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地图标准

合集下载

专题地图编制

专题地图编制

专题地图编制1. 简介专题地图是一种通过地理信息可视化手段来表达特定主题的地图。

与普通地图相比,专题地图强调对特定主题的关注,通过使用不同的符号、颜色、阴影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地理数据的分布情况和相关属性。

专题地图常用于展示人口密度、气候变化、经济发展、环境状况等主题,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数据。

2. 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专题地图的制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数据采集和准备首先,需要采集与所要表达的主题相关的地理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等。

常见的数据来源包括统计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等。

在数据采集之后,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清理和整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这包括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并进行数据的统一格式和单位转换等。

2.2 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在数据准备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对应主题的统计结果。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聚类分析、热力图分析、空间插值等。

接下来,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可视化方式来表达地理数据。

常见的可视化方式包括色块地图、点状图、等值线图等。

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或可视化工具来实现数据的可视化。

2.3 设计和样式设置专题地图的设计和样式设置是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合适的符号、颜色、阴影等样式元素,可以增强地图的可读性和表达效果。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图的主题和受众。

合适的样式设置可以更好地传达地理数据的含义,并提供直观的视觉效果。

2.4 导出和发布制作完成后,需要将专题地图导出为适当的格式,以便于分享和使用。

常见的导出格式包括图片文件(如PNG、JPEG)、动态交互式地图(如SVG、HTML)等。

在发布专题地图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平台和渠道。

可以将专题地图发布在网站、移动应用等,以便于用户查看和交互。

3. 专题地图的应用领域专题地图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3.1 城市规划专题地图可以用来分析城市的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等,帮助规划部门和城市管理者做出合理的决策,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九章 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14

第九章 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14

显示现象质量与数量特征---动线法、定点符号法、分区图 表法;
测 量 地 图 学
江 西 师 范 大 学
四、专题内容表示方法的特点 专题地图由于它涉及的内容很广泛,种类就很多, 所用的表示方法也很多样,一种表示方法可以用于表示 多种现象,一种现象亦可以运用多种表示方法,因此专 题地图没有统一的、固定的表示方法。 尽管地图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它们所用的表 示方法归纳起来不过十余种,最常用的是定点符号法、 线状符号法、范围法、底色法、等值线法、定位图表法、 点值法、分级统计法、分区统计图表法和运动线法等。
2、表示某一段月份内、年份内的:如2—10月的 游客数,2000—2003年各年度的经济总收入等。
3、某年度内的周期性变化:如某年内各月的气温 变化、降水变化等。
点状分布
测 量 地 图 学
江 西 师 范 大 学

空间分布特征
线状分布 面状分布 特殊时刻

时间态特征
一段时间内 年度周期性
三、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
测 量 地 图 学
江 西 师 范 大 学

比率符号与非比率符号:如果符号的大小与所代表的数量指标保持一 定的比率关系,这种符号称为比率符号,又可以分为绝对比率符号和 任意比率符号两种。反之为非比率符号。如居民地符号 绝对比率符号:符号面积的大小与所代表现象的数量指标成绝对正比 关系。要求精确计算代表每个数量指标符号的面积,所以必须规定符 号的准线与比率基数。 准线:系指确定符号面积的基准线,如圆的半径、三角形的高、正方 形的边以及其它几何图形的底边等。
测 量 地 图 学
江 西 师 范 大 学
把图形与颜色配 合使用,可以用 同一种定点符号 表示有两个以上 含义的类别(某 个现象)。因此 常常用一者表示 表示空间要素最 主要最本质的差 别,而用另一者 符号图形表示次 要的差别。

专题地图编制

专题地图编制

第一章1专题地图有哪些基本特征?答:与普通地图相比,专题地图有以下特征:(1)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特别完备而详细的显示,而其他要素的现实则较为概略,甚至不予显示。

(2)内容更加广泛多样.(3)不仅可以表示现象的现状及其分布,而且能表示现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2。

专题地图由哪些方面的要素构成?专题地图有三个方面构成,即专题地图的数学要素、专题要素和地理地图要素1)数学要素:坐标网、比例尺、地图定向等内容2)专题要素:专题要素是专题地图内容的主体。

可以表示一种或多种要素3)地理底图要素:地理底图是以普通地图为基础,根据专题内容的需要重新编制的.专题内容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地理基础,两者分别处于不同的层面:表现地图主题的专题内容以各种符号组成第一层面,地理底图则以较浅淡的色彩作为第二层面。

两者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地理底图是专题地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3 、专题地图按其内容的专题性质,通常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地图(地势图、地质图、地球物理图、地貌图、气象气候图、水文图、土壤图、植被图、动物地理图、综合自然地理图)、人文地图(政区、人口、经济、文化、历史地图)和其他专题地图(航海图、航空图、某种军用地图、城市地图、规划设计地图等);从其内容的数据特征可分为:定性数据、定量数据(含分级数据);按其内容在地图上的概括程度,可分为:解析型图、合成型图和综合型图三种;按数据特征分类:1。

定性数据2。

定量数据按专题现象概括程度分类: 1。

分析图(解析图)2。

组合图(多部门图)3.综合图(合成图)按用途分类:1.普通地图2。

专题地图4、说明学习专题制图课程对学习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两课程的关系p7-p8第二章1。

等值线法用于什么样分布特征的现象?答:定量数据的表示方法—等值线法,是专题要素数值相等的连线,如等高线、等温线等。

等值线可以显示地面和空间连续分布且均匀渐变的现象,并能说明这种现象在地图上任一点的数值和强度。

地理必修单元活动学用专题地图

地理必修单元活动学用专题地图

选择合适的地图表达方式
根据需要表达的地理信息选择合适 的地图类型,如地形图、气候图、 人口分布图等。
选择合适的地图符号和颜色,以便 清晰地表示地理特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选择合适的地图比例尺,以便清晰 地展示地理信息。
注意地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避免 误导读者。
注重地图的美观性和易读性
完善和校对
检查地图的完整性和准确 性
核对地图上的地名、地理 特征等信息
调整地图的比例尺和方向
优化地图的视觉效果,如 颜色、线条等
03
地理必修单元活动学用专题 地图的应用场景
地理教学
地理必修单元活 动学用专题地图 在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必修单元活 动学用专题地图 在教学中的优点
造新的地图产品和服务
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地理必修单元活动学用专题地图的发展趋 势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合作与交 流。
未来地理必修单元活动学用专题地图的发 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 历史、政治、经济等。
未来地理必修单元活动学用专题地图的 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与其他领域的融合, 如环境保护、城市规划、旅游等。
未来地理必修单元活动学用专题地图的 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国家和地区 的合作与交流,以促进全球地理教育的 发展。
20XX
THANK YOU
汇报人:
图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05
如何提高地理必修单元活动 学用专题地图的质量
提高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
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选择权威 机构发布的数据
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 软件进行制图,保证地图的准确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专题地图制图

专题地图制图

专题地图制图复习1.专题地图的特点:(1)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特征完备而详细地显示,而其他的要素显示较为概略或不显示,表达比较深刻;(2)内容更加广泛多样,表示内容可以是普通地图上所没有的,有时是地面上根本看不到的或者无法测量地理事物;即不仅可以表示空间分布,而且可以表示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3)具有编图资料丰富、制图工艺复杂、反应事象多样等的特点;(4)具有特定的符号系统和多样性的表示方法;(5)外观上具有“图形丰富、形式多样、符号简洁和图面清晰”的特点。

3.专题地图的构成:(1)数学要素专题地图的数学要素包括坐标网、比例尺和地图定向。

在专题地图中,对人文经济现象的表示一般是其相对宏观的态势及其在区域间的对比,因此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

在这种地图上,坐标网为地理坐标网——经纬网;控制点不表示;地图定向则以中央经线为正北方向。

(2)专题要素专题要素是专题地图内容的主体。

可以根据地图的主题和用途要求进行不同的设计和表示。

(3)辅助要素描述区域地理状况的水系、植被、交通网、境界线、地貌等要素(地理基础要素),是作为专题地图的底图存在的,表示这些地理要素的地图称为专题地图的底图。

底图具有确定方位骨架作用,是确定专题要素的控制系统,底图中的要素就是地理底图要素。

4.专题地图的分类(1)按照内容分类:专题地图按照内容性质划分,可以分为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和其它地图。

1)自然地图①地势图:主要表示地貌、水系,以显示区域的地形起伏特征。

②地质图:显示地表各种岩层的分布,并反映它们的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和发展。

③地貌图:反映地表形态的外部特征、类型、形成发展及其地理分布。

④气象气候图:反映地表气象、气候情况,包括太阳辐射、地面热力平衡、气团、气旋、锋面、气温、降水以及气候区划等。

⑤水文图:显示海洋水文和陆地水文现象,包括潮汐、洋流、海水温度、海水密度、海水盐分、湖泊水文、径流深度、径流系数等。

⑥土壤图:反映地表土壤的外部特征、类型及其地理分布。

第四章_专题地图设计

第四章_专题地图设计
一般将国内全开纸为基础的开度形式成为正度,以 张。最常用到的纸张尺寸是 A4,它的大小是297 国际通用尺寸为基础的开度形式成为大度,如大度 乘以 210毫米 A型纸(1189×841mm)
为了书刊装订时易于折叠成册,印刷用纸 多数是以2倍数来裁切
正度纸张 787×1092 mm
全开纸裁切方法的示意图
一、加色法混合
也叫色光混合、正混合,是指利用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色光混合,构成新的色光的方法。 特点:混合出的新色光明度增高,明度是参 加混合各色光的明度之和。
1、色光三原色
即:红色(R)、绿色(G)、蓝色(B)。
色光三原色可以混出其它任何色光,但这三 种色光却不能由光谱中的其它色光混合得到。
2、色光三间色
色彩的视觉心理感受
(1)色彩的冷暖感
暖色:可使人联想到火焰、太阳、灼热的金
属等的色彩,如:红色、橙色、橙黄色等
冷色:可使人联想到水、冰雪、天空、阴影
等的色彩,如:青色、蓝色、蓝绿色等
中性色:不暖不冷的色彩,如:绿色、紫色、
黑色、灰色、白色等
(2)色彩的轻重感
明度(最主要因素):明度高的色彩感觉轻,
2、明度(value,简写为V)
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叫亮度(brightness 或lightness)。 色彩的明度取决于人眼所感受的辐射能 的量,由于物体反射(透射)光量的不同, 就会产生明暗强弱的差异。
相同彩色物体或消色物体表面反射率越 高,它的明度就越高。即、越接近白色明度 越大;越接近黑色,明度越小。

在用途、内容、量测精度要求和表示方法确定
后,依据大小纸张确定比例尺
制图纸张简介

印刷用纸的种类: 新闻纸,胶版纸,凸版纸,凹版纸,

地图编制专业标准

地图编制专业标准
能够按照国家技术标准独立完成上述业务范围内第1项中二种比例尺以上地图编制任务,或者具有独立完成第2、3项的省级项目的地图作业能力。
能够按照国家技术标准独立完成一种比例尺以上地图编制任务,或者具有独立完成地(市)及其以下区域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的编制任务的能力。
作业限额
无限额限制
除专业范围第6项以外的省级区域范围内的地图
除专业范围第5、6项以外的市(地)级区域范围内的地图
地图编制专业标准
专业范围
考核指标
考核内容
考核标准
备注
甲级
乙级
丙级
1、地形图编制
2、普通地图(集、册)
3、专题地图(集、册)
4、特种地图制作
5、电子地图制作
6、导航电子地图制作
7、地图制版
人员规模
测绘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人)
40人(高级4,中级12)
25人备
图形编辑工作站
10台
5台
2台
编图软件和微机等其它配套设备齐全。
从事特种地图制作、电子地图制作、导航电子地图制作、地图制版的应当具备相应的配套设备。
图形扫描仪
2台
1台
1台
A1幅面以上绘图仪
1台
1台
彩色绘图仪
1台
生产能力、技术水平
能够按照国家技术标准独立完成上述业务范围内第1项中三种比例尺以上地图编制任务,或者具有完成第2、3项的国家级或省级项目的地图集(册)的设计、编制作业能力。

【地图学】第七章(第二节)专题地图.解读

【地图学】第七章(第二节)专题地图.解读
专题要素表示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十一种:定点 符号法、定位图表法、线状符号法、等值线法、 动线法、范围法、质底法、点值法、分区统计 图表法、分级统计图法。
表示方法
定点符号法
定义:表示呈点状分布的物体,采用不同的形
状、尺寸、颜色的符号,表示物体的位
置、数量、质量特征,符号定位于物体
的实际分布位置上。
设计特点:定点符号法实质是点状符号的设计。
2、地理底图的类型及其内容 (1)工作底图:是编绘专题要素用的地理基
础。内容详细,利于专题内容转绘,国家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常作为工作底图。 (2)出版底图:成图时用的地理底图。内 容简略,主要作用是体现专题内容与有关 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 出版地图在删减工作底图要素上形成的。
(三)表示方法的选择
2、编图资料的分析评价 (1)政治性 集中体现于地理底图的编制,主要有涉及国家
主权、立场方面。 (2)科学性 指资料可靠及精确的程度。 (3)完备性 根据设计中的专题地图所要表示的内容来评价
资料的完备程度。 (4)现势性
3、资料的加工处理 地图资料的概括 影像资料的信息提取 统计数据的加工处理
(二)地理底图的编制 1、地理底图的作用 (1)建立专题地图的控制及骨架 (2)揭示专题内容与地理背景之间的 分布规律。
范围法的轮廓表达:精确、概略。
表示方法
质底法(类型图、区划图)
定义:质底法用不同的底色或符号区分全制图 区域内各种现象的质量差别。图面被各类面状 符号所布满。
特点:不同质量的现象不能重叠,全区也不能 出现空白。
质底法:常用于地质图、
地貌图、土壤图、植被图、 土地利用图、行政区划图、 自然区划图、经济区划图 等。(类型图、区划图)
表示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第七篇
主题类一级子类二级子类 三级子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七篇
主题类一级子类二级子类 三级子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图测绘技术应用
名 顺序量表 间距量表 比率量表 专题内容说明 地图文本记录 数学基础说明 坐标系 投影 比例尺 地理底图说明 底图符号化原则 信息概括原则 图历记录 作者及编制时间 使用资料记录 资料(数据)处理记录 地图文字说明 文本 作者及编写时间 使用资料记录 资料(数据)处理记录 版权说明 图书在版编目( ’())数据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称 说 明
地图测绘技术应用
名 县级 乡、镇级 地形 高程点 等高线 数字高程模型 地面特殊地物 自然景观地物 人文地物 其他地物 地理单元 综合自然地理单元 遥感图像类型识别单元 地势单元 地貌形态单元 地表物质单元 统计单元 行政单元 邮政分区单元 专题信息 自然条件 地质 普通地质 构造地质 新构造 第四纪地质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地貌 地貌区划 地貌类型 称 说 明
地图测绘技术应用
名 民族构成 综合经济 工业 农业 服务业 国民生产统计 国民收入统计 财政统计 对外经济贸易 文化教育 教育 科研 文化 历史 医疗卫生 体育 医疗病理 卫生 生态环境 自然灾害 水灾 旱灾 风灾 冰雹雪灾 森林火灾 滑坡、泥石流 地震 病、虫灾害 生态环境变化 植被指数变化 水质变化 称 说 明
— $#"! —
第七篇
主题类一级子类二级子类 三级子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信息分类、编码原则与方法
$"# 信息分类原则 /)本标准规定了专题地图信息的宏观分类体系。 7)以专题地图的内容信息为主要分类对象,适当兼顾地图的数学基础、符号化方 法和地图说明信息等各种制图要素。 1)以定位信息为主体,建立宏观的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体系。 8)基础地理信息与各相关专业的一级分类信息一致,或是一级以下的集成信息。 -)以线分类为主,以各种定位信息为基础,组成一个多层次的整体。同时,各层 信息均保持自身的开放性、可扩充性。 $"! 信息编码原则 /)等长性原则,无论分类体系中级数多少,其代码长度相等。 7)唯一性原则,每一代码都唯一地表示某一类、某一级或某一种特定的要素,同 时每一类、每一级或每一个特定的要素有专一的代码,亦即建立数据项与代码之间一一 对应的关系。 1)可扩充性的原则,分类的容量和数据的类别将随着系统的发展而增加或减少。 编码体系为此提供较大的扩充空间。 8)合理性原则,编码体系的结构与信息的分类体系相适应,反应客观系统的层次、 机理及其相关联系的特性。
地图测绘技术应用
名 特殊地貌 气候 气候区划 气候类型 水文 流域分区 水文区划 水质分区 土壤 土壤区划 土壤类型 土壤母质 土壤养分 土壤化学 植被 植被区划 植被类型 动物 动物区划 动物分布 自然保护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类型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土地规划 土地权属 水资源 水资源分区 水资源利用分区 称 说 明
— $#"! —
第七篇
主题类一级子类二级子类 三级子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图测绘技术应用
名 称 说 明
土壤养分变化 水土流失 荒漠化 土壤侵蚀 环境污染 空气污染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附加信息 图例 符号系统 点状符号 线状符号 面状符号 体状符号 色彩体系 地图表示方法 个体符号法 线状符号法 等值线法 范围线法 质底法 量底法 点值法 定点统计图表法 分区统计图表法 分级统计图形法 运动线法 格网法 制图指标量化测度 名义量表 又称“定名量表” 又称“动线法” 又 称“点 描 法” 、 “点数法”




基础地理信息 地理格网 经纬网 控制点 水系 河流 运河、渠道 湖泊 水库 沼泽 海域 居民地 首都 省级行政中心 特别行政区中心 地、市级行政中心 县级行政中心 镇、乡级行政中心 村庄 交通、通讯 铁路 公路 通讯设施 能源设施(油、气管线) 航空线 航海线 行政区 国家级 省级 特别行政区 地、市级
— !#"! —
第七篇
! 分类代码表
地图测绘技术应用
主题类一级子类二级子类 三级子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理基础
— $#"! —
地图测绘技术应用
名 水利工程 矿产资源 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 能源矿产 森林资源 用材林 经济林 海洋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 人文景观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管道 邮电通信 邮政 电信 社会经济 人口 性别构成 年龄构成 文化程序 职业构成 人口变动 称 说 明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page 1
第七篇
地图测绘技术应用
附: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 # $ %&’%(—)**%
%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专题地图宏观信息的分类体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建立专题地图数据库及制作相关数字;# 专题地图 +,-./+01 ./2 专题地图是突出表示某一种或几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特征的地图。除了普通地图和地 形图以外的地图,均属于专题地图之列。 !"! 专题地图信息 +,-./+01 ./2 03456./+053 专题地图信息是突出表示某一种或几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特征的地图信息。
— $#"! —
第七篇
主题类一级子类二级子类 三级子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