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第十七周)组合阅读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在古老的姑苏màn( )步,人们有时也会产生这样的______(联想想象),那就是,如果将构成小巷的居民比作一首首朴素的民yáo( ),那么,那些曲jìng( )通幽的苏州园林,便是一首首______(高雅高洁)的诗词,因为对照所有描写深远幽庭的古代名篇,你都会在苏州园林里,找到古人们描写的景物。
想必当年造园的时候,园林的主人和造园家们,就像是炼句一样,精心yíng( )造了这些精美的厅堂斋馆,楼榭亭台,而使之成为一首首诗词精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màn ( ______ )步②民yáo ( ______ )③曲jìng ( ______ )通幽④yíng ( ______ )造(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
( ______ )( ______ )二、名句名篇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江山代有才人出, ________________ 。
(赵翼《论诗》)②春蚕到死丝方尽, ________________ 。
(李商隐《无题》)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________________ 。
(范仲淹《渔家傲》)④ ________________ ,且教桃李闹春风。
(元好问《 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⑥ ___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 _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⑦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2019苏教版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8周)组合阅读语文

2019-2019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8周)组合阅读【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籍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一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小雨丝丝欲网春”中“网”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哪个诗句与“落花狼藉近黄昏”营造的意境最相似?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C.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欧阳修《蝶恋花》)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文言文阅读】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4-6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苏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八周)组合阅读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苏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八周)组合阅读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1. 【诗词鉴赏】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这首词中哪些意象最能体现边塞之景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2. 这首词下阕写戍边将士既思家又忧国的心情。
请结合本词内容具体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2. 【文言文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注】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______ )②可以调素琴( ______ )③或陈于前( ______ )④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______ )⑤ 妻子不觌( ______ )⑥客就观之( ______ )2. 下面句中的“于”与“或枕于床”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________B.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C. 骈死于槽枥之间________D. 至于夏水襄陵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4. 两文都是以书屋为写作对象,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两个书屋的不同特点。
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八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专项训练(13)【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 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 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 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 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解释加点的词。
(1)选贤与.能(2)女有归.4. 请将文中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语句写出来。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路不拾遗。
5.本文描述大同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与福利保障体系是怎样的?人才选拔:福利保障:6. 现代汉语中还保有许多古代语言的含义。
请从下列字中,选三字写出三个成语来。
皆、恶、兴、作、谓、藏、闭,信、弃【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谈谦虚朱光潜①谦虚并非故意自贬身价,做客套应酬,像虚伪者所常表现的假面孔;它是起于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已知的比起世间所可知的非常渺小,未知世界随着已知世界扩大,愈前走发现天边愈远。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年级下册语⽂试卷及答案 ⼋年级语⽂考试对语⽂基础知识的要求很⾼,同学们要多做语⽂试卷的练习,积累语⽂知识巩固基础并做好语⽂考试前的备考⼯作。
以下是⼩编给你推荐的⼋年级下册语⽂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教版⼋年级下册语⽂试卷 ⼀、选择题(18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没有错误的⼀组是 ( ) (3分) A.亵渎(xiè) ⽞奘(zànɡ) 恹恹(yàn) 虬枝(qiú) B.翌⽇(yì) 楠⽊(lán) 宽宥(yòu) 芥蒂(dì) C.摒弃(bìnɡ) 嫉妒(jí) 啁啾(jiū) ⽏宁(nìnɡ) D.迸溅(bènɡ) 胸襟(jīnɡ) 迥异(jiǒnɡ) 拈轻怕重(niān) 2、下列句⼦没有语病的⼀项是 ( ) (3分) A.经过全市⼈民的共同努⼒,使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
B.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的报告。
C.青年歌⼿⼤赛选⼿综合素质之所以整体不⾼的原因是不少歌⼿忽视⽂化学习造成的。
D.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正确的⼀句是 ( ) (3分) A.李明的⽗母对他的关⼼真是⽆所不⾄,这不,昨天他妈妈⼜给他送⾐服和⽜奶来了。
B.六千多个学⽣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真是鳞次栉⽐,蔚为壮观。
C.⽼师家的藏书真多啊,偌⼤⼀个书房放得满满的,真可谓汗⽜充栋。
D.犯罪分⼦常⽤⼀些不名⼀钱的废外币冒充美元骗取⼀些贪财的⽼奶奶的⾦⾸饰。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有错误的⼀句是( )(3分) A.光波长短不同,产⽣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蓝、紫光波短,热效应⼩。
B.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氧化碳和⽔合成为含有⾼能的有机物质(碳⽔化合物)。
C.“⼀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有的是⼯夫,有的是希望。
苏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0套)

苏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期期末试卷(一)一、语文知识与积累:(27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不xiè()置辩niān( )轻怕重追溯.()从容.()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潜滋.暗长(滋润)争妍.斗艳(美丽)不远.万里(以……为远)B 精益.求精(更)君子固.穷(安守)唯唯..连声(答应的声音)C造福桑梓..浩繁(书籍)..(家乡)一泓.湖水(量词)卷帙D 失之交臂..(抱负、气量)..(指擦肩而过)离经.叛道(指儒家经典)宰相胸襟3、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3分)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
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①文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意重复,应该删去的是:②文中画直线的句子(a)(b)(c)顺序不恰当,应调整为:③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意有缺陷,应改为:4、根据课文内容填写:(10分)①但是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白杨礼赞》)②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③,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⑤《有的人》化用了鲁迅《自嘲》诗“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是。
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⑦翅湿沾微雨,。
(《迎燕》)⑧请写出有关“叶”的连续两句古诗词:。
5、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
(不能引用本试卷中的有关内容作答。
)(2分)有的人在人生之土上播下了勤劳和汗水,于是他收获了一片辉煌;有的人在人生之土上播下了怠惰和懒散,于是他收获了一份荒凉;6、请给下面的消息添加标题(不超过10个字)(2分)《洛阳日报》时间:2007-4-13昨天上午,许多外地游客在王城公园盛开的牡丹花前拍照赏花。
苏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第10课《陋室铭》阅读训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苏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第10课《陋室铭》阅读训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1. 【课内阅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 有龙则灵:________________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 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 往来无白丁:________________可以调素琴:________________ 阅金经:________________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 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_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的“上”、“青”二字用得生动传神,分析其表达作用。
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从哪方面反映了陋室主人的什么特点?5.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反映了陋室主人怎样的生活情趣?6.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7. 作者将自己的陋室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并论的用意是什么?8. 文章结尾的“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9. 从文章的相关内容看,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10. 本文体裁上属于流行于汉末到中唐的骈体文,请根据本文的语言特点,说说骈体文最突出的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2. 【课外提升】陋室吟①刘郎已远,陋室仍在。
和江淮间许多小县城里的遗迹一样:这个曾因《陋室铭》而闻名于世的地方,现在只剩下我和阿林两个游客,在青砖院内久久地盘桓。
2019年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同学们,暑假快到了,老师向你们推荐一处旅游胜地——酒泉,在这里既可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又可欣赏无边无yín( ) 戈壁的海市shèn( )楼的奇观;这里既有银装素裹的冰川雪景,也有碧波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1947年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就已在南海标明了九段线。
B.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C.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最终谁将夺冠?你是看好美洲队?还是看好欧洲队?D.亚信峰会成员涵盖不同社会制度、宗教、文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B.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C.“嫦娥三号”登月成功让我们距离月球资源的利用又近了一步。
D.对于期末考试语文复习,我们要详细落实并制定一个复习计划。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④每题1分,⑤题4分)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③,草色入帘青。
④英雄末路当磨折。
?青衫泪。
⑤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两句与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都选用典型意象点染意境,可谓诗中有画,情景交融。
5.名著阅读。
(6分)(1) 聚义梁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水浒英雄们喝酒后,通常会进行一些武术表演、比赛,各展其能,右图显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 (人名)在梁山射雁,并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3分)(2) 下列对《水浒传》内容的理解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大约是元末明初人,籍贯可能是现今江苏泰州兴化,他在民间长期流传的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完成了流传至今的《水浒传》文本,他就是施耐庵。
201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语文【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语文【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书写1. 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_____ (mián )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 )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 )延___________ ②浓____(yù)________ ③____ (sù )说④闲_____ (shì )2. 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二、名句名篇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④_____________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论语》)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三、文学作品阅读4. 名著阅读。
( 1 )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苏教版2019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第八周)组合阅读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苏教版2019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第八周)组合阅读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1. 【诗词鉴赏】蝉(唐)虞世南①垂緌②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③ 秋风。
【注释】①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
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
②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③藉(jiè):凭借。
1. 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
2.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请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2. 【文言文阅读一】黔无驴,有好事者船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A. 蔽林间窥之遮天蔽日B. 驴不胜怒喜不自胜C. 稍近益狎受益匪浅D. 计之曰不计其数2. 文章开头交待“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有什么作用?3. 【文言文阅读二】螺蚌相语中渚①,有螺蚌相遇岛间。
蚌谓螺曰:汝之形如鸾②之秀,如云之孤,纵使卑朴③,亦足仰德④ 。
螺曰:然,云何珠玑⑤之宝,天不授我,反授汝耶蚌曰:天授于内,不授于外。
启予口,见予心,汝虽外美,其于内何摩顶放踵⑥,委曲⑦而已。
螺乃大惭,掩面而入水。
(选自《苏轼文集》)【注释】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②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③卑朴:低下朴陋。
④仰德:德行令人敬仰。
⑤云何:为什么。
珠玑:珍珠。
⑥摩顶放踵:从头到脚。
⑦委曲:这里用于形容螺的形状。
1. 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委曲而已委曲求全B. 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 卑鄙龌龊C. 多多益善精益求精D. 不可名其一处莫名其妙2. 翻译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第十七周)组合阅读语
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诗歌鉴赏
1. 【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雨寄北邯郸冬至① 夜思家
李商隐白居易
君问归期未有期,邯郸驿② 里逢冬至,
巴山夜雨涨秋池。
抱膝灯前影伴身。
何当共剪西窗烛,想得家中夜深坐,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①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古代冬至有全家团聚的习俗。
②驿:旧时供传递公
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1. 请从“眼前景”和“心中情”两个方面赏析“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的“涨”字的
丰富意蕴。
2. 《邯郸冬至夜思家》中哪一句形象地描写了诗人的孤寂之感与思家之情?
3. 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
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
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
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
注释:①匡衡:汉朝人。
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
逮,及、到。
③大姓:大户人家。
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
⑥资:借。
⑦大学:大学问家。
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_____ )②礼愈至( _____ )
③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_____ )④主人怪问衡( _____ )
2. 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无从致书以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_______
B. 弗之怠从乡之先达执经
叩问
C. 邻舍有烛而不逮以书映光而读之________
D. 衡乃穿壁引其光衡乃与
其佣作而不求偿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②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4. 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
5. 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
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
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
3. 【现代文阅读】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李尚龙
①一次上课的时候,一个女孩子垂头丧气地跟我说:“老师,我考了四次四级,还没过,究竟是为什么?”
②我说:“你真题做了吗?单词背了吗?”
③她拿出已经翻破了的真题,跟我说:“你讲的所有题目我连答案都记得,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过不了?”
④这是一个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学生,其实英语四级考试是一个超级简单的考试。
据说,
每年通过率有百分之八十多,那些没过的百分之十几还包括了裸考的和放弃学习很久的学生。
我想,一个人要多有毅力,才能一直保持在后百分之十几坚定地不过,并且连续四次。
⑤可是,看着这个学生满满的笔记,我心想,看起来是很努力啊,没理由不通过啊,这
孩子会不会是脑子不好使。
⑥聊了很久,无解。
⑦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医生知道病人有病,但是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医治他一样。
于是,
我只能使出大招:“你这么努力,放心吧,下次你肯定能过的。
”
⑧那个学生讪讪地说:“但愿如此。
”
⑨对这个世界来说,没有什么果是没有因的,即使现在看不出原因,但也一定是存在的。
⑩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那个女孩子,她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课堂上。
⑪结课那天,我来到她的位置旁,指了指她的空位置,问她身边的一个女孩子:“你认
识她吗?”
⑫她说:“认识,她是我同学。
”
⑬我说:“她为什么总是逃课?就第一次来了。
”
⑭她笑笑说:“她事情比较多。
”
⑮就是那天我找到了病因。
这个女孩子是学生会主席,同时兼几个社团的团长,参加组
织活动很积极,朋友也很多。
唯一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就是独处。
可学习英语其实是一个
特别需要独处的过程。
而她只是做了一套真题,草草地对了一遍答案,然后冲出自习室继
续做学生会的事情了,至于这套题,在她脑子里只留下了“我这么努力地做了一套题”的
意念,其余的什么都不记得。
就像她告诉很多人自己报了一个班,可是几乎从来没有上过课;就像她找很多人探讨过怎么学英语,但是从来没有真正记住点儿什么。
骗别人很容易,骗自己更容易,可是,骗这个世界有点儿难。
⑯我想起了一个女孩子小白,她总是喜欢让我给她推荐一些电影和书,还要求是格调很
高的。
因此,我每次看过的书都会给她拿过去让她看。
她每次看完,都会发一条微博,下
面无数个赞。
⑰有一次我跟她闲聊,问她:“你告诉我一下,上一本书你看完记住了什么吗?”
⑱她说:“忘了(耳边好像有一只乌鸦在叫)。
”
⑲另一个朋友小路,特别喜欢去自习室,然后每次在朋友圈都会看见她的文字:最近很累;快考试了,最后几天拼了;早出晚归。
她写下的生活,总是那么波折、努力。
她给别
人看的日子,都是那么具有正能量。
可是,该不过的,还是过不了。
她的所有考试结果,
似乎都是波折和无奈。
⑳因为毕竟,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这些努力是否真正到达了内心,变成
了提升。
一次和她一起自习,看见她带了会计书、英语书、考试卷子……还有手机。
她一
上午的学习其实都是在刷朋友圈、刷微博。
看起来每天熬夜,却只是拿着手机点了无数个赞;看起来起那么早去上课,却只是在
课堂里补昨天晚上的觉;看起来在图书馆坐了一天,却真的只是坐了一天;看起来去了健
身房,却只是在和帅哥、美女搭讪。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笔记记得很认真的人,但是考
试成绩不理想;也总有那些学习成绩非常好,但看起来并不怎么认真的人,很多人把他们
定义为聪明,其实他们只是在学习的时候摒弃了诱惑,一心一意地在努力,虽然那些努力
没有让别人看到,但那段时间没有被干扰。
这种感觉你不一定要让别人知道,有时候你也在深夜去痛斥这个世界的不公,你说自
己这么努力,为什么那个谁看起来一点儿也不用心,最后却有了很好的成绩。
可是,他们
的背后和你的背后,究竟做了一些什么?你的生活和别人看到的你的生活,是不是一样的呢?因此,你知道,那些所谓的努力时光,真的头脑风暴过了吗,真的走心过了吗,真的
问心无愧了吗?或者,它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作者的观点。
2. 请概括文中例举的三个事例的主要内容。
3. 文章开篇的那个女孩的事例在文中有何作用?
4.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⑮段画横线语句所包含的意蕴。
5. 通读全文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努力”的看法。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题【答案】
第2题【答案】
第3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