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_复习题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行道树株距与定干描述错误的是()A、株行距一般按树冠大小来决定B、定干高度应考虑距车行道的距离C、分枝角度越大,定干可适当低一点D、定干高度最低不能小于2米2、分车绿带植物的配置应是()A、以常绿乔木为主B、以落叶乔木为主C、以草皮与灌木为主D、以上植物配置都可以3、园林规划设计不同于林业规划设计,除共同考虑的问题外,还应考虑的问题是()A、经济B、技术C、生态D、美4、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的景物是()A、添景B、对景C、障景D、夹景5、花坛的大小应与广场的面积成一定比例,一般最大不超过广场面积的)A、1/2B、1/3C、 1/4 D 、1/56、关于合适视距描述错误的是()A、大型景物的合适视距为景物高的3.5倍B、水平景物的合适视距为景物宽度的1.2倍C、当宽度大于高度时,依水平视距来考虑D、当高度大于宽度时,依垂直视距来考虑7、不属于自然式种植的是()A、列植B、丛植C、群植D、林植8、屋顶花园植物不应选择()A、不易倒伏树种B、耐修剪C、阴性耐旱D、抗寒性强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园林规划描述正确的有()A、从广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发展规划,由园林行政部门制定B、从狭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具体的绿地规划,由园林规划设计部门完成C、园林规划有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之分D、狭义的园林规划就是园林绿地设计2、关于园林绿地设计含义理解正确的有()A、园林绿地设计是一个微观的概念。
B、园林绿地设计是以规划为指导。
C、园林绿地设计是园林设计者利用园林要素对园林空间进行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园林环境。
D、园林设计的成果是设计图和说明书。
3、园林规划设计的作用有)A、保证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和巩固B、是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园林绿地建设费用的依据C、园林绿地施工的依据D、园林绿地建设检查验收的依据。
4、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有()A、科学依据B、社会需要C、功能要求D、经济条件5、园林设计的适用原则所包含的意思有()A、因地制宜B、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C、美观D、个性化6、园林中的生活美包括有()A、园林中空气清新、卫生条件好、水体清洁B、适于人生活的小气候。
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园林规划的特殊性,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时应符合的要求有(A、B、C)A先确定主题思想。
B发挥生态效益。
C应有自己的风格。
D应以建筑为主。
2、园林规划设计的作用有(A、B、C、D)A保证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和巩固。
B是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园林绿地建设费用的依据。
C园林绿地施L的依据。
D园林绿地建设检查验收的依据。
3、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有(A、B、C、D)A科学依据。
B社会需要。
C功能要求。
D经济条件。
4、道路绿化设计的总原则是( A、B、C、D )A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B保证道路行车安全;C植物配置应与市政设施相协调;D近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5、突出主景的方法有(A、B、C、DA主最升高; B中轴对称; C对比与调和; D抑景6、公园常规设施主要有(A、B、C、DA游憩设施; B服务设施; C公用设施; D管理设施7、关于园林绿地设计含义理解正确的有(A、B、C、D)A园林绿地设计是-个微观的概念。
B园林绿地设计是以规划为指导。
C园林绿地设计是园林设计者利用园林要素对园林空间进行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园林环境。
D园林设计的成果是设计图和说明书。
8、属于园林构成的要素有(A、B、C、D)A山水地貌。
B道路广场。
C建筑和构筑物。
D植物和动物。
9、关于园林规划描述正确的有( A、B、C )A从广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发展规划,由园林行政部广]制定。
B从狭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具体的绿地规划,由园林规划设计部门]完成。
C园林规划有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之分。
D狭义的园林规划就是园林绿地设计。
10、园林规划设计不同于林业规划设计,除共同考虑的问题外,还应考虑的问题是(D)A经济。
B技术。
C生态。
D美。
11、三株树丛配置的原则是( A、B、DA树种搭配不超过两种;B各株树应有姿态、大小的差异;C最大的-株稍远离;D三株不在同-条直线上,且不为等边三角形12、公园设计依据有(A、B、C、D)A国家、省、市有关园林绿化方针政策; B国土规划;C城市规划; D绿地系统规划二、名称解释1、三板四带式: 2条分车绿带将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4条绿带。
园林专业《绿地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绿地系统的功能1、生态功能: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吸收有害气体、净化城市空气(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滞粉尘、吸吸收有害气体、减少空气含菌量;改善小气候;降低城市噪音;净化水体和土壤2保障城市生态安全:防火避震;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御放射性污染3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2、社会功能:1美化环境:丰富城市轮廓线;美化市容;衬托建筑、增加艺术效果2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3为文化宣传和科普教育提供场所3、经济功能:1直接经济功能2间接经济功能(生态环境收益、景观收益、旅游资源二、城市绿地的分类:1、我国将城市绿地分为5 个大类(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13个中类(公园绿地中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附属绿地中的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仓储绿地、对外交通绿地、道路绿地、市政设施绿地、特殊绿地;11 个小类2、几个概念: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2城市绿地: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城市用地3综合公园: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且规模较大的绿地4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5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护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和原则:1、内容:1城市概况及城市绿地现状分析;2确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及原则;3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等;4编制市域绿地系统规划5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结构和布局;6编制城市各类绿地规划:包括公园绿地、生产和防护绿地、道路绿地、生态景观绿地、居住区绿地及单位附属绿地等,确定其性质、位置、范围和大小等,做到定点定位,不能定点定位,定出相关指标;7编制城市树种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8编制城市古树古木保护规划;9编制城市绿地系统其它专项规划,如避灾绿地规划、景观绿地规划等;10城市绿地分期建设目标和近期的年度实施计划,并对近期建设目标所需资金进行概算;11制定实施规划的主要措施;12编写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和文件,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图则;13对重点公园绿地提出规划设计方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1、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量的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
2、道路红线:是指在城市规划图纸上划出的建筑用地的界限,常用红色线条表示3、一般病房与传染病房也要留有30m的空间地段,并以植物进行隔离4、绿化覆盖率:指在城市一定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新建居住区≥30%,住区改造(旧城)≥25%。
种植成活率≥98%。
绿化率:居住区中实际的绿化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绿化面积包括所有绿化:地面绿化、屋顶花园、架空层绿化、垂直绿化等。
其指标往往高于绿地率。
居住区人均绿地面积大于等于3平方米。
5、垂直绿化面积:指建筑墙面、栏杆、柱体、高架道路和立交桥体等竖向绿化覆盖面积。
6、历史名园: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
7、绿化三维量:指绿地中植物生长的茎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的量(m3).8、城市绿线:是指依法规划、建设的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绿线管理规划: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市区内规划绿地范围的界线。
9、林带结构:指林带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总称。
10、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层次: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11、规划说明书:对文本及图件表述的内容进行说明。
12、城市绿地功能:生态功能、文教与游憩功能、景观功能、经济与社会功能。
13、城市道路陆地断面的布置形式:一板二带,二板三带。
三板四带、四板五带、其他形式14、城市景观5因素(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道路、边界、中心点、区域特征、标志物。
15、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人均绿地面积(m2/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城市人口数量绿地率(%)=(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城市的用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面积*100% (含屋顶花园)16、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①.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②.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③.红线宽度40m-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④.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17、公园分区:有功能分区和划分景区。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自己整理答案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自己整理答案版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一:识记题1、在城市用地实用性的评定过程中,通常办法是将用地按优劣条件分成的种类为3种。
2、油松不具有防火性。
3、乔木与有窗建筑物外墙的最小间距为3.0 m。
4、树带式种植带的宽度一般不小于1.5 m。
5、在城市用地中按照土地的使用性质进行分类,农业生产用地不属于城市用地。
6、适合于在儿童公园栽植的植物是南天竺、樟树、桂花等等。
7、在城市用地适用性的评定过程中,通常办法是将用地按优劣条件分成3种。
8、“田园城市”的提出者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
9、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10、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8-15m2。
11、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的途径不包括充分进行宣传保护。
12、分车带在高速干道上的分车带不应该种植乔木。
13、城市劳动人口不是风景区中的人口构成。
14、农、林、牧、渔、水利业属于城市产业类型中的第一产业。
15、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0-25m2。
16、“邻里单位”是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一种结构形式,它的提出者是佩里。
17、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特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100万以上。
18、选择耐旱植物不是工厂企业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19、城市园林绿地布局,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经济发达不是其基本要求。
20、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原则不包括名贵树种。
21、有利于创造人文环境-社会价值不是工厂绿化意义主要表现。
22、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23、城市绿地类型中,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是居住区绿地。
24、在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中,当苗木刚出圃时,一般合适胸径为12-15cm。
25、城市劳动人口不是风景区中的人口构成。
26、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绿地一般控制在每人不得小于9m2。
27、风景游览绿地不参与建成区的用地平衡的绿地。
绿地规划复习资料全

绿化:即栽种树木、花卉、草皮等绿色植物,以改善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工作、学习条件的措施。
绿地:《辞海》释义为: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
包括:(1)由树木花草等植物生长所形成的绿色地块,如森林、花园、草地等;(2)植物生长占大部分的地块,如城市公园、自然风景保护区;(3)农业生产用地城市绿地系统: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泛指城市区域内一切人工或自然的植物群体、水体及具有绿色潜能的空间;是由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所组成的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相应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城市与园林的关系: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利用一定规律、利用自然物质制造的“人工环境”;城市化的过程是人和自然分离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是破坏环境的过程;城市绿地是将自然引入城市,是人与城市间充满自然气息的过渡空间。
人们的聚居由群落到村镇到城市逐步地离开了自然,也可以说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把人和自然分隔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自然环境破坏的过程。
而城市园林绿地则可认为是在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中通过人们的智慧所创造的“第二自然”。
随着人类的发展,一方面促使人工环境的扩大和物质生产的提高,另一方面促进了人对自然精神和环境的追求,因此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园林发展的基础。
随着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掌握了强有力的手段对自然资源采取了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学”、“环境学”则从理性上确定了人与自然应建立一种人工与自然相平衡,城市与园林相协调的发展理念,逐步成为大家的共识。
人们希望在令人窒息的城市中寻得“自然的窗口”,在人工沙漠中建立起“人工的绿洲”。
园林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综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畜,从而构成一个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绿地系统规划复习必备

一.问答: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所谓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包括城市规划用地平衡表中直接反映和间接反映的),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适宜人居的城市人工自然系统。
2.国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发展历程及趋势。
发展历程:其主要趋势如下:a.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要素趋于多元化。
b.城市绿地系统结构趋向网络化。
c.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区域化。
d.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
e.将森林引进城市。
f.高新技术的应用。
3.三种绿地模式的主要特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日益加快,人口、产业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急剧扩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从19世纪开始,西方先后产生了三种不同导向的绿地系统模式:第一,以城市结构优化为导向的理想绿地模式;第二,以环境与生物保护为导向的生态绿地模式;第三,以人类利用和功能区分为导向的功能绿地模式。
4.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对象。
5.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作用表现。
6.居住区绿地类型。
7.园林苗圃用地选择的条件。
8.根据高速公路防护画出高速功能断面示意图。
9.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内容。
10.城市公园游人的容量确定并用公式表示。
二.名词解释。
三.论述。
1.防护绿地的作用。
2.环境有污染的车间的绿化设计要考虑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城市道路绿化种植的形式及特点。
4.大学入口处绿地功能作用和设计要点。
5.综合性公园中如何进行功能分区和景色分区。
6.城市园林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一、判断题:1.规则式园林的水体裁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2.园林美是形式美内容美和的高度统一。
(√)3.园林美是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高度统一。
(√)4.居住小区中心游园主要供小区内居民就近使用,服务半径一般为100-200米。
(×)5.我国最早的园林雏型是商周的"囿”(√)6.“一池三山”的形式最早出现在汉上林苑(√)7.中国园林从周朝开始,经历代发展,不论是皇家宫苑还是私家宅院,均以自然山水为源流,保存至今的皇家园林如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等都是自然山水园的代表作品。
(×)8.根据大学校园绿地的功能划分,一般可以将大学绿地分为教学科研绿地、学生生活区绿地、教职工住宅区和学生活动区绿地四种类型。
(√)9.园林是一个既有动态景观又有静态景观的空间,动态景观是满足人们"游”的需要,静态景观是满足人们"憩”时观赏,所以园林功能就是要从提供"游憩”方面来考虑。
(√)10. 中国古典园林以规则式为主。
(×)11 . 园林的范围比绿地更广泛。
(×)12. 中国园林从周朝开始,经历代发展,不论是皇家宫苑还是私家宅院,均以自然山水为源流,保存至今的皇家园林如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等都是自然山水园的代表作品。
(×)13. 亭在园林绿地中既有景观作用,又有使用功能,它常作为对景、借景、点缀风景用,也是人们游览赏景,纳凉避雨,休息的好去处。
(√)14. 据统计,我国目前多数高校绿地率已达25%,但与国家校园绿化面积应占全校总面积50-70%的规定,还有一定差距。
(√)15. 元、明、清时期,我国园林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园林,如北京的西苑三海、圆明园、清漪园等,达到了园林建设的高潮期。
(√)16.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的建筑、园林开欧洲建筑、园林之先河,直接影响了法国等国的建筑园林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1·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构成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园路
2·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是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
3·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量的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
4·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a生态效益:净化空气、水体和改良土壤;调节城市小气候;降低城市噪声;安全防护b社会效益:创造城市景观;提供休闲、保健场所;文化科教园地c 经济效益
5·城市绿地分类:公园绿地(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6·城市绿地定额指标:a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B城市居民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除以城市非农业人口数c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D城市绿地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之和除城市用地总面积
指标作用:反映了一个城市绿化数量和质量,以及一个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环境质量以及城市居民生活保健水平,也是评估一个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准和城市居民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7·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a国民经济水平b城市性质c城市规模d城市自然条件e 城市绿地现状和绿化基础
8·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原则:a结合城市其他各项用地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b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c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市民休息游览的需要d 远景目标与近期安排相结合,创造特色e发挥其综合功能的前提下,结合生产,创造财富。
9·城市园林布局的形式:块状绿地布局(大连、上海。
)、带状绿地布局(西安,南京,苏州)、环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合肥)、片状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北京)10·公园:是指可以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教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11·公园规划容量C=A除以Am(A为公园面积,Am为人均占面积)
12·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游览者多样化休闲预科要求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活动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观光形式。
它以文化移植,文化复制文化陈列以及高科技等手段,13·居住区用地的组成:a居住区建筑用地b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c道路及广场用地d 居住区绿化用地
居住区的布置形式:行列式、周边式、混合式、自由式、庭院式、散点式布置、
居住区的规模:按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等。
居住区总体规划的原则:坚持社会性原则、坚持经济型原则、坚持生态性原则、坚持地域性原则、坚持历史性原则、
14·城市广场的类型: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文化休闲广场、宗教广场、附属广场
现代广场的基本特点:共性:场地开放、性质公开、功能综合、空间丰富、文化休闲个性:标志性、地方性、人文性
城市广场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生态型原则、特色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主题性原则、尺度适配性原则、步行性原则、文化性原则
15·建筑小品:是指景牌,景标,护栏,花坛、花池、街道小品、休息设施、灯具等小建筑。
16·城市道路绿地的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组织交通、美化市容、散步休息作用、结合生产作用、防灾战备作用
17·城市道路陆地断面的布置形式:一板二带,二板三带。
三板四带、四板五带、其他形式18·道路红线:是指在城市规划图纸上划出的建筑用地的界限,常用红色线条表示,故。
道路分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道路绿地规划的原则: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态功能、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的要求、考虑街道上附属设施的设置、树种选择要是地适树、创造完美景观、保护名贵树木、远近期结合
19·安全视距:D=a+tv+b a=4,t=1.5,b=刹车距离,v=规定的车速
20.大中专院校的绿地组成:①教学科研区绿地②学生生活区绿地③体育活动区绿地④后勤服务绿地⑤教工生活区绿地⑥校园道路绿地⑦休闲游览区绿地
21.大专院校园林绿地设计原则:①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②以自然为本,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③把美写入校园,创造符合大壮院校高文化内涵的校园艺术环境22.各区绿地规划设计要点⑴校前区绿化:主要分两部分,门前空见(主要之城市道路到学校大门之间的部分)和校内空间⑵教学科研区绿化:以大面积铺装为主,结合花坛,草坪,不止喷泉、雕塑、花架等⑶生活园区绿化以校园绿化为基调,根据场地大小,坚固交通、休息、活动、观赏等功能因地制宜进行设计⑷体育活动区绿化:⑸⑹
23.中小学校园绿地设计特点:①建筑用地周围绿化设计:沿道路两侧、广场、建筑周围、围墙边呈条状根部,以建筑为主题,绿化相衬托、美化。
②体育场周围绿化:划分标准运动跑到,足球场周围种植高达乔木③道路绿化设计:以遮阳为主,一般种植落叶乔木
24..幼儿园设计注意事项:①不能放一些有毒或有刺的植物,最好考虑到常绿,适当放一些落叶植物②幼儿园绿地设计要跟室外活动场所结合起来③幼儿园的植物配置,它的功能是创造一个优美、明快、活泼的活动空间,植物装饰要求色彩鲜艳、丰富,应选无毒、无刺、开花、观叶、观果并有香味的植物,还要有绿色草坪供儿童戏耍。
在进行园林空间色彩装饰时,除考虑基调色(绿色)外,还应考虑主色、配色、重点色,植物装饰中的主色是物候期的变化而形成的。
25.工况企业绿地的功能:①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职工健康②美化环境,树立企业形象③创造物质财富,体现经济效益
26.工矿企业绿地的特点:①环境恶劣②用地紧张③保证生产安全④服务对象
27.工况绿地租场:①厂前区绿地②生产区绿地③仓库区绿地④道路绿地⑤绿化美化地带27.设计原则:①应体现各自的特色和风格②为生产服务,为职工服务③合理布局,联合系统④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率
28.风景:以自然风光为主,经开发成为人工休憩的、能引起人们的美感的环境空间
29.风景资源:天然的未经人类开发的自然资源景观和人文景观
30.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条件,经国家或地方政府审定命名、规划范围,共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31.风景名胜区的分类:⑴按景物观赏、文化、科学艺术价值、规模①国家重点风景区②省级风景区③市县级风景区⑵按特色①山景风景区②水晶风景区③山水结合风景区④历史古迹风景区⑤历史地质遗迹风景区⑥近代革命风景区⑦现代工程风景区⑧名宿风情风景区⑶按用地规模①小型风景区②中性风景区③大型风景区④特大型风景区
32.风景名胜区规划程序:①资源调查分析②规划论证③总体规划说明④评议决策方案申报
⑤规划方案管理实施
33.森林公园:以自然为主结构成各种自然景观和气候特征,共人们尽心旅游观赏、避暑疗
养、科学研究、文化娱乐、艺术美育、军事体育活动,队改善人类环境、促进生产、科研、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大型旅游区和室外空间
34.观光农业园的设计步骤:①资料的手机与综合调查阶段②调查结果分析与贫家阶段③规划方案的编制阶段④形成成果文本和图件阶段
35.观光农业的功能:①农业生产功能②旅游观光功能③经济功能④社会功能⑤生态功能
36.观光园的类型:⑴①观光农园②农业公园③科普教育农园④名宿文化农园⑤农业休闲度假村⑥农业科技园⑦使命农园⑧多远综合农园⑵按发展阶段①自发式②自主式③开发是⑶按地域模式①依托自然醒②依托城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