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基层医院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经验
基层医院早期发现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临床体会

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嘲 。 对于极微小 的内膜息 肉、 黏膜下肌瘤和 内 膜厚度 < 5 m m的内膜病变来说 , B超检查极 难发现异常。本组 患者宫腔 镜诊断与病理诊 断的符合率 明显优 于 B超诊 断与病 理诊断的符合率, 由此可见 , 官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优于 B超
支气管炎 3 例。
2 治疗及转归
全部 患者 均给予 常规 抗病毒药 物 ( 应用 炎琥宁或利 巴韦 林) 、 清热解毒 中成药 , 同时 给予漱 口液治 疗 口腔溃 疡 , 静 脉给 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 适 当补液 、 通便 、 退 热等对症治疗 。经过治 疗, 轻症 病例大部 分入 院后 3 d皮疹 明显好转 吸收 , 口腔 溃疡
检查 。
2 0 0 8 , 2 3 ( 1 3 ) : 1 8 8 2 .
血病 因的检查 手段 , 将其 与组织病 理学检查结 合 , 可极大地 提
高子宫内膜病变 的诊断率 , 值得 临床推广和应用 。
参考文献
【 1 】 马小林 . 宫腔 镜诊断异 常子宫 出血的临床 价值叨. 中 国妇 幼保健 ,
镜下定位活检可 以为组织病理学检查提供病理标本 , 这无疑提 高 了异常子宫 出血诊断率 。因此 , 官腔镜作为诊断异常子宫 出
[ 3 ] 郭晖, 潘榕 . 官腔镜诊 断异常 子宫 出血 的临床分 析[ J 】 . 中国妇幼 保
健, 2 0 0 7 , 2 2 ( 2 9 ) : 4 1 8 4 .
1 8 例, 最长 7 d ; 体温 < 3 8 o C 9 9例 , 3 8 ~ 3 9℃ 4 5例 , 3 9 ~ 4 0℃
1 O例 , > 4 0℃ 2例 , 最高体温 4 0 . 8℃。
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经验总结

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经验总结【摘要】从手足口病流行概况、临床症状和中医药治疗经验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疹;风热在表;热毒炽盛;气阴不足;中医药疗法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其中以71型病毒最为严重)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为多。
手足口病虽然是上世纪70年代新定的病名,但同类疾病如麻疹、风疹等在历史上常见,病机、治则均有共性,暴发流行时中医统称为“疫疹”[1]。
由于近几年发病率增加,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1 临床症状中医认为本病为疫毒经口鼻而入,湿热侵袭脾肺,外发四肢,上熏口咽,发为疱疹,并见发热、咽痛、流涎、纳差、便秘等症状,重症者邪毒炽盛,湿热生风,表现为高热、易惊、肌肉瞤动、瘛瘲,甚则内陷厥阴,致神昏、厥、脱。
该病的潜伏期为2~6 d,病程4~7 d,最长10 d。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
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重症病例呼吸系统可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
循环系统可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2]。
EV71具有神经毒性,累及神经系统的主要表现为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小脑炎、脊髓灰质炎样肌麻痹、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脑疝的致死性脑炎。
EV71感染所致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导致死亡或永久性肌麻痹。
EV71中枢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为最常见症状,其次为皮疹、睡眠障碍、呕吐、肌痉挛、共济失调、乏力。
手足口病诊治经验分析

法用量 :年龄 5个 月 ~l岁 口服 黄连素 片 4次/ d ,0 . 5片/ 次; 年龄 1 —3岁 口服黄 连素 片 4 O : / d ,1片/ 次 ;年 龄 3~6岁 口
有下列情况 之一 者 :①抽 搐 、昏迷 、脑 疝 ;② 呼吸 困难 、紫
绀 、血眭泡沫痰 、肺部 I 罗音 、休 克等。 3 . 3 实验 室检查项 目 血常规 :多数 普通患儿 白细胞 计数正 常或降低 ,危重 者 白细胞 计数 可显著 升高 。血 生化 :部 分病 例可有轻度丙氨 酸氨基转 移酶 ( A L T ) 、天冬 氨酸氨基 转移 酶 ( A S T )升高 ,乳酸升高 。呼吸系统受 累 ,患儿 有血氧饱 和度 下降 ,二氧化碳 分压 升高 ,酸 中毒 。脑 脊液 一中枢 神经 系统
患儿一般 资料间有均衡性 。
1 . 2 方法
~
对照 组 2 5例患 儿药物用 法用量 … :年龄 5个月
l 岁 口服黄连素 片 3次/ d ,0 . 5片/ 次 ;年 龄 1 ~3岁 口服黄
连 素片 3次/ d ,1 片/ 次 ;年龄 3—5 . 5岁 口服黄 连素 片 3次/ d ,1 . 5片/ 次 ,加用布洛芬 混悬液 。观察组 5 0例患 儿药 物用
脉滴注参麦注射液 时 ,严禁 加入 其他 注射 液 ,以确保 患儿 静 脉 滴注给药安全 。有 口咽 部疱疹者 用冰 硼敞 ,3— 4次/ d 。病 情 严重 的患 儿 可 酌 情 加 入 地塞 米 松 、呋塞 米 、甘 露 醇 注 射 液 等。 1 . 3 统计 学方 法 采用 S P S S I 1 . 0软件 进行 统计 学分 析 。计
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 方法
3 讨 论
基层医院手足口病分析

基层医院手足口病分析发布时间:2021-02-01T11:21:18.76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20期作者:陆美凤[导读] 基层医院手足口病分析陆美凤(丹阳市界牌镇卫生院;江苏镇江212000)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了基层医院中的手足口病病例,检测了患者的一般症状和流行学信息,并简要分析了手足口病的治疗方式。
我们筛选的实验对象是某基层医院2013年到2017年之间收录的手足口病病人800名,将这些手足口病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归纳和统计,总结该病的病症以及流行学信息。
研究发现,手足口病病人在进行了抗病毒的治疗方式之后病症都会出现明显的好转,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以及后遗症。
因此,针对该疾病,要求易感人群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春季多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一旦发现疑似病症早去诊治,进行积极的治疗即可以做到治愈,从而预防大规模的传染和爆发[1]。
关键词:基层医院;手足口病;临床分析一、引言随着现代生活物质的极大丰富,越来越多的疾病也是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其中手足口病是一种高发常见疾病,尤其在春夏季节[2]。
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而导致的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的疾病,该病主要的诱发病毒为肠道病毒,例如EV71,主要的易感人群为年幼的儿童,一般为年龄小于五岁,他们免疫系统不完善,无法抵抗肠道病毒的侵袭。
其主要的病症为手、脚以及口腔会出现一些小的疱疹,从而引发的并发症包括头疼、厌食、发低烧等,一般来说,病人会在一个星期之内自己痊愈,然而少数的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心肌炎、肺水肿甚至是脑膜炎等。
本文主要回顾和整理了某基层医院2013到2017之间收录的手足口病病人800名的资料和病例,现在将研究报告详述如下。
二、方法1.一般资料我们筛选的实验对象是某大型医院2013年到2017年之间收录的手足口病病人800名,他们都属于手足口病患者,其中患者的发病年龄多在1-4岁,发病时长为1天到9天,发病病人中有男性480人,女性320人。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探讨

医护论 坛 ・
21 0 2年 8月第 1 9卷第 2 3期
手足 口病 的临床诊治探讨
李红梅 广 东省梅 州市 平 远 县人 民 医院 医务科 , 广东 平远 54 0 1 60
【 要】目的 评 价 与探讨 小 儿手 足 口病 的病 因 、 断 、 表现 及治 疗经 验 方 法 刚顾 性分 析 20 摘 诊 临床 09年 2月 ~0 年 21 1
wi r y ia lnc lp roma c ,a d we s o l ls l ntrte p o rs fte d sa e h fe t e a tvr s t mo e tpc lciia efr n e n h u d co ey mo i h rge s o h ie s,t e efci niiu h o v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s a t 0bet eT ic s n vlaetedsaecue, igoi, l ia ma i s t n n rametep r Abt c】 jci odsusad eaut h i s a ss dan s ci cl nf t i sa d t t n x ei r v e s n e ao e —
e c fp darcha d fo - n mo t ie s .M eh d iia aa o 5 hlr n wi a d—o t n mo t i— n e o e iti n — o t a d— uh d s ae t o sClnc ld t f2 7 c ide t h n fo-a d- u h d s h e s n o r h s i lfo F b u r 0 9 t c mb r2 1wee a aye ers e t ey a e i u o pt rm e r a y2 0 o De e e 0l r n lz d r t p ci l.Reul lt e c i rn h v a o v s t Al h h l e a e s d a p ae o y ia efr n eo a d fo- n - uh ds a es c sfv r rs n oo . tal hlr nd d n t p e r d smetp c l ro ma c fh n -o t a d mo t ie s u ha e e , a h a d s n Bu l c i e i o p d a p a eiu o lc t n fe ii gte efcie a t vrlte t n n y tmai rame ta d rao a l ae p e rs ro sc mpiai satrgvn h f t ni i rame ta d s mp o t te t n n e s n bec r , o e v - a c
基层医院手、足、口病诊治及观察

过敏史。
(5)均为肛瘘术后1周左右,创面无感染者。
排除标准:(1)合并心、肺、肝、肾重要脏器疾病、糖尿病、维生素缺乏症等全身性疾病者。
(2)合并肺结核、乙型肝炎、性病等传染性疾病。
(3)合并有其他肛门疾病者。
(4)合并便秘、腹泻、肠炎等排便异常的患者。
(5)局部伤口特异感染或异物残留。
1.2 临床资料:10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22~64岁,平均39.6岁;病程0.5~4年,平均2.2年;创面纵径<2cm 8例,创面纵径2~5cm 35例,创面纵径>5cm 7例。
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20~63岁,平均38.8岁;病程0.5~3.8年,平均2.1年。
创面纵径<2cm 10例,创面纵径2~5cm 34例,创面纵径>5cm 6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以及伤口面积大小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2.1 药物来源:康复新液(内蒙古京东药业生产)。
主要成分: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乙醇提取物。
2.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为每日早晨排便后换药一次,换药前采用中药坐浴散(本院制剂)坐浴10~15min。
治疗组:创面常规消毒后,将康复新液浸湿的纱条敷于创面上,再用凡士林纱条覆盖于康复新液纱条上,纱布、胶布包扎固定。
对照组:创面常规消毒后,直接用凡士林纱条覆盖,纱布、胶布包扎固定。
3 治疗效果3.1 疗效评定标准:创面愈合时间为术后当脓水将尽或腐肉已脱、新生出肉芽的时候(约术后1周)使用。
常规清洗创面后,治疗组创面开始应用康复新液+凡士林纱条,对照组直接用凡士林纱条换药之日起到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d)。
3.2 治疗结果(见表1)表1 两组病例创面愈合时间比较(d,珔x±s)组别n平均愈合时间治疗组50 13.5±2.2对照组50 20.8±3.5注:经t检验,P<0.05 从表1可见,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临床诊治要点

关键词:神经源性肺水肿
? 颅内压 ? 交感神经兴奋 ? 体循环血量多进入阻力更低的肺循环内 ? 肺毛细血管及肺泡损伤,使其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
外渗,加重肺水肿 ? 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临床分期
? 第期(手足口出疹期) ? 第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 第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 第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 第期(恢复期)
妥等抗惊厥; ? 吸氧,保持气道通畅; ? 注意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治疗要点
? 第期: ? 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利尿剂降低颅内高压; ? 适当控制液体入量; ? 生理需要量 (·),建议匀速给予,即 (·) ? 丙种球蛋白; ? 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及四肢
皮肤温度变化等可能发展为危重型的高危 因素,尤其是岁以内、病程天以内的病例。
第期(手足口出疹期)
?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 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 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 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 少数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 病程天内
密切观察是及时发现重症的关键
? 为每一位患儿“量身订制”监测表 ? 本病多见于小儿,多数无法准确主诉其症状,
查体不配合,密切监测的意义尤其重大 ? 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需要监测的指标及频率
也各不相同,要为每一位患儿“量身订制”监 测表 ? 入院早期,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小时监测一次, 严重者可以每小时、小时甚至小时监测一次
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 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

重症病例年龄组分布
90
报 告 病 例 数
Pandemic (H1N1) 2009 流行及救治概况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1~ 2~ 3~ 4~ 5~ 6~
80
年龄组
注:2008年阜阳病例数据
实验室检查
末梢血白细胞:一般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重症 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 (危重病例多核细胞可多于单核细胞),蛋白正常 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病原学检查: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病毒。 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
250 200 150 100 50 0
死亡病例:
case number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EV71 占 实验室确 诊的死亡病例的96.43 %
EV71proportion of labconfirmed%
EV71proportion of confirmed%
较其它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病情重,病死率高。 临床表现有相对特殊性和不典型性。 对重症病例的发生机制不清。 颠覆了既望对于手足口病的认识。 临床医师缺乏新的认识,影响了救治。 基层医院缺乏必要的救治能力。
EV71感染发病机制
EV71 口腔疱疹 皮疹发热 精神差 嗜睡 易惊 肺出血 血性泡沫痰
治疗要点
EV71感染重症病例从第2期发展到第3期多在1天以 内,偶尔在2天或以上。从第3期发展到第4期有时仅为 数小时。因此,应当根据临床各期不同病理生理过程, 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单选题
1 .手足口病分几期B
A.六期
B.五期
C.四期
D.三期
2 .手足口病的重症表现有E
A.高热
B.惊跳
C.肢体抖动
D.E.以上都是
3 .专家共识的第几期开始属于重症病例B
A.I
B.II
C.III
D.IV
4 .不属于肠道病毒的是C
A.柯萨其A16型
B.脊髓灰质炎病毒
C.单疱病毒
D.肠道病毒71型
5 .手足口病救治的“四个集中”有
A.集中安置病人
B.集中医疗人员
C.集中专家
D.E.以上都是
6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
A.接触传播
B.空气飞沫传播
C.水源传播
D.E.以上都是
7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的时机有
A.入院时
B.查房时
C.治疗时
D.E.以上都是
8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
A.患者
B.隐性感染者
C.无症状携带者
D.E.以上都是
9 .手足口病救治的关键环节有
A.门诊处置
B.入院处置
C.重症病人筛查
D.E.以上都是
10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是
A.柯萨奇A16
B.柯萨奇A4
C.埃可病毒
D.E.以上都是
11.手足口病被纳入丙类传染病
管理的日期为B
A.2009/5/31
B.2008/5/2
C.2010/10/1
D.1999/5/14
12 .2011年肠病毒感染专家共
识将手足口病分为几期D
A.I
B.II
C.III
D.V
13 .把好手足口病救治的“六关”
有D
A.培训关
B.门诊关
C.入院关
D.E.以上都是
14.手足口病的重点病人是指:
D.E以上都是
15.下列不属于机械通气常用通
气模式有:D:SPONT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