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朴素逻辑题必杀技之代入排除法
行测判断推理答题技巧:排除法巧解朴素逻辑

行测判断推理答题技巧:排除法巧解朴素
逻辑
一、排除法巧解朴素逻辑题
朴素逻辑题之中,很多属于元素对应问题,如提供一些身份、职业、城市等等,分别对应各自的属性。
所以我们结合对应元素的特点,根据已有信息较快判断符合还是不符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当题干存在的条件较多,选项将元素已经进行对应,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排除法较快排除错误答案。
二、排除法巧解朴素逻辑应用
李老师、王老师、张老师在同一所大学教语文、数学和外语,按规定每人只担任其中一门课。
而且①李老师上课全部用汉语。
②外语老师是该校一个学生的舅舅。
③张老师是女教师,她的女儿考大学之前,经常向数学老师请教。
请判定他们各自上的课程是( )?
A.李老师上语文,王老师上外语,张老师上数学
B.王老师上语文,李老师上外语,张老师上数学
C.张老师上语文,王老师上外语,李老师上数学
D.王老师上语文,张老师上外语,李老师上数学
【解析】答案C。
根据题干可知,三句话均为真话。
根据条件①可知,李老师不是外语老师,则可排除B;根据②可知,外语老师是一位男士,再结合③张老师是女教师可知,张老师不是外语老师,则可排除D;再根据③张老师的女儿经常向数学老师请教可知,张老师不是数学老师,可排除A、B。
因此正确选项为C。
通过上述例题,其实你会感受到利用排除法进行做题,能够较快得到正确答案。
所以这对于我们实际考试做题节约时间有着很大的帮助。
因此对于排除法我们一定要能够了然于心。
当然,要真正做到如庖丁解牛般的运用,那是得通过一些习题的练习与巩固。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量关系之代入排除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量关系之代入排除法国家公务员行测试卷都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好多题目当我们不好从正面求解的时候,可以把选项直接带入,有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代入排除法,这种方法在行测考试中应用很广,尤其体现在数量关系模块。
数量关系是大多数考生最头疼的一个模块,知识点复杂,且题型变换形式新颖,总的来说数量关系题目难度比较大而且如果想在短时间内提高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带入排除法在数量关系中就非常重要,当遇到选项信息比较充分的题目,就直接把选项带入到题目中验证一下,巧用带入排除法,还可以加快考生的解题时间。
【国家2013年】某单位2011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同部门。
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问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A.10B.11C.12D.13【答案】B【解析】题目求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选项直接呈现出来了,这种就叫做选项信息充分,我们就可以用带入排除法。
题目问的是最少为多少名,所以带入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技巧的从最小的开始带入。
A选项,若行政部门为10名,则其他6个部门为55名,平均为人,即肯定有部门的人数大于等于10人,不满足要求,所以A选项排除;B选项若为11名,则其他6个部门为54名,满足要求。
答案选择B。
【黑龙江2014年】某公交车停车场内停着10辆公交车,上午7点整有一辆公交车进入停车场,同时有一辆公交车离开停车场,以后每隔12分钟都有一辆公交车驶入停车场,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交车离开停车场,则到当天下午什么时候停车场里的公交车全都开出?A. 4:30B. 4:50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C. 5:00D.4:10【答案】D【解析】选项信息充分,可以用代入排除法。
由小到大代入,先代入D选项4:10,从7点到4:10分已经过了9小时10分钟=550分钟,此时发出了550/10=55(辆),开入了550/12=45(辆),(7点不算),正好10辆车全部开出,故选D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
2020国考行测朴素逻辑备考指导:代入排除法

2020国考行测朴素逻辑备考指导: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在朴素逻辑题目中使用非常得广泛,一般情况下,是当选项比较全面并且比较确定时,我们能够巧用代入排除法协助我们快速解题,但其实,除了这种情况之外,还有一种很特殊的情况我们也能够采用代入排除法。
也就是说如果在做题时,遇到一些题目你无从下手,或者说由题干推出选项都非常困难的时候,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能够尝试着借助代入排除协助我们选出答案。
比如:【例题】北京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实行机动车辆限行政策,每辆机动车周一到周五都要限行一天,周末不限行。
某公司有A、B、C、D、E五辆车,保证每天至少有四辆车能够上路行驶。
已知:E车周四限行,B车昨天限行,从今天算起,A、C两车连续四天都能上路行驶,E车明天能够上路。
由此可知,下列推测一定准确的是:( )A.今天是周六B.今天是周四C.A车周三限行D.D.C车周五限行这个题如果由题干直接推答案的话,相对来说,过程还是比较复杂,在考试的时候不建议大家直接做,而是建议大家直接采取代入选项的方式,相较来说,会比较简单。
【解析】根据题干“每辆机动车周一到周五都要限行一天,周末不限行”、“某公司有A、B、C、D、E五辆车,保证每天至少有四辆车能够上路行驶”可知,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一辆不同的车限行,此时代入选项,如果选项A准确,则今天是周六,所以B是周五限行,再根据E是周四限行,所以A和C要在周一或周二或周三限行,此时,无法满足“从今天算起,A、C两车连续四天都能上路行驶”,所以,排除。
再代入B,今天是周四,所以B周三限行,E今天限行,那么A/C能够在周一/周二限行,则可满足“从今天算起,A、C两车连续四天都能上路行驶”,所以,当选B。
国行测之运算题技巧指点巧用代入排除法.doc

2018年国考行测之运算题技巧指点:巧用代入排除法2018年国考行测之运算题技巧指点:巧用代入排除法2017-06-26 17:28:59 公务员考试网文章来源:华图教育行测试题的特点是:都是选择题,且题量大时间短,求解每道题都需要速度和技巧,而仅靠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对一定数量的题目,此时技巧就很重要,华图教育认为,不仅要求思维敏捷,而且计算能力也要非常强,往往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时间做,有时间做也会因为比较复杂而放弃一些。
而代入排除能够在猜答案的时候排除一些不可能的选项。
所谓的代入排除指的就是从选项入手,代入某个选项后,如果不符合题干条件,或者推出矛盾,则可以排除此选项,如果代入某个选项恰好符合题干条件,则判定为正确答案,这样的方法叫代入排除法。
这个方法理解起来非常容易,只不过在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一方面要明白哪些题目容易利用代入排除?一般来说,不好列式求解的代入排除的速度回更快一些;另一方面,对于不好解的列式我们也可以代入排除。
例1: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是7,如果把这个两位数加上45,那么恰好成为把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对调后组成的数,那么这个两位数是( )。
A.16B.25C.52D.61【答案】A。
解析:这个题目列式起来就比较困难,直接利用代入排除,根据把这个两位数加上45,那么恰好成为把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对调后组成的数,将选项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45,只有A 项满足题干要求,选择A。
利用代入排除的时候第二个要注意的就是要先排除再代入,可以根据整除特性、奇偶性质等将一些答案先排除再代入,这样会更高效一些,当然也能够利用问法代入,问最大从选项中最大代入,同理问最小从最小处代入。
例2.1999 年,一个青年说今年我的生日已经过了,我现在的年龄正好是我出生年份的四个数字之和,这个青年是哪年出生的?A.1975B.1976C.1977D.1978【答案】B。
解析:代入法。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朴素逻辑万变不离其“三”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朴素逻辑万变不离其“三”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
了解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高效备考。
朴素逻辑可谓是行测科目中的必考题型,往往是题干信息条件多,杂乱无章没有固定方法,导致同学们无从下手解题,并且在2017年国考中,还出现了一题五问的朴素逻辑题目,难度陡然提升,但学习方法要以不变应万变,方可在变化创新的考题中游刃有余取得高分,所以今天中公教育就跟大家一起来夯实基础,重点来了解朴素逻辑的三大常用方法。
技巧一:代入排除法。
适用题型:题干不好直接确定相对关系,但选项所给对应信息比较全面。
注意:代入排除法相对是最简单最省时的方法,且特征也最明显,所以能用必须优先用此法。
例题:在同一侧的房号为1234的四房间里,分别住着韩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四位专家。
有一位记者前来采访他们:①韩国人说:“我的房号大于德国人,且我不会说外语,也无法和邻居交流”;②法国人说:“我会说德语,但我无法和我的邻居交流”;③英国人说:“我会说韩语,但我只可以和一个邻居交流”;④德国人说:“我会说我们这四个国家的语言”。
那么,按照房号从小到大排,房间里住的人的国籍依次是:A.英国德国韩国法国B. 法国英国德国韩国C.德国英国法国韩国D. 德国英国韩国法国【答案】C。
中公解析:由于选项明确给出了按照房号大小,各房间所住人的国籍,故用带入排除法。
结合第①句话和第④句话可知韩国人的房号大于德国人,并且他们不能住一起,故排除A、B选项。
再由第③句话可排除D选项,故答案选择C。
技巧二:假设法。
适用题型:真假话问题,且题干中无矛盾关系。
行测答题技巧:必备法宝之代入排除

行测答题技巧:必备法宝之代入排除所谓的代入排除法主要是指在解通过正常计算较为麻烦的题目时用到的,有时候也需要将方程列出后,再结合选项和题干快速得到正确选项。
代入排除法的常解题型包括多位数问题、不定方程问题、余数问题、和差倍比问题、年龄问题、复杂行程问题等。
但是在解题中使用代入排除法时,我们有时候也并不需要将选项一一代入,也是有一定的方法技巧。
比如说,当题目中所求为最大、最多时,我们一般从最大的选项开始代入,反之亦然。
当然了,在做题时建议大家边读题干中的要求边看选项,排除不符合的留下有待考察的。
所以,在代入排除时谨记:先排除再代入。
下面通过实例来进行具体剖析:【答案】B。
解析:排除。
根据第二句话“分子和分母的和是50”可知,只有B项正确,故选B。
点评:做题时谨记:边读题干边看选项,把不符合题干的直接排除。
即:代入排除的原则:先排除后代入。
有时候题干没读完已经出来正确选项。
例2.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6。
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3。
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则原来的三位数是多少?A.169B.358C.469D.736【答案】B。
解析:此题用代入排除法。
由“各位数字之和是16”可排除选项C;由“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可排除选项A、D,故选B。
点评:题型归类为多位数问题。
做题时先依据题干的要求结合选项先排除后代入。
结合大致的计算最后得出正确选项。
例3:某汽车厂商生产甲、乙、丙三种车型,其中乙型产量的3倍与丙型产量的6倍之和等于甲型产量的4倍,甲型产量与乙型的2倍之和等于丙型产量的7倍。
则甲、乙、丙三型产量之比为:A.5:4:3B.4:3:2C.4:2:1D.3:2:1【答案】D。
解析:可设甲的产量为x,乙的产量为y,丙的产量为z。
则可得如下关系式:3y+6z=4x,x+2y=7z,两式相加可得3x+z=5y,将选项代入,只有D符合。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高频知识点解析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高频知识点解析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测试,其中逻辑推理部分是很多考生感到头疼的模块。
逻辑推理题不仅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还对考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在这部分题目中,有一些高频知识点经常出现,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逻辑推理的解题能力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些高频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最基础的知识点之一。
它是表达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例如,“所有的公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有的学生是勤奋好学的”等。
直言命题的种类包括全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和特称否定命题。
在解题时,需要熟练掌握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如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等。
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
例如,“所有的公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和“有的公务员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矛盾关系。
当其中一个命题为真时,另一个命题必然为假;当其中一个命题为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然为真。
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全称命题之间的关系,即“所有的 A 都是B”和“所有的 A 都不是B”。
这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但可以同时为假。
下反对关系则是指两个特称命题之间的关系,即“有的 A 是B”和“有的 A 不是B”。
这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假,但可以同时为真。
二、三段论三段论是一种常见的推理形式,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命题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命题的演绎推理。
例如,“所有的公务员都要遵守法律,小张是公务员,所以小张要遵守法律。
”在三段论中,要注意其推理规则,如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等。
三、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指若干个命题同时成立的复合命题,常用“并且”“既……又……”等关联词来连接。
例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只要其中一个支命题为假,整个联言命题就为假。
选言命题则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详解代入排除法_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答题技巧

详解代入排除法_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答题技巧2017省考号角已经吹响,相信很多考生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省考而摩拳擦掌,在真正的考场中,一分一秒都显得尤为关键,当我们陷入一些题目的“泥潭”中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用代入排除的思路去解决呢,而你觉得盲目的代入会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吗。
还是说代入排除另有天地?华公公考为大家介绍一下代入排除法。
代入排除主要指从选项入手,代入某个选项后,如果不符合题干条件,或者推出矛盾,则可以排除此选项,如果代入某个选项恰好符合题干条件,则判定为正确答案,这样的方法叫代入排除法。
题干中存在等量关系,但该等量关系不易描述、不易求解或没必要解,这时我们可以采用代入排除法。
我们来看看什么题型会用到这类方法:1、不易列(1)多位数:题目给出了多位数的变化过程极其变化后的结果,待求原多位数时,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进行解答。
(2)年龄问题中求年份。
2、不易解(1)不定方程(组):不定方程一般都会有多组解,直接求解不好求而且比较费时间,若采用代入排除法,将选项代入不定方程,符合条件的就是答案。
(2)不等式:不等式给出的是一个范围,选择一个满足条件的结果就是解。
怎么用这往往是我们的最大问题,又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是否直接代入就可以呢,答案是否定的,应该是先排除后代入。
我们应该如何代入呢?中公教育专家在这里为大家枚举几类方法。
1、容易计算的先代入。
2、根据题干问法和选项大小关系来代入。
题干求最大值时从较大项开始代入,题干求最小值时从较小项开始代入,题干没说是最大还是最小时从中间项开始代入。
例1 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是7,如果把这个两位数加上45,那么恰好成为把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对调后组成的数,那么这个两位数是()。
A.16B.25C.52D.61【答案】A.解析:根据“把这个两位数加上45,那么恰好成为把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对调后组成的数”,将选项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45,只有A项满足题干要求,选择A.例2.1999年,一个青年说“今年我的生日已经过了,我现在的年龄正好是我出生年份的四个数字之和”,这个青年是哪年出生的?A.1975B.1976C.1977D.1978【答案】B.解析:代入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入排除法有两种应用情况,一种是把题干信息代入到选项中,排除错误的选项,另一
种是把选项信息代入题干中检验选项是否合理,多适用于题干信息和选项信息都比较全面的
题目,此外,题干问到“与题干相矛盾的选项”,也可直接采用代入排除法,把选项信息代
入题干中检验选项是否出现矛盾。
【真题回放1】小曾、小孙、小石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妹妹,且都比
自己小11岁。三个妹妹的名字叫小英、小丽、小梅。已知小曾比小英大9岁,小曾与小丽
年龄之和是52岁,小孙与小丽年龄之和是54岁。由此可知,谁是谁的妹妹? ( )
A.小梅是小孙的妹妹,小丽是小曾的妹妹,小英是小石的妹妹。
B.小梅是小石的妹妹,小丽是小孙的妹妹,小英是小曾的妹妹。
C.小梅是小曾的妹妹,小丽是小石的妹妹,小英是小孙的妹妹。
D.小梅是小曾的妹妹,小丽是小孙的妹妹,小英是小石的妹妹。
【答案】C。中公解析:这是一道朴素逻辑题目。题中选项信息给定的比较全面,所以
可首选代入排除法。将题干信息依次代入到选项中,排除错误的选项,即可迅速得出正确答
案:根据“小曾比小英大9岁”和“小曾与小丽年龄之和是52岁”可知,小曾和小英、小
丽都不是兄妹,排除A、B;又“小孙与小丽年龄之和是54岁”,所以小孙与小丽不是兄妹,
排除D。故答案选C。
【真题回放2】小王、小张、小赵、小刘四人讨论比赛四强的甲、乙、丙、丁四个队伍
哪个将获得冠军。小王:“乙是冠军。”小张:“冠军是丁或丙。”小赵:“冠军是甲或丁。”
小刘:“甲和丙不是冠军。”结果出来后,只有两个人的推断是正确的,冠军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中公解析:本题属于真假话问题,两真两假,而冠军只有一个,题干中无
特殊关系,选项给定的情况又较全面,故可使用代入排除法。将选项A “甲”代入题干中,
会发现此时小王、小张和小刘话都推测错误,小赵推断正确,与题干“只有两个人的推断是
正确”矛盾,不符合题干,排除;代入B“乙”,则小王、小刘推断正确,小张和小赵推测
错误,符合题干,故选B;同理代入可知C、D错误。当然此题也可用假设法,假设小王推断
正确,得出乙是冠军,同时小张“冠军是丁或丙”和小赵“冠军是甲或丁”推断不正确,小
刘“甲和丙不是冠军”推断正确,符合题意,假设正确,得出冠军为乙,正确答案为B。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两道朴素逻辑题目均能运用代入排除法迅速秒杀,希望大家牢记代
入排除法适用的题型,遇到之后能迅速出击,快速选出正确答案。最后祝大家备考成功,取
得心仪职位、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