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Word版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及Word版含解析

眉山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则施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B. B与墙面间的弹力可能不变C. 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D. 弹簧弹力一定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对A分析,开始受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平衡,当施加F后,仍然处于静止,开始A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为,若,则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故A错误;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开始时B与墙面的弹力为零,后来加F 后,弹力为,B错误;对整体分析,由于AB不动,弹簧的形变量不变,则弹簧的弹力不变,开始弹簧的弹力等于A、B的总重力,施加F后,弹簧的弹力不变,总重力不变,根据平衡知,则B与墙之间一定有摩擦力,故C错误,D正确.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以及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应用,要注意明确整体法与隔离法的正确应用.①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在许多问题中用整体法比较方便,但整体法不能求解系统的内力.②隔离法:从系统中选取一部分(其中的一个物体或两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少于系统内物体的总个数)进行分析.隔离法的原则是选取受力个数最少部分的来分析.③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2. 如图所示,在两个点电荷Q1、Q2产生的电场中,实线为其电场线分布,虚线为电子(不计重力)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运动轨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电子经过A点的加速度比经过B点的加速度大B. 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C. 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D. 两个点电荷连线中点O的场强为零【答案】A【解析】A点电场线较B点密集,则A点场强较B点大,电子经过A点的加速度比经过B点的加速度大,选项A正确;由电场线的分布可知,Q1的电荷量小于Q2的电荷量,选项B错误;由电子的运动轨迹可知,Q2带正电,Q1也带正电,则A点的电势高于B点,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选项C错误;由于两电荷带电量不等,则两个点电荷连线中点O的场强不为零,选项D错误;故选A.3. 如图所示,a、b分别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其中a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b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2018-2019学年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10月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四川省眉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电荷量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是点电荷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可以不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摩擦起电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答案】D【解析】【详解】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时,可将这两个带电体看成是点电荷,与带电体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故B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摩擦起电不可以创造出电荷,故C错误;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故D正确;故选D。
【点睛】该题考查对点电荷、元电荷的理解,对于元电荷要注意明确这不是质子也不是电子,它只是在数值上等于它们的电量.2.A、B两带电小球,质量分别为mA、mB,用绝缘不可伸长的细线如图悬挂,静止时A、B两球处于相同高度.若B对A及A对B的静电力分别为FA、F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A<FBB.mA=3mBC.细线AC对A的拉力TA=D.细线OC的拉力TC>(mA+mB)g【答案】B【解析】【详解】对小球A受力分析,受重力、静电力、拉力,如图,两球间的库仑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相等,与两个球是否带电量相等无关,故A错误;对A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m A g=T A cos30°,F=T A sin30°,同理对B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m B g=T B cos30°,F=T B sin30°,联立解得:m A=3m B,故B正确;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m A g=T A cos30°,因此:T A=m A g,故C错误;由整体法可知,细线的拉力等于两球的重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关键分别对两个小球受力分析,采用隔离法和整体法,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再结合库仑定律列方程分析求解.3.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
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眉山中学2018届高二下期半期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5题,共300分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下列关于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波长比孔的宽度小得越多时,波的衍射越明显B.只要是两列波叠加,都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C.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接近时,观察到的频率变小,音调变低D.一切种类的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匀变化的电场能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B.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C.在电磁波谱中, 射线的波长最长D.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制16.要想增大LC振荡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的频率,可采用的方法是()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间距B.升高电容器的充电电压C.增加线圈的匝数D.在线圈中插入铁芯17.用某型号的柴油发电机给我国灾民临时安置区供电,发电机到安置区的距离是400 m,输电线路中的火线和零线均为单股铜导线,该导线每米的电阻为2.5×10-4Ω,安置区家用电器的总功率为44 kW,当这些家用电器都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电线路中的电流为20 AB.输电线路损失的电功率为4 kWC.发电机实际输出电压是240 VD.如果该柴油发电机发的电是正弦交流电,则输出电压的峰值是260 2 V18.如图所示,线圈L的自感系数很大,且其直流电阻可以忽略不计,L1、L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开关S闭合和断开的过程中,灯L1、L2的亮度变化情况是(灯丝不会断)()A.S闭合,L1亮度不变,L2很亮;S断开,L1、L2立即熄灭B .S 闭合,L 1亮度不变,L 2亮度逐渐变亮,最后两灯一样亮;S 断开,L 2立即熄灭,L 1逐渐变暗C .S 闭合,L 1、L 2同时亮,而后L 1逐渐熄灭,L 2则逐渐变得更亮;S 断开,L 2立即熄灭,L 1亮一下再熄灭D .S 闭合,L 1、L 2同时亮,而后L 1逐渐熄灭,L 2亮度不变;S 断开,L 2立即熄灭,L 1亮一下再熄灭 19.如图所示,将额定电压为60 V 的用电器,通过一理想变压器接在正弦交变电源上.闭合开关S 后,用电器正常工作,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的示数分别为220 V 和2.2 A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变压器输入功率为484 WB .通过原线圈的电流的有效值为0.6 AC .通过副线圈的电流的最大值为2.2 AD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11∶320.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10 s 时刻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为x =1 m 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为x =4 m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 的振动图像,则 ( )A .t =0.15 s 时,质点Q 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B .t =0.15 s 时,质点P 的运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C .从t =0.10 s 到t =0.25 s ,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了6 mD .从t =0.10 s 到t =0.25 s ,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30 cm2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固定一电阻不计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其间距为L ,下端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与斜面垂直(图中未画出)。
四川省眉山市2018届高三理综10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眉山市2018届高三理综10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5题,共300分相对原子质量: O—16 Na—23 Cu—64 Fe—56 C—12 Si—28 Fe—56 S—32Cl—35.5 B—11 N—14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中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变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B.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C.tRNA分子中的反密码子的种类最多有61种,但无氢键D.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细胞合成了胰岛素意味该细胞已发生了细胞分化B.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细胞的衰老、凋亡和坏死都要基因控制D.人的造血干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能出现周期性变化3、下列关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有错的是()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转换器转动B.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C.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D.在低温诱导某2N生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实验中,观察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可能有2N、4N、8N的4、如图是平衡时的渗透装置,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A.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平衡时m增大B.若向漏斗中滴入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则平衡时m不变C.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减小D.若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5、右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构①不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6、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上I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体上Ⅱ区段(同源区段)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且突变型都是隐性性状。
2018-2019年高中物理四川高二月考试卷真题试卷【1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物理四川高二月考试卷真题试卷【1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关于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D.气体压强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及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答案】BC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反映,故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每个分子的动能却不一定都增大,也许个别的分子动能还减小,但整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是增大的,所以A错误,B正确;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C正确;气体压强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及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D也正确。
考点: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2.(单选)如图甲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和s分别表示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乙中v、a、Ff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判断出物体先是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水平面上之后,做匀减速运动,所以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的图象应该是倾斜的直线,不能使曲线,所以A 错误;由于物体的运动先是匀加速运动,后是匀减速运动,在每一个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时不变的,所以物体的加速度时间的图象应该是两段水平的直线,不能使倾斜的直线,所以B 错误;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都是滑动摩擦力,所以摩擦力的大小是不变的,并且由于在斜面上时的压力比在水平面上时的压力小,所以滑动摩擦力也比在水平面上的小,所以C 正确;物体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为,所以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应该是抛物线,不会是正比例的倾斜的直线,所以D 错误. 考点:考查了运动图像3.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为d 、 极板面积为S ,电容为ε0S/d ,其中εo 是常量.对此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当增加两板间距时,电容器极板间 A .电场强度不变,电势差变大 B .电场强度不变,电势差不变 C .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差不变 D .电场强度较小,电势差减小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当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则电容器带电量Q 不变,根据,,联立解得,,所以当增加两板间距时,电容器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电势差变大。
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 学年度上期10月质量监测物理试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静电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静电场中,电场强度大的点电势必定高B .静电场中,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必定为零C .静电场中,在电势高的点点电荷的电势能必定高D .无论匀强电场还是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电场强度与放在该处的检验电荷无关2.有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 ,其中A 、B 两球带电情况完全相同,C 球不带电,将A 、B 两球相隔一定距离固定起来,两球间的库仑力是F ,若使C 球先和A 接触,再与B 球接触,移去C ,则A 、B 间的库仑力变为( )A .10FB .83FC .4FD .2F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E =qF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 B. 由C =U Q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 C. 由q W U AB AB =可知,将1 C 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1J ,则AB U =1 V D. 由2r Q k E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有关 4.如图所示,水平天花板下用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悬挂起来的两个相同的带电介质小球a 、b ,左边放一个带正电的固定球+Q 时,两悬球都保持竖直方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a 球带正电,b 球带正电,并且a 球带电荷量较大B .a 球带负电,b 球带正电,并且a 球带电荷量较小C.a球带负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大D.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小5.有一个点电荷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分别从两电场中的a点由静止释放,在它沿直线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E k随位移s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中的①、②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电荷在甲图电场中运动,对应的图线是①B.负电荷在乙图电场中运动,对应的图线是②C.负电荷在丙图电场中运动,对应的图线是①D.正电荷在丁图电场中运动,对应的图线是②6.如图(a)所示,AB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在A点放置一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AB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如图(b)所示,则下列关于A、B两点电势φ和电场强度E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φA>φB,E A>E B B.φA>φB,E A<E BC.φA<φB,E A<E B D.φA<φB,E A>E B7.如图所示,真空中O点有一点电荷,在它产生的电场中的某一平面内有P、Q 两点,OP、OQ与PQ的夹角分别为53°、37°,取sin53°=0.8,O点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在P、Q两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之比为()A .3:4B .4:3C .9:16D .16:98.空间有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一电荷量为﹣q 的质点(重力不计),在恒定拉力F 的作用下沿虚线由M 匀速运动到N ,如图所示,已知力F 和MN 间夹角为θ,MN 间距离为d ,则( )A .MN 两点的电势差为qFd θcos B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q F θcos C .带电小球由M 运动到N 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了FdcosθD .若要使带电小球由N 向M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 必须反向9.如图所示,a 、b 、c 、d 是某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ab=cd=10cm ,ad=bc=20cm .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 点的电势为20V ,b 点的电势为24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d 间电势差一定为4VB .c 点电势可能比d 点低C .电场强度方向一定由b 指向aD .电场强度大小一定为E=40V/m10.如图所示,一个由电池、电阻R 、开关S 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开关闭合。
2018-2019年高中物理四川高二月考试卷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物理四川高二月考试卷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按照狭义相对论的观点,火箭A是迎着光飞行的,火箭B是“追赶”光的,若火箭相对地面的速度为v,则两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分别为().A.c+v c-v B.c-v c+vC.c c 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测量到的真空中的光速c都一样,因此在火箭A、B两个惯性参考系中,观察者测量到的光速一样大,均为c,故C正确.2.将不带电的导体A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B接触后,在导体A中的质子数()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物体接触带电时,电子发生转移,导致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电荷不平衡,从而带电,而并非质子数目的变化,质子数目在接触过程中是不变的。
C正确考点:电荷守恒定律,注意接触带电的实质:物体接触带电时是由于电子的转移引起的,即电子的重新分配,而质子数并没有发生变化。
3.一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从B点射出,电场的等势面和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左侧前三个等势面彼此平行,不计粒子的重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粒子带正电B.粒子的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小C.粒子的速度不断增大D.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如图,在轨迹和等势面的交点处做出一条垂直于等势面的短线,根据“沿着电场方向电势降低”和“曲线运动中物体合力指向凹侧面”可以判断出电场方向和带电粒子受力方向如图,进而可以知道粒子带负电,速度减小,电势能增大,A、C、D错;等势面的疏密程度可反映电场强弱,所以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势面的概念。
4.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计算单摆的周期公式B.彩超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的仪器C.惠更斯原理能解释波的衍射,反射和折射现象D.多普勒效应是因为波源和观察者发生了运动【答案】ABC【解析】试题分析:多普勒效应是因为波源和观察者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D错;ABC对;故选ABC考点:考查物理史实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对物理史实问题要注意积累和记忆5.街道旁的路灯利用半导体的电学特性制成了白天自动熄灭,夜晚自动点亮的装置,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应用了半导体的()A.光敏性B.压敏性C.热敏性D.三个特性同时应用【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白天自动熄灭说明电信号与光有关,故选A考点:考查传感器原理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工作性质和原理是关键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这个物体上B.在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会产生弹力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例如:篮球;A错误;B.在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会产生弹力,B正确;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不是惯性,C错误;D.在只有重力或者弹簧弹力做功的条件下,物体的机械能才守恒,例如:匀速上升或下降的物体,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但它的机械能不守恒,D错误。
眉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综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眉山中学2020届高二10月月考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5题,共3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e—79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基因数目的改变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2.下列关于交叉互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B.交叉互换发生在真核生物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之间C.交叉互换导致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D.交叉互换导致纯合个体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种类增多3.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引起的疾病一般不传给后代,所以不是遗传病B.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C.多基因遗传病由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所以发病率较低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择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4.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的育种周期短,杂种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B.多倍体育种植株产量高,获得的新品种都为纯合子C.单倍体育种时,秋水仙素主要作用于减数分裂前期D.基因工程育种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5.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DNA分子水平上的操作B.用DNA连接酶可以将两个粘性末端互补的碱基连接起来C.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体现了酶的专一性D.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能够高效生产各种药品,如胰岛素、干扰素等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拉马克认为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B.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C.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同一物种的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D .共同进化指不同个体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进化和发展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8.设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4 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 .1 molN 2与4 mol H 2反应生成的NH 3分子数为2N AC .1 mol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CCl 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10月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电荷量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是点电荷
B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可以不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C .摩擦起电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
D .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
15、A 、B 两带电小球,质量分别为m A 、m B ,用绝缘不可伸长的细线如图悬挂,静止时A 、B 两球处于相同高度.若B 对A 及A 对B 的静电力分别为F A 、F B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F
A <F B
B .m A =3m B
C .细线AC 对A 的拉力T A =m A g 2
D .细线OC 的拉力T C >(m A +m B )g
16、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
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
A .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B .电势能逐渐增加
C .动能逐渐增加
D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7、静电场在x 轴上的场强E 随x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x 轴正向为场强正方向,带正电的点电荷沿x 轴运动,则点电荷( )
A .在x 2和x 4处电势能相等
B .由x 1运动到x 4的过程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 .由x 1运动到x 4的过程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D .由x 1运动到x 4的过程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18、如图所示,虚线a 、b 、c 代表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实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R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由 此可知
( )
A .带电粒子在R 点时的速度大小大于在Q 点时的速度大小
B .带电粒子在P 点时的电势能比在Q 点时的电势能大
C .带电粒子在R 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 点时的小,比在P 点时的大
D .带电粒子在R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小于在Q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19、如图甲,两水平金属板间距为d ,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t=0时刻,质量为m 的带电微粒以初速度v 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0~3
T 时间内微粒匀速运动,T 时刻微粒恰好经金属边缘飞出。
微粒运动过程中未与金属板接触。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 。
关于微粒在 0 ~ T 时间内运动的描述,正确的
是
A .末速度大小为0
B .末速度沿水平方向
C .重力势能减少了12mgd
D .克服电场力做功为mgd
20、A 、B 两球沿同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为两球碰撞前后的x-t 图像。
图中a 、b 分别为A 、B 两球碰前的x-t 图像,c 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x-t 图像。
已知A 球质量m=2kg ,取A 球碰前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B 球的质量为3 kg
B .碰撞过程中A 对B 冲量为4 N ·s
C .碰撞前后A 的动量变化为-6 kg ·m/s
D .碰撞过程中A 、B 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5 J
21、 如图所示,在地面上方的水平匀强电场中,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得的小球,系在一根长为L 的绝缘细线一端,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O 点做圆周运动。
AB 为圆周的水平直径,CD 为竖直直径。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电场强度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O 点做圆周运动,则它运动的最小速度为
B. 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O 点做圆周运动,,则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机械能最大
C. 若将小球在A 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它将在ACBD 圆弧上往复运动
D. 若将小球在A 点以大小为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它将能够到达B 点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22、(6分)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量有关。
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动
的绝缘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点,如图所示。
实验时,
先保持两球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
越小,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
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
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_________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的_________而增大。
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
23、(8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让质量为
m1的入射小球A从斜槽某处由静止开始滚下,与静止在斜槽末端质量为m2
的被碰小球B发生碰撞.
(1)实验中必须要求的条件是______
A.斜槽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槽口离地的高度
D.A与B的球心在碰撞瞬间必须在同一高度
(2)两小球的质量应满足m1______m2(填>、<或=)
(3)正确操作后,M、P、N是得到的三个平均落点,图中的O点是水平槽末端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两球落点痕迹如图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运动轨迹所在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①若A、B两球的质量比mA:mB=5:1,测得OP=42.1cm,OM=30.0cm,ON=60.1cm则在实验误差范围内A、B碰撞过程中动量__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
②若已知槽口末端离地高h=0.45m,则碰撞后A球落地时的速度为______m/s(取g=10m/s2).
24、(12分)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A 、B 分别接在电压为30 V 的恒压电源上,两极板间距为3 cm ,电容器带电荷量为6×10-8 C ,A 极板接地.求:
(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2)平行板电容器两板之间的电场强度;
(3)若在距B 板2 cm 的M 点放一电子,求其电势能.(电子的电荷量e =-
1.6×10
-19 C )
25、(16分) 静电喷漆技术具有效率高,浪费少,质量好,有利于工人健康等优点,其装置如图所示.A 、B 为两块平行金属板,间距d=0.40m,两板间有方向由B 指向A,大小为E=1.0×103N/C 的匀强电场.在A 板的中央放置一个安全接地的静电油漆喷枪P,油漆喷枪的半圆形喷嘴可向各个方向均匀地喷出带电油漆微粒,油漆微粒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 0=2.0m/s,质量m=5.0×10-15kg 、带电量为 q=-2.0×10-16C.微粒的重力和所受空气阻力均不计,油漆微粒最后都落在金属板B
上.试求:
(1)微粒打在B 板上的动能;
(2)微粒到达B 板所需的最短时间;
(3)微粒最后落在B 板上所形成的图形的面积大小.
26、(20分)一质量为m =6 kg 、带电荷量为q =-0.1 C 的小球P 自动摩擦因数μ=0.5、倾角θ=53°的粗糙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斜面高h =6.0 m ,斜面底端通过一段光滑小圆弧与一光滑水平面相连.整个装置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场强E =200 N/C ,忽略小球在连接处的能量损失,当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立即撤去电场.水平面上放一静止的不带电的质
量也为m 的14
圆槽Q ,圆槽光滑且可沿水平面自由滑动,圆槽的半径R =3 m ,如图所示.(sin 53°=0.8,cos 53°=0.6,g =10 m/s2)
(1) 在沿斜面下滑的整个过程中,P 球电势能增加多少?
(2) 小球P 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
(3) 通过计算判断小球P 能否冲出圆槽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