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的人文区域特征》

合集下载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位置:
大兴安岭、青藏 高原以东,内蒙 古高原以南、秦 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主要的地形单元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二、北方地区的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包括东北 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山东丘陵、辽东 丘陵、长白山地、大小兴安岭与太行山等。 平原主要分布东部地区,地形开阔平坦,海 拔较低。北部多沼泽,南部多低湿地和盐碱地。 黄土高原沟谷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思考: 根据所学的地理知 识平价图中建筑的 优点?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 便于挖掘窑洞 ②具有冬暖夏凉, 有利于居住
③不破地表地貌,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环境保护等。
④不占耕地,建设费用低。
⑤亲近自然,有利于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
黄土的特性:
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直立性强,质地疏松,很容易被流水冲走。
(一)地理背景
灾害成因——气候(春旱多风沙,气温 年较差大,降水集中);地形(地势低平, 洼地排水不畅);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 只灌不排),不合理开垦,只用地,不养地, 土壤肥力下降。
(一)地理背景
灾害成因——气候(春旱多风沙,气温 年较差大,降水集中);地形(地势低平, 洼地排水不畅);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 只灌不排),不合理开垦,只用地,不养地, 土壤肥力下降。 干旱缺水地、低洼易涝地、盐碱地、土 质过沙土地所占的比重较大,对这些土地的 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关键所在。

(4)主要河流:
华北方地区主要河流有:黄河(支流渭河 与汾河);海河及其扇形支流(北运河、 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以 及京杭大运河。 东北地区主要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 乌苏里江、辽河、鸭绿江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共35张PPT)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共35张PPT)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3


围 :
内 蒙黑

古吉



京津

晋冀
分 布
宁 甘
陕 豫
鲁 苏

4、地形地势
主要的地形单元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5.气候植被
400mm
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候 气
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华北地
4、交通 ——稠密的铁路网
重要的铁路干线
满洲里
京哈线 绥芬河 京沪线
包兰线、京包线、大秦线 陇海线
滨洲线
滨绥线
沈大线
沈丹线
课堂练习:
1、上图示意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
水系分布。①、③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晚于②地,其主要
影响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2.上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 A )
本区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山西是本区也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的 储量的产量均占全国的1/3多,另外陕西和河北省也是煤炭大省。石油主要分布在黑龙江、 河北、山东、河南、天津等地。铁矿主要在辽宁省和河北省。
1、自然资源
煤炭 铁矿 石油 森林
著名的树种:小兴安林的红松,大兴安岭的落叶松 东北三宝:人参、貂皮和鹿茸 温带水果:苹果、葡萄、梨等
环渤海 经济区
辽中南工业区 京津唐工业区
想一想
辽中南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什 么?
• 资源丰富; • 交通便利,本区铁路密
集,有利于原料的运入 和工业产品的运出;

中国北方地区

中国北方地区
1.地形
北方地区跨二、三阶梯,以 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 东北平原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多沼泽;由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
华北平原低湿地和盐碱地 黄土高原沟谷纵横,水土流失严 重 山地:长白山地、大小兴安岭与 太行山等
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黄土的特性: 粘性好,直立性强,
存在问题:
能源不足,水源不足,污染严重, 产业结构单一
有利条件
①资源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临海,利于 发展外向型经 济;
④地处平原, 地势开阔;
⑤农业基础较 好;
⑥人口较密集
重要工业中心:鞍山钢铁、沈阳机械、大连化工 和船舶等(长春汽车、哈尔滨机电制造等)
京津唐工业区
以轻、重工业兼顾 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北方地区;
一、位置和范围
二、自然地理特征
地气水土生源
三、人文地理特征
工业、农业、交通、城市、人口、民族、习俗等
四、区域(工/农业)问题、原因及措施
(2013重庆高考)图1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
图1,回答1~3题。
800 700
降水量 海拔
800
700
年降水量(mm ) 海拔(m )
不利: 东北——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
华北 ——旱涝、盐碱、风沙,水源不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源不足
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
(1)黄土高原
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严重: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③植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从森 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④土壤: 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根据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通常被划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

以下是对这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比较。

一、自然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包括华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等,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平原和高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2、南方地区:包括华东、华南和岭南等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和平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

3、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盆地,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4、青藏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等地区,气候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山地,植被以高山草甸和高寒荒漠为主。

二、人文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历史上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

同时,北方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海派文化、岭南文化和侨乡文化等。

3、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丝路文化、伊斯兰文化和黄土高原文化等。

4、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藏族、羌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藏传佛教文化、唐卡艺术等。

中国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都各具特色。

北方地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政治地位而著称;南方地区以其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文化特色而闻名;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景观而引人注目;青藏地区以其神秘的高原山地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而令人向往。

这些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地理多样性。

中国,这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广阔地域的国家,其自然地理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令人惊叹。

北方地区说课稿—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北方地区说课稿—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北方地区说课稿—教学设计【教学参考】《北方地区》说课稿一、说教材在编排上本节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本章第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理区域的区域特征。

本章内容是后面各章节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因南北方地区平时大家了解较多,所以将南北方地区放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之前学习,这有利于在掌握本课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习认识地理区域的方法。

北方地区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扼要介绍北方地区自然景观的特征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北方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特征。

因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式是受自然环境影响的,自然地理的差异是造成人文差异的一种直接原因,自然差异的学习为学生正确分析北方地区人文差异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及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自然地理的差异;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因此设置了本节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面积和人口在全国的比例。

(2)了解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河流及长城的分布。

(3)通过对北方地区的学习明确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4)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的差异,理解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北方地区地形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2)初步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北方地区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立如下教学重点、难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

6.1《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下面进行具体分析:(一)说教材1、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是人教版地理教材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是在四大地理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是本学期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章。

教材中对北方地区的介绍采取了点面结合、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方式,重点突出从地形、气候、农业、人民生活等方面,勾画出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图景。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形成对北方地区的一个整体的印象,使学生初步了解气候、地形、土壤与农业生产及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并且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和学习方法上的铺垫。

2、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认识北方自然特征和其农业的相互关系;同时加强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地理科学中对地图的熟练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的方式分别介绍黑土地和黄土地的位置和主要特征,及相关活动让学生概括出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特别是对农业的影响,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土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情感教育。

3、说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春旱的原因,影响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教学难点:(1)综合、概括、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2)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说学情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通过上册地理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地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知识运用,并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需要注重对上学期所学内容的回顾,将上学期所学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中国地理之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之北方地区
海盐属于哪类自然资源?
长芦盐(我国最大)场形成的条件:
① 用于晒盐的宽阔 的泥质海滩;
② 阳光充足,蒸发 旺盛,降水较少;
③ 风浪较小,晴天 较多。
二、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问题
(1)位置和范围 秦岭和长城之间,乌鞘岭和太 行山脉之间 过渡地带特征: 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 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 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 农业向牧业过渡,生态系统脆 弱。
整治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经济林、 薪炭林、用材林;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
④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
坡 面 水

坡 面 水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2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打坝淤地有何作用?
淤地坝
① 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 下游河中。
② 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 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水源 不足
工业 中心
沈阳 大连 鞍山 本溪
北京 天津 唐山
发展方向
适当限制耗能大当地 又缺乏资源的工业 发展科技 发展外向型经济。
资源型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外向型经济
(3).东北农区整治
问题: 水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土壤污染等。 治理: 秸秆还田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加强对沼泽地 的保护性开发利用;退耕还林、还牧。

北方地区区域特征

北方地区区域特征

北方地区区域特征北方地区是指中国北方地理区域,以黄河为界,包括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北方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经济特征。

本文将就这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地理特征北方地区地势较高,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华北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均处于黄土高原上,而西北地区则被著名的祁连山、昆仑山、天山等山脉环绕。

东北地区则有长白山、张广才山等山脉。

山脉和高原的存在使得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同时也影响了其气候和资源的分布。

此外,北方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河流资源。

黄河作为中国第二长河,是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对该地区的灌溉、农业和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辽河、淮河等河流也贯穿于北方地区,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二、气候特征北方地区的气候主要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受到温带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而西北地区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冷干燥,日温差大,年降水量较少。

由于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农业发展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等耐旱作物为主。

此外,很多地区还利用黄河和辽河的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提高农业产量。

三、经济特征北方地区的经济结构较为丰富多样。

华北地区以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为主,工业、农业、服务业均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西北地区以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为主,资源丰富,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业为支柱。

东北地区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为主,工业化程度较高,以汽车、钢铁、石油化工等产业为主要支撑。

北方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长城、故宫、颐和园等文化遗址吸引了众多游客。

同时,北方地区的冬季气候条件适宜冰雪运动,大量的滑雪场和冰雪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

综上所述,北方地区的独特地理、气候和经济特征使其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发展潜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北方地区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