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检测:第二单元 第5课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二单元5落实应用案Word版含答案.doc

落实应用案丄进生用书单独疵新]绝知此事蒂躬行 (时间:45分钟分值:45分)一、基础巩固(14分)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识盈虚之有数. 数:数目B •控蛮荆而引.瓯越 弓I :连接C .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美好D .气凌彭泽之樽凌:超过解析:选A 。
数:定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解析:选A 。
A 项,均为助词,的。
B 项,表转折;表并列。
C 项,去卩;尚且。
D 项, 在;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B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C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D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解析:选D 。
“休假”古今意义相同。
A 项,古义指后生、晚辈;今义泛指儿童。
B 项, 古义指狂放、不拘礼法;今义指狂妄而放肆,含贬义。
C 项,古义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九月;今义指三年。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 .屈贾谊于长沙B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D .宾主尽东南之美.解析:选C o A 项,屈:使动用法,使 ……受冤屈。
B 项,雾: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
D 项,美 2: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5 .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冋的一项是(2 分)()例: 极娱游于暇日A . 宇文新州之懿范B .纤歌凝而白云遏C . 奉晨昏于万里D .都督阎公之雅望 解析:选C o C 项与例句皆为状语后置句。
A 、D 两项,都是定语后置句。
B 项,是被孟学士之词宗 宾主尽东南之.美 怀帝阍而 B/ 潦水尽而 不见寒潭清穷且益坚 < ・ 臣死且不避1- .■极娱游于. ‘奉晨昏于 暇日 万里动句。
6•根据语境提示,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名句。
(任选4句,共4分)(1)描写水光山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二单元 5第5课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Word版含答案

第5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1.识字辨形雕琢..(diāo zhuó) 造诣.(yì) 挑剔.(tī)雍.容(yōng ) 一把锉.(cuò) 臻.于至善(zhēn)2.辨清词义(1)雕琢雕刻[辨析]雕琢:雕刻玉石使成器物;过分地修饰文辞。
雕刻:在金属、木材、石头等上面刻出图形、纹饰等。
前者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可用于口语或书面语。
[运用]①那些辞采华丽、骈四俪六、极尽________之能事的六朝骈文,因思想贫乏而为后代人们所不取。
②这座寺庙不大,庙顶上铺满了琉璃,金碧辉煌;屋脊上________了好多仙人,栩栩如生。
(2)炉火纯青出神入化[辨析]两者都指达到很高的境界,但适用范围不同。
“出神入化”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
“炉火纯青”也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运用]①经过数十年的苦心钻研,他的厨艺已到________的地步。
②这次钢琴演奏会,他________地弹奏出高山流水的神韵,令人如醉如痴。
(3)巧夺天工鬼斧神工[辨析]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
只能用于形容人工事物,不能用于天然景观。
鬼斧神工:一般用于建筑、雕塑等方面,用来形容技艺的高超奇妙,夸赞其成果或作品似乎非人力所为,好像鬼神所造,也形容自然景物。
[运用]①大自然________的杰作,不仅留下了使人们产生无尽畅想的自然奇观,也记录了让我们捕获生物演变和人类活动踪迹的珍贵信息。
②这个玉器,精雕细刻,人物形神兼备,草木虫鱼栩栩如生,真是________。
[答案](1)①雕琢②雕刻(2)①炉火纯青②出神入化(3)①鬼斧神工②巧夺天工3.积累词语(1)厚植:深厚地培育,多用于比喻加强、加深积累,出自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仁动于天,厚植于心。
(2)雍容:形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
(3)雕虫小技:古代“雕龙”指写文章,“雕虫”指写书法。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4)离群索居: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二单元 第五课 滕王阁序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学习目标考点提炼知识目标1.了解骈体文的特点2.理解和积累下列文言词“故、尽、属、即、且、矣”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技能目标1.掌握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以及善于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2.体会分析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树立高尚的人生观,要有远大抱负和人生使命感;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笑对人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知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唐代诗人。
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
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出了贡献。
王勃的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
主要作品:《山亭夜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诗》《采莲曲》《登城春望》《滕王阁序》《上绛州上官司马书》《游庙山赋》等。
[知背景]王勃26岁那年秋天,即其发生意外身亡前两个多月,前往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正赶上洪州都督阎公重修了江南名楼滕王阁,并于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借以标榜政绩,同时都督阎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借此机会在众宾客面前夸赞他的女婿,于是事先让他的女婿写好一篇序文,到时候只要当着众人的面再写出来就可以了。
在宴会上,阎公准备纸笔,遍请宾客,别人当然不敢,也不好驳了阎公的面子,可是,当请到王勃的时候,他神情自若,欣然命笔,于是就有了流传后世的《滕王阁序》。
[知常识]1.序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送,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第二单元5滕王阁序 Word版含答案 (2).doc

第5课滕王阁序一座突兀而起的高楼,一种沉思静默的怀想。
这是你吗?名传千古的滕王阁。
你在守望什么?是在践行一种千年的约定吗?十几个世纪前的某一天,一位青年才俊曾登临,用惊风落雨的笔触依傍过你,抚慰过你,赞美过你;一颗伟大的灵魂也曾经走近过你,凝视过你。
君不闻,拍打江岸的涛声,那是王勃跳动不已的才思;君不见,台阁依旧寂寞,那是王勃抑郁而苍凉的心境。
古今中外,诗人早逝不乏例子,似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英国的雪莱、济慈,我国唐代的王勃、李贺,明代的夏完淳,现代的朱湘、海子、顾城等等。
诗人的一生,就像流水落花,随春天而来,又随春天而逝,正如济慈为自己所题的墓志铭:诗人,是【课内挖掘】课内素材王勃才华早露,仕途坎坷。
年轻时授朝散郎,做沛王府修撰,因戏为《檄英王鸡》被逐出王府,后擅杀官奴当诛,遇赦免死,其父也受累被贬。
高阁胜宴,美景良辰,触景生情,引发了盛宴难再之悲、身世之悲。
处天地苍茫、宇宙广漠无穷中,充满对人生短暂、生命转瞬即逝的叹惋和无奈。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在低徊反复中抒发了他对空有才华,无处施展,心怀明君,却不逢时的壮志难酬的悲叹。
王勃虽感慨自己仕途坎坷、报国无门、有志难伸,却没有停止自己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他懂得“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的道理。
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对环境的不屈,王勃发出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宣言,他知道不能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自己虽然失意,但济世的信心并未泯灭,内心不平,但绝不学放纵不羁的阮籍为“穷途”而哭。
人生总有太多的不如意,可生活还是要继续,太阳明天依旧会升起,要相信:希望永远就在自己心里。
[运用角度]“自信”“志向”“怀才不遇”“英雄出少年”“命运”等。
精彩运用爱其才,更慕其狂。
印象中的子安,笑容永远轻狂而不羁。
游戏文字,擅杀官奴,陵籍同僚,他的路向来与世俗格格不入。
为此,他失去得太多,更让无数人用“轻薄浅陋”将他形容,最终“才高命短,终无大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新人教必修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新人教必修5)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必修5)一、基础知识(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提(dī)防怂(sǒnɡ)XXX(yànɡ)气喘吁吁(xū).......B.剜(wān)肉蘸(zhàn)酒娇嗔(shèn)一惊一咋(zhā)....C.讥诮(xiào)踹(chuài)水..D.酒馔(zhuàn)角隅(yú)..蠕(rú)动颠沛(pèi)流离..埋(mái)怨车轮辗轧(y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喝彩通宵惆怅温馨没精打彩B.XXX划拳车篷惟一蓬蓬响C.佑护览绳磨蹭吸吮窸窸窣窣D.洗漱悸动竟争战战兢兢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她太周围的事情,因此便容易被那些事物所干扰。
(2)我们党中央现在恳求工农干部研究文化,由于学了文化当前,政治、军事、经济哪一门都可以学。
(3)XXX推翻了XXX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绕地球转动的学说,从而在实质上粉碎了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的宇宙观。
(4)假如有人提出这么个理论,说我们国度出批改主义的主要原因,就是姑娘们爱穿花衣裳。
以是,要根除资产阶级头脑,就要禁止姑娘们穿花衣裳,你肯定觉得好笑。
A.注重着重荒唐荒谬C.着重注重荒唐荒唐B.着重注重荒谬荒唐D.注重着重荒谬荒唐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文明礼貌月”活动期间,各班的黑板报都办得形形色色,煞是好看。
....B.我随旅游团登上了泰山极顶,面对万顷云海,游目骋怀,真是心旷神怡。
....C.在糊口中做人要正派,处处刺探他人隐私传播小道消息是极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要目.不窥园吗?...D.上周的年级足球赛上,我们班踢了三班一个5.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A.XXX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4∶1心悦诚服,不得不服。
人教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班级:学号:姓名:一、基础过关 ( 共 5 小题, 10 分)1. 下列加点字音、字义均正确的一项是()A. 怒而飞(愤怒)徒于南冥(xǐ,迁移)..其正色邪(yé,疑问语气词)B.“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C.“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D.“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也不同4. 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例:去以六月息者也.A.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C. 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D.奚以知其然..B. 行比一乡(合).抟扶摇(tuán,环旋着往上飞).C.去以六月息.(气息)不知晦朔.(s huò,阴历每月最后一天)D. 腹犹果然(很饱的样子)..旬有五日(表存在).海运(海动)..蜩与学鸠(tiáo,蝉).泠然(línɡ,轻快之状).5.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B. 而后乃今图南C.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二、翻译句子。
(共10 小题,共 40 分)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 此小大之辩.也辩:通“变”。
B.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覆:倒置,倒出。
.C. 而后乃今培.风培:凭。
D.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投,落下。
3.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是鸟也,海运则徙于南冥②之二虫又何知③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④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A. “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也相同 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学业分层习题(五) 滕王阁序+Word版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五) 滕王阁序[基础巩固层]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控蛮荆而引.瓯越 引:连接②都督阎公之雅望.望:声望 B.⎩⎪⎨⎪⎧①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美好②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躬:亲自 C.⎩⎪⎨⎪⎧①访风景于崇.阿 崇:高大的②披.绣闼,俯雕甍 披:开 D.⎩⎪⎨⎪⎧①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区:地区②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趋:走向 【解析】 D 项,“区”在文中的意思是“天空”,“趋”的意思是“快步走过”。
【答案】 D2.下列对加点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宾主尽东南之.美 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解析】 ①连词,反而,却;②副词,将要;③结构助词,的;④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 C3.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雾”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A .敢竭.鄙怀 B .襟.三江而带五湖 C .四美.具,二难并 D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解析】 例句与D 项,都为名词作状语;A 项,使动用法;B 项,意动用法;C 项,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 D4.下列各句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B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千里逢迎..,高朋满座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解析】B项,古今义相同,指命运。
A项,古义:谦辞,后生,晚辈。
今义:儿童。
C项,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D项,古义:狂放,不拘礼法。
今义:狂妄而放肆。
【答案】 B5.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孟学士之词宗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解析】B项,“何知”应为“知何”,属宾语前置句,其他均为定语后置句。
【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新导学必修五:第五课滕王阁序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第五课一、课内双基1、以下各项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C )A、帝阍(hūn).台隍(huánɡ)瓯越(ōu)..B、睢园(suī).龙舳(yōu)簪笏(zān)..C、涸辙(hé)捧袂(mèi)..凫渚(zhǔ)多舛(chuǎn)..D、睇眄(miǎn).翼轸(chěn).棨戟(qǐ).孤鹜(wù).遄飞(chuán)叨陪(dāo)..【分析】A、轸:zhěn;B.舳:zhú;D.叨:tāo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说同样的一组是( D )①地势极而南溟深A. .②极娱游于暇日.①临帝子之长洲B. .②飞阁流丹,下临无地.①控蛮荆而引.瓯越C.②敢竭鄙怀,恭疏短引.①时运不齐,命运坎坷D. .②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分析】都当“命运”讲。
A.极:①极远,②竭尽;B.临:①到,②面对;C.引:①连结,②序。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B )A、雄州雾列.B、宾主尽东南之美.C、改日益庭,叨陪鲤对.D、俊采星驰.【分析】形容词用作名词,其余为名词作状语4、典故中与诗文所波及的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C )A、气凌彭泽之樽——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B、奉宣室以何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C、光照临川之笔——此一世喜悦,唯在临川四梦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分析】临川之笔:指谢灵运。
临川四梦:是明朝汤显祖的作品,波及的人物是汤显祖5、对以下语句的剖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C )A、“家君作宰,路有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写自己闯入聚会,委宛委宛、谦虚而又不骄不躁,恰到利处。
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两句是虚写,表面上是“看”“望”,其实是在想,此处用的是双关手法,十分奇妙。
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两句委宛地写出了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情义绵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第五课一、课内双基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143( C )A .帝阍.(hūn ) 翼轸.(chěn ) 台隍.(huán ɡ) 瓯.越(ōu ) B .睢.园(suī) 棨.戟(qǐ) 龙舳.(yōu ) 簪.笏(zān ) C .涸.辙(hé) 捧袂.(mèi) 凫渚.(zhǔ) 多舛.(chu ǎn ) D .睇眄.(miǎn ) 孤鹜.(wù) 遄.飞(chuán) 叨.陪(dāo ) 【解析】 A .轸:zhěn ;B.舳:zhú;D.叨:tāo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导学号 26690144( D )A.⎩⎪⎨⎪⎧ ①地势极.而南溟深②极.娱游于暇日 B.⎩⎪⎨⎪⎧ ①临.帝子之长洲②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C.⎩⎪⎨⎪⎧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②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D.⎩⎪⎨⎪⎧①时运不齐,命.途多舛②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解析】 都当“命运”讲。
A.极:①极远,②竭尽;B.临:①到,②面对;C.引:①连接,②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145( B )A .雄州雾.列 B .宾主尽东南之美. C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D .俊采星.驰 【解析】 形容词用作名词,其余为名词作状语4.典故中与诗文所涉及的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146( C )A .气凌彭泽之樽——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B .奉宣室以何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C .光照临川之笔——此一生得意,唯在临川四梦D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解析】临川之笔:指谢灵运。
临川四梦:是明代汤显祖的作品,涉及的人物是汤显祖5.对下列语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26690147( C )A.“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写自己闯入聚会,委婉含蓄、谦逊而又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两句是虚写,表面上是“看”“望”,实际上是在想,此处用的是双关手法,十分巧妙。
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两句含蓄地写出了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情意绵绵。
D.“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微讥孟尝,非议阮籍,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典故随手拈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解析】这两句是直抒胸臆,坦言心怀,不是“含蓄地”写出。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导学号26690148( C )A.本文选自《王子安集》。
作者王勃,字子安,才华横溢,能诗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B.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一所楼阁,故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畔。
李元婴后封为滕王,所以此楼命名“滕王阁”。
唐高宗时阎某任洪州都督又重新修缮,王勃在赴交趾探父途中,正遇当地在此大宴宾客,于是被邀参加宴会,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序文。
C.这篇序文,实际是一篇每句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
D.文中用典贴切,声色并陈,许多佳句都成了千百年来流传的成语。
【解析】抒发了个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感和不甘于现状的奋发心理。
二、文本精品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导学号26690149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7.本段中用典较多,且多为暗用,请说明所用典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用了终军请缨,班超投笔从戎,宗悫长风破浪,谢安称赞谢玄,孟母三迁,孔鲤学诗礼,杨意荐司马相如,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曲折含蓄地表达了欲建功立业而无人引荐的苦衷。
8.解释下列词语。
(1)请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弱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簪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晨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捧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指投军报国(2)指二十岁(3)指投笔从军(4)代指官职(5)早晨和黄昏,代一天(6)举起双袖作揖9.下面各句中的“介”与“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中的“介”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 ) A.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B.(看介)这早晚了,还不见女学生进馆,却也娇养的紧。
C.介居二大国之间。
D.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上。
【解析】例句与A.“介”都为“个”的意思。
B.“介”是元杂剧术语,指“做一动作”;C.“介”为“居中,在中间”;D.“介”为“铠甲”。
10.下列对语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26690150( C )A.“无路请缨”与“有怀投笔”句,表达了只能羡慕他人的遗憾和空有报国之志的感慨。
B.“他日趋庭”与“今兹捧袂”句,写省父和拜见阎公都是值得高兴的事。
C.“杨意不逢”句,借司马相如的典故感叹自己怀才不遇;“钟期既遇”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说明自己今日得遇知音,今后得志有望。
D.本段述说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态和期望得遇知音的心情。
【解析】对“钟期既遇”的理解不对。
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导学号69590040卖酒者传魏禧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
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结,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事聚饮者,必会其肆。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多墨色。
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四百金。
”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
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
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噉。
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噉,酬吾金也。
”雪霁,客偿博所负行。
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尽取所偿负还之。
术者谈五行,决卖酒者益死。
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舍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
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
”能偿者损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
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
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B.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C.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D.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解析】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
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里: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主管一里的人称里长,也称里正。
最早春秋时,已有里正一职,负责掌管户口、赋役之事。
杜甫《兵车行》云:“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可见到唐朝还有里正一职。
B.子母:子,利息;母,本金。
指利息和本金。
清代作家和邦额《夜谭随录·秀姑》:“获百金,入都营运。
半年,子母几相等。
”其中的“子母”也是这个意思。
C.责券:一是名词“债券”,一是动词求取借据,文中是指后一种用法。
后文中的“贫者立券还之”中的“立券”就是立下债券的意思。
D.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构成世界万物,中医用五行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推算人的命运。
文中是指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解析】“立券”是指立即把借据给他们(不要他们偿还了)。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时很讲诚信,童叟无欺,有时不小心打坏了买酒人的瓶子,则主动取瓶赔酒,他的良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
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无奈相互叹息,脸色难看,卖酒者急人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
C.在术者断决的死期将至之时,卖酒者神情自若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他慷慨地免除了债务人的所有债务,表现了良好的德行风范和心理素质。
D.这篇传记构思新颖,不落俗套,作者没有着力叙述卖酒者如何经营谋生,发家致富,而是突出写他为人排忧解难,以表现他慷慨助人,乐善好施的长者风范。
【解析】A.“有时不小心打坏了买酒人的瓶子,则主动取瓶赔酒”错,应该是买酒人自己打坏瓶子;B.“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错了。
应该是有前提“如果被起诉”。
C,“他慷慨地免除了债务人的所有债务”错,应该是据不同情况让利于债务人。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