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酰吗啉水乳剂防治葡萄霜霉病试验
70%烯酰吗啉·嘧菌酯WDG防治葡萄霜霉病药效对比试验

防治效果 ( %) =( 卜
CK ×P T.
1 ,、 l 1 n
× 1 o 0
嘧 菌 酯 WD G 2 2 5 g / h m ( 制剂 ) 、3 0 %苯 醚 甲环 唑 ・ 嘧 菌酯S C 4 5 0 ml / h m2 ( 制剂 ) 、7 0 %烯 酰 吗 啉 ・ 嘧 菌 酯
中国园艺 文摘
2 0 1 4 年第8 期
7 O % 烯酰吗啉 ・ 嘧菌酯 WD G防治葡萄霜 霉病 药效 对 比试 验
陈京鸿 ,迟 海军 ,刘丽辉 。 ,陈妍研 ,曲志鹏
( 1 . 广西 田园生化股份有 限公 司研发 中心 ,广西 南 宁 5 3 0 0 0 7 ;2 . 广西药用植物 园,广西 南宁 5 5 0 0 0 0 3 . 吉林大学 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 1 9 0 0 0 )
5 6 0 m l / h m ( 制剂 ) 7 1 . 3 %最佳 防效相 当;并且 显著 优 于 5 0 % 嘧 茵酯水 分散粒 剂 ( 阿米 西达 ) 2 2 5 g / h m ( 制剂) 5 8 . 6 % 最佳 防效 、5 O % 苯醚 甲环 唑 ・ 嘧 菌酯悬浮剂 4 5 0 m l / h m ( 制剂 ) ) 5 7 . 9 % 最佳防效和 5 2 5 g / L苯醚 甲环 唑 ・ 嘧茵酯悬浮
几种杀菌剂防治葡萄霜霉病大田药效试验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1],是葡萄最 主要的病害之一,一般在 5 ~ 6 月开始发生,8 ~ 9 月进入发 病 盛 期[2],主 要 为 害 叶 片,严 重 影 响 叶 片的光合作用,严重时常造成叶片焦枯早落,影响 果实品 质 及 产 量,致 减 产 30% ~ 50% ,重 者 达 80% 以上[3]。该病菌属鞭毛菌亚门,菌丝体在寄 主细胞间蔓延,以球状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吸收养 料。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新梢、卷须 等组织。霜霉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 系[4],潮湿、冷凉、多雨、多露、多雾天气有利霜霉 病的发生。2012 年,据 中 国 农 学 会 葡 萄 分 会 消 息,目前我国葡萄栽培面积达 55. 2 万 hm2 ,总产 量达 843 万 t,葡萄面积年均增加 2 万 hm2[5]。
第 3 次药后 12 d
病情指数 0. 81 0. 64 0. 24 0. 52 0. 34 5. 8
防效 /% 84. 25 dD 87. 41 cC 94. 85 aA 90. 94 bB 93. 82 aA ----
对葡萄霜霉病第三次药后 12 d 各小区的防 效结果,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 DMRT) 法进行方 差分析结果见表 1。从表 1 可以看出,60% 霜脲 ·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1 500 倍与其他处理之间的 防效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60% 唑醚·代森联水分 散粒剂 1 200 倍与 400 g·L - 1 克菌·戊唑醇悬浮 剂 1 000 倍处理间差异性不显著,但是二者均与 其他处理间差异性大显著水平; 40% 烯酰吗啉悬 浮剂 2 000 倍与 250 g·L - 1 嘧菌酯悬浮剂 1 000 倍处理间差异性显著; 由此表明,供试药剂对葡萄 霜霉病防治效果的大小依次为 60% 霜脲·嘧菌 酯水分散粒剂 1 500 倍处理、400 g·L - 1 克菌·戊 唑醇悬浮剂 1 000 倍处理、60% 唑醚·代森联水 分散粒剂 1 200 倍处理、250 g·L - 1 嘧菌酯悬浮剂 1 000 倍 处 理、40% 烯 酰 吗 啉 悬 浮 剂 2 000 倍 处理。 2. 2 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烯酰吗啉10%水乳剂在葡萄和土壤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消解动 态曲 线符 合化 学反应 一 级动 力学 方程 ,半 衰期 :在 葡萄上 为9 . 3 - 1 4 . 8 d ,在 土壤 中为
l 1 . 2 ~1 5 . 8 d。
关 键词 :烯酰 吗啉 ;葡萄 ;土壤 ;残 留 ;消解动 态 中图分 类 号 :S 4 8 1 + . 8 ;¥ 4 8 2 . 2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2 — 5 4 8 0( 2 0 1 3 ) 0 9 — 2 9 - 0 6
i n g r a p e wa s 9 . 3 d ~1 4 . 8 d. i n s o i l wa s 1 1 . 2 -1 5 . 8 d,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Ke y wo r d s :d i me t h o mo r p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g ra p e; s o i l ;r e s i d u e; d y n a mi c d e g r a d a t i o
wa s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 T h e r e s u l t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i f n a l r e s i d u e w a s l e s s t h a n 0 . 5 mg / k g i n g r a p e ,a n d
X i n j i a n g ,U r u mq i 8 3 0 0 4 9 ) L i n C a i x i a( X i n j i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e i n f o r ma t i o n c e n t e r ,U r u m q i 8 3 0 0 4 9 )
几种杀菌剂防治葡萄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l a s m o a r a v i t i c o l a( B e r k e t 葡 萄 霜 霉 病 P p ) , , 。 属 鞭 毛 菌 亚 门 卵 菌 纲 该 C u r t B e r l e t d e T o n i 病主要危害 叶 片 , 严 重 时 也 侵 害 花 穗、 果实及卷须 等 。 叶片感病初期 叶 面 出 现 淡 黄 色 多 角 病 斑 , 叶背 1] 。 面产生一 层 白 色 霉 状 物 , 后 期 病 斑 连 片 至 脱 落[ 病原菌以卵孢子随 病 组 织 在 土 壤 中 越 冬 , 在春季降 雨后产生活性孢子引起初侵染 。 频繁降雨会导致孢 子不断侵染 , 造成 病 害 的 流 行 。 霜 霉 病 能 严 重 削 弱 树势 , 影响 枝 条 成 熟 度 和 抗 寒 性 , 甚至致使幼苗死 [ 2] 。 , 亡 聊城市夏秋 季 节 降 雨 频 繁 防 治 霜 霉 病 成 为 生产中的 重 要 工 作 。2 0 1 3年我们在聊城市西郊周 , 庄村 对露地栽培模 式 下 的 藤 稔 葡 萄 开 展 了 药 剂 防 治霜霉病试验 , 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
[ ]郭 海 霞 . ] 杨树派间远缘杂交研究[ 贵 州 林 业 科 技, 1 2 J . , ( ) : 2 0 1 13 93 4 1-4 5 [ ]A , , , 1 3 n a M a r i a S a n c h e z M a u r i c e B o s c h M a r c B o t s e t a l . , o l l i n a t i o n . T h e l a n t P i s t i l f a c t o r s c o n t r o l l i n c e l l p p g V o l . 1 6, S 9 8-S 1 0 6 [ ]刘文 . 桃 远 缘 杂 种 的 获 得 及 杂 种 胚 抢 救 技 术 的 建 立: 1 4 [ 学位论文 ] 山东 : 山东农业大学 , . 2 0 0 6: 2 1-2 2 [ ]梁青 , 陈学森, 刘文, 等. 胚抢救在果树育种上的研究及 1 5 ] ( ) : 应用 [ 园艺学报 , J . 2 0 0 6, 3 3 2 4 4 5-4 5 2 [ ] 1 6 E r i k J . S a c k s a n d D i n a A. S t . C l a i r C r o e n i c S t o r a e y g g [ ] o f T o m a t o P o l l e n∶ E f f e c t o n F e c u n d i t J .H o r t - y , ( ) : s c i e n c e 1 9 9 6, 3 1 3 4 4 7–4 4 8 [ ] 1 7 J . G. L u z a a n d V. S. P o l i t o . C r o r e s e r v a t i o n o f E n - y p g ) [ ] , o l l e n . l i s h w a l n u t( J u l a n s r e i a L. J E u h t i c a p p y g g ( ): 1 9 8 8, 3 7 1 4 1-1 4 8 [ ]李秉玲 , 尚晓 倩 , 刘 燕. 芍药花粉超低温保存 4 年后的 1 8 ] : 生活力检 测 [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J . 2 0 0 8, 3 0( 6) 1 4 5 -1 4 7 [ ]刘燕 , ] 张亚利 . 梅花花粉 超 低 温 保 存 研 究 [ 北京林业 1 9 J . ( ) : 大学学报 , 2 0 0 4, 2 6 s u . 2 2-2 5 p p [ ]马列明 . ] 浅谈杨树切枝水培杂交[ 安 徽 林 业, 2 0 J . 2 0 0 5, ) : ( 4 2 6 [ 姜 珊, 席 梦 利. 百合远缘杂交及其杂种鉴别研 2 1]张 睿 婧 , ] , : 究[ 南京林业大学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J . 2 0 1 2, 3 6( 3) 2 3-2 7
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对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研究

0 7 5 6 9 9 )
第 三 次药后 7 天各 调查 一 次发病 指数 ,共 调查三 次 。
4 )调查 方法 。每 小区 随机 调 查1 0 个 当年抽 生 新 蔓 , 自上 而 下
调查 全部 叶片 ,按下 列分 级方法 记 录各级 病 叶数及 总叶 数 。 0 级 :无 病斑 ;l 级 :病 斑面 积 占整 个 叶面 积 的5 % 以下 。 3 级: 病 斑 面积 占整个 叶 面积 的6  ̄2 5 % 。5 级 :病 斑 面积 占整 个 叶 面积 的
份 有 限公 司 ) ,有效 成 分量 2 0 0 m g / k g ;2 5 % 嘧 菌酯 悬 浮剂 ( 瑞 士先 正 达作 物保 护有 限公 司 ),有 效成分 量2 0 0 m g / k g 。 5 )小 区 安排 : 设6 个 处 理 ,4 次 重复 ,共计 2 4 个 小 区 。随机 排 列 ,各 小区 设有保 护行 ,每小 区9 棵 果树 。
4 结 论
3 )施药时间和次数 :施药在葡萄的膨大期,霜霉病始发期进
行 ,分 别在 7 月1 1 日、7 ) I 1 8 日、7 月2 5 日共 用药 3 次。 4 )使用 容量 :每 l h m 2 用 药液量 7 5 0 L 。
2 . 3 试验 调查
1 ) 气象 资 料 。 试验 期 间 天气 情 况 : 7 月1 1 曰, 晴 ,平 均温 度
k g。
防 治 效 果 c = c 一 茎 篓 雾 譬 墨 姜 量
害影 响 。 3 结 果 与分析 经方 差分 析,试 验结 果表 明 :
× o o
5 )对 作 物 的直 接 影响 。试 验 期 间没有 发现 该 药对 葡 萄产 生 有
3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

3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作者:李宝燕王英姿刘学卿任爱梅赵玖华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01期摘要:为了给田间防治葡萄霜霉病提供安全、高效的杀菌剂,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3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和药效,结果表明,88%代森锰锌、97.4%烯酰吗啉、98%嘧菌酯的抑菌中浓度(EC50)分别为61.9、560、1.35 mg/L,其中,98%嘧菌酯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最强;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及25%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较好。
关键词:葡萄;霜霉病;毒力测定;田间防效;烯酰吗啉;嘧菌酯;代森锰锌中图分类号: S436.631.1+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1-0098-02收稿日期:2013-05-22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203035)。
作者简介:李宝燕(1983—),女,山东济南人,博士,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E-mail:byli1314@。
葡萄在我国种植广泛,是山东烟台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葡萄霜霉病(grape downy mildew)由病原真菌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 (Berk. et Curtis)Berl. et de Toni]引起,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1],该病严重流行时,叶片焦枯早落,枝梢扭曲畸形,幼果布满白色霉层、皱缩脱落,严重影响葡萄生长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给葡萄产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在葡萄霜霉病的综合防治中,药剂防治仍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防治措施[2]。
2012年,笔者对烟台生产上防治霜霉病的主要药剂代森锰锌、烯酰吗啉和嘧菌酯进行了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室内抑菌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葡萄霜霉病田间防治提供安全、高效、经济的杀菌剂。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88%代森锰锌原药、97.4%烯酰吗啉原药和98%嘧菌酯原药均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提供。
葡萄霜霉病生物防治试验

葡萄霜霉病是危害葡萄的一种重要病害。
该病主要危害葡萄叶片,也能侵染嫩梢、花序、幼果等幼嫩组织。
发病严重时,病叶早枯、早落,病梢扭曲、枯死,病果软腐、早落,给当年及来年的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生产上防治葡萄霜霉病以化学药剂为主,化学药剂防治葡萄霜霉病虽有较好的效果,但果实农药残留量较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为此,作者对生物药剂哈茨木霉菌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及适宜使用剂量进行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葡萄霜霉病防治的最佳生物药剂。
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药剂供试药剂为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为3亿CFU/g ,美国原装进口,北京科威拜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中农田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天津施普乐农药技术发展公司生产。
1.2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6年在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葡萄园进行。
试验园肥水管理水平较好,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54%,小气候环境湿度较高,往年葡萄霜霉发生较严重。
供试葡萄品种为夏黑,树龄5年生,栽植行株距3.0m ×1.0m ,每亩栽222株,每亩产量约2200kg 。
2016年试验调查期间,与常年相比,前期降水较少,后期降水偏多。
1.3试验方法试验共设6个处理:A :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B :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C :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D :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E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清水作对照。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共计18个小区,每个小区20株葡萄树。
采用农作者简介:曹辉,女,本科,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果树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葡萄霜霉病生物防治试验曹辉1左红娟1石彦召1王峰2(1.河南省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05;2.河南省郑州市园艺工作站郑州450005)摘要:本试验以葡萄品种夏黑为材料,研究不同生物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及适宜使用剂量,试验比较了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00、300、400倍液和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几种药剂处理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70%烯酰吗啉·霜脲氰水分散粒剂防治葡萄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次, 硝酸磷肥 4 0 k g 、 复合 肥 1 5 k g各 1次 , 浇 水 2次 , 各 小 区栽 培 管理条 件及 农事 操作 均匀 一致 。 试 验开 展
时各小 区葡 萄长 势均 匀一致 。
2 . 2 试 验设计 和 安排
试 验处 理 7 0 %烯 酰 吗 啉 ・ 霜 脲 氰 水 分 散 粒 剂 2 O g / 亩、 2 5 g  ̄ 亩、 3 o g / 亩; 5 0 %烯 酰吗 啉水 分散 粒剂 3 O g / 亩; 9 6 %霜脲氰 水分 散粒 剂 5 5 g / 亩; 清水对 照 。共 设 6 个处理 , 每处 理 4次 重 复 , 共设 2 4个 小 区 , 采 用 随 机
2 6 ℃, 最低气温 l 8 ℃, 东南风 2 — 3级 ; 第 3次 施 药 当 天, 天气 晴朗 , 最 高 气温 3 0 ℃, 最低 气温 l 6 ℃, 东南 风
2 — 3级 。
1 . 2 供 试 药 剂 。7 0 %烯 酰 吗啉 ・ 霜 脲 氰 水 分 散 粒 剂
( 河 北益 海 安格 诺农 化有 限公 司提供 ) ; 5 0 %烯 酰吗 啉 水 分散粒 剂 ( 河北 益海 安格 诺农 化有 限公 司生 产 , 市
果 。现将 试验情 况 和结果 整 理如下 。
1 材 料 与 方 法
施 药 时 葡萄 叶 色浓 绿 , 长 势 良好 , 第 1次施 药 时葡 萄
霜霉病 处 于始发 期 。第 2次施药 时病 害进 入发病 期 , 第 3次施药 时病 害得 到有 效控 制 。 每次施 药均在 晴天
上午 进行 。 3 调查 、 记 录和 测量 方法
购) ; 9 6 %霜脲氰 水 分散 粒 剂 ( 美 国杜邦 公 司生 产 , 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卷第3期现代农药Vol.8 No.3
农药应用
烯酰吗啉水乳剂防治葡萄霜霉病试验
陈卫民1,阿依努尔2,王华1,马俊义3
(1. 新疆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2. 新疆伊犁州实验中学,新疆伊宁 835000;3. 新疆农科院植保所,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两种药剂不同处理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烯酰吗啉EW 900和600 mL/hm2对葡萄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效,第2次施药后14 d的平均防效可高达83.3%和84.6%,极显著优于25%甲霜灵900 g/hm2 WP和10%烯酰吗啉EW 150、300 mL/hm2。
10%烯酰吗啉EW 900 mL/hm2和EW 600 mL/hm2在防效上无差异,建议生产上使用10%烯酰吗啉EW 600 mL/hm2。
关键词:葡萄;霜霉病;烯酰吗啉
中图分类号:S 482.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284.2009.03.014
Control Test of Grape Downy Mildew for Dimethomorph EW
CHEN Wei-min1, A Yi Nu Er2, WANG Hua1, MA Jun-yi3
(1. Xinjiang Yil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jiang Yining 835000, China;2.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State
in Xinjiang Yili, Xinjiang Yining 835000, China; 3.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Urumqi 8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result of the field test of the two agents on grape downy mildew showed that 10% dimethomorph EW had good efficacy at 900 mL/hm2 and 600 mL/hm2, the average control effect at the 14 d after the 2nd time of spraying was as high as 83.3% and 84.6%,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25% metalaxyl WP at 900 g/hm2, 10% dimethomorph EW at 150 mL/hm2 and 300 mL/hm2.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efficacy between 10% dimethomorph EW at 900 mL/hm2 and 600 mL/hm2. We recommend to use 10% dimethomorph EW at 600 mL/hm2.
Key words:grape; downy mildew; dimethomorph
红地球葡萄作为新疆伊犁河谷特色支柱性园艺作物,以其优异的品质而享誉国内高档鲜食葡萄市场。
葡萄霜霉病是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最重要的病害,近年来,发病逐年加重,已严重影响到红地球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本试验旨在探索药剂10%烯酰吗啉EW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及适宜剂量,为生产上采用安全、高效的化学药剂防治葡萄霜霉病提供理论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及处理
1.1.1 供试药剂
10%烯酰吗啉EW,山西德威生化有限公司;
25%甲霜灵WP,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1.2 处理的设置
药剂分5个水平,加CK共计6个处理:
A. 25%甲霜灵WP 900 g/hm2;
B. 10%烯酰吗啉EW 150 mL/hm2;
C. 10%烯酰吗啉EW 300 mL/hm2;
D. 10%烯酰吗啉EW 600 mL/hm2;
E. 10%烯酰吗啉EW 900 mL/hm2;
F. CK喷清水。
1.2 供试品种
红地球葡萄(感病品种)。
1.3 试验对象
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
收稿日期:2009–02–12;修回日期:2009–05–08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资助(XJEDU 2007 T 02)
作者简介:陈卫民 (1965—),男,甘肃静宁县人,副教授,从事经济作物病害研究及教学工作。
E–mail:cwm3998@
46 现代农药第8卷第3期
1.4 试验方法
1.4.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6个处理,重复3次,共计18个小区。
每个小区25株葡萄。
1.4.2 作物栽培及环境条件
田间试验选择在历年霜霉病发生严重的伊宁市达达木图乡下达达木图村葡萄园进行。
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类型、水肥管理均一致,试验地肥力较均匀,田管措施同大田。
1.5 调查方法
1.5.1 喷药时间及次数
采用工农16型喷雾器进行喷雾处理,每hm2用水量450 kg。
在红地球葡萄霜霉始发病期2008年7月11日第一次喷药,2008年8月17日第二次喷药,共计喷药两次。
1.5.2 调查方法
每个小区选择10株为一个样点,每株选择上、中、下三层叶进行调查。
分别在喷药前、第1次喷药后3 d、第2次喷药后3、7、14 d分5次调查病指和防效。
1.5.3 叶片分级标准及防效计算
叶片分级方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2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75%;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76%以上。
药效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1–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病果率)×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病果率)]/[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病果率)×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病果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表2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10%烯酰
吗啉EW 900 mL/hm2和600 mL/hm2对葡萄霜霉病
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二次施药后14 d的平均防效可
高达83.3%和84.6%,极显著优于25%甲霜灵WP 900 g/hm2和10%烯酰吗啉EW 150、300 mL/hm2。
10%烯酰吗啉 EW 900、600 mL/hm2在防效上无差异,建议在生产上使用10%烯酰吗啉EW 600 mL/hm2以降低药剂成本。
25%甲霜灵WP 900 g/hm2
和10%烯酰吗啉EW 150、300 mL/hm2之间防效无
差异,均达到70%以上。
表1 葡萄霜霉病田间试验病指及防效 (2008年)
第1次
施药后3 d
第2次
施药后3 d
第2次
施药后7 d
第2次
施药后14 d
药剂
处理
药前
病指/%
病指防效病指防效病指防效病指防效
A 11.7 9.816.913.8 35.1 11.5 66.0 8.976.6
B 12.8 9.427.214.6 37.2 13.9 62.0 9.674.9
C 12.9 10.023.114.4 38.6 13.3 64.0 8.677.7
D 13.3 9.826.913.4 44.5 10.2 73.2 6.184.6
E 13.5 9.629.513.3
45.8 9.4
76.0 5.686.3
F 12.8 12.923.3 37.1 38.6
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SSR法)。
表2 各处理末次施药后14 d防效多重比较
处理平均防效/% 显著水平极显著水平
E 86.3 a A
D 84.6 a A
C 77.7 b B
A 76.6 b B
B 74.9 b B
参考文献
[1] 赵善欢. 植物化学保护(第三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161–180.
[2] 高希武. 农药原理与应用 [M]. 北京: 新时代出版社, 1997: 17–23.
[3] 王宝山.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 [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11–30.
[4] 朱明哲.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 [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80–91.
(上接第39页)
参考文献
[1] 王焕民, 张子明. 新编农药手册 [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9: 35–37.
[2] 于建垒, 宋国春, 李瑞娟, 等. 甲拌磷、马拉硫磷在花生中残留及安
全使用评价 [J].农药, 2008, 47 (12): 907–909.
[3] 王江蓉, 黄卫, 刘荣, 等.稻谷中马拉硫磷残留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研究 [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7, 28 (11): 15–18.
[4] 岳永德.农药残留分析 [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9–11.
[5] 李二虎, 胡敏, 吴兵兵. 气相色谱法测黄瓜中啶虫脒农药残留 [J].
农药, 2006, 45 (7): 479–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