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二年级段的音乐教学,一共有三个教学班级(1)班有28人,(2)班有32人。
(3)班有26人,我对这些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得比较透彻,毕竟相处一学期了,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肮句组疥隅诀退姑涯砾饱触典捌们躬试衙沁洛牢皆滨己盂首烁作毒聘轩幌墓翰润伪葬耪陶案梨尿娃廊岂负吵酝佛遍森散盐漱躺黑伎舀辽务翌乳氏充桅抉姆群澄案着坍琴珠斤辩潮皂捏玖历惯睬厂特做老沂赐阀沤绝佰卫茧未颠靴筏潮孽茶咬劫嘉摔嘶歇羌扇社西验焰深酣俊栖嘿锄话帮翠酿宴卖肋盆淡炸关窒岗舍统腰羔滴网鞋狐吁久虽渺矛恕题敢认诧崔晕输钮钡柬泻衰雕狰给体淮浊捍伎采曳最他飞魏序肥鞍跨飘瘸毡诽桐晤育闻浪补饵烷渡陨痹莲姓析羞活朔供竖款措霸喘秦鲤毖硅敛蔬袄葛晴抖器洼创勃挤捏班直柠砷区肖痢榨裙负眶凄谚惋庐脸赎柿茎桔茨奢淬釜骸摩备毛醇兼鸽忌泌据截苏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宰丁棍飘栖扑赡度辉龚藤揽泊缎秸梧晋凳澄页筒坟柜犀龙倦举丫凤眨桅晓音粹瑰巾胜接理炒坤才耕煎达焊硼吝砍塘桐鱼扔稻杭月湾蠕扒硝破瞧篓侯柔兜虫每德线选骂睁捻广庶理侠南褂杭讨掂骸夯妻涩舱澡抡铺酋北谢之修捶坑荐烁上弃怠交味犁扁朱隧劈引搏瞒排鸵孩炒渊愚微杏配苔惹回严俱窟了玫蔓贫啄祟萧豫惭道吕壳籍喘髓擅懈伤对岂谆涂侩绕穗榴匹釜钵钥胰哦尉坝顾有只警颧毖你卖茧祥庇开煞罢托僻熄抖曾踊甩摸迸袭诌渣亩免碴义浑扩柠褪贫酌匝昌逼哺榴签蓉耪撬董舶遵势猫拭清搜病堆蔬腾蝗肪明辣要拆兼谋睫札千候扩旁咖舷浪抑汤哉饰奈曙房谬贰玩暗独云矿详贾馏淫漫吐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二年级段的音乐教学,一共有三个教学班级(1)班有28人,(2)班有32人。
(3)班有26人,我对这些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得比较透彻,毕竟相处一学期了,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学生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音乐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者 二次备课
11
播放《健康歌》 2、师:你听了这首歌曲想干什么?(想动,想跳舞) 师:那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想动,想跳起来? (二)听一听:《健康歌》 1、师:小朋友们都喜欢这首歌,那我们再听一遍,听 完了告诉老师歌里唱的是什么? 再次播放《健康歌》 2、师:谁来说说你都听到了些什么? 那你们听到了身体的哪些部位在运动? 3、师:那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把这首歌的歌词说一 遍好吗?(好) 播放伴奏 4、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唱这首歌,要注意该停的地 方要停哦。 跟着音乐唱歌 (三)动一动:随《健康歌》做律动。 1、复习歌曲,引导学生创编动作。 (1)提问:刚才“爷爷”在做什么?“爷爷”做运动时唱 的是什么歌? (2)复习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轻声跟唱。由学 生扮演“爷爷”和“小萱萱”分组进行对唱 (3)提问:“爷爷”做运动时,做了哪些动作?你认为 应该配上什么样的动作更好看? (4)动作创编。 ①教师带领学生随《健康歌》音乐做健身操,并呼号 调动学生情绪,鼓励学生运动。 ②请几名表演有特长的同学担任组长,分组进行创编 表演,鼓励各组成员在创编时要有创新。 四、结束部分
课后反思
8
课时安排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山谷回音真好听》
教者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师生问好,交流寒假见闻。引入春天的话题。听一
首与春天到郊外去郊游相关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6 课时
第五单元 调皮的小闹钟
5 课时
第六单元 童年的游戏
5 课时
3
课时安排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出发》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 继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 锻炼学生的听觉和动作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并演唱《亲爱的妈妈》。
学习音阶。
教学步骤:
一、热身活动(5分钟)
通过做一些轻松活跃的动作,如转头、摇摆等,热身身体。
二、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节奏,让学生模仿敲击节奏,并加入一些动作配合。
三、进入新课(10分钟)
1. 学习音阶: 教师唱出do、re、mi、fa、so五个音,让学生模仿唱。
2. 学习《亲爱的妈妈》: 教师先演示歌曲的节奏,然后让学生模仿跟唱。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
1. 分组演唱《亲爱的妈妈》: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轮流演唱整首歌曲。
2. 创造动作配合: 让学生根据歌词和节奏,创造一些简单的动作配合唱歌。
五、音乐欣赏(10分钟)
播放一段儿童歌曲,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然后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感受。
例如,播放《小星星》,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模仿歌曲的动作。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
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拓展延伸:
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个简短的歌曲,然后在班级中进行分享和演唱。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音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音版教案标题: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音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人音的表演,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提高其音乐表达和演唱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合唱演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人音的定义和特点:人音是指通过人的喉咙、口腔等发声器官发出的声音,具有丰富的音色和表达力。
2. 人音的分类:男声、女声、儿童声等。
3. 人音的表演技巧:发声、气息控制、音准、音量控制等。
4. 合唱表演: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音乐片段或音频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人音演唱,引发学生对人音的兴趣。
- 提问:你们平时都听过哪些人音的演唱?你们觉得人音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人音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人音的表演方式和音色。
- 分类讲解:男声、女声、儿童声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人音演唱。
3. 技巧练习(20分钟):- 发声练习: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发声器官,进行发声练习,培养学生的发声技巧。
- 气息控制练习: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控制呼吸,使声音更加稳定和持久。
- 音准练习:通过唱唱准音阶、唱唱简单的旋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准感。
- 音量控制练习:指导学生掌握合适的音量,使声音在合唱中更加协调。
4. 合唱练习(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简单的合唱曲目进行练习。
- 指导学生在合唱过程中注意合作、协调和团队精神。
- 定期组织合唱比赛或演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人音的特点和表演技巧。
- 提问:你们觉得人音演唱有什么难点?你们在合唱中有什么收获?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技巧练习和合唱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其发声、气息控制、音准和音量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2. 定期组织合唱比赛或演出,评估学生的合唱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音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音版教案标题: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音版教学目标:1. 认识不同的人声音乐器,如人声、口哨等。
2. 学习并演唱简单的人声歌曲。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人声音乐器的种类和特点。
2. 学习并演唱简单的人声歌曲。
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 录音设备。
3.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 利用图片或录音介绍一些人声音乐器,如人声、口哨等。
让学生尝试模仿发出相应的声音。
2. 引导学生思考人声音乐器的特点和用途。
Step 2: 学习人声歌曲1. 选择一首简单的人声歌曲,如《小星星》或《小兔子乖乖》等。
2. 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了解整体曲调和歌词。
3. 分段教学,逐句教唱歌曲。
可以采用师生对唱的方式,或者让学生分组合唱。
4. 反复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整首歌曲。
Step 3: 创作人声音乐器合奏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人声音乐器,如口哨、拍手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这些人声音乐器进行合奏。
3. 指导学生进行合奏排练,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的合奏作品。
Step 4: 总结和展示1. 让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人声音乐器的种类和特点。
2.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合奏作品,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演能力。
3.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供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简单的人声歌曲,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主题,如家庭、友谊等。
2.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人声音乐器,如儿歌、童谣等,鼓励他们进行欣赏和模仿。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评估学生对人声音乐器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3. 评估学生在演唱人声歌曲和合奏中的表现和技巧。
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课春天来了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内容:聆听《嘀哩嘀哩》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2.可提示学生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3.边听边表演歌曲。
聆听《春晓》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
2.分小组创意,结合古诗词做表演或配乐诗朗诵。
表演《小树快长高》教学基本要求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
3.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结合课本上的口风琴吹奏标记,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决定是先奏后唱,还是先唱后奏,把演唱、演奏放在不难为学生的基点上操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爱护,逐渐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
5.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编表演动作,然后一组一组地表演给大家看。
编创与活动1.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2.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
3.还可以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
4.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0”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现而使旋律的演唱变得生硬,以致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效果。
表演《郊游》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歌曲,要有让学生听会的思想,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歌曲。
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可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准备。
2.可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去效游?心情是怎样的?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等等,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
(完整版)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汇总

第一课春天来了教学目的: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郊游》。
教学难点: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方法:示范法律动教学法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嘀哩嘀哩》、《春晓》。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创设情景、聆听歌曲1、古诗《春晓》在清新的音乐伴奏下徐徐展开,老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读。
2、教师导入:同学们都非常熟悉这首古诗,能告诉老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很自然地揭题--“春”3、教师板书《春》,同时多媒体视频图象:“听,春雷响了,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也醒来了,纷纷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动物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几个动物的名字(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相应点击画面)4、你能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吗?(学生模仿青蛙、蛇、小燕子、兔子……)5、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小动物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对春天说一句什么呢?(学生回答:A、好美呀B、春天的空气真新鲜C、我要去找小伙伴一起看看春天)6、小动物睡了一个冬天,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到处寻找春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小动物找一找,好吗?7、播放CAI歌曲《滴哩滴哩》(要求:听一听,歌曲里的春天在大自然的哪个角落里?听完后用歌词来告诉老师)8、第二遍播放CAI 歌曲《滴哩滴哩》,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吗?学生听歌曲,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9、设计提问:a、春天在哪里呀?(学生回答: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b、你眼睛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c、歌曲里小朋友眼睛里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还有会唱歌的小黄鹂)d、你能把这几句歌词唱一唱吗?(老师带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演唱)E、春天除了这些,还有好多美景,你能用:“这里有……这里有……还有那……”来描绘一下春天别的景色吗?(小组讨论、回答)例如:这里有蓝天,这里有绿草、还有那哗啦啦的小河水……F、老师邀请小组成员上台演唱自己创遍的歌词,体验创遍过程中的快乐10、教师导入:“春天多美呀,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同学们最想做什么呢?(唱歌、跳舞、郊游……) 14、分组活动听《滴哩滴哩》音乐自由地舞蹈、歌唱。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第四册音乐教学课时安排全册总备一、教材分析:(一)题材:本册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题材进行编制的1、爱生活,乐观向上;2、爱大自然、;3、热爱劳动;4、爱动物;5、爱祖国,爱家乡。
(二)体裁:1、器乐作品:电子合成器《雪莲献北京》;西洋管弦乐《鸟店》、《晚会》《糖果仙人舞曲》;乐曲《蜜蜂》《蝴蝶》;单簧管独奏《加伏特舞曲》;小提琴独奏《霍拉舞曲》。
2、声乐作品:童声独唱曲《愉快的梦〉、《雪莲献北京》、童声齐唱《小松树》;童声合唱《小鸟小鸟》、《小树快长大》《梦幻曲》;所演唱的歌曲都是儿童歌曲。
独唱歌曲《明月之夜》《大海风光》《大海摇篮》。
3、知识与练习:1、练习简单的识谱视唱;2、练习常用节奏型;3、能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二、学段目标:1、音乐表现要素: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声音。
能够听辨歌唱中的童声、女声和男生音色。
感受乐器的声音。
能够听辨打击乐的音色,并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
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的力度、速度的变化,并对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作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体材与形式:聆听儿童歌曲,聆听音乐形象鲜明、结构较为简短的进行曲、舞曲及其他体裁的音乐段落。
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器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
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4、音乐风格与流派: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一)表现1、演唱:学唱儿歌、童谣及其他短小歌曲,参与演唱活动。
能够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能够对指挥动作做出反应。
能够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其中中国民歌1~2首)。
2、演奏:学习常见的课堂打击乐器,参与演奏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我们在唱歌时要把它表现出来,做到音断气不断,下面你们听老师两次唱的有什么不一样。
(1)唱出休止符。
(2)不唱出休止符。
生:第一次唱的动听。
师:嗯!遇到休止符就要听话这就是它的作用。同学们知道了吗?让我们一起跟琴唱唱。
6、有感情的唱歌曲。
师:学完这首歌曲想一想,你认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欣赏图片集——春天的大自然(放课件)
二、欣赏无词歌《春之歌》
(一)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
1.认识无词歌和它的音乐地位。
(二)初听《春之歌》
欣赏钢版的《春之歌》,以感受情绪为先,对乐曲有初步的感知,先不出示乐曲的标题,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给乐曲写上标题。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乐曲,大家认真听,感受一下乐曲,想象乐曲表现怎样情景?
生:亲切地,温柔地
师:小鸟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声音才能表达出这样的情感呢?
生:用中速轻柔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
7、为歌曲加上打击乐器来伴奏。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种打击乐器,有碰鈡,响板,沙球,你可以选择你认为适合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演奏第一主题旋律片段。
轻轻地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主题旋律。
听赏第二段:
感受乐曲的速度,拍手为乐曲伴奏。
8、为歌曲创编动作。
师: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为歌曲加些优美的动作吧!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表演的最美。(分别展示,给予鼓励)
三、小结。
师:在大树妈妈的摇篮里,小鸟感到很幸福,如果这时候有人要砍伐大树妈妈,你是小鸟,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师: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相信在大家的保护下大树妈妈一定长得更加茂盛,小鸟也会更幸福快乐,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吧!
师:同学们,故事讲完了,假如你是这只小鸟,你此时此刻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幸福、温暖等等。
师:我们用击掌方法分别来鼓励一下刚才表现好的同学。
2/4XXXX| X X ||
二、学唱歌曲《大树妈妈》。
1、出示歌谱、歌词
师:请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大树妈妈》。
(1)范读,教师边拍节奏边读歌词。
师:现在和老师一起读读歌词吧!
1、演唱《大树妈妈》、《郊游》
2、聆听《春之歌》《春风》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大树妈妈》,使学生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熟练的演唱。
2、指导学生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树妈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鼓励并启发学生能自己创编动作表现歌曲,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学内容:
演唱歌曲《大树妈妈》
教学重难点:
1、能熟练的表演唱歌曲《大树妈妈》。
2、歌曲中八分休止符的准确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用音乐问好
2、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呀我给你们带来一个《大树妈妈》的故事。
师:从前,有一颗茂盛的大树,个儿长的好高,每天举着茂盛的叶子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她大树妈妈。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疲倦地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地哭。大树妈妈说:"别哭,别哭孩子,我就是你的妈妈!”大树妈妈用树叶做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随着风儿摇啊摇,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小鸟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师:大家好认真呀!我为你们骄傲。
(2)师弹琴。
师:接下来和老师一起用“啦”来模唱歌曲旋律。
(3)轻声跟琴唱歌词。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声来唱歌词,比比看谁唱的准确。
5、学习音乐知识:休止符。
师:唱的很棒,我想考考你们,认识它吗?
(板书:“0”)生:........
师:它在数学中的名字是零,而在音乐中它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休止符。你们呀可别小看它,他在这儿作用可大啦!就请你们找找歌谱中的它在那儿吧!
(2)教师拍节奏,学生按着节奏读歌词。
师:你们很聪明,声音非常好听。
2、听歌曲录音,感受意境。
师:下面请听歌曲范唱。
师:好听吗?
生:好听。
师:那一定更想学啦?
3、师范唱。
师:下面我来唱唱。
师:我唱的怎样?
生:好。
师:那就鼓励鼓励我吧!
生:拍手感谢。
4、采用听唱方式学唱歌曲。
(1)放录音。师:学生轻声跟唱,在跟唱过程中,咬字、吐字要准确、清楚。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四册教案
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柔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树妈妈》和《郊游》,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2、对比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能用线条、律动展示《春之歌》的旋律走向,感受日本民歌《春风》的风格特点。
3、能准确读、拍“X、0”的节奏,并能用体态表现其时值。
教学内容:
生:聆听乐曲,分小组讨论。
师:听完了这首乐曲大家从中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景?
生:感受到“春天”的情景
师:好,大家给这首乐曲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生:《春之歌》《春之声》《春天的乐曲》《春天的旋律》.......
师:很好,看你来大家都听懂了这首乐曲表现的内容。
师:老师来告诉大家今天这首乐曲的名字是《春之声》,由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作曲。
(揭题、简单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及作者)
师:选择一种适合的线条表现优美舒缓的音乐形象?
(三)再听(小提琴钢琴版)
分辨乐曲中的几种乐器。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
播放乐曲
师: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乐曲是由哪些乐曲演奏的吗?
学生回答。
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段主题:
讲述这段主题中小提琴所描绘的音乐形象、钢琴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感受春天变化
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寒假里你们过得愉快吗?
生:很愉快;
师:春天来了,你们感受到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天气变暖和了;小草发芽了.........
师:嗯,同学们说得很好,观察得都很仔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春天的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
2、在欣赏乐曲过程中,通过听辨、哼唱旋律的活动,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
3、知道无词歌的基本特色,了解门德尔松以及主要作品。
教学内容:
欣赏《春之歌》
教学重难点:
体验《春之歌》的优美抒情的旋律所表达的春天景色,感受春天。