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青岛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信息窗二_混合运算
青岛版上册数学四年级第七单元

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方法,会解答两步混合运算题目的基础上,学习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认识中括号,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和数学符号的普遍性,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理解含有两级运算和带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带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图,并以讲故事的方式创设红领巾志愿者到福利院慰问小朋友的情境,并呈现购物信息,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预设:生1:买10个文具盒多少钱?生2:还可以问:买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一共要多少钱?生3:买40本笔记本多少钱?生4:买30支钢笔多少钱?生5:买这些礼物,一共得花多少钱?【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1.探究数量关系:单价×数量 = 总价。
师:我们先来解决“买10个文具盒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
(1)独立试做、初步感知。
师:不要急于回答,请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想一想,算式的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29×10 = 290(元),29元是一个文具盒的价钱,要买10个,就是10个29元,用乘法计算,所以就是29×10 = 290(元)。
再找同学接着说说。
(2)再次试做,对比发现。
师:买40本笔记本又得花多少钱呢?再试着做一做。
学生做题,并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合作交流,梳理建构。
师:刚才我们是用每个文具盒的价钱,也就是刚刚所要的单价乘买的个数,得出了总价钱。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7.2 混合运算(2)

2.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530+(817-539)]÷34 1800÷[(15+10)×3]
=[3530+278]÷34
=1800÷[25×3]
=3808÷34
=1800÷75
=112
=24
25×[140÷(63÷9)] =25×[140÷7] =25×20 =500
[366+(130-96)]×25 =[366+34]×25 =400×25 =10000
返回
3.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80÷[(76-28)÷4]
= 180 ÷[48÷4] = 180÷12 = 15
42×[169-(78+35)]
= 42×[169-113] = 42×56 = 2352
返回
4.先比一比每组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再计算。
① 60÷4 + 2×3 = 15+ 6 = 21
易错辨析
3. 判断。
900÷[(45-15)÷15]
=900÷30÷15
=30÷15
=2
()
辨析:括号内的计算未全部完成便去掉括号
提升点1 根据运算顺序添括号
4. 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和中括号。 (1)先减再除最后乘:
32 ×([ 800 - 400)÷ 25]
(2)先减再加最后乘:
[215 +(123 - 98)]× 30
要想先算出巧克力的单价, 单 需价 要, 加怎中么括办号?。
答:80元钱可以买2包巧克力。
返回
计算。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2× [288÷(130-106)] 350÷ [7×(45-40)]
= 52× [288÷24]
= 350÷ [7×5]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混合运算(精品)

第七单元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理解、掌握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情景图,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说一说。
那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1)买10个文具盒多少钱?(2)买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一共要多少钱?(3)买40本笔记本多少钱?(4)买30支钢笔多少钱?设计意图:从情景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合作探索:1.现在我们先一起来探究:买10个文具盒多少钱?买40本笔记本多少钱?买30支钢笔多少钱?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然后把自己的做法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法。
3.说说列式的依据:每个文具盒的价格×买的个数=买文具盒的总钱数29×10=290(元)每本笔记本的价钱×买的本数=买笔记本的总钱数5×40=200(元)每支钢笔的价钱×买的支数=买钢笔的总钱数8×30=240(元)4.观察这三道题,你发现什么共同点?都是用商品单个的价钱乘数量得到用的总钱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根据数量关系解决实际的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精讲点拨:1.单个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的个数叫做数量,所用的总钱数叫做总价。
板书:单价、数量、总价请你在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例子来。
2.概括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四、巩固应用:1.自主练习86页的第1题。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案

第七单元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窗口一)信息窗2: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内容设计这几组算式,其中每组的数、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一样,为什么计算的结果都不一样呢?好,那下面几道题目请你来说说运算的顺序。
5 -6 +9 72÷8×2190 -30×5 48 -18÷6(38 +12) ×50 60÷(5×4)2.出示式题:900÷10 +20×4,让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
问:计算时为什么不先算“加”?师:遵守“法则”很重要,那如果要先算加法怎么办?师:看来“法则”的成立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
算式中有了小括号,该怎样计算呢?问: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1.出示信息窗2情境图,理清信息,提出问题。
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有选择的记录2.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200元,还剩多少钱?(1)根据已有的信息和所有的问题买了一箱牛奶和20包饼干,,你是怎么想的?(2)列式解答(3)指名交流,说出每一步列式的理由。
(4)比较预设2和预设3,不同在哪里?到底要不要加小括号,预设2不加小括号,行吗?追问:那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呢?师:也就是说预设三加上了小括号后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3.即时巩固。
(900÷10+20)×4900÷(10+20 ×4)(l)问:这两道算式括号里都有两步运算,该怎样计算呢?生独立练习后反馈,师及时评价矫正。
(2)对比辨析,加深理解.师:观察我们做过的这三道算式,其中的数、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一样,而且都只加了一个小括号,为什么计算的结果都不一样呢?问:那我们在做计算时,应当注意些什么?问:你们觉得在做混合运算时,什么是关键?师:现在我们就抓住关键来练习,敢不敢接受挑战?出示练习1:根据算式选择合适的运算顺序。
出示练习2:根据算式写出合适的运算顺序。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青岛版(五年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青岛版(五年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分数的加减运算,引导学生发现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规律,进而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自主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总结规律。
(3)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提高计算速度。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题目,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 七 单 元 单 元 教案(青岛版)(DOC)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教案(青岛版)(DOC)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教案(青岛版)(doc)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内容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序号7本单元教学整数三步排序的混合运算,这就是在自学了两步排序混合运算基础上精心安排的,也就是整数混合运算的最后一个单元。
本单元的内容分后三段精心安排:第一段通过信息窗1学生出售礼物赠送给福利院小朋友的情境中明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学不不含单元言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第二段通过信息窗2学生至超市购物的场景,通过第一个红识分析点问题自学所含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通过第二个白点问题自学所含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材融合混合运算,精心安排了学生自学购物中常用的数量关系,去化解一些直观的三步排序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应用领域数学知识化解直观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知识与技能单元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使学生联系化解实际问题的过程认知并掌控三步排序混合运算的顺序,重新认识中括号,能够恰当展开三步混合运算的排序。
初步重新认识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认知、掌控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使学生经历重新认识和认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累积数学自学的经验,体会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用三步排序化解有关的实际问题。
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产生独立自主积极探索的兴趣,赢得辨认出数学结论的顺利体验,培育深入细致、严瑾的自学习惯和做人、处事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联系现实的问题情境和尚无重新认识自学运算顺序。
融合混合运算化解适当的直观实际问题。
课时分配4课时课时教案课题不含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序号7--1教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理解、掌握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能解答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列出综合算式,学会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的过程,构建数学模型:单价×数量=总价,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新青岛版四上第七单元

单元备课单元主题:七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课型新授单元主要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方法,会解答两布混合运算题目的基础上,学习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教学重点是学习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理解含有两级运算和代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是带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单元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认识中括号,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和数学符号的普遍性,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课时备课第七单元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信息窗一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四、教学过程:(一)问题提出、引入课题同学们再过几天我们学校的读书月活动即将结束,为了鼓励在这次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同学老师现在正想为他们准备一些礼物。
你们认为准备什么礼物好呀!(书、铅笔……)你们的提议真好,其实老师已经准备好了,请同学们看(出示P85的插图)现在呀老师买了10个文具盒一共用去多少钱?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我该花多少钱呀?把你算出来的结果和方法记录下来并和同桌说说。
集体交流,学生叙述各自的方法。
(教师相应把学生的运算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并根据实际情况说明学生的做法,做适当点评)同学们用分步做的方法很好,不过我们能不能列出一个算式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七 信息窗2 混合运算》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谢谢观看
Thank You!
【重点】 掌握含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 进行计算。
【难点】 能列含有括号的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牛奶 58元/箱
饼干 4元/包
面包 8元/包
蛋黄 派 12元/包
克力 /包
200元钱买1箱牛 奶和20包饼干, 还剩多少钱?
巧克力的单价是面包与 蛋黄派单价和的2倍。
80元钱可以买几 包巧克力?
48× (103+97) -231 (85+79) × (85-79)
=先8同法×时和算减小法括-2号:31内的
先算小括号内的加法:
10 +97 200
=8855-7+97=9-6=213614
再算小括号外的乘法:
48=×200= 9600
=再 算 小 括 号 外 的 乘 法 : 最 后 算 小 括 号 外 的 减 法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再算出巧克力的单价。
最后算80元钱可以买几 包巧克力。
答:80元钱可以买2包巧克力。
你会计算下面各题吗?
52×[ 288÷ (130-106) ] 350÷ [7× (45-40) ]
=52×[288 ÷ ]
先算小括号内的减法:
130-106= 24
=52×
再算中括号内的除法:
=
288 ÷24=12
这样列综合算式,对不对?
面包 蛋黄派
8元/包 12元/包
80÷ ( 8+12 ) ×2
巧克力的单价是
面包与蛋黄派单 价和的2倍。
如果列应综该先合算什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