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家竺可桢PPT课件(2套)

合集下载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优秀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优秀课件
千里冰封万 里雪飘
竺 可 桢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 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 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 究。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 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 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 孕育: 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 销声匿迹: 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
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 • •
载途: 次第: 萌发:
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一个接一个。
• 周而复始种:子发芽。比喻事物发生。
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做读书摘要,填写课文提纲:
(1— 3)用(
)的语言说明什么是物候、物候学。
2、“燕子显翩得然亲归切来动。人”。“翩然”一词,有什么样的表 达效果?
“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 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
本文说明了什么是物候、物候学,影响 物候的因素,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
语言准确、生动、典雅。
四、拓展延伸 交流农谚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准确严密:措词严谨,用词语从数量、
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如“许多”。
生动形象:词语优美,描绘的画面生动形象,
多用拟人等修辞手法。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例 如: 1.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2.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3.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4.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5. 便利山区农业的发展; 6. ……

中秋月(竺可桢)课件ppt

中秋月(竺可桢)课件ppt

第5自然段:作者再次引用古人的话:“冬日可爱, 夏日可畏。”说明太阳的亮度也和其与地平的角度有 关。而月亮与地平的角度恰恰是冬至附近最高,夏至 附近最低的。因此,满月最亮的时候,即“月当头” 的时候,也是冬至前后,作者举具体年份的中秋月为 例,进一步说明月亮最亮的时候不在中秋。此外,作 者还指出月亮的亮度还与云量有关,作者列出数据, 说明中国传统中秋九月时的云量比十二月要厚得多, 中秋的月亮自然就不如十二月冬至附近的月亮亮了。
竺可桢(1890.3.7-1974.2.7),又名绍荣, 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 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 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 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 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 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 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 气象研究所;担任了13年 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 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 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 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天文学上的“中秋”应在阳历11月5号或6号 (立冬);
气象学上的“中秋”应该在阳历10月15日、 16日左右。
按照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四季的划分,中 秋节应该在秋分(阳历9月23日)。因此,虽 然说是“中秋”节,但按照科学的定义,并非 正是“三秋恰半”
小结: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传统的中秋 节,并非科学定义上的“中秋”。
2、从大小来说,是不是中秋月更大一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第7段中,作者首先指出,月亮的大小人的肉眼是分辨
不清的,与我们的视觉神经有关:“凡看物直看看得大,下
看或上看看得小。”
并引用《列子》卷五中的故事进行说明。两小儿辩日,不 能识别太阳什么时候最大,什么时候最小。月亮也是如此, 从科学角度来说,月亮在天边时远,看起来应该小一些。但 是,人的视觉却感到月亮大一些(这是因为直看的缘故), 作者对这一现象作了一定的解释。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2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2

1举例阐明什么是大自然旳语言。
杏花 传语 耕地

草木荣枯 桃花 暗示 种谷子
间 顺
2

候鸟归来 布谷鸟 唱歌 割麦插禾
3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旳语言。
本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语 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 增强了阐明旳生动性。
小结: 1.2 段文字好在哪里?
⑴ 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 渐从沉睡中清醒过来。”采用拟人旳修 辞措施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旳 描写定了基调。
“准备迎接风雪载途旳寒冬”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 赶快耕地 ;
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 始唱歌------”
# 琢磨下列语句,体会阐明 语言旳 科学性(精确、严谨).
⑴ . 古代流传下来旳许多农谚就包括了丰富 旳物候知识.
⑵.北京旳物候统计, 1962 年旳山桃、杏花、 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 相比1960 年 迟 10 天左右,比 1965 年迟 五六天。
举事例是阐明问题旳一种极为主要旳 措施。举例阐明,能把抽象旳道理说得 详细、通俗、明了。
3第3段和上文有什么关系?写出了什 么内容?这一部分是什么顺序?
第3段,在前两段旳基础上,直接 点明物候和物候学旳内涵。首先点 明“物候”就是上文所简介旳种种 自然现象,然后从古代到近代,从 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简介 了“物候学”旳形成及其功用。
首先简介-------
从局部看是什么顺序? ( 以§ 6---10 为例)
然后(以详细事例)阐 明------
接着谈------
最终阐明--------
(逻辑顺序)
“四个原因”是由大到 小(逻辑)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美学追求
大自然的语言启示我们要追求美 学。我们应该欣赏自然的美丽和 神奇,感受大自然的韵味和魅力
,培养自己的美学素养。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文章结构分析
文章结构图
文章结构图应包含开头、主体和结尾 三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和过渡。
主体部分应详细阐述文章的主题和观 点,包括对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的解读和分析。
第四段
总结全文,强调文章的 主题和观点,并给出自
己的看法和启示。
写作手法分析
语言风格
竺可桢的语言风格简洁明了,表达准确,没有过多的修饰 和冗长的句子。这种风格使得文章易于理解和接受,也符 合科学论文的特点。
论证方法
竺可桢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举 例、对比、归纳等。这些方法使得文章的观点更加有说服 力,也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动物行为
动物的行为也是大自然的语言的一种 表现形式。例如,蚂蚁搬家预示着天 快要下雨了,蜜蜂的舞蹈则传递着花 粉和蜜源的信息。
大自然的语言的内涵
自然规律
大自然的语言内涵之一是自然规 律。通过观察大自然的语言,我 们可以了解自然界的各种规律,
如季节更替、生态平衡等。
生命智慧பைடு நூலகம்
大自然的语言还蕴含着生命的智慧 。通过研究大自然的语言,我们可 以领悟到生命的奥秘和智慧,从而 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
天气变化中的指示作用。
02
拟人
在文章中,竺可桢也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和性
格,使得描述更加富有情感色彩。例如,“太阳打了个哈欠”,这样的
描述使得太阳仿佛有了生命。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PPT课件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PPT课件

•答案1:为了引出“什么是大自然的 语言”,进而引出本文说明的目的。 •答案2: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 暗示,明白这种传语,来理解大自然, 改造大自然。
阅读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2、作者引明末学者黄宗羲的话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他们关心民生疾苦,搜集各地大量的竹枝词、民 歌,又热爱大自然,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模拟民 歌、竹枝词编成诗句。 答案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道出了诗人为何能掌握大自 然语言,编成诗句。
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
提示: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列数字、 分
类别、打比方等。
课堂小练
按照下列诗句描写景物的不同季节,分类。 (1)表示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 ⑤② (2)表示夏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⑦ (3)表示秋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①④ (4)表示冬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⑥③ ①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②溪水觉暖微函碧,山杏经春半吐红。 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⑤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绍兴人。中 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人 之一。对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 献。在研究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以及变迁方面, 在研究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方面著有论文多篇,对台风、 风暴也有研究,。在研究工作中注意结合生产实际,为农 业服务,著有《竺可桢文集》和《竺可桢日记》等。
正音正字:
ng )滹沱 卉(huì )勰( xié )瀛 ( yí ( Hū tuó )蕃( fān )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优秀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优秀课件
秋叶簌簌
北 雁
北雁南飞,活跃在 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 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

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

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本文说明了什么是物候、物候学,影响 物候的因素,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
语言准确、生动、典雅。
给本文的语言特点做小结
准确严密:措词严谨,用词语从
数量、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如 “许多”。
做读书摘要,填写课文提纲:
(1— 3)用( 具体生动 )的语言说明什么是
物候、物候学。 (4— 5 )观测物候现象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 6 — 10)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11 —12)研究物候现象的重大意义。
二、整体感知,概括要点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 载 (zăi) 一年半载、记载
(zài) 载歌载舞、装载
(qiáo) 翘首以待
•翘
(qiào) 翘尾巴
理解词义
• 翩然: 动作轻快的样子。 • 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 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 次第:一个接一个。 • 萌发:种子发芽。比喻事物发生。 •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生动形象,如一幅四季风光画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 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
冰雪融化
次第开放
草长莺飞 百花盛开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 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 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

竺可桢(共36张PPT)

竺可桢(共36张PPT)
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26
拓展阅读
• 【云南昆明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 题。
• 候鸟的迁徙 •余 夫
•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们会惊奇地仰望着天 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 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 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
17
•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作者是 如何安排说明顺序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 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作者把决定物候现 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 排列。此外,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 种排列顺序。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清晰。
• 2.“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 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一句中“一定” 一词有什么作用?
• ⑤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 硫磺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 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800千米,到达越冬 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
29 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
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地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 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 舒适,真是有勇有谋。
•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 16 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
•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 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 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 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 提前九天。
• 5.作家作品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ppt优秀课件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ppt优秀课件


2.尽管美、印、巴三者关系何其暧昧 ,但是 美国和 印度走 向军事 合作的 态度相 当明朗 。

3.乔冠华是个从不设防的人,他能够 在国际 舞台上 叱咤风 云,却 无法应 对政治 生活中 的阴谋 和陷阱 ,最后 付出的 宝贵的 生命为 , 那段时 间里, 我市解 放路上 到处都 是游玩 购物的 人,直 到深夜 ,大街 上还是 不绝如 缕,热 闹极了
唐宋诗歌中的内容与物候间有着怎样 的关系?
❖ 许多唐宋诗歌能够揭示大自然的 本质,反映物候规律。
精读2-7段,找出说明方法,并分 析其作用。
❖ 举例子 列数字 分类别
❖ 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唐宋诗人 作品中的物候现象。
作者举唐宋诗中的咏物诗为例时,为什么 不以时间为序,根据朝代分开来举例呢?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宛敏渭




竺可桢(1890—1974), 浙江绍兴人。中国气象学家、地 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气象事 业奠基人。
正音正字:
卉( huì)勰( xié)瀛 (yíng) 滹沱( Hū tuó )蕃( fān) 瀼( ràng )涪( fú)
你从题目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 唐宋诗歌中揭示了一些物候现象 和规律。
速读课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个段落开始 介绍题目中的“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的?此前、后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 第2自然段
内容概括
❖ 第一部分(1):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引出 说明内容—唐宋大诗人诗中包含着许多物候知识。
❖ 第二部分(2—7):举例说明唐宋诗中揭示出的一 些物候现象和规律。
❖3-7 植物的变化昭示的物候知识 ❖8、9 候鸟与物候的关系
❖ 思路清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