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
李嘉诚

人物简介李嘉诚,(Sir Ka-shing )大紫荆勋贤,KBE,JP(1928年7月29日-)加拿大籍香港企业家。
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
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1940年全家逃难到香港。
1958年开始投资地产市场。
他创立的企业长江集团已成为香港最大的企业,李现在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能源业、网络业、电讯业以及传媒业。
是现在香港、大中华地区首富,绰号“李超人”。
据2012年3月《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诚的净资产总值高达255亿美元,折合约1990亿港元,排名第九。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他创立的企业长江集团已成为香港最大的企业,李现在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能源业、网络业、电讯业以及传媒业。
是现在香港、大中华地区首富,绰号“李超人”。
作为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李嘉诚是社会的成功榜样。
1981年获选为“香港风云人物”、1981年获委任太平绅士、1989年获英女皇颁发的CBE勋衔、被评选为19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
曾是1999年亚洲首富,据2012年3月《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诚的净资产总值高达255亿美元,折合约1990亿港元,排名第九。
2014年,李嘉诚以2000亿元的财富排名大中华区富豪首位,全球第12位。
李嘉诚人格特质分析人的人格特质:1.控制点 2.马基雅维利主义 3.自控 4. 自尊 5.冒险6.AB型李嘉诚人格特质分析1.控制点:李嘉诚属于内控型2. 马基雅维利主义:李嘉诚性格马基雅维利得分很高。
3. 自控:高自控4. 自尊:高自尊5.李嘉诚属于高冒险型。
6.A/B性格:A性格偏向于多血质,B性格偏向于抑郁质。
而李嘉诚属于胆汁质和粘液质的混合,介于AB性格之间。
李嘉诚人格特质佐证材料1.控制点:李嘉诚属于内控型:李对现金流高度在意,富有盛名。
李嘉诚一分钟自我介绍

李嘉诚一分钟自我介绍
【李嘉诚简介】:李嘉诚,汉族,原籍广东潮州潮安,祖籍福建莆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1928年生于广东潮州,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全家逃难到香港。
1958年开始投资地产,1979年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1年获选“香港风云人物”和太平绅士,1989年获英国女王颁发的cbe勋衔,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19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9年亚洲首富,XX年工夫茶传奇故事入选国家孔子学院汉语外教文章。
下面是李嘉诚一分钟自我介绍:
我是李嘉诚,
12岁就开始做学徒,
还不到15岁就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担子,
再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教育。
当时自己非常清楚,
只有我努力工作和求取知识,
才是我唯一的出路。
我有一点钱我都去买书,
记在脑子里面,
才去再换另外一本。
到我今天来讲,
每一个晚上,
在我睡觉之前,
我还是一定得看书。
知识并不决定你一生是否有财富增加,
但是你的机会就更加多了,
你创造机会才是最好的途径。
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劳而获的就是贫穷
唯一可以无中生有的是梦想
没有哪件事,不动手就可以实现。
世界虽然残酷,但只要你愿意走,总会有路
看不到美好,是因为你没有坚持走下去
人生贵在行动,迟疑不决时,不妨先迈出小小一步前进不必遗憾,
若是美好,叫做精彩
若是糟糕,叫做经历。
高考作文素材李嘉诚

李嘉诚一.人物简介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汉族,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祖籍福建莆田,现任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主席。
在香港以其独到的商业眼光和雷厉风行的商业手法被称为“李超人”。
二.人物事迹1、少年惨痛经历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北门街面线巷的一个教师之家。
5岁那年,李嘉诚在父亲李云经的引导下,祭拜孔子儒学,进入观海寺小学念书。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日军轰炸潮州。
1939年6月,刚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与家人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圣诞节前夕,香港英军向日军投降。
港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李家生活愈加困难,而父亲李云经又在这时因劳累过度染上肺病。
1943年冬天,李云经病重,他把李嘉诚叫到床前,轻声告诫道: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训言。
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
父亲李云经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14岁的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
茶楼天不亮就要开门,到午夜还不能休息,有天,因为太疲倦,他当班时一不小心把开水洒在地上,溅湿了客人的衣裤。
李嘉诚很紧张,他等待着客人的巴掌、老板的训斥。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位客人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反而为他开脱,一再为他说情,让老板不要开除他。
“没关系的,我看这孩子挺有出息的。
只是以后要记住,做什么事都必须谨慎,不集中精力怎么行呢?”李嘉诚把这些话记在了心间,之后,他把“谨慎”当成了自己的人生信条。
久而久之,竟使他练出了一种眼光,一个人是什么职业,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为人处事,一见面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这一切对他后来的事业起到了很大作用。
2.艰辛创业经历①推销员-李嘉诚1947年,李嘉诚因不愿长期寄人篱下,便到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
名人故事:李嘉诚塑胶花大王_名人故事素材

名人故事:李嘉诚塑胶花大王李嘉诚的故事总是十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李嘉诚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
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失败的最终承担者也只有董事长本人。
企业的成败都与李嘉诚的关系不大,这使十分渴望向社会证明自身价值的李嘉诚下定决心要自立门户。
因此无论老板怎样赏识,再三挽留,他都决意要离开,他要用自己平日点滴的积蓄从零开始,自己来亲自创业。
1950年夏天,说干就干的李嘉诚以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借的五万港元在筲箕湾租了一间厂房,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专门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由此起步,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创业之路。
在创业最初的一段时期,李嘉诚凭着自己的商业头脑,以"待人以诚,执事以信"的商业准则发了几笔小财。
但不久之后,一段惨淡经营期来临了。
几次小小的成功,使得年轻且经验不足的李嘉诚忽略了商战中变幻莫测的特点,他开始过于自信了。
几次成功以后,他就急切地去扩大他那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的塑胶企业,于是资金开始周转不灵,工厂亏损愈来愈重。
过快的扩张,承接订单过多,加之简陋的设备和人手不足,极大影响了塑胶产品的质量,迫在眉睫的交货期使重视质量的李嘉诚也无暇顾及愈来愈严重的次品现象。
于是,仓库开始堆满了因质量问题和交货的延误而退回来的产品,塑胶原料商开始上门催缴原料费,客户也纷纷上门寻找一切借口要求索赔。
从做生意开始就以诚实从商、稳重做人处世的李嘉诚付出的代价是很惨重的。
这种代价几乎将李嘉诚置于濒临破产的境地。
这段时间,痛苦不堪的李嘉诚每天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皮眼,忙着应付不断上门催还贷款的银行职员,应付不断上门威逼他还甭原料费的原料商,应付不断上门连打带闹要求索赔的客户,以及拖家带口上门哭哭闹闹、寻死觅活要求按时发放工资的工人们。
李嘉诚的经典语录大全励志

李嘉诚的经典语录大全励志李嘉诚是中国最富有的企业家之一,也是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他用自己的锐意进取和勤奋工作赢得了商界和社会的尊重。
他的一些经典语录成为了无数人的引导和启迪,下面是七个案例,探讨李嘉诚的这些话语如何激励人们奋斗。
1. 赢在细节上。
李嘉诚在经营企业的时候,非常注重细节。
他总是认真考虑每一个细节,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质量。
这一点可以帮助人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同时,关注每一个步骤中的细节,从而取得成功。
2. 勇于尝试新事物。
李嘉诚不害怕失败,他鼓励员工尝试新的事物,因为失败也是成功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失败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劣势。
这一点鼓励人们勇于尝试新事物,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长。
3. 心态决定一切。
李嘉诚十分注重心态的掌控,他坚信心态决定一切。
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从而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
4. 拥抱变化。
李嘉诚认为,拥抱变化是成功的关键,因为社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不能跟上变化,就落后于时代,无法取得成功。
这一点应鼓励人们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5. 时刻警惕。
李嘉诚认为,只有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够避免意外的损失。
在职业和生活中,总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够及时避免风险。
6. 付出总有回报。
李嘉诚相信,艰苦的付出总会换来回报。
他在创立自己的企业时,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让他最终成为了香港最富有的人之一。
这一点应该帮助人们认识到,艰苦的付出迟早有回报,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获得成功。
7. 不接受失败。
李嘉诚不会接受失败,他坚信只要继续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
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
这一点应该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定自己的信念,始终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梦想。
总之,李嘉诚的经典语录充满了启示和鼓舞,这些话语可以激励人们克服挑战,实现自己的梦想。
李嘉诚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府城北门街面线巷一座古宅里的书香世家。
1940年初,11岁的李嘉诚随家人为了躲避日军侵略,辗转迁徙香港。
李嘉诚来到香港的第一件事,便是苦功广州话和英语。
并且他14岁开始便承担养家重任,年少时期李嘉诚做过茶馆的跑堂、舅舅钟表店的伙计、五金厂的推销员。
但是基于对时势的准确判断,李嘉诚果断地选择独立创业。
1950年夏,22岁的李嘉诚创立了长江塑胶厂即长江实业有限公司,而1950年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20世纪40年代后期,大批的人们从陆路、水路涌向香港,使香港人口从40年代上半叶日军侵占时代的五六十万已下载激增到1950年的近200万人。
这批内地人给香港带来了大量资金、技术和劳力,也使香港本地市场的容量扩大了许多。
一切都显示出香港经济起飞的迹象。
创业初期的一天,李嘉诚阅读一份外国杂志,他注意到一部制造塑料瓶的机器,可以造出较为优质而又适合香港市场的产品。
李嘉诚立刻进行市场调查,他发现全香港都还没有这种机器。
人无我有的意识立刻占据了李嘉诚的大脑,他以最快的速度与外国厂家联系购买。
但他发现,这种机器需要订购,且价格昂贵。
然而这种机器的潜在效益确实诱人。
于是创业之初资金紧张的李嘉诚果断决定自己去钻研、自己制造这个机器。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李嘉诚终于造出了这种机器。
“靠这部机器,在最短时间,令我至少赚了几万元。
”李嘉诚日后回忆说。
而李嘉诚当时的创业资本仅为5万港元。
意大利“偷师学艺” 成就塑胶花大王人们都称李嘉诚为“塑胶花大王”。
李嘉诚的成功与他敏锐的洞察力密不可分。
作为塑胶厂老板,李嘉诚每日都在寻求着塑胶业的动向信息。
而李嘉诚扎实的“英语童子功”再次帮了他。
一天,在翻阅英文版《塑胶》时,李嘉诚读到了这样一则简短的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塑胶花,并即将投入批量生产,推向欧美市场。
李嘉诚立即判断,塑胶花的面市将会引起塑胶市场的一场革命。
机不可失,1957年春天,李嘉诚揣着强烈的希冀和求知欲,登上飞往意大利的班机去考察。
李嘉诚的经典语录大全

李嘉诚的经典语录大全李嘉诚是中国最为知名的商人之一,他在商界拥有着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他的成功之路充满了卓越的智慧,他的语录经典而深刻,值得我们深思。
本文将介绍李嘉诚的七个经典语录,以案例的形式深入探讨,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示。
1. "做事情,不是因为别人做了,而是因为自己想做。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做到不被外界的因素牵着鼻子走。
李嘉诚是一个善于掌握商机、把握商机的人,他的很多决策都没有被其他成功人士影响。
在1992年,李嘉诚筹划入围香港电讯公司(HK Telecom)的竞标,而当时媒体中最积极的推广者是郑裕彤。
当郑裕彤被问及她的竞争对手的时候,她说道:“我们可以跟任何人竞争,除了李嘉诚。
”然而,李嘉诚并没有被这种言论影响,他仍然坚定地投入了竞标,并最终获得了胜利。
2. "如果你不努力,就会落后于别人。
如果你比别人努力,别人就会落后于你。
"这是一句鼓舞人心的话。
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比别人更加努力。
李嘉诚对这一点的理解非常深刻,他的一生都在不停努力,不断拓展自己的事业版图。
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时,香港市场出现巨大的动荡,很多人都选择退出香港,但李嘉诚并没有退缩,他积极投资、扩大生意,并在这一年里大幅提高了自己的财富。
他深知,如果自己不努力,就会被别人超越,这也是他不断成长壮大的关键所在。
3. "不要让自己迷恋过去,要把精力集中在未来"李嘉诚在商界得到众多的赞誉,其中之一就是他对未来的执着追求。
这句话告诫我们,过去已经过去,我们不能够被它所左右,而是要集中精力面向未来。
李嘉诚自己也是个充满未来的人,他总是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拓宽自己的视野,并利用这些资源去预判未来的趋势和机会。
比如,在80年代初,李嘉诚察觉到中国改革开放的趋势,并大胆进军内地市场。
在90年代初,他意识到全球金融体系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并开始把自己的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李嘉诚十句名言警句

李嘉诚十句名言警句李嘉诚,香港著名实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亚洲首富。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办和发展了长江实业集团,成为全球知名的企业帝国。
除了商业成功,李嘉诚也以他的智慧和洞察力而闻名。
在他的漫长职业生涯中,他说过许多名言和警句,这些言辞充满着智慧和启示。
下面是李嘉诚的十句名言警句:1. 梦想不是用来做梦的,而是用来实现的。
这句话强调了梦想的实质是行动和实现,而不只是停留在幻想和想象之中。
2. 诚信是成功的基石。
李嘉诚一直强调诚信的重要性,他认为诚信是建立信任和长久成功的基础。
3. 好的领导不是指挥别人,而是帮助别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李嘉诚认为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激发员工的潜力,并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目标和成长。
4. 持续学习是成功的关键。
李嘉诚一直强调学习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生存和成功。
5. 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通过努力和付出获得的。
李嘉诚坚信只有通过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6. 机会往往掌握在有准备的人手中。
李嘉诚认为成功并非只是机遇的结果,而是准备和努力的结晶。
7. 世上没有绝对的失败,只有放弃的人。
李嘉诚鼓励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相信只要不放弃,就能找到成功的机会。
8.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李嘉诚提醒人们要有追求理想和热爱的勇气,不要被外界的限制和压力所束缚。
9. 投资是一种创造价值的行为。
李嘉诚强调投资的本质是寻找和创造价值,而不只是追求短期利益和个人财富。
10. 慈善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李嘉诚一直以来都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并号召富人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以上是李嘉诚的十句名言警句,这些言辞饱含着智慧和经验,对于追求成功和生活幸福的人们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嘉诚的故事
李嘉诚,汉族,原籍广东潮州潮安,
祖籍福建莆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始
人、董事局主席.。
1928年生于广东潮州,1940年为躲避
日本侵略,全家逃难到香港。
1958年开始
投资地产。
1979年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
记黄埔”,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1年获选“香港风云人物”和太平绅
士。
1989年获英国女王颁发的CBE勋衔、
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1993年度香港风
云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区筹备委员
会委员。
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
人首富以来,连续15年蝉联华人首富宝座。
李嘉诚三岁时,家道中落,后来
父亲得了重病,不久离开人世,刚上
了几个月中学的李嘉诚就此失学。
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李家孤儿寡母生活艰难。
李嘉诚是家中长子,不能不帮母亲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
一位茶楼老板看他们可怜,收留16岁的小嘉诚在茶馆里当烫茶的跑堂。
茶楼天不亮就要开门,到午夜还不能休息,小嘉诚也抱怨过自己命不好,甚至希望哪天日本鬼子的枪走火,把他打死算了。
直到一次偶发事件,才使他不再自怨自艾。
那天,因为太疲倦,他当班时一不小心把开水洒在地上,溅湿了客人的衣裤。
李嘉诚很紧张,他等待着客人的巴掌、老板的训斥。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位客人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反而为他开脱,一再为他说情,让老板不要开除他。
“没关系的,我看这孩子挺有出息的。
只是以后要记住,做什么事都必须谨慎,不集中精力怎么行呢?”
李嘉诚把这些话记在了心间,之后,他把“谨慎”当成了自己的人生信条。
久而久之,竟使他练出了一种眼光,一个人是什么职业,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为人处事,一见面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这一切对他后来的事业起到了很大作用。
随后,李嘉诚辞掉跑堂的工作,从塑胶厂推销员开始,一直干到了业务经理。
三年后,20岁的他做好了准备,要大干一番。
白手起家的他,在维多利亚港附近的一条小溪旁,租了一间灰暗的小厂房,买了一台老掉牙的压塑机,办起了“长江塑胶厂”。
随后,经过反复考察,他认为塑胶花市场需求很大,于是大量生产,这为他带来了可观收入。
30岁的李嘉诚,已成了千万富翁。
正在塑胶花畅销全球时,李嘉诚却敏锐意识到,越来越多的人拥入这个行业,“好日子很快会过去”,如果再不调整,引起的后果不只是“溅湿衣裤”了。
有人认为他太保守了,但他认为这是经商中必须具备的素质,那就是谨慎和预见性。
随后他找到的是房地产。
60年中期,内地的局势令香港社会人心惶惶,富翁们纷纷逃离,争着廉价抛售产业。
李嘉诚正在建筑中的楼房也被迫停工,如果按当时的地产价格来算,他简直可说是全军覆没了。
但他沉着应变,仔细分析局势。
认为内地肯定会恢复安定,香港将进一步繁荣发展。
在别人大量抛售房地产时,李嘉诚却反其道行之,将所有资金都来收购房地产。
朋友们纷纷劝他不要做傻事,他
说:“我看准了不会亏本才敢买,男子汉大丈夫还怕风险?”
李嘉诚又一次成功了。
70年代初,香港房地产价格开始回升,他从中获得了双倍的利润。
到1976年,李嘉诚公司的净产值达到5个多亿,成为香港最大的华资房地产实业。
此后,李嘉诚节节高升,成为全球华人中的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