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_F题_测评分析

合集下载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方向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方向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方向1)仪器仪表方向:音频信号分析仪:2021年a题数字取样示波器:2021年c题简易频谱分析仪:2021年c题简易逻辑分析仪:2021年d题低频相位测量仪:2021年c题数字存储示波器:2001年b题频率特性测量仪:1999年c题数字工频多用表:1999年b题简易数字频率计:1997年b题轻便rlc测量仪:1995年d题仪器仪表方向训练重点:内容:包含信号产生、采集、存储、分析、处理、显示、控制等信号处理环节中的大部分或全部。

类型:分成时域分析处置和频域分析处置两大类。

难点:强调速度、处理能力、显示性能等。

需要通过构建新技术硬件平台及运用信号处理算法来实现。

系统中的部分任务需要在训练阶段完成。

训练:dds任一信号产生、高速/宽带演示电路、滤波器、高速adc/dac取样与录像、高速数据存储(fifo)、算法(fft、卷积、有关、数字滤波等)、表明技术(lcd、绘图、实时曲线等)、弱实时性mammalian多任务软件设计、fpga/cpld与单片机的USB、仪器仪表原理、各类电参数测量、等内容。

2)电路系统方向:宽带直流放大器:2021年c题轻便程控滤波器:2021年d题正弦信号发生器:2021年a题宽带放大器:2021年b题压往下压l/c振荡器:2021年a题任一波形发生器:2001年a题轻便测量放大器:1999年a题录音与录像系统:1999年e题新颖信号源制作:1995年b题电路系统方向训练重点:内容:偏重概念和指标。

涉及到各类经典单元模块电路,及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新实现方法、性能指标测试方法等。

类型:分成功能型(轻在新方法)和指标型(轻在崭新设计思路)两大类。

难点:特别强调指标,通常经典设计、通用型ic就是难以完成的。

训练:(程控)放大器、(程控)滤波器、振荡器、dds任一信号产生、基本演示调理电路、电性能指标测试(电阻、增益、频宽…)、拓展设计思路等。

3)功率电子方向:光伏发电演示装置:2021年a题电能搜集充电器:2021年e题开关型稳压电源:2021年e题数控恒流源:2021年f题三相正弦变频电源:2021年g题高效d类放大器:2001年d题直流稳定电源:1997年a题实用音频放大器:1995年a 题功率电子方向训练重点:内容:小电流、大功率、三相电、斩波、dc-ac低电压、dc-dc开关电源、变频驱动、class-d功放、光伏发电、并网、mppt算法,等电力电子领域的新技术。

液体点滴速度控制教学实验装置的设计

液体点滴速度控制教学实验装置的设计

液体点滴速度控制教学实验装置的设计◆王 强单片机的教学实验在信息电子专业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使同学们掌握单片机的开发系统的基本知识,本文设计了一个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控制的实验装置,该装置能够由人工设定点滴速度,并能根据监测到的点滴速度通过控制算法达到设定速度,而且调整时间较快。

该装置不仅可以很好地应用到教学实验中,并且还可以推广到实际应用中。

点滴速度自动控制装置教学装置一、前言在传统医疗过程中,给病人输液一直采用人工观测和人工调节点滴的速度,点滴的监控受到医务人员责任心和熟练程度的限制,给病人和医疗过程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同时,现阶段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它的薄弱之处,大都处于滞后、分散、针对性不强、系统性不够、综合性不强等低层次循环状态,师生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造成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某些岗位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紧缺。

为此,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出实践性教学的最大功效。

其有效措施之一,就是配合一些优秀的实验教学模型,开展设计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实验和实习教学。

对实验教学模型有几点主要要求:(1)系统性;(2)新技术的综合性;(3)设计性;(4)直观性。

本文将89C51单片机用于对输液实验装置的设计,实现键盘设定输液速度,通过传感系统来确定点滴速度和对液位警戒线的检测,利用LED 数码显示屏实时显示,通过电机控制储液瓶的高度来达到控速的目的,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二、硬件设计系统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主要包括单片机系统、液滴探测、液位检测、报警输出、步进电机控制、看门狗等电路。

单片机系统选用AT89C51,内含4K 字节的EEPRO M ,便于研制阶段反复调试和修改;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使得当系统掉电、上电后程序可以恢复正常,本文设计了看门狗硬件电路。

图1 系统的整体结构图1.点滴速度检测滴速检测是采用LM339过零比较电路,采用红外发射—接收对管作为液滴检测器件,根据接收到的光强的强弱判断是否有液滴滴下。

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设计
( 三 )执行 机 构
( 三 )R S 一 4 8 5接 口 电路
R S 一 4 8 5 最小 型由两条信号 电路线组成 。每条连接 电路有接大地参 考点 ,这 电缆能支持 3 2个发送, 接收器对 。为了避免地 面路 电流 ,每个 设备都要接地 。这电缆包括连至每个设备 电缆地 的第三信号参考线 。
方案一 :采用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具有 良好的起 、制动性能 ,
易于在广泛范围 内平滑调速 , 并且直流 电动机 的主磁通 l i 电枢 电流相互
独立 ,可以分别对它们进行控制 ,容易得到满意的动 、静态性能 。但其 不能定位 ,就是采用变速齿轮箱锁定 , 定 位也不会精确 ,而且转子发热 多 ,电 机 效 率 低 。 方案 二: 采用步进 电动机 。 步进 电动机可 以用数字信号直接进行开 环控制 ,易于起动 、停止 、 反转及变速 ,响应性也好。 ( 四 )显 示 界 面 模 块 这是决定系统使用是否方便的关键。 方案一 :采用 L E D显示 。显然这 只能显示非常有 限的符号和数码 对于本设计功能是不相适应的 。 案 二:采用点阵式 L C D显示 。这 是最为 复杂 的实现 ,需要完成 人揖的显示工作 , 但其功 能也是最 强大 的。 采用点阵式 L C D, 配合 F l a s h R OM 中的汉 字库 ,可以实现汉 字 显示 ,并将 点滴速度 显示 明确 ,使 用 户 自定义非常办便 。 权衡之后 , 我们决定选厢 方案二 , 它实现了用户设 定的实时显示 和 全 中文界 面,使界面非常之亲切 ,增强 了 人机交互性 。 ( 五 )系统 方案 框 图 £站 、从站控制系统均采用单 片机 8 _ 9 C 5 2为核心,系统框图如图 1 。 …于单片机 、_ 乜 动机 、 滴液传感器形成 了 闭环系统,反馈环节不断的进行 补偿, 系统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考虑到从站功能全部一致 , 只画m一路。 l L ’ i _ - Ⅲ 1 r i Ⅷ _ ]i i ; l 竺 H H I r ]

点滴输液监控系统

点滴输液监控系统

摘要:常见的医疗输液管只能进行人工调节速度,速度调节不准确,不易控制,有时速度过快还会对病人造成不良反应,而且常因疏忽大意发生血液回流现象,作为医疗过程,医务人员也需要对输液过程进行监控,为此研究点滴速度控制器就显得非常必要。

目前市场上的点滴速度控制产品主要是输液泵,此种设备控制精度高,功能强大,适用于高要求场合,但价格较贵,而且使用前后都要进行清洗,不太方便。

针对以上情况本文设计了一种方便实用、低成本的点滴速度测控系统。

本系统的特点:自动检测输液液位,并能将各床位液位和输液速度信号传送至护办室,在护办室对多个病房各个床位的输液情况进行巡回检测和显示。

当液位低于设定下限值,输液速度过高或过低,在护办室和相应床位处发出声光报警,提醒护理人员及时处理,采用一种变介电常数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

通过对不同宽度电极下传感器电容与对应液位的分析,发现液位处于输液瓶上部圆柱段时电容与液位高度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而在下部呈现非线性;传感器灵敏度随电极宽度的增加而近似线性提高。

同时发现传感器灵敏度与液位下降速度相关。

进而建立了传感器数学模型,分析影响传感器灵敏度的因素和机理。

本装置硬件部分为电容式传感器,其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固有频率高,动态响应时间短,软件部分用单片机实现,实现多路信号采集处理、参数设置、异常报警和报警取消,总线通信等。

关键词:静脉输液,液位检测,电容式传感器,电极,极化Abstract: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the automatically measuring settings, special medical person has to ward them. This aggravates the patient's mental burden and the nursing persons' working burden. This also handicaps the synthesis management of the ward.The system is developed to measure infusion liquid level and infusion speed. The system automatically transports the detecting signal to the nursing office. In it the infusing situation of every bed in every sickroom is displayed. When the infusion liquid level is under the given lower limit and the infusion speed is much faster or lower, the alarm will be made in nursing office and corresponding bed to remind the paramedic to deal with it, a variable- dielectric-constant capacitive sensor is designed. The experimental data is obtained with the use of electrodes of different width. By analyz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it is found that the sensitivity affected by the speed of infusion. The model of the sensor is presented and then the affecting factors and the mechanism on the sensitivity are discussed.The hardware device part of the capacitive sensor, its simple structure,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high natural frequency, dynamic response time is short. software with MCU, multi-channel signal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parameter setting, unusual warning and alarm canceled, Bus communications and so on.Keywords: vein infusion, liquid level measuring, capacitive sensor, electrode, polarization目录第1章绪论 (1)1.1 引言 (1)1.2 国内外点滴输液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1)1.3 课题目的和意义 (2)1.4 设计摘要第2章设计要求和具体指标要求2.1 任务要求2.2 主要技术指标第3章设计方案比较与论证 (3)3.1 液体点滴检测方案 (4)3.2 速度测量方案 (4)3.3 滴速检测的软件设计方法 (5)3.4 警戒液面检测方案 (5)3.5 键盘方案 (6)3.6 显示方案的选择 (6)3.7 液体点滴速度控制方案 (6)3.8 电机的选择 (7)第4章系统电路设计 (8)4.1 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设计 (8)4.2 键盘显示电路 (9)4.2.1 键盘工作原理 (10)4.2.2 七段LED数码显示器 (11)4.3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11)4.3.1 滴速检测电路 (11)4.3.2 液位检测电路 (14)4.4 驱动控制电路 (15)4.4.1 步进电机的单片机控制 (15)4.4.2 步进电机的驱动 (16)4.5 报警部分设计与实现 (17)4.6 电源电路的设计 (17)4.7 部分元器件说明 (18)3.7.1 A T89S51引脚说明 (18)4.7.2 集成电压比较器LM324 204.7.3 移位寄存器74164 (21)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22)4.1 主控制模块 (22)4.2 滴速检测程序设计··234.3 液位检测和报警程序设计 (24)4.4 键处理子程序的设计与实现·254.5 显示子程序 (26)4.6 步进电机控制点滴速度程序·27第5章系统的调试及结果 (29)5.1 系统调试环境 (29)5.2 硬件调试 (30)5.2.1 单片机系统电路调试··305.2.2 数据采集电路的调试··305.2.3 键盘显示电路调试 (30)5.3 软件调试 (31)5.4 调试及测试仪器 (31)结论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4)附录1液体点滴速度监控器总体程序35附录2系统原理图··45附录3实物照片 (46)第1章绪论第1.1节课题背景随着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医疗设备领域正在悄悄的发生着一场信息化的革命。

液体点滴测速

液体点滴测速

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一、方案论证及选择1、系统总体框图如下:2、滴速检测部分为了检测液滴下落的速度并且将其转换为电信号,需要利用适合的传感器来完成。

方案一、利用光电传感器,将其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在滴斗的两端。

当液滴下落时,通过光电传感器的瞬间,由于水对光的折射作用,会使接收端接收到的可见光能量降低,以此进行计数,再传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完成检测速度功能。

方案二、利用主动式红外发射接收传感器,液滴下落时,利用其对红外线的吸收和折射能力,是红外接收在液滴下落至红外线发射接收通路上时接收红外线发生衰减,来进行规律性的计数,完成检测速度功能。

方案三、利用导线自制一对探针置于滴斗内,在液滴落下的瞬间,利用液滴导电性使两个探针导通,以达到检测的目的。

方案一利用水对可见光的折射来计数,对于题目要求的无色液体来说,谁对其吸收能力很弱,基本上完全靠折射来工作。

而方案二则是利用水对红外线的吸收和折射作用来计数,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应用于无色液体。

方案三则为有损探测,与前两项无损探测相比,局限较大。

综上,选方案二。

3、速度控制部分控制液滴下落速度主要有两种方法:方案一、通过步进电机和滑轮系统控制储液瓶的高度,来达到控制液滴流速的目的。

方案二、通过控制滴速夹的松紧程度来控制液滴流速。

方案一实现较为简便,通过步进电机可方便地实现储液瓶高度的调节,从而达到控制液滴流速的目的,但缺点是调节储液瓶移动的距离比较大,所需时间比较长,而且储液瓶高度与流速的关系非线性,并且没有现成的公式可以利用,而只能去足够多的采样点,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大致的经验公式。

在自变量(储液瓶移动距离)变化范围较大的情况下,这项工作更为繁杂。

方案二控制滴速夹移动的距离很小,但是滴速夹的松紧调节过程中,移动距离、移动阻力等参数难以计算,用机电系统实现起来较为困难。

综上,我们选择方案一。

4、电机驱动模块方案一、采用集成驱动芯片,再利用单片机驱动。

方案二、采用分立元件构建与集成驱动芯片等效功能的电路,驱动信号较之方案一复杂。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方向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方向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方向1)仪器仪表方向:音频信号分析仪:2007年A题数字取样示波器:2007年C题简易频谱分析仪:2005年C题简易逻辑分析仪:2003年D题低频相位测量仪:2003年C题数字存储示波器:2001年B题频率特性测量仪:1999年C题数字工频多用表:1999年B题简易数字频率计:1997年B题简易RLC测量仪:1995年D 题仪器仪表方向训练重点:内容:包含信号产生、采集、存储、分析、处理、显示、控制等信号处理环节中的大部分或全部。

类型:分为时域分析处理和频域分析处理两大类。

难点:强调速度、处理能力、显示性能等。

需要通过构建新技术硬件平台及运用信号处理算法来实现。

系统中的部分任务需要在训练阶段完成。

训练:DDS 任意信号产生、高速/宽带模拟电路、滤波器、高速ADC/DAC采样与回放、高速数据存储、算法、显示技术、强实时性并发多任务软件设计、FPGA/ CPLD 与单片机的接口、仪器仪表原理、各类电参数测量、等内容。

2)电路系统方向:宽带直流放大器:2009年C题简易程控滤波器:2007年D题正弦信号发生器:2005年A题宽带放大器:2003年B题压控L/C振荡器:2003年A题任意波形发生器:2001年A题简易测量放大器:1999年A题录音与回放系统:1999年E题实用信号源制作:1995年B题电路系统方向训练重点:内容:偏重概念和指标。

涉及到各类经典单元模块电路,及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新实现方法、性能指标测试方法等。

类型:分为功能型和指标型两大类。

难点:特别强调指标,通常经典设计、通用IC是难以完成的。

训练: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DDS任意信号产生、基本模拟调理电路、电性能指标测试、开拓设计思路等。

3)功率电子方向:光伏发电模拟装置:2009年A题电能收集充电器:2009年E题开关型稳压电源:2007年E题数控恒流源:2005年F题三相正弦变频电源:2005年G题高效 D 类放大器:2001年D题直流稳定电源:1997年A题实用音频放大器:1995年A题功率电子方向训练重点:内容:大电流、大功率、三相电、斩波、DC-AC逆变、DC-DC开关电源、变频驱动、Class-D功放、光伏发电、并网、MPPT算法,等电力电子领域的新技术。

静脉输液流速监控装置设计

静脉输液流速监控装置设计
图2 主站程序 流程 图

块 , 在 电 机 上 装 有 椭球 形控 制 器 ,用 以对 输 液 管 的 流 量 进 行 调 整 。对 伺 服 电机 输 入 控 制 脉 冲 信 号 , 电机 会 将 此 信 号 与 本 身 发 出 的 负 向 脉 冲 信 号 比 对 ,得 出 的 差 值 脉 冲 经 放大 成 为 电机 的驱 动 信
l 渣 I I 5 似
静脉输液 流速监控装置设 计
D es i gn of t he i n f u si on dr i p m oni t or
李宗为 ,张祥忠
L I Z o n g . we i . ZHANG Xi an g . z h o n g
传 感 电 路 , 由高 亮 发 光 二 极 管 与 光 敏 三 极 管 组 成 ,经 过 仿 真 和 实 验 测 试 表 明 效 果 较 好 。 方 案 示
意 图如 图4 所示。
图4 滴 速 及 液 位 监 测 方 式 示 意 图
2 . 2 . 2 滴速控 制方法
在 滴 斗 上 方 的 输 液 管 安 装 伺 服 电 机 控 制 模
滴 速 实 时 监 测 并 将 结 果 无 线 传 输 到 主 站 显 示 ,主
接 收到 报 警 信 号 ,并 能 通 过 主 站 键 盘 输 入 信 号 清
除警 报 信 息 ; 3 )当报 警 信 息经 过 预定 延 时 后未 被 清 除时 , 从 站能 自动 对滴 管进 行 闭路 操作 ,避 免血 液 回
1 )能 对液 滴 进 行 实时 测速 ,并通 过 矩 阵键 盘 的输 入对 滴速 进行 设 定 ; 2 )对 滴瓶 内的液 位 高 度进 行 监 测 , 当达到 报 警 的液 面 时 ,从 站 能 发 出报 警 信 号 ,主 机 能 无 线

(整理)液体点滴测速

(整理)液体点滴测速

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液体点滴速度监测与控制装置,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二、要求1、基本要求(1)在滴斗处检测点滴速度,并制作一个数显装置,能动态显示点滴速度(滴/分)。

(2)通过改变h2控制点滴速度,如右图所示;也可以通过控制输液软管夹头的松紧等其它方式来控制点滴速度。

点滴速度可用键盘设定并显示,设定范围为20~150(滴/分),控制误差范围为设定值 10% 1滴。

(3)调整时间≤3分钟(从改变设定值起到点滴速度基本稳定,能人工读出数据为止)。

(4)当h1降到警戒值(2~3cm)时,能发出报警信号。

2、发挥部分设计并制作一个由主站控制16个从站的有线监控系统。

16个从站中,只有一个从站是按基本要求制作的一套点滴速度监控装置,其它从站为模拟从站 (仅要求制作一个模拟从站)。

(1)主站功能:a.具有定点和巡回检测两种方式。

b.可显示从站传输过来的从站号和点滴速度。

c.在巡回检测时,主站能任意设定要查询的从站数量、从站号和各从站的点滴速度。

d.收到从站发来的报警信号后,能声光报警并显示相应的从站号;可用手动方式解除报警状态。

(2)从站功能:a.能输出从站号、点滴速度和报警信号;从站号和点滴速度可以任意设定。

b.接收主站设定的点滴速度信息并显示。

c.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

(3)主站和从站间的通信方式不限,通信协议自定,但应尽量减少信号传输线的数量。

(4)其它。

三、评分标准四、说明1、控制电机类型不限,其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式自定。

2、储液瓶用医用250毫升注射液玻璃瓶(瓶中为无色透明液体)。

3、受液瓶用1.25升的饮料瓶。

4、点滴器采用针柄颜色为深蓝色的医用一次性输液器(滴管滴出20点蒸馏水相当于1ml±0.1ml)。

5、赛区测试时,仅提供医用移动式点滴支架,其高度约1.8m,也可自带支架;测试所需其它设备自备。

6、滴速夹在测试开始后不允许调节。

7、发挥部分第(2)项从站功能中,c中的“异常情况”自行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5为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该方案采 用四相五线步进电机,以四相八拍方式 工作。比如:按 A → AB → B → BC → C → CD → D → DA次 序 通 电 为 正 转 ,带 动 储 液 瓶升高,按 D → DC → C → CB → B → BA → A→ AD次序通电为反转,带动储液瓶
(7)其它功能 不少队在制作中对 于题目中的“其它”要求,动了不少脑筋, 想了不少点子。比如:有的队设计了储液 瓶上升极限保护和报警,以保证调整过
· 41 · 电子世界 2004 年 4 期
校园电子
程中,不至于使储液瓶升得过高而摔 坏;有的队使用了红外遥控;有的设计 有语音提示和报警;有的设计有输液时 间记录等。
校园电子
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F)
测评分析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北赛区评审组专家 蓝江桥教授·
200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F 题,即《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的任务 是:设计并制作一个液体点滴速度监控 装置,如图1所示。题目分基本要求和发
图1
挥部分:基本要求是(1)在滴斗处检测 点滴速度并能动态显示;(2)通过自动调 整高度h2或输液管夹头的松紧程度等方 式控制点滴速度,改变点滴速度设定值 到稳定读数的调整时间≤3分钟;(3)当 h1(液位)降到警戒值(2 ̄3cm)时报警。 发挥部分的主要要求是能进行主站与从 站之间的通信以实现主站对从站的巡检 和控制。
(4)主从机的通信及巡检控制 多数 实现发挥部分功能的队都采用了RS-485 或RS-232串行通信方式实现主从机之间 的通信。其中,RS-485串行通信协议采 用平衡信号差电路传输高速信号,噪声 低,又可以多点之间或使用公用线通信, 它比 RS-232传输距离长、速度快,在传 输距离为 120 米时,传输速率可达到 1Mbps;如果采用较低的传输速率,如 9600bps,最大传输距离可达1200米,效 果较好。
滴 滴 速 检 测 与 控 制 ,液 位 检 测 与 报 警 以 及主从机的通信等。各参赛队选用 了不同方案。
(1)点滴滴速检测 大多数参赛队都 采用红外发射-接收对管作为传感器来 检测点滴,还有个别队采用了光纤传感 器检测点滴。为增强红外光电传感器的 抗干扰能力,部分队增加了脉冲调制功 能。从实测情况看,这种方案检测效果较 好,性能价格比也比较高。但也有些参赛 队现场测试情况不理想,主要是传感器 的安装工艺有问题,发射与接收管没有 对准,可靠性不高。
Q4 截 止 ,电 机 正 转 。当 Q6的 基 极 电 压 为 低电平、Q7的基极电压为高电平时,Q1、 Q4 导通,Q2、Q3 截止,电机反转。电路 中的 D1、D2、D3、D4用来克服电机的反 电势,IRFD630(Q2、Q4)和 IRFD9630 (Q1、Q3)用于增强驱动能力。
图2
(1)滴速和液位检测电路 图2为 液滴滴速检测电路,由红外发射、接收、 脉冲整形三部分组成。当发射管和接收 管之间有液滴通过时,接收管导通,VIN 输出的脉动信号加在运算放大器LM324 的反相输入端,LM324的正相输入端输 入门限电压VG,将脉动信号整形后,产 生 VOUT,为一串规则的方波脉冲,脉冲 数 与 液 滴 滴 速 一 一 对 应 ,VIN 、VG 和 VOUT 工作波形如图3所示。发射管限流电阻
图5
图4
· 42 · 电子世界 2004 年 4 期
降低。75451为 OC 门,单个 OC门的吸收 电流为500mA,每相采用一对OC门驱动, 吸收电流可达 1A。当控制A相的P1.0输 入低电平时,A相导通,步进电机转到A 相,其它各相工作原理与此相同;当电路 中两相同时输入低电平时,步进电机转 到两相之间。通过调整脉冲周期可控制 步进电机转速。图中的二极管和电阻构 成泄放电路,以保护OC门不会因步进电 机突然停止时在电路中产生过高电压而 损坏。
3.结束语 总体而言,该题属于控制类选题,既
图6 与生活实际接触紧密,容易进入,又要求 设计者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工程应用能力。 以上只是参评过程中印象较深的部分内 容,没有相关作品原稿,难免出错和疏 漏,仅供参考。◆
湖北赛区共有49个代表队选F题,占 赛区参赛队的21.6%,现场可测的有31 个 队 ,占 选 此 题 队 的 6 3 . 3 % ,选 送 到 全 国 的 6个队,有4个队获全国一等奖、2 个 队 获 全 国 二 等 奖 。以 下 对 主 要 设 计 方案和测试的问题评述如下。
1.方案评述及问题分析 按 题 目 要 求 ,我 们 可 将 液 体 点 滴 速 度 监 控 装 置 的 主 要 功 能 归 纳 为:点
(2)液位检测 同点滴检测一样,大 多数队也采用红外发射-接收对管作为 传感器检测液面是否低于警戒值。还有 的队采用电容传感器测量液位,在储液 瓶的瓶身外贴2块金属薄片作为传感电 容,储液面下降,电容两极间的介电常数 减小,传感电容的电容值减小,再经过电 容/电压变换器转换为电压值,这种方案 虽然简单,但由于不同的药液可能有不 同的电容值,加之为了使电容量的变化 比较明显,瓶身外的金属薄片设计比较 大,影响对液面的肉眼观察,所以不太适 于临床使用;还有个别队采用自制探针 插入输液瓶内检测液位高度,虽然简单 可行,但不符合医用标准。
滴速,在执行元件的选取上,有的队用小 剪刀当夹头,有的队用驱动器的压轮当 夹头,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控制比较精确, 调整比较迅速,稳定性也比较好,但在执 行元件的选取利用上要花费脑筋,另外 在控制较慢的滴速时容易使塑料软管夹 得过紧而变形,从而使液滴由慢速向快 速调整过程耗时太长。本赛区还有少数 队同时采用以上两种方案进行综合控制, 较好地模拟了实际手动控制的情况。
(3)点滴滴速控制 主要有两种方 案:一是通过电机驱动控制储液瓶升高 或降低(改变h2)来调节点滴的滴速。从 现场实测的情况看,这种方案比较简单, 是大多数队的首选方案,但有些队不成 功的主要原因是在控制策略的软件设计 上考虑不够全面,有的控制范围达不到 要求;有的没有考虑储液瓶上升至极限 的保护等。另一种方案是通过电机驱动 控制输液软管夹头的松紧来调节点滴的
图3
R4 取 200 Ω,电流约为 20mA,调节电 位器W2可调整门限电压,以抑制干扰。
液位检测电路与液滴滴速检测电路 类似,只不过红外 接收管输出的不 是脉动信号,而是 电平信号,经反相 器倒相后,送单片 机中断处理。如果 设定的滴速过高, 输液瓶上升到支支架顶部安装 另一个红外传感
(5)控制电机及其驱动 多数参赛 队在赛前训练时都做过有关电机控制的 题目,因此对控制电机及驱动电路的选 取方案比较成熟。主要有采用小功率步 进电机进行控制,调节比较平稳,经济适 用;还有的采用伺服电机和 H型脉冲宽 度调制(PWM)桥式驱动电路,调速功 能较好,但成本相对较高。
(6)单片机及外围电路 大多数参赛 队都选用了单片机最小系统,有的用传 统的 89C51、89C52,也有的用自带语音 功能的凌阳单片机。还有不少队采用 CPLD实现外围电路的一些功能。
(3)主从站的通信结构 图6所示方 案为采用MAX1487与单片机系统构成的 RS-485通讯接口,可以模拟1~128个从 站。MAX1487 为通讯驱动芯片。主站和 从站的 RXD 和 TXD 端各接一片 MAX1487 的 RO 与 DI 端,传输数据,MAX1487 的 读写使能端RE和DE接单片机的P1.4口, 当 P1.4口输出高电平时,接收数据,反 之,传送数据。
2.典型设计方案 以下是部分成功案例中所用到的典 型电路。
器,当检测到输液瓶上升到极限时发出 报警信号,通知单片机控制电机停转。
(2)电机驱动电路 图4为采用对称 H 桥 式 驱 动 电 路 。为 了 减 小 电 机 对 单 片 机和检测电路的影响,前后级加光耦隔 离,并加一级三极管作光耦驱动。电路 中,当 Q5的基极电压为高电平、Q8的基 极电压为低电平时,Q2、Q3 导通,Q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