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应用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应用
也 带 来 了技 术 攻 坚 的重 重 困难 。同 时 ,国家 规 范也 要 求 高层 建 筑
物 、动 力设 备 基础 、连 续 生产 设 施 基础 、滑 坡监 测 及 重 要古 建 筑 物 等 均要 进 行 沉 降观 测 ,特 别 在 高层 建 筑 物 施 工过 程 中应 用沉 降 观 测 技术 加 强 过 程监 控 ,以免 造 成 巨大 经 济 损 失 。 因此 ,深 化 对
在 高层 建 筑 物 沉 降 观 测 中 .为 了 及 时 有 效 并 准确 的 掌 握 高层 建 筑 物沉 降情 况 .一般 对 沉 降观 测 设定 了五 大原 则 。 即基 准
点 、工 作 基 点和 被 观 测 物 的沉 降 观测 点 在 内的 沉 降观 测 点位 要 稳
精 密度 水 准仪 为 进一 步 降低 测 量 误 差 .还 需 选 择 受环 境 及 温 差
据。 4. 观 测 必 须 遵 循 的 原 则
物使 用 阶 段 都需 对 建 筑进 行 沉 降观 测 。 为 了能 精 确 反 映 出建 筑物
在荷 载 不 断 加大 的情 况下 的建 筑物 沉 降 情 况 ,我 们 规定 对 建 筑 物 沉 降观 测 需要 精 确 到 1 ~,又规 定 测量 的误 差 控 制在 0 1 OO 0 .一 .5。 为此 .这 就 要 求我 们 选择 精 确 度非 常高 的 仪器 ,如 选择 DS1 高 等
高 层 建 筑 物 沉 降 观 测 重 要 性 认 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加 强 观 测 技 术 的 应 用 ,对 保 证
( )筑物 沉 降带 来 的一 系列 不 良因素 。 构
3 对 观 测 点 的 要 求 .
为 了 能 准 确 的反 应 出 高 层 建 筑 物 准 确 的沉 降 情 况 .对 沉 降

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沉降观测是针对被观测物体的高程变化所进行的观察测量,它是评估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是建筑物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测量工作。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各种高层和超高层的建筑物日益增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形压力增大而变形,这使得建筑物沉降观测更加重要。

本文论述了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步骤和观测技术。

关键词沉降观测;建筑施工;观测点;基准点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119-02随着社会经济和建筑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要确保这些建筑物的安全,需要进行长期的变形监测,以确定建筑物的变形状态。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变形监测的重要内容,做好沉降观测能得出建筑物的沉降规律,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此产生结构裂缝或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损坏,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延长使用寿命。

对高层建筑进行沉降观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引起建筑物沉降的原因高层建筑物发生沉降的原因非常复杂,与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地基压缩层厚度以及附加应力都有直接的关系,当它们悬殊较大时,建筑物地基就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

引起建筑物沉降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地基本身的不均匀性某些地区地基土由多种匀质材料构成,造成地基不均匀,通常为了方便计算将其假设成单一成分,这样得出来的结果误差较大,增加了建筑沉降的可能性。

1.2 地基处理方法选取不当地基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如孔内深层强夯法适宜于大厚度杂填土、风化岩、膨胀土,换填垫层法适宜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强夯法适宜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等。

另外,还有砂石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振冲法、石灰桩法等多种地基处理方法,施工时需根据不同的地基特征慎重选取。

通常在工程中可能要用到多种地基处理方法,但在实际工程中为了施工方便,往往会用一种方法来处理不同软弱的地基,这就可能导致差异沉降。

高层建筑施工中对沉降观测技术的有效应用

高层建筑施工中对沉降观测技术的有效应用
高层建筑 的施工 中应该用沉 降观测技 术来提 高对工 程 的 降观测 的周期 , 不 管 采 用 的是 哪 种 方式 , 都 必须 按 照 规 定 监督工作。使工程可 以合理 的进行 , 可 以减 少在 工程施工 的观 测 周 期 对 建 筑 物 进 行 准 时 的沉 降 观 测闭 。 出现 的 一 些 不 合 理 的 现 象 , 把信 息 进 行 及 时 的 反 馈 , 保 证 1 . 3对 沉 降 观 测 的观 测 点 的 要 求 沉 降 观 测 点 的位 置
工程 不会产 生很 大的损 失。 下面本 文就 对沉降观 测技术在 要 能够 将 整 个 建筑 反 映 出来 而且 具 有 很 好 的 观 测 位 置 , 将 高层 建 筑 施 工 中 的 有 效 应 用 进行 探讨 。 建 筑 物 的 沉 降 准确 的 反应 出 来 。 对建 筑 物 的 沉 降观 测位 置 1 沉 降观测 的基本 要求 的选 取 一般 的 要 求 是 在 纵横 方 向上 呈 现 对 称 , 相 邻 的观 测 根据沉降观测 的高精度要求 , 可 以在施工 的过程中精 点之间 的距离保持在 1 5 ~ 3 0米之间是最合适 的, 而且观 测 确 的反映 出建筑物在负荷不断增加 的情 况下沉降 的效果。 点要均 匀的分布在建筑物 的周围 , 沉降观测 的观测 点在 建 对于测量 的误差只 允筑物的设计 图纸上都会标注 出来。 还 有就是对建筑物进行 其 对 精 度 的要 求 比较 高。 其 中沉 降观 测 的基 本 要 求 包括 : 的沉降观测要符合建筑物 的每个 阶段 的施 工要求 , 尤其是
中图分类号 : T U 7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l ( 2 0 1 3 ) 2 1 - 0 1 2 8 — 0 2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应用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应用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固有自然资源日渐紧张,就建筑物来说,其中建筑物越建越高成为有效使用土地资源的方法之一。

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对施工有了更多层次的考验,本文就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技术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工业所用以及民用的建筑业不断发展,各种复杂而高层的建筑物日益增多。

因为工程建筑物的兴建,必然会改变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以及建筑物的安全性,并且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以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者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基本要求(一)仪器设备和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有效进行,能准确地反映建筑物在不断增加负荷力之下的沉降情况,必须选择高精度的仪器设备。

对于沉降观测仪器的误差应该小于变形值的十分之一至二十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精度,应该采用精密水准仪器,仪器的水准尺也需要用对环境或者温差的变化影响比较小的铟合金水准尺,如果没有铟合金水准尺,用一般的塔尺量代替时,尽可能用第一段标尺。

对于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沉降观测的施工人员,必须是接受过专业训练,能够非常熟悉沉降仪器的操作方法,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采用最适合工程的观测方法,能够处理观测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问题并且能顺利地完成观测作业。

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2005,25(4).
.
[2]陈 凯李 .公 道 康 现 与 势,路, ,12 . 洪 ,明 路隧 健 研究 状 趋 公 2005 [31罗 , 初.隧 鑫夏才 道病害 级的 状和 分 现 发展.西 探矿工 2006,12. 部 程, [41 京郑 等.随 病害 方法与 刘海 ,佳燕 道 分类 参数贵 研究 代随 设, 化 .现 道建
等级
墓辅分 荃 划所侧 划 辅分
读数 差 { 高 之 差之差
往返 及附 较差
合或环线闭合

单 测站 检测己 侧段高 程双 所 氏5 1
0. 3
} 。 一 .1 }}007石 .2 。 47 . 厂 0 { }0 .5 .3} 「 .2} }0
图 1 所示。
3.6 总结
. ‘
:
‘ 盆

3.6.1 隧道 病害是普遍的 现象, 其原因是 多方面的, 隧道 病 害一方 面大 大降低了车辆
行驶速度 , 一方 面直接威 胁到 隧道 的结 构 和
通过对既有隧道病害的分析, 对公路、 铁路的线路维护、 整 治和工程施工提供了经验。
参考丈鼓
川 罗 温 周东 高 公 道 整治 探讨. 随 设 杰, 泉, 勇 速 路随 病害 技术 道建
,2006(增刊 . )
图 1 引排衬砌裂缝渗漏水断面图
2008 年第2 期
26
比 性一致, 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2.6 沉降观测精度要求 注: 1 当 采用电子水准仪观测时, 基辅分划的读数应为对同一尺 面的两次读数;2 表中n 为测站数。 3、 沉降观测的一般步骤
3.1布 设基准网 点
! 一 一—
2.3.2 标石、 标志埋设后, 应达到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 稳定

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5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 O.21SCI EN CE &TECHN OLOG Y I NFOR M A TI O N 建筑科学1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1.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分析原因并正确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1.2观测时间的要求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

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或大跨结构桥梁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30天/次)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

1.3观测点的要求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此外,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1.4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随着社会 的 发展 建筑设 计施工技 术水平 逐渐走 向成熟, 同时 由于土 地资源 日渐减 少与 人 口增长 , 高层 及 超高层 建 筑物 越来 越 多 。为了保 证建 构筑 物 的 正常使 用寿命 和 建筑 物 的安全 性, 建筑 物沉 降观 测 的必 要性和 重要 性 愈加 明 显 。通 过观 测还 可 以取得 地基 设计 计算 数据 , 究各 种情 况下 地基 和建 筑物 研 的变形 规律 , 制订 预测 地基 变形 的方 法 、确定 各类 建筑 物 的地基 容许 变形 为 值 等 提 供 必 要 的 资料 。 1沉降 观测 的基 本 要求 1 1 仪器 设备 、操 作 人员 由于沉 降观测精度 要求 比较 高, 能够准确 反映建筑 物在 不断加荷作 用下 的 沉 降 隋况, 定测量 误差应 小于 变形 值 的 1 1  ̄/ 0 测量 人 员必须接 受专 业 规 / 0 12 , 及 技 能培训, 够熟 练掌握 仪器 操作规 程 , 能 能针对 不 同工程特 点 、具体 情况 采 用 不 同的观测 及观 测程序 , 对实施 过程中 出现 的问题能够 分析 原因并正 确的运 用 误 差理 论 进 行 平 差,做 到 按 时 、快 速 、精 确 地 完成 每 次 观 测 任 务 。 1 2 观 测 时间的要 求 建筑物 沉 降观测对 时 间有严格 的要 求, 特别 是首次 观测 必须按 时进 行, 否 则沉 降观测得 不 到原始 数据而 影 响测量 结果 。各阶 段 的复测必 须根据 工程 进 展情况 进行, 得漏 测或补 测 。相邻 的两次测 量 时间称 为一个 观测 周期 , 不 一般 高层建 筑物 的沉 降观测 按一定 的 时间段 为一 观测周 期或 按建筑 物 的加荷 情况 每升 高一层 为一 个周期, 无论 采取 何种方 式都必须 按施 测方案 中规定 的观测 周 期准时进行 。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应用论文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应用论文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建筑设计施工的技术水平也日趋成熟和完善,与此同时,物质文明和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也因为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产生了突出的矛盾。

高层建筑物或者超高层建筑物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筑物得安全性以及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并且为以后的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提供相应的沉降参数或者完全可靠的资料,建筑物沉降的观测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技术;应用;浅谈现行的相关规范也对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技术进行了规定,高耸构筑物、连续生产设施基础、重要古建筑物、高层建筑物、滑坡监测以及动力设备基础等等都要进行沉降的观测。

特别是在那些高层建筑物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沉降观测进行应用,并且加强其过程监控,对施工工序进行指导,预防在其施工过程中不均匀沉降的出现,及时的进行信息的反馈,这样做能够为勘察的设计部门提供可靠、详尽的一手资料。

并且避免了因为沉降造成的建筑物主体结构破坏,或者是产生影响结构的使用功能裂缝,最终造成经济的巨大损失。

下面,笔者就对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1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1.1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特征一般来说,高层建筑施工中具有以下的特征:1.1.1 高层建筑施工中特征之沉降量比较大由于高层建筑施工中路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粉粒以及黏粒,并且天然含水量很大,粘粒的含量也很高,一般的孔隙比是e>1.0,所以,受到负荷以后其压缩量大,高层建筑施工路基中的沉降量远远超过一般的路堤沉降量。

1.1.2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特征之侧向变形比较大在饱和软土受到负荷的初期,软土中的水并不能得到及时的排除,这就使软土的土体更加容易被侧向挤出,并且会随着水的排除而逐步排除,高层建筑施工中土体进行收缩,就促使了高层建筑施工中竖向沉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沉降观测技术也得到广大施工技术人员的重视。

根据本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的一些经验,简单阐述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

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
筑物在不断加荷作用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铝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铝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

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

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个观测周期(如:次/30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1观测点的要求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再就是,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
别要考虑到装饰装修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构)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

再未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一般性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我们在沈阳千缘爱语城小区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就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往返校差,复核或环线闭合差:δh=σa-σb≤1/√n;n表示测站数。

(或δh=σa-σb≤1/√l;l表示观测线路距离)。

前后视距:≤30米。

前后视距差:≤1.0米。

前后视距累积差:≤3.0米。

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毫米。

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2级别。

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复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二、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

要求:
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100米。

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

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米)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
沉降观测点布置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沉降观测
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定后及时进行。

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周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

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

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水准测量后,各观测点可根据基准点计算高程,用c表示;首次观测高程用c0表示,相邻观测期的沉降量si=ci-c(i-1)累计沉降量=c(n-1)-c0 也可以用 si+s(i-1)+s(i-2)+...+s1 5统计表汇总
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

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

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

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

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我们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

特别座在沉陷性较大的地基上重要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观测显得更为重要。

利用沉降曲线还可以计算出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度:
q=|δcm-δcn|/lmn;δcm,δcn分别为m,n点的总沉降量;
lmn为m,n点的距离。

对沉降观测的成果分析,我们可以找出同一地区类似结构形式建筑物影响其沉降的主要因素,指导施工单位编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正确指导施工大有裨益,同样也为勘察设计单位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设计出更完善的施工图纸。

三、探讨的两个问题
(1)在沉降观测过程中,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不是单边下行光滑曲线,而是起伏状现象。

这就分析原因,进行修正。

①第二次观测出现回升,而以后各次观测又逐渐下降。

可能是首次观测精度过低,若回升超过5mm时,第一次观测作废,若回升5mm内,第二次与第一次调整标高一致。

②曲线在某点突然回升
原因:水准点或观测点被碰动所致且水准点碰动后标高低于碰前标高,观测点碰后高于碰前。

处理措施:取相邻另一观点的相同期间沉降量作为被碰观测点之沉降量。

③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
原因:一般水准点下沉所致。

措施:确定水准点下沉值,与高级水准点符合测量,确定下沉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