷ 2
(2)若计划年度生产A产品为48000件,车床全年制度工作 日数为258天,维修保养停工为18天,每日实行两班工作制, 每班可生产10件产品。需要_1_0__台车床。 全年制度工作日数=(360-厂休日-法定节假日)
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
固定资产需要量
多
少
不多不少
情感目标:1、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2、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认知目标:1、设备负荷系数的计算方法; 2、定额改进系数的计算方法
预测固定资产需要量的方法------直接查定法
就是通过企业预测期生产任务与各类固定资产生产能力 相平衡直接确定固定资产需要量的方法。
制,每班工作7.5小时。需要____台车床。
定额改进系
若企业现有车床73台,车床余或缺____台。
数为90%
1 单台车床全年有效台时(单台设备生产能力)
=×(每全日年开制工度班工次作×日每数=台—(班维2工修54作保-台养1时4停)数工×日2×数7) .5=3600(台时)
2 预测定额总台时数(预测生产任务)
习题集: 实训题一:(1)、(2)、(4开工班次×台班产量
单台车床的年产量=(258-18)×2×10=4800(件)
(3)计划年度生产甲产品2400件,单位产品台时定额为60小
时,乙产品3060件,单位产品台时定额为50小时。车床全年制
什么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有哪些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长期使用、持有或租赁的,具有经济利益的实物资产。
它们通常用于生产或提供商品、提供服务、出租给他人或用于管理活动。
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是指企业对其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和计量的方式。
下面将介绍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
一、历史成本法历史成本法是最常见的固定资产计量方法之一。
根据历史成本法,固定资产的计量基准是其购买或建造时的成本。
这包括购买资产的价格,以及与购买、安装和准备该资产进行使用相关的直接和间接费用。
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固定资产可以保证资产价值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重新评估法重新评估法是一种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定期重新进行评估的计量方法。
根据这种方法,企业定期评估其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并根据市场价值调整其账面价值。
重新评估法可以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动情况,适用于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
三、公允价值法公允价值法是一种根据市场价格或其他公允价值可获得的信息来计量固定资产价值的方法。
它要求企业根据市场价格或可得到的公允价值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
相对于历史成本法,公允价值法更能反映资产当前的市场价值。
四、折旧法折旧法是一种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其使用寿命内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的计量方法。
折旧法根据资产的购买成本、预计使用寿命和残值来计算资产每个会计期间的折旧金额。
常见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工作量法和减值法等。
五、摊销法摊销法是适用于固定资产中的无形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的计量方法。
企业根据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或预计费用使用期限,将其价值逐年摊销到损益表中。
六、资产减值法资产减值法是根据资产当前的可变现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来计量固定资产价值的方法。
当某项固定资产的可变现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减值处理,将其价值调整为可变现价值。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包括历史成本法、重新评估法、公允价值法、折旧法、摊销法和资产减值法等。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和特性的固定资产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以准确反映其价值和业务活动对资产的影响。
固定资产需用量的核定

固定资产需用量的核定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首先必须核定固定资产的需用量。
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就是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方向确定的计划生产任务和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计算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数量。
正确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有利于确定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保证企业有稳定的生产经营条件,有利于企业领导取得组织、指挥生产经营的主动权,是加强经济核算,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的必要条件。
做好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工作,对挖掘资产潜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合理占用固定资金,提高固定资金利用效果也具有重要的意称。
(一)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的要求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同确定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方向、规划产品品种和产量、设备调整、组织专业化协作等都有密切关系。
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思想重视,组织落实,结合生产规划进行,并注意以下问题:1.搞好固定资产的清查。
固定资产清查,一是要对企业的全部机器设备、仪器、厂房、仓库和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数量进行逐台登记、造册、查清现有固定资产的实有量;二是要根据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对各类固定资产的质量进行逐台鉴定,查明哪些设备完好,哪些带病运转,哪些停机维修,哪些应该报废;三是要根据各类机器设备的技术规范,分别查明单台设备的设计生产能力、现有生产能力和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设备和综合生产能力。
只有做到对现有固定资产数量清、质量清和能力清、才能正确核定出各类资产的合理需要量。
2.以企业确定的计划生产任务为根据。
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要根据企业确定的计划生产任务和企业结合市场需要所确定的今后几年生产发展的意向,加以核定。
核定时要因厂制宜,注意留有余地。
例如,老企业计划生产任务超过计划生产能力的,按计划任务核定;生产任务不足的,按原设计能力核定;新建、扩展企业按投计能力核定;某些产品方向和生产任务多变、生产规模不定的,应根据当年计划生产任务,结合历史发展情况加以核定。
3.要同挖潜、革新,改造和采用新技术结合起来。
财务管理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

例: 某企业有一台车床,一年的最大生产能力 能够 生产出甲产品1000件,假如该年有生产任务10000 件,需要几台车床,才能完成任务?
10000÷1000 = 10台)
1、除法形式
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预测年度的生产任务/单台设备 生产能力 (1)测算分子预测年度的生产任务
(3)计算生产设备需要量 (4)与现有设备数量进行对比, 计算生产设备的余缺数
③计算各种设备的需要量:
车床的需要量=269028÷3600=74.73(台)≈75(台)
镗床的需要量=191292÷3600=53.14(台)≈54(台) 铣床的需要量=25620÷3600=7.12(台)≈8(台) ④ 计算生产设备的余缺数量:
车床现有73台,计划需要量75台,缺2台;
镗床现有60台,计划需要量54台,余6台; 铣床现有6台,计划需要量8台,缺2台;
2、乘法形式
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该设备的现有数量×该设备 的预测负荷系数
该设备的预测负荷系数=
预测年度定额台时总数/设备的全年有效台时数
(1)测算单台设备全年有效台时
单台设备的全年有效台时= 全年计划工作日数×每日开工班次×每台 班工作台时数
(3)计算生产设备需要量
方法一:实物量法
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预测年度的生产任务总产量/单台设备
的年产量
方法二:台时数法
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预测年度的生产任务定额台时总数/单 台 设备的全年有效台时数
(4)与现有设备数量进行对比,计算生产设备的余缺数
某种生产设备多余或不足数量(±)=该种生产设备现有数量 -该种生产设备预计需要量
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

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是指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计量、计算、评估和报告的一系列方法和程序。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的、价值较高的物质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车辆等。
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主要有购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公允价值法和净资产重置价值法等。
1.购置成本法:购置成本法是指以购置固定资产时所支付的成本为基础,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
按照购置成本法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等于资产购置时付出的购买价格加上与购买过程相关的费用,如运输费、安装费等。
购置成本法是最常用的核算方法之一,简单明了,适用于大部分情况。
2.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是指在资产成本不确定或无法直接获得时,通过重新购买同样的或类似的固定资产来确定资产的价值。
重置成本法适用于购置成本不明确的情况,例如,原有的资产已经损坏或报废,而无法确定当初的购置成本,或者购买当前的资产成本明确,但是与原有的资产有所差异。
3.公允价值法:公允价值法是指以市场价格作为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核算的方法。
按照公允价值法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等于该资产在市场上的估值。
公允价值法适用于资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如房地产、股票等。
这种方法可以反映资产的当期价值,并能使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更加真实可靠。
4.净资产重置价值法:净资产重置价值法是指以资产净值作为核算的方法。
按照净资产重置价值法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等于固定资产净值再加上待摊负债和未分配利润等。
净资产重置价值法适用于企业资产的折旧和贬值比较明显的情况,例如,固定资产已经服役多年,价值已经大幅度下降,但仍具有继续使用的价值。
总结起来,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包括购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公允价值法和净资产重置价值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来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
《财务管理》教案——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

【课题】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教学目标】通过对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学习,要求掌握直接查定法,了解产值资产率。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直接查定法预测固定资产需要量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负荷系数的理解和计算,利用负荷系数大小说明现有设备的余缺数。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根据教学需要自制课件,采用讲授法、列表法、举例法、练习法等相结合。
【课时安排】3课时(135分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前面我们学过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要求,请学生回忆这4个要求。
二、新授课(100分钟)(一)预测固定资产需要量的基本原则教师分析讲解为主。
教师板书:1.财会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做到心中有数。
2.根据生产任务,结合市场需要,确定方案。
2.坚持添置更新与挖潜改造相结合。
(二)预测固定资产需要量的方法1.直接查定法教师分析讲解:直接查定法,就是通过使企业预测生产任务与各类固定资产生产能力相平衡来直接确定固定资产需要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运用的前提是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数量、能力、分类均很清楚。
对于生产用的固定资产是预测的重点,根据设备的生产能力,预测生产任务对固定资产进行逐项预测,基本公式如下。
老师板书: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预测生产任务/单台设备生产能力教师举例:某企业有一台冲床,一年的最大生产能力能够生产出甲产品1000件,假如该年有生产任务10000件,需要几台冲床,才能完成任务。
学生回答:10台,即10000÷1000 = 10(台)教师设问:该企业需要再购买几台冲床?有没有必要购买呢?学生回答:还应购买9台冲床。
有没有必要购买看企业的具体情况。
教师分析讲解:从以上例子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步骤:(1)对分子测算预测年度的生产任务。
方法一:实物量法,即预测产量。
方法二:台时数法,即按单位产品定额台时换算成预测总台时。
计算公式为:预测定额总台时数=∑(预测产量×单位产品定额台时×定额改进系数)注意:①“∑”表示多种产品产量的定额台时数之和。
固定资产会计的计量和处理方法

固定资产会计的计量和处理方法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拥有的用于生产经营的有形资产,包括土地、房屋、机器设备、交通工具等。
对于企业而言,正确的计量和处理固定资产是确保财务信息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固定资产会计的计量和处理方法。
一、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包括原价法和成本法。
原价法是指将购买固定资产时支付的购买成本作为其计量基础,不对其价值进行减值处理。
成本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购买成本和后续的改良、维修等支出累计计入资产成本,根据其使用寿命进行折旧。
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企业采用成本法进行固定资产的计量,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成本法可以通过计提折旧来反映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变化;其次,成本法可以遵循会计的稳健原则,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最后,成本法相对于原价法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盈利情况。
二、固定资产的处理方法1. 购置和入账购置固定资产时,需要对其进行入账。
首先,应确认资产的实际金额,并在固定资产账户中以原价或成本为基础进行入账。
同时,需要填写购置资产的凭证,明确资产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金额等信息。
2. 折旧计提折旧是固定资产计量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价值变化的重要手段。
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残值率,可以计算出每年的折旧费用。
通常,企业会将固定资产按照固定比例进行折旧,例如直线折旧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3. 处置固定资产当固定资产不再使用或需要出售时,需要进行资产处置。
处置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报废、捐赠、转让等。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凭证记账,并在固定资产账户中将其清零。
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需要注意对固定资产减值的情况进行处理,即针对已计提的折旧进行逆向调整。
同时,还需要及时处理相关税务事项,如资产价值确认和税负调整等。
三、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是为了反映企业固定资产价值是否减少到比购买时成本还低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减去可收回金额,判断实际价值是否高于净账面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的基本方法
核定固定自查需用量的,应注意结合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特点,分清主
次,抓住重点。
核定生产设备需用量的基本方法,是将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和企业确定的生产任务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平衡生产设备的需用量。
计算公式如下:
某项生产设备需用量=生产任务(实物量或台时量)/单台设备生产能力(实物量或台时量)
生产任务和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可按实物量计算,也可按台时计算。
在生产任务既定的情况下,查定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是计算生产设备需用量的前提。
生产设备需用量一般可按以下步骤核定:
1、计算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
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取决于计划期单台设备的计划有效工作时数和单位时间内设备的生产定额两个因素。
计划期单台设备的计划有效工作时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单台设备计划有效工作时数=(全年制度工作日数-设备检修停台日数)
×每日开工班数×每班工作时数
全年制度工作日数,是指全年日历天数减去节假日和公休日(10天+104天)以后的工作日数,按251天计算。
某工厂第一生产车间共有各类机床2720台,实行两班工作制,每班平均工作7.5小时,全
年制度工作日数按251天计算,计划机床检修停台日数为16天。
汇总计算各类机床全年计划有效工作台时总数如表:
单位时间内生产设备的生产定额,是指单台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量。
即可按实物量指标,计量,又可按台时来计量。
单台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多少产量,这种生产定额叫做设备产量定额。
用台时计量生产设备的生产定额,通常表现为单位产品在单台设备上加工需要多少时间,这种生产定额,称为设备台时定额。
按产量定额计算的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单台设备计划有效工作时数×设备产量定额
按台时定额计算的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单台设备计划有效工作时数+设备台时定额
2、计算完成生产任务需用台时定额
为了计算各类生产设备需用量,应将全年生产任务的实物量按单位产品台时定额换算成生产任务台时定额综述。
计算公式如下:
生产任务台时定额总数=∑(生产任务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定额改进系数
(1)生产任务产量。
可将结构相似、工艺相似或相同的产品进行适当归类,从中选择某一规格的产品为代表产品,将其他规格的产品按照换算系数换算成为代表产品的产量,换算系数通常可按加工台时比例确定。
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的换算系数=该产品单位台时定额/代表产品单位台时定额
代表产品产量的换算方法举例说明如表
换算系数可按加工台时比例确定。
(2)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指技术资料所规定的现行台时定额。
(3)定额改进系数。
定额改进系数是指预计新定额与现行定额之笔。
由于现行定额制定后,并不是每年都修订的,在执行过程中,由于采用新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现行定额被突破,计划年度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应较现行定额先进。
根据上年台时定额的完成情况,并考虑到计划年度可能达到的水平,可以确定计划年度该今后的定额,此项定额称预计新定额,预计新定额与现行定额的比率称为定额改进稀疏。
现行单位产品台时定额为40,预计计划年度采取措施可压缩为38台时。
,则:
定额改进系数=38/40×100%=95%
由于预计新定额比较现行定额先进,故而应对按现行定额计算的计划年度生产任务台时定额总数,按定额系数打一个折扣。
计划年度生产任务台时定额总书记算表举例如下
生产任务台时定额总书记算表
刨床
1、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
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是核定生产设备需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平衡计算,可以掌握企业生产设备能力余缺情况,为调整生产设备,充分利用设备生产能力提供依据。
生产设备生产能力余缺是通过计算设备负荷系数确定的。
某类设备负荷系数=生产任务需用台时定额总数/该种设备全年计划有效工作台时总数
×100%。
各类车床负荷系数如表:
各类机床负荷系数计算表
根据以上资料可计算各类机床多于或不足台数。
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机床多于(+)或不足(-)台数=某类机床现有台数-生产任务需用台时定额总数/某台机床全年计划有效工作台时数。
现以上标中车床类设备为例计算如下:
车床多余(+)或不足(-)台数=1280-4421300/3535=25。
73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