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财政投资性支出

4)财政投融资的方式和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
资金来源
财政预算内投资 政府通过信用渠道融通资金 通过金融机构获得资金 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国外获得资金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第二节 财政补贴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及相关概念 1、社会保障:国家或社会在其社会成员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劳 动机会时给予的帮助。这种帮助是通过社会保障政策或措施实施的。
(1)弥补市场失灵和缺陷;
(2)减少实施社会保障的成本;
(3)政府运用社会保障调节经济运行。目前世 界上已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有 150 多 个 , 多 数 国 家 征 收 社 会 保 险 税 , 实 施 社会保险预算。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建立 (1)国有企业: 1951年政府颁布《劳动保险条例》,职工福利费进成本, 退休费列营业外支出。形式上社会保障资金来自企业,但在国家对国有企 业实行“统收统支”的大背景下,事实上是无区别地取自国有企业,并无 区别地使用于国有企业的就业人员。
(2)பைடு நூலகம்济发展阶段不同:发达国家的非政府投资占社 会投资总额中比重较大;欠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 家的政府投资比重较大。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功能 主要体现的两个方面:
(1)总量调节——直接调节自身投资的规模,间接调节非 政府投资规模,使两者加起来的总量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所要求的投资总量相吻合;
(3)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且建设周期长,回收投资慢。
(二)基础产业发展与财政投融资
1、基础部门属于短缺部门,它的投资需求大于本部 门的储蓄。在国民经济中居民部门属于过剩部门,在 工业内部加工工业也属于过剩部门。由于资本市场不 完善,保持政府对基础产业部门的适度投资水平,对 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不可低估。
第五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27
120000
1978-2011财政收支变化(亿元)
100000
MAUQ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 16 -
MAUQ
由此可见,按照皮科克与威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造成公共支出增 长的因素可归结为两种:
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在税率不变的税收制度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政府所征得的税收收入必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它使政府公共支出上升并 与其成线性关系。 外在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动荡与危机,它使公共支出与公共收 入在更高水平上保持一种相互增长。这一因素被认为是导致公共支出增长 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
同经济”,并据此提出了新的国家职能观,认为
国家的职能应有发展文化教育和增进社会福利的
职能,国家应为“社会国家”。
5
MAUQ
瓦格纳 (Adolf Wagner)在19世纪80年代对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进行考察后认为: 一国政府的支出与其经济增长之间,即政府职能的扩大与国家收入增长之间,是存在着 一种函数关系的。
高
投入比较低(主要满足 人们的吃、穿等基本生 活需要)
低
投入比较低(以确保人 们的最低生活水平为目 标)
低
↓
↑
随人们的需求层次提高而大幅增加(政府要为个人提 供配套设施与管理,如公园、治安等;教育、卫生、 福利等方面财政支出增加)
财政学第五章投资性支出

2020/11/26
第五章 财政性投资
22
PPP项目融资(铁路)
2020/11/26
2020/11/26
第五章 财政性投资
36
本章考核要求:
1、政府投资的范围、特点和决策标准; 2、 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投资的必要性; 3、财政为什么对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进行投资?其投资方式主要有哪些? 4、投入农业的资金来源与财政投入农业的范围; 5、财政投融资的概念
2020/11/26
第五章 财政性投资
第五章 财政性投资
17
第二节 基础设施财政投资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基础设施
公路、铁路 机场、港口 桥梁 通信、水利 城市设施等
第二节 投资性支出
2020/11/26
第五章 财政性投资
18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 (1)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大都属于 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 (2)建设周期比较长,投资形成生产能力和投资回收期长 ➢ (3)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
(1)投资规模要适度; (2)投资结构要合理; (3)要注重投资效益。
2020/11/26
第五章 财政性投资
3
投资乘数 收入或消费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乘数 = △Y/△I = 1/ (1-边际消费倾向)
举例:投资100亿元 100 + 100*0.8 + 100*0.8*0.8+..100*0.8n-1 =100*1/(1-0.8) =500亿元
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习题

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一、单项选择题1.从经济性质看,基础设施从总体上说可以归来为()。
A. 公共产品B. 私人产品C. 混合产品D. 奢侈品2.下面哪个行业是基础产业()。
A. 服装业B. 农业C. 餐饮业D. 家具业3.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支出。
A. 基本建设B. 文教科卫C. 行政管理D. 建设性4.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
A. 基本建设B. 更新改造C. 住宅建设D. 基础设施二、多项选择题1. 财政投资的主要标准有以下几项()。
A.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B. 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C. 就业创造标准D. 稀缺要素标准2. 1994年我国成立的三家政策性银行是()。
A.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B. 中国农业银行C. 国家开发银行D.中国进出口银行3. “三农”问题指的是()。
A. 农业B. 农田C. 农民D. 农村4. 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财政借款B. 财政贴息C. 减税D. 免税5. 政府投资在世界各国社会总投资中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表现在()。
A. 经济体制的差异B. 政府投资规模的差异C. 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D. 社会总投资规模的差异6. 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
A. 政策性融资B. 主要为直接由政府定价的基础产业融资C. 预算管理刚性强D. 完全以市场参数作为配置资金的主要依据7. 财政采用信贷方式支援农业是指()。
A. 财政拨专款给国家银行以发放长期贷款B. 保证农业生产的信贷资金C. 低息贷款D. 微息贷款8. 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是()。
A. 资本产出比率最大化标准B.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C. 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标准D. 就业创造标准9. 财政加大“三农”的主要措施包括()。
A. 全面取消农业税B. 财政补贴C. 支持农业综合开发D. 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三、名词解释1. 财政投融资2.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3. 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4. 基础设施5. BOT投资方式四、判断题1. 欧美发达国家与日本、韩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一般产业投资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引导企业绿色转型
财政投资性支出可以引导企业 加大环保投入,推动企业绿色 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
财政投资性支出在应对气候变 化领域投入,有助于减缓全球
气候变暖趋势。
03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决策分析
决策原则
经济效益原则
财政投资性支出应注重经济效益,确保投资能够带来足够的回报,促 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
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财政投资性支出项 目进行评估,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强化信息披露
制定和完善财政投资性支出的监管制 度,明确监管责任和监管内容,确保 监管工作的有效实施。
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开财 政投资性支出项目的相关信息,接受 社会监督。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效益往往在长期内 才能显现,短期内可能难以衡量其实 际效果。
对经济的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增加投资,财政投资性支出可以 直接拉动经济增长,提高总需求。
优化资源配置
财政投资性支出可以引导社会资本流 向,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 率。
提升就业水平
财政投资性支出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 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
政策制定参考
将评估结果作为制定或调整相关 政策的参考依据,以更好地发挥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作用。
05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优化建议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1 2 3
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完善财政投资性支出的决策程序,确保决策过程 公开透明,并充分考虑专家意见和社会公众参与。
强化项目可行性研究
对财政投资性支出项目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和 环境可行性研究,确保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 性。
财政学期末整理

财政学期末整理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1 财政基本含义:是一种国家或者政府的经济行为。
2财政的基本特征: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和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3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4私人物品:由市场供给的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5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分标准:(1)非排他性和排他性(2)非竞争性。
(1)非排他性:指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使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2)排他性: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为私人产品付钱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带来的利益。
(3)非竞争性: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4)竞争性:消费这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6纯公共物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7准公共物品:兼具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8公共需要: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这种需要不是个人需要的总和,而是公共利益,具有不可分割性。
9公共需要的特征:(1)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简单的个别需要的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的,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为了维持社会在身缠的正常运行,也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要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是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交税和付费),但是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不能说多付多用.(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10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题组成的。
是一种结构精巧而且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
11市场失灵:市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
12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1)垄断。
市场效率是由完全自由竞争为前提的,然而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比较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问题,这是就会形成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者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财政学第05章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7
第一节 财政支出结构概述
2019/11/19
二、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
(四)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在当前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大趋势的形势下,一 国政治经济及其政府政策,受国际形势和环境的影响越来 越大,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孤立地存在和发展,都 必须通过不同形式与国际社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和交 往。经济一体化既使各国经济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也形成 了相互的依赖。因此,各国经济发展不能不受到国际经济 形势和政治形势的影响,各国制定本国经济政策也必须充 分考虑到国际形势的因素,从而对财政支出的结构产生显 著的影响。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16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2019/11/19
一、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内涵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是考察公共部门配置公共资源 效果的核心内容,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应当是公 共支出宏观规模适度、财政资源分配的合比例性 及公共支出耗用的有效性这三方面的有效统一。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13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
四、卫生支出
2019/11/19
政府卫生支出是由政府干预卫生事业而形成的支 出。政府卫生支出关系到一个国家居民医疗需求 的满足和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政府干预卫生事 业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卫生领域的公 共卫生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和非排他性,如果 完全由私人提供会造成公共卫生产品提供数量不 足,造成资源配置效率过低。政府干预卫生事业, 还有利于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4
第一节 财政支出结构概述
2019/11/19
财政学选择题判断题

《财政学》复习题导论一、不定项选择题1、亚当•斯密关于财政支出方面提出的原则是()A.量入为出B.量出为入C.财政赤字D.赤字财政2、亚当•斯密关于税收方面提出的原则有()A.公平B.确定C.简便D.征收费用最低3、凯恩斯税收方面着重分析的是()A.税负转嫁B.增加收入C.税收调节D.税收制度4、建国后对财政概念的探讨的不同学派主要有()A.国家分配论B.价值分配论C.剩余产品论D.社会共同需要论二、判断题1、亚当.斯密关于税收方面提出的四项原则的核心是公平。
()2、凯恩斯最早提出了赤字财政政策。
()3、最早提出“量入为出”原则的人是亚当•斯密。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一、不定项选择题1、市场失灵的表现有()A.垄断B.信息不充分C.外部效应D.公共产品E.通货膨胀2、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区别的主要标准是()A.非排他性B.非竞争性C.不可分割性D.排他性E.竞争性;3、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有来自()A.MB.V+MC.C+V+MD.C+V4、财政的基本特征有()A.阶级与公共性B.强制与无直接偿还性C.收支平衡性D.公平5、财政职能主要有()A.资源配置B.收入分配C.经济稳定D.财政监督二、判断题1、不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2、在任何经济社会中社会总产品的再分配都主要是通过财政来进行的。
()3、公共财政就是财政。
()4、行政、国防都是混合物品。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一、不定项选择题1、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标准有()A.成本―效益法B.公共定价法C.最低费用选择法D.招标法2、财政支出的公平包括()A.社会公平B.经济公平C.体制公平D.结果公平3、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和单位,采取()A.国有国营模式B.国有国控模式C.公司制D.垄断模式二、判断题1、纯公共物品不能由市场提供。
()2、垄断国有企业采取国有国营模式。
()3、目前,对我国来说,侧重于效率同是兼顾公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5
12.96 14.93 38.47 68.1
49.51
71.03 118.60 225.75 383.11
4.96
/ / / /
表5-3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
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 “三农”支出(2975亿元)的构成
农村税费转移支付 3.90% 14.50% 4.40% 22.30% 农业综合开发 农村教育卫生科技支出 农业、林业、水利和气 象支出 扶贫支出 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 其他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几个中央一号文件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诺干意见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 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 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三、我国政策性银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的问题
(improvements in Chinese policy bank system)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
(一)财政投融资概念 (二)财政投融资的意义 (三)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 购买性支出之二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基础设施投资 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 财政投融资制度
Chapter 5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The purchases of the government II
5.1 Analysis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general 5.2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s 5.3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 three rural issue " 5.4 Fiscal investment and loan program (FILP)
(the features of finianl investment to "three rural issue " )
三、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财政加大投入力度
(the government's policy on " three rural issue ", enhance the public finance investment)
世界银行标志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二)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
狭义的基础设施,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 施,主要包括交通设施、通信、水利、机场、 港口、桥梁和城市供排水、供气等。 狭义的基础设施是政府(财政)投资的主要领 域。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短缺长期成 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
社会经济发展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 事业,改善农村面貌
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二、 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点
(一)“三农”投入的一般特点 (二)我国“三农”投入的特殊性
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我国“三农”投入的特殊性
1.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 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
2.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 段。
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三、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财政加大投入力 度
(一)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 (二)财政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 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一)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二)政府投资(指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在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政府(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我国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率 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年份 比上 年增 长率 占财 政支 出的 比重
1978
1980
1985
产出模型图
一 般 产 业 投 资
产出线
KG3 KG2 KG1 Q1 O KL1 C
D Q3 Q2 A KL2 KL3 B
I3 I2 I1
欧美发达国家: Q1→C→ Q2→D→ Q3 日本、韩国 : Q1→A→ Q2→B→ Q3
基 础 设 施 投 资
图5-1 产出模型图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年份
预算内
国内贷款
利用外资
自筹及其他
1981
1985 1990
28.1
16.0 8.7
12.7
20.1 19.6
3.8
3.6 6.3
55.4
60.3 65.4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3.0
6.4 6.7 7.0 4.6 5.7 4.6
20.5
20.3 19.1 19.7 20.5 18.5 18.2
图5-3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三大”政策性银行概况
1.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3.中国进出口银行
财政投融资,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 其他政策,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 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 将资金投向急需的部门、企业和事业的一种资 金融资活动,也称为“政策性金融”。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财政投融资的意义
1.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 2.财政投融资的特点(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 向,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先行资 本或公共物品。) 3.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 导机制。
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十五”以来,财政加大对“三农”投入的主要措施:
1.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2.从2004年起,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实行“三补贴” 政策。 3.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投入。 4.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5.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城乡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 6.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柔如 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
十大产业振兴:钢铁、 汽车、船舶、石化、纺 织、轻工、有色金属、 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 物流。
加速原理 投资规模既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又要受到当 前生产和收入水平的制约; 加速原理表明了收入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化, 表示的是收入或消费增加会引起投资增加到什 么程度的系数 S=I
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一)“三大”政策性银行概况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专栏:国外 政策性银行 的运营特点
以国家信 用为背景
国家财政 提供 有力支持
自主决 策、 自主 经营、 自担风险
保持合理 盈利水平
运用新的 金融手段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
(一)基础设施提供方式的特点 (二)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 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小结:基本建设支出规模每年都是增长的,但 总的趋势是增长率逐步减缓,占财政支出的比 重逐步下降。
各国政府投资的影响因素: 一是经济体制的不同 二是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
我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 的过程中,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有所 下降,是符合一般发展趋势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693.55
“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658.48
1167.77 2271.95 4938.88 9579.88
8.80
9.08 9.32 22.58 37.43
437.19
836.08 1665.93 3141.21 6641.71
158.57
247.70 472.49 1533.49 2486.96
11.2
5.1 4.6 4.6 4.4 5.3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